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院后关注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公众号,网上办理病例邮寄(内含术后病理报告) 2.术后一个月返院复查,提前一周网上挂号,孙凤林主任每周三上午出门诊,复查时携带术后病理,决定是否需要下一步治疗;开胸手术的病人同时挂当天伤口造口门诊,由家属陪同到三楼伤口造口门诊拆线(建议复查前在当地医院就近拆线,这个健康号有相关拆线视频可供报考),微创手术病人不需要拆线。 3.术后可酌情口服头孢克肟或拜复乐继续抗炎一周。 4.出院到家2-3天可解开胸带,取下切口纱布敷料,保持切口干净整洁即可。 5.出院后应避免剧烈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量力而行”,继续高蛋白低脂饮食。 6.术后常见的胸闷气短,低热,咳嗽,切口及周围疼痛不适等症状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可以对症处置(休息,应用退热药,止咳药,止疼药等),持续持续严重且不缓解时应就近就医。 7.出院诊断书原件仅一份,涉及医保或保险报销需要多份时,原件加盖医院公章后自行彩信备份。 8.科室联系电话 0451-85718240
癌性腹水是由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水,是癌症晚期常见的临床表现,具有顽固、量大、反复出现的特点。 癌性腹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预后较差,平均生存期约 20 周,以胃肠道来源的恶性肿瘤预后最差,生存期仅 12 周左右。 恶性腹水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引起总的毛细血管内膜面积明显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腹腔内的蛋白浓度升高,从而导致腹腔内的胶体渗透压升高; 淋巴系统引流障碍,淋巴系统的吸收减少; 癌症晚期病人常伴有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水钠潴留等相关。 癌性腹水的治疗 1初次出现或少量,不需进行专门治疗 注意卧床休息,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 2~4 g)。适当限制水的摄入量(每日入水量约 1~1.5L)。 2利尿剂治疗 利尿剂治疗对恶性腹水疗效差,文献报道有效率约 44%。 利尿剂常首选螺内酯,或可联用呋塞米,效果不佳时,需要复查肝功,如果伴有低蛋白血症(
肺结节随访过程中如何鉴别良恶性? 随访中肺结节有如下变化者,多考虑为良性: 短期内病灶外部特征变化明显,无分叶或出现极深度分叶,边缘变光整或变模糊; 密度均匀或变淡; 在密度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病灶缩小或消失; 病灶迅速变大,倍增时间
胸腺瘤是前纵隔肿瘤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约占50%。 部位:前纵隔中部偏上。 形状:圆形或分叶状实性肿块。 密度:多均匀,可有坏死、钙化。 边缘:良性清楚,病变周围脂肪间隙存在;恶性不清,病变周围脂肪间隙,消失,胸腔及心包可有积液。 增强扫描:实性部分中等强化,坏死区不强化。 组织学分型:A型和AB型为良性肿瘤,B1型为低度恶性,B2型为中度恶性,B3型与胸腺癌均为高度恶性,侵袭性强。 图1胸腺瘤A;图2胸腺瘤AB;图3胸腺瘤B;图4胸腺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以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配合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近日,来自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的Pandolfino等对贲门失弛缓症的症状及诊疗手段等进行了简要概述,文章发表在近期的JAMA杂志上。发病原因是什么?贲门失弛缓症是由食管内神经缺乏导致的食管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吞咽困难。常见症状有哪些?1.固态食物或液态食物吞咽困难;2.胸痛或烧心;3.食物反流(夜晚可能加重);4.摄食或喝水时出现呛咳。上述症状类似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症状,而GERD为常见疾病,故许多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刚开始接受的是GERD治疗。加重症状的因素有哪些?1.某些食物,诸如肉类、面包、米饭及某些蔬菜。因此,建议患者在医生及营养专家的帮助下选择饮食;2.进餐时饮水或碳酸饮料(一些患者发现可缓解症状,但另一些患者发现可加重胸痛等症状);3.睡前饮食。因此,建议患者在睡前4小时内勿进食,睡觉时加用枕头。4.服药时药物残留于食管。一些口服药可加重症状,但不同药物导致症状的严重程度并不一致,因此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诊疗手段包括哪些?可通过一系列检查帮助诊断:使用X线成像或内镜可帮助医生看清患者食管内的情况;一些其他检查可以对食管肌肉状态进行检测。