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两位综合医院的心身科主任介绍,他们在门诊的时候有很大的局限,因为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以及抗焦虑抑郁药物时,很容易因为起效太慢,病人脱落。 简单说就是,病人认为没有效果,不治了。 这就牵涉到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为什么精神科的药物起效那么慢? 更准确的说,是一些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抗强迫药物,起效比较慢。 为了防止病人出现等不及治疗效果出现就放弃治疗的情况,提前沟通,及时告知,就是特别重要的事了。只有病人充分了解药物治疗的规律,才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服药和治疗的依从性。 要说精神科的药物为什么起效慢,原因还不是特别明了。但不能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解释,因为药物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半衰期,主要还是血液里的药物浓度问题。 而精神疾病的病根,主要还在大脑里。药物从血液到大脑,突破血脑屏障是一个重要问题。进入大脑以后,还必须要继续抵达异常脑区,并且精细化调整神经细胞活动,以及调节神经递质分泌过程。 所有的精神疾病都牵涉到大脑内部极为精细的功能紊乱,所以无论是打针还是吃药,都属于大水漫灌,很难一时间精准作用于大脑内部复发的神经系统。 除非来一针安定,差不多一下子整个大脑皮层抑制掉,病人很快睡着了。或者是电休克,直接影响大脑电生理,给大脑来一次死机重启。 只有这两类方法效果会比较快一些。 但是这两种方法也太粗糙了,给敌人以饱和式全覆盖打击。又有点像心理治疗中的冲击疗法。 所以作用也很有限。 精神科还是需要更加精准,更加直接,更加高效的药物。就像是六脉神剑,哪里不快打哪里。 我也在思考,未来的精神科药物,要么是大脑给药?各个脑区插管扎针,那可是高度精尖的细致活。 现在已经有的是一些物理疗法,比如经颅磁刺激,比如直流电。只不过效果还是比较差。 tips:大部分精神科药物起效比较慢,一般情况下,需要四个周左右才能有明显的效果,一定要坚持治疗,尤其是刚开始服药的时候,发现没有效果,千万不要放弃。同时,一开始没有出现治疗效果,但是副作用却出来了,比如头晕,恶心,呕吐,心慌,乏力,嗜睡,行走不稳,等,也一定要密切观察。 有以上的问题不要紧张,千万不要自己停药减药。任何时候都要跟自己的医生保持良好沟通,所以一定要及时复诊。
孤独症(自闭症)患者福利:天津安定免费招募患者 天津市安定医院正在全国招募孤独症患者,使用阿立哌唑口服液治疗儿童青少年孤独症,研究阿立哌唑口服液对孤独症患者的易激惹,情绪不稳,自伤行为等的疗效。 如果有患者需要,可与我联系,也可自行联系天津市安定医院儿童科。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 图片加载失败图片加载失败
最近回答患者提问,有几个问题具有代表意义,整理如下。1.问:我原本是个乐观开朗的人,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呢?答:抑郁症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发病与性格没有必然联系,只能说内向的人容易得抑郁症,但并不是说外向的人,活泼开朗的人就绝对不会得抑郁症。相反,很多乐观开朗风趣幽默的人都是重度抑郁症患者。2.问:我也没碰到什么不开心的事,生活压力经济压力也不大,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呢?答:抑郁症与诱发事件没有必然联系,诱发因素或发病前事件只是一个诱因,不是抑郁症发病的根本原因。抑郁症的发病可以有明确的诱因,但也完全可以没有任何诱因,因为抑郁症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很多生活幸福、家庭美满、工作稳定的人患有抑郁症,这是很常见的,可能的原因一是所谓的“幸福美满”都是外人评价,与实际情况或许不相符合;二是抑郁症确实是“富贵病”“高文化病”,抑郁症确实有这样的特点:在大城市发病率更高、越高文化人群中发病率越高、越高收入群体发病率越高、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但这跟发达地区精神病学发展较好、抑郁症知识普及好、抑郁症识别率高、富裕人群对心理健康更为重视且更加积极求治有很大关系。三是,抑郁症分为两种,一种是有事情导致的,比如负性事件、疾病,另一种是无上述原因出现的抑郁症。狭义的抑郁症指的是后一种,它的出现跟碰到不开心的事、压力大等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3.抑郁症到底是怎么出现的?答: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不明,至今我们知道的只是一些影响因素,比如遗传、环境、童年精力、教育背景、父母关系、性格类型、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等等,当然孕产妇及女性患者还有月经周期、激素分泌、孕产期内外变化等因素,都可以造成抑郁症的发生。最新的研究发现,比如炎症因子、肠道菌群、行为遗传学等,也都对抑郁症的发生产生一定的影响。4.抑郁症会遗传吗?我的妻子的母亲有抑郁症,她没有,目前怀孕了,能要这个孩子吗?答:抑郁症具有遗传性,但并不是遗传疾病,这个是要明确区分的!也就是说,抑郁症是个多基因影响,但并不是一个遗传性疾病;虽然遗传对抑郁症的发病有影响,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的环境、教育的影响。