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突出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原因,约75%的坐骨神经痛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研究证实,约8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来缓解症状。常见的主要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一般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鸦片类镇痛药、局部膏药),理疗和按摩,佩戴腰骶支具,硬膜外类固醇药物治疗,化学髓核溶解和生物因子等。哪种方法效果最佳呢?对74篇对比研究进行meta分析发现,经椎间孔硬膜外类固醇药物注射在所有非手术治疗方法中可以获得最佳短期疗效。经椎间孔硬膜外类固醇注射技术:在彩超或C臂机引导下,通过腰穿针将类固醇药物注射至相应硬膜外间隙,通过药物强大的抗炎作用来缓解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该方法技术简单,风险小,起效快,花费低,副作用少见,是急性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最有效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常会因为某些原因而造成腰部扭伤,称为急性腰扭伤。它多数是因为腰部肌肉突然猛烈收缩导致肌肉和筋膜的损伤。如猛然挪动过重的物体或者搬运重物时姿势的错误等均可能造成腰部的急性扭伤。今天早读就为大家详解急性腰扭伤的诊断及治疗策略,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01急性腰扭伤定义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腰骶关节的急性损伤。常因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引起,多发生于老年人、劳动强度大的人群、久坐人群等。在注意力不集中、肌肉力量不够时,因为本身稳定结构不好,腰部肌肉和筋膜受力过大或不均匀而出现拉伤、撕裂、出血等损伤。 02病因和病机急性腰扭伤分为两大类:扭伤和挫伤,扭伤者比较多见。1.腰扭伤多因行走滑倒、跳跃、闪扭身躯、跑步而引起,多为肌肉、韧带遭受牵制所致,故损伤较轻。2.腰挫裂伤是较为严重的损伤,如高攀、提拉、扛抬重物的过程中用力过猛或姿势不正、配合不当,造成腰部的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与关节囊的损伤和撕裂。多因突然道受外来间接暴力所致,致伤的原因较多,最常见的损伤原因有以下几种:1.动作失调人拾重物时动作不协调,或其中一人突然失足,思者瞬间处于姿势不当且毫无思想准备的状态下,身体为了保持平衡,反射性引起腰肌强烈收缩.导致腰肌及胸腰筋膜损伤。2.姿势不良猛然搬提过重物体或搬物时姿势不正确.所提物体的重心离躯干的中轴线过远,致使腰部肌肉负荷过大,或腰肌收缩不协调,常可使腰能部肌肉、筋膜受到过度的牵引或撕裂。3.重心失衡不慎跌倒时,身体重心突然失去平衡,腰肌骤然收缩;跌倒时腰部屈曲,下肢伸展,造成腰既部肌肉及筋膜损伤。4.外力撞击外力直接作用于背部使腰部前屈,或腰部直接受外力挫伤,均可造成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的损伤。此种损伤常较严重,多合并有骨折、脱位或神经损伤。5.腰部活动准备不足日常生活中,如泼水、弯腰、起立,甚至咳嗽、喷嚏、打哈欠、体腰等动作,在思想无准备的情况下,会使腰部肌肉骤然收缩而造成腰部肌肉和筋膜的损伤,即所谓之“闪腰”。腰部扭伤 多因突然遭受间接暴力致使腰肌筋膜,韧带损伤和小关节错缝。 03常见类型1.腰肌扭伤腰部肌肉在脊柱各节段中最为强大,其主要作用在于维持身体的姿势。坐位或立位时,腰背部肌肉无时不在收缩,以抵抗重力作用于头、脊柱、肋骨、骨盆,不仅控制前屈时身体向下传达的重力,且能恢复直立姿势。除侧方的肌群外,骶棘肌最易受累而引起损伤。其好发部位以骶骨附着点处最常见,其次为棘突旁或横突上的腱膜附着处,而位于肌腹中部的撕裂则较少见。2.棘上韧带损伤棘上韧带是附着在各椎骨棘突上的索状纤维组织,表面与皮肤相连,起保持躯干直立姿势,以及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腰部棘上韧带较强大,但在腰5~骶1处常缺如或较为薄弱,而腰部活动范围较大,故也易造成损伤。3.棘间韧带损伤棘间韧带位于相邻的两个棘突之间,位于棘上韧带的深部,其腹侧与黄韧带相连,背侧与脊肌的筋膜和棘上韧带融合在一起,形成脊柱活动的强大约束。腰部屈伸动作使棘突分开和挤压,棘间韧带的纤维之间相互磨擦,日久可引起变性。在此基础上,加之外伤因素,棘间韧带可发生断裂或松弛。4.腰椎小关节紊乱每节腰椎均有三个关节,即两个后滑膜关节和一个前椎间盘关节。