贲门失弛缓症不能治愈,但可采用一些治疗手段缓和症状,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1.药物治疗可用于不能手术的患者,也可用于暂时缓解症状。2.一些药物有助于恢复食管肌肉功能,但这些药物可能对缓解症状并无作用。此外,这些药物不能阻止症状加重。因此,此类药物只能暂时性的使用。3.内镜下药物注射,此类药物可以通过降低食管内压力而缓解症状,但通常只能疗效只能持续6个月。因此,患者需要每年都接受治疗。4.手术治疗:(1)球囊扩张术:治疗常效果较好,但可能需要多次扩张才可达到最佳疗效。(2)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治疗效果好,但相对于球囊扩张术风险较高。(3)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绝大部分患者治疗有效,但也可能需要多次手术才可达到最佳疗效。对患者有何建议?1、饮食控制:患者应该避免食用可加重症状的食物及饮料。2、保持随访:贲门失弛缓症不可治愈,患者需要保持随访以防止疾病加重。3、注意并发症:就医时,患者需要告知医生症状是否加重以及体重是否下降。
胸腺癌是源于胸腺上皮的一类恶性肿瘤,发病率比胸腺瘤(0. 17/10 万)更低,仅占胸腺上皮肿瘤的 15%-20%。与胸腺瘤相比,其侵袭性强,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逐渐被大家所重视,2004 年 WHO 病理分类将其列为一类独立的胸腺上皮肿瘤。因为胸腺癌发病率低,缺乏前瞻性研究和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在胸腺癌的定义、分期、辅助治疗地位等方面都存在较大争议。现就胸腺癌的现状与争议作一综述,以供参考。胸腺癌历史与争议现有文献中,有关胸腺癌的术语多样,包括“高分化胸腺癌(B3 胸腺瘤)”,“C 型胸腺瘤”,“不典型胸腺瘤”,“恶性胸腺瘤”,“侵袭性胸腺瘤”等。这与胸腺癌定义的长期历史演变有关:1977 年 Shimosato 等通过对胸腺鳞癌的研究提出胸腺癌为原发胸腺肿瘤;1982 年 Snover 等描述了胸腺癌的其他几种病理类型(基底样癌,黏液表皮样癌,透明细胞癌,肉瘤样癌);1989 年 Kirchner 和 Muller-Hermelink 提出高分化胸腺癌和高级别胸腺癌的概念;1999 年 WHO 病理分类标准将胸腺癌定义为 C 型胸腺瘤;直到 2004 年 WHO 病理分类将胸腺癌单独归为一类特殊的胸腺上皮肿瘤,并将备受争议的胸腺来源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归类于胸腺癌。该分类标准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临床。胸腺癌与胸腺瘤的区别胸腺癌是来源于胸腺上皮的一类特殊类型的恶性肿瘤,其与胸腺瘤有着明显区别:1.病理特征 胸腺癌缺乏胸腺特征样结构和不成熟 T 淋巴细胞,具有明显的异型性和侵袭性,类似其他实体癌,与胸腺外转移癌很难鉴别,因此胸腺癌的诊断是一种排除性诊断。2.临床表现 胸腺瘤多因体检发现,而胸腺癌多有心包、腔静脉系统及肺等邻近脏器局部侵犯,诊断时 52%-76% 的患者出现相应受累脏器相关的临床症状。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较胸腺瘤常见,约 1.5%-15.5% 胸腺癌患者可发生远处转移。胸腺癌合并重症肌无力罕见。有学者认为,胸腺癌缺乏器官样结构,失去胸腺功能,不能诱导 CD4+/CD8+ 双阳性 T 细胞的发育,因而不能产生 T 细胞介导的副瘤综合征。但胸腺上皮肿瘤副瘤综合征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据报道仍有 13% 发生率。3.分期 Masaoka 分期广泛用于胸腺瘤的分期,并被多数文献证实与预后相关;但 Masaoka 分期是否适用于胸腺癌,目前仍存在争议。即使在 Masaoka 分期与预后相关研究中,也是比较合并后的分期,如 I+Ⅱ期对皿Ⅳ期或 I+Ⅱ+Ⅲ期对Ⅳ期,或是将大血管侵犯的解剖因素加入分析。由于胸腺癌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发生率较高,有学者提倡对于胸腺癌患者应用 TNM 分期。但无论是 Masaoka 分期还是 TNM 分期,因为胸腺癌罕见,目前还都是小样本研究。目前,IASLC(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与 ITMIG(International Thymic Malignancies Interest Croup)合作建立了全球性胸腺上皮肿瘤数据库(共 10808 例患者),包括 ESTS( European 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 ,JART (Japanese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on the Thymus),ChART (Chinese Alliance forResearch of Thymoma) 和 ITMIG 数据库,为第 8 版胸腺上皮肿瘤 TNM 分期作准备,有望在不远的将来有更好反应胸腺癌治疗及预后的分期手段。4.预后 胸腺癌预后明显较胸腺瘤差。胸腺瘤完全手术切除术后 5 年生存率达 90%-100%,10 年生存率亦可达 69%-76%;而胸腺癌完全切除术后 5 年生存率为 28%- 67%。