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指晶状体发生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改变而造成晶状体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是全球第一位致盲眼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明显增高。近年来,白内障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根据对临床患者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查,长时间的电脑辐射、紫外线照射、外界环境的污染和不良饮食结构等因素,都与白内障年轻化趋势密切相关。特别是许多办公室白领,白天上班8小时面对电脑,下班以后还要继续使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玩网络游戏、看电视剧等,眼睛一盯屏幕就是几个小时,眼内的晶体组织逐渐失去原有的功能和代谢平衡,容易引起晶体混浊。 前不久,宁波市第一医院太学眼科中心接诊了一位年轻的白内障患者孔先生,孔先生今年28岁,大学毕业后在航空公司做了一年的空乘,后改行做房产销售,目前是宁波某知名地产公司的销售经理。青年才俊,风华正茂,近两年视力却逐渐变差,渐渐发展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的程度。工作中,原本只要半个小时就能完成的报表,却因为眼睛看不清,要做上一两个小时,因此常常加班到深夜。白天在室外把手机屏幕调到最亮也仍然看不清上面的字。深受眼疾困扰的孔先生,辗转多家医院求医,也没能得到令他满意的手术方案,于是拖延至今。机缘巧合之下,来到宁波市第一医院太学眼科中心,找到余威德主任,术前检查双眼均远视300多度,左眼高度散光425度,右眼高度散光300度,伴核性白内障。这种情况只有做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才可能提高视力。余主任考虑到他年纪尚轻,往后的日子还很长,如果植入普通的单焦晶体眼睛从此就基本丧失了调节力,单焦晶体只能选择一个焦段(远或近),并且不能矫正散光。如果植入单焦散光晶体设定为看远,那看近就必须要戴老花镜,看近的一副,看电脑(中距离)还得再一副;设定为看近,则需要两副眼镜来看清中距离和远距离的视界。非常麻烦,试想一下漫长的余生都需要随身携带两副眼镜戴上摘下,是否会对未来的生活也少了一些期待?对他来说目前最好的方案是用带散光矫正的多焦散光晶体,既可实现全程视力,又能矫正散光。孔先生在详细了解自身情况与各种解决方案后,选择植入蔡司双焦散光矫正人工晶状体,谨慎的他决定先做一只眼睛的手术看看效果再决定是否接受另一眼的手术,手术后第一天复查就决定要做另一眼了,双眼相差300多度,没做手术的那只眼睛由于白内障还有远视、高度散光等多种问题叠加导致看到的画面色彩暗淡且模糊,而手术后的那只眼睛,不仅清晰,还看到了世界真实的色彩,觉得特别鲜艳。时隔3天,孔先生接受了另一眼的手术。(▲手术前后视觉模拟图)(▲手术前后验光单)术后第一天复查,就自己开车来了,感觉自己恢复得很好。复查结果:双眼裸眼视力远、中、近都达到了1.0! 孔先生表示很惊喜,之前是看我们的科普文,现在是切身体会到,反证之前我们说的都是真实的,这个叫做真正的“百闻不如一见”!他说“术后视界不仅清晰了,畏光也少了很多,以前总是由于畏光而眯着眼睛,现在不用眯着了,感觉眼睛都大了!而且手术后才发现,原来有些人穿的衣服颜色是那么的鲜艳!”愿清晰的视界陪伴孔先生走出似锦的前程。如何有效预防白内障年轻化?1、避免眼睛过度接触紫外线。特殊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镜,如长期户外活动、高海拔地区人员等。2、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不要在黑暗处长时间使用手机。3、避免眼部外伤,眼睛受伤,若伤及晶体会导致晶体混浊从而并发白内障。4、积极治疗引起白内障的眼病,如糖尿病、青光眼、葡萄膜炎等。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当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其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称为近视眼。此时配上一副凹透镜,使像距拉长,就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了,这就是人们所佩戴的近视眼镜。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近视手术来摆脱框架眼镜。那么,近视手术又该如何选择呢?目前近视手术主要分为角膜屈光手术、晶体屈光手术、联合手术三大类。●角膜屈光手术①全飞秒激光手术(ReLEx SMILE)用激光在角膜上进行深浅两次扫射,制作出一个微透镜,再经过一个2-4毫米的切口(微笑型),取出透镜,即可矫正视力。