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特征室管膜瘤约占儿童脑肿瘤的10%-15%,其中超过60%的病例源自后颅窝,主要发生在第四脑室。肿瘤的生长常导致阻塞性脑积水和颅内压增高,典型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严重时可伴颅神经功能障碍,如复视或吞咽困难。部分患者因病情进展较长,还可能出现头颅外形异常或发育迟缓。早期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影像学特征在磁共振成像(MRI)中,后颅窝室管膜瘤具有较为典型的影像学表现:T1加权成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成像或质子密度图像上呈高信号;钆对比增强常可见,肿瘤可见延伸至Luschka孔,且肿块不断增大,易导致第四脑室或幕上脑室系统阻塞,引发脑积水,但周围水肿相对罕见。此外,扩散加权成像(DWI)中室管膜瘤可能表现为扩散受限,为鉴别诊断提供进一步依据。这些影像学特征可帮助区分室管膜瘤与其他后颅窝肿瘤(如髓母细胞瘤)。分子分型与靶向治疗进展近年来,分子分型的应用为室管膜瘤的精准诊断和治疗带来了重大突破。尤其在后颅窝型室管膜瘤(PosteriorFossaEpendymoma)中,不同分子亚型的研究揭示了肿瘤的生物学异质性,并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新思路。1.PFA型(PosteriorFossaA型)流行病学:PFA型是婴幼儿中最常见的亚型。分子特征:CXorf67基因(又称EZHIP基因)高表达是其关键标志。该基因通过抑制多梳抑制复合体(PRC2)的功能,引起表观遗传调控异常,促进肿瘤生长和侵袭。预后:PFA型预后较差,2年复发率为80%,10年生存率约为50%,尤其是在肿瘤无法完全切除的情况下。传统放化疗对该亚型的效果有限,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靶向治疗: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Niraparib)是近年来的突破性进展。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DNA修复功能,增强低剂量化疗药物的DNA损伤效应,从而诱导癌细胞凋亡。最新研究: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正开展基于CXorf67高表达的PFA型室管膜瘤运用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的靶向治疗方案。这一靶向疗法在复发性室管膜瘤中表现出显著疗效,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PFS),疗效远优于传统治疗,同时显著降低了治疗相关的毒副作用。2.PFB型(PosteriorFossaB型)流行病学:主要见于青少年和成人患者。分子特征:PFB型基因组较稳定,未发现CXorf67高表达,与PFA型相比,其生物学行为较为缓和。预后:PFB型预后显著优于PFA型,患者对放疗和手术治疗反应良好,完全切除病例的长期生存率较高(约75%-85%)。靶向治疗:由于其对传统疗法的良好响应,针对PFB型的靶向治疗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优化术后放疗和随访策略。治疗策略1.手术手术切除是室管膜瘤治疗的核心,全切除是决定患者长期生存的最重要因素。术中应用电生理监测技术,确保对脑干及后组颅神经的充分保护,尤其是防止术后吞咽功能损伤,以避免影响患者后期的靶向治疗。术后通过MRI评估残留肿瘤是制定后续治疗策略的关键。对于邻近重要神经结构的肿瘤,如果全切除存在较高风险,术后需辅以放化疗及靶向治疗以减少复发风险,最大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预后。2.放疗放疗是术后治疗的标准方法,尤其适用于无法完全切除或复发的病例。局部分次放疗(通常为54-60Gy)能够延缓病程进展。PFA型患者的放疗效果有限,需联合靶向治疗优化疗效。PFB型患者对放疗的响应较好,多能实现长期病情控制。3.化疗与靶向治疗传统化疗:室管膜瘤对化疗的敏感性较低,化疗主要用于高危或无法耐受放疗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长春新碱和顺铂。然而,单独化疗的疗效存在争议,其毒性较高且生存获益有限。靶向治疗:PFA型: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联合低剂量化疗的治疗方案已在复发性病例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比传统治疗,这一方法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同时降低了化疗相关的毒性,为高危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预后PFA型:传统治疗预后较差,尤其在肿瘤无法完全切除时,长期生存率有限。