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年伊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潘湘斌主任应中国循环杂志社编辑部杨成刚主任的邀请,回顾了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2021年过去一年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2021年阜外结构性心脏病中心手术量6040台,其中新技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350台,在手术数量及质量上均具全国第一! # 阜外情怀 # 用心守护健康! 勇于承担“国家队”的使命与担当,规范诊疗,以“品质与创新”引领心血管诊疗技术发展, 优化医疗资源,帮扶区域治疗,一体化管理,打破传统,内外影像多科兼容,做出“阜外特色”与“阜外模式”。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责任# 1、提高医疗质量,挽救生命 2、优化医疗资源,发展区域医疗 3、规范技术流程,加强培训 #创新# 1、技术创新 2、鼓励原创 3、管理创新
刘阿姨今年64岁,平时爱好舞蹈,退休后加入了社区的老年舞蹈队。经常去参加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前两年还被北京电视台邀请参加表演。刘阿姨对自己的退休生活很是满意。可是刘阿姨及其家人知道,隐藏在刘阿姨心脏里的小窟窿不知道哪天会让刘阿姨的心脏衰竭,停止跳动。这个阴影已经伴随刘阿姨一家将近六十年。 原来早在刘阿姨3岁的时候就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由于当时的医疗技术落后,外科开胸治疗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成功率还不是很高。在面临这样的抉择时,刘阿姨的妈妈选择了放弃手术。但是刘阿姨的家人从没有放弃寻找治疗的方法。刘阿姨回忆说:“我几乎看遍了北京的所有医院。一有什么新技术,我就到医院去咨询。但结果都是一样的。但这些年最令我欣慰的是在我结婚后,准备怀孕的时候,来到了阜外医院。医生检查完告诉我,我可以怀孕,这让我和我的家人非常开心。” 虽然安全分娩了,但刘阿姨心脏里的窟窿仍然没有修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刘阿姨越来越觉得体力不支,医生开始警告她,是时候进行手术啦,如果再拖下去心脏可能就衰竭了。可是内心的恐惧叫刘阿姨及家人无法做出决定。刘阿姨的儿子及爱人经过多方打听,知道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发明的“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治疗”,实现了“不开刀、不用放射线、不用造影剂、无需全麻、无需气管插管”。这项技术是世界首创的,它让先心病的治疗不再可怕。 在家人的帮助下,刘阿姨顺利在门诊找到了潘湘斌主任。刘阿姨事后回忆说:“潘主任看完我的心脏超声后说,你这个可以做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治疗,不需要开胸。同我的助理说一声,准备办住院吧。”看到潘主任自信的回答,刘阿姨多年的恐惧一下就消失了。手术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结束啦!当潘主任告诉刘阿姨手术结束时,刘阿姨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多年来的窟窿就这样被堵上啦,刘阿姨实在不敢相信。紧张不知所措的问:“潘主任,是你吗?”潘主任走过来握着刘阿姨的手拿起个人的胸卡说:“你看,是我呀!潘湘斌。没事儿啦,手术已经结束啦!”听完潘主任的一番话,刘阿姨忍不住在手术台上哭了起来。留着眼泪说:“潘主任我等了60年,终于等到你啦!谢谢!真是太谢谢您啦!” 术后第二天刘阿姨顺利出院了,半年后她又可以回到她热爱的舞蹈队中了!
