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这二种常见的肩部疾病进行区分肩关节疼痛成为困扰中老年人甚至青年人的常见疾病。肩关节疼痛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严重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过去大家对肩关节疾病的认识不足,肩关节疼痛常被诊断为肩周炎治疗,即便通过手法推拿、理疗、中药、针灸等,疼痛可能仍不见好转,其实肩关节疼痛只是肩关节疾病的常见表现,引起肩关节疼痛的病因有很多,如肩袖损伤、肩周炎、肩袖钙化性肌腱炎、肱二头肌腱损伤、肩关节不稳、颈椎病等。肩袖损伤和肩周炎是引起肩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那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肩关节疼痛,什么是肩周炎和肩袖损伤呢?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甚至手术治疗呢? 什么是肩袖损伤 肩袖是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的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组织的总称,呈袖套状包绕肱骨头,故称之为肩袖。肩袖是一种非常容易受到损伤和撕裂的组织,肩袖撕裂的疼痛时常被误诊为肩周炎。肩袖损伤机制分为急性撕裂伤和慢性劳损伤两种。急性撕裂伤常见于猛提重物、摔倒时肩部支撑、外来暴力牵拉等,如地铁或公交车上手扶拉杆站立的乘客,如果突然遇急刹车时失去身体平衡就有可能造成肩袖撕裂伤。慢性劳损,常见于有肩部外伤病史,长期从事网球、棒球、羽毛球、游泳等上肢过顶的运动人群。肩袖损伤在60岁以上由于肩痛为主诉而就诊的老年病人中更加常见。肩袖损伤主要表现为肩外展上举时疼痛,损伤严重的患肩因为肩关节上举无力,需要对侧手帮助才能完成上抬动作,有时候可能会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过去由于对这类疾病认识上的局限性和误区,大多数肩袖撕裂病人被误诊为“肩周炎”,让肩袖撕裂的患者继续进行“爬墙”等运动锻炼,或人为地强行手法松解肩关节,可能会造成肩袖撕裂扩大,最后形成巨大的或不可修复的肩袖撕裂,增加了日后的治疗难度,影响预后。肩袖损伤常通过查体和MRI检查可以明确。 什么是肩周炎 肩周炎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现在多用肩关节粘连和冻结肩代替肩周炎,由于好发年龄50岁,因此也俗称五十肩,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是一种至今仍然病因未明的特发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逐渐出现的肩关节疼痛,且可表现为肩关节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肩周炎的疼痛特点为主动活动、被动活动均受限,关节各个方向活动均明显受限。当然,肩袖损伤经久不愈最终可致肩关节粘连,可继发肩关节僵硬引起主被动活动均受限。 这两种病该如何治疗 当外伤后出现了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除了考虑肩关节骨折脱位,还要警惕肩袖损伤的可能,中老年人无明显外伤出现肩关节的疼痛、活动受限除了考虑肩周炎,仍不排除退变性肩袖损伤的可能。如休息后无法缓解或者随着时间推移疼痛和活动受限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目前,对肩周炎主要是保守治疗。口服消炎镇痛药,物理治疗,痛点局部封闭,按摩推拿、自我按摩等综合疗法。同时进行关节功能练习,包括主动与被动外展、旋转、伸屈及环转运动。当肩痛明显减轻而关节仍然僵硬时,可在全麻下手法松解,以恢复关节活动范围,也可在关节镜下松解手术。对于肩袖损伤,部分患者可以通过休息、冷敷、外展架固定及口服消炎镇痛药,同时辅以物理治疗等保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疗效。对于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肩袖损伤患者,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是较佳选择。
1.老年髋部骨折是乍回事说到骨折,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就是交通事故、地震塌方、高处坠落…… 年轻人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的确是这些。但对于老年人,轻轻地弯个腰甚至打个喷嚏都可能导致骨折。俗话说「老人的骨头比较脆」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生率比较高,骨质脆性比较大,不是很大的外力就能造成骨折。而老年人一旦摔跤,常出现的就是髋部骨折。髋部骨折过去也被称作「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其含义就是,人老了,很容易发生骨折,而一旦发生骨折,则性命堪忧。 骨折本身并不可怕,但是各种并发症却足以致命。髋部骨折有什么特别的? 首先我们得明确「髋部」在哪里。 通俗地讲就是大腿与臀部联结的部位,老百姓常说的胯(kuà)部就是这里。