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军 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五一路院区 儿内专家门诊 说起身高,简直是好多家长的一块心病,好多小孩,站在同龄儿中,显得特别矮小,身高和小好几岁的孩子差不多,常常受到同学们及一些亲戚邻居的取笑...... 久而久之,性格会变得越来越内向,家长怎么能不着急上火呐? 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怎么科学合理的运动,让孩子长得更高,显然是家长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身高增长的原理主要是骨骼发育,主要是下肢和脊柱的增长,骨骺愈合就停止生长。 明白了这个原理,我们看看运动对青少年的好处: 运动对青少年成长发育有五大好处 1. 运动能增强生长激素分泌 生长激素的分泌,对骨骺软骨的增殖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户外阳光的照射可提高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促进钙磷的吸收,使骨骼变长、变粗,能加快造骨过程,促进骨密度的增加。 2. 运动改善肌肉弹性和韧带柔韧度 肌肉和韧带对骨骼的张力负荷有助于骨骼生长,有助于脊柱和四肢骨的伸展,预防关节受损。 3. 减轻体重 长期肥胖、内分泌失调下易导致性早熟,血压、血脂、血糖的异常变化,出现一系列代谢综合征方面的表现,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长期易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病等。 积极科学的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从而改善机体一系列代谢变化。 4. 通过千变万化的体育运动,提高敏捷度,增强手、脚协调配合能力,促进智力发育。 5. 运动加快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可以增长食欲。 最近调查发现:国内儿童每天锻炼2小时以上的学生仅占6.3%,不仅运动时间少,且没有坚持运动的好习惯。 世界儿童运动指南建议青少年每天需要进行1小时运动,其中有氧运动需要占时40分钟。 怎么选择合适的运动种类? 参加一些轻松活泼、自由舒展的运动,尤其要选择有利于四肢拉伸的跳跃性、伸展性的运动。 1. 跳跃项目 跳绳 、跑步、跳高、跳远、蹲跳起、跳台阶、纵跳摸高。 2. 身心愉悦类运动 羽毛球、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等。 3. 伸展性项目 单杠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前后弯腰、各种悬挂性运动、提踵练习。 4. 有氧项目 高抬腿跑、跑楼梯、大步走、慢跑、跳绳跑、游泳、骑自行车、打球等,属于大肌肉群的运动,消耗葡萄糖、动员脂肪、提高心肺功能和有氧运动能力。 5. 无氧运动 举重、一百米赛跑等,通常为特定肌肉的力量训练,由于氧气不足,使乳酸生成增加,导致气急、肌肉酸痛等,不主张采用此种运动。 运动方案 1. 运动前准备活动 5-10分钟,如步行、保健操等,逐步增加运动强度,以使心血管适应,并提高关节、肌肉的活动效应。 2. 运动锻炼 3. 运动后放松活动 5-10分钟,如慢走、自我按摩等,可促进血液回流,防止突然停止运动造成的肢体瘀血,回心血量下降,引起昏厥或心律失常。 怎样运动效果才能最好? 1. 每天孩子的运动量应该累加达到1个小时。 2. 如果孩子平时就比较爱运动,那就在运动里增加一些跳跃的运动。 3. 合适的场地和时间,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应选择塑胶跑道,或小区、公园的平整地面,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三点之后为宜,帮助体内钙质合成。 4. 最好穿着合脚、舒适的运动鞋;合适的绳子,初学者最好选择竹节绳。 5. 强度决定效果 只有当运动强度达到50%摄氧量时才能改善代谢和心血管功能,强度过低只起安慰作用,但可改善主观感觉。强度过大,无氧代谢比重增加,运动作用降低,且可引起心血管负荷过度或运动器官损伤。 跳跃类运动的优势 跳跃类运动对身高增长明显高于其他运动,弹跳(频率高、持续时间长)运动是对骨骼刺激最大的,在跳跃过程中,身体的重量与地面频繁接触产生的作用力能够有效地刺激骨骺的骨化,使骨细胞增殖,促进骨骼的纵向生长;跳类运动后血清IGF-1含量增加最多,IGF-1在骨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只有垂直引力对长骨软骨细胞增殖有显著作用。 为什么不首选其他运动? 有很多运动都含有跳跃动作,比如篮球,只是在投篮的时候需要弹跳,这种低频次的弹跳对于骨骼的刺激作用没有跳绳显著。 另外其他运动对于场地及人员要求高,必须有相应的设施和人员才能完成。 跳绳是标准的有氧健身运动,最为简单、有效,跳绳半小时相当于慢跑90分钟的运动量。 1. 跳绳的高度与强度 120次/分的速度下高度和强度是最好的;时间:600次-800次/天,按照120次/分,5分钟跳完,根据孩子不同体质,合理调整跳绳强度。 2. 跳绳时长 一般情况下,运动时间最好在半小时以上;每次连续跳三分钟左右。 3. 跳绳强度判断标准 低强度 指引起呼吸频率以及心率稍有增加,感觉轻松的身体活动。例如:在平坦的地面缓慢地步行,站立时轻度的身体活动(如整理床铺、洗碗等),演奏乐器等。 中等强度 指需要适度的体力消耗,呼吸比平时较急促,心率也较快,微出汗,但仍然可以轻松说话,例如以正常速度骑自行车、快步走、滑冰等。简单说就是可以说话,但不能唱歌一种状态。 剧烈运动 指需要较多的体力消耗,呼吸比平时明显急促,呼吸深度大幅增加,心率大幅增加,出汗。例如:搬运重物、快速跑步、激烈打球、踢球或快速骑自行车等。简单说就是不停下喘气就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这样一种状态。 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1. 运动过程中,应监测孩子心率,如心跳过快可以适当休息一段时间。 2. 运动时和运动后都要喝水,以补充水分,避免造成心脏负担。 3. 患病时暂缓进行运动。 如何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 让孩子爱上运动 1. 制定每天或每周运动计划,循序渐进形成习惯。 2. 增加运动的趣味性、游戏性。 3. 选择成就感容易建立的运动,选择孩子喜欢的运动方式,让孩子拥有自信,家长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 4. 家长和孩子一起结伴运动,或叫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运动。