相邻椎体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相吻合,构成关节突关节,周围被一层薄而坚的关节囊所包裹,可从事屈伸和旋转运动,起着稳定脊柱和防止椎体滑移的作用。当腰部突然过度前屈并向一侧旋转时,可使关节突关节间隙变大,滑膜进入关节间隙,直腰时将滑膜嵌住,发生急性腰痛。5.腰骶关节损伤人体上半身重量依靠腰骶间的椎间盘和小关节支撑在下半身上,腰骶部是整个脊柱中负重最大的部分。当脊柱发生屈曲、后伸和旋转运动时,都作用于关节突关节上,而关节有关节囊、韧带相连,允许一定的活动,但在过伸时遭到牵拉伤、撕裂和半脱位,导致腰骶关节损伤。另外,腰骶部的异常结构如隐性脊柱裂、腰椎骶化也是诱发因素。 04治疗卧床(硬板床)休息:对外伤引起的急性腰扭伤应真正做到绝对卧床休息,使损伤完全恢复。对于疼痛严重者应该延长卧床时间。但若疼痛持续,需要排除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或脱出,有没有腰椎不稳或滑脱等情况。局部封闭:对急性疼痛的止痛作用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必须分清是浅位疼痛还是深位疼痛,区别对待。封闭药物为 1% 普鲁卡因及醋酸泼尼松。一般 5-7 日封闭 1 次, 2-4 次为 1 疗程。理疗:在急性损伤的头 3 日应用冷疗法,减少损伤部位的出血及创伤反应。并能起到止痛作用。3 日后可用热疗等其他理疗,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伤部的吸收。先冷敷后热敷:冷敷可以减轻疼痛,使毛细血管收缩,减少肌肉筋膜组织出血。48 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和血液循环。按摩及推拿:急性期不可盲目按揉,恢复期以轻手法为宜。药物治疗:消炎镇痛药物、肌肉松弛剂( 肌安松 4 mg )、维生素及能量药物( 维生素 B1、维生素 E、三磷酸腺苷等 )、镇静剂( 阿普唑仑 2mg )等。 05护理急性期卧硬板床休息3-5天急性腰扭伤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注意事项1.对症状较重的患者,卧床休息要求完全、持续和充分,床铺最好是硬板床,褥子薄厚、软硬适度,床的高度要略高一点儿,最好能使患者刚坐起时,大腿平面与上身呈大于90°的钝角,利于患者下床。2.患者仰卧时,髋、膝关节应保持一定的屈曲位,利于长期忍受。腰部可垫叠起的毛巾被4~8层,以保持或矫正腰椎的生理曲度。 3.卧床休息期间应尽量下地大小便,在床上利用卧便器容易加重病情。去厕所时最好有他人搀扶,以减轻腰椎间盘的负荷。大便时可用坐式便盆或有支持物。 4.卧床休息期间应注意进行适当的运动,如俯卧位挺胸、后蹬腿等,动作要求轻柔、和缓而有节奏,运动量逐渐增加。5.卧床休息期间,饮食应注意多食用水果、蔬菜,少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等热能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6.患者在卧床休息几日后可适当下床活动,在能耐受的情况下每日行走一段时间,以使肌肉韧带有一个收缩、舒张的过程,促进血液循环。指导患者出院后进行腰背肌功能训练 06疾病预防在此种损伤病例中,约50%以上可以通过预防而避免发生,主要措施如下所述: 1.劳动前的准备工作 不仅是不经常进行体力劳动者,即使是天天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也应在正式劳动开始前适当活动腰背部,以减少意外的发生;对偶然参加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者更应如此。2.掌握体育训练(锻炼)中的要领 任何一项运动项目均有其十分科学、合乎解剖生理要求的训练要领,并已经过实践反复修改,证明既可提高竞技能力.又可预防运动伤,包括剧烈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因此必须遵循该要领进行训练.切勿因自行其是而引起损伤。 3.动作要量力而行 对各项劳动与运动,每人均应根据个人的体能量力而行,切勿勉强,以防因发生意外而得不偿失。 4.腰部保护 对腰背部肌力较弱或活动强度较大的活动,应预先用宽腰带将腰背部保护起来,以增加腰背部肌力,正如举重运动员或摔跤者所戴的宽条状护腰一样。