与其担心抑郁症的遗传,不如树立信心,家庭和谐,共同给孩子打造一个幸福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另外,如果您的爱人没有抑郁症,那么就大可不必担心抑郁症的遗传问题,生出来抑郁症以及其他任何精神障碍的概率,是低于其他先天性遗传疾病的;与其担心孩子生出来有抑郁症(这个会在孩子十几岁以后乃至成年后才会出现),不如担心和筛查排除其他先天性遗传病!5.抑郁症用吃药吗?答:轻度抑郁症可以选择不吃药,中度抑郁症最好吃药,重度抑郁症必须吃药,有自杀念头建议开放病房住院,有自杀行为建议封闭病房住院,有自杀行为并且伴随精神症状必须封闭病房住院。6.很多专家建议抑郁症不要吃药,您认为呢?答:我碰到几个其他科室医生,如中医科神经内科骨外科甚至心理科等同仁,坚持认为抑郁症不用吃药。这只能说隔行如隔山,如果坚持认为抑郁症是活该,抑郁症是性格有缺陷,抑郁症就是不够坚强,抑郁症不用吃药自己调整调整就好了,那么这样的人,毫不客气地说,可能是行业内的巨人,但却是行业外的侏儒。抑郁症的服药必要性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7.抑郁症需要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吗?答:轻中度抑郁症是可以配合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这是很好的治疗方式。重度抑郁症深陷病态思维和认知模式中,恐怕很难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来解决问题。而且行业规则也建议重度抑郁症最好药物治疗,不能心理咨询。当然了,重度抑郁症在治疗稳定病情减轻后,是可以继续参加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8.抑郁症除了吃药,还有别的治疗方法吗?答:有的!比如安定医院的电休克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经颅磁刺激、音乐疗法等物理疗法,认知心理治疗、团体心理咨询等心理治疗方法,沙盘、工娱等康复疗法,等等。其中对于重度抑郁症,尤其是难治性抑郁症,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电休克。电休克对于治疗抑郁症有着神奇的效果。9.抑郁症服药之后好了,能够自己停药吗?答:不能!一定要维持治疗,并且在医生指导下缓慢减药,病情稳定6个月到1年以上才能考虑停药。10.中药,针灸等能够治疗抑郁症吗?答:目前还没有可靠而且疗效肯定的中医治疗抑郁症方法,中药及针灸等中医方法,只能对症辅助抗抑郁药物治疗,但不可替代抗抑郁药物的关键作用!所以,“中医粉”可以在服用抗抑郁时适当服用中成药物调整身体,针灸按摩推拿等强身健体,甚至练习太极拳等来增加活动量,从而达到缓解抑郁的效果。11.保健品可以治疗抑郁症吗?答:目前所有的保健品都不能治疗抑郁症,凡是打着“治疗抑郁症”为旗帜的保健品,肯定是骗子,千万不要相信。本文系罗国帅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最近一段时间心情不好、总是悲观失落、什么事都没兴趣、整天闷闷不乐开心不起来,同时出现焦虑烦躁、容易发脾气,食欲异常(比如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和睡眠问题(失眠多梦),甚至出现了活着没意思、不想活了、计划自杀乃至实施自杀,那么就需要高度警惕:您或是您的家人朋友可能患有抑郁症了! 那么,迅速有效的抑郁症诊断标准就非常重要了。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学校医院,以及所有的工作单位里,出现抑郁患者我们都要高度警惕,因为抑郁症一旦被非精神科医生的普通大众都发现了,那么肯定意味着这个人的抑郁症已经相当严重了。自杀,以及随之而来的死亡问题,同时还存在着对周围人心理影响问题,都是严重的社会问题。 有感于此,在推出《抑郁症诊断标准-科普版》以后,我一直在思考,继续用更加通俗、易懂、老百姓人人都听得懂听得明白的话,来写一个《抑郁症诊断标准-白话版》。 总结成为一句话,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只需要牢记“2+2+2”原则,就能迅速识别、及时发现、准确处置抑郁症患者的问题及线索!“2+2+2”指的是:2条核心症状+2条伴随症状+2周病程。 现在将《抑郁症诊断标准-白话版》附录如下——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白话版 第一,符合3大核心症状中的2项: 1.心情差,闷闷不乐,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愁眉苦脸,垂头丧气,唉声叹气。 2.对以前爱做的事不感兴趣了,以前可以开心的事感觉不开心了,什么都觉得不想做,什么都觉得没意思。 3.容易感觉到疲劳,总是感到心累,白天没有精神头,做一点点事就累的想要躺下。 第二,伴随症状7项: 1.注意力不集中,跟他说话要反应半天,总爱走神,学习工作或看电视看报纸持续不了多长时间。 2.觉得自己很差,觉得自己什么都是错的,自卑,觉得自己很渺小,能力很差,外表很差,各种方面都不如别人,觉得自己很笨,严重时觉得自己拖累了家人,实现不了家人的期望等。 3.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错误造成的,比如考试失败、失恋、离婚等都是自己不好,自己有罪,悔恨,自责,内疚,同时觉得自己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觉得自己没有用,做什么都做不好,自己是一个无用的人。 4.看不到未来,觉得活着很痛苦,看任何事都很悲观,对事情、对未来没有希望,觉得每天生活在绝望中。 5.觉得活着极为痛苦,活不下去了,感觉活着没意思,每天都开心不起来、还不如死了算了,于是深陷自杀观念中,严重时会出现自杀、自伤行为。 6.