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P术前的膝关节MRI表现,见髌骨软骨软化Ⅳ级,PRP术后6月复查MRI对比发现,软骨缺损处得到了较好的修复。 PRP术前的膝关节MRI表现,见髌骨软骨软化Ⅳ级,PRP术后6月复查MRI对比发现,软骨缺损处得到了较好的修复。
本文来源:运动云医院科普版 你为什么跑马拉松? 你又为什么选择这场马拉松? 相信每一个跑马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由, 但马拉松跑的不只是,对生活的态度、热爱 更需要合理安排技巧 跑前准备事项 首先,仔细检查运动装备,先将组委会发的号码簿、芯片一一系好,然后按照帽子、手套(擦汗带)、背心、短裤、鞋子、袜子、手表(检查电量)的顺序一一整理完毕(统一放置在一起),剪脚趾甲。 其次,将第二天需要的运动补剂(能量胶、盐丸、饮料等物品)准备好。 还有比赛时可能用到的:乳贴,创可贴,(出发前贴在奶头、肚脐眼或脚趾等)、凡士林(涂一涂腋下、大腿内侧等部位)准备好,和参赛包放在一起。最后,仔细阅读比赛规程、参赛须知和研究路线图。 【5:10分起床】 1、先喝一杯(250ml)蜂蜜&葡萄糖水; 2、穿戴比赛装备,进行第一次排便, 仔细整理参赛包(务必放一瓶矿泉水、1-2包手纸和零用钱) 3、进行简单的洗漱(不可洗澡) 【5:30分就餐】 1、面食为主(馒头、青菜包子、白米饭)、白粥青菜粥、小榨菜或小青菜6~7成包;面包、牛奶; 2、拒绝吃油炸食品油条、大饼、蛋炒饭、荤菜。 【5:50分出发】 1、出发前进行第二次排便,这时候大便容易一次性排干净; 2、不要再喝带糖分饮料,赛前1小时30分喝糖分的水,会导致肌肉发软、 力量下降,人也不容易兴奋 【6:30分到达 起跑前需要准备的工作】 1、检查鞋带,做好手表GPS定位工作。 2、明天下雨,气温较低,最好穿一次性雨衣,挡雨,保温。 3、如果站进去太早,无法做热身;原地小范围进行低配速小步跑、充分做好上、下肢的拉伸运动。 4、进安检前,一定会先去附近上厕所(附近商场或写字楼),最好不要去组委会安排的临时厕所。 跑中时间段要点 【前5公里需要准备的工作】 刚起跑,人容易亢奋,会发疯地往前拥挤,这时候很容易绊倒、摔倒。 所以,刚起跑时一定要主动用两只手臂向外挡一下,一来这样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平衡,二来也可以给脚留出足够安全的落地空间。 起跑后,要时时刻刻注意脚下。 起跑后务必要严格地按照赛前预定的配速进行比赛,一般情况下,前5km的配速,比预定配速每公里慢5~10秒左右为佳。 如何取水:水站基本上从5公里就开始有了,第一个水站人会超级多。完全可以忽略,人太多了。后面的水站,可以逢站必喝。 每次喝水几口。哪怕不渴,也要漱口润嗓子。需要提前50米,降速,注意身后的人,慢慢的停下来,走到桌旁,拿起一杯或者一瓶水,向前走走,小口小口的喝,喝完扔掉瓶子或杯子,再快走几步跑起来。 有的水站和饮料站连在一起,可以先喝水,再补充运动饮料,再喝水漱口。嘴里尽量不要有运动饮料残留,太甜了,跑起来不舒服 【5~20公里需要准备的工作】 这个阶段,身体已完全活动开,也应该是当天比赛自身感觉最好的阶段,这时候要学会控制节奏和配速,整个跑步技术要放松、轻盈。 如果身边有与你配速相近,且观察了一段距离,感觉他的节奏还比较稳的话,可以跟在他身后(对方的侧后方)一起跑。 这期间尽量不要和熟人说话、聊天(容易消耗体力岔气)要静下心,沉住气、尽可能采用匀速跑。 【龙脖子出现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问题:坡度上升,难度增大,心率加快,下坡时由于惯性,容易出现大步幅,对膝盖冲击力变大,容易受伤,或抽筋。 策略:上坡:随心而动 下坡:小步快跑 【20~30公里需要准备的工作】 通常,运动员这个阶段身体开始首次出现疲劳感,但也不要太恐慌,专业运动员经常也会有这种感受,这时候就需要你适当降低配速,注时补充能量、水分、食物,利用饮水站和下坡路段调整下身体状态。 【容易出现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问题:四肢深重、技术僵硬,配速开始有所下降,开始“怀疑”自己的状态。 策略:技术上,注意加快摆臂的节奏,不要拖大步子,整个身体重心再适当往前倾,尽量跟着身边的选手跑。 信念上,静定自如、保持清醒、鼓励、相信自己。 前半程坚持不快,按照自己的速度跑,保持体力,避免前面快,体力消耗太大,后半程严重掉速,到了30公里处,很多人就到了撞墙的阶段。 什么叫撞墙? 大体意思就是你身体储存的能量基本耗尽,身体开始转换能量供给方式,消耗脂肪,此时需要更多的氧气来维持身体。 而耗氧量最高的大脑,会通过疼痛或其他方式抑制身体其他器官运作来保证大脑的供给,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均处在最低点,整个人陷于崩溃边缘,跑还是不跑,停还是不停。 你需要做的就是坚持跑下去,如果出现胸闷、头晕、心慌。每当有前两个症状是,减慢速度,慢慢的走几步,深呼吸,调整一下。 若是心慌,可以停下来,深呼吸,压一下左胸。心跳平缓前,一直走,不要跑。若还是不舒服,向你身边的工作人员求救,要是觉得腿脚不舒服,停下来,慢慢走,走几分钟再跑,适当按摩或采取冷敷的措施,若还未缓解,退赛也不算是最差的选择,切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30~35公里需要准备的工作】 这个阶段是马拉松最艰难的区域,也是决定运动员本次比赛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区域。这时候是需要你咬紧牙关,保持必胜的信念,也是发挥你勇敢、坚持、拼搏精神的时候。 如果这时候,你的配速反而没有明显的下降,体能状况和节奏也依然保持的比赛好,说明当天你的竞技状态不错,会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最后的九公里,才是马拉松的精髓。 当你跑过42公里的牌子,还有195米,看见终点了,又兴奋了。 微笑面对镜头、双手高举,当左脚踩到终点计时毯时,你搞定了。回头看看你跑过的42.195公里,你真的很棒。第43公里: 慢慢的,让脚步慢下来,心绪平复下来。切勿跑过终点就坐在地上,而是继续走,喝水,取完赛包和领取奖牌。 跑后注意事项 跑完后要穿上干爽的衣服再拉伸,在等待其他小伙伴的时候,拉伸、品味跑过的42.195。 恢复: 跑完,持续喝水,直到小便重新为淡黄色的,那说明你身体内不缺水了。 首先吃一些容易吸收的面包、蜂蜜水,休息休息,晚上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啤酒也可以有,促进肌肉修复。 晚上睡觉时,可以将双腿抬高,促进血液循环。第二天晚上,可以适当用很慢的速度跑几公里,促进排酸。 1.马拉松赛后恢复 2.7种基本马拉松训练方法,根据自己的短板对症下药 3.女性“天生不适合马拉松等长跑运动”?
