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婴儿辅食喂养指导 2016-07-12 莆田妇儿中心儿保科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消化能力也逐渐提高了,需要的营养也变多了。 如果只吃妈妈的母乳,往往就不够满足 6 个月以上宝宝的需求,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来补充营养和锻炼咀嚼消化功能。 那么要怎么添加呢?最新的膳食指南是这样的: 添加辅食的时间 最新的儿童保健规范是宝宝 6 个月以后。 宝爸宝妈们可以留心观察,假如宝宝出现下面的表现,就可以考虑添加辅食了: 对大人的食物感兴趣! 可以维持坐着的姿势! 嘴里放进固体的东西就伸出小舌头的挺舌反射消失,就可以吞咽食物! 但是,也不能急着太早添加——假如是 4 个月以前,宝宝消化系统不成熟,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而且,这么早就加辅食,可能增加食物过敏的风险。 太晚也存在隐患——第 3、4 个月的时候,宝宝从妈妈那里带来的铁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如果太晚开始吃辅食,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就算是及时补铁、不吃辅食,晚于 8 个月才给宝宝吃辅食,可能在未来出现宝宝排斥固体食物的现象。 辅食应该怎么加? 关于辅食添加的原则: 1. 从一到多 从最开始就要记住,新的食物只添一种,同一种食物连续多尝试几天,等宝宝适应了,再添新的。 这样做是为了判断宝宝能不能接受、会不会过敏,比如出现皮疹、腹泻、呕吐等反应。 假如有反应,通常 6 个小时内就会出现症状;如果有症状,这种食物先停了,过 3、4 个月再添,宝宝可能就不过敏了。 2. 由稀到稠,由细到粗 同一种食物,要随着宝宝月龄逐渐增长而做成不同形态,而呈现出不一样的粘稠度和颗粒大小,总之应该循序渐进: 不用咀嚼、方便消化的泥状 (比如打得碎碎的肉泥) 需要咀嚼的半固体状 (比如剁得碎碎的肉末) 需要仔细咀嚼的固体状 (比如存在小颗粒的肉末) 具体什么时候做成什么形态,我后面会仔细讲,目的都是为了适应宝宝的胃肠功能和咀嚼能力的发展。 3. 由少到多 从第一次给宝宝尝试一种食物,要从 1 小勺开始。 第一天,可以尝试 1~2 次,往后可以增加进食量或次数。这样观察 2~3 天,宝宝适应了,就可以再尝试新食物。 记住,咱们这么做刚开始只是为了让宝宝尝试接触新味道,并不是要填饱 TA。不要勉强孩子,可以坚持着尝试几天,每天尝试几次,不吃就算啦。 辅食应该吃什么、怎么吃? 咱们就默认宝宝添加辅食的时间是 7 月龄,从 6 月龄前后说起吧。 添加辅食前,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宝宝只需要喝母乳就好了,每天需要喝到 800~ 1 000 mL。 7 月龄开始 辅食关键词:菜泥、果泥、肉泥 每天保持至少 600 mL 奶量,每天喝 4~6 次奶,1 次辅食。 优先添加富铁食物,比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红肉泥等。 选择铁强化米粉可以用母乳、配方奶或水冲调成稍稀的泥糊状(能用小勺舀起不会很快滴落,太稀太稠都不好)。 一次加一样,观察没问题了,再加新的。 8~9 月龄 关键词:末状食物 每天保证母乳 / 配方奶 600 mL,喝奶 4~6 次,辅食 2~3 次。 从富铁食物开始,逐渐达到每天 1 个蛋黄和 / 或全蛋,蛋黄适应良好就可以尝试添加蛋白,和 50 g 肉禽鱼(大概普通成年女性半个手掌那么大一块),其他谷物、蔬菜、水果视情况添加。 若婴儿对蛋黄 / 鸡蛋过敏,回避鸡蛋同时应增加肉类 30 g(大概普通成年女性三分之一个手掌那么大一小块)。 这个时期是孩子需要开始练习咀嚼,因此要逐渐给孩子提供颗粒状的食物。颗粒由小变大、由软变硬。 10~12 月龄 关键词:碎状、丁块状、手指食物 保证母乳 / 配方奶 600 mL,每天喝奶 3~4 次,辅食 2~3 次。 此时,孩子摄入的食物种类几乎可以跟大人一样了,但大小和软硬度,要比成人低 1~2 个档次。 每天仍然保持 1 个鸡蛋,肉禽鱼 50 g;适量谷物,增加蔬菜水果种类,根据婴儿需要增加食量。 吃辅食的时间,尽量跟大人三餐同步,两餐之间可以各加一顿点心。 可以吃的食物有: 主食:小饺子、小馄饨、软饭、馒头片、面包片、软意面; 煮软烂的蔬菜:豌豆、西葫芦、胡萝卜等; 小粒水果:草莓、猕猴桃、火龙果等; 蛋白质类:鱼片、豆腐、白煮蛋、碎豆等; 尝试「手指食物」,从较软的开始,如香蕉块、南瓜块等,12 个月时尝试黄瓜条、苹果片、鸡肉块、烤面包片等较硬的块状食物。 