各位家长,5月29日(今日)19:00-20:00,山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张改秀主任将在“目睹直播”平台开展儿童生长发育的讲座,身边有矮小、性早熟、儿童肥胖的孩子,可以入群听讲座,同时可以跟主任进行互动交流,会后还会有抽奖机会!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身高成了每个家长关注的重点,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到底多高才算达标?今天就为大家介绍由首都儿科研究所制作的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标准表,各位爸妈们认真瞧瞧,看看你家孩子达标了吗? 如何通过身高对照表评价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 在表格中找到孩子对应的年龄(周岁),按身高发育水平分成5个等级:身高<-2SD为下等;身高≥-2SD且<-1SD为中下等;身高≥-1SD且≤+1SD为中等;身高>+1SD且≤+2SD为中上等;身高>+2SD为上等。身高低于正常人群的-2SD,即表中所谓的下等级别,就可诊断为矮小症(往往有病理因素);如在表中的中下等水平,称之为生长迟缓。如果孩子处于这两个水平,建议就诊于矮小专业门诊进行相关系统的检查,查明矮小原因,是否存在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中枢性性早熟、小于胎龄儿等病理状态,及时治疗。
矮小、性早熟、性发育延迟,这些很多家长不认为是“病”的病,不加干预,很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生理发育,如果错过治疗的“窗口期”,会造成终身遗憾。 “大夫,快帮忙看看,我家孩子才二年级,乳房发育已经半年多了,是不是太早了点?” “我们看着广告自己买了些药吃,怎么一点效果也没有?” “孩子觉得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越来越自卑不合群,我们该怎么办?” “女儿是否会马上来月经?预测将来身高会有多少?” 一位妈妈带着女儿月月(化名)来到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焦急担忧的心情溢于言表。 医生在与家长沟通中了解到,月月仅8岁半,和同龄人相比身高体重均属正常,但是乳房已经发育了半年多。平时爱吃肉,但并没有摄入如蜂胶、海参、鸡肉等含雌激素过多的食物,也无误服避孕药的病史。 医生依据症状初步判断孩子为性早熟。随后进行的左腕骨X线片显示,月月的骨龄已经达到11岁,超过正常年龄2.5岁,据此结合父母身高推论评估,她成年后身高很难达到150cm,长到158.5±5cm的遗传身高更是希望渺茫。 什么是性早熟?性早熟的诊断标准是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身高突增,女孩乳房增大、阴道出血,男孩出现胡须、喉结、变声等。 经过和家长的详细沟通,医生为孩子进一步做了一系列检查,包括GnRha激发试验等,除外了颅内及内分泌肿瘤等特殊类型的性早熟后,最后确诊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性早熟的分类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性早熟两种。 中枢性性早熟提示您的孩子已经提前进入青春期,常见的病因为颅内肿瘤、囊肿、炎症、外伤等,但对于女孩来说,更多的是原因不明的特发性性早熟,而男孩如果青春期提前,家长更应该尽早就诊,因为男孩和女孩发病机制不同,病因更复杂。 外周性性早熟的病因和摄入雌激素过多、盆腔肿瘤、基因突变、肾上腺疾病等等相关。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诊疗技术的完善,人民认识的提高,乳房早发育、性早熟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性早熟是儿科内分泌门诊的常见病。 过早发育对孩子有何影响? 1、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 2、如果不加干预,月经来潮过早对年龄尚小的低年级学生会带来不便。 3、如果骨龄明显超过年龄,会影响成年后的身高,最终导致矮小。 医生和月月妈妈进行了沟通:最佳治疗方案为注射抑制性发育的GnRHa,3个月后门诊复查简易LHRH激发试验。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观察身高增长速度,如果年平均身高增长小于4cm,也可联合生长激素治疗提高终身高。 但此时家长犹豫不定,唯恐抑制性发育治疗会有副作用,要求口服药物治疗并再观察1个月。 1个月后复诊,小月月身高体重增长很快,同时乳房发育也明显加大,已有明显轮廓,并长出几根约2公分的阴毛。家长担心又纠结,医生再次耐心解释用药方案及安全性,应用GnRHa后骨龄会得到控制,生长速率也可能会下降。 骨龄与月经的关系?正常女孩月经来潮一般在骨龄11.5岁到12.5岁。在女孩的整个青春期,身高增长20-25cm,初潮后生长速率锐减,一般再长4-8cm,多数5cm左右。 家长终于打消了顾虑,听从医生建议开始给月月进行注射治疗。3个月后,复查乳房已经明显缩小变软,体重也减轻了,简易LHRH激发试验提示性早熟已基本抑制。 治疗6个月后,月月复查骨龄仍然为11岁,身高生长速率也在理想范围,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家长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既欣慰又感激。 性早熟一定要严格把握诊断标准和用药指征,并且遵照医嘱定期随访,治疗效果很好。 孩子临近青春期,家长请务必密切观察,如果发现性早熟症状,尽快带孩子到儿童内分泌专科门诊就诊。让医生帮您判断病因,对症下药,以免贻误治疗,骨骺提前闭合影响身高,更不可听信广告自行口服药物治疗,往往适得其反,追悔莫及。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美的篇章 短暂而绚烂 但是过早的来临则让人猝不及防 我们一起努力 让它在该来的时候款款而来 让每个孩子 以最适合的年龄和姿态 迎接成长新阶段 迎接 肆意飞扬的青春
