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痦子”在医学上称为“色素痣”,又名痣细胞痣、细胞痣、黑素细胞痣等,是由痣细胞组成的扁平或隆起的良性皮肤肿瘤,临床上比较常见。好发于人体全身的皮肤和粘膜,主要表现为大小、形态、颜色不一的皮肤表面增生。 分类: 痣根据出现的时间分为:先天性色素痣,获得性色素痣(后天性色素痣)。先天性色素痣是出生就有的;获得性色素痣是患者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后由于某些原因所长出来的色素痣。 痣根据组织细胞团块的深浅、层次可分为:皮内痣(最深,痣细胞都位于真皮,点痣易留疤),混合痣,交界痣(最浅,痣细胞位于表皮下方,真皮上方,点痣留疤风险较小)。 病因 目前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明确,有可能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痣的发生。另外,部分痣的形成可能与紫外线照射、激素水平变化等有关。 流行病学 痣比较常见,人群患病率几乎为100%,但癌变率低,大概为0.1%。痣一般出现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数目也会逐渐增加。 癌变风险 色素痣很常见,几乎每人都有,在若干的色素痣中只有少数恶化,所以大家不必过度担心。据统计,1/4~1/3 的黑素瘤是由交界痣发展而成,尤其易受摩擦刺激部位如足底,甲下等处色素痣最易恶变,应该注意。色素痣突然迅速增大或变黑,结痂或出血,发炎或溃破,或痣旁出现一些较小的痣时,须注意恶变的可能性。 就医指征 1、当痣出现瘙痒、疼痛、结痂、破溃、出血等症状; 2、痣处于经常摩擦部位,或经常继发感染并产生炎症; 3、痣不断变大或是突出。 4、痣的颜色发生改变,变暗或有超过两种颜色出现。 5、先天性巨色素痣。 6、怀疑有癌变倾向或对人体产生心理问题。 若有以上情况应尽早至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行皮肤镜或病理活检检查,用来观察痣是否有恶变倾向。 治疗: 色素痣一般不必治疗。发生于掌跖等易受外伤部位的痣及有恶变可能的痣要切除并做组织学检查,尤其对于直径大于 1.5cm,边界不规则颜色不均匀的皮损。冷冻疗法及冰酷酸等腐蚀药往往不能完全消除痣细胞,不可滥用,以免刺激痣细胞,甚至有促使恶化的危险。水晶膏等腐蚀药只能用于浅小的痣,“宜用线针桃破,以水晶膏点之,三四日结痂,其痣自落”(《医宗金鉴》)。其他方法,如电灼及激光都可应用,但一般彻底祛除色素痣会形成浅瘢痕,无瘢痕形成者往往复发。 建议:点痣,切痣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
1、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任何一种治疗方案优于其他治疗方案,也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案适合于所有患者以及所有疣体。更没有一种治疗方案可以保证一次就好,且不复发。 2、需根据疣体大小、数目、部位和形态,并充分考虑患者年龄、个体差异和依从性,选择个体化治疗。 3、女性患者在开始治疗之前,需要确定HPV 型别、明确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等级、行脱落细胞学检查并且活检了解病灶是否存在癌变情况,必要时可请妇科专家协助诊治。 4、尖锐湿疣复发与亚临床感染关系密切,因此在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前, 可先作醋酸白试验, 明确可疑感染部位,尽量清除亚临床感染,以减少复发。 5、复发是尖锐湿疣的常见问题, 常见于治疗后3~6 个月。尖锐湿疣疗后的最初3 个月,应嘱患者每2 周随诊1次,3 个月后,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随访间期,直至末次治疗后6 个月。 6、尖锐湿疣的判愈标准为治疗后疣体消失,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治疗后6 个月无复发者,则复发机会减少。CA的预后一般良好,虽然治疗后复发率较高,但通过正确处理最终可达临床治愈。 7、尖锐湿疣患者应行性传播疾病筛查,尤其是梅毒和HIV的筛查。 8、患者6 个月内所有性伴都应接受性传播疾病筛查和体格检查,同时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男性CA 患者的女性性伴可做宫颈细胞学筛查及高危HPV 检查。 9、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生殖道HPV 感染的危险性,也可以减少HPV 感染相关疾病(即CA 或宫颈癌)的危险性。但是HPV 感染可以发生在未被安全套覆盖或保护的区域如阴囊、阴唇或肛周。因此安全套可以减少性病几率,但不能阻断性病。 10、 HPV 疫苗可有效预防特定型别的HPV 感染,但不能用于治疗已发生的HPV 感染和已存在的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