胸腺癌的治疗由于胸腺癌发病率低,缺乏前瞻性和大样本回顾性研究,因此在胸腺癌治疗上尚存在广泛争议。1.手术治疗 手术是多数胸腺肿瘤主要的治疗方式。几乎所有研究均表明完全手术切除是胸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Kondo 等报道完全手术切除、不完全切除和未手术胸腺癌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分别为 67%、30% 和 24%;Weksler 等报道完全手术和未手术切除的 5 年生存率为 58% 和 16%;Ruffini 等报道,完全切除、不完全切除和单纯活检的 5 年生存率分别为 80%、36% 和 19%。显然完全手术切除是治疗胸腺癌的金标准。对于胸腺癌患者是否能从肿瘤次全切除中获益,目前尚无定论。但胸腺癌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在 Sloan-Kettering 肿瘤中心的研究中,MasaokaⅢ期和Ⅳ期胸腺癌占 75%。局部进展期的胸腺癌完全切除往往比较困难,完全切除率仅 20%-60%。手术常涉及周围脏器的切除,约 1/3 的患者需要部分或完全切除腔静脉。局部侵犯肺组织也很常见,可做肺楔形切除或叶切除。胸膜外全肺切除术曾被推荐用于Ⅳ期胸腺癌,但研究表明该手术方式并未带来生存获益,反而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对于侵犯主动脉,肺动脉干或心腔的肿瘤是否适合切除,目前仍存在争议。尽管利用体外循环能达到技术上切除,但没有数据表明这种手术优于减瘤或 Rl 切除后联合辅助放疗的结果。与胸腺瘤相比,胸腺癌更容易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 26.8%- 46.5%,且研究提示淋巴结转移与胸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因此建议对任何临床可疑的淋巴结应连同标本一并切除。此外,需要常规探查血管前、主肺动脉窗、内乳动脉旁及颈部的淋巴结。是否需要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目前还不明确,需要个体化对待。2.放疗 尽管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是胸腺癌侵袭性强,手术切除率低、复发率高,需要综合治疗。放疗在胸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放疗可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另一方面,对于因合并症或技术原因不可切除的患者,可作为根治性治疗方式,术后联合放疗可有良好的局部控制率。Kondo 等副报道一项关于胸腺上皮肿瘤的最大宗病例研究,其中 186 例胸腺癌患者。尽管放疗改善了不完全切除患者的预后,但对于完全切除的患者,术后放疗并没有带来明显的生存获益。Ogawa 等报道的一项 40 例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所有的患者接受放疗,其中 16 例完全切除术后行辅助放疗的患者达到 100% 的局部控制率;全组患者 5 年和 10 年生存率分别为 38% 和 28%。Hsu 等报道了一组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平均剂量为 60 Gy 辅助放疗,其中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的 5 年局部控制率达到 92%,即使不完全切除的患者,5 年局部控制率也达到 88%;该研究 5 年总生存率达 77%。对于术后辅助放疗剂量目前没有统一规范,多数研究使用剂量为 40-70 Gy。NCCN 指南推荐放疗剂量,Ro 切除 45-50 Gy,Rl 切除 50-54 Gy,R2 切除 60 Gy。3.化疗和靶向治疗 目前 CAP 方案(环磷酰胺 + 阿霉素 + 顺铂)和 ADOC 方案(环磷酰胺 + 阿霉素 + 长春新碱 + 顺铂)作为胸腺瘤的一线化疗方案,其中铂类和蒽环类化疗药被认为是关键部分。因此,胸腺癌最常用的方案为含铂的联合化疗方案,或含蒽环类的联合化疗方案。胸腺癌对化疗的反应明显低于胸腺瘤,胸腺瘤的化疗反应率可达 60%-90%,但多项小样本回顾性研究显示,胸腺癌的化疗反应仅 25%-50%。关于胸腺癌的二线化疗方案研究更是稀少,有研究倾向使用培美曲塞,虽然未观察到明显的影像学缓解,但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 5 个月。关于胸腺癌辅助化疗的研究极少,因此辅助化疗是否可给胸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尚不明确。近年胸腺癌的靶向治疗逐渐受到关注,研究显示在胸腺癌患者中,25% ECFR 基因扩增(FISH),67%-100% EGFR 高表达(IHC),73%-86% c-KIT 高表达(IHC) 。虽然 ECFR 和 c-KIT 在胸腺癌患者中高表达,但二者基因突变罕见。在两项用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胸腺恶性肿瘤的Ⅱ期临床试验中,胸腺癌患者的反应率均为零。截至目前尚无有效靶向药物,胸腺癌的靶向治疗需进一步探索。小结胸腺癌发病率低,缺乏前瞻性研究和大样本回顾性研究,在诸多方面尚存在争议。因此,需要多中心合作,规范诊治流程,建立统一数据库,为制定治疗指南提供依据。