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显张口呼吸,有缺氧症状:半夜憋醒,面容改变,身体或智力发育迟缓 二、 反复发作急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甚至听力受影响,或者反复慢性鼻窦炎气管炎支气管炎保守治疗无效:如果孩子经过治疗,睡眠有鼾声但不憋气,中耳炎、鼻窦炎经过药物很快好转,听力改善,白天精力基本正常可以暂时考虑不手术。大部分临床指南建议对四岁以上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进行腺样体切除术,通常作为鼓膜置管或鼓膜切开术的辅助治疗。 三、如果合并扁桃体明显肥大、肥胖,也可以同时切除扁桃体。
1、 通常植入年龄为12个月~6岁,患儿手术植入时的年龄越小效果越佳,6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有一定的听力言语基础,自幼有佩戴助听器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史; 2、 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经综合听力学评估,重度聋患儿佩戴助听器3~6个月无效或者效果不理想,应行人工耳蜗植入,极重度聋患儿可考虑直接行人工耳蜗植入; 3、 无手术禁忌症; 4、 监护人和(或)植入者本人对人工耳蜗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 5、 有进一步进行听觉言语康复教育的条件。
一,鼻塞、张口呼吸: 肥大的腺样体堵塞后鼻孔,导致鼻塞。严重者影响上下颌发育、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变丑)。如果频繁夜间呼吸暂停,则会缺氧、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现象,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变笨)。合并扁桃体肥大则病情更明显 二,中耳炎 腺样体肥大可以诱发急性中耳炎或分泌型中耳炎,长时间后听力下降(变聋)。有些孩子也会说有耳鸣发生。 三,鼻窦炎 鼻腔通气差,会诱发鼻窦炎(说话鼻音,头痛)。 四,慢性咳嗽、呼吸道感染 腺样体肥大患者容易有鼻涕倒流,合并鼻窦炎的患者症状会更加严重。 五,腺样体面容
鼻咽位置特殊,就像一间位于鼻腔与口咽之间的“密室”,鼻咽发生癌变的症状也常被其他疾病“忽悠”,故而不易被人察觉,医生和病人都要注意捕捉鼻咽癌露出的“马脚” 一、 回吸性涕中带血:NPC肿块如果突破表面黏膜时,往往导致黏膜糜烂,则容易出血,表现为回吸性鼻分泌物带有少许血丝或血块,以晨起后多见。 二、治疗效果差的耳鸣与耳闷:NPC肿块较大影响咽鼓管,致咽鼓管闭塞不通,从而引起耳鸣、顽固性中耳积液,并致听力下降,或有耳内胀闷感。小芳就是这种表现。 三、 头痛:NPC引起的头痛主要属于神经反射性头痛,其特点是头痛呈间歇性,部位不固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头痛越来越密集,部位趋固定。 四、 颈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块常见颈部上段,不大,不可移动(活动度差),按之稍硬而无痛感。 五、单侧进行性鼻塞:也是鼻咽癌的另一个早期表现。
耳鸣是罕见病吗?不是的。耳鸣是最常见的听觉障碍之一,发病率很高,在世界范围内约有10-15%的成年人受累。并且,随着噪声暴露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等的发展,受累患者将会越来越多。粗略估计,我国至少有1亿以上的耳鸣患者。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表明,耳鸣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偏向性,老年人、更年期女性患者发病率较高。
什么是扁桃体腭扁桃体,习惯称扁桃体,是一对呈扁卵圆形的淋巴上皮器官,为免疫活性器官,位于口咽两侧腭舌弓与腭咽弓围成的三角形扁桃体窝内,为咽淋巴组织中最大者。6~7岁时淋巴组织增生,腭扁桃体可呈生理性肥大,一般情况下,成年后逐渐萎缩。 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反复感染成为病灶后,使机体不断地遭到由病灶释放出来的外来细菌性异体抗原刺激,产生特异性抗体。同时机体亦受到病灶中原来存在的致病菌及具有抗原作用的各种分解产物——自体抗原的刺激,产生自体抗体。这些抗原抗体复合物先以可溶形式运行于血循环中,以后沉淀在被侵袭脏器的终末血管区域,并诱发炎症反应。 现已证实风湿热、肾小球肾炎和风湿性心脏病是扁桃体病灶交叉免疫反应引起的免疫复合物病。通常急性免疫复合物病的病程比较短暂,待到机体中免疫复合物被吞噬、清除后,机体可能自然复原。所以,一旦怀疑及扁桃体已成为一病灶时,越早切除越好。 扁桃体肥大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或者语言含糊不清者。或因扁桃体肥大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者,在儿童较为多见。如伴有腺样体肥大,可一并手术切除 扁桃体肿瘤其他扁桃体病变,如扁桃体角化症及良性肿瘤。对于恶性肿瘤,则应慎重选择适应症及手术范围 扁桃体分度临床上常将扁桃体按其大小分为三度。一度肥大:扁桃体位于扁桃体窝内,不超过腭咽弓;二度肥大:超出腭咽弓,但不到中线;三度肥大:扁桃体超过中线或双侧扁桃体互相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