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支撑法:是一种简单的锻炼腰背肌肉方法,做法为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5秒,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 五点支撑法相对“小燕飞”比较容易做,非常适合腰椎术后的腰背肌肉锻炼。
主诉: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1年余,加重1个月这种病人往往有糖尿病史,多发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钙化增生,典型症状为行走不稳,双下肢无力、有踩棉花感,胸腰背部要束缚感并伴有大小便障碍。这种病例检查时最好行全脊柱核磁共振,避免漏诊。治疗:可行胸椎后路减压固定手术,早发现早治疗,后期恢复越好。
患者为20岁农村男孩,入院7小时前因玩滑板时不慎从4-5m高步行梯摔下,臀部着地,后即感胸腰背部剧烈疼痛,伴双下肢不能活动,无法站立、行走,拨打当地120,急诊行腰椎CT示:胸10、11椎体骨折,胸12椎体爆裂性骨折骨块突入椎管;当地医院考虑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双下肢瘫痪,联系我院急诊科快速转至我院,急诊行胸腰椎核磁提示胸11、12椎管占位伴脊髓损伤。 术前查体视频:。。。。 因患者双下肢不能活动,大小便障碍,为了患者将来能恢复正常生活,能像正常人一样自由行走,黄河医院脊柱外科医务人员与时间赛跑,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大家都知道,脊柱手术精密、复杂,尤其脊柱骨折、脊髓损伤,若如不及时手术,将面临终身瘫痪的严重后果,也就意味着放弃了站立行走的最后一次希望。医者仁心,科主任马双、章玉国主任医师通过仔细评估,制定周密手术方案,带领团队决定奋力一搏!决定急诊行胸后路胸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胸脊髓外减压手术; 经过近3个小时的手术,患者胸12椎体爆裂骨折完全复位,受压的神经得到解放,碎裂的胸椎重新恢复。 术后第二天上午,小伙子双下肢感觉较术前有所恢复,右下肢可在床面移动,左下肢脚趾肌肉也有收缩反应了。此时,小伙父母也看到了希望,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经过专业精心护理和积极康复指导下小伙子恢复一天一个样,从开始的微动到关节屈伸活动再到双腿逐渐抬离床面…… 继续营养神经、针灸、指导康复训练等,大小便也能自主排出来了。 终于……当听到马双主任查房时说可以下床活动锻炼的时候,小伙激动坏了。“太好了,我终于可以站起来了”。 在医护专心、耐心的指导下,慢慢下床,站立起来了。在床上躺了近20天,经历了受伤时双下肢瘫痪、大小便障碍的绝望,到术后一点一点恢复的希望,再到目前能迈开步自己行走的喜悦,只有经历了才能体会出来。作为孩子的父母,同样非常激动,说“孩子才20岁啊,是家里的希望,假如万一瘫痪在床一辈子起不来,真的不敢想象,真是太感谢黄河医院了,是你们让我孩子重新站立起来了”。当然,作为医护的我们,同样也是非常高兴,同时也觉得满满的成就感;不仅仅挽救的是脊髓神经,也是一个年轻人的未来,同样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很快的助行器也不需要了,完全可以自行行走了,在病房走廊里走了一圈又是一圈,非常开心。 术后恢复行走视频:。。。 最终,完全康复出院。 马双主任总结说到,脊柱骨折导致的瘫痪患者能否尽早得到手术治疗,为神经减压,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关乎到患者能否恢复正常行走功能和重新站起来享受美好生活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医院脊柱外科水平高低的标志。