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汗症评分统计 姓名性别住址联系方法ID号测评时间本人签字手术说明:外科治疗手汗症的量化评定标准评分在20 ~ 40 分的患者是施行交感神经链手术的最佳对象;对于评分<20分者,不推荐施行交感神经链手术;评分>40分者,由于其可能是严重焦虑症患者,也不宜施行交感神经链手术。影响因素影响程度评分无轻度中度重度无法忍受持物时12345社交活动时职业活动时工作学习时炎热或封闭环境中体育或娱乐活动时与家人共处时因多汗而焦虑窘迫因多汗而情绪消沉评分总分谢医生微信二维码,仅限无锡及周边患者咨询
2017年2月,Fleischner学会发布了CT检出肺部偶发性结节的管理指南,该指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针对CT检出肺部偶发性结节不必要的随访检查,为放射科和临床医师更好的管理该类患者提供指导,以下是指南的主要建议。孤立性肺结节建议1:孤立性非钙化实性结节<6 mm的实性结节的低危患者不需进行常规随访(1C等级;强推荐,低或非常低质量证据)。<6 mm的实性结节的高危患者不需进行常规随访;但是,对于一些形态可疑,上叶位置或两者兼具的<6 mm的实性结节,12个月进行随访(2A等级;弱推荐,高质量证据)。对于6~8 mm的孤立性非钙化实性结节的低危患者,根据体积、形态和患者偏好,可在6~12个月进行初始随访检查(1C等级;强推荐,低或非常低质量证据)。对于6~8 mm的孤立性非钙化实性结节的高危患者,建议在6~12个月进行初始随访检查,在18~24个月再进行随访检查(1B等级;强推荐,中质量证据)对于>8 mm的孤立性非钙化实性结节,考虑3个月时进行随访,可结合PET和CT(PET/CT)、组织、样本、或其中一组;以上任何选择可依据结节体积、形态,合并症和其他因素(1A等级;强推荐,高质量证据)。推荐2:多发性非钙化实性结节对于直径<6 mm的多发性非钙化实性结结节,不建议进行常规随访(等级2B;弱推荐,中质量证据)。对于至少有1个结节直径>6 mm的多发性钙化实性结节,建议在3~6个月时进行随访,然后根据风险在18~24个月考虑是否进行第2次随访(1B等级;强推荐,中质量证据)。亚实性肺结节推荐3:孤立性纯磨玻璃结节对于直径<6 mm的孤立性纯磨玻璃结节,不建议进行常规随访(1B等级;强推荐,中质量证据)。对于直径≥6 mm的孤立性纯磨玻璃结节,建议在6~12个月进行随访,之后每2年进行随访,直至5年(1B等级;强推荐,中质量证据)。推荐4:孤立性部分实性结节对于直径<6 mm的孤立性部分实性结节,不推荐进行常规随访(等级1C;强推荐,低或非常低质量证据)。对于直径≥6 mm的孤立性部分实性结节,考虑在3~6个月进行短期随访以评估结节的持续性。对形态可疑的结节(如分叶边缘或囊性成分),实性成分增长,或实性成分>8 mm,建议进行PET/CT、活检或切除(1B等级;强推荐,中质量证据)。推荐5:多发亚实性结节对于结节<6 mm的多发亚实性结节,须考虑感染的病因。若在3~6个月进行初始随访后病灶仍存在,考虑在2和4年时进行随访以确定结节的稳定性(等级1C;强推荐,低或非常低质量证据)。对于至少有1个结节直径>6 mm的多发性亚实性结节患者,治疗决策应根据最可疑的结节。在这种情况下,考虑感染性病因。若3~6个月后仍然存在,考虑多发原发性腺癌(等级1C;强推荐,低或非常低质量证据)。
镜下天地宽之三两个针眼解决难言之隐年轻人,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惑:无论炎夏酷暑,还是天寒地冻,手掌、足底及腋下总是多汗、湿冷,有时还呈滴珠状出汗,情绪紧张时更为严重。常常在写字时把纸张洇湿,打字时把键盘滴湿,更不敢与别人握手。在人多的场合、在开会做报告的时候、在遇见陌生人、在遇见熟人领导时、在紧张激动时、在运动时、在遇见异性时、在谈论敏感话题时、有时莫明奇妙地也会出现满手、满头大汗,满脸涨红发热。这些多是“手汗症”的典型表现,这些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是多汗和/或脸红使患者每日处在无奈、焦躁或恐慌之中,给患者的工作、社交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自信心。患者心理痛苦极大,常人难以理解,正所谓手汗不是病,多起来真要命。心胸外科谢骏副主任医师介绍到:手汗症为相当常见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功能性局部异常多汗。因为人种上的特异性,生长在亚热带地区的年轻人,特别容易有此毛病。汗腺的分泌是经由交感神经所控制的,而手汗症即是因不明原因的交感神经过度紧张,例如紧张、兴奋、压力或夏天高温造成手掌排汗异常增加所致。 手汗症不分男女都有可能发生,在东方民族的年轻人中相当常见,有家族性的可达12%。曾有见到父母均有多汗症者,4个孩子均有程度不等的多汗。许多手掌多汗患者有家族史,但并非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以往的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并且以中医中药为主,治疗时间长,效果并不明显。但是自从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应用于临床后,手汗症有了标准的外科治疗方法。谢骏医生领导的微创团队率先应用针孔胸腔镜进行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使用4个0.5cm大小的针眼进行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手术以后没有任何引流管,使用美容技术缝合切口。术后切口均在腋下隐蔽位置,极其微创。去年有2位姐弟两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今年来复查时均说到,一次手术不仅解决了手汗多的问题,汗脚、脚臭也没有了,碰到紧张的情况也比以前淡定多了,越来越多的成功病例给了谢医生团队更大的信心和动力。
