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的。如果是功能性垂体腺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泌乳素型垂体腺瘤一般就不需要手术治疗。主要是因为泌乳素型垂体腺瘤对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的治疗通常反应比较好;此外,直径小于25px的无功能性垂体腺瘤(即垂体微腺瘤)可不急于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定期MRI检查随访观察肿瘤是否呈进行性增大生长,再决定是否需要行手术治疗。如果无功能的微腺瘤不长大,也就不必进行手术。在内科药物治疗过程中,中医的中药往往可以起到改善内分泌系统症状,调节体质的作用。完全可以作为激素水平接近正常情况下的替代治疗方案。
颅内狭窄的介入治疗手术风险,相较其他血管内介入治疗要高,而且即使治疗顺利没有并发症,也可能因为治疗后的再狭窄,而导致中远期的再度卒中,不利于病人得到完美结果。虽然脑血管跟心血管(心脏冠状动脉)差异颇大,但是脑血管动脉硬化狭窄的介入治疗,很大一部分都是采用心脏介入的经验,借用心脏介入的材料,来打开狭窄的脑血管。例如:1977年首例冠脉球囊血管成型术,1980年首例脑部球囊血管成型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1987年首例冠脉球囊扩张支架,1996年首例颅内球扩支架2002年冠脉药物支架,2004年颅内药物支架2003年冠脉药物涂层球囊,2011年颅内药物球囊成形术因为单纯球囊成形术治疗颅内狭窄,治疗失败率不低,后期再狭窄率也高,所以进入21世纪后,支架(特别是自膨支架)就取代了单纯球囊,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可是支架在中晚期仍然有不低的再狭窄率,血管内膜增生在支架表面,20%-30%的再狭窄率让患者即使手术成功了,仍然无法免于卒中的威胁,而且已经治疗过的再狭窄血管,再接受球囊扩张或第二个支架治疗,后续再再狭窄率更高,可能高于50%,这时候怎么办呢?心脏的专家提供了解答:药物涂层球囊。血管经过球囊扩张或者支架置放治疗后,内膜一定会被撕裂开来,要经过一段时间后内膜才能被修补好,这个过程可以参考下面图片,包括了:A:血栓形成期,B:炎症反应期,C:增殖期,D:细胞外基质合成期。在血管内皮层受损后,血小板很快聚集并黏附在损伤部 位,白细胞发生趋化,引起炎症反应; (2)位于血管中膜的平滑肌细胞迁移到内膜处增殖并释放细胞外基质; (3)内皮细胞再生(再内皮化)重塑保护性屏障,这个反应在每个人的血管程度不一,如果发生了过度反应,夸大的增殖与基质合成就会造成血管的再狭窄。冠脉的药物涂层球囊表面的药物是紫杉醇,紫杉醇最早是1971年首次由太平洋紫杉中分离出,1993年批准用于医学用途治疗癌症。因为紫杉醇具备的亲脂性容易渗透入血管壁,当紫杉醇与其他载体结合均匀涂抹在球囊表面,科学家发现紫杉醇可以有效抑制血管内膜增生过程中的增殖与细胞外基质合成,因此这种涂抹了药物的球囊可以预防血管再狭窄。2003年第一个药物球囊人体试验,用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病人,证明了它可以有效的降低再狭窄。后来心脏冠脉指南也把药物球囊列为治疗支架内再狭窄首选。而且针对一些不适合使用药物涂层支架的情况,也可以尝试使用药物涂层球囊。(例如冠脉的小血管,糖尿病患者,分叉部位,开口部位,串联病变)针对颅内血管狭窄,最早的药物球囊治疗尝试发生在2011年,德国的Zsolt Vajda教授因为一位颅内支架患者术后不断地发生再狭窄,所以死马当活马医的试用药物涂层球囊,效果绝佳!他继续在其他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病人身上使用,效果也很好。2013年他又发表了另外一篇文章,在没有治疗过的颅内狭窄患者,尝试使用药物球囊扩张,扩张后再放支架,这群病人的术后再狭窄率也低于10%。动图:一位历经五次再狭窄,五次再治疗的患者,最后药物球囊终于解救他既然效果那么好,为什么药物球囊成形术没有成为颅内狭窄的治疗首选呢?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药物涂层会使球囊变硬,那么硬的球囊导管常常会卡在迂曲的脑血管动弹不得,如果使用蛮力不但有可能损伤脑血管,更会把药物涂层剐蹭下来,造成失败的治疗(Vajda教授有20%的药物球囊到不了脑血管)。