此次成功救治要感谢急诊科院前专业准确地处理及快速的转运、影像科开的绿色通道、麻醉科的协同配合、康复科的指导康复训练等……此次成功的救治也反应出了一个团队的强大,同时也是一个综合医院实力的体现。 马双主任介绍: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严重的功能障碍。如果不及时救治,将面临终身瘫痪的严重后果。脊髓损伤在工矿、交通事故、自然灾害、肿瘤、结核等情况下均可发生,不仅会危及生命,还常伴有瘫痪等严重并发症,脊髓损伤后的6~8 小时是治疗的黄金期,部分人发生意外后,感觉到身体出现感受障碍、反射异常或者自主神经紊乱等症状,一定要尽早去医院医治,切勿错过了脊髓损伤治疗的黄金时间。
强直性脊柱炎(AS,以下简称强脊)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开始时主要表现为腰背痛伴有晨僵,少数患者为颈椎痛。除了通过服药改善症状,日常生活中护理得当也可以改善病情,延缓疾病发展。 得了强直性脊柱炎有哪些表现? 早期表现 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主要表现为颈、背、腰、骶、肩等脊柱的疼痛,或者下肢大关节、足跟的疼痛或肿痛。可以隐匿起病,甚至病人不能确定具体的起病时间。也可以是急性起病,突然出现关节肿痛,活动受限。这类病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夜间疼痛加重,晨起时症状更加明显,休息不能缓解症状,活动后感到轻松,症状减轻,医学上将此称为“晨僵现象”。 中期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到了中期时还会出现下背部和腰骶部疼痛。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表现在晨起时扔有僵硬感,并自腰骶部向上蔓延,疼痛明显加剧,脊柱和胸廓活动均受限,患者会出现疲劳、乏力、气短、面色淡白、消瘦的表现,在检查时拍骨盆正位片位于骶髂关节部骨缘模糊不清,关节两侧的斑点状硬化骨形成。 晚期表现 晚期患者脊柱与全身关节疼痛严重,并伴有持续性不间断疼痛,患者会出现全身无力、消瘦、肌肉萎缩或部分消失、脏器功能衰退的表现。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甚至出现脊柱的变形、驼背、活动功能消失,这时即使能够治疗,也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因此,早期诊断、治疗对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人大部分时间都与手机和电脑相伴,很容易导致颈部前后的肌群不平衡,颈部板滞、疼痛等问题也就接踵而至了。 30秒系扣子 找一件衬衫穿上,如果30秒内无法系好15枚扣子,说明手指灵活度不足,可能预示颈椎病。 摸第7颈椎节 略微低头,从颈椎最突出的部位,即第7颈椎节开始数起,往上用手依次轻轻地按压颈椎和左右两侧。如果有疼痛的感觉,或者有恶心、头晕的意向,可能代表颈椎有了问题。 轻轻转头 头轻轻后仰,然后尽力向左转,再向右转。如果你感到脖子酸痛、僵硬,甚至发出“咔咔”的声响,说明你的颈椎可能有过度劳损。
——崴脚急救,记住五个关键词—— ●制动:停止走动,静止休息,防止二次损伤,减轻组织渗出、肿胀。●冰敷:急性期24~48小时可冷敷,每次10~20分钟,每两次冰敷间隔最好超过2小时,减轻肿胀,缓解疼痛。 ●加压:使用弹性绷带或弹性大的衣物(例:丝袜),适当加压包扎(松紧适度)减轻肿胀,过度加压会加重肿胀、缺血。 ●抬高:高于心脏水平。增加血液回流,减轻肿胀,促进恢复。 ●就医:及时就医!