适合角膜形态良好且厚度允许的范围内,可矫正近视50~900度,散光25~500度。优点:由于切口只有2-4mm,不产生角膜瓣,所以术后角膜的抗冲击性能更优,不用担心外伤引起角膜瓣移位或丢失的风险,角膜生物力学更稳定,角膜浅层神经功能得到最大的保护,术后视力恢复快,屈光度数稳定性极高。缺点:对角膜厚度的要求比较严格,目前只能矫正近视和散光,远视的全飞秒手术尚在临床试验当中,可矫正的近视度数及散光度数上限不及半飞秒。对患者的配合度要求较高,患者在术中须主动配合注视约23秒,所以术前必须做好固视训练。00:00/00:00倍速②半飞秒激光手术(FEMTO-LASIK)用飞秒激光制作光滑的角膜瓣,再使用准分子激光消融角膜基质层,改变角膜曲率,再复位角膜瓣。优点:可以做精确化的切削,相对于散光比较大的人群和角膜形态不规则的人群,医生可以制定量体裁衣式个体化方案进行切削。矫正范围更广,近视可以最高矫正到1200度,散光最高600度,远视最高600度,是全飞秒手术的重要补充。有些患者不适合全飞秒手术,但是可以做半飞秒手术,如远视、老视、一定范围内的薄角膜、高度数、高散光等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快。缺点:半飞秒手术需要制作角膜瓣,存在眼外伤引起角膜瓣移位和丢失的风险。术后万一角膜切口处受到较大力量的撞击(当然发生概率非常小),角膜瓣有裂开的风险,一旦发生则需要尽早手术复位。另外,半飞秒术后干眼的持续时间比全飞秒长。00:00/00:00倍速③TransPRK(常见缩写为TPRK)TransPRK又称全激光角膜表层手术,用准分子激光轻柔去除角膜上皮,同时利用激光矫正近视,手术全程由激光一步完成。优点:无需制作角膜瓣(节约角膜厚度),全自动化切削,无需手动器械操作,无切口,适合因角膜薄而不能做飞秒手术者,也可以处理初次手术和二次手术的角膜不规则问题,以及以改善视觉质量为目标的二次增效手术。缺点:术后需佩戴三天绷带镜,且不适感较重,用药时间长,恢复时间慢。④SMART(Smart = TransPRK + SPT)Smart手术便是在TransPRK技术上增添了SPT智能脉冲技术,可进一步减小切削后角膜基质床表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减小角膜基质层的损伤程度。手术过程和TransPRK一样,相较TransPRK而言,术后上皮愈合更快,疼痛减少,HAZE减少。可以说SMART是TransPRK的升级版。适合近视100-600度,散光400度以内的人群。00:00/00:00倍速⑤其他角膜屈光手术传统的LASIK手术为使用机械板层刀的手术,术中存在发生纽扣瓣、游离瓣的风险,且角膜的实际厚度的精确度较低,已经逐渐被半飞秒取代。还有一些角膜表层手术,比如PRK、LASEK,目前临床上已经被新方法逐步取代。●晶体屈光手术①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如ICL晶体植入术,又叫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将一种“矫正近视的超薄微型镜片”放置于眼睛后房间隙,即虹膜与晶状体之间。术后视觉质量优。该技术给近视、干眼症、角膜偏薄、角膜脆弱等不适合进行近视激光手术的患者带来了另一理想选择。ICL矫正范围:近视度数50度至1800度,散光600度以内,更高度数可以欠矫或者联合角膜屈光手术。跟ICL同类型的,还有依镜PRL(Posterior Chamber-Phakic Refractive Lens),又被称为“悬浮镜”,是一款矫正1000~3000度近视的有晶状体眼后房屈光晶体。通过微创手术,将依镜PRL植入到眼后房。依镜PRL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批准上市。与角膜屈光手术相比,该方式不破坏角膜组织结构的完整,是一种加法手术,万一以后需要做其他眼部手术,能够随时取出或更换。②屈光晶体置换手术是一种眼内晶状体置换手术,通过微切口(1.8-3mm)将原晶状体摘除并用屈光晶状体置换的一种手术治疗。其主要用于矫治高度近视,尤其适用于已经出现老视、白内障的患者。选用多功能人工晶状体,可一次性解决近视、老视(老花)、白内障、远视、散光等多种屈光问题。详见《让眼睛“恢复出厂设置”,这是真的吗?》●联合手术近视度数或散光度数过高,仅单一手术无法完全矫正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角膜与晶体联合手术。目前手术方式种类很多,除了手术方式个性化选择外,手术参数设计需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主要包括光学区大小的设计、角膜瓣的设计、最佳屈光度数的确定和晶体的选择、度数规划等。所以在结合自身需求做选择的时候,听取医生专业的建议是非常必要的。全飞好还是半飞好?汉字博大精深,从名称上看,半飞就已经输给全飞了,实际上只是手术术式的区别,全飞引进中国已经十多年了,如果可以完全取代半飞,那么半飞应该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既然没有,说明半飞也有自身的优势,个性化飞秒,比如波前像差优化、角膜地形图引导、Q值引导都是在半飞的过程中完成的。