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确定是心绞痛,首先应立即停止体力活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休息,设法消除诱因,再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期间服用硝酸甘油缓解症状,硝酸甘油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外周静脉和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液和氧的供应,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和缺氧状态,缓解心绞痛症状。 服用药物要点: 1含于舌下,硝酸甘油嚼碎后舌下含服,起效更快。如有条件要同时吸氧,含服五分钟后若不见效,可再含服1片,最多可连续含服3片,每次隔5分钟。一般含服1~3分钟症状就能有所缓解。若不缓解可能就是心肌梗死。 2坐位含服:坐位含服可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引发脑供血不足导致的头晕、低血压,甚至晕厥症状。若含服时采取平卧位,可因回心血量增加导致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影响到药物疗效。 3切勿用水送服,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吸收率在80%左右,一般在服后5分钟达到最大效果。用水吞服的药物生物利用度仅有5%,起不到相应作用,失去急救效果。 4及时拨打120,切勿随意挪动病人,若含服3次后病情不能缓解,不可继续含服硝酸甘油片,不可随意挪动病人。因为胸痛持续15分钟以上者有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应立即送医院等急救场所;如果是心梗,随意挪动病人,可能会加重病情。 当然,并非所有的心绞痛都能够使用硝酸甘油。青光眼患者,低血压患者,脑出血、颅内压增高患者,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正在应用西地那非(“伟哥”)的患者,这5类患者应谨慎服用硝酸甘油。
心脏是一个一刻也不能休息的器官,它无时无刻的跳动着,正常心跳频率为60-100次/分钟,十分规律。这种有节奏、有规律、匀称的心跳就是我们的心律,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的心跳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原有的规律,这便出现了心律失常。患心律失常以后,伴随心跳节律的改变,患者会出现一些临床症状,这些临床症状是心律失常发作的信号,需提高警惕。常见的有以下症状:1、心慌很多类型的心律失常,比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房颤、房扑等等,都可以导致患者出现心慌的症状。发作时,患者自我感觉心脏或心前区出现慌乱、悸动或是不安的情况。比如有些人觉得胸口突然“咯噔”一下,像是停跳了一下;还有的人觉得心跳到了嗓子眼,这些都是心慌的表现。2、头晕心律失常往往会影响心脏的射血功能,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出现脑供血不足的情况,所以患者还会出现头晕的症状。3、晕厥心律失常还会干扰心脏血液输出,影响全身脏器供血,因而有的患者会出现突然昏厥,或突然眼前发黑(一般会很快恢复)等情况。临床研究发现,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高度窦房阻滞、快速心房纤颤、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易引发晕厥。4、胸闷、气短心律失常患者还经常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胸闷、气短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严重者感觉像被石头压住胸膛一样,十分难受,甚至发生呼吸困难。那么,如果你感觉到上述症状,如何确诊你的症状是不是心律失常所致呢?那你需要到医院找心内科专科医师诊治,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行动态心电图等检查。一旦确诊你的症状为心律失常所致,那么,就得采取相应治疗。心律失常如何治疗呢? 正常成人的心率保持在60~100次/分,成人心率每分低于60次就属于缓慢性心律失常,而高于100次就属于过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和过速性心律失常在治疗方法上也是不同的。首先来说说缓慢性心律失常。排除继发性疾病所致(如甲状腺功能减低、严重高钾血症),常见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此类疾病药物治疗几乎无效,需要通过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来治疗。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通俗的说,缓慢性心律失常就是心脏因为各种原因跳的慢了,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植入起搏器的进入人体帮助心脏跳动,起搏器可监测心脏自身的跳动,当心脏跳动次数能满足机体需要时,它就起个监督的作用,当心脏跳动次数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时,它就发放电冲动,刺激心脏合理跳动。经过多年发展,此种治疗安全、有效、风险低,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接着说说过速性心律失常。过速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有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室上速、房扑、房颤等。此类疾病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但不能根治,而且心动过速可能反复发作。目前最佳治疗为电生理检查后行射频消融术(一种介入微创手术)。什么是射频消融呢。简单的说,如果把心动过速当成小偷,那么这个手术就是抓小偷,抓小偷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派出警察(穿刺血管,放置标测导管到心脏相应位置);第二阶段就是侦查小偷住所(通过心电图及电生理检查,明确心动过速发生的具体机制,并定位心动过速治疗靶点);第三阶段解释逮捕犯人(将射频导管头端放置到找到的靶点,通过射频电流产生的热量,消除靶点导致心动过速的能力),通过三个阶段,彻底的消除心动过速发生的基础,治愈心律失常。目前,该技术也十分成熟,尤其是应用三维标测技术以来,手术成功率、安全性显著提高。
在秋冬季节气温下降会引起血管遇冷收缩的,血管收缩之后会变得比较细导致血液流动变缓从而血压慢慢会升高的。所以在秋冬季节应该注意保暖,尽量减少碰冷水或者吃一些过冷,过凉的食物比较好。定期监测好血压,每天要按时服用降压的药物。秋天冬天由于气温降低,天气变冷,血管可能随时受到冷空气刺激而不正常收缩和扩张,而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因此高血压患者更应该做好日常的血压测量及监控记录。冬天因为温度比较低等各方面原因,会导致冬天的高血压比夏天的高血压高,因此大家要特别的注意,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积极的做好预防工作,如果确实有问题的话,千万要记得及早进行治疗,不要因为当时没有什么很大的影响,就耽误了病情。 对患者来说,降压药是从不离手的;但到冬天,血压计也应不离身,特别是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建议每天测量两道三次血压,以注意观察自己早中晚的血压变化,避免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心脑血管意外。这个是个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很多人都觉得冬天血压比夏天高,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大家就来看看下面的内容介绍。 因为在冬天人体皮肤血管收缩,出汗会减少,另外,寒冷刺激会使人体血管收缩,使血液循环阻力加大,血流速度减慢,肾血流量相对下降,排尿减少。上述两因素一方面使动脉血管阻力增加,另外一方面也使血容量增加,它们综合作用,均会使血压比夏天升高一些。因此,在这个季节,有血压高的人们最好多关注一下自己的血压,如能做到每天定时测量血压、心跳,并准确记录,这样既可以掌握自己血压的变化状况,又能为医生在诊断病情时提供参考。如果发现血压变化较大,就要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切不可看到血压高就自行加大用药剂量。 一般来说,在一天之内,血压波动在十到二十毫米汞柱,属正常情况,不必过于担心。在一天当中,血压随时都在变化,如何才能获得准确的结果? 早晨三到五点一般是血压的高峰期,因此早上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监测自己的血压并做好记录,之后中午和晚上再测量一次,以比较同时间段的血压变化,做好防护措施。当然,每个人的血压变化规律不是完全一致的,要注意观察血压高的时间段。测量血压时,手臂应处于放松状态,切忌将衣袖捋至上臂,以免血压测量不准确!
