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时机2016-03-27朱健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中心瓣膜病变是祸首下肢静脉曲张在人群中发病率大概在7%左右。下肢静脉曲张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大隐静脉汇入深静脉处的瓣膜发生关闭不全,导致血液倒流,使得静脉压力增加,日积月累后引起静脉扩张扭曲,称为静脉曲张。一般位置低的地方容易先发生静脉曲张,如小腿。静脉曲张的危害静脉曲张可以在发病数年,甚至十多年内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患者有酸胀、沉重感,夜间小腿抽筋。但是这不代表静脉曲张没有危害。当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发生静脉内血栓形成、无菌性炎症(静脉炎)、色素沉着、溃疡、淤积性皮炎、破裂出血等并发症。对爱美人士来讲,腿上扭扭曲曲静脉曲张成了多年的心理包袱。静脉曲张会有生命危险吗?绝大多数静脉曲张无生命危险。极少数情况下,比如血栓形成蔓延到深静脉导致肺栓塞,或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压力高,无痛难以察觉)等可致命。静脉曲张的治疗新观念过去的观念,对于无症状的静脉曲张或者是老年病人可以先采用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或者弹力袜治疗。然而,医学发展到今天,对于静脉曲张是“早期手术治疗还是先保守治疗好?”这个问题的回答,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静脉曲张患者选择了早期微创手术治疗。tips:药物和弹力袜药物和弹力袜作为静脉曲张保守治疗的主要手段,只能延缓病情的发展而不能治疗静脉曲张的病根。保守治疗的缺陷在于:长期使用药物带来副作用。弹力袜使用减低生活质量(如夏日太热、穿戴费劲、每6个月要购买新袜)。有可能病情进展,失去选择微创手术的机会。一旦出现并发症,手术复发率和失败率明显增加。失去手术后腿部美容的目的。延误治疗的后果静脉曲张发展的其中一个后果是:由于深静脉的血液回流到了病变大隐静脉的开口处,又倒流到浅静脉系统,形成了无效循环,加重了深静脉的负担,久而久之,导致或加重了深静脉瓣膜病变的程度。而深静脉的病变严重程度是静脉曲张手术后复发几率的重要因素。一旦病情到了静脉血栓性炎、水肿、色素沉着、淤积性皮炎或着溃疡时,手术的效果就大打折扣。比如,手术不能消除皮肤的变黑状况,手术对于水肿的效果很差,手术对于淤积性皮炎的治疗效果不到80%。静脉炎也需要很长时间才会消退。因此,为了避免上述这些并发症,最好的选择还是在并发症出现之前,早期手术解决静脉曲张。老年人静脉曲张老年病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全身状况愈下。如果早期不接受微创手术而以后发生静脉曲张并发症时,往往因为无法耐受手术而无法治疗。育龄女性静脉曲张对于希望怀孕的静脉曲张患者,尽量在怀孕之前处理静脉曲张,否则万一在孕期出现并发症,考虑到胎儿,处理会比较棘手。本文系朱健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首先,感谢您对我们市一院朱健血管外科团队的信任! 作为您的主刀医师,我们对您的手术后提供如下注意事项的提醒:一、按时服药。一般情况下我们主要会让您口服消肿、活血的药物,口服时间大概为一个月,服药的目的是防止术后组织水肿,血液回流障碍。如果组织炎症比较重的患者,我们会让您口服部分抗生素。 二、认真穿医用弹力袜。手术后的患者,我们常规建议穿医用弹力袜三个月,白天活动时一定要穿,晚上睡觉时可以脱掉。通过穿弹力袜,既可以降低患者静脉曲张的复发率,又可以进一步降低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希望我们的患者术后耐心穿戴,如果穿戴过程中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可以及时和我联系。一双经由特殊设计,品管严格的医疗弹性袜主要藉由其渐进式压力由脚踝处渐次向上递减,收缩小腿肌肉,以预防静脉充向使血液回流心脏,达到雕塑腿型、美化曲线,改善萝卜腿并且预防静脉曲张。医用循序减压弹力袜在脚踝部建立最高支撑压力,顺着腿部向上逐渐递减·在小腿肚减到最大压力值的70%-90%,在大腿处减到最大压力值的25%-45%.压力的这种递减变化可使下肢静脉血回流,有效的缓解或改善下肢静脉和静脉瓣膜所承受压力。 三、术后适当的走动,累了建议适当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切不可急于工作,过于疲劳。术后近期运动量不能过大,否则会因为过度运动后造成组织水肿,甚至引起软组织的感染。 四、定期门诊复诊。一般情况下,出院一周后,会让您来我们的门诊复诊一次,出院满一个月后,建议您来我们门诊再次复诊。我们的门诊时间:周一、周三、周五(均为上午),血管外科专家门诊,总院门诊4楼409诊室,就在皮肤科旁边。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朱健