所以不能主观地下结论半飞好或全飞好,而要根据自身的眼睛情况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术式。哪些人适合做近视手术?患者本人有摘镜愿望,对手术效果有合理的期望值;年满18周岁(遇特殊情况外可适当放宽);近2年屈光度稳定(每年变化≤0.50D);无其他明显影响视力的眼部疾病和(或)影响手术恢复的全身器质性病变;经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者;孕期和哺乳期不建议手术;配戴角膜接触镜者,软镜需停戴1周,硬镜需停戴3周,OK镜需停戴3个月以上;心理及精神健康,能够充分理解并接受可能发生的手术并发症;另外,还要结合详细的术前检查和医生的评估来确认是否符合手术条件。我要不要做近视手术?主要看个人摘镜愿望是否强烈,有的人是因为框架眼镜太麻烦,有的人觉得戴厚重的眼镜已经严重影响生活品质,还有的只是单纯为了形象上的改变而选择做手术。所以是否要做近视手术,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摘镜愿望,有的人觉得戴框架眼镜好看,或者已经习惯了戴框架眼镜,觉得对生活影响不大,那就可以不用考虑手术。但仍建议定期检查眼底。为什么有些眼科医生自己也戴眼镜?首先,医院有很多眼科医生、护士和家属做了近视手术,近视手术已开展多年,经临床证实为安全的屈光手术。你只看到戴眼镜的医生,那些没戴眼镜的医生你又如何知道哪些做了近视手术而哪些本身没有近视呢?其次,近视手术不是想做就能做的。术前有20多项精细的眼科检查,如果不符合手术条件,是会被医生拒绝滴。另外,要不要手术其实也取决于个人摘镜愿望是否强烈,也有人觉得自己戴眼镜更帅更美,不是吗?手术时间要多久?会不会很疼?手术过程其实很快,除了术前准备,真正手术时间也就 10 来分钟,并且手术中会滴表面麻醉药,基本不会有疼痛的感觉,对于个别敏感的人来说,可能会稍有不适。现代医疗发展带来的便利,帮助很多人实现了摘镜的愿望,但这并不意味着手术适合每一个人,也不意味着再也不会近视了,还是需要健康用眼。如果你本身就是容易焦虑或者很敏感的人,就不太建议手术。毕竟术后可能会有干眼、夜间眩光等不适,一般人觉得问题不大,但是对于极少数敏感的人,可能会放大这种不适,从而影响正常生活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一定要先做详细的术前检查,确保你的眼睛可以手术以及确定适合你的手术方案;其次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享受手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能坦然接受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适及后续治疗。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高安全 超微创 恢复快什么是白内障?白内障是指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改变所导致的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是全球第一位致盲眼病,只要活得足够久,100%的人都会患白内障,就像每个人都会长白头发一样。白内障的发生与环境、营养、代谢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根据病因分为老年性(年龄相关性)、外伤性、并发性、代谢性、药物及中毒性、辐射性、先天性和后发性白内障等,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是患病人数最多的一类,所以下面提到的“白内障”主要就是指的老年性白内障。白内障的症状视力减退是白内障的主要症状,而且是无痛、无痒、无感觉地进行,有如雾里看花。这种视力下降通常耗时数年,速度因人而异,糖尿病、高度近视患者,可能下降速度更快。其它症状:●晚上看有光源物体,如车灯或街灯,有光晕现象●白天失去色彩的鲜明度(尤其是蓝色与绿色)●颜色变得很暗●更换眼镜频率高●视物重影或多影●近视加深 老花减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药物经过循证医学的论证能真正治疗白内障。手术才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方法。超声乳化术介绍利用超声乳化术的手术方式,通过极小的切口来吸除混浊的晶状体。问世于20世纪60年代,这种手术是非常安全和成熟的。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我国年手术量就有近370万例。