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非常常见,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暴增。甲状腺结节包括甲状腺良性结节、桥本甲状腺炎和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结节样改变、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等多种病变,其中大概有10-15%的结节是恶性结节。 多数结节通过病史、甲功、甲状腺B超、甲状腺触诊以及甲状腺ECT检查可以明确性质。而部分结节利用上述方法仍然存在鉴别良恶性的困难。而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是关键,是患者和医师最关注的问题,牵涉到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无法确定结节性质时易导致以下情况: 1.无法确定甲状腺结节需要手术与否,容易导致过度治疗或治疗不及时、不充分。 2.使80%—90%左右的良性结节手术被扩大了,带来不必要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 3.使10%左右的甲状腺癌及其他多发结节的手术不彻底,需要二次手术。 为了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结节鉴别的准确率,国际上首推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涂片检查(FNA)。该技术被认为是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必需的重要初筛手段,临床诊断符合率可达到80-90%。FNA检查简单、易行、准确性高。结合高分辨率B超引导,在有经验的医学中心开展的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等优点,对血管和神经的损伤风险性较小,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方式。 哪些人需要进行FNA呢? 1.凡直径>1厘米的甲状腺结节,均可考虑FNA检查。 2.直径
甲状腺检查里有两个重要的自身抗体:甲状腺蛋白抗体(简称 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简称 TPOAb)。有一些患者是因体检发现这两个抗体升高来就诊。有些人这两种抗体还非常高,因此非常担心,但是自身并没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这些抗体这么高对人体有危害吗? 这两种抗体是怎么来的呢?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就是抗甲状腺球蛋白(Tg)的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就是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的抗体。 什么是甲状腺球蛋白(Tg)? 甲状腺球蛋白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的,然后分泌进入甲状腺滤泡腔内。正常人实际上体内的甲状腺球蛋白很少释放到血液中,常规的检验中只能测到少量的甲状腺球蛋白。 什么是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酶,其位于甲状腺上皮细胞微绒毛的内腔表面,它对甲状腺激素(T3,T4)生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甲状腺的这两种的抗体是怎么产生的呢? 那是因为由于某种原因甲状腺受到破坏(炎症、放射损伤等),本来在甲状腺细胞内的「甲状腺球蛋白」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大量的释放到血液中,机体内的免疫细胞对这些东西不识别,认为是异物,那么淋巴细胞就产生了对应的抗体。 常见的原因就是自身免疫性性甲状腺炎,由于炎症破坏了甲状腺细胞,导致其溢出产生的,所以它们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标志性抗体,其水平升高表明甲状腺组织处于免疫性炎症活跃状态,甲状腺被破坏。一般来说,数值越高,破坏的越严重。但是也有特例,如在桥本甲状腺炎的晚期,甲状腺滤泡萎缩退化后,TG、TPO 释放到血液中就减少,它们产生的抗体也减少了,但是实际的病情可能是更严重了,也就是说甲状腺功能损害的更严重,如果是激素替代治疗需要的药物剂量可能会更大。所以说在病程中抗体低了,也不一定就是病情好转了,还要结合病史及其他检测方法综合判断。也有些专家认为自身抗体反过来也能破坏甲状腺,但这在学术上还存在争论。 TPOAb 与 TGAb 的临床意义基本相同,正常人这两种抗体也可能存在,但滴度或者说阳性率比较低,随着年龄增加,数值会有所升高。尤其女性可能会更高点,所以说这两个抗体轻度升高意义不是很大,大家不要过于担心。 一般认为 TPOAb 的敏感性更高,有些非甲状腺疾病,如其他免疫性疾病,它也可以升高。而 TGAb 的特异性更高,也就是说,TGAb 升高一般都是甲状腺疾病所致。但在病理上 TGAb 意义可能不如 TPOAb,因为几乎所以的桥本甲状腺和 70% 的 Graves 病患者都存在 TPOAb,但 TGAb 有可能会正常。 我们在临床上把这两个自身抗体作为诊断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AITD)的主要依据,中/重度升高主要见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轻度/中度升高可以见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即 Graves 病);通常认为 TPOAb、TGAb 升高提示患者将来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增加。如果是孕妇 TPOAb 、TgAb 持续阳性,预示发生「产后甲状腺炎」及「婴幼儿甲减」的风险增加,但不是绝对的。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桥本甲状腺炎的患者这两个抗体都高,随着病程的延长它的数值可以下降。虽然说这两个抗体高对桥本的诊断很重要,但如果不高也不能否定桥本的诊断。
