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作为一名关节外科大夫,主要的日常工作是髋关节置换与翻修,其次是对门诊就诊患者的做出准确的诊断,提出合理化的治疗意见,指导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还要一些很重要的任务是解答许多患者有关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治疗、预后,康复、费用等一些林林总总的具体问题。现将这一些问题汇总为<<股骨头坏死患者门诊就诊必读>>供你参考。你也可以继续电话,你也可以亲临我的专家门诊(每周一、三上午,周四下午);你也可以向我的患者咨询。一 股骨头坏死能自愈吗?股骨头坏死俗称不死的癌症,几乎无法治愈。二 为什么人类的股骨头会出现坏死?到目前,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三什么原因造成了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的确切的发病原因也不是很清楚。长期酗酒,大量使用激素,股骨颈骨折、创伤性股骨头脱位、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等是股骨头坏死的好发因素。四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是如何的?①患侧髋部疼痛。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间歇时无任何症状,间歇有时很长可达一年以上。行走活动后髋部疼痛加重,有时为休息痛、静息痛。疼痛多为针刺样、钝痛或酸痛不适等。 ②髋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患侧髋关节屈伸受限、下蹲困难、不能久站、行走鸭子步、髋关节发出响声。早期症状为外展、外旋活动受限最为明显。③跛行。呈进行性短缩性跛行。是由于髋痛及股骨头塌陷,或晚期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所致。五 股骨头坏死的检查手段有哪些?常用的检查手段有三种:X光片、CT和核磁。根据病情的需要,这三种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因为这三种检查手段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首先要提醒大家,X光片是骨科必须的检查项目,主要是看股骨头的轮廓形状、骨质情况、髋关节发育情况,而CT和核磁是把股骨头切成“一堆土豆片”后进行组合成像的,可以观察更进一步股骨头细微的内部结构有无变化的。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股骨头坏死的程度,有无坍陷,有无空洞囊性变,就需要进一步进行CT检查了,就需要看“一堆土豆片”了。如果就诊患者的股骨头X光片上,没有提示患有股骨头坏死的证据时,你可以选择双侧髋关节核磁进一步检查。核磁检查仪器就像一台远程雷达,是可以比X线片、CT检查更早的发现股骨头坏死的迹象和证据的。有些二期的股骨头坏死为了确定坏死范围,也是需要做核磁检查的,以便确定治疗方案。双侧髋关节核磁检查是早期发现股骨头坏死的最佳检查手段,且对人无辐射,无任何损害,唯一缺点是检查的费用比X线片、CT检查要贵的很多。六如何判断股骨头坏死的严重程度?股骨头坏死的分期方法很多,大多数采用的是利用X线片的Fica的四期分类法:①Ⅰ期(前放射线期) ---此期约有50%的患者可出现轻微髋痛,负重时加重。查体: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内旋活动受限最早出现,强力内旋时髋关节疼痛加重。X线显示:可为阴性,也可见散在性骨质疏松或骨小梁界限模糊。②Ⅱ期(硬化囊变期)---临床症状明显,且较I期加重。X光片显示:股骨头广泛骨质疏松,散在性硬化或囊性变,骨小梁紊乱、中断,部分坏死区,关节间隙正常。③Ⅲ期(塌陷期)---临床症状较重。下肢功能明显受限,疼痛多缓解或消失,患肢肌肉萎缩。X光片显示:股骨头外轮廓和骨小梁紊乱、中断,有半月征,塌陷大于2mm,有死骨形成,头变扁,关节间隙变窄。④Ⅳ期(骨关节炎期)----临床症状类似骨性关节炎表现,疼痛明显,关节活动范围严重受限。X光片显示:股骨头塌陷,边缘增生,关节间隙融合或消失,髋关节半脱位。七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案有哪些?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笼统的讲,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更为精确的治疗,可以按着Fica分期来进行针对性治疗。