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饮食上要注意清淡 高血压的患者平时吃饭时不要吃得太咸,要多吃一些蔬菜和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一些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特别是一些肉类还有一些动物的内脏。防止发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对于老年人,少吃一些油炸食物,可以预防高血压。 02 心情要保持舒畅 平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多培养自己积极、有趣的性格。如果经常有紧张、焦虑、生气等不好的情绪,会导致血压升高。 03 坚持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每天进行体育运动,不但可以消耗能量,防止发胖以外,还可以促进心血管的功能,降低了血管的紧张度,让血压降下来。 04 定期每天测量血压 最好早晚各一次,这样可以把血压可以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 一般来说,降压药是没有耐药性的。有的患者长期服用同一种降压药效果不佳,并不是耐药性引起,而是可能与药物、食物、疾病,甚至是气温有关。因此,在降压效果良好,没有引起明显副作用的前提下,不需要定期更换降压药。
一、颈动脉斑块,比你想像中的普遍 人们常常因体检中颈部B超发现颈动脉斑块。因此检查中发现斑块,也非常普遍。2020年5月,一项发表在《柳叶刀》子刊的论文提出颈动脉粥样硬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疾病,2020年全球有近20亿人,其中2.7亿国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斑块,原来你也在这里!其实,颈动脉粥样硬化非常普通,60岁以上的人群中几乎人人均有,这是老年人血管的一种正常反应过程;40岁以上的人群中检出率超过40%。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功能逐渐减弱,大部分人的颈动脉都会出现斑块。 从严格意义来说,颈动脉斑块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于头颈部血管粥样硬化引起的一种病理改变,其发展阶段包括:脂纹期、纤维斑块期、粥样斑块形成期、继发性病变(斑块内出血、破裂、血栓、钙化)。很多颈动脉斑块并不出现症状,只是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出现症状而被重视。 更通俗地讲,颈动脉血管像「水管」,而颈动脉斑块就是里面的水锈和污垢沉积,时间久了会导致下水道狭窄堵塞。由于生活水平的改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种病理现象越来越高发;而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现象。 二、谈斑色变,大可不必!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显示,50%~75%的缺血性脑卒中由颈动脉病变所致,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有斑块的人很多,有些人一生平安,有些人却突然倒下,这其中有多种因素决定了最后的预后与结局。当被检查出有斑块,我们该怎么办?答案是:不必谈斑色变,但也不能忽视,而应科学对待。 颈动脉斑块产生影响有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狭窄程度,当颈动脉斑块,导致血管狭窄甚至堵塞时,会影响大脑供血,脑供血减少,并诱发缺血性脑卒中,这个与狭窄程度和侧支代偿相关,狭窄程度严重同时侧支代偿较差症状明显,狭窄程度不严重(不超过75%)或侧支代偿良好时症状一般不明显,甚至无症状。 第二方面是斑块的稳定性,是否为易损斑块,只有当斑块易损或脱落时形成了血栓,或随血流到达大脑导致栓塞。斑块的稳定性与狭窄程度并不同步,可能狭窄程度较重,但斑块稳定;而狭窄程度较轻,却为易损斑块。 这需要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全面的检查:CTA、MRA和DSA检查,以及颈部超声和斑块MR检查。对斑块的狭窄程度与易损性确定,直接决定了治疗方式,包括:他汀,CEA和CAS等。 三、预防斑块,你需要做什么? 我们既然知道斑块的发展是人生中不可避免之事,而且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事情,我们应该做好哪些生活事,才能减缓斑块的进展? 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可能催化斑块的生成。我们应该知道不良习惯有这些: 1、抽烟喝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是催化斑块生成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的人,颈动脉更容易长斑块。吸烟者的斑块患病率为36%,明显高于不吸烟者的28%。 2、运动少 久坐不动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血管内物质堆积,容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而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排出废物,增加血管弹性,减少斑块形成。现代人因为生活水平提高,高糖、高脂类高热量物质摄入,同时伏案工作时间长,运动少成为现代人的通病。 3、经常熬夜 2019年2月,《自然》杂志上美国麻省总医院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睡眠不足会增加炎症细胞,这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而充足的睡眠可产生一种保护血管的激素,如果经常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质量不佳的话,这种机制就会失效,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4、肥胖 2019年,一项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研究长期追踪3423名儿童的肥胖趋势,结果显示,肥胖青少年的动脉血管,在十多岁时就已经开始变得僵硬。体脂总量与动脉僵硬度呈正相关;持续体脂过高的人群动脉更为僵硬。动脉僵硬度高是动脉粥样硬化一个明显的信号。 面对扑面而来的斑块,我们应该要做的事:寻找危险因素,并在生活中进行相关干预才是重点。控制高血压、控制高血糖等原发病;戒烟戒酒、合理运动、减少熬夜、控制体重等健康生活方式,这样可以明显控制斑块的发展速度,同时它对于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单纯的药物控制和手术治疗。
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牙科手术期间使用阿司匹林增加临床显著性出血并发症的可能性很小(A 级)。鉴于临床显著性出血风险很小,接受牙科手术的卒中患者常规继续服用阿司匹林是合理的(A 级)。
