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病史:女性,60 岁,拇指基底部疼痛,拿捏等动作时加剧。拇指基底关节炎很常见,好发于绝经后妇女,病因主要是拇指在拿捏、夹持动作时(例如启罐头,开门,旋转钥匙,举平底锅),拇指关节严重受力,产生磨损,久之形成关节炎。疼痛史:以拇指基底部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发作时间长,以拇指拿捏、扭转活动时加剧。鉴别诊断:腕管综合征:患侧手部麻木,夜间尤甚;以及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桡侧半。拇指扳机指:患者弯曲拇指时出现疼痛,掌指关节掌侧面可触及结节。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桡骨茎突处疼痛比拇指基底部强烈。其他:外伤史可提示骨折,长时间晨僵为典型骨关节炎症状,疼痛和肿胀严重且进展迅速可提示癌症,以及败血症或痛风引起的关节热、肿、胀。检查:体格检查:患侧拇指常处于内收位,以纠正掌指关节过伸;鱼际肌萎缩,可能是废用性萎缩或是腕管综合征;触诊:拇指基底压痛;腕掌关节旋转和拇指轴向研磨试验可以激发疼痛(图 2)。鉴别诊断:45 岁以上患者活动时伴有关节疼痛及晨僵不超过 30 分钟可以直接诊断为骨关节炎;影像资料有助于鉴别骨折;腕管综合征,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或拇指扳机指无需常规检查;一般疗法:保护关节,避免反复的拇指活动,夹板固定(好转率达到 70%);理疗师提供康复治疗;药物治疗:扑热息痛和外敷的非甾体抗炎药作为第一线用药。若上述药物无效,考虑口服非甾体抗炎药,但介于其副作用风险,严控服药剂量。外敷辣椒素作为辅助用药。中重度疼痛患者保守治疗可辅以短效糖皮质激素。手术治疗:倾向于手术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切除大多角骨,但年轻患者可采用骨融合来缓解疼痛。
记得早在大学第6年,在医院临床实习的时候,我病房住有一个患者,是因为经常拉肚自服呋喃西林中毒引起的末梢神经炎,住了一年院也不好,天天手足(肘膝以下)又麻又痛,夜间常常因之不能入眠,当时治疗就是维生素B1、B6、B12,没有效果,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呋喃西林中毒是很痛苦又很难治的病。毕业后多年,呋喃西林口服剂已被国家淘汰,而另2种呋喃类口服药还在临床使用:一种是治疗肠炎腹泻和胃病的痢特灵(呋喃唑酮),一种是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呋喃坦丁(呋喃妥因),其价格极便宜,效果也不错,往往服2~3天即控制了症状,有些慢性病人成瓶买放家里,把它当做家常便饭,一有不适就吃几天,剂量也自行增加,于是出现不少中毒的,短的五天即中毒,长的间断服数月~2年逐渐出现中毒症状:手脚麻木、疼痛、烧热感,重的也是日夜不能安眠。这样的病人我在门诊上每年能碰上3~4个,其中半数是辗转多个医院诊断不清或久治无效的,基本都用过维生素B1、B6、甲钴胺(口服和注射),甚至多次到外地大医院住院治疗也都没效果,经过一番中西药治疗探讨无效之际,有位病人因看到周围不少亲友手脚麻痛都用我院的舒通散或加化瘀散治好的,要求也试试,这2药对心脑血管病和颈腰椎病效果是好,对此病未试过,考虑到至少能改善末梢神经的供血和代谢,又没什么副作用,同意一试,不料果然见效:2周减轻,一月大好哦,2月来告知"彻底好了",瞩她继服一月巩固。2年后路遇,感激不尽,其实是我要感激她,是她的启发使我们的"两散"有了新的功能,:那以后呋喃中毒性周围神经病通通用此,效好又简便廉。"
我60岁退休回聘到现在已75岁了,除看我专长的脑与神经系统与肝病外,不少人知道我还喜欢看别人不爱看或到处看看不好的“怪病”,多发性脂肪瘤就是其中一种,经常有人带这样的病人找我想办法。 查了教科书,知道目前没有能治好此病的特效办法,肿瘤太大影响生活工作的、压迫重要器官组织的、疑有恶变的,手术摘除,其他的继续长,不解决“病”的问题。复习了些有关文献,试用了侯氏黑散、大黄蟅虫丸、温胆丸、白金丸、消核化痰丸等等,摸索了3年多,除侯氏黑散对个别有些效外,效果皆不明显,正在重新组方之际,一位在我这治疗脂肪肝的患者带来好消息,他服了4个月的化瘀散+加益肝散,后2个月加舒通散,结果,脂肪肝引起的腹胀、肝脾区痛、腿肿和阳痿都好了,而且原来的几十个脂肪瘤也“大的变小,小的变没 ”,一查果然如此,这令我喜出望外,考虑到这几种制剂已临床研究多年,对心肝肾与神经系统都好,没什么副作用,于是开始扩大验证。 