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肛周脓肿常见于小婴儿,尤其是满月前后的新生儿,绝大多数为男性,女性罕见,下面简单讲讲该如何治疗。炎症急性浸润期(初期)采取保守疗法:1.用温热水肛门坐浴(水温36至40°)或用少量温盐水保留灌肠。2.经肛门给予抗炎栓剂。3.外敷清热解毒中药如水调散或者肤痔清软膏等。4.口服缓泻剂,使大便通畅。5.全身应用抗生素,预防并发感染。6.对新生儿及婴儿为防止尿布污染,加重感染,须加强肛门护理。脓肿形成期1.一旦局部有明显波动或穿刺到有脓时,应尽早切开引流,作放射状切口,大小与脓肿一致,放置引流条并保持引流通畅。2.术后48~72小时取出引流条,换用油质纱条,直至创面长出肉芽,脓汁减少。3.为保持局部清洁,每天用康复新液或者复方黄柏液等坐浴。
很多患了肛肠病的朋友,都对切除过外痔的小肛肠术后疼痛,闻之色变!很多患者因为害怕疼痛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甚至不愿意到医院就诊,宁愿自己在家尝试无济于事的偏方或者土办法拖延病情,等到最后病情严重了(如重度贫血等)才到医院就诊。下面我就简单谈谈为啥切了小小一颗外痔后居然“格外痛”的原因。1.肛门部位特别感觉敏锐:肛门是消化道的出口,由于其承担着排便任务,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使支配肛门的神经异常丰富,肛门局部较身体其它部位对各种刺激异常敏感,尤其对疼痛的感知。2.肛门括约肌痉挛:肛门括约肌分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内括约肌主要承担闭合肛门的作用,是直肠壁肌肉的延续和终端,属于平滑肌。平滑肌的特点是非常容易痉挛且不受主观意识控制,当处于暴露状态受到肠腔分泌物、粪便、手术牵拉等化学和物理的刺激都会不自主发生痉挛,痉挛后会加重肛门局部缺血和水肿的发生,使疼痛加重。3.排便:肛门在排便过程中会反复扩张、收缩,牵拉手术创口,加重疼痛。同时若粪便异常,干燥或腹泻也会刺激创口。所以很多切除过外痔的肛肠患者把术后排便叫过关,有人甚至通过禁食来控制排便希望逃过这一关。但这是非常错误的,一方面禁食导致营养缺乏会影响创口愈合,另一方面肛门也需要在“排便活动”状态下修复才不影响以后的功能。
俗话说:“十人九痔”,说明了痔疮的发病率很高,给不少人带来了痛苦。大便干燥时很容易擦破直肠粘膜和痔疮,造成出血,长期如此,可引起贫血、衰弱以及由抵抗能力降低所导致的很多疾病。痔疮严重时,可脱出肛门外,一旦感染、嵌顿,还可发生疼痛、红肿,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下面简单谈谈痔疮病人的“忌”◆忌饮酒中医认为痔疮多属湿热,饮酒可助其湿热为患,而且酒可使痔静脉充血、扩大而迂曲,使痔核肿胀。临床上发现多数痔疮病人对酒特别敏感,一般在饮酒后半小时就会感到肛门不适、次日即可便血,如果酗酒其后果可想而知。◆忌过饱尤其暴饮暴食以后,把肚子撑得大大的,会使痔静脉的血液回流受到影响。◆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如嗜食辣椒、胡椒、生姜、大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均可使痔疮充血,病情加重。◆忌饭菜太精细可造成维生素等缺乏。◆忌久坐久站久蹲大家知道,直肠和肛门位于下部,静脉里的血液回流时,容易受到阻碍,久坐或久站或久蹲而不运动的人都容易得痔疮。◆忌不按时排便痔疮病人最好是养成在早晨起床后第一时间排便,每天1次。◆忌排便时间过长痔静脉血管较长时间地处于紧张之中,影响静脉回流,使痔疮加重。建议排便时间控制在3-5分钟。◆忌排便时间过速以防粪便块擦破痔疮表面或发生肛裂。◆忌裤带勒得过紧过紧束腰,会防碍腹腔及肛门的血液循环,影响肠蠕动,使痔静脉瘀血和大便秘结,诱发痔疮。◆忌不注意肛门清洁卫生可引起继发感染。◆忌过于劳累应注意劳逸结合,促使痔静脉血液的循环。◆忌情绪过于波动人的喜怒哀乐,会影响血循环,也对痔疮不利。◆忌讳疾忌医不少人认为痔疮是小病,出点血没关系;或因痔疮长在肛门这个特殊位置,难于启齿,不好意思去就医,这是很危险的。大便带血只是痔疮的常见的症状之一,当患直肠炎症、息肉、肿瘤时,也会大便带血,应及时到医院去做肛门指检、结肠镜等检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引起大肠癌的可能原因很多,比如不科学饮食、不良心理因素、缺少运动、环境污染、家族性遗传倾向等。