出现各种睡眠问题,比如入睡困难,早醒,睡眠时间短,眠浅,易醒,多梦,做噩梦,同时睡眠障碍之后伴随有醒来后疲乏,头痛,头晕,头胀,浑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脾气大,总心烦,对失眠特别焦虑不安,一到晚上要睡觉就特别痛苦。 7.食欲问题:大多数人出现食欲下降,不思饮食,吃饭不香,没有胃口,吃两口就饱了,吃多了消化不动、胃胀难受,几天不吃饭不喝水,总躺床上一动不动,体重下降。也有人出现食欲增加,或是食欲降低与暴饮暴食交替出现等症状。 病程标准:上述症状出现2周以上。 诊断: 如果以上症状具有“2+2+2”,就可以诊断抑郁症:也就是说,2条核心症状,2条伴随症状,2周病程,那就是抑郁症。 最近回答患者提问,有几个问题具有代表意义,整理如下。 1.问:我原本是个乐观开朗的人,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呢? 答:抑郁症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发病与性格没有必然联系,只能说内向的人容易得抑郁症,但并不是说外向的人,活泼开朗的人就绝对不会得抑郁症。相反,很多乐观开朗风趣幽默的人都是重度抑郁症患者。 2.问:我也没碰到什么不开心的事,生活压力经济压力也不大,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呢? 答:抑郁症与诱发事件没有必然联系,诱发因素或发病前事件只是一个诱因,不是抑郁症发病的根本原因。抑郁症的发病可以有明确的诱因,但也完全可以没有任何诱因,因为抑郁症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很多生活幸福、家庭美满、工作稳定的人患有抑郁症,这是很常见的,可能的原因一是所谓的“幸福美满”都是外人评价,与实际情况或许不相符合;二是抑郁症确实是“富贵病”“高文化病”,抑郁症确实有这样的特点:在大城市发病率更高、越高文化人群中发病率越高、越高收入群体发病率越高、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但这跟发达地区精神病学发展较好、抑郁症知识普及好、抑郁症识别率高、富裕人群对心理健康更为重视且更加积极求治有很大关系。三是,抑郁症分为两种,一种是有事情导致的,比如负性事件、疾病,另一种是无上述原因出现的抑郁症。狭义的抑郁症指的是后一种,它的出现跟碰到不开心的事、压力大等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3.抑郁症到底是怎么出现的? 答: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不明,至今我们知道的只是一些影响因素,比如遗传、环境、童年精力、教育背景、父母关系、性格类型、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等等,当然孕产妇及女性患者还有月经周期、激素分泌、孕产期内外变化等因素,都可以造成抑郁症的发生。最新的研究发现,比如炎症因子、肠道菌群、行为遗传学等,也都对抑郁症的发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4.抑郁症会遗传吗?我的妻子的母亲有抑郁症,她没有,目前怀孕了,能要这个孩子吗? 答:抑郁症具有遗传性,但并不是遗传疾病,这个是要明确区分的!也就是说,抑郁症是个多基因影响,但并不是一个遗传性疾病;虽然遗传对抑郁症的发病有影响,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的环境、教育的影响。与其担心抑郁症的遗传,不如树立信心,家庭和谐,共同给孩子打造一个幸福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另外,如果您的爱人没有抑郁症,那么就完全不必担心抑郁症的遗传问题,生出来抑郁症以及其他任何精神障碍的概率,是低于其他先天性遗传疾病的;与其担心孩子生出来有抑郁症(这个会在孩子十几岁以后乃至成年后才会出现),不如担心和筛查排除其他先天性遗传病! 5.抑郁症用吃药吗? 答:轻度抑郁症可以选择不吃药,中度抑郁症最好吃药,重度抑郁症必须吃药,有自杀念头建议开放病房住院,有自杀行为建议封闭病房住院,有自杀行为并且伴随精神症状必须封闭病房住院。 6.很多专家建议抑郁症不要吃药,您认为呢? 答:我碰到很多其他科室医生,如中医科神经内科骨外科甚至心理科等同仁,坚持认为抑郁症不用吃药。这只能说隔行如隔山,如果坚持认为抑郁症是活该,抑郁症是性格有缺陷,抑郁症就是不够坚强,抑郁症不用吃药自己调整调整就好了,那么这样的人,毫不客气地说,可能是行业内的巨人,但却是行业外的侏儒。抑郁症的服药必要性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 7.抑郁症需要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吗? 答:轻中度抑郁症是可以配合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这是很好的治疗方式。重度抑郁症深陷病态思维和认知模式中,恐怕很难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来解决问题。而且行业规则也建议重度抑郁症最好药物治疗,不能心理咨询。当然了,重度抑郁症在治疗稳定病情减轻后,是可以继续参加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 8.抑郁症除了吃药,还有别的治疗方法吗? 答:有的!比如安定医院的电休克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经颅磁刺激、音乐疗法等物理疗法,认知心理治疗、团体心理咨询等心理治疗方法,沙盘、工娱等康复疗法,等等。其中对于重度抑郁症,尤其是难治性抑郁症,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电休克。电休克对于治疗抑郁症有着神奇的效果。 9.