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孩子,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不盲,却对周围视而不见;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他们被称作“孤独的天使”。我国自闭症的发病率逐年走高,据估算,沪上约有七八千名儿童自闭症患者。怎么样的孩子叫孤独症(或叫自闭症儿)?这是很多家长常常会问的问题。他们会问:“我的孩子跟很多智障的孩子一样啊!甚至他也很像多动症,他是有自闭症吗?”今天要跟大家介绍是在临床或是医学上的诊断,怎么样的小孩子,医生会诊断他是自闭症?自闭症必须具有三个主要的行为特征,孩子的一些想法,我们不容易看到。可是我们看到孩子的行为,他们的情绪。他表现出来的会什么?不会什么?自闭症的孩子的行为有三个部分。乐乐2岁了,还不会说话,爸爸妈妈也不会叫;爸爸妈妈妈觉得乐乐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每天不停的叠高积木然后推到再叠高反反复复的这样玩,不知厌倦可以1、2个小时这样玩;对一切圆的能转动的东西都感兴趣,可以站在空调机的室外机前看风扇的转动很久,只要家里的洗衣机一转动他就会跑到洗衣机前看滚筒的转动;另外爸爸妈妈觉得乐乐很少和他们有眼神的接触,很少看爸爸妈妈;在幼儿园里其他小孩子玩球的时候,他蹲在角落里一声不吱,他不爱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有时候会有小朋友主动的拉乐乐和他们一起玩,不一会儿乐乐就会跑开自己到没人的地方独自玩耍;而且他对别人叫他的名字基本上也是没有应答的。欢欢5岁了,会背三字经,唐诗背得很顺,可是生活中用的叫“爸爸、妈妈、我要喝水,穿鞋鞋出去玩玩”,这些很简单,一般小孩子二岁左右就该会讲的,他却不会;他常常出现鹦鹉学舌,例如:“你要吃几颗糖?”“几颗糖?”他就随着说后面那几个音给你听,没有回答你的问题;还有很可能今天他做了一件事,你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可以的等等,他就在明天把那段话背出来给你听,他会把过去的语言背下来,然后象播录音带一样再放出来给你听;玩小汽车就是车子在那边走,他是趴下来看轮子转,或是三轮车不骑,把它倒过开来玩轮子,让它转;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可以看自己的小手1个小时,每天只要空了没事就这样坐着看手;从来都不会向小朋友炫耀他的东西(比如爸爸新给他买的玩具汽车,妈妈给他买的新衣服等);在幼儿园小朋友上游戏课他从来都不和他们一起玩游戏,小朋友在一起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他就一个人在角落里玩小汽车。洋洋8岁了,他讲话还是分不清“你、我、他”,明明一个他很喜欢的玩具,他手伸过来跟你说:“给你、给你,”这个意思其实我们都明白他要讲的是:“给我、给我”;那一些表面上很简单的对应,“你叫什么名字?你今年几岁?喜不喜欢上学?”这些他可以跟你回答得很好,你问他什么名字的时候,他连家里的所有人的名字都背给你听,可是如果你仔细地问他“有没有好朋友?好朋友叫什么?好朋友玩什么?你们一起玩什么?”的时候,他就常常顾左右而言他;他很喜欢收集福寿螺,他每天放学就走到田里去,到水沟里捡福寿螺。带回家,在院子里,把它们从大到小排成一列,每天就这样玩,妈妈很苦恼,看他排完了,就把它拿去丢掉,他又去捡,每天就玩这个,就可以消磨所有下课后的时间;另外他的生活有固定的习惯,像睡觉就睡那个固定的地方,或是盖那条被子,一定要那个枕头,他才要睡,出去走路到超市,一定要走这条路,别的路绕个弯都不行,总是好像有一些固定的东西不做,他就没办法进行下一步;他没有好朋友,还是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对别人没有同理心,不知道别人的感受也不知道别人需要什么。上面的3个孩子都诊断为自闭症,可是大家看到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都是不同的,但是他们有核心的三大行为特征:第一就是语言和沟通的障碍,这是诊断自闭症的第一个要点。也常常是自闭症孩子,被带到医院来求助的主要的问题。