感谢您对市一院朱健血管外科团队的信任!希望我们为您提供的信息能给您带来帮助!更多咨询请关注微信平台:ksxgwk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LEAD)是指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的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肢体远端出现供血不足表现的疾病。是血管外科常见的动脉系统疾病,根据其临床进程通常分为无症状期,间歇性跛行期,重症肢体缺血(CLI)等几个阶段。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中,外科血运重建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传统的手术方式即动脉旁路手术,其创伤大,恢复慢,相对手术并发症较多。而自从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用于治疗下肢动脉病变以来,使得很多无法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受益。随着腔内技术水平以及腔内器械的飞速发展,目前已成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首选方法。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动脉硬化是全身性终身性疾病,无法做到根本治愈,所有的治疗只是症状的治疗,无法从病因上进行治疗。因此,如何保持腔内治疗后血管的通畅性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于该疾病有较为具体的认识,在术前做好积极的准备和配合,在术后也需要有若干的注意事项:一、积极控制原发疾病:这一点至关重要,目前的医学在动脉硬化的治疗上只能做到延缓其发展速度,无法进行根除。因此,控制动脉硬化发展的危险因素,即各种原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非常关键。这些危险因素的良好控制可以延缓病程的进展,使得局部以及整体动脉硬化闭塞的情况得到有效的控制。二、戒烟:目前的医学研究认为,吸烟者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险是非吸烟者的3倍以上。吸烟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术后若无法彻底的戒烟,可能导致早期的动脉内血栓形成以及动脉硬化病变的进展,从而发生早期动脉闭塞的发生,导致需要再次手术干预。因此,戒烟,刻不容缓!三、正规、有效的药物治疗:与冠心病患者一样,接受腔内介入治疗的患者无论是否行支架植入,都需要进行正规有效的药物治疗。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抗血小板药物和降脂药物等,其他还包括扩张微循环药物、抑制内膜增生药物以及抗凝药物等等。根据不同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患者在术后需要遵医嘱进行正规治疗,防止血栓形成,抑制动脉内膜增生,从而保持治疗后的病变血管的通畅性。四、合理、适当的步行锻炼:通过步行锻炼,不仅能促使下肢动脉侧枝的形成,而且能加快下肢动脉血流速度,保持血管通畅。当然,在一些特殊患者当中,由于出现特殊部位的病变需要植入支架后,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安全、有效的功能锻炼。一方面起到治疗的作用,另一方面防止锻炼不当出现的支架断裂、早期闭塞的发生。五、定期门诊的随访和检查:定期随访非常重要!如前述,动脉硬化是终身性疾病,目前医学仍无法治愈,仅限于症状治疗。因此,接受了下肢动脉腔内介入治疗的患者一定要定期前往专科门诊进行必要的随访和检查。一方面对于疗效进行评估,另一方面作用在于能早期发现问题,早期进行再干预,减少严重的缺血再发生的机率。积极配合医生进行体格检查和特殊的影像学检查是不容忽视的。六、注意生活细节:不宜对支架植入部位进行按摩;尽量使用淋浴,减少盆浴;注意足部清洁和护理;注意肢体保暖;避免肢体损伤等均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综上所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已趋于微创化,接受腔内治疗后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几个方面的关键点,以期增加目标血管的通畅时间,保肢护足,提高生活质量。血管外科专家门诊:市一院前进路总院 周一、周三、周五(均为上午),门诊4楼409诊室(皮肤科旁边)更多咨询请关注微信平台:ksxgwk
