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得了“痔”不治疗后果会怎么样,究竟严重不严重这个问题,我们从以下两方面来说明。我们老百姓常说的“十男九痔,十女十痔”,说的是“痔”这个病发病率很高,但并不是说每个有“痔”的病人都需要治疗,我们一贯秉着“没有症状的痔不需要治疗”的原则,只有当“痔”引起疼痛,出血,瘙痒,影响生活的情况下,而且是经专业的肛肠科医生诊查后觉得保守治疗无望的,或者通过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才有必要行手术治疗。但是,如果“痔”的主要症状是出血,且出血量比较多的情况下,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者保守治疗后又反复出血的,不及时行手术治疗的话,可能会引起贫血,严重的还需要输血治疗,否则将会有生命危险,这就是得了“痔”不做手术最严重的后果啦!所以说,“痔”虽然是常见病,多发病,但是如果不引起重视,不及时治疗的话,还是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得了“痔”建议到专业的肛肠科进行诊治。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听有人说,某某就是因为有多年的“痔”,没有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现在拖成了“癌症”的。那么“痔”真的会癌变吗?事实上,“痔”是直肠肛管处的肛垫下移,以及痔上静脉丛曲张形成的良性组织,说白了,它就是一个良性的东西,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癌变的。而“癌”是细胞分化不成熟过度增生形成的恶性组织。两者在本质上有良性,恶性的区别。但是,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症状,就是都会引起便血,很容易引起混淆。所以临床上,医生如果通过仔细询问病史,详细的体格检查,以及相关检查资料,高度怀疑肠道有“癌变”的可能,或者不能用“痔”引起的便血来解释的情况下,都会建议行结肠镜检查,进一步排外结直肠癌。反过来说,因为“痔”是个常见病,多发病,一个身患结直肠癌的病人,他本身也会因“痔”而出现便血的情况,两个病有可能同时存在。所以,虽然“痔”本身不会癌变,但是如果遇到疼痛,出血,瘙痒,影响生活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到专业的肛肠科进行诊治。
在临床上,肛瘘患者在肛肠科还是占有一定的比例,大概10%左右,那么肛瘘是怎么来的?得了肛瘘就必须手术吗?在肛门口以上2厘米左右的齿状线附近,分布着一些肛腺,当大便干燥,腹泻,外伤或肠道炎症的刺激等因素导致肛腺感染后蔓延扩散开来,就形成了“肛周脓肿”,这个时候肛周会出现红肿,疼痛,坐位困难,这就是肛瘘的“前世”,处于急性期,需要行手术治疗。但是如果没有及时行手术治疗,脓肿自行破溃流脓后疼痛缓解了,或者手术只是行简单的切开引流,而没有行根治术者,十有八九后期都会形成“肛瘘”,这个时候疼痛是缓解了,但是时不时的从外口处会流出脓来,并发感染了疼痛又反复,迁延不愈,这就是肛瘘的“今生”,处于慢性期。了解了肛瘘的前世今生后,我们就知道,肛瘘其实就像一条隧道,一头在肛门里面,一头在肛门外面,但是其中会有多种变异,比如有一个内口,多个外口,或者有多个内口,一个外口,再者有多个内口和多个外口等等。肛门内部就有一个感染源,似这种情况,如果不通过手术治疗,想通过保守治疗一般情况下是很难治愈的。所以如果临床医生已经诊断了是肛瘘的话,一般都会建议行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只有找到肛瘘的内口并将其关闭,彻底切除这条瘘道,外口敞开以利于引流,才有可能治愈。
肛周脓肿,它不同于身体躯干和四肢部位的皮肤脓肿,身体皮肤表面的脓肿,只要切开,扩创,引流,经消炎,换药治疗,基本上都能愈合。但是肛周脓肿,因它解剖位置的特殊性,跟其它部位的皮肤脓肿有很大的区别,不能一概而论。肛周脓肿,顾名思义就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的脓肿,由于肛腺感染向周围蔓延扩散而来,大多有便秘,腹泻,肠道慢性炎症,外伤,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病史,加上过量饮酒,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如火锅等诱因,男性多发,约占80%左右,也认为跟雄性激素分泌有关。