“小燕飞”。 方法:在硬床上或干净的硬质地板上,取俯卧位,脸部朝下,双臂以肩关节为支撑点,轻轻抬起,手臂向上的同时轻轻抬头,双肩向后向上收起。与此同时,双脚轻轻抬起,腰底部肌肉收缩,尽量让肋骨和腹部支撑身体,持续3-5秒,然后放松肌肉,四肢和头部回归原位休息3-5秒再做。 每天可做30-50下。可分为2-3次,坚持3-6个月。腰椎术后患者最好是作为终身锻炼。 小燕飞适用于:腰肌劳损、腰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峡部裂、轻度腰椎滑脱、腰椎术后等。
提及椎间盘,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也都听说过“椎间盘突出”之类的名词,但究竟具体什么是椎间盘、椎间盘有什么作用,诸如此类问题的答案却鲜为人知。那么笔者就来为大家解答一下这些困惑,讲一讲椎间盘的“前世今生”。 如果把人体想象成一辆汽车,那么人体骨架就如同汽车的钢性框架,汽车要想正常运行,各个零件之间必须工作协调,各零件之间也就需要合适的垫片及适量的润滑油。同样,人体骨骼之间也需要软骨及关节液才能伸屈自如。人体椎间盘就相当于汽车中的垫片,当然这个“垫片”就像汽车中的一样,用久了也会出毛病,我们所说的“椎间盘突出”即是“垫片”出现毛病的一种表现。现在大家对椎间盘应该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了,那么接下来,笔者就详细的介绍一下椎间盘的构成及其作用。 一、椎间盘的构成: 椎间盘位于相邻椎体之间,作为人体中轴骨骼的一部分。椎间盘在人体总共有23块,最上一个在枢椎与第3颈椎体之间,最末一个在第5腰椎体与骶骨底之间。椎间盘由周围部、中央部和软骨终板三部分构成。 1、周围部是纤维环,位于髓核(即中央部)的周围。在横断面上,可见纤维呈同心圆排列,相邻的纤维相互交错。纤维环周边部的纤维穿入椎体骺环的骨质中,被称为Sharpey纤维,每一环层的纤维与其邻层纤维的斜行方向相反,交叉成角。较深部的纤维附着于软骨终板,中心部的纤维与髓核的纤维相融合。这种排列方式有利于脊柱在各方向做较大范围的运动,同时又可以限制脊柱的过度旋转。 2、中央部是髓核,它是位于纤维环与软骨终板之间的胶冻状物质,触之有较强的弹性,由粘多糖和胶原纤维组成。多位于椎间盘的中央偏后方,因此,受暴力时或退变后易致后方纤维环破裂,而后正中因为有后纵韧带附着,而多偏向于后外侧突出。正常髓核含大量水分,一般认为髓核水分高于80%,但含水量随个体及年龄而不同,年龄越小,含水量越高,体积也越大,一般二十岁前发育成熟。髓核被纤维环及其上下软骨终板牢牢固定。儿童时期髓核与纤维环界限较清楚,成年后两者交织在一起,分界不清。 3、软骨终板覆盖于椎体上下面骺环中间的的骨面,与椎体的骨松质相连接,构成椎间盘的上下壁,具有支持重量和减少摩擦的作用。软骨终板内无神经组织,因此损伤后无疼痛症状,修复也很困难。终板内有许多微小空隙,是髓核的物质交换通道。在婴幼儿的软骨终板上下面有微细血管通过,以后逐渐关闭,至20-30岁完全闭锁,但在此处会留下解剖上的薄弱点。髓核可从此薄弱点或终板不完整处突入椎体形成结节状膨大,称为Schmorl结节。 二、椎间盘的生理功能: 1、连接功能:椎间盘位于相邻椎体间,使相邻两椎体紧密有序地连接,形成并维持了完整的中轴骨骼—脊柱,人体也才得以保持正常的姿势。 2、运动功能:椎间盘的存在使脊柱运动更加灵活,同时又能制约脊柱较大范围的活动,从而使脊柱在制衡中保持平衡,在运动中保持稳定。 3、缓冲功能:人是直立行走的动物,因此会沿脊柱产生向下的压力,当压力作用于椎间盘时,髓核便会产生形变,将压力水平分配于纤维环,使压力得到缓冲,震荡得到吸收,从而使脊柱免受损伤。 4、渗透功能:主要是软骨终板及髓核,通过两者的渗透功能,可使椎体与椎间盘之间的液体和营养物质进行交换,促进代谢,延缓退变。 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在了解了椎间盘的结构的同时,也意识到了椎间盘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经历了一个逐渐生理性退变的过程,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劳逸得当,保护好人体这块至关重要的“垫片”。