镜下天地宽之二单操作孔胸腔镜技术将肺癌微创做到极致“肺癌”,特别可怕的字眼,但是作为癌症中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名副其实的癌症之王,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每年全球约有1.41千万新发癌症病例,其中肺癌发病率为180万,占癌症发病率的13%,是癌症中诊断率最高的病种,也是全球男性、发达国家女性癌症死亡率最高的病种。但是随着影像技术的增高,许多早期肺癌被发现,调查螺旋CT能使重度或长期吸烟人群的肺癌死亡率降至16%-20%。近年来的胸腔镜技术为早期肺癌的患者带来了福音,其创伤小、手术时间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尤其适合早期肺癌患者的要求。胸外科的副主任医师谢骏介绍说,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50%的肺癌死亡率归结于户外小分子颗粒物的吸入。引起肺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室内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环境致癌物(石棉,三氧化二砷等)及户外空气污染。所以中国女性中肺癌发病率为20.4/10万,发病率已超过部分女性吸烟率较高的欧洲国家。胸腔镜技术发展黄金期已有十年左右,对于可切除肺癌主要切除方式以肺叶切除和肺段切除为主,并结合系统淋巴结的清扫,已达到肺癌的根治。相对于传统手术,胸腔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点:切口小,不用撑开肋骨,不用切断肋骨,避免了开关胸,减少了手术时间,避免了手术出血,减少失血量,避免了术后切口疼痛。谢骏医生介绍到他们中心90%以上肺癌采用微创治疗,尤其他现在采用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手术方法之一:单操作孔胸腔镜技术,在传统的胸腔镜技术上继续将切口减少为两个,最长的3cm,手术时间缩短为1小时之内,去年一年肺癌手术输血率为0%,将肺癌的微创发挥到极致;对于肺功能不好或者特别早的周围型肺癌,采用肺段切除,以达到治疗效果和减少创伤的最佳效果。镜下天地宽,微创治疗肺癌基本已经深入人心,有了胸腔镜技术的保障,肺癌不再是人们口中的噩梦。谢医生微信二维码,仅限无锡及周边患者咨询
镜下天地宽之一胸腹腔镜联合,使食管癌手术不再是“过鬼门关”食管癌是目前国内较为常见的一种肿瘤疾病,目前食管癌的治疗方法通常有手术和放化疗等。传统的食管癌手术即“开胸剖腹手术”,为彻底切除肿瘤,医生要分别在颈部、胸部、腹部打开切口,切口总长度达到五、六十公分,然后用撑开器把肋骨撑开,让医生能直视体内的脏器,再将手探入胸腹完成肿瘤清扫、消化道重建等系列工程。患者要忍受切断或切除肋骨之痛,损伤极重。尤其是把肋骨撑开的时候,对胸廓正常的骨性结构破坏比较厉害。病人容易出现术后疼痛、恢复时间延长等很多问题,同时可能会增加其它肺部并发症的风险。患者采取此种手术治疗死亡率高,常被形象地称为“过鬼门关”。即便采用当前常开展的胸腔镜微创切除术,仍需在患者腹部加切一个20多公分长的伤口用于再造消化道,改进后的手术创伤仍然令患者很难承受。为进一步提升地区医疗水平,服务患者,减轻风险,自2009年开始,谢骏医生就在本地区率先开展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并选送优秀年轻医生到国内外胸腔镜中心进行学习,博采众长。经过近十年的临床治疗和技术融合,目前,该医生团队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可靠、流畅的手术流程,得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受到了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好评。2016年11月15日,又一位谢骏医生手术的一位食管癌患者顺利出院,这也是该医院第200位接受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微创手术的受益者。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谢骏介绍,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中,微创的概念始终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从麻醉开始,使用单腔插管麻醉,减少了双腔插管带来的巨大气管损伤,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2野淋巴结清扫,腹腔镜下空肠造瘘一气呵成,镜下手术时间控制在2小时之内,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管状胃减少了返流和胃扭转;颈部吻合降低了食管癌的复发几率,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不禁食,术后体重无减轻等。对于病人而言,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只在胸部打几个小孔,每个大概一、两公分长。创伤的程度比传统术式降低了很多,更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通过小孔探入胸内的微型“机械手”能将肿瘤切除干净吗?谢骏介绍,由于食管周围遍布心、肺、气管、主动脉、迷走神经、肝脏和脾脏等重要脏器组织、血管,手术风险极高,术中容不得半点闪失。但由于腔镜有放大作用,术中医生手术视野较清晰,对肿瘤的切除和淋巴结的清扫更为彻底。该技术与常规开胸术相比,具有组织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节约、预后好等特点。镜下天地宽,微创技术是新时代、新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全腔镜食道癌根除手术具有无可置疑的先进性、安全性、实用性,符合当今微创外科的潮流,提高了临床治愈率,是食道癌治疗的主流方向。尤其适合食管癌早期及耐受能力差老年患者的治疗,它给人类带来了舒适而安全的医疗体验,让食管癌手术不再是“过鬼门关”。谢医生微信二维码,仅限无锡及周边患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