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手术后的自我护理要点:干净、干燥 痔、肛瘘、肛周脓肿是很常见的肛门良性疾病,常需要手术治疗。肛门手术后自我护理十分重要。肛门手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不亚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要高于肛门手术的重要性。那么肛门手术后怎么更好的自我护理呢? 肛门术后自我的护理要点是:要保持肛门部的两个“干”,即“干净”和“干燥”。那么如何做到呢?这里提供些建议,以供参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患者可能会有自己更好的方法。也希望患者能够把自己的好方法与我分享。 首先讲一些原则 保持肛门伤口干净、干燥; 保持心情愉快,积极地配合治疗; 一般术后24小时即将伤口内的填充纱布取出,若创面较深较大,则可于48小时后取出; 术后肛门部会有少量粘液,有时为淡黄色,患者会感觉肛门湿漉漉的,是直肠正常的分泌物;如果量突然增多,而且伴有肛门肿痛,应该及时告诉主诊医生; 术后伤口会有少量淡红色的渗血,如出血较多、血色鲜红不能自止,应及时告知主诊医生; 随着麻醉的消退,一般都会感到伤口疼痛,一般不必担忧。必要时给予止痛; 术后如有肛门坠胀、便意频繁,应尽量放松心情,如果当日已排较多大便,应稍作克制,避免频繁、长时间蹲厕。必要时使用一些软膏或栓剂; 避免频繁过强的活动,但也要适当的活动。适当的活动不会影响伤口;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注意肛门部的清洁卫生,坚持便后坐浴; 平素如有嗜烟、嗜酒习惯,应努力纠正; 不要坐卧湿地,也不要在草地、泥土地上坐卧过久; 避免外部伤口粘连,早期假性愈合; 避免久坐、久蹲、久站; 适当休息,避免过劳。 如何做到干净? 一、先说排便的问题 主张自然排便,并不要求每天一便,而是要求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随便意随时排便,不等不忍。但自然排便并不等于任意排便,尤其是在术后的24小时内,应尽可能不要排便。每日大便次数尽量控制在1-2次以内。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泻或便秘,以减少粪便对肛门手术部位的刺激。 二、再说如何清洁肛门 肛门直肠仍需要一个相对清洁的环境,而排便又不可避免。便后避免用纸擦拭,应及时用水清洗(可以用花洒),然后坐浴,减少污染的机会,促进创面愈合。要注意勤换内裤! 坐浴方法:使用中药坐浴(中医院自制制剂复方黄柏洗剂)或者温水坐浴,每次坐浴10-15分钟。等待手术创面逐步愈合。 清洗及坐浴次数没有严格限制。一般来说每天3次即可。 如何做到干燥? 保持伤口干燥可以促进愈合。湿漉漉的肛门也难以保持清洁。以下是一些建议,根据各自不同的条件和情况选用,保持干燥即可。 准备吸水性较好、质软的毛巾,坐浴后将肛门蘸干(不是擦干); 毛巾吸干后,用风筒的温风吹干; 如果分泌物较多,可以使用护垫。 肛门手术后饮食 肛门手术的病人在术后初期,宜食少渣、柔软、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粗糙、干硬的粪便对术后伤口的刺激,减轻疼痛。饮食应注意清洁,防止腹泻;水样便的粪屑易堵塞肛窦,造成感染。 病人首先宜进食富有营养的流质食物,然后根据伤口及大便情况进食易消化、无辛辣刺激的半流或普食。可多食一些高蛋白、富有营养的食物,如瘦肉汤、排骨汤、鲜鸡汤等,以增加营养,补充足量的蛋白质,有利于促进创面的愈合。饮食注意以清淡为主,忌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一月,如酒、葱、大蒜、辣椒等;少食虾、蟹等及油煎熏烤的食物。 复发的问题 肛门良性疾病尤其是严重的混合痔、高位复杂性肛瘘、复杂肛周脓肿出院后有一定的复发率,可能需要二次、乃至多次手术方能痊愈。任何医生都不能保证能一次治愈而不再复发。因此患者应提高警惕,如出院后出现肛门肿痛加重、肛周分泌物增多或伴发热者,应及时到医院复诊。
经典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一种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水平明显升高,以及皮肤/腱黄色瘤。FH患者早发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明显增高,而早期筛查和尽早接受药物治疗可改善FH患者的存活率。目前,FH已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并相继发布了相关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或指南,但FH诊断率和治疗率仍严重不足。