Ⅰ期(前放射线期)可保守治疗。比如:少负重、拄拐、局部热敷、冲击波、离子药透、口服活血化瘀、解痉止痛的药物等等。Ⅱ期(硬化囊变期)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或者微创手术治疗,比如:股骨头钻孔、通髓、减压、植骨或植入血管束,植入钽棒、介入治疗进行融通血管等。Ⅲ期(塌陷期)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治疗,疼痛严重者也可通过髋关节置换手术来治疗。Ⅳ期(骨关节炎期)需要通过髋关节置换手术来治疗。八保守治疗和钻孔减压植骨或融通血管行吗?所谓保守治疗就是吃药和扶拐,当然也有冲击波治疗。吃药也就是一些止痛药和骨质疏松药物,根本上是不可能治愈的。扶拐可以减轻股骨头的压力和缓解疼痛,短期还可以,但如果长期扶拐,不但股骨头坏死治不好,还会导致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得不偿失。其它药物也只是暂时维持状态。微创手术已经不是新的方法,也只能说可以尝试,而且也仅限于早期病例。钻孔减压植骨或者融通血管有一定疗效,但限于坏死范围小的早期病例,如果虽是早期病例,但坏死范围很大,还劝君放弃,土豪除外。九 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最佳治疗方案我们每天睁开眼睛,从报纸、电视等各种媒体广告中,大量充斥着 “治疗股骨头坏死神奇疗效”新药物、新治疗手段。这种现象,其实就恰恰说明一个问题,“方法越多,越没有好的方法,好办法只有一个,就不需要做广告了!”。这些众多保守治疗的办法的治疗效果,大多数都停留在“缓解疼痛,延缓股骨头坏死的病程、延长股骨头的使用年限、推迟患者进行关节手术的年龄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非常有效的治愈股骨头坏死的无需手术的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最佳治疗方案十选择关节置换手术,年龄已经不再是问题了。一般习惯认为,人工关节的使用年限为15至20年,因此推荐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年龄应为65岁以上。一次手术,一套人工关节假体,基本上可以保证患者使用到80岁左右,也已经基本达到大多数人的寿命了,也无需进行第二次手术了。其实现实生活并非如此。据不完全统计,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年龄,绝大多数在40至50岁之间,甚至有明显年轻化的趋势。这部分患者距65岁,还有25年以上,还需在家疼痛的等待65岁以上再做手术吗?随着人工关节假体的使用年限延长,甚至可达30年以上,同时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再次翻修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年龄不再是手术的问题了。到目前,有许多的30岁左右的患者,也有强烈的手术愿望,他们希望尽早手术,尽早解除疼痛,尽早走向社会去拼搏、去奋斗。十一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有多长?以后怎么办?人工关节确实有磨损问题,但现在的材料很先进,二十年能磨损一毫米就算多的了。现在的关节材料使用二十年以上的彼彼皆是。近十几年,关节材料和关节设计已经出现很大发展,尤其是陶瓷关节的出现最为突出,而且现在已经使用的第四代陶瓷在国外也已经使用了将近二十年的历史,已经经受了二十年的考验;这种陶瓷关节坚硬耐磨光滑,可以使用三十年以上已经不再是梦想。无论如何,在关节材料和关节设计上,这一关已经过了,根本就无需担心,需要担心的是自己的荷包。十二如何选择人工全髋关节假体?人工全髋关节假体可分为国产的和进口的,均是有三部分组成的:髋臼假体、人工股骨头和股骨柄假体。这三部分假体都有不同的种类,比如髋臼假体的形状可分为压配型和螺旋型,股骨头假体的材质可分为合金的、陶瓷的,黑晶的;根据股骨柄固定方式可分为骨水泥型和生物型等等。假体的选择需根据患者年龄、骨质情况、术后患者活动情况、经济承受能力等决定的。十三 我的关节能不能做微创手术?微创手术要说明是早期的钻孔减压植骨、还是晚期的关节置换。前面说了钻孔减压植骨适合早期坏死范围小的病人,是保留股骨头的一种手术治疗。而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术目前公认的是直接前侧入路人工关节置换术,适合晚期需要换关节的病人。