然而,随着尼拉帕利等靶向治疗的应用,PFA型患者的生存率正在逐步提高。PFB型:预后较好,完全切除的病例长期生存率约为75%-85%。尽管PFB型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所有室管膜瘤患者均需定期随访,以监测复发和治疗相关的长期并发症(如神经认知损伤)。总结与展望室管膜瘤的治疗正随着分子分型和靶向治疗的进步而不断优化。尤其是PFA型患者,靶向治疗(如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联合放疗和低剂量化疗)的成功应用,为改善高危患者的预后带来了突破性进展。未来,随着更多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加入,结合精准医学和分子技术,室管膜瘤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将进一步完善,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视路胶质瘤(OpticPathwayGliomas,OPG;又称视神经胶质瘤)是一种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主要发生于儿童,发病部位集中在视神经和视交叉。作为儿童中相对罕见的脑肿瘤,其发病率约占脑胶质瘤的2%。视路胶质瘤可以独立发生,也可偶发于1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Type1,NF1)患者。鞍区内肿瘤的复杂性,使得对视路胶质瘤的准确诊断和治疗成为神经肿瘤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将重点探讨视路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分子机制、鉴别诊断及前沿治疗方法。鞍区肿瘤的特点及鉴别诊断鞍区肿瘤是指发生在视交叉、下丘脑及其周围的肿瘤,这些部位的病变通常会导致视觉障碍、内分泌功能紊乱以及颅内压升高。儿童鞍区肿瘤的常见类型包括:视路胶质瘤(OPG)特点:常累及视神经和视交叉,病程缓慢,可伴随NF1;以低级别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为主。诊断要点:影像学检查显示视路(视神经、视交叉)区域弥漫性或膨大性病变,增强扫描多呈轻度强化,病灶边界模糊。鉴别诊断:需与其他鞍区病变如颅咽管瘤、下丘脑-垂体胶质瘤和生殖细胞瘤区分。颅咽管瘤特点:最常见于儿童鞍区肿瘤,多为良性但具有侵袭性,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内分泌失调(如尿崩症)、颅内压增高。影像学:CT显示囊实性病灶,伴有钙化;MRI增强呈囊壁强化或混合强化。生殖细胞瘤特点:多发生于10岁以上青少年,可伴随垂体-下丘脑功能障碍(如尿崩症)及视力受损。影像学:多表现为均质强化或不均质肿块,易累及第三脑室底部。垂体瘤或下丘脑错构瘤特点:少见于儿童,可能引起性早熟或其他激素分泌紊乱。影像学:局部均匀强化或边界清晰的结节。视路胶质瘤的临床特征1.临床表现视力障碍:由于肿瘤直接影响视神经和视交叉,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是最常见的初始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甚至失明。颅内压增高:部分病例因肿瘤压迫或生长引起脑积水,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内分泌异常:若肿瘤累及下丘脑或垂体,可能引发尿崩症、性发育异常或生长迟缓。NF1相关症状:NF1合并病例中,常伴有咖啡斑、皮肤纤维瘤等典型表现,且肿瘤多为多灶性。2.发病特征年龄分布:视路胶质瘤主要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NF1相关病例更常见于学龄前儿童。进展缓慢:大多数视路胶质瘤进展缓慢,但某些病例可能出现快速恶化。分子生物学特点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为视路胶质瘤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主要分子机制MAPK信号通路激活:绝大多数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存在与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相关的分子改变。BRAF-KIAA基因融合:约占60%-80%的病例,是视路胶质瘤的主要驱动机制。BRAFV600E点突变:占5%-10%,是另一常见的分子改变。NF1相关分子特点NF1相关OPG患者由于NF1基因功能丧失,导致RAS信号持续激活,这种分子变化使NF1相关病例呈现较低侵袭性,通常预后较好。靶点价值这些分子改变为靶向治疗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例如针对BRAF基因突变的抑制剂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显著疗效。