根据中国患者血脂异常特点,参考国内外临床研究证据和相关指南共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学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制定本共识,旨在提高我国临床医生发现FH患者的能力,促进FH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规范FH的临床管理。 一、概述 FH是由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介导的LDL在肝脏代谢有关的基因发生致病性突变所致,最主要是编码LDLR、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 B)、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n/kexin type 9,PCSK9)和LDL受体衔接蛋白1(LDL receptor adaptor protein 1,LDLRAP1)的基因突变,其中以LDLR基因突变最为常见。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因,如STAP1、LIPA、PNPLA5等被认为可能也和FH的发病相关。除单基因突变致病外,部分FH患者可能是多基因突变的叠加效应所致。FH可分为杂合子(heterozygote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HeFH)、纯合子(homozygote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HoFH)、复合杂合子和双重杂合子4种类型,以前两类多见。由于FH患者从出生就处于高血清LDL-C水平暴露状态,所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风险明显增高。HoFH患者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早,进展快,可在儿童及青年期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并于20~30岁之前死亡;未经治疗的HeFH患者早发冠心病风险亦显著高于正常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冠状动脉钙化也十分常见。因此尽早开展级联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改善FH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措施。 二、流行病学 HoFH较为罕见,患病率为1/100万~3/100万。HeFH患病率约为0.20%~0.48%,但最近的研究提示,采用荷兰临床脂质网络(Dutch Lipid Clinic Network,DLCN)标准(表1)在总人群中HeFH的患病率高达2%。基于江苏营养研究的数据,采用临床标准(改良的DLCN标准)诊断FH,中国人群FH患病率为0.28%(标化后为0.18%)。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在冠心病患者(n=8 050)中采用基因诊断确诊的FH检出率为3.5%。而单纯采用临床指标(DLCN标准),早发心肌梗死患者中FH患病率为7.1%。基因检测是FH诊断的金标准,但与临床诊断之间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所以专家建议更准确的FH诊断需要结合临床指标和基因检测。最近我国学者同时采用基因测序和改良的DLCN标准,发现我国早发心肌梗死人群中FH的患病率可高达23.6%。诊断标准的不同是造成FH患病率差异较大的原因之一。FH的知晓率和诊断率均非常低,大多数国家的诊断率13.0 mmol/L(500 mg/dl)。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显示成人血清LDL-C水平的第95.0和97.5分位值分别为3.5 mmol/L(135.1 mg/dl)和3.8 mmol/L(146.7mg/dl),儿童为2.66 mmol/L(102.7 mg/dl)和2.92 mmol/L(112.7 mg/dl)。我国FH患者的血清LDL-C水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早发ASCVD: 早发ASCVD是FH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其中早发冠心病是常见的临床表型。HeFH男性患者多于50岁之前发生冠心病,女性发病年龄略晚于男性。HoFH患者大多在青少年期就发生广泛的动脉硬化,并可见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心血管事件。在丹麦普通人群研究中,确定或很可能的FH患者冠心病发病率为33%,未接受降脂治疗的FH患者冠心病发病风险是非FH患者的13倍。我国研究显示44.2%的FH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FH患者冠心病风险较非FH患者增加15倍。FH患者早发ASCVD除累及冠状动脉外,也可累及主动脉、颈动脉和肾动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3.黄色瘤: 皮肤/腱黄色瘤是FH临床诊断的重要标志,多出现在肘关节、膝关节伸侧,或臀部及手部等部位。FH的黄色瘤可以分为疹样黄素瘤、块状黄素瘤、睑黄素瘤和腱黄素瘤,早期可仅表现为跟腱增厚。腱黄素瘤对FH诊断价值最大,HoFH患者黄色瘤比HeFH患者出现得更早更明显。 4.脂性角膜弓: 脂性角膜弓是角膜周边部基质内的类脂质沉积,约30%的FH患者有脂性角膜弓。
