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见到有的家长为孩子心肌损伤而焦急,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所谓心肌损伤是指心肌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心电图正常,临床上够不到诊断心肌炎的标准而做出的临时性诊断,并非一单独的疾病,往往伴随着其他疾病,如各种上、下呼吸道感染(感冒、肺炎、支气管炎)、中毒等都可致心肌损伤,多属于暂时的现象,随着原来疾病的痊愈,多数会在10天左右痊愈,不像心肌炎需要两三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的治疗。所以家长也不必为此过分担心。我们临床上经常见到有家长把心肌损伤当成心肌炎紧张得要命,部分基层医生也往往分不清心肌损伤和心肌炎的差别。其实把两者分开并不难,心肌损伤往往仅有心肌酶增高而心电图正常,有些医生不做心电图检查就轻易的下心肌炎的诊断是不严谨的,心肌损伤往往没有临床症状,仅是因为其他疾病查心肌酶被发现,可经短期的营养心肌治疗而治好;心肌炎则除心肌酶增高外往往有心电图的异常如早搏等,还会有心脏扩大甚至心功能不全,往往有乏力、胸闷、胸痛等不适,心肌酶很难在短期内恢复正常,常常反反复复,需要较长时间的营养心肌等治疗才能治愈。弄清了心肌损伤和心肌炎的差别,就不必为心肌损伤而过分担忧了,应该注意的是复查心肌酶最好在感冒、肺炎等治好1周左右后进行,否则可能影响结果。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 asthma,CVA),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只咳不喘”。虽然不喘,但发病机理与哮喘是一致的,同样都是一种慢性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也称不典型哮喘。是哮喘家族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儿童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没有之一)。大家都知道,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是哮喘典型的临床表现,但是当只有长期的慢性咳嗽一种表现时,多数人很少意识到可能是哮喘发作了。医学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定义是这样的:(1)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个月,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运动后或遇到冷空气加重,以干咳为主,不伴有哮喘;(2)无感染征象,或经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3)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明显缓解(此为基本条件)。(4)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气道呈高反应性,过敏检测阳性可作为辅助诊断。该病病因是由于以往反复呼吸道感染,损伤气道黏膜,致使迷走神经末梢感受器暴露,过敏人群的气道会处于高敏状态(即气道高反应)。人体再次受到外界某种物质刺激时即可直接刺激末梢咳嗽感受器,引发咳嗽,表现为长期、反复地咳嗽,如果这种刺激同时引发了小气道平滑肌的收缩就表现为喘息。这种外界刺激物,既可以是非感染性的,比如:冷空气、花粉、食物、尘螨、化学气味等,也可以是感染性的,一般为支原体、衣原体和病毒,极少是细菌。我们在门诊经常可以见到在春、秋季气温多变的时候,家长带孩子来看病,孩子病史较长,但经过了解,孩子除了超过1个月的反复咳嗽外无任何异常,包括血常规和胸片。我所见过的最长时间的咳嗽是反复咳嗽5年!这些孩子经仔细检查,详问个人史及家族史,在排除呼吸道感染和气管异物后大多可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对高度怀疑的患儿可用支气管扩张药试验性治疗,病状很快好转的基本可确诊此病。治疗方面,在明确没有感染时不用抗生素,在医生的指导下按哮喘治疗。以抗变态反应性炎症治疗为主,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不典型哮喘”,其自然病程中有大约30%的概率会发展成典型哮喘,所以长期、规范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的关键所在!既可以减轻炎症气道的大部分炎症介质的分泌,也可以修复受损的气道粘膜。