此后共遇到13位多发性脂肪瘤,皆用这些制剂治疗,疗程2~6个月,结果9例效好,能摸到的肿瘤消失或基本消失,患者满意,4例无效或消失一部分,患者觉得不理想。一般2个月内见效者,患者产生信心,要求继续服用,效好的9例中,有7例是用益肝散+化瘀散+舒通散三联的,2例只用益肝散+化瘀散,因病例还少,且患者经济条件不同,还未探讨那些无明显效果的如果延长疗程是否会显效,其他的组合方法或单用一种的疗效如何也b不知。 益肝散 是由珍珠草,丹参,黄芪等14味中药组成,我们多年来用来治疗肝胆病和有肝郁气滞见证的神经精神疾病的制剂,有调气血,舒肝气等作用,化瘀散由土虫,桃仁,郁金等组成,活血化瘀,我们用于治心肝和神经系统血瘀症,舒通散由三七,红花等13味组成,化瘀消炎消肿,原用于颈椎腰椎间盘病,后发现对不少心脑和周围血管神经多种疾病以及乳腺甲状腺的良性结节常有意外效果,药较难吃,却颇受欢迎,"回头客"多,这几种制剂对脂肪瘤有效,或许说明该病与气滞血瘀有关。治疗可考虑从此入手。
尽管《舒通散》和《痹可通》治疗脊髓空洞症绝大多数疗效很好,但不是所有的脊髓空洞都可用,1.首先,脊髓肿瘤所致的脊髓空洞不可.用此法,因肿瘤不解决,脑脊液的壅塞就疏不通;2.经过手术治疗无效或加重的病例,此法效果不明显。3.年长重症,疗效不及年青轻症。
在美国,对于常人来说,脊椎矫正如洗牙一样,需要定期进行绝大多数人的脊椎都有不同程度的不正常或偏移30岁以上,近1/3的人都会发现椎骨退化18-25岁是脊椎最危险的时期 脊椎矫正,让你健康自信在与正常脊椎结构的比较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人的脊椎都有程度不一的不正常或偏移。这些不正常的位移,在人的一生中会依位移的程度在不同的年龄段造成脊椎的损伤和症状。你也许会说,我们脊椎没有毛病,我哪儿也不痛,但事实是...... 进化决定脊椎需要矫正人类是逐渐由低等的脊椎动物如鱼类,经过两栖,爬行的阶段而进入到哺乳类。在这个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脊椎动物脱离了水域,登陆上岸,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因为动物在水中是无承重的,而在陆地上的运动则要抵抗重力的作用,要求动物有强劲的主轴------脊椎和四肢来均衡支撑身体的重量。这个进化的过程,动物界用去了几亿年的时间来完成。而标志着这个巨大的生物学工程的最成功部分,就是脊椎的特殊结构的完成,也是动物体内的骨骼结构中最重要、最复杂的部分。但是这个花去几亿年才定型的特殊结构,却要在一百万年左右的时间由四肢爬行演化为我们今天的形态----直立行走,脊椎还不能完全由适应水平活动的结构转变为适应直立活动的结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脊椎是非常脆弱的。 18--25岁,脊椎隐患的危险期我们从开始学习走路起,就在对自己的脊椎进行着挑战。并且很容易在日常的生活、锻炼、劳动、学习等活动中受到影响,而使24节脊椎和骨盆发生各种各样的位移。没有发生任何椎位移的脊椎几乎是没有的,同时,在有椎的主要连接部------椎间盘中的神经分布很少,所以,人们对脊椎位移的感觉比较迟钝,当椎体位移发生时,椎间盘就很容易造成损伤而导致椎间盘变小,椎体间的“软垫----椎间盘也很容易地被压坏而造成椎间盘突出性疾病”许多的毛病在儿童中就已经存在了,而较严重的脊椎位移在青年早期18---25岁就开始产生症状:头晕、头痛及脖子、背、肩、腰疼痛等。一般的推拿、按摩会有一些疗效,但不太持久。真正要解决问题还是需要依靠矫正脊椎的形状,如果不这样做,脊椎中不正常的位移就会进一步发展。不正常的脊椎还会造成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如骨刺增生、颈、胸、腰活动不灵活甚至疼痛。如脖子痛、背痛、腰痛、头晕、手脚麻木,神经源性的内脏功能不正常等等。脊椎保健对于女性有特殊意义据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统计,女性中的侧弯症远高于男性。 在女性的一生中。有两个阶段,脊椎还要经历更大的考验。一是生育阶段,另一个则是更年期阶段,在生育阶段中,孕妇体重的增加,腹部体积的增加,会使腰椎的负担极大的增加。