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等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知不觉中,成为“低头一族”的小伙伴们也越来越多了,“颈椎病”就这样与大家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近年逐渐呈现出低龄化、普遍化的发病特点。轻则感到颈肩背部酸痛僵硬,重则出现恶心呕吐、眩晕乏力、四肢麻木,行走不能……既然“颈椎病”的危害这么大,那我们怎么才能远离它呢?下面我们就来说道说道如何预防“颈椎病”。1.避免成为“低头族”长期低头会导致颈部肌肉张力增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休息,让肌肉张力恢复正常,那么就会继发颈椎生理弧度的减小、变直甚至反张;所以,经常抬头“仰望星空”可是一件有利颈椎健康的事情;2.选一个健康的枕头枕头宽度应达肩部,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的保健枕头对颈椎有很好的支撑作用。注意枕头不可太软,否则颈部肌肉会留有“静态残余张力”,不利于肌肉的放松,影响休息的质量。3.坚持做“颈椎操”每天利用碎片化时间坚持做“颈椎操”,会有效增强颈部肌肉的肌力,加强颈部关节的稳定性,保持颈部软组织的自然弹性,达到“筋骨并重”的效果,有利于保持正常的颈椎生理弧度,降低“颈椎病”的发病率。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各位亲们最关心的“颈椎操”的规范做法。下面的颈椎操视频共包含5个动作,依次为:(1)前俯后仰(2)侧向摆头(3)犀牛望月(4)与项争力(5)颈部环转。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问题解答-汇总(免费) 发表于2015.06.0265038人已读 1.人工髋关节置换(THA)术后,腰腿活动能恢复正常吗?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通过康复训练,患者基本上都可以恢复到正常人的活动水平,即生活中各种活动都可以做。但取得这样的效果需要有一定的前提: 第一,导致患者置换髋关节的疾病不是一些特殊的病。如果患者是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而需要换髋关节,那么,该患者即便在换完关节后,也可能因为这些疾病术前即存在或继续发展而出现多处关节畸形,部分患者甚至会伴有脊柱畸形,如脊柱前弓、后凸、侧弯等。而这些脊柱和关节畸形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人工髋关节的使用,进而让患者不能恢复到正常人的活动水平; 第二,如果是因为普通的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疾病导致的髋关节病变,这些患者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要保证六周内不发生髋关节脱位。一旦发生髋关节脱位,需要进行及时复位、限制活动,如果反复脱位还需考虑二次翻修等问题,即便之后经过康复训练,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才能达到正常人的活动水平。 对于以上两个前提条件,第一点因为疾病的性质,患者术后无法改变,所以无能为力。但对于第二点,患者是有能力做到的。为预防人工髋关节脱位,患者在术后六周之内,虽然坐、站等动作都可以做,但尽量不要坐矮凳子或较矮的沙发,六周之后才可以坐。此外,6周之内不要做跷二郎腿或者盘腿的动作,每次翻身如果患侧在上面时,两腿之间需要夹枕头。对于下蹲这个动作,一般建议在术后三个月或半年以后再做,术后六周内尤其不能做。 除此之外,患者术后行走的时间也有一定的要求:术后六周之内,患者可以每天早、中、晚三次扶习步器散步慢走,但每次只需走15~20分钟左右就需要坐下休息;等到术后六周之后,这个时间可延长至每次半小时左右。如果患者每次散步的时间过长,短时间内会增加人工髋关节的压力。同时容易出现患肢水肿的情况,也会因为活动时间长导致肌肉酸痛,影响术后的恢复的过程。 2.人工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康复训练:六周是分界线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不要急于进行康复训练。因为髋关节是一个球窝关节,当装上人工髋关节后,它有一个稳定的过程。为了预防人工髋关节脱位,原则上,在术后六周之内不要做太多活动,真正的康复锻炼应该在术后六周以后开始。 髋关节 人工髋关节 那么术后六周之内就躺着不动了吗?当然不是。患者在术后六周之内需要进行的康复内容包括: 术后六周内,如何防血栓? ①使用足底静脉泵(一般在医院进行):一般在术后第二天就可以开始使用足底静脉泵,坚持一周,即可有效预防血栓。因为术后患者虽然可以很快下地,但仍然需要限制活动,而在患者没有下地活动时,足底静脉泵可以帮助患者做收缩活动,挤压静脉,增加血液回流,进而预防血栓,可以说这是一种被动的收缩训练。 ②小腿肌肉收缩训练,促进血液循环。具体的训练方法为:患肢放在床上尽量伸直,脚趾均往头侧背伸到最大限度,将腿上的肌肉尽量绷紧,坚持5~10秒种,然后放松,再继续练习,每次进行20组,每天进行2~3组。这是预防血栓的一种主动收缩训练。 ③轴线的屈伸活动训练,主要包括主动的坐床边重力自然下垂以及被动的CPM机器辅助训练等。 手术六周后,如何康复训练 等到手术六周后,真正的康复训练开始了。患者需要做外展肌训练,这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最重要的训练。所谓髋关节的外展肌,主要包括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小肌等。这些肌肉不仅可外展髋关节,也能在负重运动中起到稳定的作用,尤其在步行时对稳定骨盆与保持身体平衡发挥重要作用。 锻练外展肌,主要靠侧抬腿练习,侧卧在床上或者站立位均可以。具体方法为:患者侧卧,患肢在上,首先患肢外展,即抬腿,脚踝和脚尖向上勾起,与另一条腿呈45度,在此基础上,再将患肢向后侧伸展,坚持10秒钟,然后放松10秒钟,再继续训练。每日上午10~20次,下午10~20次。一般训练6周后,疼痛会有明显的缓解,行走跛行也可以改善。开始训练时,如果外展肌力量很差的话,只能先站立训练,向侧方抬腿;待训练一段时间,肌力增强后,再逐渐转为进行侧卧位的练习。 值得注意的是,膝关节置换术后常常要求患者做伸直抬腿的股四头肌锻炼,但这种训练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不建议做,因为容易对髋关节造成非常大的压力。伸直抬腿时需要大腿使劲,这样抬起的腿就相当于一个撬动的杠杆,用整条腿的重量撬动刚换完的髋关节,这是十分危险的。因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建议做伸直抬腿,在床上平躺也只是做勾脚不抬腿的练习。 3.THA康复训练出现疼痛 两种情况属正常现象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的活动水平,然而康复训练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疼痛,那么出现疼痛就需要终止训练吗? 事实上,术后患者在家里无论进行什么k样的训练,训练强度稍大时基本都会导致腿部酸疼或者伤口疼痛。这时患者一定要果断停止锻炼,进行2~3天的观察,如果停止训练后疼痛消失了,这时可以恢复训练。训练强度跟之前保持一致即可,不要因为出现疼痛而减轻训练强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停止训练后疼痛并没有消失,而是一直持续,这时就需要及时就医。 此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很多患者都有类似的经历:走一下骨头就顶着疼。事实上,在术后三个月之内,出现这种现象是十分正常的。因为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都是在手术六周以后才开始训练肌肉,这往往导致患者的肌肉力量并不强壮。