我们团队在治疗颅内狭窄血管上也面临治疗并发症与术后再狭窄的难题,使用支架时担心将来是否会再狭窄。直到2015年看到了Vajda教授第二篇文章,受到他的启发,同时改良他的做法,使用柔软的中间导管克服药物球囊不易到位的难点,放弃常规使用支架,让患者手术后不会有任何残留人工植入物,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药物球囊的优点,避免了支架置放的缺点。 针对有人质疑紫杉醇可能产生的神经毒性,我们历经超过三百例药物球囊血管成型术,没有任何患者术后表现出疑似紫杉醇毒性反应!从2015年在台湾长庚医院启动药物球囊的颅内血管成型术,我们一开始也是戒慎恐惧,慢慢累积经验,但是病人接受药物球囊治疗的结果出乎意外的好,虽然仍然有并发症(药物球囊颅内血管成型跟一般球囊成型,或者支架成型术一样,都有类似的风险,类似的手术并发症,仍然是比较危险的手术),但是中长期再狭窄,反复卒中的发生率极低,我们最长追踪了六年,药物球囊抑制再狭窄效果依然维持的很好!总结这几年大量使用药物球囊治疗颅内狭窄的经验,我们提出以下观察药物球囊与一般球囊用法类似,但是需要一般球囊预先扩张,然后再用药物球囊扩张60秒使药物附着上血管壁球囊扩张后,有一定比例(5%-15%)有夹层现象,影响血流的夹层需要额外置放支架,改善血流,之后支架并不会有再狭窄现象。不影响血流的夹层会自然愈合,而且愈合后狭窄改善的更明显。药物球囊成型术仍然有一定比例并发症(脑出血2-5%,穿通枝闭塞卒中2-3%)经药物球囊治疗过的血管,在半年内仍会持续改善狭窄状况,随访时常常观察到狭窄程度比治疗后更「漂亮」大部分药物球囊血管成形术不需要支架辅助,所以不会有支架改变血管形态,支架贴壁不良,支架影响侧枝血管等等问题。对于不适合使用支架的状况,药物球囊常常可以解决问题:糖尿病患者,串联病变,长节段狭窄,血管开口狭窄,小尺寸血管。目前国内有多家企业着力开发颅内专用药物球囊,我们也期待未来可以依据脑血管特性,调整药物球囊导管,让药物球囊真正成为颅内血管狭窄治疗的首选。药物球囊治疗案例超长段椎动脉狭窄
近期第三例因垂体病变导致视力下降(几近全盲)的病例今天出院了,患者成年男性,因发热入住呼吸科,随后两天头痛明显并视力急剧下降,眼科会诊建议排除颅内病变[强][强],转入我科进一步内分泌检查示多项激素水平极低,经抗感染,补充激素等处理后患者头痛,发热症状消失,视力亦有改善,复查MR提示视神经仍受压明显,在神经内镜经鼻切除病变,术后患者说“整个世界清亮了”
今天给各位介绍最近做的一个手术。一位中年女性,因为剧烈头痛,检查发现脑出血,出血的位置在大脑深部靠近血管周遭,怀疑是动脉瘤破裂导致蜘蛛膜下腔出血。入院时,病人意识清楚,但是头疼/脖子僵硬,我们立刻送病人入介入治疗室,发现她大脑中动脉有一个破裂的动脉瘤,虽然发现时动脉瘤已经没有出血,但是考量这个曾经出血的动脉瘤随时可以再破裂,我们立刻进行介入治疗,采用球囊辅助的方式,对动脉瘤栓塞治疗。球囊辅助比支架辅助要更安全,不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不会置放一个取不出来的支架(球囊在治疗结束后会撤离血管,不会留在血管内),如果遇到动脉瘤在治疗中破裂,球囊可以立刻把出血控制,让病人有更多机会存活下来!以下图示是血管/动脉瘤/球囊/导管/弹簧圈,让各位看得懂手术录像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芳村神经外科 黄涛 主任医师 大家好,又见面了!在上一期,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神经外科黄涛主任以问答的方式与大家科普了中风的有关知识。今天黄涛主任将继续跟我们分享。 1、中风后一定会有后遗症吗? 中风后不一定有后遗症,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回答,第一,要看中风的部位、程度,如果中风的部位(脑梗死或出血的部位)位于脑的非功能区或面积很小,发病后通过积极的治疗,是可以基本痊愈的;第二,与发病后处理及时程度相关,“时间就是大脑”,对于缺血性中风的患者,如果发病内很短时间(3-4小时)就送到医院,可进行静脉溶栓或介入取栓,即便是较大面积的中风,也可以得到较好的恢复。针对脑出血患者,我院芳村医院神经外科近几年开展神经导航辅助内镜下脑血肿清除等微创手术,也把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的损伤降到最小水平。