下面就饮食方面简单谈一些预防措施。◆不要偏食提倡饮食多样化,五谷杂粮、瓜果蔬菜、禽蛋鱼肉等,合理搭配、均衡营养。适当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脂肪摄取量。◆多食用纤维素高的食物膳食纤维会使肠蠕动明显加快,排便量显著增加。进食过程中的“多环芳烃”、“霉菌霉素”、“亚硝胺”等致癌物随食物和水进入肠道,肠道内也能自动合成致癌物,多吃谷类、蔬菜、水果等纤维素高的食物,会使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缩短,诱发大肠癌几率也就越小。◆节制饮食大鱼大肉,肥甘厚腻,高脂高蛋白,长年如此饮食,除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肥胖症外,也会增加大肠癌发生几率。◆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辣椒、花椒、胡椒、大蒜、大葱、芥末等刺激性食物,有可能促进癌细胞的增生,从而加速癌症的进展。◆多食防癌食物香菇、木耳、银耳等食用菌类,甘蓝、花椰菜、荠菜、胡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其他如芦笋、红薯等。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有意食用以上食物。
众所周知,痔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症状以出血、疼痛、肛门瘙痒及脱垂为主要特点。如气候变化、劳累、饮酒、呼吸道感染等诱因,均可能引起疾病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进行正确有效的自我保健非常重要。下面列举几个需要引起大家重视的方面。(1)预防感染防止受寒,秋末至初春,天气变化无常,寒冷往往会使病情加重。因此,患者一定注意防寒,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等。(2)忌酒:酒精可以引起肛门周围组织充血水肿,进而导致痔疮急性发作。(3)少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包括葱、蒜、韭菜、生姜、酒、辣椒、花椒、胡椒、桂皮、八角、小茴香等等。这类食品可导致组织充血,进而加重痔疮症状,甚至发生痔疮嵌顿。(4)不可憋便:憋便会造成直肠过度膨胀,使排便感受器灵敏度下降长此以往容易导致便秘,进而引起痔疮发作,因此,一定要做到有便就排。(5)不可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耗伤中气,中气不足会造成痔疮脱出。(6)避免久坐、久站、久蹲,经常“久”后会使会阴部充血,加重痔疮症状。(7)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香蕉、冬瓜、青菜等,保持大便通畅。适量饮水,增加粪便中水分,有利于大便排出。(8)顺时针按摩腹部,有利于肠道蠕动。(9)进行提肛练习,有利于加强括约肌及肛管周围支持结构。另外,活动量不够的人要参加体育运动。工作紧张的人要注意休假,放松心情,可外出旅游。多数患者只要坚持自我保健,注意及时治疗,效果均很好。反之,不能坚持的效果不理想。
正常排便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长时间便秘、腹泻等,会使肛门遭受疾病的伤害。◆便秘慢性便秘会引起痔疮、肛裂、大肠癌、大肠息肉、大肠憩室、高血压等疾病。如积极治疗预后良好。便秘时,由于食物残渣在肠腔内滞留时间过长,水分被大量吸收,导致粪便过分干燥、坚硬,扰乱了正常的排便规律,以致排出十分困难,导致血运不畅、直肠黏膜下滑,擦伤肛管及肛窦,引起出血、疼痛、感染等。如果原有肛裂、痔疮,大便秘结时必然要怒挣,则会加重疼痛和出血,使原有的肛门病急性发作,继发肛窦炎、肛门直肠脓肿。痔瘘疾患的肿胀、出血、疼痛、脱出等也可引起或加重便秘,形成恶性循环。肠癌和便秘有直接的关系,便秘时由于肠内容物长期滞留,从而发酵产生许多毒素,其中的致癌物可诱发肠癌,。国外一研究小组,从人类粪便中分离出一种与结肠癌有关的强烈致癌突变原。