治疗策略视路胶质瘤的治疗以保护视力功能和控制肿瘤进展为核心,传统手术干预不再是主要手段,微创和个体化治疗逐渐成为趋势。1.手术治疗不建议根治性切除手术:由于肿瘤与视神经解剖关系紧密,激进切除易导致永久性视力损伤。微创活检:通过活检明确诊断并获得分子特征,为后续精准治疗提供依据。2.放化疗放疗:适用于肿瘤明显进展或危及生命的患者,但在儿童患者中需谨慎应用,因其可能导致放射性脑病等长期并发症。化疗:常用长春新碱、卡铂等方案,但疗效有限,多用于无法手术或不适合放疗的病例。3.靶向治疗靶向治疗作为近年来的重大突破,已成为视路胶质瘤治疗的希望。BRAF抑制剂:针对BRAF-KIAA融合或BRAFV600E突变的病例。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在肿瘤控制中的显著疗效。MEK抑制剂:适用于MAPK通路异常的患者。个体化方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通过肿瘤活检明确分子靶点,为患儿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实现最大限度保留视力功能的同时,延长生存期。4.免疫治疗针对NF1相关病例的免疫治疗正在研究中,未来可能为这一群体带来更多选择。前沿进展与展望近年来,基于分子分型的精准医学和靶向治疗显著改变了视路胶质瘤的治疗格局。靶向药物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显著降低了治疗相关毒性。未来,随着更多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手段的出现,结合影像学与分子技术,视路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将进一步完善,为患儿提供更长的生存期和更高的生活质量。总结视路胶质瘤作为儿童鞍区肿瘤的重要类型,其诊断与治疗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分子分型的综合评估。精准医学的进步为患者带来了个体化的靶向治疗新希望,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聚焦于优化治疗方案和提高患者的长期预后。视路胶质瘤靶向治疗案例分享案例一案例二
临床特征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占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约20%。其发病高峰年龄为3至4岁,男孩的发病率高于女孩。肿瘤多起源于小脑蚓部,常引起共济失调、头痛、呕吐、颅内压升高等症状。此外,患者可能表现为步态不稳、复视、眼球震颤等神经功能障碍。由于肿瘤生长迅速,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影像学特征在MRI影像中,髓母细胞瘤表现为:T1加权图像:低信号;T2加权图像:等或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因高细胞密度呈现明显的受限弥散。肿瘤通常位于小脑中线,呈边界清晰的实性病变,伴随均匀或不均匀的对比增强。其影像学特征对于与其他小脑肿瘤(如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分子分型根据分子特征,髓母细胞瘤分为WNT型、SHH型、Group3和Group4四个亚型。每种亚型具有独特的临床、生物学及预后特征:WNT型发生率:约占10%。分子特征:WNT信号通路异常活化,核心分子标志为CTNNB1基因突变(编码β-连环蛋白),伴染色体6单倍体丢失。流行病学: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罕见于婴幼儿或成人。解剖学位置:肿瘤位于小脑中线。预后:WNT型是所有亚型中预后最好的,5年生存率高达95%。对放疗高度敏感,可通过降低放疗剂量减少毒性。SHH型发生率:约占30%。分子特征:由平滑刺猬信号通路(SHH)异常活化驱动,关键基因突变包括PTCH1(抑制性受体突变,最常见)、SMO(信号传导激活突变)和SUFU(抑制蛋白突变)。TP53突变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标志:TP53野生型:预后中等,治疗响应较好。TP53突变型: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约50%,肿瘤侵袭性高,常对传统治疗抵抗。流行病学:婴幼儿SHH型:常表现为良性突变,预后较好。成人SHH型:多见于30-50岁患者,预后因突变类型而异。解剖学位置:多发生于小脑半球。治疗与预后:婴幼儿患者主要依赖化疗,由于放疗受限,治疗效果通常较好。TP53突变型患者需强化治疗方案,靶向药物(如SMO抑制剂Vismodegib)正显示出潜在疗效。Group3发生率:约占25%。分子特征:以MYC基因扩增为显著特征,常伴软脑膜播散,诊断时肿瘤多已广泛扩散。流行病学:主要见于婴幼儿,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解剖学位置:通常位于小脑中线。