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同胞,手部麻木,有夜间麻醒的历史,摔手会好些,很多人以为是颈椎病,其实不然,好多人是周围神经卡压疾病,尤其以腕管综合征最多。典型是拇食中指麻木。治疗立竿见影!手术创伤很小。以下为部分手术图片。可以清楚看到正中神经受压!
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 明显的外伤导致的神经损伤相对容易诊断,但是,周围神经的慢性损伤表现不典型,常常被临床医生误解,也不被患者重视,可是,一旦等到症状严重时,神经损伤已经到来晚期,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功能完全丧失。这些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有下列几种: 一,腕管综合症。这是由于正中神经在手腕部受到慢性损伤所致。原因包括反复的屈伸手腕,手腕关节炎、腕关节骨折后遗症、肿瘤等。主要表现是不明原因的手指麻木感,发生在拇指食指中指和环指桡侧半,根据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手指麻木的程度不同,容易被忽视,而非专业医生有不能准确及时诊断,因而常常延误病的治疗,严重时会出现手掌大鱼际肌萎缩,拇指不能做対掌运动,即手无力感。此时即使手术治疗,效果也有限,如果能早期及时手术治疗,可以完全治愈。当然,手术者必须是专业手外科医生,因为手术不当,不仅不能完全解决神经损伤的问题,还可能造成新的问题,即发生神经掌皮支神经瘤,患者疼痛不已。 二,肘管综合症。这是由于尺神经在肘部内后侧神经沟内反复磨损受压所致,俗称“麻筋”。神经损伤早期,病情隐蔽,不容易早期发现,患者主要出现的是小指和环指的麻木感,或者只是感觉手指无法捏起一根针等。到医院检查,医生常常诊断为“颈椎病”,相关的治疗往往没有效果,一直到突然发现手掌背侧的肌肉开始萎缩,手像一个枯骨手,此时才引起重视,可是,此时即使手术,手部的功能恢复的几率很小了。我接诊的很多患者就是这种情况,早期没有引起重视,或者找的医生没有帮助诊断清楚,等通过其他人推荐找到我们时,已经是晚期了,非常遗憾。 三,胸廓出口综合症。这是臂丛神经在颈部胸廓出口部受压产生的神经损害。这个病是最容易与颈椎病混淆的一种周围神经损伤。因为受压部位正好也位于颈部,而此处的周围神经还没有完全分成各自独立的神经支,因此,神经损伤后的临床表现非常不典型,即使是专业的手外科医生,也不容易诊断,需要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来鉴别诊断。胸廓出口综合症有特殊的检查方法,但这些方法并不是高端的仪器,而是医生的经验,臂丛神经和血管走行在同一个间隙内,当神经受压时,血管同样受压,因此,间接地通过血管的变化来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这是其中的一个方法。 四,梨状肌综合症:这是坐骨神经在臀部过坐骨大孔时受梨状肌等结构的慢性磨损卡压所致。俗称“坐骨神经痛”,这种周围神经损伤特别容易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混淆。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两种疾病混淆的情况,最常见的是医生一股脑把所有腰腿痛全部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当然,按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梨状肌综合症也会有效果,比如:卧硬板床,静卧休息,避免弯腰搬重物,退步走,口服消肿药物和消炎止痛药物,以及神经营养药物的治疗,部分患者也采用针灸理疗的方法治疗,也会取得效果。但是这种疾病有其特殊的情况,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是不能久坐,当症状好转后要进行腰部肌肉的功能锻炼,而梨状肌综合症患者却要慎重,因为不当的锻炼方法会加重神经的卡压和损伤,再次出现症状加重,由于坐骨神经是四肢最长的神经,一旦损伤,恢复效果差,遗留的后遗症多。