很显然,便秘是导致细菌在肠道发酵的罪魁祸首。◆腹泻腹泻,即人们常说的“拉肚子”,是粪便呈液体状态的一种病症,它是由于大肠内物质的通过迅速、水分的吸收减少,或从肠壁分泌的水分增多所引起的。引起腹泻的原因,可分为器质性与机能性两种,器质性患者有发热、便中带血或黏液等症状,但器质性腹泻较少,大部分是因消化不良所引起的功能性腹泻。造成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原因主要有:⑴没有充分地咀嚼,或吃不易消化的食物;⑵脂肪摄取过多,无法完全消化;⑶暴饮暴食造成消化不良;⑷吃了不干净或变质的食物;⑸精神紧张等。此外,腹泻时少量粪便会从乙状结肠流到直肠,排便次数就变多。因其中所含的不消化物会刺激直肠壁,引起排便感,又因为便意的频繁,肛门括约肌产生的紧张不断提升,排便后也不易弛缓,因此臀部的血液循环不良。直肠内壁也因粪便中的刺激物刺激充血,加之频繁排便摩擦,淤血情形严重,甚至肛门上皮发生溃疡。另外,大便次数增多,尤其是急性肠炎,可使肛门感染机会增多,产生肛窦炎、肛周脓肿等。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很多肛门疾病就是在肠炎后继发的。◆排便次数便次增多或减少对肛门组织的休息均不利。如果大便次数过多,必定会加重肛门的负担和增加对肛窦的刺激。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出现,肛门部的血液循环就容易发生障碍,可使肛门部血管曲张、组织肿胀,发生痔疮等肛周疾病。便次减少,致大便干结,容易造成直肠黏膜及肛管损伤。◆排便力量人必须在便意感非常明显时才排便,排便用力不宜过猛。有的人稍有便意就上厕所,不管排便感是否强烈,只是人为地用大力气强行排便,这只能使肛门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引起损伤。还有一种情况是本来没有大便,但由于某种原因总觉得肛门内有大便,反复去上厕所。这种假性排便感是病态排便感,遇到这种情况应从主观上加以克制,并用热水坐浴或热敷,不要经常去蹲厕所,以免增加肛门负担。◆排便习惯正常的大便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之内,有的人在大便时喜欢看报、吸烟等,分散了排便的注意力,使排便感觉减弱,延长了排便时间,造成肛门疲劳。这种情况可导致肛门直肠部受压充血、血管曲张,甚至使直肠黏膜与肌层松弛分离,脱出肛门外。
痔疮手术方式很多,混合痔外剥内扎、RPH、PPH、TST、痔动脉结扎术等。下面就术后3个常见的反应介绍如下。肛门疼痛疼痛始终是痔疮手术后最主要的反应。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理想的术式能彻底消除疼痛。疼痛与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手术方式的选择、精神紧张等因素相关。肛门坠胀、便意感频欲便不能称为“里急”,窘迫下坠称为“后重”,多为肛管直肠黏膜局部创面刺激引起。预防1.保持肛门清洁卫生,提肛锻炼,促进肛门收缩功能的恢复。2.术后短期内肛门坠胀、便意频,一般属于正常现象。不必紧张及焦虑。3.避免刺激性食物,预防腹泻及便秘。粪嵌塞术后疼痛,畏惧排便,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是主要原因。预防1.术后鼓励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开水。2.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增加肠蠕动。
2岁以下,骶骨发育尚未成熟,直肠肛管近呈直线,粪块对肛管四周压力较均衡,故肛裂可发生在肛管任何方位。年长儿,与成年人相似,肛裂多发生于肛管后方正中。1.保守疗法婴幼儿肛裂以保守疗法为主,包括治疗便秘和局部处理。①调整饮食结构,多食蔬菜、水果等,使粪便软化,必要时可服缓泻剂(乳果糖口服溶液等)或灌肠,养成规律排便的卫生习惯。②局部采用热敷、温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或者中药坐浴,以减轻内括约肌痉挛并缓解疼痛。③清洁肛裂创面,每天3~4次,并外敷抗生素软膏或中药生肌膏等,促进创面愈合。④反复发生肛裂者,可用普鲁卡因和酒精封闭注射,起到阻断神经、减轻疼痛、改善血液循环作用。2手术疗法适用于慢性肛裂或急性肛裂经保守疗法无效者。