所以说中风后就及时正确的救治也是决定患者后遗症大小的重要因素。 2、中风有前兆吗?家人如何及时发现中风和早期处理? 多数中风发病是有前兆的,例如疲劳感明显、头晕、一过性肢体麻木乏力、发作性眼前发黑以及哈欠不断等,如老年人短期内这些情况明显,就应高度警惕或及时就医。 至于中风的及时发现,主要根据症状,前面已经介绍过,中风的主要症状是突发口角歪斜、言语不利和一侧肢体麻木乏力,出血中中风患者,还可伴随有头痛及恶心呕吐。我国医务工作者结合我国国情,总结出了“120”快速识别指南,其中,“1”是看1张脸,看脸部有无口角歪斜,或明显不对称;“2”是指看2只胳膊,是否有力,是否力量不等,是否有麻木;“0”是指0(聆)听语言,看患者有无语言含糊,所以请大家记住“120”,判断有无早期中风。 家人一发现中风,要搀扶患者平卧于床上,避免因乏力等导致跌伤,对于出血性中风,患者可能会出现恶性呕吐,遇此情况,要立即将患者侧卧或头偏于一侧,尽可能将口腔内呕吐物清除,避免呕吐物误吸入气管或肺,造成窒息及感染。家人在做上述处理同时,第一时间拨打120电话。 3、 中风早期吃安宫牛黄丸有效吗? 安宫牛黄丸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用于中风,民间确实有不少关于它的传说。但是,中医最大的特点是讲究辨证论治,对于合并高热、神昏、口臭、舌苔黄腻、大便不通等热象实证明显的中风患者最为适用,但若对于四肢厥冷、面色苍白、二便失禁的虚症患者反而可能事得其反。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患者将安宫牛黄丸作为预防中风的保健药物长期服用,若是忽略辩证,盲目用药,可能不仅起不到预防的效果,甚至会起到伤害机体正气的相反作用。 4、对中风患者的日常饮食该如何调养? 中风疾病对于患者的生活、工作、健康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患者的心理也会有很大的落差,因此患者及患者家属对于尽快恢复正常生活都很迫切,除了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之外,必要的饮食调理也很重要。 对于中风特别是偏瘫患者的日常饮食,应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1)应供给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品,满足蛋白质、无机盐和总热能的供给。 (2)多饮水并常吃半流质食物,瘫痪病人常有怕尿多而尽量少饮水的心理,这是不对的,瘫痪病人应有充足的水分供应,病人清晨饮1-2杯淡盐水可预防便秘。 (3)食物不可过于精细,注意膳食纤维的摄入,增加胃肠蠕动,以预防便秘的发生。 (4)忌饮浓茶、酒类、咖啡和辛辣剌激性食物。限制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脑血栓的病人食盐的用量要小,要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3克,可在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即可。 以下列举几个食疗方,以供参考。 · 栗子桂圆粥:栗子10个(去壳用肉),桂圆肉15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先将栗子切成碎块,与米同煮成粥,将熟时放桂圆肉,食用时加白糖少许。可做早餐,或不拘时食用。补肾,强筋,通脉。可辅治中风后遗症。 · 四味粳米粥:取天麻9克(以布包好),枸杞15克,红枣7枚,人参3克,加水烧沸后用文火煎煮约20分钟。去天麻、枣核,下入粳米50~100克共煨粥。每日2次。用治中风后偏瘫伴高血压者。 · 天麻焖鸡块:鸡 1只(约重1500克),天麻15克,水发冬菇50克,鸡汤500毫升,调料适量。将天麻洗净,切薄片,放碗内,上屉蒸10分钟取出;鸡去骨,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用油氽一下,捞出备用。将葱、姜用油煸出香味,加入鸡汤和调料,倒入鸡块,文火焖40分钟;入天麻片,5分钟后淀粉勾芡,淋上鸡油即可。佐餐食。平肝熄风,养血安神。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风湿痹着之肢体麻木、酸痛,中风瘫痪等症。 · 天麻炖猪脑:猪脑1个,食盐适量。