有一种病,只发生在女孩身上叫特纳综合症(英文名为Turner syndrome)又叫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性染色体异常疾病。正常人类细胞染色体数为23对(46条),其中22对是男性女性都一样,叫常染色体,1对染色体男女不同,是决定性别的,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特纳综合征是女孩X染色体的缺失或结构异常所导致的发育障碍。得了这种病的女孩,不仅有性发育的异常,即女孩的第二性征不发育(乳房、子宫、卵巢),更早的是发现孩子生长缓慢,个子矮小,成年期身高约135-140厘米,还有一些其他的特征:颈短,有颈蹼,后发际低,乳距宽,皮肤多痣,肘外翻,青春期无性征发育,原发性闭经,婚后不育,常伴有其他先天畸形。孩子表现异常的程度与染色体异常的程度是相关的,如果能早期诊断,得到及时的生长激素(rhGH)治疗,孩子的个子有可能达到正常,如果身高低于正常女孩生长曲线第5百分位数时,即可开始治疗,可早在2岁时开始;适时的性激素替代治疗,也可促进性征的发育。所以,对于一个矮身材的女孩,有必要做染色体检查,以明确诊断。
患者:检查及化验:女孩,2001年12月4日出生,出生时一切正常,父亲身高162公分,母亲身高148公分。 9岁2个月时,即2011年2月,华西妇儿院检查,身高128厘米,体重33公斤,骨龄11.3岁,右卵巢查见4-5个卵泡,最大直径0.7,左卵巢查见2-3个卵泡,最大0.6。 当时, 马上注射全支达菲林3.75。之后,每月注射达菲林2.5,一直打到2012年8月2日,共打了一年半。期间,半年时复查身高130.6厘米,体重36公斤,骨龄11.4岁,左右卵巢未见确切发育卵泡;一年后复查,身高132.4厘米,体重39公斤,骨龄11.2岁,左右卵巢未见卵泡;一年半后,即2012年8月29日,10岁9个月时复查,身高133.5厘米,体重39.5公斤,骨龄12.1岁,右卵巢见5-6个卵泡,最大0.5,,左卵巢未显示。医生说不打达菲林了,考虑打生长激素安苏萌6个单位。治疗情况:2012-10-3日在华西医院做MRI颅脑普通扫描,准备打生长激素。但是,结果诊断为 1、第三脑室蛛网膜囊肿2、垂体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因为要打生长激素,做检查时偶然发现的,平时无任何明显症状。于是,于11月6日在北京天坛医院由张玉琪教授主刀做了囊肿切除手术,效果良好。但是,现在孩子11岁1个月了,身高才1米36,体重却由手术前的80斤长到了现在的100斤。 9岁2个月起至10岁8个月,每月注射达菲林2.5,2012年8月3日即10岁8个月停止注射。 2012年11月6日 在北京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做了蛛网膜囊肿切除手术。病史:从出生几个月起身高就不达标,之后,一直比正常身高偏矮,其他一切正常,智力也不差,从2010年2月打达菲林到2012年8月,共打了一年半,2012年9月停用达菲林至今已半年,暂时还没来月经。请问:1、孩子怎样才能长高?这种情况怎样治疗才是最佳方案?只吃L 赖氨酸能长高吗? 2、孩子这种情况能打生长激素吗?会不会造成他的蛛网膜囊肿复发的几率增大? 听说打生长激素 会使以后患肿瘤的几率加大? 生长激素 是用安苏萌好还是用珍怡好? 水剂好还是粉剂好?一个焦急的母亲,急盼回答,谢谢!山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冯梅:1. 对于性早熟的孩子,骨龄超前,会影响终身高,可以联合生长激素治疗。只吃赖氨酸肯定不是最佳方案。2. 使用生长激素的前提是做更全面的相关检查,除外其他器质性疾病,尤其肿瘤。3. 打生长激素,可能会使蛛网膜囊肿复发,有这种可能性,但有的颅咽管肿瘤2-5年不复发也可以打,这就要做父母的权衡。4. 生长激素粉剂和水剂均可,水剂更方便些,但价格比粉剂贵,金赛、安苏萌、珍怡质量均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而定。
全网发布:2011-06-23 20:52 发表者:韩连书 (访问人次:2878)遗传性代谢病包括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和糖代谢异常及溶酶体贮积病等。既往由于检测方法的限制,使这类遗传性代谢病患儿不能够得到及时确诊,认为是“罕见”的疾病。近年来国际上开展的串联质谱技术(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S/MS),能够检测干血滤纸片中的氨基酸谱和酰基肉碱谱,为临床快速诊断氨基酸、有机酸和脂肪酸代谢性疾病提供了技术支持,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GC-MS)尿有机酸检测,使诊断更加可靠,推动了遗传性代谢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上海新华医院小儿内科韩连书串联质谱技术是通过检测样品中物质的质荷比(相对分子质量),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同时检测一滴血中70余种氨基酸和酰基肉碱,可以对40余种氨基酸、有机酸和脂肪酸氧化代谢病进行快速的筛查和诊断,这些疾病的患病率见表1。目前已有许多国家利用串联质谱进行新生儿筛查及临床疑似患者检测,使相关疾病的患病率显著增加。气相色谱-质谱技术主要通过检测尿液中有机酸,对氨基酸、有机酸和脂肪酸氧化代谢病进行辅助或鉴别诊断。我们国家于2000年开始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进行遗传代谢病检测,2002年开始使用串联质谱进行遗传代谢病新生儿筛查和临床疑似遗传代谢病患者检测,使我国的遗传代谢病的筛查、诊断及治疗技术有了显著提高。上海新华医院利用串联质谱技术筛查269341例新生儿,筛查出14种74例遗传代谢病,阳性率为1/3640,见表2。联合气相质谱技术共检测12100例临床疑似遗传代谢病患儿,确诊遗传代谢病703例,诊断率5.8%,其中以苯丙酮尿症和甲基丙二酸血症常见,见表3。氨基酸代谢病主要是由于氨基酸代谢途径受阻导致体内相应氨基酸水平的增高或降低,其旁路代谢产物有机酸相应增加,对机体造成损伤。串联质谱通过检测血滤纸片中氨基酸水平及相关氨基酸之间的比值对氨基酸代谢病进行检测。气相色谱-质谱则检测患者尿中有机酸辅助诊断。串联质谱对高苯丙氨酸血症、枫糖尿病、瓜氨酸血症、酪氨酸血症、瓜氨酸血症和精氨酸血症的检测具有特异性。由于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缺乏症和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OTCD)均表现为瓜氨酸降低,故对于串联质谱检测血瓜氨酸降低需者,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尿乳清酸和尿嘧啶水平进行鉴别,升高者为OTCD,正常者为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缺乏症。酪氨酸血症有3种类型,串联质谱均表现为酪氨酸增高,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琥珀酸丙酮、4-羟基苯丙酮酸、4-羟基苯乳酸增高者为I型,仅4-羟基苯丙酮酸和4-羟基苯乳酸增高者为II型或III型。