直接前侧入路,近几年在国内外非常流行,与传统的后外侧入路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主要是因为其切口小,经肌肉间隙进入髋关节,损伤非常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活动好,脱位率低,是真正意义上的微创。十四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住院费用大约是多少?住院费用主要是手术前后各种检查治疗费用和关节假体的费用。前者的费用是基本固定和稳定的,因为不同病人不同手术的手术前后各种检查治疗都是非常相似的,医保是按比例报销的。而后者的费用的差别是非常大,是与选择的关节假体的种类有很大关系的,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去选择,不能一味追求价格高的,医保是按限额报销的。十五某某专治股骨头坏死医院怎么样?某某医生怎么样?一概不了解,问也不说。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向原作者致谢!!裴宝岩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关节外科 2018.02.21 大年初六
①病例介绍 男性 67岁 双侧股骨头坏死,在12年前在某一家医院进行了双侧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不能行走入院。入院诊断为双侧髋关节术后松动。均需要翻修手术。②术前X线片③术后X线片④下一步任务右侧髋关节已经翻修完毕,下一步进行左侧髋关节的翻修手术。
编者的话,作为一名关节外科的大夫,主要面对的是股骨头坏死患者,重要工作是实施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交由我们的医疗护理团队负责指导和培训,那么患者出院后应该注意的那些问题呢。此文是写给我的已经实施髋关节置换手术或者即将手术的患者的,也可以咨询我。⑴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大约5至7天出院。患者回家后应该继续卧床休息4周,撑双拐或者使用助行器练习患肢免负重行走。患侧肢体何时完全负重,则需根据复查情况,由主管医师指导下进行;⑵患者术后1个月内,髋部手术切口应该避免沾水,尤其是在术后3个月以内。患者平时应尽可能淋浴,避免泡澡,用力搓手术切口,以免局部手术切口的感染。⑶患者平时应该避免感冒、身体出现炎症应该及时治疗等。因为身体的某一部位的感染后,很可能出现一过性菌血症,就有可能诱发髋部的感染。⑷建议你平时坐带有扶手的椅子,站立时应该双手扶椅子扶手用力撑起,以便于减轻人工髋关节假体承受的压力,以减少人工关节的摩擦及损坏,提高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等。⑸建议你选择坐位时,髋关节角度应该尽量大于90度,两腿之间保持两拳的距离,因为此时的髋关节最为稳定可靠。⑹建议你尽量不坐在低矮的板凳上;如果你去卫生间,建议使用坐便,尽可能不选择蹲便;生活中尽量避免做下蹲的动作。“蹲茅坑搽屁股”是超级危险的动作。因为此时的髋关节处于过度屈曲,同时下肢处于极度内旋位,髋关节是极不稳定的,是最容易脱位的。下图即使采用坐便,也避免上身过度前倾,应该髋关节角度尽量大于90度。⑺术后最忌讳的动作,首推是翘“二郎腿”,因为此时人工关节最不稳定,有一种髋关节向后脱出的趋势,应当小心谨慎。虽然翘“二郎腿”不一定都会出现髋关节的脱位,但是一旦出现髋关节脱位是很一件糟糕的事情。⑻当你睡觉时,无论仰卧还是侧卧,两腿之间应该夹一薄枕,使两腿之间保留一定距离,此时的髋关节最为稳定可靠。⑼建议你从事一些轻体力劳动,避免负重。因为进行重体力劳动,会增加关节压力,增加关节的磨损,减少关节使用寿命。⑽在日常生活工作,应该尽量避免外伤或者意外伤害,以免造成人工关节组成部件的损害,甚至还可以造成人工关节周围的骨折。⑾要留意你的髋部异常情况。如果髋部出现轻微肿胀,疼痛不适,或者髋部的人工关节出现异常响声,比如咯吱咯吱等或异常感觉,都应该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查明原因,解决问题。⑿要注重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出院后首选口服利伐沙班,一天一次,每次10毫克,一直到术后35天;如果你选用口服拜阿司匹林替代利伐沙班,但是必须强调:选用拜阿司匹林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明显低于利伐沙班,还需要定期检查凝血四项等。口服拜阿司匹林的一般常用剂量:一天一次,每次100毫克,一直到术后35天或更长;运动也是预防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好办法。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裴宝岩 博客发表于2017-11-26 8:00(致谢:本文众多图片来自网络)