因为缺血性脑中风是由于脑血管被血栓堵住了,除了要溶栓药把它溶解,还可以应用一些特殊的器械从外周血管逐渐导入到脑血管,把堵住脑血管的血栓取出来,后者就称作脑血管内介入治疗。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微创的手术:需要在病人的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打个小孔,把导丝球囊等伸进去,在造影的指导下,慢慢地通到脑血管里,找到血栓,最后采用机械牵拉、球囊扩张等方式取出血栓,再通血管,挽救脑细胞。 脑血管介入术的效果和推荐度是怎么样的呢? 严格地根据指南操作,如果通过CT或者磁共振影像检查确定是大血管闭塞导致的缺血性卒中,发病时间在6小时内,进行脑血管介入术的疗效是肯定的。疗效已经被国际上多项大型研究所证实。国际指南对该手术治疗的推荐度非常高——I级A类证据。 目前,我国很多大三甲医院都有开展该项手术治疗,为脑中风患者救治提供了更多的办法。 这个手术有什么风险吗? 所有的事情都有风险。做手术当然不例外。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为穿刺点出血、造影剂过敏等,但是多年前的报道统计所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1~0.3%。严重者,可能会存在手术后脑内继发出血的风险,这种情况下有可能需要进一步脑外科手术。 脑血管病神经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神经介入主要治疗的疾病有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脊髓血管畸形、各种动静脉瘘,除了急性期的、还有很多非急性期的血管狭窄、闭塞的再通等。 目前对于大血管慢性闭塞,闭塞之后是否需要再通、什么情况下再通,目前还在探索当中,再通的方法有介入、外科手术,以及二者结合起来的复合手术。 关于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治疗,这两年大家在尝试经静脉途径的栓塞治疗,当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这个技术还在摸索当中,病例数还不多,另外动静脉畸形的发病率不像缺血性脑卒中那么高。
脑卒中筛查,为什么要检查心脏? 一是因为患有脑卒中后心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二是因为脑卒中有可能是心脏疾病导致,譬如心房纤颤或者其他原因造成心脏内有凝血块。血凝块脱落以后会顺着血流进入脑动脉,造成脑动脉堵塞。所以,患有脑卒中需要检查心脏,医生会根据病情需要安排心电图,Holter和心脏超声等检查。
1、 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即人们常说的“中风”,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其特点是突然起病,出现脑部功能受损的症状。病人出现肢体瘫痪、感觉异常、语言障碍甚至昏迷、死亡,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脑卒中分为两大类,一是脑血管破裂出血,通常称为脑溢血,如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另一类为血管闭塞导致脑缺血、脑组织坏死,即通常所说的脑梗塞。目前脑梗死是我国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70%以上。2、 脑卒中对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在西方工业化国家卒中是仅次于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第三大致死疾病。由于危险因素控制逐渐深入人心,自上世纪后期,西方国家的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死率逐年降低。相比而言,由于我国近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国人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远未得到较好控制,脑血管病发病率、患病率逐年升高,现在已成首位的死亡原因。3、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卒中也常常被称为脑血管意外,实际上并不是意外,而是在多种危险因素长期作用下突然爆发。这些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不良生活方式等等。4、 脑动脉及脑外大动脉狭窄是怎么回事?有哪些临床症状?长期的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脑动脉及脑外大动脉狭窄,这些动脉狭窄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不仅可以使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而且可以形成栓子堵塞脑内的动脉,引起脑卒中。常见的一些先兆症状包括:突发头痛、视物双影;反复发作的肢体活动不灵便、无力,吐字不清;反复发作的头晕、看东西旋转,视物不清,走路不稳,喝水呛咳、声音嘶哑;反复发作的一过性单眼眼前发黑等等。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疾病的早期诊治。5、 脑动脉狭窄的诊断措施有哪些?(1)颈部血管超声及经颅多普勒检查,简单易行,可作为初步检查。(2)头颅影像检查(CT或MR),能够提供脑组织病变状况,也可用于了解脑血管,其准确性和特异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3)脑血管造影,是目前国内外诊断脑动脉狭窄最直接、准确的手段,用来确定脑动脉有无狭窄,及其部位和程度,也可以了解脑血流侧枝循环情况。检查结果对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有重要作用。6、 什么是脑血管造影?什么是神经介入治疗,有什么优点?通过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插入一根较细的导管,在X线透视下,将这根导管送入供应脑的血管分支中,注射造影剂后记录图像,这就是脑血管造影。通过这些图像医生就可以明确脑血管的各种病变,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脑血管造影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病最准确、最常用、非常成熟的检查方法,曾称其为“金标准”。通过上述同样的途径,采用特殊的先进技术手段来治疗病变,即神经介入治疗。最大优点是真正能够明确并治疗病变,效果肯定、安全、创伤微小、对患者影响小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7、 脑血管狭窄如何治疗?所有脑动脉狭窄病人都应该采用综合治疗来预防卒中,其治疗方法包括:(1)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适当锻炼等;(2)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以及控制血压药物等;(3)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用于消除动脉狭窄,减少栓子脱落。药物和饮食疗法是基础,最佳方案应该根据血管检查结果及全身状况制定。8、 什么情况下脑动脉狭窄需要支架治疗对于狭窄率超过70%的严重脑动脉狭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疗效欠佳;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可以采用金属支架,通过股动脉插入导管,直达颈部或者颅内,将狭窄的血管管腔撑起,达到改善脑供血、预防脑卒中的目的。这项鼓舞人心的神奇技术,就是预防脑中风的最新技术——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人类防治脑卒中迈出的一大步”。脑动脉支架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这部分严重脑动脉狭窄的患者可以从支架成形术中明显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