家长会说他讲话慢,很可能二三岁了,还不会叫爸爸。妈妈。什么都不会讲。有的孩子会背三字经,唐诗背得很顺。可是生活中用的叫“爸爸、妈妈、我要喝水”。这些很简单,一般小孩子二岁左右就该会讲的,自闭症小孩子不会。在沟通上,在表达自己的需求上,他很少,很慢。虽然他可能很会背一些东西,可是不是真正有用的。后来,我们的孩子将近有一半慢慢会有语言出现,有一部分一直到长另外,我们的孩子也常常出现仿说,他不是一个适当的表达方式。另外呢,他虽然有语言了,可是呢没办法跟人家很适当的对话。这里常常会发现说,他只讲他喜欢的主题。譬如:我们有一个自闭症的孩子,很喜欢恐龙,你跟他讲恐龙都没有问题,可是假如超越恐龙这个话题,他还是照讲他的恐龙。那一些表面上很简单的对应,“你叫什么名字?你今年几岁?喜不喜欢上学?”这些他可以跟你回答得很好。你问他什么名字的时候,他连家里的所有人的名字都背给你听。可是如果你仔细地问他“有没有好朋友?好朋友叫什么?好朋友玩什么?你们一起玩什么?”的时候,他就常常顾左右而言他,因为他不晓得要怎么跟小朋友玩。有困难的问题的时候,他常常就文不对题,讲他自己的了。所以常常在一些跟人家对话的过程中,他就跑掉了。比较简单的应对,家长可以教会他们,可是进一步深入的就有困难了。在游戏上跟语言沟通有关的,就是他没有想象性的游戏。所以如果你问家长,这个小孩子在幼儿园常喜欢模仿什么?或者扮什么?或着这个小朋友有没有玩过扮家家?家长常常很困难。我曾经碰到小朋友玩扮家家,他去玩,就扮汽车。你就可以发现,从他的生活中,他就喜欢汽车。在稍微有想象性的游戏中,他都喜欢当汽车。另外一个是对各种武器,什么子弹、飞弹、他都背的很清楚。有一次要他把一个麦克风拿起来想象一下这个麦克风做什么?他全部想到的都是子弹的名称。所以你会发现,他对有想象性的游戏,也都跟他有兴趣的主题有关。没办法把主题很大的扩展出去。这语言跟沟通的障碍是第一个特征。第二个特征是社交障碍,从小孩子就很少和别人有目光的接触,再大一点,三、四岁的正常孩子会很喜欢跟小朋友接触,看人家会很想加入进去。可是自闭症孩子,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人际障碍,就是他好像对小朋友没有兴趣。他宁可一个人躺在地板上看自己的车子,也不跟小朋友玩。甚至幼稚园的老师刻意去安排他跟小朋友玩,他可能跟人家跑一跑,又回到角落里做自己的了。不合群,对小朋友也没兴趣。再大一点,一般的孩子开始炫耀他的东西:“你看我爸爸昨天给我买的轨道车,飞机….”类似像这样的炫耀或是会分享一些玩具,或感受。可是自闭症孩子这部分也没有,不会分享。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也会知道的别人的感受,也会知道别人需要什么。比较会同情别人,比较有同理心。可是自闭症的孩子,这部分能力很难出来。让人觉的他不太会同情人家,不太了解别人在想什么?别人需要什么?这就是他从小到大在人际关系障碍上的表现。第三个特征就是一些固执行为,因为行为就是指这个孩子一些反复而且机械性的行为或动作。另外也有一些反复和机械性的活动和兴趣,或是固定的生活习惯,或是特殊的玩玩具的方法。举个例子:小时候的自闭儿常常喜欢玩转的游戏,一种是自己转,自己绕圈圈。另外一种是看玩具在转,看电风扇在转,也就是在那边看得入迷。所以玩圆的会转的东西,常常是自闭儿很早会有的行为表现 。这是一种固执行为。另外就是有些孩子生活有固定的习惯,像睡觉就睡那个固定的 地方,或是盖那条被子,一定要那个枕头,他才要睡。睡觉一定要爸爸妈妈开车或骑车,带他出去兜风一下,他才要睡,要不就免谈。总是好像有一些固定的东西不做,他就没办法进行下一步。听过一个比较干扰生活习惯的是上楼梯,本来家住二楼,小孩子不坐电梯都要爬楼梯。后来搬到五楼,一样要爬楼梯。这样造成家里很大的困扰。希望这种习惯能改掉,常常很不幸的是,这种固执行为转换,刻意要去改变他的时候常常效果不佳。可是他可能一段时间这个行为不见了,换另一种固执行为出来,这是第三个特征。上面讲的三种典型的症状,在三岁之前常常比较明显。这些症状随着年龄的成长,会慢慢越来越好,可是这个好的程度,并不是说可以跟正常人完全一样。这句话会让大家觉得有希望又蛮失望的。长大会好到什么程度,没有人敢说。除了这个孩子本身脑部功能受损的程度之外,会影响他的就是我们后天给他的教育和训练。假如父母、师长、医生更尽力帮他的忙,他好的程度会越好。不能只靠他或者只靠谁,必须要大家一起帮他的忙,才会有他最好的一个进展。自闭症孩子智能状况是怎么样?