髋关节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重要结构,一边是骨盆,一边是股骨(即大腿骨),二者连接的部分就是髋关节,由股骨头和髋臼(jiù)组成,它承载了人体上部的重量,直接影响站立和行走。 所以,一旦髋部骨折,患者多不能行走,长期卧床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上都是严重的打击。2.老年髋部骨折后咋办老年人骨折,多数人都想的是否「不做手术」,是「能不做手术就不做手术」。原因听起来也很简单,「年纪那么大了,怕承受不了手术这么大的打击」。但需指出的是,在符合手术指征的前提下,老年髋部骨折应优选手术治疗。 为什么优选手术治疗? 这么大年龄了,还承受得了手术吗? 其实,评价一个人是否能承受手术创伤,不是看年龄,而是看全身各系统的状态。同是 80 岁老人,身体状况却不一样。有人各项检查做下来,发现很多器官功能都有隐患;有人抽血拍片之后就没什么问题。 所以年龄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百岁老人进行髋部手术的也不少见。优选手术治疗原因有二: 保守治疗弊大于利; 现代手术治疗风险可控,好处多多。 1. 保守治疗 所谓保守治疗,一般说的是卧床、牵引固定,等待骨折自己愈合。费用看似低廉,不用开刀出血,感觉上好像很安全,但其实缺点更多:护理难度大:老年人长期卧床,需要在腿上穿过钢针做牵引,绝对不能下床,大小便也要在床上。每一次挪动身体或者是翻身拍背都会引起骨折部位剧烈的疼痛。对病人和家属都是一种折磨。卧床时间长:一般髋部骨折通常要床边牵引制动 2~3 个月甚至更长,患者常常苦不堪言。并发症多:长期卧床压迫臀部、腰背部会引起局部血供不良,产生褥疮;长期制动会导致肌肉萎缩;肺炎、泌尿道感染等发生率也会大大增加,严重者危及生命。 治疗效果欠佳:除少数骨折位置特殊,患者又积极配合的轻度骨折以外,多数患者的骨折容易畸形愈合甚至不愈合,影响以后的生活质量。更有多个研究发现,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的病人采取保守治疗之后的死亡率接近 50%。 2. 手术治疗 现代手术技术已经很成熟,大部分患者术后一周内均可下床活动,从而避免长期卧床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 更重要的是手术治疗可恢复髋关节的功能,康复很快。很快就可以回归原来的生活轨迹。老年人年纪大,本来身体都不太好,手术的风险又大,万一…… 手术就没有问题了吗? 这种疑虑是可以理解的。 过去,髋部骨折手术创伤大,手术技术相对落后,做不做手术的效果差别不大。而近年来,骨科手术飞速进展,过去认为要保守治疗的疾病,现在都有了很好的手术方案。手术患者的死亡率也远低于保守治疗,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也更好了。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但周全的术前准备可以把它降到最低限度。身体重要器官的状况术前会详细地检查,有慢性病的先将病情控制之后再手术也来得及,术前有贫血的可以输血,有炎症的也可以先抗感染治疗。即使如此,医生在术前仍会评估手术风险,只有风险可控,才会建议手术治疗。 当然,风险可控并不等于没风险。只是与保守治疗相比,整体的手术收益更大。 手术怎么做?可以不换关节嘛?自己的总会好些吧?的确,「自己的」会更好些。髋关节骨折有好几种,老人的身体机能也各不相同,髋部骨折中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一般血供较好,骨折愈合不成问题,医生一般多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的方法。另外,移位不明显的股骨颈骨折也可考虑内固定治疗。是「打钢钉」,还是「换关节」?还得由主管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全身情况综合判断。这时候,和医生多沟通,参考专业人士的意见,共同面对困难。 保守治疗适合哪些人? 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但有时现实很残酷。如果患者的术前评估被认定不能耐受手术治疗,那卧床保守治疗就成为了「华山一条路」。所以,保守治疗只适合术前合并多种严重疾病,身体极弱、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3.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预防就是最好的治疗!对于老年人来说通常是没有跌倒也就没有骨折,如何防止跌倒呢?现代护理认为与环境的潮湿度、明亮度及周围障碍物关联,同时某些药物如降糖、压药、镇静、脱水剂等都会影响到老年人的跌倒。对于上述导致跌倒的风险因素加以预防可以降低老人跌倒骨折的风险。另外,老年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近年在增加,骨质疏松是导致老人骨折的最凶险的杀手,积极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可以有效降低骨折风险。