治疗与预后:生物学行为侵袭性强,对传统手术、放疗和化疗反应较差。高危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约50%。新兴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改善预后提供了新希望。Group4发生率:约占35%,是最常见的亚型。分子特征:通常伴有MYCN基因扩增和染色体17异常(如17q增益、17p丢失),这些分子特征与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密切相关。流行病学:多见于年龄稍大的儿童,男孩发病率较高。解剖学位置:肿瘤多位于小脑中线。治疗与预后:预后介于Group3和SHH型之间,5年生存率为70%-80%,转移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0%-75%。化疗联合放疗是主要治疗手段,靶向治疗研究正在推进中。治疗髓母细胞瘤的治疗是多学科综合方案,根据风险分层(分子分型、年龄、疾范围和手术切除情况)制定个体化策略:手术:手术切除是治疗的第一步,目标是尽可能实现安全的最大范围切除。术后需通过影像评估残留肿瘤,以决定后续治疗。放疗:适用于年龄≥3岁的患者,通常采用全颅脊髓照射(CSI),结合原发肿瘤部位的增强放疗。WNT型对放疗高度敏感,可适当降低剂量;Group3和4患者则需强化放疗方案。化疗:用于高危患者或无法耐受放疗的婴幼儿。常用药物包括顺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对Group3和4患者,化疗与放疗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生存率。靶向治疗:基于分子分型的靶向治疗正在快速发展:SHH型:SMO抑制剂(如Vismodegib)已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疗效。WNT型和Group3/4的靶向治疗仍在研究中,免疫疗法和基因修饰疗法也有望改善预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针对复发的髓母细胞瘤γ-H2AX高表达病例也正在开展运用PARP抑制剂的靶向治疗临床试验。总结与展望分子分型和靶向治疗的崛起正为髓母细胞瘤的个体化治疗开辟新路径。特别是SHH型和Group3/4患者的治疗策略,通过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正在不断优化。未来,精准医学结合分子技术的发展,有望进一步改善髓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脑海绵状血管瘤(CerebralCavernousMalformations,CCMs)是一种脑内血管异常,通常由薄壁的毛细血管异常扩展、缠结形成海绵状结构而构成。这些血管结构由于壁薄,极易发生血液渗漏,引发出血。海绵状血管瘤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多发,且在某些情况下具有遗传性。临床表现脑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因人而异,从无症状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具体表现取决于病灶的大小、位置及是否发生出血。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无症状:很多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仅在其他检查中偶然发现。癫痫发作:癫痫是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的症状,特别是当病灶位于脑皮质附近时。头痛:头痛可能是直接受瘤体影响或继发于出血。神经功能障碍:包括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视力下降或言语障碍等,通常与病灶位置相关。出血:脑海绵状血管瘤有导致脑内出血的风险,出血严重程度可能从轻微到危及生命不等。手术指征手术治疗适用于以下情况:反复出血:如果海绵状血管瘤已多次出血,且再出血风险高,尤其是已导致严重症状或功能障碍时,手术可能是必要的。药物无法控制的癫痫发作:若药物治疗未能有效控制由海绵状血管瘤引发的癫痫发作,可考虑手术切除病灶。重要部位的神经功能障碍:若病灶位于导致重要神经功能损害的区域或存在较高的损害风险时,手术切除可能有益。大型病灶或压迫周围组织:即使没有出血,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可能对周围脑组织产生压迫而引发症状,此时手术也是一种选择。手术方式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一般采取神经外科微创手术,力求在切除病灶的同时保护周围正常脑组织。主要的手术方式包括:显微外科切除:通过显微外科技术精确定位和切除病灶,这是最常见的手术方法。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对于较小且深部的病灶,有时可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不过此方法通常用于其他类型脑血管畸形的治疗。是否手术及手术方式的选择,需综合考虑病灶的特征(如大小、位置、多发性)、患者的症状及手术风险。专业的神经外科医生将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提供最佳治疗方案,以保障疗效和安全性。