小儿痔病十分少见。大数据调查1~15岁结果显示:小儿血栓性外痔的发病率较高为14.1%,其次是混合痔4.4%及内痔3.4%。婴幼儿痔的发病率更低。小儿因肛垫支持组织发育良好,故内痔罕见。外痔可偶有发生,症状一般较轻,表现为肛门外侧缘呈青紫色的小悬垂物,排便时可引起疼痛或出血,有时可并发血栓、溃疡及肛周皮炎。婴儿内痔可能是先天性静脉发育畸形。并非真正的痔。由于先天性原因造成局部静脉发育不良,静脉管壁薄弱,张力降低,致使生后较短时间内在血流压力作用下逐渐扩张,并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加重表现出临床症状,即肛门蓝紫色静脉团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大便时有少量出血,并无肛门感染、便秘、腹泻等诱因。体查可见齿线以上扩张的静脉团直径未超过1cm。由于症状轻,发病率低,不易引起临床医生注意,即使以便血待查就诊的患儿,在肛门指检检查时,如没有考虑到此病的可能,未将患儿置于截石位屏气或哭吵下数分钟,亦不能发现齿线上静脉扩张。因此,对于症状出现较早的小儿内痔,确切地讲,是先天性静脉发育畸形而不是肛垫异常(痔)。小儿痔病的治疗原则上在于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和大便过于粗硬。除极少数血栓性外痔引起剧痛需要手术治疗外,绝大多数均不需手术治疗。
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 肛门的神经非常丰富,一旦肛瘘出现肿痛、流脓的症状,患者无论是坐着还是走路,都会很难受。另外,肛瘘还容易反复发作,所以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如果不及时治疗,单纯性肛瘘会慢慢变成复杂性肛瘘,低位肛瘘也会因为感染严重,逐渐变成高位肛瘘,从而增加手术治疗的难度,患者也会增添更大痛苦。 此外,超过十年的肛瘘有一定的癌变几率,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所以肛瘘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相对于治疗,预防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及肛瘘发生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简单谈谈几点预防措施。 1.遇肛门灼热、坠胀不适时,要及时查明原因、及时治疗。 2.诊断“肛窦炎或者肛乳头炎”者,需要及时寻求正规积极治疗,以免发生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及肛瘘。 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勿久蹲,大便时间控制在3-5分钟,每日排便后温水坐浴(水温40-45°,坐浴时间15-20分钟),保持肛门清洁,对预防肛门局部感染有积极作用。 4.积极治疗引起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全身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等。 5.防治便秘和腹泻,因为大便干结容易擦伤肛窦和肛瓣;再加上肛窦开口是“倒漏斗”型,细菌极易侵入而致感染。腹泻者多伴有直肠炎和肛窦炎的可能,可使炎症进一步发展。 6.坚持全身锻炼及局部提肛锻炼,增强体质,改善肛门局部良好血液循环,以增强局部抗病能力。 7.建立正常的膳食习惯,多果蔬、多饮水、多五谷杂粮。因肛瘘的发生与湿热有密切关系,所以油腻生湿热的食物应有所节制,同时要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应多吃清淡含丰富食用纤维及维生素的食物,如绿豆、萝卜、冬瓜等新鲜蔬菜及水果。 ◆治疗 肛瘘的根治方法,只有手术。乱用抗菌素、抗炎镇痛等药物,对肛瘘的肿痛、流脓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达不到根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