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肿是乳腺门诊中最常见的主诉。大约7~10%的育龄期会出现有症状的囊肿。大部分的乳腺囊肿属于正常发育和褪化过程中的失常。囊肿本身并不是癌前病变,不需切除。但其与后续乳腺癌的发病率的提高有着确定的关系。尽管幅度较小,对于多数患者而言随访应进行双侧乳房的标准检查。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多发生在较大的乳晕下乳管内,是引起浆液性或血性溢液的最常见病变。大约一半其溢液是血性的,而另一半是浆液性的。单发的乳头状瘤不是癌前病变,但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则与乳腺癌风险增高有关。
副乳是一种乳房发育异常。正常女性在最初的乳线上有6~8对乳房,从腋窝到腹股沟,但在出生之前仅存胸前的一对乳房,其余的都应褪化。但许多人在腋窝会残存一对小乳房,有的有乳头。通常无需处理。会随月经周期发生生理性胀痛,在怀孕及哺乳期,副乳也会泌乳。其内部结构与正常乳腺一样,因此也有可能患乳腺的各种疾病,但无需预防性切除。
隆胸分注射丰胸和假体植入丰胸。注射丰胸已证实会增加患癌风险,已被全球叫停。目前应用的主要是硅胶胶体植入隆胸。1963年美国人第一次将硅胶假体应用于隆胸术。60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文献资料证明硅胶假体不会增加 乳腺癌的发生率,也不会对隆胸术后的母乳喂养构成危害,也不会对未出生的胎儿造成任何危险。硅胶胶体可能引起的主要问题是局部并发症,包括假体破裂、包膜挛缩、感染及疼痛等,不会对生命构成危害。且假体不可能终生无限使用,植入的时间越长,破裂的概率越大。
每半年检查:乳腺弹性彩超,双侧腋窝、锁骨上、胸骨旁淋巴结彩超,肝胆胰脾彩超。血常规、生化全项、CA153、CA125、CEA。(空腹)每一年检查:除上述检查,追加肺部CT,妇科阴检和阴式彩超,酌情或最好头部CT、全腹CT。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建议每三年检查全身骨扫描。
专科检查:甲状腺弹性彩超+颈部淋巴结彩超甲功五项+甲状腺球蛋白(心慌,发热,颈部疼痛,甲状腺术后必查,其他酌情,空腹)就诊及预约手术:预约乳腺外科专家面诊(微信哈医大一院挂号平台)好大夫在线,选择电话在线或图文问诊。备注:住院患者及一名陪护家属,需要:新冠核酸+抗体两项检测(本院为准,7天之内)。门诊就诊不需要。
专科检查:30岁以上,乳腺弹性彩超+乳腺钼靶(双侧)30岁以下,乳腺弹性彩超单乳管乳头溢液,乳腺弹性彩超+乳腺钼靶(双侧),加做患侧乳腺钼靶导管造影。检查地点:如果在哈医大一院检查,可以先挂老年全科诊室,开单(根据病情选择以上之一)外院以上检查(根据病情选择以上之一)。就诊及预约手术:预约乳腺外科专家面诊(微信哈医大一院挂号平台)好大夫在线,选择电话在线或图文问诊。备注:住院患者及一名陪护家属,需要:新冠核酸+抗体两项检测(本院为准,7天之内)。门诊就诊不需要。
笔者近日遇一甲状腺癌病例,2006年在当地第一次手术,术中未做病理,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病理回报甲状腺癌,同年又入某三甲医院行二次补充手术,术后声音嘶哑半年余。十年来在当地间断复查无异常,2019年末在我院复查提示复发,并经穿刺病理证实甲状腺癌。辗转各大医院一月余,各大医院医生均以风险太高婉拒病人,由于残留甲状腺较多,同位素治疗也无法施行。病人及家属治疗愿望强烈,门诊向病人及家属交代风险后收入我科。术前系统评估检查后发现手术难度比预想要更为困难,病人术前右侧声带麻痹,甲状腺左右残留较多,双侧中央组淋巴结转移增大融合。向病人及家属充分交代风险后实施手术,手术探查发现病人右侧喉返神经被肿瘤组织压迫侵袭,神经监测无信号。手术过程进行艰难,在神经监测引导下完整游离右侧喉返神经后,病人监测信号逐步恢复增强,同时顺利切除左右残余甲状腺及双侧中央组淋巴结。术后顺利拔管,患者恢复顺利,十分满意,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甲状腺癌由于预后较好,许多人并不以为意,认为手术无关紧要。不同级别医院,各类普外科医生都大量开展,造成甲状腺术式五花八门,给后续治疗,随访带来极大的困难,并且大大增加了术后复发率,并且给再次手术带来极大风险。甲状腺手术并发症一旦发生,将会给病人生活质量带来严重伤害,这种例子举不胜举。甲状腺手术是精细手术,甲状腺癌的初始治疗也就是手术治疗直接决定了术后病人的生存及生活质量,所以说,甲状腺手术从来都不是简单手术,甲状腺全切属于四级手术,手术难度个体差异很大。在狭小的空间内,要把甲状腺全部切除,而把毗邻的四枚甲状旁腺,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外支全部保留,同时不损伤气管食管等周边脏器,有时候真的很难,是体现外科医生技艺的标志之一。 术前评估3 术前评估4 术前评估5 术中迷走神经信号完整 术中喉返神经信号恢复 术中病理 切口 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胸骨后甲状腺肿并不少见,手术具有相当的难度,是考验外科医生手技,心理素质,性格以及手术策略的绝佳方式,稍有不慎,会引起神经损伤,声音嘶哑甚至手术粗暴而导致致命性大出血,在无名动脉附近有时止血相当困难。术中神经监测的使用能够大大降低神经损伤的风险,强烈推荐使用。左侧的巨大胸骨后甲状腺肿还要注意食道的损伤,术前留置胃管有利于术中标记食道,一定要沉稳仔细,认真谨慎再谨慎。不能着急。手术顺利,避免开胸。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近几十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一直位居女性肿瘤的首位。预防乳腺癌发生,应先了解乳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那么,引起乳腺癌的原因有哪些呢?乳腺癌发病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不能用单因素解释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目前普遍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潮早、绝经晚研究发现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与大于17岁相比,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2.2倍。闭经年龄大于55岁比小于45岁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二、遗传因素研究发现,若母亲在绝经前曾患双侧乳腺癌,女儿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为一般妇女的9倍。但需要强调的是,乳腺癌并不是直接遗传,而是一种“癌症素质”的遗传,乳腺癌患者的亲属只是比一般人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要大,而并非一定患乳腺癌。三、婚育因素研究表明,女性终身未婚者发生乳癌的危险为婚者的2倍,虽婚而不育或第一胎在30岁以后亦为不利因素。四、电离辐射乳腺对电离辐射致癌活性较敏感。辐射的效应有累加性,多次小剂量暴露与一次大剂量暴露的危险程度相同。五、饮食习惯因素不健康的“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习惯,是导致乳腺癌的发病率增加的高危因素之一。六、生活方式因素一些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女性缺乏体育锻炼,接触阳光少;有些女性喜欢戴较紧的乳罩,长时间不给乳腺“松绑”。这些因素都与乳腺疾病有关。七、精神因素据调查,性格内向,精神长期抑郁,生活压力大,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因素。八、激素因素雌激素刺激乳房腺体上皮细胞过度增生,是造成乳癌的重要原因,常使用激素用品及妇女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危险。九、药物因素有些药物如降压药利血平、吩噻唑等有增加乳腺癌患病率的作用。有些保健品、护肤品中含有致癌成分,在使用中也要特别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