颅内蛛网膜囊肿是一种位于大脑蛛网膜下腔的液体充满的良性囊肿。这种囊肿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性的,如头部受伤或其他疾病后形成。以下是颅内蛛网膜囊肿的常见分类和部位:按部位分类蛛网膜囊肿可以发生在大脑的任何位置,但有些部位更为常见:中颅窝囊肿:位于大脑的中间部分,是最常见的蛛网膜囊肿类型。颞叶囊肿:位于大脑颞叶内,可能会影响语言和记忆。额叶囊肿:位于大脑额叶区域,可能影响个性和行为。枕叶囊肿:位于大脑的后部,可能影响视觉。小脑囊肿:位于大脑的后下方,影响协调和平衡。桥脑囊肿:位于脑干附近,可能影响许多生命支持功能。脑室旁囊肿:位于大脑脑室周围,可能影响脑脊液的流动。蛛网膜囊肿的症状和治疗需求可以根据其大小、位置以及是否引起大脑结构的压迫而有很大的差异。轻微的或无症状的囊肿可能不需要治疗,而较大或有症状的囊肿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旨在减少囊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恢复脑脊液的正常流动,以及防止囊肿再次积聚。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手术方法:1. 开颅切除术:这是一种传统的手术方法,通过在头骨上开一个窗口来直接探查囊肿。然后,外科医生会尽可能地切除囊肿壁和囊肿内容物,目的是彻底移除囊肿,减轻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适用情况:主要用于那些位置表浅的大型囊肿。2. 脑室囊肿-脑室造口术:这种方法通过在囊肿和邻近脑室之间创建一个开口,使囊肿内的液体可以流入脑室系统,并通过脑脊液正常的循环路径被吸收。适用情况:适用于靠近脑室系统的囊肿。3. 囊肿腹腔分流术:这种手术涉及将一个分流管(一种细长的管子)从囊肿引流到腹腔中,从而持续地将囊肿内的脑脊液引流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进行吸收。适用情况:适用于囊肿重新积聚的高风险病例或其他手术方法不适用的情况。4. 内镜下囊肿造口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法),通过使用内镜设备,在囊肿壁上大一个或多个小孔,以促进液体排出和减少囊肿体积。适用情况:适用于位于脑室附近或与脑室系统有潜在通路的囊肿。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指征主要是基于囊肿导致的症状、囊肿的增长速度以及囊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影响。手术的主要目的是为大脑发育创造空间,改善由囊肿压迫引起的症状,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手术指征:1. 症状性囊肿:囊肿引起的症状通常是进行手术治疗的主要指征。这些症状可能包括:头痛、癫痫发作、神经功能损害(如运动或感觉障碍)、认知或行为问题、视力问题2. 囊肿大小增长:通过影像学监测发现囊肿体积明显增大,尤其是伴随症状加重的情况,通常需要手术干预。3. 对脑部结构的影响:如果囊肿导致周围脑组织的显著位移或对脑脊液流动造成阻塞(比如引起脑室扩大),即使症状不明显,也可能需要考虑手术。4. 潜在并发症:对于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囊肿,如囊肿破裂或感染,即便症状不严重,也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手术目的:1.减轻压迫症状:通过减少囊肿体积或去除囊肿,减轻其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从而改善或消除症状。2.促进正常脑发育:通过消除囊肿引起的异常压力,为大脑提供更健康的发育环境。3.恢复脑脊液流动:如果囊肿阻碍了脑脊液的正常流动,手术可以帮助恢复其流动,防止因脑脊液积聚而导致的并发症,如脑室内积水(脑积水)。案例