其实大部份的自闭症的孩子或个案,他们的智商都在中度的智能不足。我这里的调查是25%,有的调查是15%的自闭儿,他的智能是正常的,就是他的智商在70以上。70以下就是智能不足,大部份的自闭症孩子都是智能不足。假如真的要去领残障手册,他其实可以是智能不足、自闭症、是多重障碍。有些家长不选智能不足,他只要选自闭症那个部份而已。从这里可以知道说他除了语言慢、人际关系的障碍、还有固执行为外,常暗示“自闭儿智能也不好。增加他在训练跟教养上的困难程度。自闭儿的认知功能到底怎么样?有些家长觉得他们的孩子在二三岁以前非常聪明,是个天才。有个妈妈记得很清楚,她的孩子在一岁八个月时,她给他玩电脑问答。这个例子是在美国,电脑上问他美国现任总统是谁?第几任总统是谁?他都可以按到正确的钮。他的妈妈就想,他才一岁八个月,就懂这些常识。觉得他是天才,后来就发现,他们的天才不太像天才了。在幼儿园,大家玩比较大比较精细的动作,他都做不来;颜色、数字教了很多,他都学不来。可是他背的方面还是很厉害。很可惜的就是除了记忆力特别好,还有空间概念特别好以外,这群孩子常别的能力不怎么好。尤其有些能力特别差,这就牵涉到许多能力,跟生活上实用有关的。就是一些比较抽象思考推理能力,还有运用的能力,比如说他会背:看到红灯要停,看到绿灯可以通行。带到红灯绿灯前,他常常会很难做到。他背得很好,用不出来。我们可以教他很多东西,他都用背的背出来,考试答一百分。可是实际生活他可能很无能,这就牵扯到我们以后会讲到,我们训练或教导这个孩子的时候,尽量用和生活中有关的内容来教他,而且教了要用的生活里面。基本上我们要帮助这个孩子,是教他怎么在这个社会中活得好。
(一)每日营养摄入量及一日饮食安排表继续坚持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粉喂养,并开始开始逐步地添加辅助食品。每天奶量在750~850毫升左右,每天开始添加一次辅食,4个月可以添加强化铁的米粉,所有辅助食品均用小勺喂食,让宝宝学会和习惯用勺,充分锻炼咀嚼和吞咽功能。(二)辅食添加1、辅食添加的原则、顺序、频率(1)原则:①从强化铁的米粉开始,品种从单一到多品种;每次新品种引入3~5天后,再添加另一种;②量从少到多;③质地从稀到稠,逐步增加辅食质地的厚稠度,以锻炼咀嚼和吞咽的能力;④坚持用小勺喂,每次喂食时间不超过30分钟;⑤在饥饿时,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喂。(2)顺序:先是强化铁的米粉,接着蔬菜泥、水果泥,然后鱼泥、肝泥、豆制品,最后为猪肉、牛、羊、鸡、鸭肉。(3)频率:每天1次;2、家庭常用泥糊状食品的制作营养米粉:将米粉和温水以1:4冲调成糊状。蛋黄泥:将鸡蛋煮熟,取出蛋黄,用勺压成泥状,加入少量开水或奶调制。苹果泥、香蕉泥:用勺刮泥。鱼泥:带鱼清蒸,剔除鱼骨,用勺将鱼碾成泥。3、辅食添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1)不吃或挑食:建议在孩子身体健康、心情愉快、饥饿状态下,进行喂辅食,坚持用小勺喂。一种新的辅食添加,需坚持喂、让孩子反复尝试,让孩子有个熟悉的过程,但切忌强迫喂食。(2)恶心、吐食:食物质地的增加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坚持每天喂,让孩子有较多的口腔运动机会,来逐渐学会吞咽、咀嚼、搅拌功能;辅食均用勺喂,刚开始时,尽可能用勺将食物放入到婴儿舌头的中后部,可避免婴儿一个伸舌反射将食物吐出来。(三)奶摄入量减少的常见原因和对策1、常见原因:(1) 运动量过少;(2)频繁喂白开水;(3)生长速率下降,自然奶摄入量下降;(4)辅食添加次数过多。2、对策:(1)增加运动量,包括少抱,每天抚触操1次,被动操2次;(2)暂停喂白开水,其实纯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均不需要频频喂白开水;(3)坚持按时喂奶,每次喂奶20-30分钟,不强迫喂奶,不强迫婴儿将奶瓶中的奶全部喝完。(4)控制辅食添加的次数,同时4~6个月内每天喂辅食次数为1次;
