因为他们有三个和平常人不一样的地方。一是眼神。抑郁的人眼神里没有光,总有一种呆滞的感觉,和人聊天总是目光躲闪,不愿意和别人目光接触。二是语言。抑郁的人思维迟缓,平时不爱说话,说话时语速很慢,应答迟钝,还总是带有很多的不良情绪。三是行为。抑郁的人喜欢独处,不喜欢和人接触交流,总是对集体社交活动避之不及。
焦虑症朋友,当你焦虑发作,胸闷气短、紧张手抖,甚至是恐惧情绪的时候,记住下面这几句话,有时候比吃药还管用,难受就难受,既然管不了,那就不管了,该干啥就干啥,随便你要是想来折磨我,你就来,你想来就来,你想走就走,假的不用管,真的管不了,一切都随他去吧,一切都无所谓。
对于精神疾病,用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不过,即使治疗见效,每位精神疾病患者大概都会思考一个问题:何时能够停药?如何停药? 现实中,很多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大多倾向于尽早停药。在他们看来,服药会有药物反应,会造成心理阴影。他们会认为:“服药就说明病没好,不服药才说明病好了。” 这种想法其实很荒唐。服药不服药,疾病都客观存在。不服药,疾病就倾向于加重;服药,疾病就倾向于被控制,关键是你选择哪一种处理方法。 很多患者急性期服药是被动的,就是说不得不服药;等急性症状消失,进入维持期,不管医生怎么嘱咐,也非要冒险停药。关键是当停药后,精神疾病并没有立即发作,这就给他一个鼓励:看,不服药没事吧! 药物好比江河的堤坝 可是,问题就这么简单?让我们来看一个比喻。 治疗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的药物,就像江河的堤坝。拆除了堤坝,不会立即发洪水;可是到了第二年春夏之交,汛期到来,洪水就会泛滥。那时临时再修堤坝,已经来不及了。 在这个比喻中,洪水泛滥相当于精神疾病复发;维持用精神药物相当于筑堤坝,药物的花费及其不良反应相当于筑高堤坝的代价;维持期减少药物剂量相当于拆低堤坝;不维持服药相当于完全拆除堤坝。 如果堤坝高,遇到发洪水也不怕;如果堤坝低,洪水来了可以临时加高堤坝;但如果没有堤坝,洪水来了,临时赶筑堤坝根本来不及,就会造成重大损失。现实中,很多患者停药后,疾病是在数月后复发,就是这个道理。 这样一来,结论就很清楚了:精神疾病患者不能轻易停药,不然复发可能性非常大;维持用药期间,可以适当降低剂量。这样即使出现复发迹象,至少还能抵挡一阵,然后快速调整用药,遏制疾病复发。
1. 规律服用抗抑郁药物,病情就不会复发? 一直以来,我们精神科医生都在抱怨抑郁症复发率太高了,有一些研究对抑郁症患者进行长达 10 年的随访也提示,发现75%-80% 的患者会多次复发。 而有的研究则进一步提示,对于首发的抑郁症患者,再次发作的几率为 50%,第二次发作后复发的则为 70%,而发作了 3 次之后,复发的风险可能就已经达到了 100% 了。 而其中原因之一便是患者依从性很差,原因有多种,比如,对疾病的认识不够:患者认为和其他科室的用药一样,用几周的药物就好了,病情缓解之后,就不需要再用药了,把医生的嘱咐当耳边风; 病耻感作祟:认为听从精神科医生的建议,服用抗抑郁药物,就如同真的承认自己得了抑郁症,与「疯子」划上了等号。 若患者乖乖的听从医生的意见,规律服药 1 年,甚至几年,患者的抑郁症就不会复发了吗? 而事实上,若患者再次遭遇强烈的应激之后,即使在规律服药,其抑郁症也可能会复发。 2. 用抗抑郁药物,光考虑疗效就对了吗? 当你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上,尽心竭力地为患者开出抗抑郁药物的时候,可能会忽视药物的一些常见副作用。比如,使用米氮平对于女性来说,体重增加是要命的,她们宁愿继续抑郁,也不要胖得没法见人; 此外,使用西酞普兰对于青年男性来说,会潜在的引起性功能障碍,对于心中一直高唱着「征服」的这群男子,当然不乐意雄风萎靡不振了。 所以当你用药未考虑到副作用时,有可能你的努力是白费的,而患者们都可能倾向于停药; 所以请在临床上花点时间,根据所选药物、患者(身体状况、症状特点、性格等)的特点,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副作用以及处理措施,以免患者的依从性很差,导致前功尽弃。 3. 刚用上抗抑郁药物,副作用就很明显,难道用得不对? 对于一些稍微有经验的精神科医生来说,可能会知道这个现象:刚使用抗抑郁药物的时候,抗抑郁作用还没有显现出来,有的时候副作用就已捷足先登,比如焦虑、激越和易激惹的症状进一步加重了。 