据美国统计,妊娠过程中,约占1/3的女性经历了以前从未有过的腰痛症状,脊椎矫正医师可以对此有很大的帮助。实践证明,经过矫正,孕妇的腰痛可以得到控制,孕妇不会因为矫正而发生任何不适应,更为奇妙的是,经过脊椎矫正的孕妇,分娩的时间会极大的缩短,产程中的疼痛会减轻,分娩也会顺畅许多。 对于这样一个实际是更有利水平运动的脊椎,我们不得不习惯性地垂直使用。因此,精心地维护它的功能,经常性的矫正它的任何一点不正常的结构上的偏移,就可以使我们更为健康地生活与工作。 女性较男性来说更容易的脊椎侧弯等脊柱疾病,上天是公平的,女性却比男性多了一个黄金的矫正时期,这个时期就是怀孕中和产后一年内,这是时期由于孕激素等因素关节、肌肉、韧带都较松弛,是脊椎矫正的黄金周期,也是稳定训练的黄金周期,之前就有患者为了彻底解决脊柱问题而计划再次受孕,当然因人而异,有的产后两年的效果也不错。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 是因为损伤的肌筋膜局部粘连挛缩而引起的长期疼痛。是一种常见的引发急性或慢性疼痛的疾病,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一次或多次。扳机点的存在是诊断MPS的必要标准之一。扳机点被描述为在骨骼肌纤维中可触及的紧张索条上高度局限且易激惹的位点,可见于全身各处肌肉,它最初由美国临床医师Janet Travell于1942年提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疼痛时,还常常伴有自主神经特别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现象。一、怎么诊断该疾病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在国内外非常常见,那么如何诊断它呢?目前常用的是Smons诊断标准。分为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 主要标准:1、主诉区域性疼痛;2、主诉疼痛或触发点牵涉痛的预期分布区域的感觉异常;3、受累肌肉可触及紧张带;4、紧张带内的某一点呈剧烈点状触痛;5、在测量时, 存在某种程度的运动受限。 次要标准:1、压痛点重复出现主诉的临床疼痛或感觉异常;2、横向抓触或针刺入带状区触发点诱发局部抽搐反应;3、伸展肌肉或注射触发点缓解疼痛。若满足5 个主要和至少1 个次要标准, 即可确诊为MPS 。二、不治疗会如何?如果一块肌肉的疼痛触发点长期得不到治疗还会造成机体局部的力学失衡,而且同一力学功能的其他骨骼肌和拮抗肌也会受到间接的过用性损伤,最终产生触发点,造成整个关节的功能障碍。例如:肩周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三、怎么治疗呢?MPS的康复治疗方法一般包括肌肉松弛剂、热疗、针灸以及按摩等方法。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有效止痛、抗炎以及抗血小板。是常用药物。肌松药对于缓解急性骨骼肌肉疾病中出现的骨骼肌痉挛及其伴发疼痛有很好作用。抗抑郁药也被用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但缺乏长期证据。物理疗法,包括肌肉按摩、冷、热、电疗、低周波、紫外线疗法、超声、超激光及高压脉冲直流电刺激等。针灸疗法、小针刀疗法目前也被发现对阻断触发点有很好作用,并得到广泛应用。
我第一次接触脊髓空洞症,还是在1971年,那是军医大学毕业后10年的时候,我科收住了一位经医大确诊的这种病的军医,因西医方面无特效疗法,据自身以往经验,西医没办法的病,中医不一定也没办法,经文献检索,与分析综合,组成了以补肾、填督、益气、养血、升陷为主的3个方子循环试用,结果居然就见了效,1年下来,他的上肢和胸背部的痛温觉全部恢复正常,深部的自发痛也没了,原来伸不直的手指也伸直了,这案例使我深受鼓舞。 以后几年在其他病例的实践中,发现不少病人不能完成疗程,稍见好就停,原来,上面的病人是军人,那时不存在费用问题,也不须自己煎药,而地方病人,这种治法疗程长,费用太高,每天要几十元(现在要150多元)又要天天熬药,一般百姓不能承受,于是,在疗效肯定前提下,为研究出费用低、使用方便、疗程短的制剂,又进行了几年的探索,研制出两种简单、方便、廉价的《痹可通》《舒通散》。 1980年,一位本院长期胸背肩臂手麻木疼痛的志愿兵李x江,经核磁共振确诊脊髓空洞症,反复住院久治无效后,改用这2种后半个月,一天,他高兴地跑来告知:手有温痛觉啦!