体重是判断宝宝体格生长和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的宝宝体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年龄越小体重增加越快,且基本遵循一定的生长规律。一个刚呱呱落地的足月新生儿,其评价出生体重在3公斤左右;一般范围在2.5~4.0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几乎每个刚出生的小宝宝在生后最初的2~3天内,都会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对此妈妈不用过分担心,并不是宝宝身体有什么问题,而是由于生后头几天随着胎粪的排出和水分的丢失,而奶量相应吃得不够多所致的暂时性体重下降,在医学上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在出生后3~5天降至最低点,下降幅度可达出生时体重的6%~9%,但最多不会超过10%。以后随着吃奶量的增加,体重逐渐上升,一般在生后的第7~10天体重恢复到出生时水平。生后第一年是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体重的增长在这一年中能增加3倍,即体重从出生时的3公斤到满周岁时可达9公斤!生后的第一年中,小宝宝的生长并不是匀速,一般来讲月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随着月龄的增长,生长速度逐渐减缓。新生儿出生后经历了生理性体重下降后,随即开始快速生长,宝宝几乎以一天一两的速度开始增重,至满月时,新生儿体重平均能增加1~1.5公斤左右;生后头三个月,体重增加非常快,平均每月可增重750克;生后第二个三个月,即4~6个月,此时体重增加较前3个月有所减缓,平均每月可增重500~600克;生后第三个三个月(7~9个月),体重增加继续减缓,平均每月可增重300~400克;第一年的最后三个月(10~12月),体重平均每月只增加150~250克。但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是如此理想的遵循这基本规律生长,有的宝宝会出现体重增长过快,如到半岁以后每个月还能平均增重1公斤,此时妈妈要引起注意了,必要时需咨询儿童保健医师。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三:(1)宝宝过度喂食,特别是奶粉喂养的宝宝。有些妈妈不管宝宝具体情况,希望其每天都能吃完其要求的量,或宝宝一哭妈妈就误以为是饿了就给予奶粉,从而造成宝宝过度进食,时间一长,过度营养造成体内脂肪堆积,体重增长过快;(2)出生时体重过重,如许多出生体重超过4公斤的宝宝,生后食欲甚佳,生长速度也超快,也会导致体重增长过快;(3)可能是由各种疾病造成的,包括脑部疾病、内分泌紊乱、代谢性疾病等。因此,发现婴儿体重增长过快,应及时咨询医师,查找出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避免过度喂食,适当控制宝宝的进食量,增加宝宝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如由疾病造成的则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宝宝体重增长出现问题的更多的是增长过慢。造成宝宝体重增长过慢的原因有许多,概括一下有以下这些方面:(1)宫内发育迟缓。这类宝宝由于在妈妈肚子里因种种原因导致在子宫内生长不良,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医学上称之为足月小样儿。这些宝宝因为在宫内没有好好发育,不但其出生体重小于正常宝宝,且其各器官功能也可能会发育不够完善,出生后各消化器官功能相对也较弱,进食量小,消化吸收能力有限,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导致体重增长较缓;(2)母乳不够,没有及时添加辅食。6个月以后纯母乳喂养已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如果不及时给宝宝添加富有营养的各种辅食,很容易导致宝宝体重增长减慢甚至不增;(3)奶粉冲调过稀。有些妈妈没有好好阅读奶粉的冲调说明,冲调奶粉过稀,宝宝摄入量不足;(4)劣质奶粉或低质量的辅食;(5)各种疾病,如慢性腹泻、反复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唇裂及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导致消耗过多而摄入过少。因此,预防体重增长过慢,首先要做好优生工作,保证宝宝在妈妈体内生长良好;其次合理喂养,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富含营养的辅食,合理调配配方奶粉;再者需精心选购优质奶粉及优质辅助食品,避免伪劣产品;最后要增强宝宝体质,积极预防各种疾病。