2018-01-18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年轻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治疗和研究发展迅速。2017年12月3日,我国首部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发布,标志着我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的诊疗进入“精准医学”时代。 1肥厚型心肌病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目前认为,HCM是一种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心肌疾病,主要表现为左心室壁增厚,通常指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室间隔或左心室壁厚度≥15mm,或者有明确家族史者厚度≥13mm,通常不伴有左心室腔的扩大,需排除负荷增加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和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等引起的左心室壁增厚。 一些来源于特定人群的患病率调查发现HCM并不少见。中国HCM患病率为80/10万,粗略估算中国成人HCM患者超过100万。HCM是青少年和运动员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脏性猝死(SCD)常见于10~35岁的年轻患者,心衰死亡多发生于中年患者,HCM相关的心房颤动(房颤)导致的卒中则以老年患者多见。在三级医疗中心就诊的HCM患者年死亡率为2%~4%,SCD是最常见的死因之一。 2肥厚型心肌病的分型 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测定的左心室流出道与主动脉峰值压力阶差(LVOTG),可将HCM患者分为梗阻性、非梗阻性及隐匿梗阻性3种类型。安静时LVOTG≥30mmHg为梗阻性;安静时LVOTG正常,负荷运动时LVOTG≥30mmHg为隐匿梗阻性;安静或负荷时LVOTG均
创伤小,能解决问题,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特点。PCI的一切始于 1977 年 9 月 16 日,距离现在刚好满 40 周年。当时,Andreas Grüntzig 教授于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实施了首例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对象是一位 38 岁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端高度狭窄的患者。自此以后,心脏介入的发展一发不可收拾,根据中国冠心病介入的数据,2011-2016 年 5 年间有 257 万例 PCI,平均每个病人置入 1.5 枚支架,以至于医院大部分科室都有放过支架的病人。 关于心脏支架的事,大家不可不知。 为什么要放支架? 在上世纪 70~90年代,PCI 还处于 PTCA 时代,就是在血管狭窄的位置用球囊撑开。显然,把原来突向管腔的斑块往外挤压,很快就会弹性回缩,事实上 PTCA 的再狭窄率高达 50%。为了避免 PTCA 后的弹性回缩,需要把扩张后的血管壁撑起来,支架就应允而生了。 什么时候需要放支架? 目前 PCI 的适应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急性冠脉综合征(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明显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2. 严重的血管病变,包括左主干狭窄>50%;前降支近段狭窄>70%;二支或三支冠脉狭窄>70% 并心功能下降(LVEF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于12月22日发布了最新心衰治疗专家共识,即心衰治疗的临床决策路径。 