哎呀!腿肿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015-12-17朱健王孝运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中心定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又称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病,是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凝结。此病可遗留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滞性溃疡等。表现:1.症状最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局部感疼痛,行走时加剧。轻者局部仅感沉重,站立时症状加重。2.体征体检有以下几个特征:①患肢肿胀肿胀的发展程度,须依据每天用卷带尺精确的测量,并与健侧下肢对照粗细才可靠,单纯依靠肉眼观察是不可靠的。这一体征对确诊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价值,小腿肿胀严重时,常致组织张力增高;②压痛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因此,下肢应检查小腿肌肉、腘窝、内收肌管及腹股沟下方股静脉;③Homans征将足向背侧急剧弯曲时,可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小腿深静脉血栓时,Homans征常为阳性。这是由于腓肠肌及比目鱼肌被动伸长时,刺激小腿血全静脉而引起;④浅静脉曲张深静脉阻塞可引起浅静脉压升高,发病1、2周后可见浅静脉曲张。诊断:深静脉彩超、深静脉顺行造影治疗:1.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腿部抬高和初期卧床休息可缓解伴有急性腿部肿胀的深静脉血栓病人的疼痛,建议严格卧床休息1~2周以防止肺栓塞的传统方法遭到了质疑,肺部扫描显示卧床并没有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此外,与卧床相比,早期下床活动可使患者的疼痛和肿胀改善得更快。深静脉血栓患者穿用弹力袜可改善疼痛和肿胀长期穿用,可能会抑制血栓增长并减少血栓后综合征。2.抗凝疗法这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现代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正确地使用抗凝剂可降低肺栓塞并发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其作用在于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继续滋长和其他部位新血栓的形成,并促使血栓静脉较迅速地再管化。一般急性期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过渡到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由于华法林与药物或食物相关作用复杂,个体剂量差异大,有出血风险,需要监测,近年来,研制出许多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等。利伐沙班极少受药物或食物影响,一般无需检测,使用方便。3.溶栓治疗包括系统溶栓和导管接触性溶栓,使用的药物多是尿激酶等。系统溶栓经静脉全身溶栓:通过浅静脉进行全身给药,使药物随血液循环在体内均匀分布,达到溶栓目的。介入溶栓多指保留导管接触性溶栓:又称为CDT。经近端深静脉置管逆行插入肢体远端深静脉,先利用导丝和导管对血管腔内的物理性开通部分解除流出道梗阻,再通过置入溶栓导管使药物与血栓直接接触,将急性期疏松新鲜的血栓溶解,主干静脉及时恢复通畅。有学者认为,导管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比单纯抗凝可改善生活质量。4.深静脉血栓的长期治疗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持续时间仍有争议,长期抗凝有助于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复发以及血栓后综合征。对于简单因素如手术或静止导致的深静脉血栓,抗凝时间需持续3个月,对于特发性深静脉血栓,建议抗凝时间需持续6~12个月.对于恶性肿瘤患者,低分子肝素由于华法林,用药时间为3~6个月。对于首次发作的深静脉血栓,但具有抗凝脂抗体或两项以上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建议抗凝时间需持续至少12个月,而对于有两次深静脉血栓病史的患者,应终身抗凝治疗。预防:对具有高危险因素的患者,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如手术患者术前与术后采取必要的药物预防措施。术中操作时,在邻近四肢或盆腔静脉周围的操作应轻巧,避免内膜损伤。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枕以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鼓励病人的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并嘱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必要时下肢穿医用弹力长袜。特别对年老、癌症或心脏病患者在胸腔、腹腔或盆腔大于手术后,股骨骨折后,以及产后妇女更为重视。