在小宝宝的头顶上有个小“天门盖”,平时细看,还可以看到一下一下的脉跳,这就是宝宝的前囟门。它是由宝宝头颅骨中额骨和顶骨围成,二块额骨和二快顶骨互相连接处还未完全骨化的部分形成的一个菱形间隙,俗称“天门盖”,位于头顶部前中央。宝宝刚出生时前囟对边直径大小约为1.5-2.0厘米,出生头几月内前囟会随头围的增大而扩大,一般6个月后随着额骨和顶骨逐渐骨化而缩小,到了18个月左右闭合。除了前囟门外,小宝宝还有一个后囟门,后囟是由二块顶骨和一块枕骨形成的三角间隙,位于枕部,后囟在宝宝出生是已经很小了,一般约在宝宝出生后6-8周关闭。在正常情况下,未闭合的囟门外观平坦,稍微内陷。虽说绝大多数宝宝的囟门在18个月前闭合,但也有些宝宝的囟门迟迟不能闭合,家长非常着急,那是什么原因呢?一般来说,有些疾病会影响到宝宝的囟门闭合,如佝偻病,因为机体内钙营养出现问题,而导致骨骼钙化不全,最终致使囟门晚闭;呆小病,机体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激素缺乏或分泌减少而影响钙、磷在骨骼中沉积,使骨钙化出现问题,导致骨骼生长障碍囟门闭合困难;脑积水,是由于大脑内有积水而影响囟门的闭合。除了这些疾病因素外,还有些宝宝可能因为妈妈孕期钙营养欠佳,宝宝出生时头颅骨钙化欠佳,出生时囟门过大,有3-4厘米左右,那么这些宝宝尽管出生后钙营养正常,但其囟门的闭合可能要比正常时间晚一些。除了担心囟门闭合过迟外,还有的家长担心宝宝囟门闭合过早,宝宝在6-7个月时囟门已经关闭,这会不会影响智能的发展?甚至提出要不要再吃小儿鱼肝油丸和钙粉。虽然前囟正常在18个月左右关闭,但有些孩子前囟关闭较早,但并不意味着头颅不再增大,因为头围停止生长要等到13-14岁时骨与骨之间的骨缝融合。因此有些婴儿虽然囟门早闭,但随着脑的发育,头围依然会继续生长,一般不会影响智能的发育。但有一种情况,头小畸形的小儿,其囟门早闭,是由于脑发育差,因此智力发育迟缓。因此,对于囟门早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判定其是否影响会到孩子的智力发育,最合适的方法是定期测量头围和随访孩子的神经精神发育进程。如果头围增长速度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孩子的神经精神发育与其年龄相符,则即使囟门早闭,也不会影响其智力的发育。那么,家长在宝宝囟门的生长、闭合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首先,对于宝宝的“天门盖”平时要注意保护,切不可去重按,因为它尚没有骨化,只有一层皮膜保护。其次,在每次保健时,可向医生了解一下宝宝囟门大小及头围的生长情况。假如囟门持续增大而头围又过大的话,要怀疑是否有脑积水的可能,需进一步做头颅B超或CT检查来确诊。第三,在宝宝疾病时,囟门也是观察宝宝疾病进展的一个重要窗口,囟门饱满膨起要特别引起警惕,说明颅内压增高,这是脑膜炎、脑炎的一个重要临床体征;而囟门凹陷时,则要注意宝宝有无脱水的现象。本文系徐秀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据研究报道,中国婴儿期湿疹发生率高达30.8%,也就是每三名婴儿中就有一位湿疹患者,并且,近年湿疹发生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除了食物过敏原回避、皮肤保湿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外,患湿疹的宝宝洗澡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天天洗澡吗?水温多少?这些实际操作方法是宝妈宝爸必备知识:首先是洗浴方法:每日用32~37℃的水给宝宝沐浴5-10分钟;使用无刺激的洁肤用品;沐浴后,给宝宝涂抹适当润肤剂。每周至少为宝宝涂抹100g润肤剂,冬季可选用富含脂类的润肤剂,给宝宝穿纯棉质、宽松衣物,防止非棉质衣物宝宝对皮肤造成刺激当然还要注意生活环境和饮食:避免宝宝接触毛织物、漂白剂等刺激,及时清除宝宝汗液;避免宝宝遭受过度干燥和高温;在回避明确过敏原的前提下,保证宝宝摄入易消化食物及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等。
