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行如隔山,很多非医学专业人士会问:病理医生能看病吗?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肿瘤的诊断必须依靠病理切片检查,特别是要确诊肿瘤的良恶性时必须做病理,疑难病例难以确定诊断时还得找病理专家会诊,甚至要找多位专家去看。临床病理诊断是个独特的医学专科,很多非病理专业的医学专业人员也不了解病理科的任务和工作流程。当需要找病理医生看病时,实际上多是要做病理会诊,主要应做到以下两点:首先,带上你的病理切片及其相关的病理资料;其次,如有病历本或复印的住院病历及影像片子最好也带上。找哪个病理医生去看呢?有病理学专家头衔的人不一定是能为病人解决诊断问题的医生,应找有实际诊断能力的专家去看。有时候很难辨别谁是有真功夫的病理诊断专家,找熟人引荐或在网上搜索一下专家的资料是个比较可靠的办法。
应取消医生"事业单位"身份来源:人民日报让医生不再迷恋“身份”,根本出路在于打破政府对医疗资源的垄断,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不同所有制医院平等竞争不久前,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总经理叶红坦言参与公立医院改革的困惑。两年多前,该院整体托管了武汉第七医院。当时,武汉第七医院接受私立医院托管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保证职工的事业单位编制身份不变。目前,改革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少数具有事业单位编制的员工没有后顾之忧,工作积极性不高,对医院发展和效益漠不关心。在中国,公立医院医生都拥有一个耀眼的光环—事业单位编制,而编制意味着一系列福利待遇。尽管很多人抱怨公立医院体制僵化,但谁也不愿轻易离开,因为他们害怕成为无依无靠的“社会人”,失去职位、职称、科研等机会。这一条条“隐形的绳索”,将医生紧紧地捆绑在公立医院,这就是医生迷恋“身份”的原因。即便政府允许多点执业,公立医院医生依然无法挣脱“绳索”。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提出,逐步取消医院的行政级别。所谓取消行政级别,就是事业单位去行政化,让所有公立医院成为平等竞争的主体。事实上,仅仅取消医院的行政级别是不够的,最终还要取消医生的“事业单位人”身份,使其成为真正的自由执业者。在此基础上,废除医生职称评定制度。如果公立医院失去了级别、编制、职称等优势,医生自然就会流动起来。事实上,西方国家的医生只有行医资质的门槛,不存在职称和级别。一位医生好与差,主要看病人的口碑。所以,医生都能把精力放在患者身上,而不是放在写论文、评职称上。这就是取消医生“身份”的意义。其实,放弃事业单位人的身份,对于医生来说未必是坏事。目前,公立医院医生抱怨最多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比例,无法体现其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的职业特点。作为事业单位人,医生的薪酬不可能太高,这是必然的。而一旦医生实现自由流动,其薪酬便可以由市场来决定,稀缺资源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医生只要获得资质,便可自由行医。既可受雇于多家医院,也可自己开诊所,其收入高低主要取决于患者的认可度。不过,要想让医生真正流动起来,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医疗市场实现充分竞争,社会资本举办的各类医院能够与公立医院抗衡,医生可以自由开办诊所。目前,由于政府对医疗资源的垄断,导致社会办医遭遇了“玻璃门”现象。政府不仅控制了医疗的核心资源—医生,而且在准入、规划、资质、评级、定价、医保等方面也存在垄断,从而制约了社会办医的积极性。例如,一名医生要想开办私人诊所,必须迈过严格而苛刻的审批门槛。不仅选址要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而且必须提前把诊所装修好、把设备买到位、把人员聘齐全,甚至还要提供当地人口、经济、社会、流行病等调查报告,以及办理大量的审批手续,这样才能递交申请材料。而一旦有一个环节被卡,前期的人力物力投入就会血本无归。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梦想“单飞”的医生纷纷“折翼”。让医生不再迷恋“身份”,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减少政府的行政审批权力,打破政府对医疗资源的垄断,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不同所有制医院平等竞争。惟其如此,才能真正解放医疗生产力,使看病难看病贵渐行渐远。