天麻浸软切片,同猪脑加水共煮1小时,食盐调味即可。肉、汤、药俱食。祛风止痛,滋养通脉。适用于头疼痛之症。现多用于神经性偏头痛、肝阴虚型高血压、动脉硬化及脑血管意外所致半身不遂等症。 腊八已过,年味越来越浓,寒潮也随之潜入,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神经外科全体医护人员提醒各位街坊,添衣加裳,积极保暖,远离中风,也预祝各位过个健康祥和的春节。 文章来源:广东省中医院微信公众号。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主要表现:(1)球结膜水肿和充血:由于眼静脉的回流受限造成;(2)搏动性突眼:因为海绵窦内的压力增高,影响了眼静脉的回流造成;(3)震颤与杂音:尤其是夜间或者安静环境中明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休息;治疗方法:介入治疗比较简单的颈动脉海绵窦瘘(单一瘘口)可选择 球囊闭塞治疗。比较复杂的颈动脉海绵窦瘘(多支动脉参与供血等)需要更加复杂的技术(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上图吧。如果您对此疾病有疑问,请咨询本人。
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祖国医学将其列为“风、痨、臌、膈”四大疑难病之首,存在着明显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现象。近二十年监测结果显示,脑卒中年死亡人数逾200万,年增长速率达8.7%。卫生部和科技部于200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超越恶性肿瘤成为我国首要死亡原因,占死亡总数的22.45%。而且中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容易复发,复发时对病人造成的损害更大。所以,更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复发。 脑中风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家庭及社会负担沉重。因此,充分认识脑中风的严重性,提高脑中风的治疗与预防水平、降低脑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是当务之急。中风主要指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现代学将本病主要划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常可导致出血性中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常形成缺血性中风。另外高血糖、高血脂、血液流变学异常及情绪的异常波动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脑中风约有百分之十五是出血性的,如脑内出血、脑室出血、硬脑膜下出血或蜘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其餘百分之八十五的腦中風是梗塞型(infarct)。其余百分之八十五的脑中风是缺血性的。缺血性中风有至於梗塞型腦中風的原因,百分之四十是不明原因的,可能與高血壓有關,百分之二十是小洞性梗塞(lacunar infarction),百分之十五是心原性的血栓,百分之十是大血管病變等等。百分之四十是不明原因的,可能与高血压有关,百分之二十是腔隙性梗塞。百分之十五是心源性的血栓,百分之十是大血管病变等等。脑中风急性期的治疗可分为一般治疗原则包括血压的控制、呼吸道通畅、足够的氧气、预防吸入性肺炎、矫正心衰竭或心律不整、水分糖份及电解质平衡、降低颅内压等等方法。对于出血性中风,首要的是明确出血原因,可幸的是现代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诊断提供了良好条件。对于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等引起的脑出血而言,必要时需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或开颅去骨瓣血肿清除术以清除血块,防止脑疝形成危及生命。