中午打饭时烫得把饭盒扔地上了(以前烫出泡也没知觉),次日告诉说乘公车时手抓铁管知道凉了,一检查感觉缺失区面积,缩小了三份之一(由原来的9个神经节段减少为6个),2个月后深部的难受、疼痛基本消失,经8个月治疗,感觉全部恢复,核磁共振复查空洞由梭形闭合成线形。 这两种制剂,每种每天只须服3次,每次5克药粉,且药费只须5元/日(按现在药价是10元),再也不须熬汤药了,经报道后连续治疗观察了大批病例,疗效得到充分的验证,不但疼痛可消失、感觉可恢复,反复出现的坏死不再发生,肿大的关节可消肿消痛,萎缩的肌肉和伸不直的手指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此后20年来陆续治疗来自全国各地1000多病人,处方、疗效保持稳定。 脊髓空洞症为什么可以这么治呢:脊髓空洞症并不是脊髓里缺什么,因而长得不充实而形成空洞,而是脊髓中央管内正常循环着的脑脊液“涓涓细流”通道不畅、吸收不良而淤积,在脊髓内形成了一个一个的“壅塞湖”,这些壅塞湖阻断了脊髓内传递痛觉和冷热觉的航道,造成了相应节段的痛、温觉障碍,压迫了运动细胞,造成了相应部位的肌肉萎缩无力.....所以,治疗原则应是“疏导”:《舒通散》旨在“通血”---疏通壅塞局部血循环,促进脑脊液经血管的吸收,《痹可通》旨在“除湿”---从多方面消减淤滞的液体,这是吸收近代西医对本病机理的阐述(瘀滞),改以补为主为以疏导为主;另一方面,根据患者自发痛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又吸收中医有关“风寒湿痹”的概念和治则。这些大概就是能获显着疗效的简单道理吧。至于更深入的科学原理,因年龄精力所限,只能留待后人了,我这,可以说还停留在临床经验阶段吧!
有位中学生,在干活时一只手被刀割了自己没感觉,别人告诉他出血啦,他才发现发现手上有2厘米长的伤口,以后,他注意到他的左手不论刀割、针刺、火烫,都不痛,由于当时其他方面无大碍,他也就不在乎,有时还跟同学开玩笑说自己有特异功能。次年寒假下乡串门,睡热炕时背上烫出好几个大泡自己都不知道,引起家长重视,到这一检查,发现他一侧胸背和上肢痛觉和冷热觉缺失,做了核磁共振,发现脊髓有空洞形成,原来是脊髓空洞症。 这种病除了有节段性痛温觉缺失之外,随着年龄增大,病情会有发展,出现手粗糙、增厚、易裂口,受伤不易愈合,胸背上肢皮肤片状无痛性坏死,手肌萎缩手指伸不直,手无力,胸背也可发现肌 萎缩塌陷和脊柱侧弯,较高位的空洞,可有后头痛、头晕、脸麻。随着空洞向下发展,可渐出现下肢不灵和排尿排便和性功能方面的困难,重的可出现褥疮。 奇特的是,受累节段虽然有皮肤痛温觉缺失,但半数以上的病人该节段胸背上肢常常会有深部的很难受的痛楚,夜间、冷天、变天、劳累后加重,常常因之而不能安眠。 如不经治疗,会 慢慢发展加重,也有部分人停留在某一阶段,遇劳累后又继续发展,但不会自动恢复,手术对部分病人有速效,也有无效和加重的,有效的病例还可能复发。 国内中医界对此病进行过不少研究,我们在此基础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经来自全国各地大量病例验证,效果大大超出我们预期,使我们深受鼓舞,待下一篇再做介绍。
输入“黄元水 慢性肝炎治疗探讨”在网上可查到此文。 这是一篇早年发表的肝病文章,那时我自己被慢性乙肝所困扰,又在消化科,有很大的动力攻这种病,那些年有条件跑几个医学院图书馆、地方科技局,并遍访北京和江南这方面的名医,比较全面的了当时该病中西医治疗研究的成就、水平。当时没有电脑检索,考虑到这些资料收集不易,即使科研人员也不一定能做到,为使更多有志之士都掌握这个起点,于是综合整理成“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炎现状”寄给中国中医研究院情报资料室,供他们参考,他们征得我同意在其院刊发表了 ,次年应《吉林医药》之约,添加西医部分,并增加新一年的资料,以《慢性肝炎治疗探讨》发表在该刊。 在这起点上,后来我在自己身上做了多年探索,最后研创出"益肝散"和"化瘀散"( 现在已由我院制剂室生产),终于彻底告别了纠缠我多年的慢肝,以后每年都帮助一些知情的慢肝(包括乙,丙,酒肝和肝硬化腹水)求助者摆脱困扰,甚至表面抗原转阴而使化验室感到惊讶。 考虑保护知识产权问题,加上后来重点转攻自认为难度较大的神经科,后未在肝方面发表新的文章。 本文虽已过多年,一些术语也有改变,但它能反映我在这问题的起点和功底,现在阅读该文,对患者仍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