3月14日,小博从手术室被推出来,此时他还安然睡着,他不知道自己的膀胱已经被切掉,更不知道以后他的小便只能通过体内几根管子排出体外。4岁的小博被查出患了前列腺癌,膀胱被切除,性命暂时保住了,但是存在体内的肿瘤却阻挡在他成长的道路上。 病发未重视确诊时已是晚期 春节前,彦辉全家沉浸在一片喜气中,准备着过年。此时他年仅4岁的小儿子小博告诉他肚子痛,而且小便无法排出来。彦辉当时只当小博上火了,没有重视。后来,看到小博疼得捂着肚子哭。彦辉才带着小博去看医生。但是医生的说法只是小孩子东西吃太多,上火了。当时医生开了一些清凉去火的药给他。 小博的疼痛未能引起父母的重视。直到半个月前小博不仅无法小便,连大便都越来越困难,“小博无法解小便,但是小便又会不受控制地流出来,就好像未关紧的水龙头。”彦辉说,这让他意识到小博的病不简单。彦辉这才将小博带到陆良县人民医院,当天晚上,医生告知彦辉夫妇,小博情况严重,必须转到昆明的大医院才能治疗。 转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小博被医生确定为肿瘤,并且医生证实属于恶性肿瘤,“送进来的时候已经是晚期。”小博在上周四进行了手术,虽然医生表示,结果是欣喜的,小博暂时保住了性命,但是未切除完整的肿瘤,让彦辉很难确定等待小博的将是怎样的结局? 安慰家人“小博很快就能回家了” 昨日,记者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看到了4岁的小博,小小的身体被焐在厚厚的被子里,一只手在输液,一只手伸出食指咬在嘴里,消瘦的脸蛋略显疲惫,但小博近来已经不会经常喊疼,也可以顺利地大小便了。 从手术室出来已经过去快一周,虽然小博还是不太愿意吃东西,但是情况似乎在渐渐好转,小博的妈妈高兴地看着他渐渐恢复,家中的老人和小博的两个姐姐都在等待着小博回家,而小博也一直吵着要赶快回家。 “没事的,不要担心,小博很快就能回家了。”每次身在家中的老人打来电话,彦辉都这样安慰老人。每当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小博的父亲仿佛就像在安慰自己一般。 小博的主管医生王伟介绍,3月7日,小博刚刚送过来的时候,情况已经十分严重,当初小博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无法正常大小便,如果不做手术,则会引发尿毒症等一系列病症,毒素无法排除体外,小孩子的性命将很危险,“当时的手术不做不行,但是做又无法将肿瘤摘除干净。”最后决定为小宝做一个“减瘤手术”,王医生介绍,当初做手术的时候,小孩的膀胱、肠子、盆腔上都有肿瘤。最后,他们摘除了小孩的膀胱,保留了肠道。
对美国中年妇女琳达·麦克道加尔来说,这简直是一场噩梦。好端端的两个乳房被医生切除了。如今,她仍没有勇气回顾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究竟该由谁来对这起特大医疗事故负责?1月21日美国CNN有线新闻网对这起震惊美国医学界的医疗事故进行了追踪报道。 手术48小时后,医生说错了 那年,琳达·麦克道加尔在做病理切片检查中被查出患了乳癌。根据医嘱,琳达应尽快切除双乳,防止癌病扩散。之后,她就在明尼苏达圣保罗的联合医院接受了乳房切除手术。医生熟练地将琳达的两个“有癌病”的乳房切掉了。48个小时后,主刀医生对她和她的丈夫说,手术对象搞错了,琳达没有患乳癌。 马大哈医生错拿了病理切片报告 那么,这起严重的医疗事故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联合医院的官员向琳达解释说,这起“悲惨的错误”始于病理实验室。当时,琳达曾在这家医院的实验室做乳房病理切片检查。按常规,每个病人的检查报告都放在实验室柜台上的一个小盘子里。医生错把琳达当作是乳癌患者。 