松果体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且高度恶性的脑肿瘤,起源于松果体,松果体是大脑中产生褪黑激素的一个小结构。松果体母细胞瘤被列为世界卫生组织WHO4级肿瘤,以其侵袭性、广泛传播的潜力和不良预后而闻名。临床特征:松果体母细胞瘤通常会因脑脊液流动受阻而出现与颅内压升高相关的症状,例如头痛、恶心和呕吐。其他症状可能包括视觉障碍、睡眠障碍和帕里诺综合征,其特征是向上凝视麻痹、眼睑回缩和会聚-回缩性眼球震颤。这些肿瘤在儿童中更常见,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传统治疗方法:手术:第一步通常是手术切除,以减少肿瘤块并缓解脑脊液流动阻塞引起的症状。放射治疗:由于软脑膜扩散的风险很高,术后放疗是一种标准治疗方法。化疗:化疗通常与手术和放疗结合使用,特别是对于年轻患者,以延迟或减少放疗的需要,因为放疗对发育中的大脑有潜在的长期副作用。预后:松果体母细胞瘤的预后一般较差,五年总生存率在30%至50%之间。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手术切除的范围、诊断时是否存在转移性疾病以及患者的年龄。年轻患者,尤其是三岁以下的患者,由于放射治疗在该年龄组中的使用有限,因此预后较差。靶向治疗的突破为松果体母细胞瘤患儿带来希望我们团队近期研究发现松果体母细胞瘤靶向治疗的新靶点,为松果体母细胞瘤患儿带来希望,我们发现松果体母细胞瘤普遍存在γ-H2AX高表达。γ-H2AX是一种DNA修复和细胞DNA损伤响应的关键标志物。它是H2AX组蛋白的一种磷酸化形式,通常在DNA双链断裂(DSB)和其他DNA损伤事件发生后被形成。我们的研究发现,当γ-H2AX高表达时肿瘤细胞对PARP抑制剂敏感。经过基础研究及伦理审批,我们申请了γ-H2AX阳性表达的儿童脑肿瘤运用PARP抑制剂的靶向治疗临床试验。注册号:ChiCTR2300076588。PARP抑制剂主要针对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它在碱基切除修复(BER)途径修复单链DNA断裂(SSB)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期我们在PFA型室管膜瘤运用PARP抑制剂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中PARP抑制剂就体现出了优异的治疗效果和良好的耐受性,PARP抑制剂被证明是儿童脑肿瘤中一款极其优异的靶向药物。因此当松果体母细胞瘤患儿肿瘤组织中检测到γ-H2AX高表达即可入组我们的靶向治疗临床试验,我们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这一治疗方案具有革命性意义,将显著改善松果体母细胞瘤患儿预后,影响深远。案例分享
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又称为胶质母细胞瘤(PediatricDiffuseHigh-GradeGliomas),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儿童神经系统肿瘤,主要发生在5至18岁之间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在儿童神经系统肿瘤中占有显著比例。多数病例发生在10至12岁之间。临床表现:患有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的儿童可能出现多种症状,具体表现因肿瘤的位置和大小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呕吐、癫痫发作、个性或行为变化以及运动功能障碍。由于这些肿瘤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因此往往难以早期诊断,常导致治疗推迟。好发部位:大脑半球:这是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最常见的好发部位之一。肿瘤可能出现在大脑的前脑叶、颞叶、顶叶或顶枕叶等区域。中线结构: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有时也会出现在中线结构,如脑干或间脑中,这些区域对神经功能至关重要。大脑基底核区域:在一些情况下,这些肿瘤也可能发生在大脑基底核附近,对运动和感觉功能产生影响。传统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化疗,由于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的浸润性生长和脑内位置的复杂性,通过手术完全切除通常是困难的,手术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同时尽量保留正常脑组织和神经功能。因此手术通常会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放射治疗和化疗,以尽量控制肿瘤的生长和复发。传统治疗方案的预后:尽管采取了传统的积极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方案,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的预后通常较差,复发率高,长期存活率有限,中位生存期通常不到两年。靶向治疗的突破为儿童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带来希望我们团队近期研究发现儿童弥漫性高级胶质瘤靶向治疗的新靶点,为儿童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患儿带来希望,我们发现儿童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普遍存在γ-H2AX高表达。