抑郁症服药之后好了,能够自己停药吗? 答:不能!一定要维持治疗,并且在医生指导下缓慢减药,病情稳定6个月到1年以上才能考虑停药。 10.中药,针灸等能够治疗抑郁症吗? 答:目前还没有可靠而且疗效肯定的中医治疗抑郁症方法,中药及针灸等中医方法,只能对症辅助抗抑郁药物治疗,但不可替代抗抑郁药物的关键作用!所以,“中医粉”可以在服用抗抑郁时适当服用中成药物调整身体,针灸按摩推拿等强身健体,甚至练习太极拳等来增加活动量,从而达到缓解抑郁的效果。 11.保健品可以治疗抑郁症吗? 答:目前所有的保健品都不能治疗抑郁症,凡是打着“治疗抑郁症”为旗帜的保健品,肯定是骗子,千万不要相信。 愿每一个抑郁症都能在系统治疗后,早日康复! 阅读 1 | 点赞 0 本文系罗国帅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从5月初开始陆续有家长及考生向我咨询,除了考试压力大、紧张、失眠、厌学情绪外,还有很多学生出现了抑郁、躁狂等精神心理问题。所以我一直希望写一点关于高考学生心理问题对症处理的科普文章。只是时间有限,最近几天忙个不停,实在抽不出空来。今天就以“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方式,针对具体的症状或问题给出具体的建议或意见,简单的写一写如何健康积极的度过高考前最后的一个月。1.出现抑郁情绪,悲观失望,痛苦失落。——如果比较轻微,请自己调节,并且努力学习,把关注的重点从担心未来方面,转移到不停学习上来!牢记一点“与其担心未来,不如努力现在”“多做一道题目,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家长也要适当引导,减轻压力,转移其抑郁情绪,引导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适度的畅想未来,但不要过分地让孩子沉溺于对高考的恐惧和对未来生活的紧张焦虑中。2.如果抑郁情绪比较重,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请一定要及时就医,使用抗抑郁治疗!——因为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必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迅速控制抑郁情绪,健康永远是最重要的;第二,考生如果深陷抑郁困扰,尤其是有自杀等严重消极想法,一定要药物治疗,防止出现意外!第三,提高情绪,改善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问题,最终才可以适当的提高成绩。3.过分敏感,因小事冲父母发火,大喊大叫,甚至不吃饭,关在屋子里不出门,不说话,严重时不去上学。——家长要及时沟通,不要过分苛求考生诸如“不尊师长”“脾气古怪”“长大了变了”“不听话了”“变坏了”等等问题!千万要学会暂时放下!放下争执,放下不满,放下父母架子,然后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了解他。只有了解他的内心想法,你才能知道如何有效地、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帮助他!而且也没必要非要在高考前解决一切的家庭矛盾、青春期问题、叛逆性和其他问题,不妨引导孩子“先放下来,等高考之后再来解决吧”。4.轻躁狂发作——碰到三个轻躁狂发作的孩子了,每天过得非常快乐,兴奋话多,学习速度快,反应敏捷,才思泉涌,记忆力好,精力无极限。这些是好事,但不好的就是注意力差,很难专注在学习上,兴趣转移快,对高考没有紧张感和紧迫感。这个时候,我的处理意见是,引导孩子把专注力放到高考上,暂时不去管轻躁狂的事情,告诉他目前的病情或他的状态有利有弊:一般这个时候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特别强,很快就能够领悟“要发挥目前的兴奋状态的优势,考个好成绩,等高考之后再到医院就诊”。5.恋爱问题——这个问题太多太常见了。父母老师的主观痛苦感永远大于孩子!没办法,谁让我们的父母家长都做惯了“奶妈”呢。我的建议是:与其这时候打的鸡飞狗跳,不如放下,暂时不再去计较什么恋爱问题,还是把重心放到高考上。“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的口号具有借鉴意义,在高考还有1个月的时候,“一切为了高考为了一切高考”。6.同性恋问题——这个具体不太好说,但是我的建议还是尊重孩子的选择,针对不同的状况,都放到高考后再说!7.强迫、焦虑问题——这个如果比较轻,就不要管它。如果比较重,还是建议及时就诊,准确用药,控制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降低焦虑水平。8.失眠问题——这个太常见了,高考前一天不睡觉可以接受,但是持续几天十几天不睡觉,那就要及时干预了,建议用些疏肝解郁胶囊、安神补脑液等中成药帮助。9.保健品问题——建议不要吃,比如生命一百号,脑黑金,乃至于什么大力丸牌蚁力神,坑你没商量药酒,嚼着吃的虫草,等等。最好还是以平衡饮食来改善营养,提高健康。本文系罗国帅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今天碰到一个抑郁症的早期症状患者,就想结合病例简单谈谈抑郁症的极早期的一些症状特征。同时说一说最近碰到的几个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以及躯体化障碍的早期症状的患者。病例1是几个具有抑郁早期表现的患者的总结,不指代任何人——病人女,18岁,大学生,病前性格开朗,在同学家长面前给人以活泼、外向、积极、乐观的美好印象,兴趣广泛,朋友多,热爱唱歌跳舞等活动,学习成绩好,最近一周无明显诱因出现想法多,总爱胡思乱想,情绪低落,不愿出门,食欲下降,总是开心不起来,对以前的爱好也不那么感兴趣了,睡眠不好,体力下降。无自杀念头。症状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显示:轻度抑郁。