小腿骨折常常指的是胫腓骨骨折,该部位骨折治疗困难,治疗不当往往出现皮肤不愈合、感染、骨髓炎等,最终造成残疾,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我们根据骨折特点和类型,采用不同的微创治疗方法,切口小、愈合快、并发症少、疤痕小,效果良好。这里列举一例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以供参考。该患者为37岁女性,旋转暴力致胫腓骨中下段螺旋型粉碎性骨折,骨折不稳定需手术治疗胫骨手术和腓骨手术均采用小切口微创治疗方法术后X线显示骨折复位良好,患者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概述目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已经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主要手段,该手术风险小,镇痛效果确切,术后数小时可恢复一般活动;在欧美国家,该术式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金标准”。是否绝对卧床?术后一般平卧2小时,使骨水泥彻底稳定,2小时后可自由翻身;一般3小时后可下地活动,若为腰椎压缩性骨折,建议佩戴腰围;若为胸椎,因肋骨的支撑,可以不佩戴腰围。是否可以弯腰?一般术后至少1月内避免反复弯腰,因弯腰时椎体前柱压力集中,后柱张力较大,不利于椎体骨折本身及周围软组织的愈合。是否可以搬运重物?一般不建议搬运重物,特别是术后早期;该类患者多骨质疏松明显,搬运重物时椎体前柱受到压力较大,可能出现新的压缩性骨折。是否可以散步和慢跑?可以,但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不可勉强,术后数小时即可下床散步,但是慢跑,最好待腰背部疼痛彻底消除后进行。是否需要复诊?若疼痛逐渐减轻,可不予复诊,复诊主要指导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和腰背肌功能锻炼。什么情况下必需复诊?若已经减轻的腰背痛突然加重,建议及时复诊,可能椎体出现了新的骨折;若下肢出现疼痛或无力,需及时复诊,明确病因,避免病情加重。是否需药物治疗?术后用药主要为抗骨质疏松治疗,或给予抗炎镇痛药物治疗残留的腰背疼痛。如何避免再骨折?抗骨质疏松最为关键,必需坚持长期进行;避免摔倒,摔倒是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第一位诱因;另外,对于重度骨质疏松的患者,避免反复咳嗽、大便干结、乘车时颠簸、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均可降低椎体再骨折的发生率。是否需骨头汤增补?骨头汤并不能促进骨折本身的愈合,对骨折的愈合无明显益处,不建议骨头汤增补。本文系杨文成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引言部分骨折、关节脱位、关节损伤、肌腱或血管断裂后医生会给予石膏固定,固定后会叮嘱患者一些注意事项,由于专业知识所限,患者似懂非懂,这可能造成不良影响,有的可能极其严重,下边这些常见的注意事项,你真的注意到了吗?注意抬高患肢一般指休息时将患肢抬高,以利静脉回流,促进肿胀消退。一般上肢高于心脏水平10cm以上,平卧时放于胸前或置于比心脏平面高的枕头、被子等地方即可;下肢可以放在枕头、被子上,小腿要高于心脏10cm以上。注意观察患肢血运石膏固定过紧或石膏固定后肢体继续肿胀出现血管受压,使肢体缺血或静脉回流明显受限,出现肢体远端肿胀、麻木、苍白、活动时剧烈疼痛等,主要观察手指或足趾微循环,按压甲质,指甲下苍白,松开后迅速变红润,说明血运良好,松开后仍苍白或变红减慢,可能血运障碍,需即刻就医。注意功能锻炼一般指锻炼石膏两端相邻没被固定的关节,目的是保持关节功能,将影响降到最低,避免关节僵硬和粘连;前臂骨折手指要不断抓握运动,下肢要活动足趾,目的是促进静脉回流。注意不能沾水石膏固定后患肢不能洗澡或沾水,必需洗澡时需对石膏进行防水隔离,以免石膏失效或内部进水。注意不能行走下肢石膏固定后不能持重行走,防止石膏折断或复位的骨折移位等。注意定期复查不同损伤的石膏固定复查周期不同,需严格按医生医嘱定期复查。注意不要随意拆除石膏石膏固定后需根据愈合情况决定是否石膏拆除,个人不可私自拆除,避免骨折再移位、吻合的肌腱再断裂等不良情况出现。必要时及时就诊一般指肢体肿胀加重、石膏松动、肢体麻木不缓解、肢体变形、石膏移位等不正常现象,要及时就诊,以便医生根据情况给予调整。特别是肢体末梢发凉、苍白、麻木、感觉丧失、指或趾活动时剧痛等必需即刻就诊,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石膏去除后注意康复锻炼石膏固定后会出现关节粘连僵硬、肌腱粘连、肌肉萎缩等现象,这些均需进行康复锻炼,以便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本文系杨文成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概述先天性斜颈分为两种,一种是在颈椎发育缺陷的基础上发生的,即先天性骨性斜颈,很少见。另一种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和缩短而引起的,即先天性肌性斜颈,相当常见。病因病因不明。可能为:(1)胎位不正或受到不正常的子宫壁压力,使颈部姿势异常而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血液循环,致该肌缺血、萎缩、发育异常、引起斜颈。