失去了肌肉保护的关节,就如同失去了润滑剂,两个坚硬的物体会顶在一起,进而引起碰撞的感觉,有时也会产生疼痛。所以,在刚换完人工髋关节后,患者往往都会有“走一下骨头就顶着疼”的感觉。 但如果超过三个月,这种痛感仍未缓解,就需要到医院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等项目,考虑有没有出现其它问题。 4.髋关节置换术后 什么样的动作算适度?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有的患者不注意新关节的保护,认为换了关节就高枕无忧了;有的患者则对新关节过度关注,做什么都小心翼翼。那么,人工髋关节术后,到底什么样的的运动、饮食才“适度”,我们来聊聊。 1.术后六周之内不建议做下蹲以及穿鞋、穿袜等动作;手术六周后,穿鞋、穿袜、散步和慢跑步、游泳等行为都可以进行。如果有些患者不放心,认为术后六周太早,也可以推迟到三个月后; 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不是完全不能“跷二郎腿”、盘腿。只是这些行为需要等到术后三个月,患者恢复得不错以后才能做。如果在术后六周内做“跷二郎腿”、盘腿等动作,很有可能会导致髋关节脱位,十分危险; 3.术后患者不宜长时间坐着,因为久坐对于髋关节、腰椎等都是一个考验。一般来说,这个“长时间”是指超过30~40分钟。也就是说,建议患者坐30~40分钟,就站立行走一段时间; 4.术后患者上下楼梯时需要注意“好上坏下”,即上楼时健侧的腿先上,下楼时手术一侧的腿先下。此外,在术后三个月之内,患者上下楼梯要尽量扶着扶手。因为一方面刚做完髋关节置换,关节不一定十分稳固;另一方面,患者术后可能因为肌肉无力而发生摔倒。但手术三个月以后,如果通过侧抬腿锻炼,患者已经恢复得比较好了,就不需要再如此小心; 5.如果因为饮酒造成股骨头坏死,进而需要髋关节置换,这类患者即使换了新关节,仍然建议戒酒或者减少饮酒。因为术后继续饮酒有可能导致对侧(好的一侧)股骨头坏死,同时也有可能对肝肾造成损害; 6.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在饮食上并没有太多注意事项,没有必要因为手术而忌口。 5.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 教你怎么睡觉 对于只做一侧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来说,常常感到疑惑的是,换完关节后能够侧身睡觉吗?侧身睡觉会不会将新的髋关节“压坏”? 事实上,患者在术后1~2天就可以毫无顾忌的睡觉,不是一定要等到术后六周或者三个月以后才敢放心睡。因为人体有天然的“保护措施”,如关节周围的肌肉、滑液等,它们时刻保护着关节的安全。此外,髋关节置换手术术中应该固定得非常结实才行。如果髋关节没固定好,即使你不压关节,它也会出问题。反言之,对于固定牢固的髋关节,随便压也极少因此出问题。要知道,髋关节置换后,人工的关节要使用20~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医生不可能让这个关节睡一觉就松动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六周内,患者侧身睡觉时如果患侧在上面,必须在两腿之间加一个枕头,不要让两条腿并到一起;而患侧在下面,反而不用加枕头,可以毫无顾忌地睡觉。 那么,加个枕头有什么用呢?先说个题外话,在做髋关节脱位矫正手术时,医生会让患者处于侧睡的姿势,患侧在上,内收患侧将两腿并在一起,然后把髋关节脱出来。看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这个姿势是有髋关节脱位的风险的,虽然几率很小,绝大多数患者这样睡了之后也没出现什么问题,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建议术后六周之内、患侧在上面睡时,在两腿之间加一个枕头,让腿不要并在一起,髋关节会更稳固一些。等到六周后,关节囊已经长结实了,就不需要这些辅助保护了。 6.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 教你怎么垫鞋垫 与膝关节置换不同的是,髋关节置换涉及两条腿的长短问题,有可能做完手术后患者一条腿长一点或者短一点。如果做完手术后,患侧腿长一点,应该在健康侧垫鞋垫,反之亦然。一般90%以上的患者,手术之后不需要垫鞋垫。术后双侧肢体的长短差别在1cm之内的情况,患者很少有不适的感觉,也不需要进行垫鞋垫的处理。只有一些特殊的病例,手术导致的长短差别大于1cm以上才需要垫鞋垫。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因为肢体不等长而影响腰椎,进而导致脊柱侧弯、腰椎退变,出现骨关节疼、腰疼、腿麻等症状。要知道,一旦因为肢体不等长而导致腰椎疾病,往往是很难修复的。 至于鞋垫到底需要垫多高,总的原则是,差多少垫多少。测量方法为:当患者两腿不等长时,脱了鞋站在地板上,把感觉短的一侧脚底下放纸,然后不停地增加纸的厚度,直到患者自己觉得两只脚踩地的感觉是一样时,纸的厚度基本就是鞋垫的厚度。 一般而言,患者需要垫鞋垫的高度为1~3公分。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两腿相差3公分以上,垫鞋垫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下子垫3公分。因为这类患者长期处于两腿长度相差很大的状态,腰椎往往已经受到影响,如果一下子垫高,患者会觉得短的一侧腿变长了,腰受不了。这时候患者需要先从垫1公分的鞋垫开始,适应4~6周后,再增加到2公分,最后逐渐过渡到需要垫的高度。 至于鞋垫到底需要垫多久,一般而言,两条腿长短差距越大,垫鞋垫的时间越长。也就是说,如果两条腿长短相差1~2公分以内,一般垫1年鞋垫,就可以让人体接受并适应这样的差距;两条腿长短相差2~4公分,鞋垫就可能要垫很长时间,5年甚至更久都是有可能的,因为在短时间内,人体很难适应这样的差距,只有等到腰部慢慢代偿,才能逐渐适应;如果两条腿长短相差5公分以上,则有可能需要垫更长时间的鞋垫。 7.THA术后伤口疼痛 先找原因再治疗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很多患者都反映,虽然医生说手术成功了,但伤口一直疼。那么,这种疼痛是手术导致的吗?该怎么办呢? 实际上,做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需要开一个比较大的切口,先将“坏的骨头”锯掉,然后装上新的关节。这么大的一个手术,术后伤口完全不疼是不可能的,但这种疼痛也要分情况进行区别对待。 如果术后六周之内伤口出现疼痛,患者不需要过度紧张。因为这种疼痛是手术导致的组织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只需使用一些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即可,如芬必得、扶他林等。对于有胃部疾病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对胃刺激较小的西乐葆、美洛昔康,以及对胃肠道基本没有刺激的吲哚美辛栓剂等药物。此外,也可以适当用一些活血化淤的药物。总而言之,六周之内的疼痛多数是无菌性炎症性疼痛,吃药就能解决问题。但如果患者认为这只是一个小问题,自己扛扛就能行,不需要吃药,那么,这种未处理的炎症有可能进一步损伤患者的关节,后果不堪设想。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六周以后,伤口和关节囊都应该基本愈合,功能基本恢复良好。如果这时患者仍然感到伤口疼痛,则需要积极寻找原因。 一般,术后超过六周仍然疼痛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感染造成的疼痛。如果患者术后超过六周或者3个月后,仍然反复出现疼痛,尤其是出现明显的间歇疼痛、夜间疼痛等,需要首先除外感染。这时要积极就医,复查血沉和C反应蛋白这两项指标,请主刀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2.肌肉训练造成的疼痛。手术六周以后,患者需要进行肌肉力量的训练,如果训练情况不佳,患者走路时间稍长,就会感到髋关节酸疼或者髋关节外侧臀部附近酸疼。这时通过外展肌锻炼就能够缓解疼痛; 3.