对于脑血管畸形及脑动脉瘤疾病,首先明确病灶部位及性质是主要的,目前采用CTA以及MRA已经能够提供较准确的无创性诊断,但DSA仍是金标准。对于这类疾病,目前在国内外基本上血管内治疗技术已成为首选。例如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治,有学者认为颅内动脉瘤出血占其病因的75%~80%。发现、解除颅内动脉瘤的存在是提高自发性SAH的治愈率及防止复发的关键措施。俄罗斯的Serbinenko 于1974年报道采用球囊栓塞颅内动脉瘤,标志了现代血管内神经外科的诞生。1990年3月Guglielmi发明的电解脱弹簧圈(GDC),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动脉瘤的治疗中。凌锋、李铁林等在1998年即指出,80%的颅内动脉瘤可通过血管内途径治疗,仅20%因导管技术或动脉瘤颈等问题需要显微外科手术。2002年底发表的国际多中心随机前瞻试验(ISAT)证明了血管内治疗相比手术治疗患者的相对和绝对风险分别降低了22.6% 和6.9%,次年8月美国FDA把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指征由手术高危或难以手术的动脉瘤扩大到所有的颅内动脉瘤。随着影像技术及血管内治疗材料和技术发展,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已取代动脉瘤夹闭术成为首选。脑血管畸形尚包括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烟雾病等,这些都是治疗的难点,也是研究的热点,血管内治疗技术以其微创、相对安全性在这些疾病领域获得了广泛的使用,获得了良好效果,而微创理念及血管内治疗材料的飞速发展,更使血管内治疗技术成为21世纪最引人注目的医学进展之一。对于缺血性中风,MRI可以提供快速诊断。获得肯定的内科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控制血压、戒烟、治疗相关疾病等措施。溶栓治疗是近年缺血性中风治疗上的一个重要进展。欧美等国家研究表明, 0. 9 u /k g的第三代溶栓药物 r t - P A在症状出现 3小时内应用可明显改善病人神经功能。但是 ,由于治疗时间窗极小且价格昂贵而难以推广。因此国际上主张应用神经保护剂。针对缺血脑损伤的级联反应机制 ,综合应用抗兴奋毒性、钙离子阻断、抗炎、抗凋亡等药物。经动脉途径溶栓可以将溶栓的时间窗扩大到6小时,而且能够准确的在病灶靶点实时进行操作,提高了溶栓后的再通率,但仍存在再出血和脑灌注压突破的风险。但是对于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动脉狭窄引起的缺血性中风,内科治疗尚不能完全解决动脉狭窄的问题。NASCET及ECST研究证实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使用对中重度狭窄较内科药物治疗明显降低了复发率。ACST是规模最大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的临床研究,研究者发现CEA使无症状的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5年的卒中危险性降低一半,同时也显著降低致残性和或致死性卒中发生率。SAPPHIRE研究对使用CEA和CAS做了对比发现,带滤网装置的CAS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不逊于CEA,在高危的特殊患者使用带滤网装置的CAS更值得推荐。
1. 脑卒中、脑中风、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梗塞是一回事吗?答:不完全是一回事。脑卒中、脑中风是脑血管意外的总称,它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血管闭塞性脑血管病,这两种病都可以造成脑梗塞(脑组织坏死)。脑出血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简称。血管闭塞性脑血管病则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栓形成多是因为脑动脉本身硬化狭窄,在血液高凝时,局部凝血造成脑动脉阻塞的。