疗程一般要8-12周,并且一定要定期复查。为了使孩子早日康复并且最大程度防止复发,长期、规范用药是非常关键的!更多医学科普文章,敬请关注郭彤大夫个人微信公众号“自在呼吸郭彤大夫”本文系郭彤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热性惊厥即发热时抽风,一般持续几分钟,自行停止。常在高热时出现,但低热时也可发生。发热的原因常是上呼吸道感染,但要注意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热性惊厥的原因可能与孩子发育中的脑组织对热“敏感”有关,好发年龄是3个月—5岁,5-6岁以后自然停止。25%有家族史。热性惊厥可分为两型:单纯性和复杂性单纯性:多见,全身抽动,发作时间少于5分钟。复杂性:持续时间长(15分钟以上),局部抽动(比如仅有面部),24小时内又发作一次等。家长最关心的三个问题:1. 对孩子有影响吗?除非抽风时间很长—20-30分钟,极少影响脑发育、智力、行为等。癫痫——正常儿童的发生率0.5%单纯性热厥 1%复杂性热厥 1-2%热性惊厥本身不会造成癫痫。2. 再次发生的几率?热性惊厥首次发生后,30-40%的孩子会有第二次发作。发作过两次的, 50%会再发作3. 需要用镇静药吗?镇静药可以把复发的可能降低到10%,但药物有一些副作用,也可能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需要权衡利弊,必要时才用。几点建议:1 增强体质,注意衣食冷暖,减少发热的机会。2. 精心观察,及时发现发热。3 家中常备对乙酰氨基酚类(如泰诺)或布洛芬类(如美林)的退热药,发热时及时应用,必要时交替使用。(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和尼美舒利)4. 反复发作,发作时间过长时才考虑用镇静药。5. 如果符合热性惊厥,国外的习惯是不做脑电图,即使异常,对预后也没有预测价值。国内常常建议做,会增加许多过度诊断和治疗、及不必要的担心忧虑。【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人是上帝奇妙的创造,是精密而有效的机器,其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你的想象脑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人出生时脑细胞大约有120亿个,不可再生。神经元是特异化的,具有放电功能的一种细胞,负责处理和储存与脑功能相关的信息。神经胶质细胞起到支持作用,主要功能包括形成神经元轴突外的髓鞘,神经元养分供应和新陈代谢,参与脑中的信号转导等。
门急诊经常碰到儿童腹痛的小孩,家长很着急,孩子很难过,那么怎么回事呢?一、肠痉挛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肠壁神经兴奋与抑制作用不协调,肠管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疼痛。引起肠痉挛的病因主要是饮食不当: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鸡翅、薯条,羊肉串、烧烤、油炸食品摄入较多,生冷食品如冰激凌、冰水、或进食量明显比平日增多多会造成肠痉挛,引起腹痛。轻微的肠痉挛腹部疼痛时可以给宝宝做顺时针腹部按摩,喝热水及热敷都有缓解作用。严重的要送医院就诊。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是指回肠、大肠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是小儿常见病变,一般认为上呼吸道感染后,链球菌或病毒的血行感染(即伤风感冒后),也有认为与肠道炎症和寄生虫病有关。多见于回肠末端(临床表现右下腹、脐周痛等)。淋巴结呈多发性充血、肿大。腹腔内可有少量炎性渗液。本病易发于儿童,经抗炎、解痉治疗(俗语消炎止痛,需在医生诊断指导下治疗)即可好转痊愈!平时需要注意的是:增强小儿体质,预防感冒,不吃生冷不卫生不消化食品!亦可做腹部热敷或按摩缓解疼痛。三、寄生虫门诊经常遇到家长问:孩子老肚子痛是不是有蛔虫或寄生虫?其实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小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寄生虫病的发病越来越少。一般条件的家庭,如果家中没有宠物,孩子患寄生虫的几率是很低的。预防措施勤洗手尤其吃饭前便后洗手很重要,另外不要是生食,给小孩吃的东西都尽量要煮熟煮透吃。四、小孩腹痛其他原因1、急性胃肠炎:可发生于各年龄组小儿,常常以呕吐、腹泻及发热为主要症状,伴发腹痛,有时腹痛也非常剧烈,呕吐腹泻后腹痛往往缓解。