对于大多数精神科医生而言,虽然可能知道这一现象,但可能不知道它还有有一个专业的术语:Jitteriness 综合征,即患者在服用抗抑郁药物的初期,就会出现焦虑、激越和易激惹症状的一过性加重。 对于预防 Jitteriness 综合征,要做到起始剂量低,加药要缓慢;对于治疗,还可以辅助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例如氯硝西泮,也许能使患者更加耐受; 对于患者在治疗的第一周,Jitteriness 综合征可能会使患者感到更加焦虑或紧张,则需要我们医生提前告知患者,否则会使患者更为焦虑,降低了用药的依从性,当然,对于暗示性很强的患者就不推荐了。 4. 用上抗抑郁药物,患者就得到了一块「免死金牌」? 在抑郁症病耻感强的中国,抑郁症的诊断率(即使重度抑郁症)还处于较低水平,从一方面来说,许多得了抑郁症的患者,本人并不会主动去医院就诊,认为自己多调节一下心态就好了;而家属呢,碍于面子,大多不乐意将自己的子女送去精神病院治疗。当自己的子女发生自杀行为,往往这个时候,家属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急急忙忙将患者送来就诊,而许多家属对精神科并不了解,以为用上药,患者就不会自杀了。 殊不知,一些研究提示,抑郁症患者在入院后的第一周,其自杀的风险是高于入院前的,随后自杀风险才降低,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这一特殊人群而言,应用抗抑郁药物更要慎之又慎! 还有就像上面所提到的,若发生 Jitteriness 综合征,由于焦虑、激越和易激惹症状的加重,患者的自杀风险会进一步增加;此外,如果家属认为用了药,患者就安全了,就放松警惕,也会增加患者的自杀成功的风险的。
一个充满不安全感的人,总是活得很累。 他(她)担心很多事情的发生,特别害怕失控,会料想到各种不好的结果。 父母是孩子产生安全感的基石。 父母在生活的风浪里,是否保持着内心的稳定影响着孩子安全感的高低。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帮助你理解"安全感"这回事,理解缺乏安全感的别人和自己。 01 "安全感"这个词,大家经常挂在嘴边。 缺乏安全感的人,活得比一般人累。 你可以往下看,你是不是属于那种,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活得不放松的人。 我们很多很多对关系的渴望和依赖,其实是因为我们自己缺乏安全感。 于是,就变得特别渴望好的安全的关系,确定并且稳定,可以安抚到自己那个总是觉得惶恐担忧的心灵。 然而建立关系,对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又是极大的考验。 谈个恋爱,本来可以是一件享受的事情,却因为缺乏安全感,由对方一点点问题联想到极度糟糕的局面,因而深陷恐惧怀疑的旋涡,还不断要求对方证明,很容易,就被人戴上了一顶很"作"、很"难搞"的帽子。 生活里,缺乏安全感的人,总是格外焦虑。 别人吃嘛嘛香,在什么地方都倒头能睡。缺乏安全感的人,心里总有事。 什么事呢?什么事都可能是值得担忧的。 缺乏安全感的人,总是会担心很多事情。不安全感如影随形,在人格身处,在潜意识里,总是整个人处在紧张状态,无法放松。 我认识一位女士,是个精明强干的人,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好像生活没有什么事情会难倒她。 有一次她对我说,最近有件事情让她很苦恼。 他老公最近爱上了喝红酒,隔三差五就和几个好友晚饭喝点红酒,但是也喝得不多。 不过老公和朋友们喝酒就喝得比较投入,酒桌又比较吵,有时就会听不到她打的电话声。 她试过半小时里面打十个电话,老公都听不见,可能隔一会对方就会回电话,而她每次都会对老公大发脾气,一改温和懂道理的样子,像个"泼妇"一样,对老公三令五申说,一定要立刻接她电话,要不就不许出去喝酒吃饭了。 对她的反应,老公很难理解,觉得她不至于如此激烈,完全是小题大做,也不想配合改变。 也许你会以为,我认识的这位女士,是有点怀疑老公去干什么花花草草的事情,所以生气地要打电话找人。 其实,她苦恼的,完全不是老公在外面瞒着她做什么而不接电话, "你知道吗,我每次只要电话响三遍找不到他,我就会陷入一种恐慌," "我特别害怕他出事了,酒喝多了没人照顾也会有意外啊" "害怕他遇到车祸,或者被坏人打劫," 她说她甚至会联想到老公死了,出意外了,再也不会回来。 "你说我是不是很可笑,可是这种感觉无法控制。" 