该路径指出,标准的初始治疗是金三角: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在此基础上,可考虑加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醛固酮拮抗剂、伊伐布雷定、肼苯达嗪/硝酸异山梨酯(HYD/ISDN)。 金三角用法 (1)ACEI/ARB: 选择初始剂量的ACE或ARB;每两周增加一次ACEI/ARB;剂量至达到最大耐受剂量或靶剂量,开始服药至滴定期间监测血压、肾功能。 (2)β受体阻滞剂 选择初始剂量的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每两周增加一次剂量,直至达到最大耐受剂量或靶剂量,开始服药至滴定期间监测心率、血压和有无充血症状; (3)利尿剂 选择初始剂量的袢利尿剂;初始剂量由多种因素决定,包括利尿剂治疗敏感性和肾功能;滴定剂量从而缓解充血症状。某些情况下需减少利尿剂剂量,增加ACEI/ARB/ARNI剂量。 开始服药至滴定期间监测血压、电解质和肾功能,袢利尿剂剂量较大时(呋塞米120 mg,一天两次),可考虑:①换用其他祥利尿剂或② 加用噻嗪类利尿剂。 开始服药至滴定期间监测血压、电解质和肾功能。 3 剑客四:使用ACEI/ARB后病情稳定的患者换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 如果患者使用ACEI/ARB后病情稳定,血压维持稳定,GFR>30 ml/min,应考虑将ACEI/ARB更换为ARNI, 从ACEI过渡到ARNI时,应严格遵守停用36小时ACEI,以避免血管水肿,但从ARB切换到ARNI时不需要提前停药。 ARNI的适应证是:LVEF≤40%,NYHA心功能Ⅱ级的心力衰竭。 4 剑客五: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至少每两周增加一次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剂量,直至最大耐受剂量或靶剂量,服药2~3天和第7天监测电解质,尤其是钾和肾功能。随后每月监测一次,监测3个月;然后每3个月监测一次。 5 剑客六:伊伐布雷定 伊伐布雷定的适应证是LVEF≤35%,已应用最大耐受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窦性心律,静息心率≥70次/分,NYHA心功能 Ⅱ~Ⅲ级患者。 6 剑客七:肼苯达嗪/硝酸异山梨酯 适用于非裔美国人。 7 何时转诊? (1)新发心力衰竭; (2)慢性高危心力衰竭,应遵循I-NEED-HELP原则,伴有下列问题之一: I:静脉予以正性肌力药物; N: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或钠尿肽水平持续升高; E:终末器官衰竭; E:射血分数≤35%; D:除颤仪电击除颤; H:住院治疗>1次; E:增加利尿剂剂量仍有水肿; L:收缩压≤90 mmHg,或心率过高; P:严重无法耐受指南规范治疗。 (3)以下类型的心力衰竭:A 怀疑缺血性心力衰竭;B 怀疑心肌炎;C 怀疑心肌病;D 瓣膜病性心力衰竭。 来源:2017ACC Expert Consensus Decision Pathway for Optimization of Heart FailureTreatment: Answers to 10 Pivotal Issues About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JACC. 2017
近些年来,肠镜检查发现大肠息肉的患者越来越多,特别是有些患者摘除息肉后仍会复发,而且反反复复始终无法“断根”,同时又害怕癌变,给患者身心都造成较大的负担。 大多数肠息肉是良性的 据悉,90%的大肠息肉医学上叫做腺瘤,人群的发病率在15%~20%左右,而且大多数是良性的。但一小部分腺瘤是会发生癌变的,恶变率和息肉的大小密切有关,直径小于1cm、1~2cm和大于2cm的恶变率分别为1%、10%和35%。直径小于2cm的绒毛状腺瘤,其恶变率为10%,大于2cm的恶变率则高达53%。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针对病因可预防 大多数息肉可通过内镜处理后治愈,但是,对于反复发作的息肉我们能否预防呢?在此之前,我们先要了解引起大肠息肉的原因。 机械刺激 长期便秘患者,产生的肠内毒素,或使用刺激性泻药刺激肠壁也会发生息肉,因为大便中粗渣、异物及其他因素可造成肠黏膜损伤或长期刺激肠黏膜上皮,肠道寄生虫等非炎症因素长期刺激,导致黏膜、腺上皮和黏膜下组织局限性增生,形成肠息肉。 对策:保持大便通畅,注意清洁卫生和饮食安全,预防肠道寄生虫感染。 另外,有一部分人的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最常见的就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大肠内广泛出现数十到数百个大小不一的息肉,如不予治疗,可癌变,且可表现为同时多原发性肠癌。这类息肉就很难通过生活方式来预防,有家族史者需要加强随访,提高警惕,早发现早治疗。 