下肢深静脉血栓2015-12-30朱健王孝运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中心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因1.静脉血流滞缓静脉血流滞缓增加了激活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与静脉壁接触的时间,容易引起血栓形成,若发生在受损的静脉内膜,则血栓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要因素。2.静脉内皮的损伤静脉内皮具有良好的抗凝和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若静脉内膜受损可致静脉内血栓形成。常见于化学性损伤、机械性损伤、感染性损伤。3.血液高凝状态血液高凝状态使血液在静脉系统内易于凝固,加之内皮损伤或血流缓慢则可形成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1.疼痛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主要是血栓激发静脉壁炎症反应和血栓远段静脉急剧扩张,刺激血管壁内神经感受器所致。下肢深静脉或下腔静脉血栓多出现在小腿腓肠肌、大腿、腹股沟等区域。多为胀痛、疼痛性痉挛、紧张感,卧床或抬高患肢可缓解。2.肿胀是最主要或惟一的症状。常为单侧肢体肿胀。若为下腔静脉血栓则可表现为双侧肢体肿胀。3.浅静脉曲张及皮温皮色变化由于血液回流受阻,患肢皮肤多呈紫红色,皮温升高。4.全身反应如体温升高、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升高等。体温一般低于38.5℃。5.肺栓塞下肢深静脉或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后可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部分可致心跳呼吸骤停,危及生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6.血栓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肢体沉重不适,肿胀,久站或活动后加重。可伴有静脉性间歇性跛行、浅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增厚粗糙、瘙痒、湿疹样皮炎、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的溃疡等。治疗1.急性期治疗(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可进行轻微活动,起床时应穿戴医用弹力袜。(2)抗凝治疗 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对确诊患者及高度疑诊者,如无禁忌证,应即刻开始抗凝治疗。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3)溶栓治疗 急性近段性DVT,一般情况良好,可行溶栓治疗。中央型一般推荐导管溶栓,溶栓的前提条件:置入下腔静脉临时滤器,否则,溶栓后,肺栓塞的发生率较高。(4)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中央型急性DVT建议放置临时滤器后,再行导管溶栓。如有抗凝禁忌或严格抗凝基础上仍发生血栓或肺栓塞,髂静脉下腔静脉血栓,近端大块漂浮血栓等则建议放置临时滤器。
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怎么办?2016-02-28朱健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中心颈动脉,各位晓得不?看过武侠里面自刎的画面吗?“刎”的就是颈动脉。颈动脉是将血液由心脏输送至头、面、颈部的大血管,是脑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据文献报道,60%以上的脑卒中是由于颈动脉狭窄造成,严重的脑卒中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故而,颈动脉狭窄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危害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 如何才能预防治疗颈动脉狭窄呢?导致颈动脉狭窄的原因是动脉血管壁上出现了硬化斑块,导致血管壁增厚变脆,弹性减弱,管腔变窄,血流受阻,血栓形成而导致缺血缺氧,引发心梗、脑梗等严重病变甚至猝死,因此防治颈动脉狭窄的根本就在于治疗斑块。