如腹痛非常严重,按摩后缓解不明显,或缓解后反复腹痛并加重疼痛逐渐加重,需鉴别下列急腹症:2、肠套叠:小婴儿易发。典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腹部腊肠样包块及果酱样(血)便。阵发性哭闹为套叠的肠管痉挛所致,其程度往往比单纯的肠痉挛严重很多,但是有些小孩就是想睡,精神很差,呕吐很明显也需要及时排除肠套叠。3、急性阑尾炎:多发于5岁以上小儿,但婴幼儿也有发病。阑尾炎的典型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剧痛)、呕吐、发热,还有胃口很差。 如吴大夫的建议和科普教育对你有帮助,请为其投票和点赞本文系吴光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今天门诊二楼儿科矮小性早熟门诊一位家长怎么都不敢相信,不停地问王伟主任:“我身高178厘米,我爱人的身高也165厘米,我大儿子身高也不矮,176厘米,怎么我这个女儿才14岁,134厘米,骨骺就闭合了,我实在不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儿童的成年终身高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其中70-80%左右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所谓的生长潜能就是各种环境因素都保证的条件下,充分发挥遗传所能达到的理想身高。但是如果孩子在长个期间由于营养不良或者生活习惯不健康,如不爱运动锻炼,或者由于各种慢性疾病如肾病,肝炎等都会影响到先天决定的长个能力的发挥,最终孩子的成年身高就不会太理想,影响了孩子的生长潜能的发挥。然而目前很多家长对于这些遗传因素以外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等不太重视,觉得只要遗传因素好,环境因素只不过影响成年终身高的20%,总认为父母家人都高,孩子也不会太低,实际上如以一位成年终身高为140厘米的女孩来说,20%也就意味着28厘米,这是一个很惊人的高度。而实际上可能还远不止这些,因为环境因素还会影响遗传潜能的发挥,有可能影响更大。因此家长们充分重视各种环境因素对孩子生长潜能的发挥,是孩子长得更高,才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那么如何充分发挥您的孩子的生长潜能,多长0.4-20厘米,让孩子们有着伟岸挺拔的身材呢?首先,家长要多学习儿童生长发育期间的相关知识。 “知识决定高度”,家长的知识水平决定了儿童的的终身高。很多家长因为生长发育知识欠缺,总认为孩子是“晚长”等误区,影响了孩子的一生,实际上孩子从孕育到出生乃至成年,是一个漫长而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异常因素或者致病因素都会孩子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所以家长要想孩子有一个理想的身高,应该从自身抓起。其次,要密切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正常人的生长过程中有两个身高快速增长的阶段-即所谓的生长高峰期:婴儿期和青春发育期,这两个时期是决定孩子们成年后身高的关键时期,此外二者相比较,青春发育期更重要,因为当婴儿时长个受到影响时,只要及时纠正影响身高增高的各种因素,最终孩子还有充足追赶生长的时间,最终还有可能赶超同龄的小伙伴,而青春发育期,孩子的骨骼已经逐渐接近成熟,青少年追赶生长的能力在此时受到限制,一旦错过这个增高的黄金时期,则悔之晚矣。第三,营养要均衡。两者都是营养不均衡的表现,在“成长期”就容易导致孩子不长个。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要吃得多,吃得好,就会发育得快,长高个。于是经常喜欢强迫孩子进食,当孩子出现偏食、拒食时,家长又采取许愿、哄骗、训斥、打骂等方式,来强迫孩子进食,其结果是两种情况:有的“膘肥体胖”,有的“骨瘦如柴”。,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生长发育的特点,科学地拟定食谱和合理地安排膳食,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和多样化,均衡饮食。第四,要适当的运动锻炼,在保证营养供给充足的前提下,运动是促进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最有效的方法。运动可以显著刺激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从而促进骨骼的生长,促进遗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目前认为有助于身高增长的运动包括弹跳运动 如跳绳,跑步等有助于四肢运动,伸展运动如单杠,仰卧起坐,体操等则有助于骨骼的伸展;以及全身性运动如篮排球,羽毛球和游泳等,有助于全身骨骼伸展和延长。