近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结构中心主任,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执行院长潘湘斌教授领衔的多学科心脏团队,在胡盛寿院士的关心指导下,联合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结构中心潘家华主任团队,成功应用具有全球IP的中国自主创新产品—JensClip经导管瓣膜夹及输送系统,为一位临床高危的重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进行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二尖瓣反流显著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拟于近期出院。JensClip全国首例人体植入获得圆满成功! 患者情况 患者为63岁男性,罹患多支冠心病,既往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并曾接受两次PCI手术,存在缺血性心脏病继发的重度二尖瓣功能性反流。患者虽接受了最佳药物治疗且药物剂量已经调整到最大耐受剂量,但仍有明显症状,反复因心衰发作住院治疗,纽约心功能III级,且合并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室性早搏等合并症。超声(TTE/TEE)提示重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4+),缩流颈宽约7x15mm,有效反流口面积约0.67cm2;全心扩大(左室舒张末前后径62mm),左室壁运动幅度明显减低,LVEF 31%,二尖瓣前后叶活动尚可,瓣叶未见明显挛缩及活动受限,合并三尖瓣反流及肺动脉高压。患者STS评分8.92分,外科手术风险高危。心脏团队经过对患者病情和二尖瓣解剖的全面评估与讨论,决定采用JensClip瓣膜夹系统为患者进行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以改善患者的二尖瓣反流及临床症状。 手术过程 手术采用经典股静脉-房间隔入路,房间隔穿刺后将瓣膜夹输送系统送入左心房,在TEE引导下捕捉二尖瓣前后瓣叶,并关闭瓣膜夹。经TEE反复确认手术效果后最终释放瓣膜夹。术中仅植入一枚JensClip瓣膜夹就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即刻心超二尖瓣反流减少到0-1+,瓣膜夹位置稳定,功能良好。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术后复查TTE反流0-1+,瓣膜夹位置稳定,拟于近期出院。 此次手术采用的JensClip经导管瓣膜夹及输送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经股静脉入路的介入二尖瓣缘对缘修复产品,不同于国际主流二尖瓣缘对缘修复装置,其采用独特的机械锁闭和一体式解脱结构设计,具有瓣叶单独捕捉、分别夹合、可靠锁固、一键解脱、双向可回收等特点。机械性能优越,操作可重复性高,为术者提供更多机会达到最优效果。产品核心传动及锁定结构设计经全球范围的专利检索,均为全球首创,并申请了多项中国和国际专利,以绝对原创替代“Me Too”,除此以外,JensClip也同时具备包括多型号夹子,瓣叶分开捕获等最新一代缘对缘修复系统特点。值得一提的是,阜外医院团队更是全程参与了产品的设计定型,临床前评价,产品改进,临床应用的完整研发转化流程。 二尖瓣反流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之一。数据显示我国二尖瓣反流患者逾千万,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未来患者数量将大量增长。经导管二尖瓣微创治疗是近年来心血管领域研究和探索的重点。此次JensClip首例人体植入手术顺利开展,标志着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作为牵头单位的全国多中心探索性研究扬帆起航。相信JensClip未来将为二尖瓣反流治疗提供又一有效的新选择,造福更多的二尖瓣反流患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云南省阜外心血管医院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在胡盛寿院士的关心指导下和潘湘斌教授的带领下,持续在介入二尖瓣/三尖瓣治疗领域探索前行。胡盛寿院士高瞻远瞩,突破学科限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以结构性心脏病疾病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病房 - 结构性心脏病中心,目前累计完成介入二尖瓣/三尖瓣手术愈百例,技术覆盖了介入二尖瓣置换,介入二尖瓣缘对缘修复,介入二尖瓣人工腱索修复,介入三尖瓣置换,介入三尖瓣缘对缘等多种技术路径,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治疗体系,成绩斐然。创新的引入全超声影像引导二/三尖瓣介入诊疗的技术理念,相关系列学术成果发表于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等顶级学术期刊。