这一方面需要药物治疗,如使用阿司匹林、通心络胶囊等抗凝调脂;另一方面需要手术治疗,以解除相应手术部位的血管狭窄,纠正恶化的血液动力学、改善其血供,移除或者固定血管内动脉粥样斑块,降低卒中发生率。 目前,临床上对于症状性同侧颈动脉狭窄度达到70%以上的患者,一般都要考虑手术治疗。常规术式2种,一种是开发手术(CEA),一种是介入微创手术(CAS)。动脉内膜切除术(CEA),这种手术优点是价格便宜,但是该手术创伤大,高龄患者难以耐受,且对医生手术技能要求高,只能应对颈内动脉起始部位的狭窄问题;血管内支架植入术(CAS),支架植入手术优点是创伤小,除能解除颈内动脉狭窄外,还能解除颅内动脉和颈部椎动脉的狭窄。对于症状性同侧颈动脉狭窄50%~69%的患者,需要根据其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和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采用手术;至于同侧颈动脉狭窄不到50%的患者,就应该首选药物治疗。 手术成功后,也不能就此掉以轻心,还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合理药物治疗 即使手术成功,也仍然不能避免硬化斑块的再次发生,因此患者还需要坚持合理的药物治疗:如使用阿司匹林可以防止血液变得黏稠,并防止血管中形成凝血块;通心络胶囊可以减少血管壁血脂沉积,预防动脉硬化发生,同时稳定已经形成的硬化斑块。合理用药不仅有助维持手术效果,预防颈动脉狭窄复发,还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由此而引发的心脑血管事件(如脑卒中等)。 2.坚持适量运动 运动应根据各人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选择,如步行、慢跑、打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操等。但一定要注意不能过度劳累。 3.科学营养饮食 避免吃的过饱,多吃一些粗粮、蔬菜,适当的吃一些优质蛋白如瘦肉、鸡肉、鱼肉以及植物油,少吃或不吃动物油、肥肉等高脂肪食品以及巧克力等含糖高的食品。 4.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戒酒,防治烟酒中的有害物质损伤血管诱发斑块;保持理想体重,医学家们发现,如果超过标准体重20%,则发生动脉硬化斑块的危险性增加1倍。所以肥胖病人应该减肥,减肥的最好方法一是节食,二是坚持运动。运动应该选择一些动作缓和但持续时间长的,不可剧烈运动。
血栓后综合症(PTS)2016-03-20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中心血栓后综合征(PTS)是深静脉血栓(DVT)最常见的长期并发症,发生于之前出现 DVT 的肢体,有时也被成为静脉炎后综合征或二次静脉淤血综合征。PTS 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可表现为下肢轻微肿胀,也可表现为慢性虚弱性下肢疼痛、难治性水肿以及腿部溃疡等严重并发症。本文就 PTS 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简要概述。2. 临床表现表一:PTS 临床症状和体征图一:PTS 临床表现PTS 临床表现如表一所示,下肢 PTS 典型症状包括患肢疼痛、肿胀、沉重感、疲劳、瘙痒和痉挛(往往夜间发生)。症状因人而异,呈间断性或持续性,往往在傍晚和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加剧。PTS 也可表现为静脉性跛行,其可能原因为髂静脉或腘静脉长期阻塞。PTS 典型体征与其它慢性静脉疾病体征相似,表现形式从外周毛细血管扩张、凹陷性水肿、皮肤色素沉着、静脉湿疹、静脉曲张到更为严重的白色萎缩、皮肤脂肪硬化和大腿溃疡。4.治疗4.1 逐级弹力袜和间断性加压治疗:无禁忌症情况下可考虑使用弹力袜,对于中重度 PTS 且出现明显水肿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间断加压方式。4.2 运动治疗:若可耐受,可考虑在医生监督下进行为期至少 6 个月的腿部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4.3 血管腔内治疗(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手术步骤:1、插管造影图片(PTS表现:左侧髂静脉狭窄闭塞,盆腔大量侧枝循环建立,腰升静脉扩张)2、导丝尝试从真腔走过狭窄闭塞段髂静脉3、导丝顺利通过狭窄闭塞段髂静脉4、球囊扩张狭窄闭塞段髂静脉5、支架置入后,再次造影:髂总静脉汇入下腔静脉血流通畅,盆腔侧枝循环明显消失 本文系朱健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保护血管-从现在做起!2016-04-03朱健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中心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哪些是破坏血管的方式:如今,人们常在外面应酬,餐馆里的菜多用“高油、高盐、高糖”和“浓油赤酱”炮制出来,导致血管里的脂肪越来越多,容易将血管堵塞。