第五,充足的睡眠,据研究发现促进人体长高的激素生长激素在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的3倍左右。睡眠质量较差的孩子往往生长速度较慢。不同年龄需要的睡眠时间不同,如:新生儿需要14-20小时睡眠,1-6岁儿童则需要睡11-14小时,7-10岁则需10小时,青春发育期快速生长期间要求保证9-10个小时的睡眠。实际上追问上述孩子的病史,就会发现孩子从小就跟爷爷奶奶长大,没有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爱运动,很少晒太阳,平时挑食偏食,作息时间不规律,老看电视玩电脑熬夜,家长也不管。9岁月经初潮后,家长也没当回事,总自我安慰说,妈妈就是晚长的,十八还长个呢,等到14不长个了,家长再带来检查时,骨骺已经闭合了,失去了长个的机会,因此,希望广大家长们吸取经验教训,定期对孩子的身高进行监测,发挥孩子最大的生长潜能,达到满意的终身高,是送给孩子最好的节日礼物。本文系王伟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区卫健委“孕妇课堂”上,儿童病情居家观察、预防及生长发育科普视频公开课https://wx.vzan.com/live/tvchat-1361998145?shareuid=132685620&vprid=0&sharetstamp=1611568780229得了支原体肺炎的孩子服药一段时间后,不咳嗽也不发烧了,是不是病就好了呢,能不能不吃药了呢?孩子到底有没有痊愈,让家长很不放心,带着这部分家长的问题,好大夫在线请教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的徐灵敏大夫。孩子不再发烧咳嗽,就是治好了?徐灵敏大夫指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与一般肺炎的治疗原则基本相同,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生素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肺外并发症的治疗等5个方面。对于抗感染治疗,鉴于支原体细胞内寄生的生物学特性,疗程一般主张不少于2~3周,通常是3~6周,也有疗程更长的,停药过早易于复发。轻者分次口服治疗即可,重症可考虑静脉给药,临床医生一般的原则是,临床治愈后再口服抗生素巩固治疗2周。复诊发现体温正常,呼吸没有困难;听诊时肺里面没有太多湿罗音,并且没有喘息声,可以认为是疾病基本治好了。但是,患儿的呼吸系统中可能会有一定的支原体病原体遗留,这部分遗留会刺激呼吸道导致咳嗽;另外,呼吸道黏膜在修复过程中,腺体分泌会比正常情况下多一点,加上遗留支原体的刺激作用,孩子嗓子里还是会有痰排出。只要咳嗽、排痰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体温、炎症指标正常,就可以停止治疗,等待症状逐渐康复就可以了。IgM指标不是评判疾病治愈的依据IgM抗体滴度是确诊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指标,但不用于评判疾病是否治愈。徐灵敏大夫解释,抗体就像是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针对某一类病原体的军队,如果病原体侵袭到机体里面,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用于对抗病原体,就像召集守城的士兵一样;病原体消除,士兵就会逐渐解散,数量慢慢减少。IgM抗体滴度的高低,跟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但不完全同步,临床上评估支原体肺炎是否治愈,并不依据这个指标。大多数情况下,IgM的抗体滴度于病原体完全清除两周以后才会正常。因此该指标过高时不必过于纠结,但可以作为观察评估支原体停止复制的依据。孩子多久可以回幼儿园?当孩子停止输液并且白细胞值、血沉血象正常后,一般还需要口服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继续治疗两周。一般情况下输液结束后在家休息一周,之后就可以去幼儿园了。得过这种病是不是很容易再感染?大部分成年人呼吸道中都带有支原体,这些支原体通过日常接触,易于侵入孩子的呼吸道组织,如果抵抗力低下,支原体肺炎可能还会复发。疾病再发与环境中的病原体存有量,还有自身对病原体的敏感性,自身抵抗力都有很大关系。支原体一旦进入肺组织细胞内,是难以被清除掉的。