目的:比较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3月-2015年3月3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分2组,PKP16例,PVP17例,比较2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椎体相对高度的恢复、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均下降,患者疼痛明显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KP组手术时间,主要为术中透视多于PVP组,但术后伤椎高度恢复好于PVP组;骨水泥量及骨水泥渗漏情况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KP与PVP两种手术方法均为微创手术,能有效且快速缓解患者疼痛,便于早期活动及康复,但PKP较PVP术后椎体高度恢复及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效果更好。
故事1 初春的傍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正准备离开单位的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的那头用急切的声音报出了一个许久没联系的姓名,我沉思了一会让我想起,打电话给我的是一位曾有两位老年姑妈先后因髋骨骨折在医院手术治疗的侄儿打来的。当即在电话里询问了情况,原来他的97岁的老母亲前一天夜里因上卫生间,不小心跌倒在家。因家庭矛盾,老人是单独与孙儿生活并相依为命。可就是那晚孙儿在酒店值班,孤独的·奶奶因无法站立与求救,就这样在冰冷的地板上躺了一整夜。第二天当孙儿走入家门发现自己的奶奶跌躺在地板便立即叫了一辆救护车送老人到附近的一家大医院看急诊。经检查发现是髋部股骨颈骨折,需要手术换人工关节,而且因无病床,需要待在急诊留观等候。年少的去孙儿已无法面对眼前的窘境,只好求助早已与生母离异多年且不想往来的生父,这才上演了刚刚上面的那场陌生电话的剧情。后来了解到,老人平时在家已无法正常走动,而且患有脑梗等多项内科疾患,根本就不适合做关节置换这样的手术。那么接下去顺理成章只有躺在家里保守。 一位高龄老人,躺在床上不能动的结果,必然是随之而来的各种并发症,皮肤压疮、肺部及尿路感染都是随时夺其生命的死神,还有伴随的是地狱般的精神及肉体的折磨。一位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人,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去如何延续生命的时间,而是活得如何安然体面与快乐,是如何减少对晚辈的打扰。这仿佛是一个值得讨论的社会伦理问题。经过激烈的纠结讨论后,最后想起并找到了已失联多年的我的电话,一位很少能为如此高龄用微创治疗解决基本生活问题的医生。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用最简单有效的闭合复位经皮手术固定,解决了老人的疼痛及基本生活需求。一个月后,老人在孙儿的推行下来到房屋交易中心签字卖掉了自己最后的房屋,因为她决定今后要去一所养老院度过她的余生,然而迟迟不能让老人放心而去的依然是那位年少的孙儿。 故事2 年初,年近70的曾在我院成功做过手术的老邬,带着他95岁高龄的老母亲来院求助。原来几日前长期卧于病榻的老人不慎弄折了大腿骨。老人本身身体就很虚弱,双侧髋膝都无法正常伸展,大小便及护理非常困难,老人整天张这一双迷茫的双眼,仿佛静悄悄地在走向生命的终点。然而厄运毅然没有放过老人,由于大腿髋骨骨折,犀利的骨折端插入了肌肉与神经,只要稍微的挪动动身体,老人就会被疼痛折磨地撕心裂肺地惨嚎。遇到这种情况,上海人总会想到顶尖的骨科诊疗中心某院,可当家属及老人满怀信心来到六院,经过一番拍片检查后,得到医生的回答是,老人已不适合再动手术,只有回家保守治疗。对于骨折来说,保守治疗就是让老人躺在不动,可对于这样的老人如何能不动呢?大小便翻身那是基本的生活必需,每每这样,老人都会遭受极大痛苦,望着老人因疼痛抽搐变形的面颊,已年迈的儿子甚至无助地想到为老人安乐死。 带着茫然和疑问,儿子又来到了几年前曾住院手术过的我们医院,我们通过对老人病患全面研判后,最后决定为老人进行微创手术治疗,通过麻醉、内科等多科通力合作,不到一个小时便为老人完成了手术。 老人的髋骨终于能再次自如活动了,而且不再因疼痛哀嚎。 夜晚,年迈的儿子望着业已许久没能这样安稳熟睡的老母亲,眼里噬着晶莹的泪花。 是的,对一个人来说,即使生命即将在明日结束,今天毅然需要获得体面与坦然。谁能给他这份体面与坦然?
内科 心内科 呼吸内科 消化内科 神经内科 肾脏内科 内分泌与代谢科 血液内科 老年病科 肿瘤内科 风湿免疫科 外科 骨科 普通外科 泌尿外科 神经外科 胸外科 心血管外科 整形外科 麻醉科 妇儿五官 妇产科 儿科 眼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口腔科 其他 皮肤科 康复医学科 感染病科 中医科 针推伤科 骨质酥松科 疼痛科 急诊医学科 医辅科室 放射科 超声医学科 核医学科 医学检验科 药剂科 病理科 输血科 临床营养科 介入影像科
目的:总结Lisfranc关节骨折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经验,评价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自2012年2月至2016年3月,我科共有10例Lisfranc骨折脱位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损伤按Quenu-Kuss分型,A型(同向移位)6例,B型(部分移位)3例,C型(分裂移位)1例.采用1-2个足背纵行直切口.内固定材料包括克氏针和螺钉及接骨板.结果:10例损伤患者得到0.5-2年的随访..依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足评分标准进行评定.10例患者中良好9例,,差1例.结论:切开复位治疗Lisfranc骨折脱位可取得良好效果.