饮食因素 专家表示,现代人饮食西化、太过精细,比如“二高一低”(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和越来越少的运动量,与大肠息肉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油腻饮食能够增加结肠中胆汁酸与中性固醇的浓度,改变大肠菌群的组成,逐渐在肠道内形成致癌物质。膳食中脂肪类成分超过40%是形成大肠息肉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脂肪摄入不超过膳食的15%,如多吃高纤维的蔬菜、水果和粗谷物,发病率就会显著降低。另外长期大量饮酒、吸烟,损害免疫功能,使基因突变,也会增加息肉发生率。 对策:饮食清淡少油腻,多吃高纤维蔬菜、水果和粗谷物,戒烟限酒。 炎性刺激 肠道黏膜的长期慢性炎症,如慢性结直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这些肠道的炎症反应或炎症性肠病均可以引起肠黏膜发生黏膜糜烂、溃疡、结缔组织或肉芽组织形成,腺上皮及下层组织增生,病理变化多表现为炎性息肉,除非息肉体积比较大,需要内镜下治疗,一般只要控制炎症,息肉就会缩小或消退。 对策:积极防治肠道炎症性疾病。 (息肉切除术案例) 息肉恶变率为3%~10%,其恶变时间为5~15年。专家说,发现息肉最好马上治疗。有蒂或无蒂的小息肉可经肠镜直接摘除,非常简单,花钱也不多;直径大于3厘米的无蒂息肉和活检病理报告显示息肉已恶变的,或结肠息肉多发、病变范围广泛,无法内镜下全部切除者,则应行外科手术或腹腔镜治疗。早期恶变者可作腹腔镜早期根治术,预后效果很好。 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等,医生会根据息肉的大小、数量、形态、病理采取分次镜下切除,定期随访。部分患者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也有一些患者可能需要行全结肠切除术。 专家告诉我们,息肉会复发,不能一切了之,术后1-2年一定要定期做肠镜检查;有家族史的患者,即使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也要定期进行电子肠镜、肛门指检、大便潜血等检查,争取早期发现病变。由于结肠息肉、大肠肿瘤是一种具有家族易感性的疾病,遗传倾向明显,因此,一旦确诊为这种病,病人的直系亲属都需要长期随访,3-5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女性一生中可能难逃乳腺疾病的骚扰,特别是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发病率占乳腺疾病首位。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 乳腺增生有哪些症状乳腺增生常见的症状有乳房肿块与乳房疼痛,也可表现为乳头溢液。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结果与B超、钼靶等辅助检查,乳腺增生症多能得到确诊。 1.乳房肿块乳房肿块是乳腺增生的典型症状之一,可同时伴有乳房疼痛和自觉情绪不畅,可兼见痛经等症状。 乳腺肿块可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乳房,单个或多个肿块,好发于乳房的外上象限,呈片块状,结节状,颗粒状或条索状,以片块状多见,肿块大小不一,多伴有触痛,在月经前增大,月经来潮后缩小变软。 2.乳房疼痛乳房疼痛可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乳房胀痛,刺痛或隐痛不适,也可表现为乳头刺痛或触痛,可从乳房,影响到腰背、肩膀等部位。疼痛严重者不可触摸、行走。 疼痛随着情绪与月经周期变化而波动,常于月经前或生气郁闷时加重,月经来潮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3.乳头溢液乳腺增生的乳头溢液多表现为挤压后双乳头多孔少量乳白色溢液,或是无色、淡黄色澄清浆液性溢液。 乳腺增生可表现为乳头溢液,但乳头溢液并不都是乳腺增生,可以根据乳头溢液的情况来进行判断,必要时进行进一步辅助检查。 得了乳腺增生怎么办一般情况,乳腺增生不需要手术治疗,以药物调理为主。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主要分为四种:中药、 维生素类药、性激素类药、改善症状的辅助治疗药物。 其中,中药和中成药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是目前乳腺增生治疗的优先选择方案。 乳腺囊性增生症 乳腺增生分为不同的病理类型,乳腺囊性增生症为病理性增生症。它以乳管上皮细胞增生为主要病变,乳房内出现的肿块多为弥漫性增厚,有部分患者呈局限性表现。一旦确诊,建议积极进行治疗。 乳腺小叶和乳腺管均有扩张及腺体周围组织增生 乳腺腺病的病变基础是乳房内的乳腺小叶和乳腺管均有扩张及腺体周围组织增生。这类乳腺增生的治疗,通常选用以软坚散结为主,辅以疏肝理气的中成药。 乳痛症 乳痛症即单纯性乳腺增生症。在年轻患者中常见,以明显周期性乳房胀痛为待征,经前胀痛明显,经后疼痛缓解。 