微创超声乳化术优点微创超声乳化术:切口1.8-2.2mm,是目前最成熟、运用最广泛的手术方法●快速恢复良好视力●快速恢复日常生活●减少术后散光,提升裸眼视力●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降低术后发炎及感染风险●联合多种功能及不同度数人工晶体,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微创超声乳化术手术步骤STEP1局部滴眼药水麻醉。STEP2用显微器械在角膜边缘制作微切口。STEP3连续环形撕囊,将超乳探头伸入眼内。STEP4劈核,再利用超乳探头振动将混浊的晶状体粉碎并乳化。STEP5将乳化后的晶状体吸出。STEP6通过微小的切口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取代原有的混浊晶状体。手术全程在显微镜下进行,利用注射方式将人工晶体折叠注入眼内后展开,手术切口可缩小到1.8-3mm。精致白内障手术 改善术后散光微创超声乳化术+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随着显微手术的进步,以及多种功能性人工晶体的出现,微创超声乳化术几乎不带入额外散光,联合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植入,可以使原本有散光的患者也能得到很好的矫正,获得清晰视力,使白内障手术更趋完美。白内障手术进入屈光时代药物治疗只用于早期白内障,从临床观察来看,药物对已混浊的晶体尚无明显疗效。对于白内障的治疗,医学界提倡在防盲治盲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术后视觉。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国际上成熟先进的白内障治疗的手术方法。白内障术后的视觉质量跟人工晶体的选择有较大的关联。常规的单焦人工晶体,患者在远、中、近距离视物范围内只能三选一;而一些功能型人工晶体如三焦点人工晶体,能使患者获得远、中、近全程的视力;另外,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可以矫正散光。功能型人工晶体的应用,使白内障进入屈光手术时代,一次手术可为患者同时解决白内障、老花、散光、近视或远视等多种问题。如有这方面需求的患者,可通过专业医生检查评估后,再根据自身经济状况与用眼需求选择最合适的人工晶体。屈光晶体手术详见(点击下方蓝字跳转):《让眼睛“恢复出厂设置”,这是真的吗?》白内障的治疗时机专家提醒:如果感到视力模糊,已造成工作、日常生活中的困扰,且经眼科医生检查与白内障关联时,即可考虑接受手术治疗。千万不要熬到白内障成熟或者过熟期才考虑手术,因为白内障严重时,不但术前度数测量困难,而且较易引起并发症,还会增加手术难度与风险。20项白内障术前眼部检查白内障术后复查时间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具体情况请遵医嘱,不适随诊。白内障术后注意事项白内障患者接受手术后,如果视网膜功能良好,大多数患者视力会有所改善,3个月左右趋于稳定,需要配镜时再来院医学验光配镜。在这段时间里,患者应遵循医师指示进行护理,才可加快恢复。▲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专家介绍余威德宁波市第一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医师老视、白内障、近视等屈光手术专家中国康复医学会视觉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太学眼科高阶白内障中心主任太学眼科集团高阶白内障首席青年专家德国蔡司三焦点青年顾问专家瑞士STAAR公司EVO Visian ICL手术认证医师余威德医师 愿每个人的眼里都有光~长按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
分享一个ICL案例: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只有0.6-0.7,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8+,双眼视力1.0!ICL虽好,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的,哪些人适合做ICL手术?1、年龄:18-55周岁,最佳年龄是21-45岁;2、近视度数50度至1800度,散光600度以内(更高度数可以欠矫或者联合角膜屈光手术);3、近两年的屈光度数比较稳定(最好两年之内增长不超过100度);4、眼部没有器质性疾病,没有活动性炎症;5、全身无严重疾病,心理健康。