其他原因造成的疼痛。术后超过六周出现突然疼痛,或者出现关节绞锁现象(即关节在活动过程中突然被卡住,不能伸屈,这时通常有突然的疼痛),需要考虑是否出现髋关节脱位,或者因为外伤导致的骨折,这时需要积极就医治疗。 8.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肿胀怎么办?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很多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有下肢的肿胀。之所以出现肿胀,是因为在做髋关节置换的过程中,医生要对髋关节周围的组织、肌肉进行松解,让肌肉松弛便于手术,这不可避免地会伤害到一些并不十分重要的小血管。当血管受到影响后,血液循环变差,静脉回流不畅,就会导致下肢肿胀。尤其髋关节处于一个较重要的位置,下肢血液回流都要经过髋关节,所以手术后更容易出现下肢肿胀。 一般,患者在康复训练后,下午和晚上这两个时间段会出现明显的下肢肿胀,而经过一晚上的平卧休息后肢体肿胀会消失。术后六周或三个月以后,如果仍然出现下肢肿胀,尤其跟另一条腿相比,患侧腿肿胀比较明显,建议患者到医院做一个双下肢静脉彩超,排除下肢静脉血栓的可能。要知道,下肢静脉血栓的典型症状就是肢体肿胀,此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由于血栓脱落而导致肺栓塞。因此,这时如果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这时要以治疗血栓为主。 如果做了彩超,确定不是下肢静脉血栓以后,为了消除肿胀,患者可以使用一些对血管有消肿作用的药物,如迈之灵、吲哚美辛栓等。同时,需要适度减少行走等康复训练的强度,并且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让静脉回流更加畅通。 9.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 感染是灾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需要特别小心关节感染,因为一旦出现感染,患者就要面临再次甚至多次手术,可谓是一种灾难性的后果。现在,全世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最低的感染率基本控制在1‰~2‰;在中国,术后感染率基本在2‰~5‰之间。一般来说,以下三种人群容易发生感染: 1.抵抗力较差的病人; 2.术前伴有糖尿病、贫血等疾病,导致其它器官功能比较差的病人; 3.皮肤条件差,人工髋关节置换前有过外伤史的病人; 4.长期服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的药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病因导致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率各不相同。其中,因类风湿性关节炎或者强直性脊柱炎等炎症性关节病,需要置换人工髋关节的患者,其术后感染率是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病因的2.7倍。因此,建议这类患者在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1~2天;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也要稍微长一点;术后两年以上,如果身体其它部位出现感染灶,如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肺炎等,也一定要使用抗生素保驾护航。 一般而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关节感染,可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急性感染主要表现为伤口红、肿、热、痛以及流脓。而慢性感染时,患者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疼,如静息疼(即患者呆着什么也不做,仍然感到关节疼痛)、负重疼(即患者踩地时感到疼痛)、夜间疼等。现在大多数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的感染都是慢性感染,即细菌不是很厉害,不会让患者伤口出现红、肿、热,而只有疼痛表现。当怀疑出现感染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到医院做X线、查血沉、C反应蛋白等项目来明确诊断。 10.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人工关节可以用多久?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新的关节能够使用多久,是患者及家属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事实上,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使用,人工髋关节的使用寿命也大大提升。如陶瓷技术已经从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塑料聚乙烯内衬也从普通的聚乙烯发展到交联聚乙烯,到现在高交联聚乙烯的使用,耐磨程度越来越好。研究发现,每十年磨损情况不到0.1毫米。可以说,随着新材料的使用,因摩擦导致的假体失败率已经越来越低。 另外,人工髋关节的设计越来越符合人体的解剖生理学,比如现在的技术可以让患者自己的骨头长到人工髋关节里面,这样髋关节与骨头之间的固定就更加牢靠,保证了新关节的使用寿命。从最新的文献,以及很多登记系统,如瑞典登记系统、美国登记系统、英国登记系统中发现,除感染、外伤等因素之外,人工髋关节使用15年~20年后的优良率为90%—95%,20年~30年的优良率为85%—90%。也就是说,装了人工髋关节20~30年以后,100个患者中仍然有85~90个患者可以继续使用。 11.髋关节置换术后 三种情况立即就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需要住院的时间大大缩短,很多术后康复训练及护理,都逐渐转为在家中完成。然而,对于患者来说,由于并非专业人员,面对术后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在是否需要就医的问题上往往犹豫不决,不去就医怕出现大问题,去就医又怕只是虚惊一场。事实上,如果患者出现以下几种症状,就需要立即就医: 1.出现髋关节脱位。要知道,即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已经很多年了,髋关节也有可能因为不恰当的姿势或者外伤导致脱位,一旦出现髋关节脱位就要考虑复位或翻修等问题,需要立即就医; 2.术后伤口流脓。如果手术后发现伤口发红,且开始流脓、流水,这时要高度怀疑出现感染,需要立即就医; 3.术后持续不断出现疼痛。术后患者一直都能感受到疼痛,甚至疼痛加剧,也需要及时就医。 1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就诊指南 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而言,换了关节以后并非高枕无忧,定期复查,监测关节情况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而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第一年内,需要到自己的主刀医生那里复查四次,分别是六周、三个月、半年、一年时;手术一年以后,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恢复情况每年复查一次。 术后复查,并不是每一次都需要重新做X线等检查。一般,术后六周的复查不需要拍片、抽血等,这个时间要求患者来医院,主要是为了查看伤口的愈合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不适症状,如伤口是否感觉疼痛等。 而在术后三个月、半年、一年这三次复查中,患者都需要做X线检查。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拍摄效果,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而言,每次做X线检查都需要站立拍。至于血沉、C反应蛋白等检查,建议在怀疑感染时再做。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术后扫描自己主刀医生的二维码,进入医生的患友会,并上传病例等相关资料。因为患者扫码上传资料后,医生能够迅速看到资料,了解当前患者所处的疾病状态,及时进行指导。一般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上传X光片是最重要的(不只是X光片的纸质报告,更重要的是X光片),其他如化验单,如果有也可考虑上传。