脑栓塞则是脑外血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漂浮物堵塞脑动脉造成的。2. 脑栓塞是脑血管病,和颈动脉狭窄有甚麽关系?答:两根颈动脉为脑组织提供80%以上的供血。颈动脉狭窄除了可造成脑供血减少外,因狭窄部动脉硬化斑块可破碎、局部血栓形成脱落、斑块内出血而发生脑血管病3. 这样发生的脑栓塞有多少?答:发生的比例很高,脑血管病中75-90%是缺血性脑卒中。脑缺血、脑卒中60%是由颅外脑血管疾病引起的。Blaisdell总结动脉硬化33%位于颅内,38%位于颈动脉分叉,在美国,60岁以上的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为70%,约50%以上的缺血性脑卒中是颈动脉病变引起的。4. 我国老年人的发病率也这麽高吗?答:我国的相关发病率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统计资料。不过我们统计了1998年1月到2000年7月北京朝阳医院综合科收治的年龄40-89岁(平均68.3岁)的530例病人,所有病人住院后都无选择地进行了颈动脉彩超检查,其中男380例,女150例。结果显示:60岁以上有颈动脉硬化的为57.14%。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达50%以上的有42例,占7.92%。其中,50-59岁占6.67%;60-69岁占7.59%;70-89岁占9.03%。50岁以上狭窄在70%以上的共有17例,占3.4%。颈动脉硬化、狭窄特别是狭窄70%以上在50-59岁人群中常见,占4.4%,60-69岁占4.1%,70-79岁占3.3%。5. 得了颈动脉狭窄就会得脑栓塞吗?答:当然不是。不过得了颈动脉狭窄就容易得脑栓塞。有颈动脉狭窄时会有脑栓塞的风险,特别是在狭窄严重时 o 无症状狭窄>80% 在6个月内35%的人发生了卒中、TIA或闭塞o 无症状狭窄>75% 每年有神经系统症状发作的为18%,完全卒中的为5%o 完全卒中却无发作前症状的是3%。o 有TIA症状的病人 第一年的卒中风险至少有10%,其后大约是每年6%,3年后渐恶化。o 卒中恢复期病人 卒中侧颈内动脉有明显狭窄则是不稳定的,卒中复发率约为每年9%,若伴TIA的病人3年后这一比例也不会减少6.怎麽样知道自己得了颈动脉狭窄?答: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多数人没有甚麽不舒服。也有不少人有颈动脉狭窄的症状。7. 颈动脉狭窄有那些症状?答:l 小卒中症状(TIA)--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 常突然发作,头昏目眩;一侧眼暂时性发黑;* 一侧胳膊、腿发麻无力;* 说话不清等。这种症状出现可仅数分钟,也可数小时,但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小中风"或"脑血管痉挛"。l 患者还可表现为较长时间的或永久性的神经系统损害--脑卒中,这些非常可能是由颈动脉狭窄引起的。l 一些严重颈动脉狭窄病人可以表现为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等脑缺血症状。l 还有很多病人没有明显症状,但多是50岁以上,常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如冠心病、肢体缺血等)8. 治疗颈动脉狭窄病人可以预防脑栓塞吗? 答:治疗颈动脉狭窄可以明显减少脑栓塞NASCET(北美有症状颈动脉内膜切除实验)、欧洲颈动脉外科实验(ECST)、无症状颈动脉硬化研究(ACAS)显示:通过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明显减少狭窄程度超过50%的患者的卒中发病率- 狭窄为70%-99%的病人药物预防加CEA治疗效果最好 随访24个月,药物组一侧卒中率为26%,同时接受手术的是9%(P<0.0001) 狭窄70%以上的人发生脑卒中的比例比药物预防下降了约2/3长期随访,8年中这些病人受益于CEA- 狭窄为50%-69%的病例 5年中药物组一侧卒中率为22.2%,合并手术的为15.7%(P=0.045)9. 怎样治疗颈动脉狭窄?答: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腔内颈动脉成形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切除或扩张狭窄在美国1998年15万病人接受了手术治疗。