3月26日,提供33厘米近视力的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强生眼力健TECNISSynergy™跃无级®人工晶状体在宁波顺利完成植入,这是该晶体正式获批后在全国范围内的首批使用,也是宁波市首例植入手术,由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太学眼科中心副主任医师、太学眼科高阶白内障中心主任、太学眼科集团高阶白内障首席青年专家余威德主任执刀。术后第二天,患者术眼远、中、近视力均提高到了1.0(术前视力只有0.1),他激动地表示:“感觉自己的眼睛一下子恢复到了年轻的时候,重获光明的感觉真的太好了!”超8成老年人正遭受白内障和老花眼的双重困扰白内障是世界排名首位的致盲性眼病,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我国60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截至2022年,我国白内障人数已高达1.4亿。而老花眼通常在40岁以后出现,52岁时的发病率就已接近100%,超八成60岁以上老年人正在遭受老花眼和白内障的双重困扰。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白内障与老花眼患病人数也正呈逐年增长趋势。而大批40岁、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仍然活跃在职场,白内障及老花眼的困扰更加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视觉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看得见”,还要满足各种生活需求,例如使用手机等各类电子设备、自驾旅行、户外运动等。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提高和人工晶状体研发的显著创新,让复明性白内障手术成功迈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而随着划时代产品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的研发及问世,如今的患者已经能够享受到完整、连续、动态的高质量视力。33cm近视力更契合中国人的用眼需求随着生活习惯改变,手机、平板电脑等现代电子产品的迭代更新,人们对中近视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据了解,相较于欧美人种,亚洲人的手臂长度更短,对近距离的视力要求更高,平时看书、看手机、化妆甚至剪指甲等日常的习惯用眼距离,平均在33.95厘米。此外,比起笔画简单的英文,中文汉字也更为复杂,所需要的视力几乎是英文字符的1.54倍,因此,这也对亚洲人的近视力提出了更精细的要求。作为全球首款提供33cm近视力的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TECNISSynergy™跃无级®人工晶状体,专为亚洲人用眼习惯设计,绝大部分患者植入后无需伸长手臂或迎合人工晶状体的焦点距离,便可享受从33cm到远距离视程范围内的高质量连续视力。同时,TECNISSynergy™跃无级®人工晶状体还可模拟自然人眼,清晰捕获从远到近任意距离,即使在暗光条件下,也能提供优质的暗视力,赋予患者全天候的连续、不间断的高质量视力。真正连续视程多重创新技术颠覆传统视觉体验 TECNISSynergy™跃无级®人工晶状体,同时获得欧盟、美国FDA和中国药监局的批准。完美延续了连续视程领域的独创技术,并首次实现了33cm近视力,让视程变得更长,从而为患者提供了从远距离到最适合人眼阅读的33cm近距离的连续高清视力。“与传统单焦人工晶状体相比,TECNISSynergy™跃无级®人工晶状体具有更好的视觉体验,它能够在模拟自然眼的同时,增强图像对比敏感度,更适合中国患者近距离的用眼需求。”提及此次手术,余威德主任表示:“此举将进一步提升屈光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为国内白内障与老花眼的患者,提供从远到近距离的高质量完整视力,推动中国白内障治疗领域的高质量发展。相信在未来,越来越多的国内患者可以受益于这项产品,重新拥有明亮而健康的生活。”
9年前 近视1000多度,散光300多度的赖女士受够了厚重的框架眼镜,接受了双眼ICL手术,术后视觉效果一直不错。 近2年 赖女士发觉自己的视力逐渐下降,看近吃力,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自己已经得了白内障和老花眼。 近期 赖女士乘高铁从福建来宁波求医,找到余威德主任,接受了手术取出ICL,同时实施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换上蔡司双焦点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由于度数特别,是负度数又是大散光(常规晶体都是正度数),晶体需要德国定制,等待了3个月才到国内。取出来的ICL晶体仍旧完好透明。(见下方视频) 术后一周 双眼达到了裸眼不戴镜看远0.9,看近1.0的视力!看远看近都清晰了。 一起来看看赖女士的采访视频,听听她的感受吧! (点击播放视频↓) 时隔9年,赖女士眼中取出的ICL仍旧完好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