肇事医生迄今仍未受到处分 这起医疗事故在美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据美国医学学院1999年报告称,美国每年因医疗事故而死亡的人数约为44000人至98000人。专家们认为,如此高的医疗事故并非是由医护人同的技术不熟练造成的,而恰恰是由制度上管理上的问题引发的。 联合医院的病理实验室采取了一系列新的安全措施。他们在病理切片和报告上都标有不同颜色的代码,以加强安全识别。在每个病理切片盘上只放一个病人的样本,并特设了第二名病理学医生完整地检查病例的各个环节,负责确认色码、姓名和识别号,而且还必须同意第一名病理学医生的诊断,如果不一致,那么,肯定就在某个环节上出现了差错。
慢跑曾经被认为是最佳的全身运动,现在我们探寻一种更为安全、简单、有效,同时也更有利于身心的健身运动方式——走路!据说每天走一万步的人,患心脑血管病的几率会下降60%,有利于防病治病,并且走路还会使身高有所增加。1. 站直喽,别哈着很多人走路的时候,上身也跟着摇摆或是弓着背,这不仅会增加膝关节的压力,久而久之还会使臀部肌肉下垂。走路的时候,应该保持上体的正直,而以臀部的轻轻摆动来调节身体的平衡。2. 雕塑背影收腹、提臀、挺胸、抬头、肩向后,有利于保持健美的体型。3. 脚跟脚尖,谁先?脚跟脚尖交替着地最可全面锻炼腿部肌肉。脚尖先着地的时候,小腿两侧的肌肉会有紧绷感,而脚跟先着地的时候,小腿后侧的肌肉就会受到拉力。4. 小鸟与鸭子如果说你的走姿像一种动物,你愿意是小鸟还是鸭子?当然是前者。最忌讳的步伐就是脚掌重重地拍地,像一只笨拙的鸭子,脚掌拍打地面过重还会导致胫骨损伤。5. 坡上行上坡的时候总是走得很快,恨不得一下子就爬上去,而下坡的时候却是小心翼翼,生怕会摔倒,其实这样是不对的。上坡的时候是对大腿肌肉最好的锻炼时机,充分地拉大步幅从而使大腿肌肉得到最大限度的拉伸;而下坡的时候,不妨加快步伐,让小腿肌肉更快速地收紧起来。总之,只要时间允许,能走路的时候就不要乘车,累点却能锻炼身体,有益无害。何乐而不为?
Internet给人类的信息交流手段带来了划时代的伟大变革,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一类新病种-病理性网络成瘾。当网络成瘾被上升到病理心理学范畴时,说明已经危害了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网络成瘾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1. 网络游戏成瘾:电子虚拟游戏成瘾使人在现实中颓废,在虚拟游戏中才能情绪高涨起来,特别危害青少年的学习和工作,严重者会导致自闭、残忍和暴力倾向。2. 网络色情成瘾:成瘾性地上网搜索和下载成人影片和色情照片,严重者会导致阈值升高性的阳痿或性冷淡,甚至可能导致性变态。3. 网络关系成瘾:一个在微博世界中有千名粉丝的人可能在现实中根本没人关注。网恋的结局往往是见光死。长期停留在网恋阶段的恋爱常会导致人身心俱疲,无法融入现实社会。4. 网络信息成瘾:有空就看看有没有收到Email,有没有MSN和QQ等即时通讯软件的留言,浪费了大量时间。其实多数来自网络的信息都是无用的垃圾信息,即使不及时查看也不会有不良影响。有的学子从网络上收集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却消化不了其中的1%,还不如踏踏实实地精度一本书。甚至有的上网者会因怕遗漏信息而产生焦虑情绪和被动人格。5. 网络交易成瘾:不必上网购物的也去上网购买,不断搜索便宜货,参加网络拍卖和所谓“秒杀”,经常会买来一些无用的非必需品。一个人在电脑前的虚拟世界中停留的时间越长,他在现实世界中生活的时间就越短。虚拟世界不仅会占用人的大量时间,并且还有可能导致人在现实世界中因为思维还停留在虚拟幻想而影响工作和学习。在现代社会中,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网络信息沟通肯定不行,但是过度上网确实有害。奉劝各位电脑前的上网者,网络只是一种信息交流工具,不能代替现实,一切问题还必须在现实中解决。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佛教经典《观音心经》,世俗中少有人能解其因果轮回之真意,通俗地讲大概即劝世人勿沉迷事物之幻像而五迷三道。“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这是中国古典少儿不宜名著之首《金瓶梅》的开篇语。