要特别重视。 五,桡管综合症:这是桡神经在肘部掌侧桡神经管内受压所致。桡神经从上臂外侧经肘部前侧向远端走行,分为深支和浅支,深支经Frose弓穿旋后肌进入前臂背侧,支配手及腕的伸肌腱。临床常见的情况是,患者睡觉醒来突然发现手腕不能抬起,即发生垂腕的表现,自觉前臂无力肿胀感。也有的患者开始发生手腕或手指伸直无力,逐渐出现无法伸直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对于前者,可以观察2-3周,如果没有任何恢复,要及时手术,而对后者来说,尽早手术是神经恢复的最佳方法。一般来说,手术后神经功能并不能马上恢复,仍然需要一段神经的修复,甚至严重者无法恢复。在众多的桡管综合症患者中,我们只有一例女性患者在术后第二日便完全恢复正常,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神经损伤的治疗原则。 六,跗骨综合症:这是下肢胫神经在内踝部受压所致,主要表现是足底和足内侧麻木感,部分患者会出现疼痛的情况。需要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 七,腓管综合症:这是下肢腓总神经在小腿上段外侧腓神经管处受压所致。这个部位比较特殊,用手摸膝关节外侧最突出的骨头,他的下面即是腓总神经穿过的地方。此处,神经紧贴的骨头从后方绕到前外侧方,因此,神经不仅自身容易收到周围结构的卡压磨损,也特别容易被外面的外力所损伤。其中,如果石膏托位置不合适,也会因反复卡压导致神经损伤,我们也救治过这种情况的患者。这个神经损伤也是最常见的医源性神经损伤。需要引起医生的重视。同样,对于老百姓而言,自身对此处的保护要尤其上心。腓管综合症的主要表现就是足下垂,即行走是踝关节无法抬起,容易摔跤。
正中神经损伤如何康复训练 手是人们赖以劳动及生存的重要器官之一,其感觉功能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支配手部感觉的正中神经及尺神经损伤比较常见,尤其是正中神经损伤对手的感觉影响最为严重。 由于正中神经损伤后不仅影响屈拇屈指及对掌功能,而且实体感丧失对手的功能有很大影响,因此恢复感觉功能是很重要的任务。今天向大家简单介绍正中神经损伤修复术后如何进行感觉功能的康复训练 由于正中神经损伤后不仅影响屈拇屈指及对掌功能,而且实体感丧失对手的功能有很大影响,因此恢复感觉功能是很重要的任务。 1)训练时机 部分断裂及神经挫伤患者于术后第4 周即开始感觉功能训练,完全断裂者于术后第6 周开始感觉功能训练。 2)感觉功能锻炼 ①检查手部感觉减退或缺损区域 术前和术后随访或复诊时,医生一般会检查患处的感觉功能。患者可让家人使用针状物(如铅笔尖、针尖等)进行大致检查。 ②进行冷、热觉训练 患者家人可用针刺、冷、热等刺激患者手部皮肤,让患者体会每种感觉,通过患者反复睁2闭眼训练,使其重新建立感觉信息处理系统,而不是恢复原有的保护觉。但要注意冷、热须适度,不能过冷或过热造成冻伤或烫伤。 ③触觉训练 当患者保护觉恢复时,即开始触觉训练。最好由患者家属与患者一同完成训练。首先用一根带橡皮的铅笔,用带橡皮的一端沿患者的手掌侧由近向远叩击,让患者先睁眼观察该过程,然后让其闭上眼睛,仔细体会此感觉,如此反复进行,每日3次,每次15 min。 ④辨别觉的训练 当患者触觉功能有了一定的恢复后,就开始进行辨别觉的训练,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开始让患者辨别粗、细差别较大的物体表面,进而逐渐发展到辨别粗、细差别较小的物体表面。训练时同样采用闭眼2睁眼2闭眼的方法,反复进行。我们可常使用的训练物品有粗细不等的砂纸、布料、螺丝帽、玻璃球、钮扣及花生米等。 ⑤注意事项 对感觉过敏,需采用脱敏治疗,即要多使用敏感区,对敏感区自我按摩,用不同材料的物品刺激敏感区等。病人要保护感觉障碍区,不要用患手去触摸危险的物体,防止发生烫伤、刺伤、压迫溃疡 3)运动功能锻炼 当手指肌力恢复到3级时,患者可多做手的精细动作练习和ADL练习(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适当参与家务劳动,练习用患侧手指捡笔、橡皮、钉子或针等细小物体等。