13~24 月龄 关键词:三餐两点,清淡家庭食物 这个月龄的宝宝,大多已经尝过各种日常食物,不需要再吃辅食了,这个时候算是正餐了。家长的主要目标是让孩子学习自主进食,并尝试清淡的家庭食物。 这个阶段,不要刻意加盐等调味料,必要时单独切碎食物。 每天三餐两点,奶量维持 500 mL。 保持 1 个鸡蛋,50~75 g 与禽肉,每天 50~100 g 谷物、蔬菜、水果。 可以引入少量鲜奶、酸奶、奶酪等丰富奶制品形式。但需要注意的是,鲜奶、酸奶、奶酪等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远高于母乳,会增加婴儿肾脏负担,所以不宜大量喂给 7~12 个月龄的婴儿,不能因为这类食物影响了宝宝的吃奶量。 不能加入辅食或者不能作为辅食的食物: 盐、糖、蜂蜜、坚果、果汁、米汤、煮菜水、大人的食物
每年的6~8月,又一波婴幼儿腹泻来了,这是因为天气炎热,各类病菌肆意,而婴幼儿的胃肠道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受病菌侵袭诱发腹泻。相比腹泻的危害,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随意治疗,反而会引发更多问题。下面几点提请家长们特别注意。 抗生素不能随便用 我们在门诊经常会碰到要求给拉肚子孩子静脉输注抗生素的妈妈们。其实,对小儿急性腹泻最不负责任的做法就是不分青红皂白乱用药,尤其是随便应用抗生素。 作为消化系统最大的器官,肠道是最会耍小性子的。尤其对3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病既是致死的第二大原因,也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婴幼儿肠道本身就没发育完善(肠壁薄,通透性好;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低,不能适应食物变化;生长发育快,需求较大,胃肠道负担重;胃肠道SIgA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均较低;肠道菌群易失调,等),因此闹点小脾气也很常见。 小儿急性腹泻很多时候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如诺如、轮状病毒等病毒引起的儿童自限性腹泻,很多孩子是雷声大雨点小,无需用药就会自己康复;有些孩子腹泻伴脱水的需要补液治疗。对婴幼儿来讲,还有很多诸如饮食因素、气候因素、过敏因素、药物因素、乳糖酶缺陷、代谢因素等非感染性因素会引起腹泻,这些腹泻大多不严重,需要适当调整饮食和对症处理。另外,很多肠道外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泌尿道感染、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也会引起腹泻。其中,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在治疗时要用到抗生素,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而之所以家长对小儿腹泻造成恐慌,其实也是因为容易在幼儿园等小孩聚集的地方引起传染。小儿急性腹泻的病因确诊后,可以先观察一下,如果精神状态还可以,腹泻频率没有加重,服用一些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制剂)和保护胃肠粘膜(蒙脱石散)的药物即可;即使有轻度脱水的,只要没有呕吐,可以口服补液治疗,暂时不用静脉用药。 夏天到了,气候炎热,食物被细菌污染的机会也很高;同样,放在冰箱里贮存的食物也不能幸免。因此,一旦发现进食了可疑不洁食物引起的腹泻,就要查大便常规,必要时做大便细菌培养。这时候特别要注意休息,口服补液。腹泻并不直接致死,腹泻带来严重的问题是可能造成人体脱水、电解质失衡和酸中毒。 因此,不管对于儿童还是成年人,最重要的腹泻治疗方法是先口服补液盐,之后如果血便或者发烧很厉害,就需要考虑细菌感染引起腹泻的可能性了,在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是否去正规的医院,在医生专业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不可盲目断食 家长们在对待婴幼儿腹泻时,还有一种任性叫做盲目断食。当肠胃防护屏障被打破,减少食量以及清淡流质饮食确实可以减轻肠胃负担,但并不等于就绝对不能吃了。有的妈妈不敢给腹泻孩子吃东西,几天下来就瘦得脱形。营养不良也会影响肠道功能恢复的。 