“股骨头坏死”一词,人们都不会陌生,常常被称之为“不能治愈的癌症”。言外之意,股骨头坏死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但是它不是癌症,不会影响你的寿命,而是这种疾病严重影响着你的后半生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全世界科学家都在努力寻找着治疗、治愈股骨头坏死的各种办法。现在给你,“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最佳治疗方案”的N个理由,可供你参考。①确切发病机理仍然不很清楚到目前为止,虽然发现很多导致股骨头坏死的致病因素,比如:长期酗酒、大量服用激素,潜水员的反复减压,股骨颈骨折等,但是股骨头坏死的确切发病机理仍然不是很清楚,因此在治疗上仍然存在很多的盲目性。②还没有找到一种有效治愈的办法我们每天睁开眼睛,从报纸、电视等各种媒体广告中,大量充斥着“治疗股骨头坏死神奇疗效”新药物、新治疗手段。这种现象,其实就恰恰说明一个问题,“方法越多,越没有好的方法,好办法只有一个,就不需要做广告了!”。这些众多保守治疗的办法的治疗效果,大多数都停留在“缓解疼痛,延缓股骨头坏死的病程、延长股骨头的使用年限、推迟患者进行关节手术的年龄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非常有效的治愈股骨头坏死的无需手术的方法。③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从18世纪,欧洲科学家开始尝试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我国从19世纪60年代以后也在陆续开展了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深入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入路,优化手术操作流程,减少出血,减少手术带来的副损伤,减少手术后各种并发症,最大可能的恢复髋关节的功能。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进行此类患者手术将近一千万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技术已经趋于成熟。④人工髋关节假体的材质及设计日趋完美。人工关节设计及材质的选择是材料工程师、生物力学专家和骨科医师不断努力的智慧结晶。人工关节材料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Gluck采用象牙制造的髋臼及股骨头行人工关节置换开始,同时使用松香、浮石粉和塑料混合制成的骨胶来固定假体,是骨水泥型假体的先驱; 1923年Smith-Petersen设计了玻璃杯关节成形术,而被认为是髋关节置换的鼻祖; 1939年Wiles提出全髋关节成形术的概念,设计并应用不锈钢全金属人工髋关节,成为现代全髋关节置换的先驱; 1951年Mckee采用钴铬钼合金假体,形成了第一代关节面为金属对金属组合的髋关节假体模式; 1960年以后Charnley开创性的应用高分子聚乙烯材料作为髋臼内衬和金属股骨头相配伍,设计出了低摩擦人工关节; 1980年以后Grissl和Mieerlmeier分别用各种类型的陶瓷假体进行了全髋关节的置换的研究。到目前为止,第四代纳米复合陶瓷已经用于髋关节置换,极大延长了关节的使用年限,极大地满足了人类的生理需要。⑤患者年龄已经不再是手术的问题一般习惯认为,人工关节的使用年限为15至20年,因此推荐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年龄应为65岁以上。一次手术,一套人工关节假体,基本上可以保证患者使用到80岁左右,也已经基本达到大多数人的寿命了,也无需进行第二次手术了。其实现实生活并非如此。据不完全统计,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年龄,绝大多数在40至50岁之间,甚至有明显年轻化的趋势。这部分患者距65岁,还有25年以上,还需在家疼痛的等待65岁以上再做手术吗?随着人工关节假体的使用年限延长,甚至可达30年以上,同时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再次翻修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年龄不再是手术的问题了。到目前,有许多的30岁左右的患者,也有强烈的手术愿望,他们希望尽早手术,尽早解除疼痛,尽早走向社会去拼搏、去奋斗。