湿疹、过敏性鼻炎眼结膜炎、哮喘的家长最想弄明白的就是到底是什么引起孩子反反复复过敏?那么什么情况需要检测?多大的孩子才可以检测过敏原?检测的结果中是否大于正常范围就能够明确是过敏原?阴性是否就一定不是过敏原?过敏原检测一定可以百分百测到致敏源头吗?有关过敏,家长们有许多的困惑。 今天先谈谈血清过敏原检测的年龄问题。 血清过敏原检测是通过检测外周血中机体免疫针对各种主要过敏原产生的特异性IgE抗体的含量。原则上只要机体被过敏原致敏产生抗体就可以检测。 当然小婴儿没有接触过的过敏原,特异性抗体是测不到的。因此,临床上需要结合婴儿的饮食情况选择可能的致敏原进行检测。比如人工喂养的孩子可能的致敏原主要是牛奶蛋白。而母乳喂养的孩子过敏原情况相对比较复杂。我在临床遇见一位严重湿疹,纯母乳喂养的5月龄婴儿,检测出包括孩子没有直接食用过的牛奶,鸡蛋,花生等的特异性IgE明显增高,伴有总抗体和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高。因此不是小年龄婴儿一定不能检测过敏原,需要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判断。对于上述患儿,临床还需密切关注,如有必要,尚需排除免疫缺陷。 对于2岁以上儿童,若反复过敏性鼻炎眼结膜炎或哮喘,每半年到一年可以复查过敏原,协助判断过敏的源头以及可能的变化。为预防过敏提供依据
有这样一群孩子,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不盲,却对周围视而不见;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他们被称作“孤独的天使”。我国自闭症的发病率逐年走高,据估算,沪上约有七八千名儿童自闭症患者。怎么样的孩子叫孤独症(或叫自闭症儿)?这是很多家长常常会问的问题。他们会问:“我的孩子跟很多智障的孩子一样啊!甚至他也很像多动症,他是有自闭症吗?”今天要跟大家介绍是在临床或是医学上的诊断,怎么样的小孩子,医生会诊断他是自闭症?自闭症必须具有三个主要的行为特征,孩子的一些想法,我们不容易看到。可是我们看到孩子的行为,他们的情绪。他表现出来的会什么,不会什么。自闭症的孩子的行为是有三个部分特征的。一、自闭症的第一个特征是,语言和沟通的障碍。也常常是自闭症孩子,被带到医院来求助的主要的问题。家长会说他讲话慢,很可能二三岁了,还不会叫爸爸。妈妈。什么都不会讲。有的孩子会背三字经,唐诗背得很顺。可是生活中用的叫“爸爸、妈妈、我要喝水”。这些很简单,一般小孩子二岁左右就该会讲的,自闭症小孩子不会。在沟通上,在表达自己的需求上,他很少,很慢。虽然他可能很会背一些东西,可是不是真正有用的。后来,我们的孩子将近有一半慢慢会有语言出现,有一部分一直到长另外,我们的孩子也常常出现仿说,他不是一个适当的表达方式。另外呢,他虽然有语言了,可是呢没办法跟人家很适当的对话。这里常常会发现说,他只讲他喜欢的主题。譬如:我们有一个自闭症的孩子,很喜欢恐龙,你跟他讲恐龙都没有问题,可是假如超越恐龙这个话题,他还是照讲他的恐龙。那一些表面上很简单的对应,“你叫什么名字?你今年几岁?喜不喜欢上学?”这些他可以跟你回答得很好。你问他什么名字的时候,他连家里的所有人的名字都背给你听。可是如果你仔细地问他“有没有好朋友?好朋友叫什么?好朋友玩什么?你们一起玩什么?”的时候,他就常常顾左右而言他,因为他不晓得要怎么跟小朋友玩。有困难的问题的时候,他常常就文不对题,讲他自己的了。所以常常在一些跟人家对话的过程中,他就跑掉了。比较简单的应对,家长可以教会他们,可是进一步深入的就有困难了。在游戏上跟语言沟通有关的,就是他没有想象性的游戏。所以如果你问家长,这个小孩子在幼儿园常喜欢模仿什么?或者扮什么?或着这个小朋友有没有玩过扮家家?家长常常很困难。我曾经碰到小朋友玩扮家家,他去玩,就扮汽车。你就可以发现,从他的生活中,他就喜欢汽车。在稍微有想象性的游戏中,他都喜欢当汽车。另外一个是对各种武器,什么子弹、飞弹、他都背的很清楚。