这类增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患者应调节饮食,调整情绪,注意休息,症状可慢慢得到缓解。如果疼痛较明显,也可采用具有疏肝理气功能的中药服用。 乳腺增生患者的正确生活方式除药物治疗,乳腺增生亦强调饮食、运动、情绪等生活方式的调整。合理的食疗方法可以有效的缓解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粗粮 保持良好的心情、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相当的关键,乳腺增生患者平时生活上要特别注意防治、调理。 饮食中注意: ◆忌辛燥刺激之品,如姜、蒜、韭菜、花椒、辣椒等,忌烟酒 ◆宜低脂肪、低蛋白饮食。平时少吃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用雌激素喂养的鸡、牛肉等 ◆不宜进食甜食及蜂蜜等进补食品 得了小叶增生怎么办轻度乳腺增生无需治疗,平时可通过饮食等生活方式的调节来控制小叶增生,重度小叶增生,应完善检查,如有病理情况,应于医院进行治疗,如有肿块,必要时可行手术切除,结节样增生明显的患者可进行短期中药调理,因药物存在副作用,药物治疗期间建议避孕,停药后半年以上受孕为宜。 孕期乳腺增生会进一步明显,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适当热敷按摩,并定期随访双乳B超。产后妈妈们应该科学哺乳,排空乳房,注意局部清洁,预防乳腺炎,同时对乳房进行按摩保健,使乳房内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状态,既能保证宝宝充足营养的奶水,又有利于产后各个方面的恢复。
便血最主要就是结直肠肛门的病变症状。 最常见的是肛门原因,痔疮,肛裂引起的出血,基本上占到所有便血的90%。 其次是结肠肿瘤性病变,结直肠息肉和肿瘤。 再次是结直肠炎症性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等。
1.肠镜检查前3天应该避免吃高纤维食物,如笋,木耳,韭菜,芹菜和有颜色的食物,如牛奶,西红柿,胡萝卜之类的,还应该避免吃太多高纤维水果,如火龙果,猕猴桃,西瓜等。 应该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高碳水化合物的粥面蛋类等。 也不需要太早吃肠道准备药,只需要在检查前4个小时吃完泻药既可。如下午2点做肠镜,10点钟吃药就好了。如果做麻醉肠镜,需要再提前2个小时吃药,如下午2点做,早上10点之前应该做完肠道准备,不能再喝泻药了。也不能再喝水了。否则麻醉后容易误吸,也是很危险的。 2.避免紧张情绪,吃肠道准备药物时,应该匀速分次喝完,不要在短时间内大量喝清肠剂,可能会引起呕吐。如3000ml电解质散剂应该在1-2小时内匀速喝完。每10分钟喝250-300ml水比较好。边喝边走边揉揉肚子,可以较快的开始清肠。不能喝完水坐在床上等拉便便就容易反胃呕吐。 3.一些药物怎么吃?糖尿病的药物可以停一顿。高血压药物要正常吃。抗凝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对肠镜检查没有影响,但是如果要摘除肠息肉,必需停药7-10天后方可手术摘除。 4.做完之后吃什么?做完肠镜后一般是可以立即进食的,根据实际情况,如果取活检了是要过2小时候再吃软流质饮食。推荐做完肠镜也不要胡吃海喝,毕竟肠镜属于有创检查,做完肠镜后应该休息后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本文系袁保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肠息肉切除后当日禁食12-24小时后可进食流汁如米汤、面汤、蔬菜汤、牛奶等,2~3天后可进食半流汁、荤蔬搭配,并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不吃刺激性食物。根据息肉大小适当延长禁食时间和恢复饮食时间。 (2)一般卧床休息2~3天,术后可能因麻醉和肠镜注气等原因恶心呕吐,应注意不能用力硬吐;可在床上轻轻翻身活动;直肠息肉术后尽可能平卧不要半卧和久座以减少直肠压力防止出血;术后2~3可下床活动,一周后可以散步等轻微运动,一个月时间内尽可能不剧烈运动和突发用力。 (3)无特殊情况一般术后麻醉清醒后在家人辅助下可去卫生间如厕,术后仍要保持每天大便习惯的良好习惯,如大便干结可先用开塞露润滑剂通便,避免用力解大便而诱发出血。 (4)较小的息肉术后可短时间内服用1~2种肠黏膜保护剂促进伤口愈合,较大息肉术后医生会给你使用抗生素、止血药和适当静脉补液,并留院观察1-3天可出院。术后如出现腹痛、发热、便血等异常或意外情况时医生会及时处理,如已离院请及时回院处理。 (5)术后病理检查如无异常可定期随访,6~12月后复查肠镜,如仍有小息肉可当即同时再内镜下切除,以后根据病情1~2年后复查一次肠镜。如术后病理提示有局部恶性肿瘤时,应视具体病情而定,可进一步追加手术治疗或密切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