含嘌呤食物 第一类食物是含嘌呤最高的,之后依次降低。 第一类 含嘌呤高的食物 (每100g食物含嘌呤100~1000mg) 肝、肾、胰、心、脑、肉馅、肉汁、肉汤、鲭鱼、风尾鱼、沙丁鱼、鱼卵、小虾、淡菜、鹅、斑鸡、石鸡、大豆制品、酵母、香菇、紫菜 第二类 含嘌呤中等的食物 (每100g食物含嘌呤75~100mg) 1.鱼类:鲤鱼、鳕鱼、大比目鱼、鲈鱼、梭鱼、贝壳类、鳗鱼及鳝鱼; 2.肉食:熏火腿、猪肉、牛肉、牛舌、小牛肉、兔高嘌呤肉、鹿肉; 3.禽类:鸭、鸽子、鹌鹑、野鸡、火鸡; 第三类 含嘌呤较少的食品(每100g食物含嘌呤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和功能要求最高的关节,也是最容易发生病损的关节。绝大部分人一生中都会受到膝关节伤病的困扰。要避免、减少或者减轻这种困扰,需要从膝关节伤病的预防、治疗以及康复方面着手。一、膝关节的基本构造和功能人的膝关节简单来说由三块骨头、四组韧带和两个垫圈组成。三块骨头分别是上方的大腿骨(股骨)、下方的小腿骨(胫骨)以及前方的膝盖骨(髌骨),这三块骨的表面都有一层软骨,在活动时能够明显降低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其中大腿骨和小腿骨构成股骨-胫骨关节,人站立负重时重力经该关节传递。大腿骨前面有一个凹槽,和膝盖骨构成髌股关节,在膝关节活动时膝盖骨顺着这个凹槽活动。在进行半蹲活动时,髌股关节承受较大的负荷。四组韧带包括位于膝关节正当中的形成交叉的韧带―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以及位于膝关节两侧的内、外侧韧带结构。这四组韧带将大腿骨和小腿骨连接在一起,在膝关节活动时维持这两块骨的相对稳定性。这四组韧带任何一组损伤都有可能造成关节的不稳定,对日常活动和运动造成影响。在股骨和胫骨形成的关节间隙中,内外侧各有一块软骨,象垫圈样保护膝关节。该软骨因为在大部分人形状象月牙,称为半月板。二、膝关节伤病的预防膝关节伤病的发生有的与发育异常有关系,有的与运动或者康复保健不当有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相应的发病种类和发病特点。因此膝关节伤病的预防需要认识到这些特点,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1、青少年膝关节伤病的特点和防护措施青少年的关节软骨、韧带、半月板都处于最佳状态,膝关节伤病主要与运动不当有关。其中最常发的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相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讲,一般体育爱好者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率反而高。这主要是因为一般体育爱好者热身程度不够和不会自我保护引起。人的膝关节的稳定性取决于韧带的完整性和肌肉的协调性。热身不够,在需要肌肉和韧带对膝关节进行协同保护时,肌肉反应不到位,未能及时提供保护,会使前交叉韧带承受过度应力而造成损伤。另外,一般体育爱好者无前交叉韧带保护意识,不了解保护技巧也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原因。前交叉韧带损伤最容易出现在起跳落地和急转身时,这时足部先着地相对固定,但是上身还在继续转动,造成的负荷会超出前交叉韧带的承受能力。尽管前交叉韧带损伤有其不可避免性,但也有研究表明,一些有意识的训练有助于降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率。这些训练主要包括正确的跳起着地技巧(特别是前脚掌、屈膝、屈髋的软着地技巧)、本体感觉功能和神经肌肉方面的训练、起跳着地和下蹲时避免关节极度外翻的训练等。喜欢运动是青少年的天性,但是有一些先天性或者发育性异常却决定了一些人不适合某些运动。比如膝盖骨不稳定的患者不适合需要半蹲发力的运动,半月板盘状畸形的患者不适合长时间负重运动。先天性韧带松弛的患者不适宜从事需要急停、急转动作的运动。所以对于喜欢运动的青少年来讲,很有必要到医生那里做做检查和咨询,以了解自己膝关节各主要结构的特点,对适宜和不适宜做的运动或者动作做到心中有数。2、中年人膝关节伤病的特点和防护措施人到中年,往往觉悟到休闲运动的重要性,会有意识地做一些健身运动。但是,临床上经常碰到不运动还好,一运动膝关节反而疼痛的患者;也经常遇到深蹲训练造成内侧半月板损伤,练习马步蹲裆造成髌骨软骨损伤,一过性过度运动引起滑膜炎症的患者。这与中年人关节的结构状态和相对地过度的使用有关。中年人关节软骨和半月板都有一定程度的退变。交叉韧带不但有退变,还会受到邻近部位增生骨赘的磨擦,强度下降。不适当的训练,即便是休闲运动也可能事与愿违,造成损伤。中年人训练时应当注意一下几点:首先,不主张中年人进行健美类训练。健美类训练是针对某些肌肉块的训练,对肢体的整体功能并无多大帮助,反而会引起肌腱末端的损伤和软骨的损伤。比如抗阻伸膝活动,不管是在健身器上做还是在家里脚踝上挂重物练习伸膝,尽管确实能增加股四头肌的肌力和饱满度,但是也确实能够引起髌骨后方的疼痛(多为髌骨软骨磨损引起)和髌骨上下方的疼痛(为股四头肌腱和髌腱劳损引起)。简单的综合性训练如跑步和适当的弹跳,即能够增加下肢的整体功能,又不至于造成病损。其次,不主张中年人进行半蹲和爬越类训练。在膝关节半蹲时,特别是单膝承重半蹲时,髌股关节要承受3倍于体重的应力,做半蹲活动越多,髌股关节退变的速度越快。涉及到半蹲活动的运动包括太极拳、木兰拳、乒乓球等。特别是太极拳,对中老年关节的损害较大。另外,上下楼梯、上下坡、爬山时也涉及到屈膝承力或者发力,这时候髌骨软骨也承受过度应力。那些把爬山或者爬楼梯当作一种训练的人往往得不偿失,最后反而很早出现爬山和爬楼梯困难了。第三,中年人的各种训练需要循序渐进。经常有人常年不锻炼,突然心血来潮去练了几个小时,结果关节疼痛了几个月甚至数年。中年人因为软骨退变,软骨的承受能力有限。因此各种锻炼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给关节的各种结构以适应的机会。从训练方式上,中年人首先适合关节的小负荷训练,比如坐位的膝关节伸屈活动、骑自行车(包括小负荷的健身自行车)、游泳等;其次为跑步、弹跳之类的整体性训练。3、老年人膝关节伤病的特点和防护措施人年老时关节的退变不可避免。这种退变首先表现在关节软骨的磨损,其次表现在半月板的退变和损伤,以及滑膜增生。以前所说的骨质增生是关节退变在X线片上的表现,但是膝关节的骨质增生根本不是引起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关节疼痛主要是因为软骨磨损后软骨下骨裸露磨擦引起。关节老化是一个自然进程,只不过每个人早晚快慢各不相同而已,我们要做的和能够做的就是如何延缓关节的老化,减轻关节老化所带来的症状。对于老年膝关节,不进行锻炼残留软骨得不到营养会加速退变,过度训练又会加速关节的磨损。所以关键是要掌握好一个度。每个老年人关节软骨的状态不一样,适宜的锻炼方式和强度也不一样。相应的医学检查和运动咨询也非常必要。从对关节的保护方面来讲,首先中年人的禁忌也是老年人的禁忌。老年人适合坐位膝关节伸屈活动,适合骑固定自行车、游泳,但不适合长时间的行走和跑步。老年人禁忌做屈膝屈髋前后左右摇动膝关节的锻炼,这种锻炼会加剧关节软骨的磨损,引起疼痛突然加重。