这个病例我一开始首先考虑肯定是抑郁症,主要考虑是“一个原本活泼开朗的人变得不活泼不开朗了”,这很有意义,比病前内向的人来说,更影响到了她的学习、生活,所以也更为严重。但是诊断抑郁症发病时间上还不够,而且深入询问之下,发病前都没有类似的情绪低落的经历。当然我也想,这到底是不是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毕竟以性别、年龄等来看,确实符合一些流行病学的特征。更为关键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完全排除抑郁(情感障碍谱系疾病)与精神分裂症(分裂症谱系疾病)具有一些相关性:通俗点说,就是抑郁症也可能发展成为精神分裂症,尤其是病人的早期症状如“想法多、懒散、不爱出门、不愿见人”这种既可能是抑郁症的早期表现,又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表现,而患者的知情意完全协调一致、社会功能几乎未受到什么影响的条件下,谁也不好说这些病人到底将来会不会成为精神分裂症。尤其还要说的是,抑郁症严重时会有幻听、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最近收治的病人中好几个目前完全就是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症患者。——当然这种鉴别就过于专业了。我想表达的是,抑郁症的极早期症状,可以是“想法多”,可以是“情绪低”,可以是“食欲下降”。最近还碰到一例以“严重失眠”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当然她已经是十几年的老病号了。但是仔细询问,我觉得她一开始的症状表现,其实还是抑郁症,失眠只是伴随症状。只是她当时不愿意承认抑郁的诊断,依从性差,医生开具的抗抑郁药物她不吃,只服用镇静催眠药,结果十多年一直都是严重失眠状态。最近也碰到了很多个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的患者,大多也是高中、大学的女患者。早期症状主要是“变得敏感、爱猜疑了”,“觉得总有人针对她”,“与同学关系不好了”,“总觉得有男生喜欢她”,“别人看她的眼神不对了”,“别人看她一眼都不行”,“感觉所处的环境不真实”,“觉得有些耳鸣”,“能听到脑海里有电流声”,“愣神,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了”,“变得懒散了,不愿意出门了”,“不爱干净,衣服袜子好几天不洗不换了”。等等。其中的几个具有典型意义,比如“怀疑有人针对她”、“脑海里听到电流声”、“总觉得有人喜欢她”、“觉得环境变得不太真实了”,等等。仔细去深入挖掘,就是早期的幻听、妄想。当然比如“变的懒散”“不爱干净”“不愿意出门”也是明确的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症状(早期症状),但是这些症状的诊断意义不大,尤其是很难与其他疾病如抑郁症,其他心理问题如青春期逆反心理、厌学、沉迷网络等相鉴别。当然最近也碰到了一例很典型的精神分裂症:咨询者为其外甥女问诊,所提供的病史资料是“患者目前总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觉得那个声音命令她做事情,总觉得有人要害她,在家里不敢出门”。——对此我的建议只能是:尽早去精神科诊断治疗。最近很多躯体化障碍患者一直通过各种方式追问,对于一些躯体化障碍的早期症状,我也做个总结如下:很多躯体化的早期症状,都是各种不典型的躯体不适,尤其是离奇、古怪的躯体不适,比如“头晕的邪乎,躺着就好,站着就晕”,“身上乱抖的诡异,这跳一下,那跳一下”,“血管有异常感觉”,“心脏砰砰乱跳”,“肚子怦怦乱跳”,“嗓子里总有痰液”,“耳鸣”,此外还有:头痛,头胀,胸闷,胃肠道不适,手麻,骨头响,脚后跟疼,腰疼,腿疼,颈椎疼,颈肩疼,等等等等。然后这些症状虽然都是躯体不适,但穷尽所有的检查化验,结果都找不到有异常、或找到的异常不对口、或找到的对口的异常根本不那么严重。举例子说,有个病人总觉得心慌、难受,去医院做了心电图、心脏彩超,根本没事;心慌发作时测量心率和心电图都没问题;病情五六年后,再做心电图偶有窦性心律不齐,但不严重,根本无法解释他的心慌难受;全身大检查,各项你能想象得出来的检查化验都做了,结果就是查不出来原因。最后我给他做了症状自评量表,结果就是躯体化障碍。躯体化障碍的早期发现可能无法做到,因为毕竟这是一个需要排除几乎所有其他想得到的疾病的前提下,才能做的诊断。但是其早期症状除了临床常见的“头晕头痛头胀耳鸣手麻心慌胃痛肚子胀骨头痛”,若有临床特别罕见甚至有些离奇古怪的症状,那就要首先考虑躯体化障碍了。本文系罗国帅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随着精神外科学的重新兴起,很多精神外科学技术的疗效得到了肯定。但是毫无疑问,这些技术还没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至今只有经颅磁刺激等少数技术在临床应用。即便是在我们医院,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已经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了很多年,但是实际疗效仍然没有得到一线医师尤其是广大患者的肯定。因为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第一,个体差异化太大,能够有效的似乎只有一小部分人,提示有个体敏感性或更深一步的差异。第二,起效时间过长,每个病人都需要做很多次治疗,才有可能有效,所以治疗依从性有时候会很差,家住的离天津比较远的病人可能基本无法系统参与治疗。第三,治疗费用不低,虽然目前已经在医保目录,但是每次治疗周期都挺长,每周要做三到五次,一到两个周为一个疗程(具体需要视病种和病情严重程度来定),每个病人需要做平均三到六个疗程才会有效,在药物及心理干预下,同时辅助rTMS,可能最快的可能也得做两个月左右才有效果,大大增加了医疗负担。