2015-05-12 13:28来源: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作者:付浩 陈克能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简称VATS)是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胸外科技术。因其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疗效确实、安全可靠以及切口符合美容要求等诸多优点深受广大患者和胸外科医生的欢迎。经过短短十年的发展,电视胸腔镜手术已成为一门成熟的技术,成为胸外科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目前,国内外很多医疗中心VATS已占到胸外科总手术例数的3/4以上。电视胸腔镜手术临床应用改变了一些胸外科疾病的治疗概念,尤其在重新界定某些疾病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方面有了突破。胸腔镜手术适用于早期肺癌的诊断和根治切除,以及晚期肺癌的诊断和姑息治疗;胸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食管良性疾病和部分食管癌的治疗;纵隔良性疾病和重症肌无力的治疗等。其适应证还在不断地扩大。 Lewis(1992)率先介绍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但由于该手术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因此仅适于肺良性疾病和Ⅰ期(T1N0M0)非小细胞肺癌,以及需肺叶切除的转移癌等。 传统肺癌手术的标准术式是胸部后外侧切口:长约20--30cm,要切断胸背部多层肌肉,致使患者创伤大、出血多、开胸和关胸操作繁琐、时间长。术后很多患者出现上肢活动障碍,肋间神经持续疼痛等后遗症。 胸腔镜微创手术的优势在于:1、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胸腔镜手术的优点之一是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减少了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剂量和应用时间。胸外科术后的疼痛主要与肋骨撑开有关,因此不撑开肋骨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更符合微创外科的要求; 手术切口为1至2个约1.5cm切口腔镜切口和一个第4肋间腋前线位置处的长约3.5-4.5cm的切口(而传统开胸手术切口长在20-30cm),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离床活动。2、缩短胸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时间,从而为患者节省了大量的医疗开支。3、肺功能情况和活动能力的比较:胸腔镜手术由于不切断胸壁肌肉,不撑开肋骨,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胸廓的完整性和患者的呼吸功能,因此患者术后肺功能情况和活动能力均优于常规开胸手术患者。因胸腔镜有一定的放大倍数,胸腔镜下纵隔淋巴结更易被发现,操作也十分容易、可靠。我们体会,随着操作技术的不断完善,应用电凝钩或超声刀都能够彻底清扫同侧纵隔淋巴结(左侧:5—10组;右侧:2—4和7--10组)。胸腔镜可以近距离观察淋巴结情况,不但可以在清晰的视野下探查整个纵隔(含隆突下),而且可整块切除肿大的淋巴结及周边脂肪组织,更加符合根治性手术的要求。目前我们已开展的胸腔镜微创手术 肺大疱切除术 贲门失迟缓手术 心包开窗术 肺边缘型肿物楔型切除术 肺癌根治术 胸腺瘤切除术 纵膈神经源性肿物切除术 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食管癌根治术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胸膜活检术 胸膜固定术 纵隔淋巴结活检术
目前,已公认肺癌是当今人类生命的第一大杀手,因为无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已跃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对肺癌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的方法,有80%的肺癌病人一经发现,就已经是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资料显示,在过去几年间全球癌症的发病及死亡增长了约22%,其中肺癌无论从发病数量(120万∕年)还是死亡数量(110万∕年)来看,均为全球最主要的癌症。由于肺癌病死率高达90%,危害尤为严重。据推测,2020年全球人口将达80亿,而肺癌每年新发和死亡病例将分别继续攀升到240万和210万人。在我国,肺癌也是第一大癌症,超过癌症死因的20%,且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长迅速。