简介折叠编辑本段膝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膝关节炎、变形性膝关节炎,是疼痛科最常见的膝痛症。根据其病因的不同,可将膝骨关节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其原因不明,继发性者则有明确的病因,膝关节损伤只是该病的一个继发表现而已。病因和诱发因素折叠编辑本段病因膝部关节结构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可能为多因素作用的结果。1.年龄临床发现,本病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特别是到中老年期,患病率明显升高。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中年以后神经-肌肉功能逐渐减退,由于运动不协调而导致关节损伤。(2)随着年龄的增长,骨中无机盐的含量进行性增高,导致骨的弹性和韧性减低。同时供应关节的血流量减少,关节软骨因营养减少而变薄、基质减少、纤维化,使关节内负重分布发生改变,关节面及关节软骨易受损伤。(3)绝经前后的妇女,由于雌激素失衡而使骨质丢失增加,发生骨质疏松。2.损伤和过度使用是较为公认的原因之一。3.肥胖国外有人统计发现,37岁时超过标准体重20%的男性,其患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的危险性较标准体重者高1.5倍,而女性肥胖者患病的危险性较标准体重者高2.1倍。也可能与关节负重增大和肥胖引起的姿势、步态、运动习惯等有关。4.遗传许多继发性膝骨关节炎有明显的遗传倾向。5.其他如关节软骨基质的改变、骨内压升高等。诱发因素下面几种因素可能对促进膝关节的退行性变具有一定的作用。1.炎症过程如类风湿疾病,关节周围和滑膜组织的炎症可侵蚀破坏关节软骨。2.代谢性疾患例如痛风性尿酸盐沉淀,黑尿酸尿性褐黄病的色素沉淀,蓄积于关节软骨,使关节软骨性质改变而发生破坏。血色素沉着病与其作用类似。3.生物力学因素如关节畸形(例如膝外翻或膝内翻),使关节增加的负荷不平衡,一侧分布大,最后软骨破坏。身体的异常作用力亦可引起关节的内部紊乱。如采用设想的关节一瞬间的力传导中心的方法测定关节作用力的方向和速度。通过关节表面的任何一点与一瞬间关节作用力传导中心的连线,垂直于作用面,即可发现关节正常和异常情况下的不同。在正常情况下,接触关节面的作用力速度和方向与关节面平行,内侧半月板撕裂的患者,其产生为一瞬间力传导中心,由于关节扭动偏移以致膝伸展时,关节作用力速度方向有由股骨传到胫骨的倾向。这种巨大的接触作用力造成了半月板撕裂,其后产生了关节退行性变疾病。关节面的相对挤压可造成关节软骨营养障碍,导致软骨细胞坏死。继之发生基质蛋白(PG)多糖的消耗,于是关节软骨经不住关节往返运动的压力和剪力,从而发生退行性改变。膝部长期受屈曲作用力固定的一些实验动物,关节面不相接触的部分,关节软骨和滑膜之间可发生粘连。可能由于软骨营养障碍,所以粘连下面的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4.激素的作用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患者的关节软骨改变明显。生长激素(samototrophin)可刺激软骨细胞,加速和增强软骨细胞的代谢活动。当动物老化时,生长激素缺乏明显,可造成软骨细胞退行性变,软骨细胞代谢降低。在糖尿病患者,由于软骨细胞进行性异常,所以极易患骨性关节炎。5.化学性损伤全身或局部使用化学药物,伤害了软骨细胞的生命力和代谢活动性。如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使其合成活动明显降低,持续时间从数小时至1周或更长时间。当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时,同样可引起合成代谢降低,PG(糖蛋白)丧失。组织学改变称为局灶性软骨软化或早期骨性关节炎。关节内注射碱性药物(如氮芥或噻替哌)同样可损伤关节软骨。6.反复的关节内出血在凝血因子存在缺陷的患者,关节内反复出血可导致关节软骨以及软骨下骨结构的严重损害。在软骨基质内的离子色素可改变软骨的理化性质,或软骨细胞吞噬了大量的离子色素在胞浆内,可引起溶酶体释放降解酶。出现糖蛋白(PG)浓度降低,软骨细胞的合成活动减少。1次或偶然的关节内出血,可不出现严重问题。临床表现折叠编辑本段膝骨关节炎是疼痛门诊的常见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绞锁、功能障碍。关节疼痛在早期可仅表现活动时隐痛,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疼痛逐渐加重,性质改变为胀痛,在上下楼、下蹲、起立时明显,严重时在静止状态也可有疼痛发作。有的表现为在行走过程关节腔内砾轧音、关节打空、绞索。有的表现为关节僵直。严重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还可伴有关节肿胀、周围水肿、肌肉萎缩等。查体膝关节周围可有压痛点、水肿,有关节积液时浮髌征可阳性。膝关节X线片检查可见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疏松、髌下脂肪垫消失等。诊断折叠编辑本段膝骨关节炎一般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膝关节改变不难对膝骨关节炎作出正确诊断。下面将膝骨关节炎的国际诊断标准和美国风湿病学会2001年制定的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介绍如下:(一)膝骨关节炎的国际诊断标准1.临床诊断标准①前月大多数时间内有膝痛。②有骨摩擦音。③晨僵<30min。④年龄≥38岁。⑤膝检查示骨性肥大。满足①②③④或①②⑤或①④⑤者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2.临床、实验室和放射学诊断标准:①前月大多数时间内有膝痛。②X线片示关节边缘有骨赘。③关节液检查符合骨关节炎。④年龄≥40岁。⑤晨僵<30min。⑥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满足①②或①③⑤⑥或①④⑤⑥者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二)美国风湿病学会2001年制定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1.膝关节疼痛患者有下列7项中的3项①年龄≥50岁。②晨僵<30min。③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④膝部检查示骨性肥大。⑤有骨压痛。⑥无明显滑膜升温。⑦放射学检查有骨赘形成。2.膝关节疼痛患者有下列9项中的5项①年龄≥50岁。②晨僵<30min。③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④膝检查示骨性肥大。⑤有骨压痛。⑥无明显滑膜升温。⑦ESR<40mm/h。⑧类风湿因子(RF)<1:40。⑨滑膜液有骨关节炎征象。治疗折叠编辑本段膝骨关节炎的治疗目的主要在于疾病教育,缓解疼痛,预防及延缓关节组织结构改变,恢复其正常功能。(一)一般治疗1.疾病教育膝骨关节炎多由退行性变引起,一般患者预后良好。在解除患者思想顾虑的同时,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生活指导。使其认识到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注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包括钙剂)、坚持适度的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还要注意选用合适的鞋与鞋垫,以及拐杖与护膝。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保护,避免过劳过累和着凉。2.体疗肌肉协调运动和肌力增强可有效减轻关节疼痛症状。为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和耐力、保持和增强关节活动的范围、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非常有益的。