何时需要去医院 1、腹泻伴呕吐,进食困难; 2、腹泻次数多,口唇黏膜干燥、尿量减少; 3、精神状态不佳; 4、有明显营养不良; 5、伴随其他严重症状:高热、抽搐、严重脱水、休克、等等; 6、病程2周以上(2周-2月迁延性腹泻,>2月慢性腹泻)。 四、如何减少夏季婴幼儿腹泻的发生 治病不如防病,要减少夏季婴幼儿腹泻的发生,以下几点请注意: 1、合理喂养,增强宝宝体质 (1)夏季要合理补充水分,让宝宝多喝白开水。比起白开水,含糖饮料虽然口感很好,但是里面往往含有较多的糖分,进入人体后不但需要水分溶解,还要连同部分水分一起排出体外,不仅不解渴,反而会使宝宝感到更加口渴。另外,常喝含糖饮料会影响孩子一日三餐的摄入量,还可因过量食糖导致肥胖。如果睡前饮用又不刷牙易造成龋齿。白开水不仅能补充宝宝流失的水分,还能够散热。不建议饮用纯净水,纯净水滤过了几乎所有矿物质,如果长期饮用易导致某些元素缺乏而影响健康。所以对于宝宝来说,白开水是最好的也是最安全的补水选择。但不要一次饮大量白开水,这样会淡化胃酸,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杀菌。妈妈应督促宝宝多喝水,根据年龄体重,每次补水50~200毫升。 (2)合理补充盐分:夏天随着汗水会有少许的钠、钾以及其它一些矿物质排出,汗出越多盐份丢失越多,不及时补充盐份孩子会感觉乏力,这时候适当喝一点清淡的菜汤补充盐份和水分也是非常重要的。 (3)合理补充蛋白质:幼儿身体发育快,蛋白质又是必不可少的,在高温环境中蛋白质的损失变大,分解变快,所以夏天容易出现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情况。补充蛋白质最好用牛奶、鸡蛋、豆制品、肉类,建议每天保证适量的牛奶鸡蛋摄入。 (4)补充维生素:汗液中损失较多的是维生素C和B1、B2,多食水果针对性补充维生素C,粗粮中的维生素B1比较多,牛奶以及绿叶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2。 (5)控制瓜、果、梨、桃等水果的摄入:中医过去将瓜、果、梨、桃等水果视为寒凉食品,因此,控制冷藏瓜、果、梨、桃等水果的食用量对于保护婴幼儿脾胃不受伤害十分重要。尤其是出现腹泻症状时,不可食用西瓜、梨、桃。 (6)控制冰冷饮食的摄入:过多食用冰冷饮食会刺激宝宝咽部、胃黏膜和肠道血管,造成血管收缩、胃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道痉挛以及咽部抵抗力下降,因而引起腹痛、腹泻、咳嗽等症状。吃冰冷饮食也会对刚刚萌出的乳牙产生不利影响,骤冷的刺激会引起牙髓组织的血管收缩、痉挛,并易诱发过敏性牙病和龋齿。吃冰冷饮食还会损伤舌黏膜上的味蕾,从而影响食欲。因此不要给宝宝喝冰水,尽量少吃冰激凌、棒冰、冰沙。 2、确保饮食卫生 饮食卫生对防止发生婴幼儿腹泻尤其重要。 (1)在给宝宝喂食前,家长一定要洗手; (2)清洁好各类容器:如奶瓶、碗、勺等,在夏天一定要煮沸消毒; (3)冲调奶粉建议用温开水,如用过滤水、桶装饮用水等要煮沸后凉成温水再使用,避免饮用水的二次污染; (4)宝宝吃剩的奶最好丢弃,不要放在冰箱里储存或加热后再吃,以免细菌在奶里繁殖,造成腹泻; (5)对于婴幼儿来讲,凉拌蔬菜、带皮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 (6)放在冰箱里面的食物一定生熟分开,防止细菌污染; (7)家里不要洗碗、擦桌子……一块抹布从头用到底; (8)宝宝也要勤洗手,以免把脏东西带入口中。 而在治疗腹泻的过程中,为了促进肠道屏障早点恢复,也可以适当补锌,用点微生态制剂和蒙脱石散之类药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这些治疗手段最好都在医院医生和药师的专业指导下进行。 浙一儿科夜门诊相关事项告知: 为减少宝宝痛苦并缩短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超敏CRP)时间,浙一检验科为儿科夜门诊专门购置壹台末梢血检测仪,在每个工作日(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18:00—21:00可以检验。 各位看官,如果您感觉内容不错,欢迎转发分享(请注明转自浙一儿科微信zyek0305),并在下面的拇指处点一下赞,感谢支持!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肥胖儿童的减肥食谱 原创 2016-03-31 zyek 浙一儿科 少运动、多吃和膳食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肥胖的三个重要因素。因此,除了保证必需的运动量外,儿童期减肥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控制饮食!本文提供20套不同年龄阶段肥胖儿童的减肥食谱。>14岁的那几套,成人也可参考哦! 制定肥胖儿童减肥食谱的前提是保证小儿能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处于减肥期的儿童,每天所需的热量可参照下列标准:
远离厌食症浙大一院儿科专家教你七招,让孩子爱上吃饭 原创 2015-10-19 zyek 浙一儿科 孩子厌食,妈妈揪心,奶奶、外婆更是烦恼。每位长辈都希望宝宝能健健康康地成长,有强壮的体魄,这对他们成年后的独立生活是无比重要的。那么,让孩子喜欢吃饭的秘密 首先,我们要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厌食? 如果孩子没有异常情况,排除了疾病因素,偶尔不爱吃饭,问题是不大的,千万不要硬塞。如果软硬兼施,刚开始的时候还能骗进去;但慢慢地,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吃,家长就采取威逼利诱、甚至恐吓打骂等手段,强迫孩子进食。久而久之,终于有一天,孩子真的一口也不想吃了。 孩子的各个脏器功能是不完善的,个体差异也很大;平时一定要考虑他(她)的消化能力。进食过多的食物消化不了会积存起来,当胃肠再也无法完成高负荷的工作时,孩子就真的一点也不想吃了,甚至出现呕吐、腹痛;再小一点的孩子还会拉肚子。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就医了。 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两步:第一步,孩子不愿意吃,就少吃,尤其不要补充吃零食;这样可以大大减轻胃肠负担。第二步,用些助消化的药物帮助把胃肠里已有的过多的食物消下去。病情轻的孩子,几天就好了。但病情较重的孩子,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调理,最终也能好起来。一旦胃的功能得以恢复,孩子就能正常进食了。但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胃口大开时,千万不要过食,过食会再次造成脾胃伤害的。 怎么让孩子爱上吃饭 1、大人有好的饮食习惯 “言传不如身教”。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如果大人们自身饮食习惯不正常,或者常常随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没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时吃饭习惯。 2、固定开饭时间 尽量做到吃饭的时间一到,全家人一起在餐桌上用餐的习惯,并规定孩子须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饿了,也不要再给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定时、定量的进餐习惯。 3、减少正餐之外的食物 虽然餐间水果等零食的给予有其必要性,但不可过量,尤其垃圾食物尽量不要给予,否则会“本末倒置”吃不下正餐。 4、增加运动促进食欲 肚子不饿,孩子当然吃不下饭;若父母只一味地强迫孩子进食,反而会造成反效果;试着促进孩子的食欲,如:增加他的活动量,他有了饥饿感,自然不会抗拒吃饭。 5、让孩子拥有喜欢的餐具 孩子一般喜欢拥有属于自己独有的东西,替孩子买一些图案可爱的餐具,可提高孩子用餐的欲望,如能与孩子一起选购更能达到好效果。 6、饮食多样化 在饮食均衡的条件下,父母可以多种类的食物取代平日所吃单纯的米饭、面条。例如:有时以马铃薯当成主菜,再配上一些蔬菜,也能拥有一顿既营养又丰盛的餐点。 7、为吃饭增添趣味 在喂孩子吃饭时,加入一些与进餐相关的轻松、活泼的语气,让吃饭不再只是吃饭而已,将吃饭时刻与方式变成有趣的事情。在吃饭时千万不要训斥小儿,因为强烈的外界刺激会使小儿精神紧张,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消失。 其实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不要随意的根据自己或宝宝的需要而改变什么。 各位看官,如果您感觉内容不错,欢迎转发分享(请注明转自浙一儿科微信zyek0305),并在下面的拇指处点一下赞,感谢支持!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原创 2016-05-21 杨希川 皮肤科杨希川教授 甲癣又称甲真菌病,俗称“灰指甲”,是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类慢性皮肤病,具有传染性。