除了重复经颅磁刺激,精神心理科治疗方法中,另外还有心理咨询、音乐治疗、生物反馈、康复训练等等疗法,都有类似的局限。效果不太理想,起效慢,个体差异化高,费用高。这些缺点导致了rTMS在临床推广上遇到了很大的挫折。虽然这项技术已经获得了很多国家的批准,但临床应用并不是很理想。举例来说明RTMS的作用范围有限。比如美国的指南中:每天一次、为期4-6周(共20-30次)的前额叶经颅磁刺激(TMS)已获FDA批准,用于治疗对抗抑郁药应答不佳的成人重性抑郁患者。——但是对于这类成人重性抑郁患者、抗抑郁药物疗效不佳,我们更倾向于用mECT(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了:无抽搐电休克的治疗效果肯定,起效快,费用低,安全性可,不仅我院住院患者可以做,门诊患者也可以做。但是,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正规途径还在苦苦摸索的时候,市面上开始出现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精神患者行为能力尤其是判断能力下降、迫切希望驱除病痛、病急乱投医的心理缺点,开始打了他们的主意。有一个经介绍来咨询的患者跟我说了一下他的经历:患者男,34岁,MDD(重度抑郁)患者,病史7年,首次发病的时候用药物治疗效果挺好,其后自行断药后换用了几乎所有的药物效果都不佳,最后听了网上的广告,去广告上的医院做了几次“所谓的rTMS”,每次收费二三千;加上神经递质检测,神经递质干细胞靶向治疗,神经元复活疗法,一下花费了四五万!最近几年、十几年,这些民营医院打着高科技的幌子,做得虚假宣传、虚假广告已经太多了,很多人似乎已经对此屡见不鲜。比如沸沸扬扬的“魏则西事件”。所以,在精神外科学还没有真正成熟起来、走向临床应用的时候,千万要警惕一些不法分子的蠢蠢欲动!文末附上安定医院健康宣教内容:什么是rTMS治疗?它是如何起作用的?重复经颅磁刺激,简称rTMS,是一种新型、无创、安全的物理治疗方法。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磁脉冲,透过颅骨进入大脑皮层,对大脑与情绪和认知调节有关的区域(比如前额叶)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和认知。国外研究表明rTMS可以增加相关神经递质的周转率,增加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以及使失衡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正常化。rTMS治疗可用于哪些患者?目前此项治疗最常用于抑郁症,焦虑症和失眠的患者。合并药物治疗会取得更好效果。抗抑郁药和心理治疗通常作为抑郁症治疗的一线选择,然而上述治疗并非使所有患者获得满意疗效。对于难治性患者,或者对于不能耐受药物治疗,或不愿接受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rTMS可以作为替代治疗,rTMS还常常合并药物和(或)心理治疗从而进一步增强治疗抗抑郁效果。美国FDA已经于2008年批准rTMS用于难治性抑郁。另外有大量研究报道rTMS可用于部分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对于慢性疼痛和其他一些神经精神障碍也有报道。rTMS治疗过程和体验?由于rTMS使用磁脉冲,在治疗前患者必须去除一切对磁场敏感的物体(如首饰、信用卡等)。磁脉冲会产生轻微的噪音,患者通常不受明显干扰,患者也可以自备耳塞。患者取坐位,由治疗师确定线圈的位置,使其位于头皮附近合适位置;然后治疗师通过一些短脉冲测量患者的运动皮层阈值,从而确定治疗所需使用的能量大小,并开始治疗。阈值通常并不需要每次测量,但若药物剂量或治疗方案调整,可能影响到患者皮层癫痫阈值的话,则需要重新确定rTMS的运动阈值。rTMS治疗多久起效?疗程需要多长时间?起效时间因病种、合并用药和个体差异有很大不同,有些患者报告在几天之内,甚至治疗当日就能体会到效果,但对于多数患者通常需要2周左右时间,个别患者需要持续治疗4周以上才有效。由于使用的线圈和发放脉冲的数量不同,每次rTMS治疗的时长可能会略有不同,但每次通常在20分钟左右,治疗频率可以个体化调整。通常10次治疗为一个疗程,一般患者需要1-2个疗程以上的治疗才可巩固疗效。rTMS治疗的副作用有哪些?rTMS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其中可能出现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头痛、头皮疼痛不适感和面部抽动感觉,这些感觉通常比较轻微,不影响患者的生活。rTMS的副作用方面明显优于抗抑郁药,不会出现胃肠不适、口干、体重增加、困倦、性功能障碍等抗抑郁药相关副作用。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rTMS治疗会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但事实上发生率极低。临床医师通常会提前评估患者癫痫史、用药史以及当前合并用药情况,使得癫痫发作的风险降到最低。rTMS治疗的禁忌症?头部有不可拆卸的金属内置物的患者禁止rTMS治疗。因为治疗磁场会使得此金属物被加热、被移位或无法正常工作,进而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身体内其他金属内置物患者也尽可能不要进行rTMS治疗。其他一些不适合治疗的情况包括怀孕、颅脑疾病急性期和正在服用高剂量的降低癫痫阈值的药物,具体情况请咨询医生并填写患者筛查表。如何获得rTMS治疗?您可以来我院就诊,并通过门诊医生的评估,医生将为合适的患者开具此项治疗,并与电生理中心预约时间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目前青少年自残现象似乎不再像以前那么受到重视了。