(2)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受到产道或产钳挤压或牵拉而受伤出血,血肿肌化进一步挛缩纤维化所致。(3)胸锁乳突肌营养动脉栓塞,静脉回流障碍,导致肌肉纤维化而形成斜颈。(4)遗传或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总之原因不明。临床表现生后7-14天被发现受累的胸锁乳突肌中下部有一质硬的椭圆形肿块,可逐渐增大。2个月后开始缩小,最后完全消失,该肌即成为无弹性的纤维索,头逐渐被牵拉而倾向患侧。颈部扭转,面部倾斜,下颌偏向健侧。患侧面部发育较慢,颜面部和头颅逐渐变形,两侧不对称,后面观可见枕、颈椎及上胸椎侧弯畸形。若长期不治愈,患侧颈部其它肌肉也发生相应挛缩,也难以恢复颜面的正常形态。分型根据头颈倾斜的程度分为3型:1.轻型 头颈向一侧歪斜小于20度,包块小于1cm,头颈活动轻微受限。2.中型 头颈向一侧歪斜20-30度,包块小于2cm,质稍硬,面部稍有不对称,颈活动受限。3.重型 头颈向一侧歪斜大于30度,包块大于2cm,质硬,面部变形,颈活动显著受限。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在诊断、病情进展、预后评估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需双侧对照;X线检查用来鉴别骨性斜颈和评估颈椎侧弯情况。诊断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并不困难,但应摄颈椎X线片以排除骨质异常,并需与其他原因所致的斜颈相鉴别。鉴别诊断需与以下疾病鉴别:骨性斜颈、颈椎结核、颈椎自发性半脱位、眼肌异常、听力障碍等。预后治疗越早越好,婴儿期坚持保守治疗者部分可以治愈;在儿童期或胸锁乳突肌挛缩不严重者,手术治疗可以治愈;胸锁乳突肌挛缩严重、颜面明显不对称、年龄较大患者,手术治疗有效果,但不能达到正常。非手术治疗局部手法按摩和牵拉 最为常用,适用于1岁内,尤其6个月内,90%可治愈;手法治疗出生后2周开始,需缓慢轻柔,需配合手法扳正,每天3-4次,需坚持3-6个月。物理疗法 适用超声波和旋磁等,目的是纤维化的胸锁乳突肌软化变长,改善局部血运。局部注射激素 本人建议慎用。手术治疗手术宜在1-4岁进行。以下为手术适应症:(1)手法治疗6个月仍然存在头部倾斜、颈部向一侧歪斜大于15度,肌肉紧缩或有硬结。(2)持续的胸锁乳突肌挛缩,头部旋转活动受限。(3)持续的胸锁乳突肌挛缩并一侧面部发育异常。注意应早发现早治疗,按摩和扳正需要轻柔,至少3-6个月,若无效建议尽早手术,一旦面部发育异常,手术效果不理想。
定义:腰椎压缩性骨折通常指腰椎椎体前2/3因遭受垂直外力出现的骨折,骨折后腰部骨折部位或周围出现疼痛,活动受限,早期一般不伴有神经症状,但可伴有腹胀、腹痛、大便困难的消化道症状,若治疗不当,将出现脊柱后凸畸形,慢性腰背痛,严重时出现下肢无力、麻木、大小便失禁等不良后果。治疗:确诊后需根据骨折程度、患者年龄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若患者伴有骨质疏松,特别是年龄大于60岁的女性,建议行微创治疗,如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若患者骨质疏松不明显,特别是年轻患者,骨折椎体高度丢失大于1/3时建议及早手术治疗;高度丢失小于1/3时建议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原则:最大限度恢复椎体高度,稳定椎体,促进骨折愈合,避免早期及晚期并发症,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返回工作岗位。方法和注意事项外伤后4-6周:建议绝对卧床,平卧位为主,硬板床,最好在骨折处垫薄枕,恢复脊柱正常生理曲度,利用自身韧带复位骨折,恢复椎体高度,绝对卧床指任何时刻均卧床休息。同时需要锻炼腰背肌,防止肌肉萎缩;同时需要预防大便干结、尿路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外伤后4-6周到3个月:因骨折基本稳定,在佩戴坚强胸腰椎辅具的情况下下地活动,甚至进行简单家务,禁止弯腰,禁止提携重物,防止椎体高度再丢失,坚持锻炼腰背肌。外伤后3-6月: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可正常生活,但避免反复弯腰,避免弯腰持物等增加腰部纵向负担的动作,可恢复部分非体力劳动工作,坚持锻炼腰背肌。外伤后6月: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和一般工作,避免外伤和剧烈体育运动。整个治疗期间注意增加钙磷等矿物质的摄入,适当阳光直射,促进钙的吸收和转化。如有任何问题,应及时向你的主治医师咨询或寻求帮助。本文系杨文成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