总的5年生存率在10%左右,是主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肺癌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并成为我国新世纪癌症防治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关于肺癌的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比较充分,依次为吸烟、职业危害、大气污染及遗传易感性等。烟民年轻化,导致肺癌患病年龄年轻化,40—50岁患者的发病率较前有明显上升;控制吸烟势在必行。吸烟与肺癌等癌症的因果关系已被全球多次流行病学研究所确定,提供了迄今为止人类预防癌症的最好机会。控制吸烟可减少大约80%,以上的肺癌和30%的癌死亡。早期肺癌治疗效果较令人满意,五年生存率在80%左右,其中部分人可以长期生存;而晚期的五年生存率仅在6%左右。所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尤为重要。40岁以上人群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争取把疾病在发生的初期彻底根除。一.什么是肺癌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由气管、各级支气管和肺泡组成,发生于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称肺癌。临床上根据肿瘤生长的部位不同,分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发生在3级支气管以上的为中心型肺癌,发生在4级支气管以下的肺癌称周围型肺癌。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对职业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每年新病例达100万,居男性肿瘤死亡率之首。在许多国家肺癌发病率仍呈不断增长趋势。近期女性肺癌发病率上升,与女性吸烟和被动吸烟增加以及厨房小环境空气污染、家庭装修造成的环境污染等有关。二.肺癌的主要症状早期肺癌临床症状不明显,生长在支气管的肺癌多表现为剌激性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因肿瘤向周围不同组织器官侵犯所致的不同症状。周围型肺癌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或仅有局限性短暂胸痛。晚期肺癌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压迫或侵犯食道引起的逐渐加重的吞咽困难、喉返神经受压所致的声音嘶哑、压迫或侵犯上腔静脉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症:呼吸困难,及唇和指尖发紫伴面部及颈部水肿,胸壁静脉扩张,同侧上肢水肿等。周围型肺癌当侵犯局部胸膜,肋骨或肋间神经时可引起相应部位疼痛;当胸膜广泛侵犯可形成恶性胸水。靠近脊柱的肿瘤可直接侵犯椎体或骨转移引起的局部疼痛或其它相应症状。三.疑诊肺癌后需做哪些检查有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医生经过全面体检,在获得有价值的阳性体征后,还需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包括胸片、CT等。若疑诊肺癌,应行支气管镜检查。早、中期期病人手术前应进行头部CT或磁共振、全身骨和医学检查(ECT)、肝和肾上腺彩超或CT,以除外远处转移。必要时进行病灶或转移灶活检、纵隔镜或胸腔镜和/或痰细胞学等检查以明确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切忌在无病理组织或细胞学确诊前冒然治疗、既便是病理或细胞学确诊正确,治疗还须根据全面系统检查明确分期后进行。有时看似可切除的早期周围型病变,经全面系统检查后,可能检出无症状的脑或骨或它处转移的晚期(IV期)病变,此时手术治疗已不能延长生存期。因此,手术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的系统检查,在确定没有远处转移的情况下再进行手术治疗。能进行手术的周围型病灶最好不要进行病灶穿刺,直接进行手术,以防可能因穿刺而导致的癌细胞局部组织种植、播散。有条件者,可进行全身PET-CT检查,可检出全身3mm左右的微小病灶。四.肺癌切除术有哪几种,如何进行选择与其他实体瘤一样,手术治疗仍是早、中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也是有可能治愈肺癌的手段。肺癌肺切除手术应遵守两个“最大”的原则,“最大”程度的切除肺肿瘤,“最大”程度保留肺功能。同时还应该彻底清扫胸腔内淋巴结。常见的肺癌切除术:(1)肺叶/双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该术式是标准的肺癌切除术,既符合外科原则也符合肿瘤原则,疗效可靠,并发症少。(2)全肺切除术:切除人体一半的肺组织,术后对生存质量有一定影响,一般尽量避免行右全肺切除术,但当肿瘤位于中心部位,且累积到大血管或主支气管时全肺切除术仍是最佳选择。因此该术式适用于中心型肺癌且能耐受全肺切除患者。(3)肺部分切除术和揳形切除术:切除一小部分肺组织,该术式适用于外周型和非常早期的肺癌患者,或病变较早且合并心肺功能障碍不能耐受肺叶切除者,也常用于局部复发或转移性肺癌。(4)支气管成形肺切除术,连同受累上一级支气管一起切除并行相应气道重建的手术,操作较复杂,有一定危险,仅限于在有经验的大型医院开展。(5)胸腔镜微创切口肺癌根治术,该术式创伤小、恢复快,最大切口仅在3.5cm左右,是2007年以来逐步推广的高技术含量的手术方式。