有机酸血症是一组遗传代谢病,括MMA、PA、IVA、MCC、HMG、GA-I、GA-II、生物素酶缺乏症和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等10余种疾病。由于机体蛋白质、脂肪或糖代谢过程中产生有机酸进一步代谢途径受阻,体内有机酸大量增加,对机体产生危害,体内过多的有机酸一方面与游离肉碱结合,形成不同碳链长度的酰基肉碱,一方面通过尿液排出,患者尿中有机酸水平大量增加。串联质谱通过检测血酰基肉碱水平对有机酸血症进行检测,气相色谱-质谱通过检测尿有机酸水平进行有机酸血症的检测。在有机酸血症中我们国家MMA最常见。脂肪酸氧化代谢病是指脂肪酸进入线粒体途径或脂肪酸在b氧化过程中,由于所需酶的功能障碍导致脂肪酸氧化受阻所导致的一组疾病。由于这些疾病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和常规实验室检查方法,诊断比较困难。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是脂肪酸氧化代谢的必需物质及中间产物,故脂肪酸氧化代谢障碍导致体内游离肉碱或酰基肉碱的增高或减少,故可通过串联质谱检测血中游离肉碱或酰基肉碱水平,根据不同长度碳链的酰基肉碱水平的变化可对脂肪酸代谢病进行筛查和诊断。脂肪酸b氧化受阻后,w氧化途径增强,故尿中出现二羧酸尿,但不具特异性。脂肪酸b氧化代谢病在欧美国家的患病率较高,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最多见,在高加索人群中的患病率达1:8 100~1:20 000。这些疾病除少数氨基酸疾病外,大部分氨基酸、有机酸和脂肪酸b氧化代谢病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新生儿期以喂养困难、呕吐、嗜睡、昏迷和抽搐为主,婴幼儿以运动语言发育落后、智力落后、抽搐、肌张力低下和反复呕吐较常见。体检以小头畸形、肝肿大、心肌肥厚为常见。常规实验室检查以酸中度、高血氨、乳酸增高、低血糖、肌酸激酶增高常见。故当遇到上述临床表现原因不明的患儿,应考虑到遗传性代谢病的可能,留取血样或尿样进行氨基酸、酰基肉碱和有机酸分析特异性检测,以免延误诊治。另外,串联质谱检测采用干血滤纸片,气相质谱可利用新鲜尿液,也可用干尿滤纸片,故样品采集及传递方便,有利于远程递送标本,有助于为外地患者提供服务。表1 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氧化代谢病患病率病名发生率氨基酸代谢病苯丙酮尿症1/10,000枫糖尿病1/60,000-1、200,000同型胱氨酸尿症1/100,000-1/150,000高甲硫氨酸血症不详酪氨酸血症I型1/100,000-1/120,000酪氨酸血症II型1/250,000-/310,000高脯氨酸血症型不详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1/50,000-1/60,000高鸟氨酸血症不详瓜氨酸血症I型1/57,000瓜氨酸血症II型1/40,000-1/60,000精氨琥珀酸尿症1/70,000-1/190.000精氨酸血症1/350,000-1/1,000,000,高鸟氨血症、高氨血症、同型瓜氨酸尿症综合症不详有机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1/20,000-1/75,000丙酸血症1/30,000-1/750,000异戊酸血症1/80,000-1/100,000戊二酸血症I型1、50,000-1/190,000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1/36,000-1/75,0003-甲基戊烯二酰辅酶A 水解酶缺乏症<1/1000,000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裂解酶缺乏症1、100,000生物素酶缺乏症1/60,000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1/40,000-80,000b-酮硫解酶缺乏症1/100,000-1/470,000脂肪酸氧化代谢病肉碱转运障碍1/400,000-1/1,000,000肉碱棕榈酰转移酶I缺乏症1/100,000-1/1,000,000肉碱棕榈酰转移酶II缺乏症1/100,000-1/1,000,000肉碱/酰基肉碱移位酶缺乏症1/1000,000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75,000-1/100,000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13,000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79,000短链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130,000长链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75,000-1/300,000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1,000,000表2 上海新华医院新生儿串联质谱筛查疾病阳性率筛查数量269341患病率高苯丙氨酸血症299288高甲硫氨酸血症389780枫糖尿病389780瓜氨酸血症-II型2134671酪氨酸血症2134671精氨酸血症1269341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269341甲基丙二酸血症833668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929927丙酸血症1269341戊二酸血症-I型1269341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389780肉碱转运蛋白缺陷833668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389780合计743640表3 临床疑似遗传代谢病患者中氨基酸代谢病疾病种类氨基酸代谢病n占氨基酸代谢病患者比(%)占确诊患者比(%)占检测患者比(‰)高苯丙氨酸血症20356.928.916.8Citrin蛋白缺乏症6417.99.15.3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267.33.72.1枫糖尿病236.43.31.9酪氨酸血症II型或III型123.41.71.0瓜氨酸血症-I型102.81.40.8酪氨酸血症-I型51.40.70.4同型半胱氨酸血症41.10.60.3非酮性高甘氨酸血症41.10.60.3高甲硫氨酸血症30.80.40.2精氨酸血症20.60.30.2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缺乏症10.30.10.1合计357100.050.829.5表4 