该手术术式不大,效果确实,安全性较好,适合普遍开展。 近年来一种利用现代高科技成果的先进技术--腔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发展起来,它不开刀,只在大腿根部扎一针,从血管导入器械,在颈动脉狭窄部撑起支架,解除局部狭窄,隔绝动脉硬化斑块。它损伤小恢复快,有着旺盛的生命力。10. 怎样知道有没有颈动脉狭窄?答:颈动脉彩超、CT、核磁、血管造影、DSA--最方便的是颈动脉彩超我们建议有条件时:1. 年龄50岁以上,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者2. 常有头晕不适者3. 有小中风症状或以往有小中风历史者--可以考虑作颈动脉彩超除外颈动脉狭窄;4. 有脑中风现在症状基本恢复的患者更应及时检查。11. 甚麽样的颈动脉狭窄需要外科治疗?答:不是颈动脉有了问题就要做手术或放支架,概括起来说以下四种情况需要修复颈动脉狭窄:1. 一是颈动脉狭窄比较重,狭窄达70-99%时手术预防效果最好。某些狭窄为50-69%有症状的男性病人及无症状狭窄60%以上的男性病人也可考虑手术或放支架预防脑卒中。2. 有频繁发作小卒中(TIA)的人,除外其他因素应积极预防;3. 已发生脑卒中但恢复较好的病人若有颈动脉狭窄。在首次发作后3-4年内,将有20-45%会发展为完全性脑卒中。应积极进行修复治疗。4. 检查发现颈动脉硬化斑块表面凹凸不平、质地不均,或有溃疡、斑块内有出血都应高度警惕。当然,还应具备基本的身体条件。颈动脉已经完全闭塞或已经出现不可逆转的严重脑 卒中颈动脉狭窄修复则失去了意义。12. 治疗颈动脉狭窄有甚麽危险吗?答:一般风险不大明显的并发症发生率多在3%以下,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在1%以下主要是:一过性神经系症状,多可很快恢复,极个别有偏瘫、失语等,极少死亡(神经性或心源性)一般认为狭窄超过75%的病人,如果他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医疗环境,有长期的生存预期,又有一个好的医生进行治疗,其手术的卒中、病死率小于3%,这种治疗是值得推荐的。13.治疗颈动脉狭窄问题上的误区1.不知道颈动脉狭窄与脑栓塞的关系2.因为没有症状就不承认有病3.存在侥幸心理--我怎麽就会得脑栓塞(发病仅占一小部分嘛)4.害怕开刀作手术、怕花钱14.对付颈动脉狭窄的上策是:l 预防为主l 生活水平提高,要讲生活质量l 发现隐患早治疗,得了卒中就晚了l 风险不大,投资值得中老年人要警惕颈动脉狭窄的存在,积极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脑栓塞希望广大中老年朋友积极投入预防工作:"有条件,作检查;有问题,看医生;生活讲质量,态度要积极"。我们也愿意与广大同行一起协作,将这一造福人民的工作做好。
什么是垂体瘤?垂体腺瘤是由垂体前叶细胞行成的肿瘤,以良性肿瘤多见。有资料表明:人群发病率已由十万分之一上升为十万分之七至十万分之十。也就是说每年每十万人口中就有七到十人患垂体瘤。 垂体瘤的症状有哪些?答: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垂体瘤的分类,根据分泌激素的种类可分为:1)泌乳素型(PRL型)垂体瘤:男的表现为性欲下降,女的表现为月经不调甚至闭经,不孕,溢乳(出奶水)。2)生长激素型(GH型)垂体瘤:青春期前起病者表现为巨人症,成人可出现面容改变,手足粗大,皮肤粗黑以血糖升高等。典型外观改变:面部、手足。 3)ACTH型垂体瘤:主要表现为身体肥胖、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多毛、大腿及腹部皮肤紫纹(身上紫红色的皮纹)。典型外观改变:面部。4)无功能型腺瘤:不分泌激素,临床表现不明显,早期常不易被发现。肿瘤长大压迫周围组织结构可出现头痛、视力下降、视野变窄。其他如压迫垂体周围硬膜致头痛;压迫视神经视交叉致视力、视野障碍;压迫侵犯海绵窦引起眼球活动障碍;肿瘤向后上方发展压迫垂体柄和下丘脑可出现尿崩症和下丘脑功能障碍。5)其他类型汝FSH、LH、TSH型垂体瘤,很少见。 除了各自的症状,共同表现还有多饮多尿(口渴、小便多),头痛,头晕,视力明显下降,视野缺损(两边看不清)。如果为垂体瘤卒中(肿瘤出血)还可以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失明。