γ-H2AX是一种DNA修复和细胞DNA损伤响应的关键标志物。它是H2AX组蛋白的一种磷酸化形式,通常在DNA双链断裂(DSB)和其他DNA损伤事件发生后被形成。我们的研究发现,当γ-H2AX高表达时肿瘤细胞对PARP抑制剂敏感。经过基础研究及伦理审批,我们申请了γ-H2AX阳性表达的儿童脑肿瘤运用PARP抑制剂的靶向治疗临床试验。注册号:ChiCTR2300076588。PARP抑制剂主要针对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它在碱基切除修复(BER)途径修复单链DNA断裂(SSB)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期我们在PFA型室管膜瘤运用PARP抑制剂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中PARP抑制剂就体现出了优异的治疗效果和良好的耐受性,PARP抑制剂被证明是儿童脑肿瘤中一款极其优异的靶向药物。因此当儿童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检测到γ-H2AX高表达即可入组我们的靶向治疗临床试验,我们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这一治疗方案具有革命性意义,将显著改善儿童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和预后,影响深远。以下分享两个案例:案例一案例二
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WHO4级)之前又称胶质母细胞,肿瘤起源于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具有高度侵袭性,大多数患儿采用联合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及术后辅助放化疗,但即使采用最大程度的治疗,该类肿瘤复发率仍很高,总生存期约为1.5年-2年,5年生存率为5%,预后极差。本例患儿为外院丘脑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术后复发病例,患儿,女,8岁,就诊于我院我科。入院后予以完善术前评估,增强MR提示患儿左侧丘脑靠近脑室侧有复发的肿瘤性占位,丘脑属于大脑功能区,在大脑功能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丘脑区域的肿瘤往往因术中及术后严重的功能损伤及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成为手术禁区,无法做到肿瘤全切除,而丘脑区域的胶质母细胞瘤因上述因素的叠加预后极差,因此肿瘤部分切除活检+术后靶向治疗成为了最优的选择。我们采用术中导航下肿瘤部分切除方式取到肿瘤组织,并保留了丘脑的完整功能,术后检测发现存在γ-H2AX蛋白高表达,γ-H2AX阳性表达是DNA双链损伤的标志物,提示该病人可能对PARP抑制剂敏感,因此入组我们申请的γ-H2AX阳性表达的脑肿瘤运用PARP抑制剂的靶向治疗临床试验,注册号:ChiCTR2300076588。PARP抑制剂主要针对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它在碱基切除修复(BER)途径修复单链DNA断裂(SSB)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期我们在PFA型室管膜瘤运用PARP抑制剂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中PARP抑制剂就体现出了优异的治疗效果和良好的耐受性,PARP抑制剂被证明是儿童脑肿瘤中一款极其优异的靶向药物。该临床试验的原理是:在γ-H2AX阳性的脑肿瘤中,存在高水平的磷酸化γ-H2AX,表明存在DNA双链断裂(DSB)和广泛的DNA损伤。PARP抑制剂利用γ-H2AX阳性肿瘤中的这种DNA修复缺陷。当PARP被抑制时,SSB的修复受损,导致未修复的SSB积累。尽管SSB通常通过BER途径修复,但它们在PARP抑制剂的持续存在下导致它们在DNA复制或转录过程中转化为更具杀伤力的DSB。由于γ-H2AX阳性表达的肿瘤已经表现出大量DSB,因此DSB的进一步积累对肿瘤细胞来说变得势不可挡,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值得一提的是γ-H2AX阳性表达广泛的存在儿童常见的脑肿瘤中如儿童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脑干肿瘤DIPG,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脉络从乳头状癌等。经过十个疗程的靶向治疗,近期复查患儿丘脑区域占位消失,达到完全缓解。这一病例的治疗成功,成为了丘脑恶性脑肿瘤治疗的一个希望,也让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不再是不治之症,这将挽救一大批病人的生命,意义重大。同时基于新靶点γ-H2AX开展的临床试验或将成为儿童脑肿瘤治疗的一个革命,开辟儿童脑肿瘤靶向治疗新纪元。案例分享