有一次要他把一个麦克风拿起来想象一下这个麦克风做什么?他全部想到的都是子弹的名称。所以你会发现,他对有想象性的游戏,也都跟他有兴趣的主题有关。没办法把主题很大的扩展出去。这语言跟沟通的障碍是第一个特征。二、自闭症的第二个特征是,社交障碍。从小孩子就很少和别人有目光的接触,再大一点,三、四岁的正常孩子会很喜欢跟小朋友接触,看人家会很想加入进去。可是自闭症孩子,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人际障碍,就是他好像对小朋友没有兴趣。他宁可一个人躺在地板上看自己的车子,也不跟小朋友玩。甚至幼稚园的老师刻意去安排他跟小朋友玩,他可能跟人家跑一跑,又回到角落里做自己的了。不合群,对小朋友也没兴趣。再大一点,一般的孩子开始炫耀他的东西:“你看我爸爸昨天给我买的轨道车,飞机….”类似像这样的炫耀或是会分享一些玩具,或感受。可是自闭症孩子这部分也没有,不会分享。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也会知道的别人的感受,也会知道别人需要什么。比较会同情别人,比较有同理心。可是自闭症的孩子,这部分能力很难出来。让人觉的他不太会同情人家,不太了解别人在想什么?别人需要什么?这就是他从小到大在人际关系障碍上的表现。三、自闭症的第三个特征是,一些固执的行为。因为行为就是指这个孩子一些反复而且机械性的行为或动作。另外也有一些反复和机械性的活动和兴趣,或是固定的生活习惯,或是特殊的玩玩具的方法。举个例子:小时候的自闭儿常常喜欢玩转的游戏,一种是自己转,自己绕圈圈。另外一种是看玩具在转,看电风扇在转,也就是在那边看得入迷。所以玩圆的会转的东西,常常是自闭儿很早会有的行为表现 。这是一种固执行为。另外就是有些孩子生活有固定的习惯,像睡觉就睡那个固定的 地方,或是盖那条被子,一定要那个枕头,他才要睡。睡觉一定要爸爸妈妈开车或骑车,带他出去兜风一下,他才要睡,要不就免谈。总是好像有一些固定的东西不做,他就没办法进行下一步。听过一个比较干扰生活习惯的是上楼梯,本来家住二楼,小孩子不坐电梯都要爬楼梯。后来搬到五楼,一样要爬楼梯。这样造成家里很大的困扰。希望这种习惯能改掉,常常很不幸的是,这种固执行为转换,刻意要去改变他的时候常常效果不佳。可是他可能一段时间这个行为不见了,换另一种固执行为出来,这是第三个特征。上面讲的三种典型的症状,在三岁之前常常比较明显。这些症状随着年龄的成长,会慢慢越来越好,可是这个好的程度,并不是说可以跟正常人完全一样。这句话会让大家觉得有希望又蛮失望的。长大会好到什么程度,没有人敢说。除了这个孩子本身脑部功能受损的程度之外,会影响他的就是我们后天给他的教育和训练。假如父母、师长、医生更尽力帮他的忙,他好的程度会越好。不能只靠他或者只靠谁,必须要大家一起帮他的忙,才会有他最好的一个进展。自闭症孩子智能状况是怎么样?其实大部份的自闭症的孩子或个案,他们的智商都在中度的智能不足。我这里的调查是25%,有的调查是15%的自闭儿,他的智能是正常的,就是他的智商在70以上。70以下就是智能不足,大部份的自闭症孩子都是智能不足。假如真的要去领残障手册,他其实可以是智能不足、自闭症、是多重障碍。有些家长不选智能不足,他只要选自闭症那个部份而已。从这里可以知道说他除了语言慢、人际关系的障碍、还有固执行为外,常暗示“自闭儿智能也不好。增加他在训练跟教养上的困难程度。
痱子是夏季最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夏天气温高,汗液分泌过多,汗液蒸发不畅,导致汗孔堵塞,而阻塞的汗腺还在分泌汗液,这样淤积在表皮汗管内的汗液使汗管内压力增加,导致汗管扩张破裂,汗液外溢渗入周围组织,在皮肤下出现许多针头大小的小水泡,就形成了痱子。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天天蹦蹦跳跳,一刻不停,加之体内新陈代谢旺盛,非常容易出汗,汗多又没有及时擦干,造成汗毛孔堵塞,因此孩子特别容易发生痱子。除了手心、脚底以外都可发生痱子,常发生在头皮、前额、颈、胸、臀部、肘弯等皱壁和容易出汗的摩擦部位。一、那么,夏天如何预防孩子生痱子呢?1、夏季预防痱子,应注意环境通风,避免过热,遇到气温过高日子,可适当使用空调降低室内温度;2、注意皮肤清洁卫生,看到孩子大量淋漓,就应关照及时擦干汗水,同时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3、不要穿得过多,避免大量出汗,衣裤易宽松,穿透气性、吸湿性均好的棉质衣服。