怎样诊断垂体瘤?出现临床症状后,主要依靠CT、磁共振扫描(MR)及内分泌激素检查。CT或磁共振扫描可以初步明确有无垂体瘤,肿瘤大小,对周围血管神经有无侵犯。内分泌激素检查可以明确属于哪一种病理类型的肿瘤。垂体瘤有哪些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优势:“立竿见影”。术后即应大致知道切除和剩余比例。手术并发症主要有术后鞍内血肿、鼻衄(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脊液鼻漏、脑膜炎、垂体功能低下、尿崩症(绝大多数为一过性)、水电解质紊乱、眼肌麻痹、鼻中膈穿孔等。国外报道20 世纪初经颅垂体腺瘤手术死亡率在 10 %以上。随着科技发展,诊疗技术进步,手术经验积累,手术死亡率已下降至1 %~2 %据国外报道治疗 五百余例中出现死于脑膜炎、脑脊液漏、下丘脑损伤、颈内动脉损伤和脑底动脉环闭塞各 1 例,颅内血肿 2 例;另有报道可能死因包括:复发瘤第二次手术中异常血管损伤、脑血管病出血和下丘脑出血及术后的心血管意外等。 术后残留部分可以进行伽玛刀治疗。2、而伽玛刀属于微创伤治疗,“润物细无声”。只需要在头颅上固定定位框架就可以治疗,门诊治疗当天完成,而且整个治疗过程患者始终处于清醒状态,基本避免了麻醉和出血的风险。可能的并发症包括:水肿引起头痛、头晕、有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原有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意外发作,所以患者应按医嘱维持原有正常治疗。皮肤局部感染,治疗后应避免定位点接触脏水等污物。20世纪70年代Backlund首先应用伽玛刀治疗垂体瘤获得成功,迄今全球已应用伽玛刀治疗垂体瘤万余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效率达到95%-98.5%。3、药物治疗:①溴隐停,为一种多巴胺兴奋药物,可抑制催乳素的过度分泌,但不能消除肿瘤,必须长期服用,停药后即可复发。副作用有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变秘,有时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心、肺、肾功能不佳者忌用。②赛庚定,是一种S-单色胺秸抗剂,可抑制下丘脑-垂体轴释放ACTH,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需长期服用,停药后会引起复发。常见副作用有体重增加、嗜睡等。什么样的垂体瘤可以用伽玛刀进行治疗?①肿瘤距视神经交叉2mm以上;②无视力视野障碍,或轻度视力视野障碍;③手术残留或者是经过手术、放疗、化疗无效或复发的;④向下侵蚀生长的肿瘤;⑤患者年老体弱,有心脑血管、内分泌等合并症,难以耐受手术创伤的患者。 伽玛刀治疗垂体瘤要重新拍片子吗?很多病人在治疗前就已经多次拍片、查血,但是治疗时也必须拍核磁。因为,之前的片子是为了诊断,伽玛刀治疗时计算机计划系统必须借助定位的核磁片子确定肿瘤位置,并计算靶区坐标,而且,定位的核磁共振检查在扫描角度和参数上有特定的要求,必须在治疗当天,安装定位头架后进行。垂体瘤的效果怎么看? 治疗后要听医生安排,定期复查,内容包括:症状改善情况,激素水平恢复情况,肿瘤的形态学改变(影像检查)
这是一位亚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闭塞了大约1-3个月),病人虽然发作卒中,但是症状逐渐改善,到本院住院时大部分症状已经缓解,但是仍然感觉脑子不好使,反应慢! 病人入院后经过完整的检查与评估,特别是高分辨核磁检查,发现血管走形与血管大小适合开通,于是把手术可能的风险(高流量灌注,脑出血,穿通枝闭塞)详细解释沟通后,得到患者与家属的理解同意接受开通手术。 手术过程指引管与中间导管到位使用微导管/微导丝,对闭塞血管尝试探路。微导管通过闭塞血管后,造影确认没有造成血管破裂与损伤。使用球囊进行预扩张,开通闭塞段血管。使用药物球囊进行后扩张,药物是紫杉醇,可以预防中远期手术后的血管再狭窄观察血流,血流状况佳则结束手术,血流不佳则补支架改善血流。这位患者最后因为血流不够好所以补支架置放,开通后,病人没有任何副作用,脑子也好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