⑥结束语是一种美好的期盼虽然有“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最佳治疗方案”的N个理由,这也只是目前医学发展到现阶段的现状而已,无需手术能够治愈股骨头坏死仍是我们的奋斗的终极目标。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关节外科 裴宝岩 发表于 2017年10月21日星期六9:00 图片来自于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平时常见的颈椎病、腰椎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手术的事儿。颈椎病和腰椎病是一类由于椎间盘老化而引发的疾病。它们造成的痛苦有两类,一类是刺激或压迫神经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包括肢体的疼痛、麻木、无力、甚至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另一类则是由于脊柱不稳定造成的颈椎或腰椎本身的疼痛。这些疾病从轻到重,大多数是发展比较缓慢的。因此,治疗也是有简单到复杂的选择的。说道是否需要手术,这是一个相当专业的话题,估计我长篇大论地写一堆东西,大家也未必能够完全理解。所以,这里我只想比较笼统的,从常识的角度去说说。首先,所有这些疾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应该先保守治疗的,比如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工作习惯,休息,锻炼;进而可以辅助一些药物治疗、理疗。这些方法都是非常简便的、没有多大伤害的,如果用这些简单的方法能够缓解症状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对了,在这里,我需要说明一下,我们所患的颈椎病和腰椎病可不像感冒一样,许多病人问,我的病能痊愈吗?我们需要知道,脊柱的这些病都是我们机体老化后所产生的,通俗的说就是我们的脊柱在使用了几十年后,像我们的皮肤、牙齿一样,被用旧了。机体当然有一定的自身修复能力,我们通过上述方法,无非就是延缓脊柱的进一步老化,给机体一个自身修复的机会,但是这个修复不可能是彻底的,“老了”就再也“年轻”不回去了。这是个通理。下面咱们谈谈手术。疾病严重到了一定程度,保守治疗不奏效了,就要涉及到手术的问题了。一些极端的情况,比如严重到要瘫痪了,大小便已经障碍了,不用说,谁都知道必须手术了。但如果没有这么严重的时候,到底手术与否呢?这的确是令大多数患者犹豫的事情。所有正常人都惧怕手术,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手术有风险,有痛苦,花费大,需要人照顾,还得耽误工作,这些都是要考虑的事情。也正是这些事情左右着病人的抉择。我这里提醒一下要面临手术抉择的病人,除了想到手术的这些不利因素的同时,也需要考虑一下自己疾病的情况。病人往往是惧怕手术要多于疾病。我们可以设想有一个天枰,我们把手术的不利因素和您的病痛或疾病的危险做个比较,如果疾病的痛苦和危险远远大于手术的危险,那么就不要犹豫地选择手术。相反,就不要手术。手术的痛苦和风险到底有多大呢?我是外科医生,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手术,但我说句公道的话,手术不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手术是一种残缺的艺术。比如病人的椎间盘突出了造成了神经的压迫,我们手术并不是让病人重新拥有一个全新的正常的椎间盘,而是切除这个“作祟”的椎间盘,为了切除它,我们还要切除不少正常的组织结构,有时还需要牺牲一些正常的功能。因此说,手术肯定不是首要的选择。手术是有风险的,除了手术本身的风险外,病人其他组织器官也可能在手术这段时间里发生问题,比如老年人在围手术期容易发生心梗、脑梗什么的。这些风险由多大呢?很难给出个确切的数字,但是肯定比大多数病人想象的低。许多病人问,医生我做手术会瘫吗?我想反问,如果一个手术做下来10人5个人瘫了,这还能称之为是治疗方法吗?手术的目的肯定是想解决问题,风险毕竟是少数。那好了,下面病人就需要权衡一下了。想想自己的疾病给自己造成的痛苦,和将来可能造成的痛苦,再想想手术的痛苦。将两者放在天枰下称一称。举个例子,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人,这些病人往往是走多了会腿痛、腰痛。保守治疗的效果很有限,结果面临了手术的选择。这时我往往会问,您走多远就会觉得疼呢?这个疼痛非常影响您的生活质量吗?