病人对于内分泌医生给出的诊断“桥本甲状腺炎”往往一头雾水:“这是什么病?”、“严重吗?”、“要开刀吗?”......下面我们就来揭开桥本甲状腺炎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桥本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甲状腺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女性多发,具有遗传易感性及家族聚集性。桥本甲状腺炎起病隐匿,进展也非常缓慢,大都没有症状,往往是在无意中或体检时才发现。有些患者表现为颈部增粗,超声提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伴有咽部不'适或轻度咽下困难,有时有颈部压迫感。 大多数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功能是正常的,仅表现为甲状腺抗体(特别是TPOAb、TgAb)升高,但随着疾病进展、炎症对甲状腺滤泡的不断破坏,约有一半的患者最终会发展成为甲减,表现为怕冷、心动过缓、便秘,浮肿等。 如何诊断? 为了明确桥本甲状腺炎,通常需要做以下检查: 1、甲状腺功能:在桥本甲状腺炎的早期,甲状腺功能大都是正常的(T3、T4及TSH都在正常水平范围内);随着病程的进展,血TSH逐渐升高,T3、T4仍在正常水平,即变成亚临床甲减;随着疾病的进一步进展,甲状腺功能表现为甲减(即T3、T4下降,TSH升高)。 2、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和TPOAb明显升高是本病的特征之一;另外,甲状腺超声检查显示甲状腺肿大,呈弥漫性,不均匀的低回声改变。 桥本甲状腺炎怎么治疗? 桥本患者的饮食不需要特殊控制,只要别超量摄入碘即可,可以用碘盐。其实是很多药物,尤其是中药含有大量碘,需要注意。 桥本甲状腺炎一般不需手术治疗,确诊桥本甲状腺炎后,需要根据甲状腺激素水平及有无症状而决定是否进行治疗。 出现甲减时,需要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直至血TSH降至目标值,甲状腺素片替代一般需终身治疗,不能随意停药;当出现亚临床甲减时,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等多方面情况决定是否替代治疗;对于仅出现抗体升高的桥本甲状腺炎,无需治疗,但需要每半年至一年复查甲状腺激素水平,警惕其发展为甲减。 桥本的女性在孕前,孕期要监测甲功。 总之,桥本是一种慢性的常见疾病,治疗简单,只要控制好甲状腺功能,对寿命和生活质量没有影响。根本不需要恐慌。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在中国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女性群体中。据2019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甲状腺癌发病率在中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于第4位,是近年来女性肿瘤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肿瘤。 根据病理类型,甲状腺癌主要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癌,甲状腺未分化癌及甲状腺髓样癌,不同类型甲状腺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存在差异,治疗方法及预后有明显差异。 甲状腺结节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较高,但约5%-15%的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的早期发现主要通过触诊,以及体检时的超声检查。对于结节患者需要进一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从而针对性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基因检测助力甲状腺癌精准诊疗 目前,细针穿刺活检(FNA)是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首选方法,国内外均推荐使用FNA进行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但仍有约四分之一的样本通过FNA是很难或无法判定良恶性的,对于此类患者,目前推荐使用基因检测对结节的良恶性进行进一步鉴别。 甲状腺结节术前进行FNA样本基因检测除了可以辅助良恶性鉴别外,还可以减少漏诊率、帮助外科医生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改善治疗效果,真正实现精准治疗,从多个层面为患者带来好处。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样本进行基因检测可以预测复发风险并指导用药。BRAF等基因突变与甲状腺癌复发相关,多个基因突变的甲状腺癌具有更易复发,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措施及严密监测。 相关基因检测,可以为甲癌患者提供更个性化针对性用药提示,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携带BRAF V600E突变的甲状腺未分化癌,而拉罗替尼也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NTRK融合的甲状腺癌。 此外,对于甲状腺髓样癌患者,RET基因检测可以提示预后及遗传风险,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 甲状腺癌全周期基因检测技术 目前针对甲状腺诊治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甲癌全周期基因检测技术,基于高端测序平台,使用一步法专利技术,实现更少样本量,更短周期,精准检测与甲状腺癌高度相关的多种基因组合。针对FNA穿刺样本进行基因检测,在分子水平进一步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协助选择适宜手术方式,帮助预测复发及转移风险,指导用药及遗传筛查。 技术优势: 1.全面覆盖与甲状腺癌相关的基因变异 2.同时检测DNA和RNA,全面检出融合基因 3.大量临床验证,高特异性和敏感度,检测结果更加可靠 适合进行基因检测的患者: 术前需FNA良恶性鉴别的患者 2.术后需预后评估的患者 3.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及甲状腺未分化癌用药指导 4. 甲状腺髓样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