临床疑似遗传代谢病患者中有机酸血症疾病种类有机酸血症n占有机酸代谢病患者比(%)占确诊患者比(%)占检测患者比(‰)甲基丙二酸血症14555.120.612.0丙酸血症3513.35.02.9多种酰基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2911.04.12.4戊二酸血症-I型197.22.71.6异戊酸血症155.72.11.2酮硫解酶缺乏症72.71.00.6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41.50.60.3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裂解酶缺乏症31.10.40.2canavan病20.80.30.2丙二酸血症10.40.10.1甲羟戊酸尿症10.40.10.1延胡索酸尿症10.40.10.1甘油激酶缺乏症10.40.10.1合计263100.037.421.7表5 临床疑似遗传代谢病患者中有机酸血症疾病种类脂肪酸代谢病n占脂肪酸代谢病患者比(%)占确诊患者比(%)占检测患者比(‰)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4351.86.13.6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214.51.71.0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113.31.60.9肉碱转运障碍89.61.10.7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56.00.70.4肉碱棕榈酰转移酶I缺乏症-I型22.40.30.2肉碱棕榈酰转移酶I缺乏症-II型22.40.30.2合计83100.011.86.9附:氨基酸、有机酸及脂肪酸代谢病概述(各选2种疾病)苯丙酮尿症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是由于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降低或其辅酶四氢生物喋呤缺乏,导致苯丙氨酸向酪氨酸代谢受阻,体内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苯丙酮酸、苯乙酸和苯乳酸显著增加,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本病并不少见,中国患病率约为1:10000,美国约为1:14 000,北爱尔兰约为1/4 400,德国约为1:7 000,日本约为1:78 400。一、临床表现PKU患儿新生儿期无明显特殊的临床症状,3~4个月后逐渐表现出智力、运动发育落后,头发由黑变黄,皮肤白,全身和尿液有特殊鼠臭味,常有湿疹。随着年龄增长,患儿智力低下越来越明显,小头畸形等,严重者可有脑性瘫痪。二、辅助检查(一)血苯丙氨酸及酪氨酸测定血苯丙氨酸120mmol/L,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比值2判断为阳性,再做进一步分型诊断。串联质谱可快速检测血苯丙氨酸与酪氨酸浓度,并自动计算其比值,可降低假阳性率或假阴性率。(二)尿液蝶呤谱分析由于四氢生物喋呤缺乏可在尿液中的喋呤谱反映出来,故检测尿液中喋呤谱,有助于PKU分型。(三)血红细胞二氢生物喋啶还原酶活性测定由于部分患儿四氢生物喋呤缺乏是由于二氢生物喋啶还原酶活性缺乏引起,故测定血红细胞二氢生物喋啶还原酶活性有利于二氢生物喋啶还原酶缺乏症的诊断。三、苯丙酮尿症的诊断和分型(一)苯丙酮尿症诊断患者苯丙酮尿症的诊断是依据患儿有智力低下、头发黄、肤色白、运动、语言发育落后的症状,血苯丙氨酸120mmol/L,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比值2即可诊断。(二)苯丙酮尿症分型苯丙酮尿症分型首先经尿蝶呤分析和红细胞二氢蝶啶还原酶活性测定分为四氢蝶呤代谢正常和异常2大类。四氢蝶呤代谢正常的PKU有如下4种类型:(1)经典型PKU:苯丙氨酸浓度1 200mmol/L;(2)轻度高苯丙氨酸血症:血苯丙氨酸浓度在120mmol/L~360mmol/L;(3)中度高苯丙氨酸血症:血苯丙氨酸浓度360mmol/L~1 200mmol/L;(4)四氢生物喋呤反应性苯丙酮尿症:对四氢生物喋呤治疗有效的苯丙酮尿症。四氢蝶呤代谢异常的PKU有3类:(1)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缺乏型:尿新喋呤浓度升高,生物喋呤浓度下降。(2)二氢蝶啶还原酶缺乏型:血红细胞二氢蝶啶还原酶活性下降。(3)鸟苷三磷酸环化水解酶I缺乏型:尿新喋呤浓度及生物喋呤浓度均下降。四、治疗苯丙酮尿症的治疗需要根据分型采取针对的治疗措施。(一)经典性PKU、中度高苯丙氨酸血症和轻度高苯丙氨酸血症的治疗:给予不含苯丙氨酸的配方奶粉或蛋白粉及天然奶粉混合喂养。使血苯丙氨酸控制在允许范围:0~3岁 120~240 mmol/L ;3~8岁180~360 mmol/L;8~13岁180~480 mmol/L;13~18岁180~600 mmol/L;>18岁180~900 mmol/L。定期复查血苯丙氨酸浓度,根据苯丙氨酸浓度是否在合适的范围,调整每日食入不含苯丙氨酸的配方奶粉或蛋白粉的量。(二)四氢生物喋呤反应性苯丙酮尿症:可按上述给予不含苯丙氨酸的特殊奶粉或蛋白粉治疗,也可用四氢生物喋呤治疗,只是用四氢生物喋呤费用较高,不同患者家庭可根据经济情况选择治疗方法,但血苯丙氨酸的控制水平要求同上。(三)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缺乏型及二氢蝶啶还原酶缺乏型的治疗。由于这2种类型不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缺乏引起,而是由于四氢生物蝶呤缺乏引起,故需服用四氢生物蝶呤治疗,不需要给予特殊奶粉治疗。但由于四氢生物蝶呤缺乏同时可引起神经递质的缺乏,故需要同时给予5-羟色胺及左旋多巴治疗。五、苯丙酮尿症预防苯丙酮尿症是可以预防的,包括产后预防苯丙酮尿症患儿的发病及产前预防苯丙酮尿症患儿的出生。(一)预防苯丙酮尿症的发病预防苯丙酮尿症的发病必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出生后1~2个月内诊断和有效治疗可避免神经系统受到损伤。这种在婴儿出生后1个月之内,还未发病之前检测疾病的方法称为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既在新生儿出生3天后采血,检测血苯丙氨酸及酪氨酸浓度,以便确诊或排除苯丙酮尿症,达到预防发病的目的。