当然,高血压在帮凶——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参与下,还会通过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这条路来导致心衰。血液中的血糖血脂高了,加之高血压,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害。脂质沉积在血管壁的内皮下,形成斑块,可以导致血管管腔狭窄,引发心绞痛,导致心肌处于缺血缺氧状态,长期缺血缺氧得不到改善,就出现缺血性心肌病。或者斑块破裂引发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狭窄甚至堵死,最终导致心肌梗死,心脏泵血到全身的功能低下,换言之心肌梗死后会影响到心脏功能,出现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主要表现心衰。所以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压可以减少发生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几率,进而减少缺血性心肌病的几率,从而减少心衰的发生几率。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观念:上医治未病之病,防范于未然。
肯定是控制血压,说到控制血压,大家第一反应就是降压药,我希望大家走出这一误区。永远记住:第一步是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其实有的血压水平,相对较低的血压,通过我们这一步已经可以降至正常。较高的不能降至正常,也可以部分降低,降低后就可以少服药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减少经济花费。一举多得,何乐不为。如何改变生活方式?首先是减少盐的摄入,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经历,吃咸了喜欢喝水,喝水多了,肠道吸入到血液的水分就多,血容量就增加,血容量增加,血压就会高。我们盐摄入一天不超过6g,也就是一啤酒瓶盖盐那么多,大家要注意隐形摄入,如咸菜、火腿、干巴等腌制食品。其次是控制体重,体重下降10-20Kg,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血压顺应下降10-20mmHg。还有规律作息,适当运动,保持心态的平和等等。第二步才是降压药。通过上述办法把血压控制了,心脏的阻力或者说后负荷就会下降,做功就少,就会轻装上阵。不易发生心衰。
那么,高血压是如何引起高血压性心脏病,又如何导致高血压性心力衰竭的呢?我们都知道:心脏可是一分钟都不能休息,她是我们人体中最敬业的器官,骨骼肌、关节、胃肠道有上下班时间,她可夜以继日,孜孜不倦为我们人体服务。我们应该给予她更多呵护和关爱。 心脏要把血液打到全身,得先推开主动脉瓣这道门,门外是有阻力的,阻力就是血压,血压高了,阻力就大,阻力大,心脏做功就要多。长此以往,心脏的心肌纤维就要增粗,增粗就要引起心肌肥厚,肥厚了,心腔的容积就会减小;同时心肌增粗了心室壁运动时就会笨拙,医学术语叫顺应性下降。当然增粗的心肌还要嗷嗷待哺,需要更多的养分和血液,进一步增加心脏做功。可以想象为一个瘦人变胖,吃的增加,运动能力下降,会出现各种不适。起初我们坚强的心脏挺挺、代偿代偿也还行,但她也会有撑不住那天。她会告诉我们人类:我累了,想休息休息(这时我们会感到胸闷)。这天她就是她衰竭的时刻了。
高血压目前中国患病人群可能达2.7亿。数据如此庞大。高血压三步曲: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大家可能耳熟能详,大家可能知道,但不一定重视。高血压可谓我们很多心血管疾病的元凶,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肌梗死;高血压可以导致肾脏功能损害;高血压可以导致脑梗死;高血压可以导致脑出血;高血压可以导致眼底出血;高血压可以导致主动脉夹层,高血压可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继而出现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从上可以看出高血压不仅有三步曲,还有许许多多插曲。
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就一定会心衰吗?如何预防或者延缓? 答案是不一定,譬如得了房间隔缺损,如果我们通过内科的封堵手术、或者外科的修补术把这缺损修复,那就可能不发生心力衰竭。如果任由其发展,因为左心房压力高于右心房,左心房的血流就会通过这缺损流入右心房,后通过三尖瓣流入右心室,右心室的血液多了,右心室长期高负荷运转当然会出现心衰。当然还有另一方面原因,右心室血液多了,泵入到肺动脉的血液也增加,长期肺动脉压增加,肺动脉肌层增厚、纤维化,最后肺动脉压不可逆增高,继而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这时候想手术,也没机会啦! 这就是结构性心脏病导致心衰及预防。还有其它,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