如果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身体平时不太好,走500-600米才会疼痛,不是十分影响生活,那我就建议病人可以保守治疗,即便保守治疗不能完全消除痛苦,但是至少可以减轻,或慢慢适应。我给它起个名字叫“与疾病共存”(英文叫Livewithit.)如果是一个比较爱活动的人,50-60岁刚刚退休,正想好好享受一下生活,结果走不了了,走500-600米就得坐下休息,不能爬山,不能出去旅游,不能抱着孙子转悠,再想想这个病可能10年后更重了,耽误了10年的光阴不说,到那时身体不像现在这么好了,手术风险更大了。所以,权衡起来,我觉得应该选择手术。因为疾病给这个病人带来的痛苦、不便、造成生活质量的低下远远大于手术的痛苦和风险。大多数的情况都可以套用这个例子。当然,关于具体的疾病的危险程度以及手术的风险需要具体的分析,需要和您的医生一起探讨。我在这里就是笼统地说个通俗的道理供大家参考。
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杵臼关节,它是由股骨近端的“杵”一样的股骨头,和骨盆外侧壁上的像“臼”的髋臼组成的,其关节周围覆盖有众多的肌肉,韧带、神经、血管等,完成人类的行走、跳跃等动作。可以说,髋关节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一个完美的组合。人们常常说“髋关节痛”,是髋关节、以及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病变引起的,疾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表现为髋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出现关节僵硬、僵直等现象,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髋关节疾患是很多的,但是有主要四大类疾病,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治疗、休养后,仍不见效着,是需要进行人工关节置换的。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主要是过量酗酒、过量服用激素等引起的;②髋关节发育障碍(DDH)、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等,最终出现髋关节脱位、增生、硬化、关节炎、甚至股骨头坏死等;③骨折,比如:股骨头骨折脱位、股骨颈骨折,最终导致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④髋关节炎性关节炎,在我国也是很常见的,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患者的人群中。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来解决上述四大类疾患,是人类正在享用现代高科技技术、产品,是人类的福音。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已经日臻成熟,人工关节产品日趋完美,已在全世界治疗了成千上万患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一种非常成熟可靠的治疗方法。裴宝岩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骨科写于2016-09-12 22:0:0作者 修改于中秋节2016-09-15 7:00 科普文章的插图来源于网络,并向原作者致谢!!
一般认为,腿抽筋是因体内缺钙引起。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部分人抽筋非缺钙所致,相当多的老年人经补钙治疗后,抽筋照样发作。所以这是一个问题,我们要搞清楚。 所谓“腿抽筋”,在医学上称“腿痛性痉挛”,表现为腿部一组或几组肌肉突然、剧烈、不自主的收缩。抽筋虽然仅发作几分钟,但之后肌肉残留的不适感或触痛可持续数小时。较多见的是老人小腿腓肠肌(小腿肚子)抽筋,常见于游泳时,如在深水区突发很危险;有时大腿和足部肌肉也会抽筋,且多发生于夜间熟睡时,连续痉挛令人难受,影响睡眠。 临床上遇见的夜间“腿抽筋”者,多数属特发性,即找不到原因。但是,当患有某些疾病,如多种肌肉病,外周神经病,尿毒症,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低镁、低钙、低钾症等,则发生“腿抽筋”的概率大为增加,称为“继发性腿抽筋”。当然,多数“腿抽筋”患者与缺钙有关,比如,绝经后的女性、节食减肥者等。另外,服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类,止痛的吗啡,治胃病的西咪替汀,降血压的利尿剂、尼非地平,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精神科用的锂盐等等,也可诱发“继发性腿抽筋”。 