最近我一直在关注自残行为,搜集和积累了很多病例,发现了很多共性的东西,比如说:第一,以青春期的女孩多见;第二,自残多为冲动行为,并没有很多长期准备;第三,自残行为很多并不是以自杀为目的,自残与自杀没有必然的联系;第四,自残多数为拿刀划伤自己的胳膊;第五,也是最突出的,那就是自残的孩子,童年期都有负性事件,尤其是童年时父母离异、父母关系不好、分居等。(以下可以补充流行病学资料等)也许从心理学上来说:自残行为作为一个独立的精神病学症状或心理学现象,考虑与自杀的心理机制类似。比如弗洛伊德的“死本能”——自残基于自我惩罚,自杀基于自我毁灭。所以本质上,二者都是对自我的否定、不接受。(接下来可以补充更多心理学派的观点,比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等等)如果总结自残行为的动机,也许不外乎以下几类:1.自我惩罚或转移内心里的矛盾冲突:用肉体上的痛感来转移注意力,用以缓解精神痛苦,比如抑郁、焦虑、愤怒。青春期的孩子情绪体验深刻,一些激情发作暴烈迅速,难以控制。由于极为心灵极为痛苦,以及强烈的自恨,从而产生的自我惩罚行为。这些多见于童年经历过创伤、有很多心理阴影的孩子。行为带有冲动型人格障碍的特点。2.通过自残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得到别人的关爱,甚至来操纵别人。这种情况可见于带有边缘性人格障碍以及表演型、依赖型人格障碍色彩的孩子。核心的症状是安全感较低,过度依赖他人,顺从,对关注有较高要求。这些孩子可能多在童年时被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大,骄纵、宠溺较为严重。除了自残,还有很多人出现如厌食症、癔症发作等精神心理问题。3.快感体验:疼痛作为千百万年来人类进化的一种功能,根本作用是自我保护机制。疼痛提醒人们注意危险,躲避灾害,产生恐惧、害怕、逃避等心理及行为。但是当这种机制失调,疼痛不产生痛苦而是快乐感,那就可能会出现自残行为。这提示某些患者,可能确实是进化及身体机能出现了异常,疼痛可能会引起他们的欣快感,甚至有些人会因此成瘾。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有些知觉麻木、快感消失的人,比如重度抑郁症患者,痛苦可能可以帮他清醒,甚至帮助他确认自己还活着。可以大胆推测,抑郁症患者如果没有抑郁症存在,其自残行为可能带来的也是快感体验。所以,自残成瘾与抑郁症自残行为,可能是同一种机制,那就是身体伤害带来的不再是痛苦体验。4.不良模仿:毫无疑问,青少年的模仿是最强的,而且不良文化的传播非常迅速,一旦自残行为被某些亚文化圈子认为很酷,甚至认为是时尚,那么肯定会有孩子忍不住去试一下。比如美国多见的穿孔成瘾、伤疤成瘾等非常极端的、不良文化。作为结尾部分,附一个门诊碰到的病例,较为典型。病人女,17岁,高二学生。打扮如动漫人物,天气挺冷还穿着打扮如动漫人物,穿特别大的动漫裙子。爷爷奶奶陪诊。自述。2016年开始总是自残(让拉开袖子,左胳膊有二十多道伤口,已结痂;右胳膊无),自己不记事的时候父母离异,跟着父亲生活。其后父母各自组建家庭,父亲及后妈又生了一个弟弟,目前7岁,与小弟弟的关系很好。爸爸是海上工作,每年总要长时间出海,很少回来,亲妈与她联系少,平时几乎不来看她。目前与爷爷奶奶一起住。自诉“自残是突然间发生的”,“一个人待在屋子里,心里很烦就自残”,开始时对自残还有紧张害怕,现在无紧张,反而自残后有轻松感,觉得内心得到了释放。平时上学时觉得压抑,每天总感觉到自卑,好像什么都比别人差,但无情绪低落、悲观消极、自杀的想法及行为。对自残行为也知道不好,但总是控制不住,所以在学校里总去找心理医生倾诉,学校的心理医生刚开始不知道她的自残行为,最近发现后告知老师及家属。在老师要求下,爷爷奶奶带她来看病。奶奶补充:患者性格内向,老实,以前曾经成绩很好,小学及初中时都是班长,上了高中以后成绩下降,平时总爱打扮,周末或其他休息的时候花很长时间打扮自己,买很多(动漫)衣服,穿的像动漫人物,裙子很短,走在路上被很多人盯着看,说她她也不听。天气很冷也穿着短裙,冻感冒了也那样穿。平时在家里听话,不爱表达内心想法,是一个很好的孩子,即便有委屈也憋在心里。可以说,这些自残的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和自我伤害的精灵,愿你们都能够早日康复,摆脱病痛折磨,获得健康快乐的生活!
此观点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唐宏宇教授在我院做内部讲座交流时所提出的!当然,系统的停药减药是个非常漫长和复杂呢问题,如何科学规范的治疗,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具体的过程是:精神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病情稳定持续1年可以缓慢减量至完全停药,停药1个月就可以生孩子,关注我以及曾经很多因为这个问题咨询过的病友同志们,这确实是个好消息! 当然了,再次声明,具体的停药减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
患者女,39岁,未婚,中专,无工作主诉:自语自笑、生活懒散20年,伴冲动、反复洗手加重1年现病史:患者从1998年无明显诱因出现愣神,偶尔自语、自笑,沉默寡言,平时与父母基本无交流,不干家务活,长期不洗澡,不知道换洗衣物,长期穿着吊带背心和裤衩在家呆着,不让家人进她的屋子,不开门,不开窗,总是挂着窗帘。家里来了人也不打招呼,故意躲着。脏袜子攒了十几双也不让家人洗,进食无规律,一天基本就吃一顿饭,长期在家不与外人接触,家人问她吃饭或关心一下,就大发脾气、砸东西。1年后病人到邻居家开办的幼儿园帮忙,做简单的杂务,去了10天左右不去了,回家后开始出现反复洗手。由于家人不忍心其住院而长期没有让其到精神病院诊治,病情持续加重。近1-2年症状明显加重,仍表现为自语自笑,长期呆在屋里不出门,不注意个人卫生,反复洗手。