4、在炎热的夏天,不要一直怀抱着小宝宝,尽量让宝宝单独在凉席上玩,以免长时间在大人怀中,散热不畅,捂出痱子;5、孩子睡觉易穿轻薄透气睡衣,在透气的凉席上,不要让孩子在塑料布上睡觉,也不要给孩子脱得光光的,以免皮肤直接受到刺激而生痱子;6、外出时,为孩子准备遮阳帽、遮阳伞、儿童太阳镜,对于孩子裸露在外的皮肤,涂抹上儿童专用的防晒霜。7、多饮水、尤其是凉开水,常喝绿豆汤及其他清凉饮料,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二、孩子生了痱子后,该如何护理呢?1、局部宜用温水清洗,冷水及热水均不宜。冷水洗澡,虽然开始在皮肤感觉上非常凉爽舒服,但会引起毛孔收缩,不利于汗腺分泌通畅,热水澡会对有炎症的痱子产生刺激。2、洗澡时不要用刺激性的碱性肥皂,易用孩子专用的沐浴露及质地细腻不粗糙、柔软又不会擦伤皮肤的沐浴用具擦试皮肤,注意保护皮肤不受损。洗澡后,一定要把身体冲洗干净,再用干净的大浴巾将身体擦干,以免让沐浴露残留在皮肤上,造成刺激。3、在使用痱子粉时,不要在孩子刚洗完澡的时候,就给他扑痱子粉,必须等他身上的水分全部干了以后再用。扑粉的时候也要注意一次不要太多太厚,以免痱子粉堆积,加重汗毛孔的堵塞。4、在使用花露水时,易选用花露水香味应该清淡一点,刺激性小。在洗完澡后,在孩子的颈部、腋下、大腿根部、膝盖窝等长痱子的部位涂抹少许就可以了。5、要经常给孩子剪指甲,勤洗手,避免孩子因痱子搔痒而抓破皮肤,引起皮肤感染。6、如果孩子生痱子严重,痒痛严重且有渗出液,就不宜给孩子扑痱子粉,而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医院皮肤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专业药膏如炉甘石洗剂、百多邦涂患处。不宜擅自给孩子用一些油膏类药物,以免加重病情。7、一旦出现疖肿,应带宝宝去医院诊治,绝不能自行挤压疖肿,以防感染扩散。8、在饮食上应注意宜清淡为主,忌油腻刺激性食物。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婴儿期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内因主要来之自身免疫状况以及皮肤屏障功能,外因就是可能引起致敏的过敏原。控制过敏原可以大大减轻湿疹的严重程度;而有特应性家族史的患儿,不但婴儿期湿疹反复,儿童期过敏性鼻炎/哮喘发病率也显著上升,这些孩子外周血IgE,嗜酸性粒细胞往往升高,并可能有多种过敏原致敏。婴儿湿疹表现为红疹,丘疹,合并皮肤粗糙或渗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后容易继发感染。适当的护理不但可以减少皮疹及感染的发生,也可以减少外用激素的使用。而湿疹的防治和护理也需要从内外二方面着手:1,明确过敏原,合理回避2,有特应性家族史儿童注意饮食与环境中可能的致敏原3,做好皮肤清洁,防止感染,保护皮肤屏障。用32-37摄氏度清水,加少量温和的婴儿沐浴露清洗,沐浴时间控制再5-7分钟,每日一次,洗后用毛巾吸干水分后立即全身涂抹保湿剂。秋冬季建议保湿剂要足量使用,每日2-3次。4,保湿剂选择要点:不含香精香料,成分简单有效,含有神经酰胺及天然保湿因子。5,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6,温度会加重婴儿湿疹,而汗液会刺激受损皮肤。因此衣服宜宽松柔软,可选择柔软的棉织品7,婴儿房间保持清洁透气,秋冬季应注意加湿。8,外出活动时避免阳光直射皮肤,防止蚊虫叮咬。9,婴儿湿疹中部分与食物中的蛋白质过敏原有关,平时注意观察记录婴儿饮食,必要时就诊明确过敏原。
螨虫可谓无处不在,不过也不是均匀分布于各处,比如室内多于室外,卧室多于餐厅,地毯装修多于地板地砖装修,布艺沙发多于木制沙发,毛绒玩具多于塑料玩具,羊毛棉花被多于化纤被,成人卧室多于儿童卧室。所以避免以上场景,可减少接触螨虫的机会。 有了螨虫如何才能有效处理,三个字,吸洗烫。即用吸尘器吸出,经常清洗暴晒,床单等可以用60℃水浸泡后清洗。 螨虫看不见,又无处不在,完全清除几无可能,只能尽量减少,有症状用药也是无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