近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健康中国》特别节目播出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简称云南省阜外医院)的报道。报道通过人物访谈和记录片的形式,展现了我国结构性心脏病治疗取得的巨大进步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简称医科院阜外医院)与云南省阜外医院为此付出的努力,呈现了一幕幕阜外人无私奉献的生动画面。 阜外精神 节目伊始,镜头来到了医科院阜外医院的门诊区域,熙熙攘攘的患者正在门诊服务台排队候诊。这些患者来自全国各地,有被家人搀扶来的老人,有一脸痛苦的成年人,有同父母一起来的儿童。对疾病的担忧,对就医的迫切,让他们看上去格外紧张和焦虑。面对千里迢迢奔赴而来的患者,为了让大家都获得诊疗的机会,镜头里的专家只好把诊室搬到门口的服务台。他拿着话筒安抚了患者焦急的情绪,并为每一位患者给出了明确的治疗方案。 医科院阜外医院作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每年接待数以万计的心血管病患者。“在我们眼中,每一个到这里就诊的患者都值得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用心守护健康”,是一代代阜外人传承的理念。在胡盛寿院士的领导下,医科院阜外医院以推动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进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改善国民健康水平为己任,努力将阜外医院建设成为“心血管为主,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内引领、国际一流医学中心。 两地阜外共冷暖 随着访谈继续,镜头移到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云南省阜外医院。9岁的欣欣(化名)从小就患有先心病,但因家里贫困一直没有机会到医院接受治疗。当知晓了云南省阜外医院开展贫困先心病患儿救治后专程到昆明求医,手术获得成功。术后欣欣为医护人员献上了她画的画,画中尽管医护人员带着口罩,但嘴上却带着微笑,让人感到温暖。 据了解,我国先心性心脏病发病率约5‰,云南省地处高原地区,儿童先心病发病率约8.5‰,远高于全国水平。调查显示,在这些病例中,约45%的患儿家庭处于非常贫困的地区。在胡盛寿院士的统筹领导下,阜外优质医疗资源主动下沉,针对云南地区优质医疗资源贫乏,但心血管疾病高发的特点,与云南省政府紧密合作,建立云南省阜外医院。为了提高云南地区的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医科院阜外医院扎根云南,长期派驻60余名专家在昆工作,采用同质化的管理模式,将云南省阜外医院打造成云南唯一一家高水平公立三甲心血管病专科医院。 运营四年来,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关心关怀下,在医科院阜外医院的全力投入下,截至目前,云南省阜外医院共诊治患者38.9万人次,完成手术32835台,共开展创新技术40余类,2021年内科介入手术实现年度突破万例。医院在提升云南及周边区域心血管诊疗水平,培养专科人才,加强慢病防控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的重要作用。云南省阜外医院已经成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典范。 同时,2017年3月云南省阜外医院启动贫困地区先心病筛查工作以来,筛查医疗人员足迹遍布云南、甘肃、西藏、四川、重庆、河北等省份,筛119个县份、828个乡镇、7677所学校, 累计筛查人数超过400万人,先后免费救治5000多名先心病患者,让先心病患者有了“心”的希望。 技术创新 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是由医科院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在世界上首创的介入治疗技术。它“不开刀,不需要放射线、不需要造影剂、不需要气管插管、不需要全麻”!实现了在门诊就可以治疗常见心血管疾病。 一位已经怀孕16周的孕妈妈在产检时发现患有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缺损直径36毫米。如果不对缺损进行修补,随着腹中胎儿的生长发育,这位准妈妈和胎儿将会面临生命的危险。但外科开胸手术和放射线照射下的介入治疗都会损伤孕妇及胎儿,孕妈妈怀揣着最后一点希望来到云南省阜外医院。专家通过超声引导下的经皮介入治疗,在局麻下仅仅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帮助这为准妈妈修复了缺损部位,解决了难题。 