目的:探索与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实验利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骨科在2009年1月1日~2016年5月1日这段期间内诊断治疗的肩胛骨骨折患者共计26例,记录比较肩胛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的一般情况以及治疗后Hardegger功能评分,以此来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后Hardegger功能评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肩胛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且能够显著改善治疗后Hardegger功能评分情况,对肩胛骨骨折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使用与推广。
什么是膝关节骨关节炎?骨关节炎是关节退行性疾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骨质增生、骨刺、退行性骨关节炎、变性性骨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或骨关节病。该病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病变。骨关节炎以手的远端和近端指间关节、膝、肘和肩关节以及脊柱关节容易受累,多见于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主要症状是疼痛及功能障碍,表现为:关节疼痛,早晨起床时关节有僵硬感,重者关节不能直伸,关节肿胀,关节运动时有响声,触摸关节有发热感,行走困难。为什么?老年人最易患骨关节炎。在骨关节炎发病因素中,年龄和肥胖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生命活动中早期遭受的骨损伤在多年后才出现骨性关节炎,随着年龄增长,供应关节的血液减少,软骨营养减少,加上肥胖后负重分布的改变而发生骨关节炎。怎么办?早期、及时、恰当及规律的治疗是改善骨性关节炎的关键。虽然不能根治骨关节炎,但是通过早期积极的治疗能达到减轻疼痛、延缓病程发展,改善关节功能,预防残疾。早期可以采取药物治疗、以及功能康复和理疗,晚期可以多手段联合治疗,严重者可以采用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消炎止痛类药物(非甾体类和甾体类) 特异性药物,也称改善病情药物(氨基葡萄糖和透明质酸等) 手术治疗:关节镜治疗:关节镜手术可以提供更小的手术创伤、更快的术后恢复、更佳的手术耐受性。关节镜治疗骨性关节炎,可以对关节内进行全方位的清洗,主要清除引起疼痛和炎症的组织碎片;清扫容易产生积液和肿胀的滑膜;清理破损的关节软骨和半月板;磨削关节内增生的骨赘,从而缓解症状。特点:创伤小,住院时间短(2-3天)。 微创胫骨高位截骨:截骨术可以通过矫正下肢力线,转移内侧负重面,同时可辅助关节镜清理。特点: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费用较关节置换低。关节置换:当骨性关节炎越来越严重,影响正常功能以后即考虑关节置换。如何预防?1、 科学锻炼: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关节超负荷受压或运动,如登攀高楼高山运动;注意平衡饮食;适当运动,如步行、拳操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推荐游泳运动。2、 超体重者宜控制饮食,增加活动,减轻体重,以利于减轻关节负重。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闭合复位技巧,并总结相关的经验体会。 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PFNA手术治疗,男37例,女61例;年龄63~101岁,平均80.6岁。骨折按AO分型:31A2型60例,31A3型38例;按改良Evans分型:ⅡA型25例,ⅡB型31例,Ⅲ型42例。术前评估患者影像资料,通过牵引、内旋、后侧支撑以及撬拨等方法进行闭合复位,选择合适的用PFNA进行内固定。应用Fogagnolo标准评价复位质量,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 结果 90例(91.3%)患者获得12~48个月,平均27.4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8~16周,平均10周。患者术后平均8周(6~16周)可完全负重行走。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内翻畸形、股骨头切割及断钉发生。骨折复位评价:优78例,可12例。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56例,良20例,中14例,优良率为84.4%。 结论 通过介绍的复位技巧,可以使骨折获得良好复位,并能够顺利地应用PFNA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跟骨锁定板结合骨修复材料植骨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32足)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跟骨外侧L形入路切开,在跟骨外侧壁开窗后复位塌陷的关节面,骨缺损处用致密颗粒状骨修复材料植骨后再行跟骨锁定板内固定,术后X线片上测量B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高度,与术前进行比较。按照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后足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后功能进行手术效果评价。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11~30个月(平均18个月)的随访。对比手术前后Bhler角、 Gissane角、跟骨宽度及高度各项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照AOFAS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10足,良18足,可4足,优良率87.5%。结论:跟骨锁定板结合骨修复材料植骨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能够复位塌陷的跟骨关节面,固定牢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和负重,并发症少,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