儿童脑干(中脑、脑桥和延髓)肿瘤以神经胶质瘤多见,大约80%的儿童脑干胶质瘤发生在脑桥内,大多数脑桥肿瘤是弥漫性内生型桥脑胶质瘤(Diffuseintrinsicpontinegliomas,DIPG),常为高级别、局部浸润性,预后普遍较差,尽管采取积极治疗仍可迅速致命。传统治疗方法:手术——很难通过手术完整切除,因为它们是弥散性生长的,这意味着肿瘤没有明确的边界,因此不建议对临床诊断为弥漫性脑干胶质瘤的儿童进行除微创活检以外的手术操作。放疗——虽然放疗可能会引起肿瘤一定程度的缩小,但反应通常是短暂的,患者无法通过这种方法治愈。中位生存期约为10个月,两年总生存率低于10%。传统治疗方法的预后——弥漫性脑桥胶质瘤的预后较差,中位总生存期为10至11个月。五年生存率不到3%。治疗的新突破——靶向治疗我们近期发现针对脑干肿瘤靶向治疗的新靶点,并开展针对脑干肿瘤的靶向治疗临床试验,效果喜人靶向治疗——成为治疗脑干肿瘤的希望,根据肿瘤的分子亚型及基因改变,制定个体化的靶向治疗策略,有望治愈这类疾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利用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无框架手术机器人系统,对脑干肿瘤进行微创活检,以在充分保证病人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以最小的创伤取到肿瘤组织,并进一步检测,明确分子靶点,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靶向治疗策略,我们研究发现脑干肿瘤普遍存在γ-H2AX蛋白高表达,γ-H2AX阳性表达是DNA双链损伤的标志物,提示该病人可能对PARP抑制剂敏感,这类病人可以入组我们申请的γ-H2AX阳性表达的脑肿瘤运用PARP抑制剂的靶向治疗临床试验,注册号:ChiCTR2300076588。PARP抑制剂主要针对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它在碱基切除修复(BER)途径修复单链DNA断裂(SSB)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期我们在PFA型室管膜瘤运用PARP抑制剂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中PARP抑制剂就体现出了优异的治疗效果和良好的耐受性,PARP抑制剂被证明是儿童脑肿瘤中一款极其优异的靶向药物。该临床试验的治疗原理是:在γ-H2AX阳性的脑肿瘤中,存在高水平的磷酸化γ-H2AX,表明存在DNA双链断裂(DSB)和广泛的DNA损伤。PARP抑制剂利用γ-H2AX阳性肿瘤中的这种DNA修复缺陷。当PARP被抑制时,SSB的修复受损,导致未修复的SSB积累。尽管SSB通常通过BER途径修复,但它们在PARP抑制剂的持续存在下导致它们在DNA复制或转录过程中转化为更具杀伤力的DSB。由于γ-H2AX阳性表达的肿瘤已经表现出大量DSB,因此DSB的进一步积累对肿瘤细胞来说变得势不可挡,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脑干肿瘤靶向治疗病例分享病例一病例二
什么是丘脑?丘脑是位于大脑中央的蛋形结构。它被称为所有传入的运动和感官信息(听觉、味觉、视觉和触觉)从身体到大脑的中继站。就像中转站或火车站一样,身体的所有信息都必须首先通过丘脑,然后才能定向投射到大脑皮层(大脑最外层)的目的地,以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丘脑有什么作用?丘脑在大脑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记忆、情绪、睡眠-觉醒周期、执行功能、调节一般皮质警觉反应、感觉(包括味觉、体感、视觉和听觉)信息的处理并将其传递到皮质和感觉运动控制。丘脑长了肿瘤怎么治疗?丘脑肿瘤约占儿童脑肿瘤的1-5%,由于丘脑和周围结构的基本功能对人体非常重要,鉴于与根治性手术切除相关的并发症及高死亡率风险,微创活检和辅助治疗等损伤性较小的治疗方法成为了首选。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利用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无框架手术机器人系统辅助,对丘脑肿瘤进行微创活检,在充分保障患者安全及脑部重要功能的前提下,以微创的形式取到肿瘤组织,并进一步检测,明确分子靶点,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靶向治疗策略,初步取得可喜的治疗效果。丘脑肿瘤靶向治疗案例分享案例一,丘脑星形细胞瘤的靶向治疗案例二,丘脑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的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