专家指出,特发性夜间“腿抽筋”是一个良性过程,又称良性抽搐,不必过分担忧。但是,也不应听之任之,不管不问,应该去看医生,排除它是否由某种疾病,或某种药物不良反应所引起。 “腿抽筋”也发生在剧烈运动后,如足球运动员等,因代谢产物乳酸等大量堆积在肌肉内,或因周围血管病变等。长时间坐位工作者,穿高跟鞋的女性,也常发生抽筋,提示肌肉和肌腱的不适当牵扯可诱发腿抽筋。 “腿抽筋”者如何应急处理呢?夜间睡眠中一旦发生“腿抽筋”,醒后可自行采取强制性的抑制行为以中断发作。如小腿肚子抽筋,可通过伸直膝关节,并用力背屈足跖来缓解症状;也可用力牵扯或者按摩抽筋的肌肉。脚趾抽筋时,可用手协助反向活动脚趾,以终止其发作。 在医生指导下,“腿抽筋”患者还可服用一些适当的药物。如明确钙摄入不足,可优先补钙,最好睡前服。补钙后仍不能缓解抽筋症状时,可尝试补充维生素E,每日2次,连用2周;症状减轻后,改为每天1次。若补充钙和维生素E还不行,尝试补充镁和钾。还有的患者需使用血管扩张药,或抗胆碱肌肉松弛药,或钙离子拮抗剂,乃至抗癫痫类药等,这些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腿抽筋”频繁发作者,平时预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睡前避免服用酒、咖啡和可乐等兴奋中枢神经的饮料;不看有提神作用的书籍或刺激性强的影视剧;不发火、不生气等。调整精神状态,到睡意强烈时,即速入睡,并确保夜间睡眠质量稳定。保持舒适温暖的睡眠环境。受凉常诱发抽筋,如冬天腿置被窝外就容易抽筋。最好不穿高跟鞋。另外,通过科学锻炼,减少抽筋发生,如每天被动牵扯腓肠肌3次,连续几日可防小腿抽筋频繁发作。尽量避免食用高糖和含咖啡因的食物,因高糖和咖啡因影响钙吸收。
骨质疏松症患者若不小心跌倒或受伤,很容易发生骨折,多见于手腕关节骨折(柯莱斯或史密斯骨折等)、髋部骨折(殷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等)和脊椎骨折(第12胸椎或第1腰椎压缩性骨折等),后果都极为严重。据初步统计,我国每年约有7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椎骨骨折,约3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髋部骨折,后者有一半患者无法自己走路。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50岁以上老人若发生髋部骨折,引起的并发症可导致1/5病例在短短1年内死亡。 由此可知,假如你上了年纪,并患有骨质疏松症,一旦摔跤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小心谨慎,时时处处注意 预防骨折。 一是通过适量运动改善身体平衡,增强体力特别是下肢力量。 运动可降低老人摔跤的发生率。美国专家指出,经常运动有利于保持老人反映敏捷和肌肉强壮,有益于身体协调,平衡性好,降低摔跤可能性。身体肌肉强健者比起那些卧床不起或身体虚弱的人,摔跤概率要低很多。 运动还对骨骼和关节有直接的强健作用。骨骼少用或废用,就会加速脱钙和骨质疏松,进而发生萎缩,就像废用性肌萎缩一样。如果经常保持运动,骨骼就坚强有力,即使摔倒也不易骨折或脱位。一般推荐下列简单运动方式:承重运动,如散步;增强抵抗力运动,如举重;增强关节灵括性、平衡性的运动,如瑜伽或太极等。 运动还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值得提醒的是,在运动前应先征求医生意见。对部分骨质疏松症病人而言,运动量大的运动,如慢跑或网球等,并不适合,因可能会引起骨折。所以运动量的把握要适当,太小达不到目的,太大会造成危险。 二是为自己买一双合脚的鞋子。 如果你已经患骨质疏松症,购鞋时不应只考虑款式的时尚性,首要考虑鞋子的适用性。一双不合适的鞋子会增加你活动时摔跤的发生率。最好买低跟、柔韧的布鞋,舒适,行走轻松,站立稳健。也可买合脚的运动鞋。皮鞋不如胶鞋,胶鞋不如布鞋。在家也应穿鞋,仅穿袜子或拖鞋,很容易跌倒。 三是出外散步时,应看清路面,注意安全。下雨或下雪天,尽量走防滑或有草皮的路,而走水泥路或沥青路易滑倒。如患关节炎或其他疾病导致你走路困难时,则要借助手杖或拐杖,必要时由家人陪同。 四是保持家居环境明亮、置物安全。 老人视力降低,还受白内障等疾病影响,眼睛难以区分事物,特别在黑暗环境中,必须保持家居环境明亮。如在房间的天花板上装灯;卧室、洗手间、走廊等处安装夜灯;床头备只手电筒。这样夜间起床方便时不易摔倒。另外,要保持室内干净清洁,有序堆积衣物,不拌脚;光滑的地板上铺地毯;电线、电话线远离地板;走道、洗手间和浴室附近安扶手;在洗手间和浴室地板上放防滑橡胶垫。 五是及时治疗其他慢性病。 骨质疏松症患者合并的其他慢性病也会影响体力和器官功能,增加摔倒概率。如严重关节炎会使人寸步难行;视力障碍会直接影响行走能力;慢性肺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癌症、慢性肝炎和慢性肾病等都对活动和骨折有较大影响。不少患者即便一个简单的弯腰动作或一次寻常的咳嗽,也会导致骨折,应抓紧诊治。 骨质疏松症患者如能落实上述预防措施,即使不能百分之百地避免骨折,也至少能防范大部分患者无谓的骨折。