外面精明强干的她,其实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 小时候,突然被送到并不熟悉的姥姥家住了一年,这种依恋的创伤,让她在潜意识中,无法信任她的父母。 在还没有微信甚至电话的年代,父母消失的一年,对于孩子来说,就好像是父母死亡了一样。 她体验过"死亡",她体验过孤独地待在陌生环境,和死亡一般可怕的"失控",这些经历和体验,烙印在她的内心深处。 她的依恋模型,也就充满了"不安全"的意味。 当电话那一头无法接通,无法第一时间听到丈夫的熟悉的声音,在这种情境的触发下,犹如接通了一个开关,她一下子就体验到当年只有四岁,见不到父母时感受的"死亡"和"永别"的恐惧。 她当然害怕,那是足以淹没一个四岁小女孩的极大的害怕。 这种人格深处的不安全,根本无法用理性去抵挡和控制。 潜意识的本能产生的冲动,会让她马上去不顾一切地要摆脱这种可怕的"不安全感"。 她会很"不理性"的联想到各种极不可能发生的可怕结果,老公进医院了,老公和别人打架了,老公回来路上被车撞了,她害怕老公会突然不见,就像当时的父母突然丢下她消失一样,她的不安全的恐慌体验,让她一直不停打电话,一直打到对方接,让她一改温和懂道理的常态,对不接电话的老公大声斥责。 02 如果你让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尽情放松自己,他一定做不到。 如果你让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在没必要的事情上不要去担心,他一定也做不到。 因为这不是讲道理就能解决的"害怕",是灵魂深处,本能的"不安全感"和"无法确信"。 我认识的这位女士,要改变,除非是安全感慢慢建立起来,这是一个漫长的成长和修复过程。 简单一点的话,他的先生去理解她这种"不安全感",不要在电话里面玩失踪,恐怕就不会再看到自己老婆如此不讲道理和失控。 缺乏安全感的人,总是会体验到一种威胁,失控的威胁。 关系失控、健康失控、财务失控、安全失控、心理状态失控,一点风吹草动,他们就能嗅到失控、崩溃甚至一种毁灭的味道。 失控感如此可怕,又常常被他们体验到,所以他们经常处在一种不得不"防范失控"的状态下。也就变得神经紧绷、格外焦虑。 所以缺乏安全感的人,比一般人活得要紧张很多很多。 安全感究竟是什么鬼? 我再讲个故事,也许你会更明白,这玩意是怎么建立的,又是怎么出现问题的。 昨天晚上九点多在外面和一个好朋友吃饭。正吃着晚饭,好朋友的手机响了。 是他爸爸打来的电话,他爸爸现在70岁,和他妈妈单独住在一个小区,他爸爸的身体不好,肾衰竭,长期透析已经三年。一直都是他妈妈在照顾他爸爸。 我知道他父母的感情也不是很好,听他说年轻的时候就经常吵架,爸爸对妈妈态度欠佳,妈妈对爸爸也很多怨言。 当时电话响起,我朋友一脸烦躁,接了电话之后一句话都没有说,大概过了30秒就把电话给直接挂了,我很惊讶地问他,怎么你都没说话? 他说我爸打来的,晚上又和我妈吵架了,不想搭理他们,也没啥可说的。 然后,他若无其事继续和我吃饭。电话响了两三次。他都没接。 一边的我,却比他还紧张。 我想的是,他父母吵架,这么晚了,要打电话找他,那应该是事情很严重了,可想而知,那吵架的场面可能已经失控了。 我脑海浮现了画面,他爸爸会不会打他妈妈? 他妈妈会不会崩溃?会不会夺门而出? 他爸爸身体那么不好,如果妈妈生气跑出去了,他爸爸这么晚一个人在家会不会有什么危险?摔跤?心脏病发? 我的脑子里出现了很多负面的可怕的事情。 其实,我内心体验到了一种"濒临失控"的感觉,因此会为他父母担忧,而他若无其事吃完饭,再也没提这事。 我们各自回家,第二天微信上我问他,后来给你爸爸回电了吗?吵架的事解决了吗?(其实我还是有点担心他父母的状况,所以忍不住问了这个问题) 朋友说,"哦,那天晚上我后来接了我爸一个电话,他打给我说,事情已经解决了,我妈那会已经给他弄药吃了。你怎么还想着那事呢?" 这就是我想说的故事。 不安全感会引发焦虑。缺乏不安全感的人,都很焦虑。 我的朋友一直就是一个,很淡定,很有安全感一点都不焦虑的人。相对于他而言,我明显属于更焦虑的那种人。 他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失控",而我的世界里,却是有的。 做了心理咨询师,也做了很多个小时的个人体验(咨询师自己的心理咨询),慢慢觉察自己修通之后,原先的那些焦虑感少了很多。也常常去开导深陷焦虑的人,如何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可怕的现实,如何缓解自己的"不能承受的恐惧"。 