(二)苯丙酮尿症产前诊断苯丙酮尿症患者母亲可在再次怀孕16~20周时抽取羊水,检测胎儿是否带有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突变,进行产前诊断。综上所述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可以治疗的遗传代谢病,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并且可以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做到发病前诊断,及时治疗,预防发病。对于已经有PKU患儿的家庭,若患儿父母再想要孩子,可以通过产前诊断判断胎儿是否患有苯丙酮尿症。枫糖尿病一、概况枫糖尿病(Maple Syrup Urine Disease, MSUD)是由于支链a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活性缺陷导致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代谢代谢受阻,体内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及其代谢产物a酮酸增多,引起的代谢紊乱,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国外报道MSUD患病率约为1:185,000,我国在26万例新生儿中筛查出3例(1:86,667),说明并不少见。二、临床表现及分型1. 经典型MSUD:早期表现为呕吐或喂养困难,嗜睡,哭声高尖,肌肉松弛,或肌张力增高,全身肌肉僵直,角弓反张,呼吸暂停、昏迷,甚至死亡。未进行有效治疗的患儿很少存活,存活者遗留下永久性神经损伤以及严重的智力障碍。全身有焦糖样气味。2. 间歇型MSUD:平时表现正常,在应激状态中(如感染或外科手术)逐渐出现呕吐、共济失调、嗜睡及昏迷,甚至死亡。3. 轻型MSUD:新生儿期后逐渐出现轻微病症。临床表现呈隐袭性,且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患儿有轻-中度精神发育迟缓,伴或不伴癫痫发作。4. 维生素B1反应型MSUD:对维生素B1有效,每天需要200~400mg维生素B1。三、辅助检查1. 血串联质谱质谱氨基酸检测:亮氨酸、异亮氨酸及缬氨酸显著增高。2.尿气相色谱质谱有机酸检测:2-酮异己酸、2-酮-3-甲基异戊酸、2-酮异戊酸、2-羟基-异己酸、2-羟基-3-甲基异戊酸及2-羟基-异戊酸显著增高。四、诊断根据神经系统异常表现,血亮氨酸、异亮氨酸及缬氨酸显著增高,尿a-酮酸显著增高即可诊断。三、治疗(一)急性期治疗1. 停止喂养或给予枫糖尿病奶粉(不含亮氨酸、异亮氨酸及缬氨酸)喂养,静滴10%葡萄,维持电解质平衡。2. 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降低支链氨基酸及a酮酸水平。3. 维生素B1:300mg/d,连续3周。4. 补充异亮氨酸和缬氨酸:100~250mg/Kg.d(二)稳定期治疗1.对维生素B1无效型枫糖尿病:给予不含亮氨酸、异亮氨酸及缬氨酸的特殊奶粉喂养,可补充异亮氨酸和缬氨酸:100~250mg/Kg.d,要求血氨基酸控制目标为:亮氨酸150~300mmol/L,异亮氨酸150~300mmol/L,缬氨酸200~400mmol/L。(2) 补充异亮氨酸和缬氨酸:100~250mg/Kg.d(3)肝移植2.对维生素B1有效型枫糖尿病:(1)维生素B1:200~1000mg/d.(2)特殊奶粉:不含亮氨酸、异亮氨酸及缬氨酸甲基丙二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 MMA)主要是由于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methylmalonyl-CoA mutase, MCM)或其辅酶钴胺素(cobalamin,cbl,Vitmin B12)缺陷,导致体内甲基丙二酸、丙酸、甲基枸橼酸等代谢物异常蓄积,引起神经、肝脏、肾脏、骨髓等多脏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病率美国为1:48,000;意大利患病率为1:115,000;德国为1:169,000;日本为1:50,000。一、甲基丙二酸血症病因及分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根据酶缺陷的类型分为MCM缺陷及其辅酶钴胺素( VitB12)代谢障碍两大类。MCM又分为无活性者为mut0型,有残余活性者为mut-型。辅酶钴胺素代谢障碍包括:腺苷钴胺素合成缺陷,即线粒体钴胺素还原酶缺乏(cblA)和钴胺素腺苷转移酶缺乏(cblB);以及3种由于胞浆和溶酶体钴胺素代谢异常引起的腺苷钴胺素(adenosylcobalamin, AdoCbl)和甲基钴胺素(methylcobalamine,MeCbl)合成缺陷(cblC、cblD和cblF),这3种类型患者除有甲基丙二酸血症外,还伴有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二、甲基丙二酸血症的临床表现MMA临床表现各异,往往易于误诊,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是嗜睡、生长障碍、反复呕吐、脱水、呼吸困难、酸中毒、肌张力低下或增高、抽搐、智力、运动、语言发育落后及小头畸形。三、辅助检查:(一)常规实验室检查:代谢性酸中毒、乳酸增加、电解质紊乱,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少,血氨升高、尿酮体及尿酸升高,肝肾功能异常等。(二)特殊检测 血串联质谱检测丙酰肉碱(propinoylcarnitine,C3)、C3/C0(游离肉碱)和C3/C2(乙酰肉碱)显著升高[。尿液中甲基丙二酸、甲基枸橼酸和3-羟基丙酸显著增加。这是确诊MMA的特征指标。(三)血同型半胱氨酸测定: cblC、cblD和cblF)型MMA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增高。(四)影像学检查 MMA患者脑CT、MRI 扫描常见对称性基底节损害。MRI 显示双侧苍白球信号异常,表现为脑白质脱髓鞘变性、软化、坏死、脑萎缩、脑积水等。四、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血串联质谱检测C3C及3/C2增高,尿甲基丙二酸增高即可诊断。根据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诊断是否伴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维生素B12负荷试验:确诊MMA患者,需要进行VitB12负荷试验,以便确定是否VitB12是否有效,即连续三天肌内注射VitB12, 1mg/d,若症状好转,生化异常改善,则为VitB12有效型。