应用抗生素治疗,比如红霉素或者阿奇霉素,只能把血液中的支原体清除掉;而对存在于组织细胞内的支原体效果很小,因此抵抗力低下的时候,这部分支原体可能会繁殖进入血液,导致疾病复发。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一旦支原体在体内繁殖,诱发机体产生了IgM抗体,就会对支原体有一定的免疫作用,相当于体内已经存在针对这个病原体的军队了,对疾病的抵抗力反而会强一些。如果孩子的支原体肺炎刚刚治好,但近期又出现咳嗽发烧,是不是复发了?徐灵敏大夫指出,此时发现孩子发热,建议家长先在家里给孩子服用阿奇霉素3天,效果不明显后再就诊评估。因为除了针对支原体,阿奇霉素对其他的病原体也有抑制作用。支原体IgM抗体滴度升高是支原体复发的指标之一。【总结临床经验撰写科普文章是为了促进儿童健康,得不到利益收入的,出版科普图书《儿科常见病解惑》http://t.cn/RFTuddE也是如此,这是7折销售的连接,17.1元,购买后读书能得到更多育儿知识,也有助于培养儿童看书学习的习惯。】本文系徐灵敏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儿童便秘是指大便在肠道内存留时间过长,使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2次)、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者虽然间隔时间不长,但每次排便困难费力、大便干燥的病症。根据原因的不同,便秘可以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儿童常见器质性便秘原因有: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直肠畸形、神经源性便秘。器质性便秘相对少见,借助体格检查、彩超、消化道造影等手段,诊断不难。一般需要借助手术治疗。而大部分儿童便秘的原因为功能性便秘,也是目前儿童消化系统最常见疾病之一,虽无器质性改变,但因其症状延续时间长、经久不愈,给儿童身心健康都有着很大影响。功能性便秘常见原因有:①饮食过少:当儿童进食量过少时,食物经消化,液体被吸收,剩余食物残渣过少,对肠壁刺激不足,肠蠕动减少,大便排出延迟;饮食过少还会引起营养不良,腹肌和肠道功能减弱,又会加重便秘,形成恶性循环。②饮食结构不当:大便次数和性状跟饮食结构关系密切。如果孩子严重偏食,肉类、细粮吃的多,水果蔬菜等含粗纤维的食物吃的少,或者进水量少,大便中的食物残渣少,对肠道刺激少,肠蠕动就减弱,大便就容易干燥、不易排出。另外,如果碳水化合物少,菌群失调,菌群发酵作用弱,大便呈碱性、干燥;反之,碳水化合物较多时,菌群发酵作用强,大便呈酸性、软。如果食物中长期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肠壁神经节细胞功能受损,出现肠麻痹。③未养成好的排便习惯:小儿自我控制能力差,很难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从而也不能形成良好的排便反射,大便长期潴留,最终可引起肠壁扩张,引起便秘。另外一些精神刺激,比如惊吓、环境变化、精神紧张、学习压力大等因素,会使排便反射受抑制,从而出现便秘。④胃肠动力异常:一些胃肠动力异常引起的便秘,也不少见。包括一些先天异常,和后天某些药物影响。那么便秘如何治疗?便秘的治疗目的绝不仅是暂时通便缓解症状,根本问题是解决引起便秘的原因、恢复正常肠道功能、养成良好的进食及排便习惯。①合理饮食:饮食讲究合理搭配、营养均衡,多进食含有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纠正偏食、挑食的习惯,进食时间要规律。保证足够水摄入量。②锻炼排便习惯:排便是复杂的条件发射,排便习惯的养成需要反复的锻炼,一般2-3周即可养成。最好是每日晨起蹲便盆,不要随意改变时间。③适当活动: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肠蠕动,有效缓解便秘。婴幼儿可以做被动操、顺时针轻柔腹部,每日进行2-3次,每次10-15分钟。④心理行为治疗:消除孩子紧张情绪,不要过多施加压力。尽量给其营造一个舒适、轻松的学习生活环境。⑤生物反馈治疗:常用生物反馈治疗方案有:加强肛周肌肉力量生物反馈训练、改善直肠感觉阈值的生物反馈训练、缩短括约肌反应时间的生物反馈训练、建立肛门括约肌收缩反射的生物反馈训练、改变排便动力生物反馈训练等。⑥药物治疗:包括:(1)缓泻剂:硫酸镁、液体石蜡、酚酞。后两者不仅不被吸收,还阻碍肠道内水分的吸收。(2)渗透性通便剂:乳果糖、聚乙二醇等,通过高渗透性,使水分留在肠道内,起到软化大便的作用。(3)膨松剂:小麦纤维等。增加大便体积,加强大便对肠道刺激,减少大便通过肠道时间。(4)润滑剂:开塞露或温盐水灌肠。(5)胃肠动力药:吗丁啉等(6)微生态制剂:改善肠道菌群失调,产生有机酸促进肠道蠕动,并且改善消化功能,促进排便。