腰肌劳损是慢性下腰痛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以长期反复发作的腰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主要是指腰骶部肌肉和筋膜的慢性损伤, 包括了腰背筋膜炎、腰 3 横突综合征、棘间韧带损伤以及腰痛广泛不固定而活动基本正常的积累性腰肌劳损。 也有称为功能性腰疼。 这种疾病发病的人群比较广泛, 不仅可见于重体力劳动者,也常见于都市白领、出租车司机、学生等, 而且一旦患上以后就不大容易痊愈, 时常发作。 自我诊断要点 1) 病程长, 无明显伤史, 多发生于长期弯腰慢性积累的创伤, 或因急性扭伤治疗有反复, 不彻底而引起; 2) 疼痛症状时轻时重, 严重者须持拐行走, 在休息、加强腰部保暖、 适当活动或经常改变体位姿势后可使症状减轻。 但是遇到劳累、天气阴雨等, 受风寒湿影响时则症状加重。 慢性腰肌劳损腰痛的主要表现为休息痛, 即夜间、 清晨腰痛明显, 而起床活动后腰痛渐渐减轻, 若过度疲劳则疼痛加剧; 3) 容易扭伤导致肌痉挛,常表现在棘突两侧,臀肌或两侧,压痛点广泛, 以棘突两侧, 腰椎横突及髂后上嵴为最多见; 4) 疼痛一般不向下肢放射,直腿高举试验阳性, 也可以阴性, 但踝反射阴性, 亦无伸拇肌力障碍; 5) X 线片表现为脊柱生理弯曲变直等, 肌电图及脊髓造影对本病无诊断意义; 注意鉴别的疾病 1)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有典型的腰腿痛症状兼伴有下肢放射性痛、 腰部的活动受限、 脊柱侧弯和肌腱反射消失、 皮肤感觉障碍等神经根受卡压的症状; 2) 腰椎的结核病, 有低度发烧、盗汗、渐渐消瘦等全身性症状。血液检查, 血沉降速率加快, X 光线检查可发现腰椎骨质被破坏甚至发现脊椎旁有阴性囊肿; 3) 增生性脊柱炎( 骨刺) , 常发生在四十五岁之后, 长期腰酸痛牵引大腿、 小腿的外侧疼痛, 时好时坏, 休息后有所缓解, 行走或背负重物时有酸痛加剧的现象, 脊柱可有叩击性疼痛。 X 光线检查可见腰椎骨钙质沉淀和关节边缘骨质增生; 4) 陈旧性骨折伤, 病人常有急性外伤病史, 会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障碍。 X 光线检查可发现椎体被压缩或附近有骨折的现象。 简单说说治疗原则 1)首先去除病因,如纠正不良姿势,离开潮湿,寒冷的环境等; 2)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明确诊断,排除其他疾病,口服非甾体药物,外用膏药等; 3)局部理疗,按摩和热敷是非常有效缓解疼痛的办法; 4)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如何强调都不过分。 自我保健要诀 1) 保持良好的姿势并矫正各种畸形。 无论是在站立还是在坐着的时候, 正确的姿势都应是昂首平视、 收腹、 挺胸、 维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弧度, 避免颈椎和腰椎过分前凸; 2) 加强体育锻炼, 能使肌肉、韧带、关节囊经常处于健康和发育良好的状态, 进行有针对性的腰背部肌肉练习可以增强腰背肌肉的力量和韧带的弹性。 肌力强、 韧带弹性越大的人, 发生腰肌劳损的机会就越少; 3) 工作劳动中注意体位,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不良的体位下劳动时间过长, 改善体力劳动条件, 对单一劳动姿势者应坚持工间锻炼, 或采用围腰保护腰部。 注意技术革新和改进操作方法。长期在办公室工作的白领也应该在长时间的坐位工作中经常改变一下自己的体位或在一定时间后做简单的体操; 4) 发现腰背部疼痛,反复发作者需及时就医,防止延误病情,一些全身或局部疾病也可以影响腰部,如强直性脊柱炎,腰椎峡部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