《金瓶梅》一般被视为洪水猛兽般的诲淫诲盗之黄色书刊。殊不知对此书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另一种角度上讲,《金瓶梅》是一部劝世奇书,除了有些需要“此处略去若干字”的内容之外。《金瓶梅》讲述了西门庆这样一位家财万贯风流倜傥的年轻富豪从风光无限到腐败堕落直至惨死的故事,“淫人妻女笑呵呵,妻女淫人意如何”点出了主题。《肉蒲团》是另一部与《金瓶梅》主题相似的古典少儿不宜名著,主人公未央生在做了生殖器增大整形手术之后开始了他的冶游史,在还远没有实现阅尽天下美色理想的时候,却已家破人亡。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色字头上一把刀,笑君夜夜伴刀眠。”。当西门庆喷血不止惨死在他的小妾春梅的毒计下,未央生惊见为他服务的应召女郎竟然正巧是他的夫人时,他们大概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后悔。
诊断病理学在临床诊疗实践中是举足轻重的。尽管它再重要,也和其它科学一样,不是万能的,更不是绝对正确的,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也必然有其局限性。了解这些制约因素,尽量减少可以避免的因素,才能减少病理的误诊和漏诊;只有了解病理诊断也有其局限性,才能正确地、有条件地评价它的重要性和地位。1. 制约病理医生做病理诊断的客观因素(1). 来自送检临床方面的因素 临床医生由于受到条件限制、知识结构缺陷或责任心不强,常可导致病理诊断出现困难:①送检病理检查的取材不规范 如患者皮下长一包块,不按规范取材,仅取包块表面组织,可能仅为正常皮肤,看不到包块的实质成分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可导致漏诊或无法确诊。还有几种常见情况:如内窥镜下进行肿物取材,只取到炎性渗出物、粘液分泌物、凝血块或坏死组织等,无法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虽已取到肿物的主要成分,但因取材时挤压、牵拉较重,使组织细胞严重变形,无法确诊。②取出的组织标本固定或送达不规范 如手术切除的组织、器官常常需要立即固定,固定不透,或未固定,时间长会造成腐败,而影响病理诊断;③未能提供病理诊断所需的临床资料 病理诊断是由病理医生做出的,以病变形态学为主的一种判断。在多数情况下,既要依靠形态学变化特征为客观指标,又要结合临床资料、运用自己的理解和经验进行主观的鉴别和判断,是一种既不能跟临床诊断跑,又不能完全脱离临床的复杂智力劳动,因而必须有相关的临床资料作参考,否则会误诊甚至弄出笑话。如多数骨肿瘤的诊断,必须是临床——放射线——病理三结合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有些疾病与性别有关,而有些则与年龄密切相关,有些疾病与部位有密切关系;还有些疾病没有特异性病变,必须结合临床的某些比较特异性的表现才能确诊等等。总之,临床医生必须重视这一点,因此,除了做到正确取材、固定、送达外,还必须填好病理检查申请单,应逐项认真填写,必要时还应与病理医生互相沟通,达到减少病理诊断的局限性,提高诊断率。(2). 来自病理标本制作技术方面的因素 这也是一个制约病理医生做好病理诊断的客观因素,由于技术人员的水平、经验、责任心或器材、试剂等方面的原因,可能在对送检标本的处理上,如固定、包埋、制片、染色等环节上达不到规范要求;均可给病理诊断造成不同程度的困难,而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编号错误、张冠李戴,一旦发出诊断报告,则后果更为严重。这些方面与临床医生关系不大,故不详述。2. 制约病理医生做病理诊断的主观因素制约病理医生做出正确病理诊断的主观因素有很多,下述三个方面需要临床医生了解,有助于互相理解和共同提高诊断水平。(1). 诊断病理学涵盖面太广与病理医生个人知识面有限之间的矛盾 现今诊断病理学不但涵盖各个外科系统,而且涵盖五官、皮肤、妇产、各内科系统、儿科等,几乎包括临床所有学科,可见病种之多,而且每个病种,又有不同类型、早、中、晚期等等,一个病理医生精力有限,既要掌握上述这些疾病、类型、病程的病变形态特点,又要熟悉他们的临床情况,实践表明这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会出现一些掌握不好、经验不到的薄弱环节,导致诊断出现失误。