昼夜颠倒,打乱血管生物钟繁忙的都市生活,越来越多人不可避免地成为“熬夜族”。从养生角度来说,晚上11时到凌晨四五点钟,是保证肝脏代谢血流的时间。熬夜时,不止你自己,心脑血管的生物钟也会被打乱,导致体内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让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长期“黑白颠倒”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会比正常人增加一倍。一天两包烟,血管易“中毒”吸烟是导致血管发生故障的元凶之一,哪怕你身体再好,一天两包烟,也肯定会给血管留毒,让它一天天脆弱下去。美国科学家50多年的研究表明,每天吸烟20支以上,冠心病风险会增加2—3倍。还有研究发现,熬夜时吸烟,会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时升高8倍以上。运动少,血管垃圾多下肢血管也很重要,但常被大家忽视。如果脑血管有问题,出现心脏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3倍,可如果下肢血管有问题,这几率就会变成4倍。正常人皮肤上每平方毫米约有600根毛细血管,平时只开放100—200根,多运动能让更多的毛细血管开放,促进血液微循环;而长期不运动,血管内的垃圾会逐渐累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这个“不定时炸弹”,还会影响到毛细血管供血,并且随时可能被引爆。高血压、糖尿病拖累心脑血管没有症状或不加控制的高血压,是引发诸多血管病的导火索。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是正常人的4—7倍。而高血糖不仅累及微血管,还会导致大血管病变,血糖高的人,脑卒中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2—3倍。坏心情伤血管瑞士专家最近证实,精神压力可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老化。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如何保护我们的血管呢?吃点血管“清道夫”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橘、茄子、红薯、大蒜、洋葱这八大食物最能疏通血管,并保持血管壁的弹性。醋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徐成斌的秘诀是,每天晚上少吃干饭,用小米加黄米熬点稀饭,再加几颗枸杞子和大枣,最护血管。给血管做套操方法是:每晚睡前用冷热水交替淋浴,热水温度为40℃—44℃,冷水温度为12℃—16℃。做“操”时先冷后热,交替5—10次,每次持续2—3分钟,最后以热水浴结束。这种血管体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及时“冲走”血管内的垃圾。另外,大步快走也是一节不错的心脑血管操,可以增强肌耐力并增强血管弹性。饭前运动,帮血管驻龄国外,研究显示,每天运动半小时,如走路、骑自行车、游泳、打门球、打乒乓球、慢跑、游泳、爬楼或登山,都能起到减肥消脂的作用,提高血管“年轻化”程度,防止变老。如果饭前适度运动,保护血管的效果更好。每周两块黑巧克力黑巧克力含有天然抗氧化剂黄酮素,能防止血管变硬,同时增加心肌活力、放松肌肉,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内积累,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功效。喝绿茶品红酒在家或外应酬时不妨喝点绿茶,因为其中的儿茶酚能减少血液中坏胆固醇的含量,增加好胆固醇的含量,增加血管柔韧性、弹性。预防血管硬化。或者每晚用玻璃杯喝上大半杯(约100—150毫升)红酒,它具有抗氧化作用,一周喝上四五次,能很好地软化血管。
放过支架后能不能做磁共振呢?2016-04-07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中心放过支架后能不能做磁共振呢?其实这是一个相当古老的问题,为什么今天要再说一说呢?事出有因。今日收治一患者,需要做头颅磁共振(MRI)检查,我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说:做一个 MRI 吧。患者家属立刻面露慌张之色,说:我们去年放了心脏支架,支架后问过手术医生,医生说不能做 MRI 检查。经过询问,说这话的医生还是一个相当有名的心内科教授。当时我就郁闷了。于是我随机问了几名神经内科的大夫,得到的答案也均是:放完支架后好像是不能做 MRI 吧。于是我更加郁闷了。终于意识到,原来这个问题真的还有这么多人有疑问。那么放过支架后到底能不能做 MRI?这个你我说的不算,让事实来说话吧。