有氧操及股四头肌强化训练在缓解疼痛及功能改善方面有明显的效果。(1)股四头肌强化训练:方法为:患者取坐位,将小腿下垂,在踝关节处挂一个2~3kg的重物,有意识地使股四头肌收缩,作膝关节伸屈运动。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可以增加股四头肌的收缩力、促进膝关节周围血液循环、防止局部肌肉萎缩和减少骨钙的丢失。(2)肌肉等长运动,可增强肌力,每日锻炼4次左右。对进行体疗的患者,如在运动中出现肢体疼痛或运动后疼痛持续15min以上,应适当减少锻炼的强度和次数,在患者逐渐适应后再增加。3.食疗多食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海产品和绿色蔬菜等,对补充正常人体所需的钙,减少体钙丢失,特别是预防妇女绝经期前后骨钙流失有积极的作用。(二)药物疗法1.非甾类抗炎药(NSAIDs)目前NSAIDs仍是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基础药物。近年来,新开发的环氧化酶-2(COX-2)特异性抑制剂如:塞来昔布、罗非昔布,其治疗效果与传统NSAIDs相当,而副作明显减少。长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安全性明显高于其他传统的NSAIDs,已被欧洲专家组推荐为口服镇痛药的首选,尤其适宜老年人使用,但需注意防止其对肝脏的损害作用。2.镇痛剂、阿片类药物①安必丁(双醋瑞因):优点是可与NSAIDs合用。据报道,该药可促进软骨修复。②曲马朵:属弱效阿片类镇痛药,对不宜使用NSAIDs的患者可选择。③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Oxycontin):是强效阿片类药物,属纯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作用无封顶效应。3.硫酸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sulfate,GS):是软骨细胞生物代谢所必需的生理物质,软骨细胞利用GS合成大分子黏多糖,构成软骨基质重要的组成部分,与Ⅱ型胶原纤维一起维持软骨的形态和功能。GS的镇痛作用与布洛芬相当。4.钙制剂和维生素D可预防骨丢失和骨质疏松,延缓骨关节炎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常用的有钙尔奇-D、α-D3、葡萄糖酸钙、健骨钙等。5.精神类药物可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等精神改变,长期应用抗忧郁类药物不仅可缓解因慢性疼痛导致的忧郁状态,还可增加中枢神经的下行性疼痛抑制系统功能。常用的有阿米替林、多塞平、地西泮等。(三)神经阻滞疗法神经阻滞疗法是目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其治疗效果确切。同时对髋、踝关节源性膝痛症还具有鉴别诊断的意义。1.关节腔内注射向关节腔内注入局部麻醉药物,可以通过疼痛缓解的程度来判断引起疼痛的原因是关节腔内的,还是关节腔外的。以前有人将局部麻醉药、糖皮质激素混合液注入到关节腔内。其药物配方为0.5%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地塞米松5mg的混合液5~10ml。每周注射1次,3~5次为1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即可见效。但因糖皮质激素可增加局部感染的机会,故目前已不常用。目前国内外较公认、有效的方法是将透明质酸钠直接注入关节腔内,常用剂量为透明质酸钠20mg,每周1次,5次为1个疗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抑制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前列腺素)。②刺激软骨基质和内源性透明质酸的生成。③抑制软骨降解。④直接保护感受伤害的神经末梢。⑤润滑和弹性作用,可缓解组织间的应力,保护关节软骨,促进关节软骨的愈合与再生。进行关节腔内注射时应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因为一旦发生膝关节腔内感染,后果可相当严重。同时操作要轻柔,以避免损伤关节软骨。2.局部痛点阻滞在有自觉痛或压痛的膝关节周围肌腱、韧带附着处进行逐一阻滞,每点2~3ml。常用方法有:①每点注射0.25%~0.5%利多卡因、维生素B12、当归液2ml的混合液2~3ml。②得宝松7mg(或阿沙吉尔0.9)、0.5%~1%利多卡因、维生素B120.5mg混合液,每点注射2~3ml。3.关节腔冲洗适用于关节腔内有积液的患者。方法为:经关节腔穿刺抽出关节积液后,用相当于体温的生理盐水50ml,反复快速注入和抽吸。每周1次,连续2~5次即可明显减轻疼痛症状。4.枝川注射疗法膝部枝川疗法的操作方法同局部痛点阻滞。(四)物理治疗较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有TEHNS、针灸、按摩等。(五)手术治疗适用于长期经保守治疗无效、顽固性疼痛伴失能以及X线示有膝关节严重破坏的患者。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关节置换术、切骨术、关节镜清除游离体、自体软骨细胞种植术(ACI)等。治疗误区折叠编辑本段误区一将膝骨关节炎等同于骨质疏松膝骨关节炎主要是软骨退化、磨损;骨质疏松是由于骨的有机成分和矿物质减少造成的骨质减少,常由缺钙或缺乏维生素D引起。误区二没有接受或进行规范治疗不少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是年年治,年年发,就像一个摘不掉的“紧箍咒”。其实,之所以存在久治不愈的情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没有接受或进行规范化的治疗。误区三未能尽早发现与就诊身体某个或某些关节开始运转不自如,时常感觉手脚僵硬或久坐后突然感到有些关节像“上了锁”一样动弹不得,或关节活动时骨头互相触碰发出咔嚓的声音时,很多人没有想到可能患上了膝骨关节炎,未及时就诊。误区四年轻人不会得膝骨关节炎由关节外伤、关节过度使用引起的继发性膝骨关节炎往往与年龄无关。近年来有车一族、运动爱好者等中青年膝骨关节炎有明显上升趋势。误区五膝骨关节炎是小病不少患者认为膝骨关节炎是小病,没有接受有效治疗,关节病损必然越来越严重,最后可致残。误区六依赖口服苭忽视副作用由于多数患者年龄较大,对这类苭物的副反应大,如胃肠道反应、肾毒性、血象改变等。目前,没有一种苭物能够逆转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病理改变。误区七不疼就是“治愈”很多膝骨关节炎患者经治疗后,尤其关节注射后“不疼”了就以为达到治疗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已经治愈,只要关节软骨还没有恢复正常,疼痛随时会再次出现。并且反复发作,病情将进一步恶化。误区八轻视微创与辅助治疗对早前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可以实行保守治疗,如牵引、针灸、苭物、按摩等;对于中晚期患者及保守治疗无效的,可以考虑行微创治疗或应用软骨保护剂改善病情;真正需要开刀换关节的是极少数。误区九忽视体重对膝骨关节炎的影响超重的人更易患膝骨关节炎,因为超重增加了承重关节的负荷,促进软骨破坏,而且肥胖可通过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诱发膝骨关节炎。误区十缺少对关节的保护平时不注意自我保护,如经常蹲下或跪下取物、坐矮凳子、睡低床等,这会增加关节的摩擦和负重。错误锻炼也可加剧关节炎,如膝骨关节炎患者喜欢用打太极、爬山等运动来锻炼关节,这些都会使关节磨损更厉害。