但是我的朋友,他显然是不需要经过这些思考的转化,也不需要经过认知的改变,不需要经过任何觉察,他就是那种毫不焦虑的人,或者说他就是那种天生很有安全感的人。 03 为什么他天生很有安全感? 他和原生家庭的养育究竟是什么关系? 我之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因为在这个故事里有"安全感建立"的答案。 朋友的父母爱吵架,吵了一辈子,但是最后的结局是,爸爸打来电话告诉他。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事情已经解决了,他妈妈回来给他爸爸煮药了,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夫妻间可能免不了争吵,婚姻总是充满磕碰的,大多数家庭都是这个样子。 我们在原生家庭里作为孩子,小时候看到父母吵架,就会有一种惊恐和害怕。 那种害怕的感觉就好像是天要塌下来了。我们会等待,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看父母的反应。 而我和我这个毫不焦虑的朋友之间,童年遭遇的最大不同就是—— 尽管他的父母也吵架,但朋友家的天没有真的塌下来。 爸爸说,没事了,一切恢复正常。没有激烈的场面、没有可怕的话语,没有失控,没有离家出走。 妈妈还是一如既往给爸爸做饭弄药了,他熟悉这样的结局,他的小时候就是这样过来的,父母争吵,然后一会就好了,不会有真的特别糟糕失控的事情发生; 而我却很多次的在童年,在我的原生家庭里,因为父母的争吵,体验到了那种"天真的塌下来的毁灭感"。 争吵的过程里,父母会摔碗砸锅,会威胁你死我活,就像真的一样,在我的小时候,爸爸妈妈吵架引发的结局就是父亲夺门而出,然后就开始出差可能过一两个月才回来。 而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离开,太可怕了。 对于孩子来说,也无法分辨父母在气头上,说我不活了,我要杀了你再杀自己,这种话语的真伪。 对孩子来说,这种话都是真的。 所以父母吵得特别可怕和激烈,场面失控,也许对父母来说只是吵架,他们只是说说而已,不会真的去死,但对孩子来说,就是天真的塌了,毁灭了。 04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待在这种"濒临崩塌"的边缘,如果父母维系的家庭,透露出一种极度危险随时可能失控的气息。那么孩子,又如何获得安全感呢? 他整天体验到的,都是惶恐害怕的感觉,这个感觉蔓延进人格和潜意识,当他再遇到类似情境,就会被触发。 父母当然会吵架,哪个父母不吵架,我们不可能要求自己成为不吵架的父母,而且有的父母自己一段时间带不了孩子,也会把孩子放在老人家里过度一段时间,但是最重要的是,吵架也好,将孩子放在老人那里也好,不要把这种经历,变成孩子内心的创伤,变成他人格的一部分。 体验到孩子的感受,了解他可能会害怕,并且这种对失控的害怕就如同对死亡的恐惧一般。 如果爱孩子,在意他的心灵成长,那么大人吵架的时候,就不要一味顾着自己发泄或者为了威胁对方,而做出失控的举动,一言不发的离家出走,威胁说藏了药在哪里我要去喝,或者说活不下去了死了算了。 你的孩子会信以为真,他会留下"天塌下来"的毁灭感的创伤。他的安全感基石会随着大人的这种失控而瓦解。 我前几天收到一个妈妈留言,问我,如果离婚,如何避免单亲的孩子受到伤害,保护他的心灵健康。 我想说,离婚是父母处理身为夫妻的关系,并不是改变,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父子和母子关系。 身为父母,提供给孩子最重要的职能,是保护。 无论是否离婚,撑起一片安全感的天空,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平静, 让孩子在妈妈或爸爸的眼神里,确认就算今天我搬了一个地方居住,单独和妈妈或爸爸居住,一切都会很好很稳定,不会失控。我的父母都可以一如既往值得我信任和依赖。 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如果没有这样的环境,离婚或不离婚,对孩子来说,都是灾难。 最后 我想对那些,童年经历了很多次"天要塌下来的感觉"的人,还有那些,曾经被父母放在陌生的环境,体验过"父母死了""我被遗弃在世界角落"的人说, 你觉得这个世界不安全,是有理由的。 不是你特别作,特别奇怪。而是,你从小的养育,并没有帮助你建立好人格身处的安全感。 这不是你的错,当我们长大后,再去建立潜意识的安全感,是困难的,漫长的,因为我们需要和已经固化的"不安全"做斗争。 你的潜意识坚信这世界是不安全的。 你要做的就是,自我对话。在你濒临失控感的边缘,去尝试告诉自己,这种失控感,来源于童年的体验,而不是当下的现实。 最重要的是看见,而不是改变。 接纳自己的"不安全感",安抚它,照顾它,让它存在,当你一次次体验到,可能出现的失控其实并不会真正的失控,体验到自己也慢慢拥有了掌控感,体验到即便失控了,你也不会粉碎,你也能慢慢适应和承受,你的感觉,会好一些。