因而,当前趋势是,大的综合医院病理医生要发展“一专多能”,同行间不同的专长互相补充;另一个是在专科医院里培养专科病理医生。(2). 病理医生的层次和个人理论技术素质的差异 这点和其它学科一样,不同职称和相同职称不同个体的思维方式和业务能力都会有所差异,因而在病理诊断能力上也不会完全相同,有时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误。(3). 病理诊断的主观性和经验积累方面的矛盾 病理诊断虽然是以病变的形态特征为基础做出的,但对于千差万别的病变,有限的形态特点是不够的,多数情况下,还要不同程度地运用临床资料、病理理论、技术和个人的经验等进行分析、综合、鉴别诊断才能做出比较合乎实际的诊断。因而病理诊断也常常是带有较大主观性的判断,主观判断就不可避免地有与客观实际分离的时候,若减少这种分离,在理论和技术达到某一水平时,主要是靠积累经验弥补,所以临床医生也要重视病理医生的实践经验。 除上述三方面之外,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即有少数疾病,特别是肿瘤,其病变本身就是处在两病交界或良恶交界的状态,因而成为疑难病例,加之病理诊断的主观性较强,这样病例请几位有造诣的病理专家会诊,也常会得出两种以上相反的诊断,甚至请一位专家在相隔半年以上,两次会诊同一病例,也会得到两种不同的诊断,可见病理诊断的主观性和复杂性。当然,不能因为病理诊断局限性和难度大,而排斥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更不应成为病理误诊的借口,病理医生还应精益求精。
杨连君发表于《住院医生日记》的旧作刚作病理医生两年,我主要是做取材和针吸工作。几天前,有一位门诊病人拿着外科医生开的病理申请单来做针吸检查。男,27岁,左颌下肿物,1.5×1.0 cm2,稍压痛,质中,活动可,临床诊断:左颌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为便于消毒和穿刺,我让病人脱衣。正值夏季,病人脱去上衣,完全光着上身。消毒时,我无意中发现他的左肩胛骨下缘还有一个包块,2×3 cm2,质硬,活动差。我问:“这个肩胛骨包块外科医生看了吗?”。病人说:“那是筋膜炎,没跟外科医生讲,不痛不痒的,没事”。我说:“谁给你诊断的筋膜炎?”。他说:“不久前在另外一家医院,应该没错”。我说:“这个肩胛骨包块也做个针吸吧”。病人说:“要是再交一次针吸费就不想做了”。我说:“给你免费把肩胛骨包块也做了”。诊断报告出来后,我和病人都吃了一惊,诊断为左颌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左肩胛骨下缘包块考虑恶性肿瘤,马上通知外科医生收住院,手术取病人肩胛骨包块,活检确诊为纤维肉瘤,病人得到及时治疗。当医生必须认真仔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点,决定病人命运的诊断线索可能就隐藏在偶然中。
14岁男孩,头部一个月前发现肿物,生长迅速,手术时右眼周围已经变形。看病理切片后可断定为恶性肿瘤中的肉瘤,具体类型是什么?从何而来,原发的还是继发的呢? 问病史,发现病人在7年前做过左前臂肿物手术,当地医院病理诊断为“恶性腱鞘巨细胞瘤”,同时在北京病理会诊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两者都属于肉瘤。 是7年前的前臂肉瘤转移到头部了呢?还是头部又发生了一个新的肉瘤。从头部病理看虽然是肉瘤,但是不符合恶性腱鞘巨细胞瘤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要断定是原发的还是转移的,还需调阅7年前的病理切片对照。 此例提示: 1. 疾病过程是连续的。多年前的病史也很重要,病人一定要注意保存自己的病历资料。 2. 病理诊断是确诊依据。病理医生不能只看切片,还要了解临床资料和病史。病人应主动向病理医生提供尽可能详细的病史,才能准确诊断。 3. 对于疑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应追踪随访。如果病人能主动联系告诉病理医生疾病预后情况,病理医生会乐于帮助其分析病情,病人会因此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