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在无情的岁月中逐渐老去,那么这在医学上就涉及到“衰老”的概念,即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结构和机能衰退,适应性和抵抗力减退的过程。椎间盘作为人体轴心骨的“垫片”,是人体脊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会相应地衰老与退变。上一期在文章中为大家介绍了正常椎间盘的结构及作用,那么这一期就为大家阐述椎间盘生理性退变的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后果。 椎间盘的退变程度与年龄密切相关,从最早的胚胎发育到青壮年的成熟期,再到老年时的椎间盘退变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且和其他组织相比,椎间盘经受了更广泛的变化。一些研究证明椎间盘退变常见于年龄较大的人群中,但在临床中,笔者发现在一些年轻群体中也可以看到年老的椎间盘。成熟的椎间盘发生退变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随着年龄的增长至成年,椎间盘成熟,髓核中富含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而软骨终板在成熟前即开始逐渐骨化,变薄至1mm左右,其上面与髓核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数目也逐渐减少。 2、随着年龄增长,软骨终板继续变薄,血管数目继续减少,直至钙化。研究表明,髓核是全身最大的无血管组织,其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除主要依靠软骨终板的渗透、弥散作用。软骨终板的逐渐钙化无疑阻碍了髓核营养物质的供应和代谢废物的排除,椎间盘内便会聚集大量酸性物质和基质降解产物,进而使交换物质的通道阻塞更重,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3、大量代谢产物的聚集打破了髓核内环境的稳态,导致其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蛋白多糖减少,髓核内水分的保持是由水分子与蛋白多糖分子结合来维持的,故而髓核中水分也相应减少,而原纤维变性及胶原纤维增加。结构决定功能,髓核内环境的紊乱与成分的变化使其弹性下降,抗载能力也因此减弱。 4、髓核缓冲及分配压力的功能的减退使纤维环成为了直接压力的承受者,纤维环发生磨损和断裂的机会增加,内层纤维环出现裂隙并逐渐延伸至髓核,随着髓核水分的进一步减少和纤维环裂隙的不断增宽,随后髓核也出现裂隙甚至碎片,同时伴血管神经的“修复性”长入。 5、随着裂隙越来越严重,纤维环的约束作用降低,进而会导致纤维环约束的髓核脱出,即为临床上我们所说的椎间盘突出。 以上为椎间盘发生退变的几个阶段,对于普通人群,尤其是20岁以上的人们,都或轻或重地存在椎间盘的退变,大多数患者椎间盘退变也是由于其引起了临床症状(如椎间盘源性疼痛)后通过影像学检查而发现的,因此,很多评估椎间盘退变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也是根据影像学来界定的。研究椎间盘退变的病因对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椎间盘退变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1、生物力学:异常的机械负荷是椎间盘退变的病因之一,尤其是与工作相关的力学因素及外伤一直被视为椎间盘退变的主要致病因素。不适当的压力作用将加快椎间盘老化,影响细胞代谢和表达,破坏维持椎间盘结构的基础。因此,长期过高和过低的压力负荷均可认为是造成椎间盘退变的原因之一,这也从生物力学角度解释了临床上长期过重负荷和过度肥胖患者更易发生椎间盘退变的原因。2、营养:前面已经讲到,椎间盘组织内无血管存在,其营养主要靠软骨终板的渗透作用,软骨终板的钙化引起椎间盘营养供应减少,这也可能是启动椎间盘退变的关键因素。3、另外,相关研究表明,椎间盘退变与细胞凋亡、细胞因子和降解酶也有关。 既然椎间盘会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生退变,那么这会造成那些后果呢?我们知道,椎间盘在维持脊柱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椎间盘的退变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直接导致了脊柱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平衡状态被打破,进而引起椎间盘外组织的损害,如脊柱椎体及其附件的骨质增生、韧带的骨化、椎旁肌肉的劳损等,各种临床症状便会随之产生。椎间盘的退变是生理性的过程,这种衰老是自然的法则,人类无法反抗,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护来预防和延缓椎间盘的退变速度,所以,请让椎间盘从容地老去,而非未老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