总之:便秘的治疗应以调整饮食结构、培养良好的进食排便习惯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见一些长期咳嗽(一个月以上)的孩子,家长们总以为孩子是感冒后嗓子发炎引起的咳嗽,于是断断续续的给孩子不断的吃不同的抗生素,甚至不停的给孩子输液,可是总感觉不能去“根”,不久,孩子就又咳嗽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咳嗽的原因有很多,它不仅涉及呼吸系统,有些还与耳鼻咽喉、消化系统疾病等有关, 我们通常将咳嗽时间持续一个月 ,以咳嗽为主要表现 ,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病变者 ,称为慢性咳嗽。由于慢性咳嗽患儿很少有其他伴随症状,X线检查无异常,因此误诊误治率相当高。许多患儿会被误诊为“间质性肺炎”或“支气管炎”。 下面介绍一些相对常见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家长们了解一下。感染后咳嗽 孩子呼吸道感染后的确很容易引起咳嗽,但是通常持续时间为一两周左右,不会超过一个月。所谓的感染也不一定就是我们通常意义的细菌感染,有可能是病毒感染,也有可能是支原体感染,也有可能是用的抗生素对感染的细菌不敏感。但是很多家长喜欢自己在家给孩子使用抗生素,如选择的药物不合适,孩子的咳嗽会延长。这个时候,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让大夫帮你选择合适药物。鼻后滴漏综合征 这是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至鼻后或咽喉部、或反流入声门及气管,而引起咳嗽。在儿科常见疾病为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及腺样体炎。 这样的孩子除咳嗽、咳痰外,通常还主诉咽喉部滴流感,或鼻痒、鼻塞、流涕、打喷嚏等。胃食管反流综合征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大多发生在夜间或睡眠后不久,阵发性咳嗽,部分患儿有反酸、呕吐,呃逆、烧心,消化不良等反流症状。但儿童特别是婴幼儿表现不典型,往往呼吸道症状较突出。咳嗽变异性哮喘 这是一种以咳嗽为主而无典型症状和体征的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因为没有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容易被误诊。孩子主要为刺激性干咳、夜间咳嗽多见。感冒、冷空气、油烟,花粉季节等容易诱发咳嗽。小时候爱出湿疹的并且有过敏性体质家族的孩子(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的孩子,要高度警惕。肺炎支原体肺炎 由肺炎支原体引起,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全部患儿均有咳嗽,多数为剧烈与顽固性咳嗽,有些似百日咳样痉咳,约半数可剧咳至呕吐、面部浮肿以及鼻、胸、腹痛。一般初为干咳,后期可有脓痰。咳嗽不少于3周者占90%。呼吸道状重、肺部体征不明显,胸片阴影显著是本病的特征。有报道说慢性咳嗽病儿中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急性咳嗽病儿,说明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发生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之一。嗜酸细胞性肺炎 相对少见。有人认为嗜酸细胞性肺炎属于一种变态反应性综合征,以肺部浸润同时伴有周围血中嗜酸细胞增高为特征。多数患儿有低热、轻咳、乏力及胸部不适等。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或脑发育不良)引起孩子长期咳嗽在临床上是最常见可是是最容易漏诊的疾病。因为大脑受到了损害,对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的调节出现异常,所以,这类孩子最容易反复呛咳误吸而导致呼吸道反复感染而咳嗽。然而,在我国,脑性瘫痪早期诊断的孩子并不多,除非当孩子到了该坐甚至该走路却不能时,家长才抱孩子去看病,而在平时,根本不会知道反复咳嗽是由于脑损伤引起的。结核感染 咳嗽是儿童肺结核的基本症状之一。结核病为世界传染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近年来儿童结核病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从世界范围而言,结核病的控制远未达到理想目标 。