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治疗简单便捷,不需要使用放射线;保护患者免受医源性损伤;医务人员不需要再穿铅衣工作;手术降低了对医疗资源的依赖程度,非常适合推广应用。医科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还发明了超声引导的新型器械。在新器械的辅助下,一个普通的心血管病医生只需要完成10—20台的操作训练,就可以独立开展手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纳入我国医保体系,成为临床常用技术。 目前超声引导介入治疗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的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而且可以治疗主动脉弓缩窄、二尖瓣狭窄、二尖瓣返流,房颤等多种疾病,已经发展成一套方法学。通过技术创新和新器械研发,正在攻克更多疾病。北京电视台生命源栏目曾现场直播阜外医院应用超声引导介入治疗救治老年危重心脏瓣膜患者。 医科院阜外医院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并成立了介入技术培训基地,培训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学员。团队还先后受邀到加拿大、俄罗斯、法国等二十多个国家现场进行手术演示,传授中国方案。中心出版的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治疗还被欧美专家翻译成英文进行推广 应用 ,用中国方案填补了世界空白。
室间隔缺损是否需要手术以及什么时候手术,是患儿家属经常会问到的问题。我们应该首先通过心脏超声明确诊断,了解室缺的位置和大小。一般室缺位置主要有4大类。膜周室缺,干下室缺,嵴内室缺,心尖肌部室缺等。如果室缺直径大,分流量也大,直接的表现是:孩子喂养困难,生长发育缓慢,同时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并且不容易治愈。这类孩子应该尽早手术治疗,一般都在1岁以内外科手术。还有一些特殊位置的室缺,比如干下室缺和嵴内室缺,由于室缺的右室面没有腱索和其他组织遮挡,一般不会自行愈合,同时,可能出现主动脉瓣部分遮挡室缺的左室面会造成主动脉瓣的损伤,一般也是建议1岁以内外科手术。室缺直径不大的,右室分流口小于5mm的,孩子的分流量不大,一般不会出现喂养困难和生长发育迟缓。由于90%以上的室缺的自行愈合发生在孩子1岁以内,对这类室缺在1岁以内可以观察,在生后1-3-6-12月复查心脏超声,观察分流口是否有减小的趋势。如果有减小趋势,可以观察到3-6岁;如果没有,建议在1-3岁外科修补室缺。再观察过程中,孩子要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有室缺的孩子不手术,可能会出现以下不良的预后。1,孩子有心脏杂音,以后工作学习生活可能受到影响。2,成年后,特别是在身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由于心内有高速血流的冲击,会造成心内膜的损坏,容易诱发心内膜炎,损伤心脏重要结构,导致需要手术治疗并且难度明显加大。3室缺分流量大的,会造成肺充血,肺动脉压力增高,出现右心衰竭,影响预期寿命。
室缺能自行愈合吗? 室缺是否能自行愈合主要取决于室缺的位置和大小。一般膜周位置的小的室缺,有自行愈合的可能。这种室缺,由于右室面有三尖瓣隔瓣遮挡,局部可能有组织增生,会使室缺变小。对于这种室缺,患儿家属可以密切观察,生后1-3-6-12 个月大时,门诊复查心脏超声和听诊心脏杂音,观察室缺大小的变化以及杂音的变化,如果大小有变小的趋势,同时听诊心脏杂音强度减少,可以密切观察。一般这种室缺在1岁以内闭合的概率最大,超过1岁,自行闭合的机会明显下降,家属就可以考虑做外科手术修补室缺。在患儿观察过程中,由于存在心脏左向右分流的情况,孩子肺充血,在外界气温变化时,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因此要注意保暖。
十万分之一的概率降到了她的身上 患者今年40岁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四口之家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过着幸福的生活。今年刚入冬胃就感觉不舒服,到当地县医院检查说胃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心脏有些异常。心脏的位置同其他人不一样,普通人心脏在左边,但她的心脏确在右边。建议她到北京阜外医院进一步检查。患者在家人的帮助下,网上预约挂号顺利的来到了阜外门诊。做完检查后,心脏超声心动图显示:先天性心脏病、镜面右位心、房间隔缺损16毫米。这是什么意思呢? Part.01 什么是镜面右位心 镜面右位心是指心脏位于右侧胸腔内,心尖朝向右侧。心脏的位置非常像镜子里的影像,所以叫镜面右位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胎儿在发育过程中,血管扭转发育畸形所致。