病例介绍71岁的刘阿姨5年前出现右膝疼痛,活动受限,近来疼痛感加重明显,无法正常行走,尤其在上下楼梯、下蹲动作时疼痛难以忍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遂来我院关节骨科门诊就诊。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结合膝关节X片、MRI片影像学及临床表现,患者明确诊断为右膝骨关节炎。考虑患者既往身体素质较好,对活动要求较高,而目前膝关节疼痛,活动不利的原因主要是膝关节退变严重所致,需要接受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目前右膝病变主要集中在前内侧间室,膝关节畸形:内翻小于15°,屈曲挛缩不超过15°;因此膝关节内侧间室单髁置换是最合适的选择;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可最大程度保留自己的韧带结构,可保留对侧间室和髌股关节间室全层软骨,本体感觉好,术后康复快,可早点恢复正常生活。经过团队讨论,结合患者治疗意愿,对患者施以右膝关节单髁表面置换术,手术过程约1小时,术后第2天即可下地行走进行功能锻炼。单髁置换手术是只对部分关节面进行置换,保留了大部分关节面和结构。单髁置换是关节内手术,对周围软组织尽可能少松解,尤其是内侧副韧带的松解,病人术后本体感觉好,活动更加自然,因为保留了前后交叉韧带以及韧带组织中全部的本体感觉感受器,患者更容易感知膝关节运动过程中的力量变化、位置变化,术后病人能够更好地恢复膝关节运动学功能,更容易被患者“遗忘”。用人工单髁膝关节假体替代单侧间室病变的关节软骨和半月板,同时保留对侧正常的关节软骨面以及正常的关节韧带和其他组织的一种微创关节置换手术。与全膝关节置换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关节功能更趋近正常的生理状态,以及易于翻修。目前单髁已经成为保膝手术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出血量非常少,对于高龄的患者做这类手术十分适宜。大多数老年患者合并很多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单髁置换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能够降低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率。友情提醒: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需要您养成良好的生活及活动习惯,维护关节的稳定性,同时要学会一些简单的康复知识,进行关节康复锻炼。要注意防治感染,有感染如扁桃体炎、皮肤感染、手足癣等要积极治疗。术后可以进行骑车、行走、跳舞、游泳等运动,但不鼓励进行跑、跳等剧烈运动以及长距离行走、爬山等。
治疗前1.一般信息:患者,女性,67岁,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30年,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控制病情,左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30年,近1年来关节疼痛、畸形明显加重,无法正常行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左髋关节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史10年。2.患者膝关节屈曲内翻畸形严重,胫骨平台严重缺损,关节极度不稳定。3.术前检查患者的风湿免疫指标、感染指标、肝肾功能等生化检查,排除手术禁忌。4.术前规划:4.1:针对患者膝关节屈曲内翻畸形严重,胫骨平台严重缺损,关节极度不稳定的特点,备全膝关节假体,包括胫骨垫块、延长杆,力求恢复患者的关节稳定和正常力线;4.2:针对关节面缺损严重的特殊情况,截骨时采取间隙平衡法,而不是测量截骨法,在恢复正常关节线和下肢力线前提下,尽可能保留骨量。5.围手术期处理:针对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长期使用糖皮质类激素的情况,拟于手术当天和术后3天使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静滴以减少皮质激素危象。治疗中术中见股骨、胫骨关节面广泛囊变,缺损严重,前交叉韧带因为长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侵犯导致韧带损伤严重已失效,术中安装胫骨平台内侧垫块、关节面囊变空腔处用骨水泥填充,假体安装稳定;治疗后治疗后14天1.一般信息:患者,女性,67岁,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30年,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控制病情,左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30年,近1年来关节疼痛、畸形明显加重,无法正常行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左髋关节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史10年。2.患者膝关节屈曲内翻畸形严重,胫骨平台严重缺损,关节极度不稳定。3.术前检查患者的风湿免疫指标、感染指标、肝肾功能等生化检查,排除手术禁忌。4.术前规划:4.1:针对患者膝关节屈曲内翻畸形严重,胫骨平台严重缺损,关节极度不稳定的特点,备全膝关节假体,包括胫骨垫块、延长杆,力求恢复患者的关节稳定和正常力线;4.2:针对关节面缺损严重的特殊情况,截骨时采取间隙平衡法,而不是测量截骨法,在恢复正常关节线和下肢力线前提下,尽可能保留骨量。5.围手术期处理:针对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长期使用糖皮质类激素的情况,拟于手术当天和术后3天使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静滴以减少皮质激素危象。6.术后2周,切口愈合良好,正常拆线后出院。
44岁青年男子双侧股骨头坏死,日前,在无锡市中医医院接受微创手术成功保髋。该患者因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就诊于当地医院,拍片结果显示,患有双侧股骨头坏死,医生建议保守药物治疗或者关节置换。经过考虑,慕名来到无锡市中医医院关节骨科就诊,通过详细询问病史、查体,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初步诊断其为双侧股骨头坏死属早期阶段,决定为其实施保髋微创手术治疗。手术具体实施为“左侧股骨头坏死髓芯减压+病灶刮除+多孔陶瓷棒置入术”。术中,通过减压改善股骨头内高压状况,刮除坏死硬化病灶,并通过置入生物陶瓷棒将粗隆部丰富血运引导至坏死区,重建血供和修复坏死。手术历时50分钟,切口2cm左右,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骨科疾病,原因有很多,包括激素药物应用史、髋部外伤史、酗酒史、减压病史等,病程进展快,多数患者发病两年左右便出现股骨头塌陷、骨性关节炎等,致残率较高。传统治疗方式多数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缺点是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并且假体存在使用寿命,较年轻的患者多面临二次手术甚至多次手术翻修等问题,随着股骨头坏死患者年轻化,在病变早期进行保髋治疗,可以延缓甚至避免关节置换,大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多孔陶瓷棒保髋治疗股骨头坏死是近年来国内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新型微创手术方式,术中通过刮除股骨头坏死病灶,为血管和骨长入提供三维空间,混有自体骨泥和骨髓液的多孔陶瓷棒能诱导和引导组织再生,并将粗隆部丰富血运引导至坏死区,重建血供和修复坏死,防止股骨头塌陷,材料可在体内完全降解吸收,产物直接参与新骨矿化,实现永久性生物学支撑。据了解,该手术类型创伤小、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治疗费用相对低,尤其适合年轻的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