因此对于所有慢性咳嗽的患儿,特别是一些高危人群,即使无异常的体征和缺乏结核中毒症状,也不应忽视肺结核的诊断。心理性咳嗽 心理性咳嗽是由于患者有心理问题或有意清喉引起,通常见于学龄期少年儿童,女孩发病率高于男孩子,多种多样的心理社会应激原可触发或加剧咳嗽,这些应激原包括:学校恐惧症,对成绩的认知性压力及对亲人的依赖,其特点是刺激性干咳,当友人关注时,症状明显加重, 注意力转移或睡眠时消失。百日咳 目前有散发的病例报道,多见于没有打过百白破疫苗的孩子,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咳嗽逐渐加重、呈典型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在阵咳终末出现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病程长达2~3个月。支气管异物 支气管异物引起长期咳嗽的孩子并不少见,尤其多见于三岁以下的孩子,部分家长由于疏于看护,没有发现孩子有明显呛咳的过程,当孩子咳嗽后,总按感冒给与治疗。此外,药物性咳嗽、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包括原发性纤毛功能障碍)、支气管肿瘤、心功能不全等许多疾病亦可引起慢性咳嗽。 总之,当孩子长期咳嗽不容易控制时,作为家长,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一些全面的,必要的检查。
最近发现因为尿频来就诊的孩子多了起来,有女孩,也有男孩子;有的只有尿频,几分钟一次;有的有尿失禁(忍不住尿在身上);有的伴有夜间遗尿。泌尿系统很多疾病可以有尿频的症状,那么这些孩子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总结了最近接诊的小病人,大约有如下几种情况: 1.泌尿道感染:有尿频表现,伴有尿失禁、遗尿的,还出现了外阴红肿痛、分泌物多、尿常规是大量白细胞尿的,属于最常见的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常常是通过尿培养检查来最终确定的,并且需要服用抗生素来治疗。 2.过敏性疾病:孩子尿频非常严重,伴有外阴红、骚痒,但没有分泌物,也没有尿常规检查异常。这样的孩子经常伴有长期咳嗽、流鼻涕、打鼾、皮肤红疹等等全身过敏症状。有的妈妈带孩子来不说明孩子还有这些问题,只管尿频,所以可能造成误诊。 3.神经性尿频:除外尿频,没有其它不适。很多妈妈十分焦急,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是想控制孩子排尿,结果适得其反。孩子的生活环境改变、与陌生人接触、强迫孩子做不愿做的事情,孩子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小磨擦,假期结束恢复上学等是可能的促发因素,尿频可能是孩子心理压力的反映。 4.寄生虫感染:有尿频、肛门骚痒、遗尿等表现。常见于幼儿园期小朋友,蛲虫感染时,可以在尿频、述屁股痒时检查一下肛门周围,看是否有虫体活动。如果是这个问题,应该以驱虫药治疗。 5.肾小球肾炎:除了尿频,可能还有更严重的表现,比如脸肿、尿少、茶色尿、蛋白尿等。应该尽快到医院肾脏专科就诊。 其实,诊断疾病需要很多的线索,希望爸爸妈妈们在百忙中多关心宝宝,这样可以尽早的发现孩子的病情,给予及时诊治和恰当的反映处理,是可以尽快的帮助孩子康复的。
问:医生您好,我家宝宝现在两周岁,从昨天上午开始发烧,体温在38-39℃之间,吃了两次布洛芬混悬液,体温维持在38左右,口腔里面有好几个溃疡,手脚都没有发现皮疹,会不会是手足口病? 1、解析病理:该病是由肠道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会在幼儿园或者人口密集的地方发生小规模的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2、解说病程:一般病程5-7日,多数是7天,第1-3天表现为发热,多数为高热或者超高热,口腔和咽峡部的皮疹从第2-3天开始出现,因为早期的疱疹并没有破溃,不疼所以早期不影响吃饭,甚至早期的疱疹家长也发现不了,第4-5天的时候,体温逐渐下降,口腔疱疹逐渐破溃成为溃疡,疼痛难忍,难以进食,第6天以后溃疡逐渐开始愈合疼痛减轻、一周自由愈合,部分疱疹多的愈合需要10天。 3、给出合理建议:本病需要与手足口病(轻型)鉴别,有人认为这两种系一种疾病,因为病原体是一样的,只是皮疹的部位有差别,手足口病不但口腔有皮疹,而且手心脚心肛门周围也会有皮疹,所以当手脚皮疹未出现之前不容易鉴别,需密切观察。本病系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只需要对症治疗,控制高热和补充水分,注意同龄儿童之间的隔离。 本文系孙利方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