患者每天凌晨4-5点睡觉,早上11点左右起床,起床就开始洗手,每次洗2-3个小时,2点半后开始冲洗厕所,3点半后回到厨房继续洗手,洗1个多小时,吃过晚饭后继续洗手、冲厕所,晚上10点以后在屋子里不停地拿卫生纸擦手,擦完一段时间后就必须将纸扔到楼下垃圾桶里,即便是大冬天的夜里也是穿着背心裤衩出去扔纸,每两天就要用掉一大包纸。不敢用手碰门把手,用胳膊肘开关门,冲厕所都先把按钮反复擦干净后再垫着一张纸去按按钮,任何衣物掉到地上就重洗,规定家里人在固定的时间才能上厕所。今年大年三十哥哥嫂子来家里做客,由于病人限制家人去厕所的时间,父亲想要在非固定时间上厕所,病人因此向父亲大发脾气。此次患者在住院当日无故再次提起年三十父亲上厕所的事情,指责父亲,并且看到父亲看她就责问父亲为什么看她,发脾气,砸家里的东西,家人无法护理,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送住我院。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差,大小便正常,有冲动、毁物行为,无自杀、外走行为。既往史:既往体健。个人史:病前性格:内倾,不爱说话。学习成绩一般,一直无法胜任工作,长期呆在家中基本不出门,无任何朋友,人际关系差。无烟酒不良嗜好,无婚育史。家族史:两系三代中无神经精神病史。补充病史:原病史由其继父提供,基本可靠但欠详细,其后家属补充病史如下。患者亲生父亲是北京人,在其母怀孕5个月时出轨一个带有三四个孩子的离婚女人,患者出生地是北京,父母在其母亲怀孕期间离婚,其后患者母亲将其带回天津抚养,但随后不久其母亲被分配到山西“上山下乡”,5岁前基本是由姥姥独自带大,对其宠溺、骄纵。5岁后母亲回到天津,随后认识现在的继父并结婚。继父性格温和,文化水平较高,带有一个比她大的男孩。其母亲对患者心怀愧疚,继父总害怕对患者不好让其受到伤害,所以对她极为宠溺,要什么给什么,想做什么都顺着她的心意。患者内向、敏感,曾长期对“为什么父亲与哥哥与她姓的不一样”而自卑。患者幼年发育不详(因姥姥已经过世而无法详细提供),上学时学习成绩一般,同学关系尚可。但上了中专后刚两年(学期四年)就辍学不上了,可能原因是当时她有次夜里回家晚了,被母亲打了一顿,她大发脾气,在家里砸东西。但辍学的具体原因不明,父母称“不敢问她”。从那时候开始发现患者行为有些古怪,每天在厕所2-3个小时不出来,但是当时对患者的行为父母“不敢过问”。患者家境一直较好。辍学后患者父母曾托亲戚朋友给患者找工作,但是患者一直没有去,最后找到邻居开办的幼儿园去帮忙,每天去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比如打打杂做做卫生。但是上了10多天的班患者就不去了,具体原因患者没说,其父母也未仔细过问。从那时候开始患者就一直呆在家里,基本不出门,每天做的做多的事情就是洗手、冲洗厕所。家人从那时候(20年前)就知道其行为异常,但是因为“不忍心让她住院受罪”,所以一直虽有带她到精神病院诊治的想法,但是却从没行动。又“害怕她这个样子出去工作挨欺负”,所以再没有让患者出去工作过。患者近两年的症状加重,除了表现为反复洗手、擦手、冲洗厕所、脾气大外,还存在极为固定的生活规律,每天到了某一个时间点就必须做固定的事情,否则就大发脾气:早上11点左右起床,然后穿着吊带背心就拿着衣服到楼道里去抖,抖半个小时左右的衣服后回到家里开始洗手,洗两个多小时到2点半开始冲洗厕所,冲洗一个多小时到3点半后回到厨房继续洗手,洗1个半小时,在5点吃饭(每天就只吃这一顿饭),吃过饭后继续洗手、冲厕所,重复洗手、冲厕所到晚上10点,然后在屋子里不停地拿卫生纸擦手,擦1个小时后必须将纸扔到楼下垃圾桶里,晚上11点上床睡觉。患者2-3天出一次门,出门主要是骑自行车到菜市场买卫生纸和肥皂。患者平均每2-3天用掉一块肥皂,每2天用掉一大包纸。每个月家里的水费500-600元。其父亲每天下午2、3点钟要去菜市场买菜做饭,出门前每次都问患者要吃点什么、给她买回来。患者如果说买什么,就必须买什么;说买多少,就必须买多少。比如病人说“买两个烧饼”,如果其父买了三个,她就大发脾气,反复责问其父到底为什么要买三个烧饼。其父亲无论怎么解释,比如说“多买一个怕你饿”或“多买一个我吃”,患者都听不进去,还是要不停地反复追问。患者在家时有些行为古怪而难以理解,比如患者每天都对着镜子拿剪刀剪自己的头发,将头发剪得特别短特别难看她也毫不在意。虽然每天反复洗手,但是十几天不洗澡、不换衣服,脏袜子十几双积攒了十几双不洗,也不让家人洗,邋遢,不修边幅,一年到头基本上都是穿着吊带背心和短裤。从不干任何家务,家属解释原因是“患者从小就极为懒惰,父母也宠她,不让她干任何活”。对父母冷漠,毫不关心。父母哥嫂对她的关心爱护,患者回应冷淡,甚至怀有很强的敌意,严重时言语攻击。极其孤僻,20多年不出家门,也没有任何朋友。虽然不抵触,但从不跟任何外人接触。从小到大没谈过恋爱,近20年在恋爱婚姻方面从没有任何要求,家人“也不敢给她提结婚的事情”,“她这个样子,也不敢给她介绍对象认识”,所以一直未婚。入院初步诊断: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最后诊断:强迫症考虑:患者入院时考虑精神分裂症,主要考虑患者长期以社会退缩、孤僻懒散的阴性症状为主,发病前有自语情况,强迫行为发生在后,虽然具有强迫症状群,但患者的强迫行为表现不典型,强迫行为有很强的荒谬性,患者对强迫无自知力,同时不具有反强迫——虽然反强迫已经不是诊断强迫症必须症状,所以考虑精神分裂症。入院后精神检查未查及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对答切题,知情意基本协调,无法支持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另外从疾病的发展转归考虑,如果20年左右的分裂症病史,认知能力、社会功能损害可能会更加严重。患者入院后经过氟伏沙明抗强迫治疗后,强迫洗手较在家时明显减轻,但仍然表现怕脏、仪式动作。回答医生问诊时,说谎、否认、避重就轻,试图掩盖自己的症状。通过与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及分裂型人格障碍的鉴别后,最终诊断为强迫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