希望你一个都不失去。第一,失去对情绪的控制,抑郁情绪会无端出现,很难用主观意识去控制。第二,失去经历,让患者看上去更加衰老和疲惫。第三,抑郁症会夺走患者的兴趣和热爱,严重情况下,患者甚至会觉得呼吸、吃饭也是一种负担,不愿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第四,抑郁症会带走患者的自信。很多抑郁症患者在社交的过程中不仅不放心,还有可能感觉在一种巨大的消耗感,渐渐失去自信。第五,抑郁症让患者很难进入亲密关系,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总是对自己身边的亲人发怒。第六,抑郁症让患者麻木,无法感受到一切。抑郁症晚期患者会失去和这个世界的联系,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这种感觉就像把你囚禁在一个狭小透明的监狱里,其他人看不到你的状态,只有你自己知道。
我帮助过的患者曾经问我,医生,你看我用辞职工作治病吗?我跟他说千万不要。轻度的抑郁症患者在家休养没有事儿干,思维就会一直围绕着负面的情绪,负面情绪越多,精神就会越来越差。而当一个人学习工作的时候,他的思维关注就是在他的工作学习的具体的内容上,并且这个时候,患者身处在集体里,容易被集体影响,被带着进步,随着工作学习有所成就,那么患者就慢慢的对未来抱有一定的希望了,焦虑、抑郁等症状就会慢慢的减轻,病情也就慢慢的变好了。
记住下面三句话,你很快就会平静下来,终生可能不焦虑。第一句,我所担心的事情今天还没有发生,不管未来怎么样,至少现在还没有发生,那我现在就是安全的,该吃吃该喝喝,顺其自然。第二句,我所担心的事情并不会因为我的胡思乱想、提心吊胆发生改变。一项调查显示,人们所担心的事情中,79%都不会发生,有16%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解决,只有5%的事情,无论你怎样,烦恼都是会必然发生的。第三句,我所担心的事情如果真的发生了,我也可以应对。你其实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大很多。
解析四种抗抑郁药物,哪一种更适合你?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而抗抑郁药物的选择往往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下面我们将解析四种常用抗抑郁药物,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注意事项,为你找到最合适的治疗方案。1. 盐酸小曲林: 药效平和,对严重强迫行为和思维有良好效果。可能导致性功能障碍,停药后会恢复,存在戒断反应。2. 盐酸氟西丁: 药效平和,临床使用量最大,安全性高。较为安全,适用范围广泛。3. 文拉达辛: 药效持久,对改善记忆力和思维效果显著。副作用相对较小,停药反应温和。4. 牡甘瓶: 引发嗜睡,胃口增加。与其他药物不同,容易导致嗜睡感。每种抗抑郁药物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应症,选择哪一种取决于个体差异和症状表现。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精神分裂症,现在是越来越好治了,说他是疑难杂症,你肯定不清楚这几十年来我们医疗水平进步了有多少,我们有了很多新型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就目前来说,精神分裂的治疗手段已经逐步的比较成熟了,据统计目前有2/3的患者通过临床的治疗控制住了幻觉,妄想等各种症状,思维、情感也逐步的恢复到症常,能够正常的生活交流。并衰是一种慢性病,不是绝症,只要相信医生啊,愿意配合治疗,就算你觉得自己很严重的,现在也是有一些办法可以控制好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