五、甲基丙二酸血症的治疗(一)MMA急性期治疗甲基丙二酸血症急性期治疗应以补液、纠酸为主,同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供给适当的热量。如果出现低血糖,可先行静脉注射葡萄糖1~2g/kg,随后补充10%的葡萄糖溶液[1]。若持续高氨血症(血氨>600μmol/L),则需要通过腹透或血液透析去除毒性代谢物。为稳定病情可用左旋肉碱,100~300mg/kg/d,静滴或口服;VitB12,1mg/d,肌注,连续3~6天。(二)MMA长期治疗1. 饮食治疗 原则是低蛋白、高能饮食,减少毒性代谢产物蓄积。使用不含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和蛋氨酸的特殊配方奶粉或蛋白粉[15]。由于这些氨基酸为必需氨基酸,故特殊配方奶粉不能作为蛋白质的唯一来源,应进食少量正常蛋白质。维生素B12无效型以饮食治疗为主,天然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8~1.2g/kg/d,蛋白质总摄入量婴幼儿期应保证在2.5~3.0g/kg/d,儿童每天30~40g,成人每天50~65g,不足部分由特殊奶粉或蛋白粉补充。对于维生素B12有效型,蛋白饮食限制不需过于严格。2.药物治疗 ①维生素B12:用于维生素B12有效型的长期维持治疗,每周肌内注射1mg,1~2次,部分患儿可口服甲基钴胺素500~1000μg/d。也有研究提出肌注钴胺素较口服更能有效地降低同型半胱氨酸以及甲基丙二酸的水平[16]。羟钴胺治疗后,约90%的cb1A患者症状好转,40%的cb1B患者体内甲基丙二酸水平降低。②左旋肉碱:促进甲基丙二酸和酯酰肉碱排泄,增加机体对自然蛋白的耐受性,常用剂量为50~100mg/kg/d,急性期可增至300mg/kg/d,口服或静脉滴注。③甜菜碱:用于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患者,500~1000mg/d,口服。④叶酸:用于合并贫血或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患者,10~30mg/d,口服。⑤维生素B6:12~30mg/d,口服。⑥甲硝唑(10~20mg/kg, tid)或新霉素(50mg/kg, tid),可减少肠道细菌产生的丙酸,但长期应用可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应慎用。⑦氨基甲酰谷氨酸(50~100mg/kg/d)以及苯甲酸钠(150~250mg/d)治疗,可改善高氨血症以及高甘氨酸血症。⑧应急时使用胰岛素或生长激素,可增加蛋白及脂质合成并改善体内代谢。3.肝、肾移植治疗 对于维生素B12无效型且饮食控制治疗效果较差的患者可尝试肝脏移植治疗。研究表明肝移植仅能部分纠正MMA代谢缺陷,不能预防肾脏以及神经退行性病变的进展[17]。肾移植可纠正肾衰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甲基丙二酸浓度。也有研究认为肝-肾联合移植可能比单独肝移植要好,但其长期预后及移植存活率仍不确定。五、甲基丙二酸血症预防甲基丙二酸血症是可以预防的,包括产后预防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的发病及产前预防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的出生。(一)预防甲基丙二酸血症的发病预防甲基丙二酸血症的发病必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出生后1~7天内诊断和有效治疗可避免或减轻神经系统受损伤。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既在新生儿出生1~7天内采血,检测血C3及C3/C2,以便确诊或排除甲基丙二酸血症。(二)甲基丙二酸血症产前诊断甲基丙二酸血症患者母亲可在再次怀孕16~20周时抽取羊水,羊水进行串联质谱及气相质谱检测,观察C3、C3/C2及甲基丙二酸是否增高。同时对羊水中胎儿细胞进行甲基丙二酸血症致病基因突变检测,进行产前诊断。丙酸血症丙酸血症血症(propionic acidemia, PA),是由于丙酰CoA酶羧化酶活性缺乏,导致体内丙酸血症及甲基枸橼酸等代谢产物异常蓄积,引起神经系统和其他脏器损害症状,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PA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多数患儿在出生后1个月内起病,典型急性期临床表现为喂养困难、反复呕吐和嗜睡等。该病患病率有种族和地区差异,美国活产婴儿为1:100 000,沙特阿拉伯国家为1:2000~1:5000,格陵兰因纽特人高达1:1000,我国没有相关的报道。临床表现二、丙酸血症血症的临床表现丙酸血症血症临床表现各异,往往易于误诊,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是嗜睡、生长障碍、反复呕吐、脱水、呼吸困难、酸中毒、肌张力低下或增高、抽搐、智力、运动、语言发育落后及小头畸形。三、辅助检查:(一)常规实验室检查:代谢性酸中毒、乳酸增加、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少,血氨升高、尿酮体阳性,肝肾功能异常等。(二)特殊检测 血串联质谱检测丙酰肉碱(propinoylcarnitine,C3)、C3/C2(乙酰肉碱)及甘氨酸显著升高。尿液中3-羟基丙酸及甲基枸橼酸显著增加。这是确诊丙酸血症血症的特征指标。(三)影像学检查 丙酸血症血症患者脑CT、MRI 扫描常见对称性基底节损害。MRI 显示双侧苍白球信号异常,表现为脑白质脱髓鞘变性、软化、坏死、脑萎缩、脑积水等。四、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血串联质谱检测C3、C3/C2及甘氨酸增高,尿3-羟基丙酸及甲基枸橼酸增高即可诊断。三、治疗PA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法,丙酸血症血症急性期主要为对症治疗,以终止蛋白摄入、静脉输入葡萄糖和纠正酸中毒为主,必要时进行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长期治疗以控制蛋白质饮食为主,给予不含异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的配方奶,补充左旋肉碱利于丙酰辅酶A的代谢和排除。1. 饮食限制长期治疗以限制蛋白饮食为主,但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和能量。每日所需总蛋白质量,婴儿为2.5~3.5g/kg,儿童为30~40g,成人为50~65g,不足部分用不含缬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的配方奶,或蛋白质替代。