五.什么是辅助化疗,辅助化疗的目的、必要性、持续时间肺癌为全身性疾病,即便是早期肺癌仍有可能存在身体其它部位的隐匿转移,任何单一的局部治疗都无法消除这些转移灶。这就是为什么早期的肺癌,手术切除也很彻底,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转移和复发。为了降低术后或放疗后转移或复发的机率而进行的化疗叫辅助化疗。主要是针对肿瘤原发灶已切除或根治性放疗后,用现有的临床检测手段未发现有转移的患者。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癌细胞数目越少,化疗就越敏感,疗效越好。因此当原发病灶作为主要的瘤负荷被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去除后(即手术或放疗后),应该尽早选择最有效的药物进行化疗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消灭残存瘤细胞,以降低复发和转移的目的。根据国外的临床试验证实术后4个周期的辅助化疗与6个周期以至更多的化疗相比,5年生存率没有差别,低于4个周期的辅助化疗,5年生存率低于接受4个周期化疗的患者。因此目前认为,辅助化疗应该在术后或放疗后2~4周内进行,在4~6个月内完成4个周期的化疗。六.其他对纵隔淋巴结转移较多的病人术后还应进行纵隔放疗,不适合手术的病人可以选用放、化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以及目前比较行之有效的靶向药物治疗。
随着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在我国稳步进行,不少肺癌患者及家属问道:“肺癌患者可以打新冠疫苗吗?打哪种类型疫苗?”近期,因为国内零星出现新冠肺炎确诊个案,此类问题的咨询量有所增加。在此,我们为大家作简要解答。 目前,缺乏临床试验证据支持肺癌患者接种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疫苗在上市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获取剂量、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的数据。但是,随着真实世界中在人群中进一步施打情况的反馈,疾防中心可能会对接种人群进行调整等,例如原本有年龄、基础病的限制,可能随着证据的补充而放开。因此,多个地区均推出相关专家共识以指导不同情形下的接种工作。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4月28日发布的《广东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暂缓情形专家共识(第一版)》为例,有以下情形暂缓接种:“第十二条 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正在进行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患者。”因此,正在进行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的患者可考虑暂缓接种。但对于经过了根治性治疗(例如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如果手术恢复良好、病情平稳无复发,不属于严格禁忌人群,理论上可以接种。国家卫健委2021年4月1日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问答(2021年3月31日更新)》中第二十五问 免疫功能受损人群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该文件答道:该人群(包括恶性肿瘤患者)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对于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根据既往同类型疫苗的安全性特点,建议接种;对于腺病毒载体疫苗,虽然所用载体病毒为复制缺陷型,但既往无同类型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数据,建议经充分告知,个人权衡获益大于风险后接种。 因此,建议各位患者根据自身情况,权衡利弊做出选择。提前了解接种相关注意事项。不论是否接种,都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前往中高危地区。
入院前尽可能带着病人所有的检查片子结果和报告单,身份证,医保卡,转诊单(医保报销不需要无需准备,具体咨询当地医保局),固定陪护家属的身份证复印件一份,住院期间个人生活用品,洗漱用品,干净的浴巾一条,入院当天吃的食物,漱口液两瓶(一般药店均有),多备点平时未间断使用的药物比如:降压药、降糖药、胰岛素、保肝药、护肾药、呼吸系统及心脑血管疾病等药物,若平时无用药史则不需要准备(注:阿司匹林,波立维,利血平,氯吡格雷,北京降压灵,珍菊降压片等药物术前需停药一周或其它药替代),在外院完成的新冠病毒核酸,抗体,血常规,胸部CT等四项检查需保留并携带好收费票据。 疫情防控期间严格实行一患一陪(陪护家属应避免老弱病残孕等),不得更换陪护家属,拒绝探视,住院期间遵守医院科室规定,配合科室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