肛周脓肿起病急,进展快,重者数小时或者一两天就可波及整个臀部,红肿,疼痛,坐立不安,可伴有高热,寒战,如果不及时行手术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脓毒血症,从而危及生命。综上所述,得了肛周脓肿是需要手术治疗的,当然手术大致分两种方式。一种就是做根治术,切开脓肿的同时,找到肛门内的感染源即内口,一并结扎处理,彻底清除脓腔及坏死组织,然后创面敞开引流;另外一种就是只行单纯的脓肿切开引流,这就跟在家脓肿自行破溃而没有行手术治疗一样,但是这种术式十有八九都会形成“肛瘘”,后期还得行二次手术治疗肛瘘。所以,得了肛周脓肿还是要尽快行手术治疗;脓肿破溃后行保守治疗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痊愈的。
肛门指检指的是医生在检查患者的时候,从肛门内伸入食指,通过触摸直肠下段及肛周,从而判断有无异常包块,直肠有无前突,前列腺增生情况,肛门的紧张度,肛门周围的触痛及指套上有无染血等情况,可从直观上辨别疾病的方法,也叫直肠指检。该方法简单易行,几分钟就可完成,患者痛苦小,是一个外科医生,特别是肛肠科医生的必备技能。近来大肠癌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据统计,大肠癌中有70%的发生在直肠这一段,且在直肠癌中,又有70%的可以通过肛门指检触摸到。当我们出现莫名其妙的大便次数增多,粘液便,脓血便,就是临床上常说的“大便性状改变”的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尽快到医院就诊,且不要拒绝医生的“肛门指检”,必要时要行电子结肠镜检查。
“脱痔期”是肛肠学界的一个专有名词。一说到“脱痔期”,首先就不得不说痔疮的一个传统手术方式——“外剥内扎术”,这是一个经典的手术方式,乃至现在的好多手术方式都是以此为基础演变而来。顾名思义,“外剥”就是把肛门外面的外痔剥离干净,包括下面的血栓、曲张的静脉团;“内扎”就是把肛门里面看不见的内痔部分结扎起来,让它自行坏死脱落。由此可知,我们说的“脱痔期出血”指的就是结扎着的内痔,在七天左右就会因为缺血坏死而脱落,早的四、五天,晚的十二、三天的都有,一般情况下也就是一周左右,创面完全愈合一般需要两周的时间,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那个因为结扎着的内痔脱落坏死后遗留下来的创面,在没有完全愈合之前,如果在解大便,或者过度活动牵扯后就可能会有少量的出血,一般不会多,也就一两滴,三四滴而已,或者仅仅是便纸上染血,这种情况不用当心,多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也可以肛门灌注止血药对症处理一下,一般一两天就可以恢复正常。但是如果这时恰好有一根小血管从这儿通过,术中连同内痔一并结扎了,现在内痔脱落了,而这根小血管又没有闭合,或者闭合不全,解便摩擦又开了,那么这个时候出血量就可能比较大,整个便池可能都是血,遇到这种情况就应该赶快报告医生,需要紧急处理,视情况可能需要手术缝扎止血处理,出血量较多的话可能还需要输血治疗。当然啦,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发生率也比较低,但是一旦发生,就需引起高度重视,这也是肛肠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故术前都应该跟患者重点交代清楚,让患者知晓,术后注意观察肛门出血的情况,平稳的度过围手术期。
我们老百姓常说的十人九痔,十人十痔,其实说的就是痔疮的发病率比较高,但是得了痔疮就必须手术治疗吗?其实也不是这样的。大部分人都是因为“解大便时发现有肿物脱出,肛门疼痛不适,肛门出血,肛门瘙痒,肛门坠涨不适”等症状到医院就诊而发现得了痔疮的,而有一部分人是本身没有什么症状,是因为体检发现的。那么如果是有“疼痛,出血,瘙痒,坠涨”等症状的话,而且症状比较轻微的话,可以先采取保守治疗,但是如果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的话,还是建议通过手术治疗解决;另外一类患者如果本身没有任何症状,虽然肛门有痔疮脱出但不影响生活的话,是不需要治疗的,只需要平时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肛周卫生即可。但是无论采取保守,手术,还是暂时观察的方式,首先都应该咨询专业的医生,在进行综合评估后方可确定是暂时观察,还是先保守,或是手术。因为在确定治疗方案之前,首先都必须排除大肠癌的可能,也就是必要时要先行电子结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