发病常由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癣如手足癣、体股癣传播而来,也可一开始就感染甲板;“灰指甲”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比较顽固,影响美观。 甲癣的临床特点 1. 在发展中国家的患病率约占人口的3%。 2. 趾甲的患病率为指甲的4倍。 3. 主要表现为指(趾)甲板增厚、光泽消失、变色、变形或甲板破坏。 4. 具有传染性,一旦患上甲癣,如不积极治疗常多年不愈,越传越多,还有可能传染给其他人。 5. 甲癣不仅有碍美观,还有可能继发甲沟炎、嵌甲等,影响生活、工作,故应尽早治疗。 甲癣的治疗方法 有些人认为甲癣(灰指甲)治不好,这种看法是不对的,甲癣是可以完全治好的,关健在于明确诊断后坚持用药。 一、外用药 如受累甲板数较少且病变较轻,指甲远端受累,甲根部正常,可涂用一些抗真菌的外用药如3%咪康唑酊、30%冰醋酸、环吡酮胺甲涂剂等。 二、口服药 如多个指(趾)甲受累,且甲板病变较重,甲根部受累,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真菌药,如盐酸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这些药具有安全、不良反应轻微、疗效肯定的优点,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足疗程治疗。 甲癣的预防 一、治疗甲癣的同时必须重视治愈其他部位的癣,这样甲癣治愈就有希望,否则还会相互传染。 二、 家中应注意预防相互传染。 提醒:甲病≠甲癣,半数甲病不是甲癣,出现指甲损害应到医院确诊后再进行治疗,否则,会导致误诊误治,迁延不愈。 (关于脚癣可参考我的文章《关于脚气,你不知道的事儿!》)
原创 2016-03-16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呼吸天使 (本文作者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殷勇主任,发表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呼吸天使”公众号,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为什么别人家的都是天使宝宝,很快就睡着了,而你的宝宝却整晚哭闹不休?是他们天生就是当父母的料,而你从头到脚都是失败无比吗?非也!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宝宝的性格不仅决定了他清醒时的状态,也决定了他的睡眠状况。宝宝们都具有不可思议的学习能力,让我们学会如何教会他们保持睡眠状态的能力,教会他们如何睡得更好。 一、睡前活动 合理规律的睡前活动能帮助宝宝学会睡眠。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比如睡前换上睡衣,洗澡,刷牙等,帮助孩子区分睡觉时间和白天时间。这些活动应尽早开始,可以从孩子满 6 周到 8 周开始。 无论是什么活动,贵在坚持。 每天活动的内容要基本保持一致这能够让父母和孩子对每天晚上的活动都做到心中有数。 父母应该从孩子生后不久建立睡眠常规,内容和时间随年龄增长逐步增加。 睡前活动尽量控制在 20-25 分钟内,即简短又温馨。 结束活动时,尽量确保孩子处于较安静的状态。将孩子感兴趣的节目安排在最后,并至少保证在孩子睡前 10 分钟 是在卧室里度过的。同时,父母及家人也不要在孩子睡觉时在其身边开灯干活、看书、看电视。 二、入睡方式 婴幼儿往往需要借助于某种物体,如奶瓶、奶嘴、毛巾等,或某些行为,如拍抱、摇动等来安抚自己。如果孩子晚上只有在帮助下才能按时入睡,但可以安静躺在小床上,一直平稳的睡到第二天早上的话,父母没有必要去改变什么。但是,如果孩子夜里多次吵闹,同时只有在一定的帮助下才能重新入睡的话,那么,此时这些“帮助”实际上已经干扰了昼夜节律的正常发展。 三、日间小睡 白天的小睡对于夜间的睡眠有很大的帮助。睡眠专家马克.威斯布鲁斯在经典著作《Healthy sleep habits happy baby》中说“睡眠会催发睡眠”。所以如果你的好心邻居说,让宝宝白天少睡觉,留到夜里再睡,千万别那么做!专家提示应在宝宝精疲力尽之前就让他睡着。 4月龄以后的婴幼儿,一般上午和下午各睡一觉。一般白天小睡的总时长为三个小时或以上。1岁以上的幼儿会只小睡一次。大多数儿童的午睡习惯会保持到3-5岁。 宝宝想睡觉的早期信号:活动、笑声、发声减少(或者频繁地皱眉!);打哈欠;眼神发直、眨眼、揉眼睛;烦躁不安。请在他发出这些早期信号或在那之前让他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