肩周炎的诱发原因较多,常见的有退变因素、外伤因素、环境因素、气候因素、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解剖因素和颈椎因 素等。其中,如外伤、环境、气候和精神因素等,是可以预防的。 首先要防止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受伤。外伤是导致肩周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许多肩周炎患者的发病与外伤有关。外伤可以是高强度的直接暴力,但比较少见;较多的还是肩关节协调不当等间接暴力造成的扭伤或拉伤;另外,反复多次的、长久的小损伤力,则是最常见的导致肩周炎的外力。由此可见,防止肩关节损伤非常重要。中老年人在工作、生活和锻炼时尤其应量力而行,不要勉为其难地去大力活动肩关节,更不能突然用力或发力。在工作和体育锻炼前一定要先做热身活动,待肩关节活动开了,处于舒松状态下,再正式上岗。肩周炎还与外伤后固定有密切关系,固定可引起肌肉痉挛、萎缩,关节囊、肌腱粘连或挛缩,造成功能障碍。解除固定后的肩关节,一方面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恢复性训练,另一方面又不可操之过急,不能由他人强行拉展肩关节,这不仅会使患者疼痛难当,而且会造成肩关节继发性损害,使肩关节功能的复原更加遥遥无期。 其次,要注意肩关节的防寒保暖。风、‘寒、湿侵袭肩部,是引起肩周炎的又一重要因素。在天气转冷的深秋或冬季,或乍暖还寒的早春,要注意多穿衣物保护肩部,千万不能受寒,尤其是中老年人。即使在夏季,也不宜让肩音反复多次地冲凉水,让电风扇直接对着颈、肩、背部狂吹,更不能在空调机下,让冷风口对着肩膀送风。夏季睡眠以草席为宜,不可睡在水泥地上。汗水浸渍的内衣,被雨水淋湿的衣服,均应及时更换,不能久久粘贴在身。 再次,应采取合理的侧卧姿势。睡觉时应下意识地不断变换体位,避免一侧肩关节姿势扭转或受压过久。若本来是肩周炎患者,睡眠时患肩又经常受压,会使肩部疼痛及损伤不断加重,导致恶性循环。因此,采取合理、动态的侧卧姿势,是必要的。 最后,应很好地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精神抑郁、萎靡、焦复位后的肩关节,就会导致习惯性肩脱位,最后有的不得不手术 治疗。 因此,我们平时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十分重要。要加强对其周围关节囊、肌肉、肌腱和韧带的保护,特别是肩袖的保护。所谓 “肩袖”,是指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等肌腱环绕,并止于肱骨大小结节的肌腱复合体,有稳定肩关节并协助肩 关节做外展、内旋及外旋活动的功能。我们在活动肩关节时,不能幅度过大,力量过猛,尤其在外展肩肱关节时,应避免外力影 响,否则,极易导致肩关节脱位。
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试用推拿治疗。但以下情况就不适合推拿,属禁忌证: 一是患者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或有严重皮肤病,传染病(结核等)和肿瘤等疾病时,禁用推拿方法。 一是腰椎合并明显骨质病变,如关节骨折、脱位,重度脊柱滑脱症,椎弓根不连等,不宜推拿。 三是妇女月经期及怀孕期,也不宜推拿。 四是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慎用推拿疗法。否则,很可能会加重髓核向椎管后方的突出,造成更重的脊髓和神经损害,有致截瘫的危险,千万注意! 应当明白,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而言,是一种治疗手法,目的是将突出的椎间盘复位或减轻腰痛症状,但远非安全、可靠的手法。因此,一般不主张应用或单独应用推拿疗法,主要应通过牵引、理疗、针灸、局封和医疗体育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保守治疗。必要时,当然还需做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