说明书大家都知道,医用药品和器械都有说明书的,这个说明书的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那么支架的说明书是怎么说呢?首先我们来看看在我国应用最广泛的颈动脉支架——Carotid Wallstent。翻译一下上图就是:Carotid Wallstent 支架可以安全的用于 1.5T 或 3.0T 的 MRI 扫描。那么再来看看常用的国产颅内支架系统——APOLLP 支架。说的够清楚了吧,再看看 Protege 支架系统是怎么说的。这个说的更加清楚了吧。其实不用我继续罗列了,可以自己查找。你会发现几乎所有支架说明书上都会说 ≤ 3.0T 或 1.5T 的 MRI 检查是安全的或者 6 周后做 MRI 检查是安全的。而我们目前临床上常规用于人体的 MRI 检查好像最高的就是 3.0T,因此可以从说明书里面得出这样的结论:支架后完全可以做 MRI 检查。指南共识当然如果认为说明书仍然不够权威,下面来看看著名的 AHA 发布的声明。这份发表于 2007 年的声明是这么说的:1. 几乎所有市面上的冠脉支架和外周动脉支架都经过测试,并且已经注明 MRI 安全(MR safe)。植入这些支架的患者可以在植入后的任何时候做 MRI 检查。2. 其余的部分早期的外周动脉支架可能存在弱磁性,对于这些弱磁性的外周动脉支架来说,就有必要对安全性进行评估,但有证据表明这些弱磁性支架植入 6 周后患者行 MRI 检查是安全的。上面这个是 ACCF/ACR/AHA/NASCI/SCMR 五大权威部门在 2010 年发布的心脏 MRI 检查共识,其中意见和 2007 年 AHA 的声明一致,有兴趣可以再看看。临床研究再来看看单个的研究。支架后平均 6.5±4 天做 MRI 检查是安全的。其实类似的评价支架后 MRI 检查安全性的研究很多,但是结论都很一致。反正目前我没有检索到支架后 MRI 检查不安全的证据。再看看下面这个研究。话说这个研究并不是评价支架后行 MRI 检查安全性的,但是这个研究设计却是每一个颈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均进行 MRI 检查和多普勒检查,然后对比 MRI 检查结果和多普勒检查结果。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许多实验设计都是支架后行 MRI 检查来评估其他内容。这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了支架后行 MRI 检查是安全的。临床实际循证证据暂时摆到这里,再说说真实世界的情况。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介入中心可以说是我国最大和最早的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心之一,据我所知那里几乎所有颅内外动脉支架术后的患者都会在 24 小时内行头 MRI 检查。理论角度如果上面所说还不能让你完全信服,下面再从理论角度来看下,其实我推测多数人认为支架后不能做磁共振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1. 支架是金属,在磁场下会移位;2. 金属的支架在磁场下会发热。先说说第一个原因:其实并非所有金属都是有磁性的,有磁性的是铁钴镍等金属,而多数金属并不会被磁场所吸引,就更加谈不上移位的可能了。不知道诸位是否肉眼见过真正的支架,支架的金属丝远比想象中的细,就算含有部分磁性金属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引力,磁场的引力还是会小于支架与血管间的特殊摩擦力。再说说第二个原因:不可否认,体外研究中多数金属支架都会在磁场作用下发热,部分温度甚至会升高 1 度以上。但是多数学者认为体内流动的血液会使带走部分热量,轻微的温度升高并没有不良影响。要不然轻微的感冒发热支架就热坏了岂非很可怕?以上从理论上解释了为什么支架后可以做磁共振。
医用弹力袜的意义 首先,感谢您对市一院朱健血管外科团队的信任! 一双经由特殊设计,品管严格的医疗弹性袜主要藉由其渐进式压力由脚踝处渐次向上递减,收缩小腿肌肉,以预防静脉充向使血液回流心脏,达到雕塑腿型、美化曲线,改善萝卜腿并且预防静脉曲张。医用循序减压弹力袜在脚踝部建立最高支撑压力,顺着腿部向上逐渐递减·在小腿肚减到最大压力值的70%-90%,在大腿处减到最大压力值的25%-45%.压力的这种递减变化可使下肢静脉血回流,有效的缓解或改善下肢静脉和静脉瓣膜所承受压力。对静脉曲张术后的患者及患有静脉血栓的患者意义重大。 静脉曲张患者,我们常规建议穿医用弹力袜三个月,静脉血栓的患者,我们常规建议您穿医用弹力袜2年左右。白天活动时一定要穿,晚上睡觉时可以脱掉。通过穿弹力袜,既可以降低患者静脉曲张的复发率,又可以进一步降低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同时能促进患有静脉血栓的患者血液的回流。希望我们的患者术后耐心穿戴,如果穿戴过程中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可以及时和我联系。四、定期门诊复诊。我们的门诊时间:周一、周三、周五(均为上午),血管外科专家门诊,总院门诊4楼409诊室,就在皮肤科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