如果心脏本身没有其他异常,而只是单纯心脏出现反位,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病理和生理变化,也无症状产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习惯的变化,也会和正常人有一样的概率患有后天的某些心脏疾病。但是一般的右位心常和较严重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并存。 Part.02 什么是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的心脏发育异常导致的。间隔就是心脏内部的一面墙,当墙壁破了以后,将会导致心脏中血液不按照正常的路径运动,患者就会出现心脏的异常(胸闷、易疲劳等)和呼吸系统的疾病(易感冒),同时有些幼儿会出现发育迟缓。房间隔缺损就是左右心房之间的隔墙在出生时没有发育完全导致缺损。 Part.03 医学上极为罕见 此患者就是镜面右位心,她的心房和心室的位置同正常人是相反的,同时此患者还患有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缺损面积直径16毫米,相当于一个5分钱硬币那么大。这在只有一个拳头那么大的心脏里的比例是相当大的。更为少见的是这位患者的内脏器官也发生了异位。原本在人体右侧的肝脏,到了此患者这里就移到了左边。这在医学上是非常少见的。这样罕见的解剖结构,术者在操作上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操作模式,同时还需要清晰准确的影像定位,否则一不小心就可能穿破心脏。 CT影像镜面右位心&内脏异位: Part.04 超声引导,巧夺天工 此患者的病例虽然非常罕见,但幸运的是在阜外遇到了国际首创的“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避免了传统的外科开胸的方法。更幸运的是预约挂号找到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的潘湘斌主任。潘湘斌主任借助一台普通的超声机,在同患者谈话聊天中就完成了手术。事后患者说:“家里人本来以为这是一场大灾难,但却没有想到潘湘斌主任就使用这么一台普通的超声机就解决了问题。更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就出院了。感觉真的挺好的!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治疗真是巧夺天工!” 镜面右位心与超声引导肺静脉释放法
一般麻醉的状况,根据患者的年龄,因为常规成人都可以局部麻醉,而且病人没有特别明显的痛苦的感觉,他们只需要在手术台上平静呼吸,躺在台上,手术就能够完成。也会遇到全麻的情况,全麻的情况主要是针对一些不能够配合治疗的,主要是孩子,一般年龄在6、7岁以下的小孩需要全麻,而且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的麻醉,在导管室做的介入治疗的麻醉跟外科不一样,外科需要气管插管,而这种只需要静脉麻醉,手术的时间一般都很短,大概半个小时左右能够完成手术的全部操作,所以一般都不会进行气管插管的麻醉。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费用,以前动脉导管未闭,基本上都是用国产的封堵器,国产的封堵器一般在3万块钱以内,所有的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用全部都够。对于现在比较细小的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引入了进口的器材,美国AGA公司的这种器材,一般费在35000块钱以内,所有住院费用都可以解决问题。
对于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护理措施主要是在当天术后制动,因为一般都是在右侧的腹股沟区进行穿刺,所以病人回到病房以后需要制动,局部腹股沟区需要有沙袋的局部加压压迫,大概沙袋压迫的时间是6-8个小时,制动的时间,也就是绝对卧床的时间大概在12个小时,第二天基本上病人都能够下地,对于远期的疗效基本上没有注意事项。主要是在术后的1-3个月需要避免剧烈运动,还有在术后的1-3个月需要尽量的避免感冒,但是也不是完全不能感冒,主要的目的是如果感冒也尽快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术后不需要常规进行药物的服用,一般做完以后基本上达到根治的目的,也不需要特殊口服用药,住院时间大概在2-3天,因为动脉导管未闭,本身介入治疗的方法对患者的损伤非常小,第二天就可以下地,做完复查如果没有问题可以出院。复查一般是在术后的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和第12个月,第一年要复查4次,这4次复查主要是进行彩超、胸片和心电图的复查,没有抽血这些项目,复查结果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这4次结果都没有问题,以后可以2-3年甚至更长,时间再久远一些,可能3-4年、4-5年再查一次,这是复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