同时避免饥饿,抑制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代谢。2. 口服药物(1)左旋肉碱:有利于与体内的酸性物质结合,促进酸性物质的代谢和排出,急性期:100~200mg/Kg×d,静滴;稳定期:50~100mg/Kg×d,口服。(2)新霉素或甲硝唑:由于体内丙酸血症一部分是由肠道细菌的代谢产生吸收如血液,新霉素和甲硝唑可抑制肠道细菌的繁殖代谢,减少肠道细菌代谢产生的丙酸血症。用法:新霉素为50mg/kg×d,甲硝唑为10~20mg/kg×d。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肠道内菌群紊乱,所以不建议长期使用,可在急性期使用。3. 肝移植近几年肝移植作为一种治疗PA的方法已取得明显的进步。Barshes等对12名接受活体肝移植的PA患儿研究显示,一年内存活率为72.2%,一些病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需进行饮食限制和其他医学治疗。五、丙酸血症血症预防丙酸血症血症是可以预防的,包括产后预防丙酸血症血症患儿的发病及产前预防丙酸血症血症患儿的出生。(一)预防丙酸血症血症的发病预防丙酸血症血症的发病必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出生后1~7天内诊断和有效治疗可避免或减轻神经系统受损伤。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既在新生儿出生1~7天内采血,检测血C3及C3/C2,以便确诊或排除丙酸血症血症。(二)丙酸血症血症产前诊断丙酸血症血症患者母亲可在再次怀孕16~20周时抽取羊水,羊水进行串联质谱及气相质谱检测,观察C3、C3/C2及3-羟基丙酸是否增高。同时对羊水中胎儿细胞进行丙酸血症致病基因突变检测,进行产前诊断。综上所述,虽然PA患儿临床表现严重,但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患者诊断的年龄越来越早,为及时的有效治疗提供了机会,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且随着对PA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的研究深入,必将为PA患儿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遗传性代谢病是由于遗传性代谢途径的缺陷,引起异常代谢物的蓄积或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缺乏,而导致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它涉及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尿素循环、碳水化合物、类固醇、金属维生素等多种物质的代谢异常,可导致多个系统受损。该类疾病种类繁多,目前已发现500余种,是人类疾病中病种最多的一类疾病。虽然每种遗传性代谢疾病均属少见、罕见病,很多人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这些疾病,但这类疾病危害很大,综合患病率高,可达到四千至五千分之一。遗传性疾病“与生俱来”,发生在受精卵的阶段,由于疾病类型、缺陷程度、生活环境的差异,患者临床表现各异,发病年龄早至胎儿,晚至成年。严重患者可能在胚胎时期流产、死产、畸形,新生儿时期一些患者表现类似“败血症、缺血缺氧性脑病”。儿童时期主要表现为智力运动障碍、癫痫、孤独症、精神病、肝损害、骨骼破坏、畸形等多脏器损害,严重时致死。轻型患者晚至成人发病,智力运动倒退,导致痴呆、癫痫、瘫痪、抑郁症、精神病、多脏器损害,丧失劳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甚至死亡 。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我的孩子22天了。。皮肤和头发没有变化 没有治疗。pa值没告诉。就说高 我该怎么办啊山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王小军:具体的也的看苯丙氨酸的值,可到正规医院内分泌科看看患者:您知道哪家医院好吗山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王小军:北大医院儿科,北京妇产医院都有专门看这个病的,也可来我院咨询患者:王大夫你好第一次是4.4第二次是4.2第三次是3.8是什么类型。严重吗、急急急,,,山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王小军:苯丙氨酸的值在4左右,没什么表现的话,可以观察,多复查几次看看,暂不需治疗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遗传代谢病在儿科医学中越来越受重视。遗传代谢病常导致多系统损害,以神经系统受累为主,可于胎儿~成人各个时期起病,很多患者于新生儿期起病。遗传代谢病是氨基酸、有机酸、糖、脂肪、激素等数百种先天性代谢缺陷的总称,虽然每种疾患均属少见病,但因病种繁多,累积患病率相当可观,危害极大。近几十年来,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各类疾患的诊断、治疗与预防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遗传代谢病多为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其中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最多见,少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隐性或显性遗传。基因突变造成相关蛋白质结构或功能异常,引起酶缺陷或细胞膜功能异常,导致机体生化代谢紊乱,前身物质蓄积、旁路代谢物生成、生理活性物质生成减少。遗传性代谢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下临床表现往往提示遗传性代谢病可能:⊙智力、运动发育迟缓,或停滞、甚至倒退。⊙顽固性惊厥、癫痫。⊙精神发育异常(如孤独症)。⊙无明显原因的反复呕吐者。⊙进食某些食品(如肉、蛋、奶)后病情加重。⊙婴儿肝炎综合征。⊙有“顽固性湿疹”、“红皮病”、“脓皮病”、“牛皮癣”样皮肤表现;⊙尿液有异常颜色、气味(鼠尿味,雄猫臭味,烂白菜味,汗脚味,臭鱼味,烧焦的枫糖味等等)。⊙反复出现的严重代谢性酸中毒、阴离子间隙增大。⊙三氯化铁实验、2,4~二硝基苯肼实验或血氨基酸检查等提示IEM;⊙母亲有多次不良妊娠、生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