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的规范诊治流程是获得良好的预后的关键,由于骨肿瘤发病率相对较低,全面详细的认识和理解骨肿瘤需要更多的专科教育。基于此,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肿瘤科,利用网络平台,举办骨肿瘤线上教学大查房(GrandRounds),邀请国内外著名的骨肿瘤专家,用线上交流的方式,针对特定的骨肿瘤病种,围绕诊治全过程,结合临床病例,推广骨肿瘤的规范化诊疗理论。拟每月的最后一周的周一下午4:00举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肿瘤科线上GrandRounds】,借此推广骨肿瘤的的专科教育及推进骨肿瘤学术发展,欢迎国内外的专家、同道参与指导。
近日疫情期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肿瘤科连夜为恶性骨肿瘤引起颈髓高位截瘫患者实施急诊手术。11岁花季少女小刘患有尤文肉瘤,在上海市一医院骨肿瘤科住院,夜里9点多,突然四肢不能活动。经过检查发现C6-7椎体骨肿瘤,压迫神经严重,CT和核磁共振提示C6-7椎体病理性骨折,压迫颈髓。情况紧急,上海市一骨肿瘤科孙伟主任即刻联络各部门,汇报医务处处长,联系手术室护士长,麻醉科主任,做好疫情期间急诊手术准备。团队连夜为病人实施了颈椎前路多节段肿瘤切除+自体髂骨移植术。本次手术难度大风险高,颈椎周围本身有丰富的动脉供应和静脉丛,肿瘤的生长又增生出大量的血管并且发生病理性骨折,且发生在C6-7两个阶段,肿瘤组织本身较脆、血运丰富,切除过程极易出血。患者年龄较小,血容量也有限,所以良好的止血和抢救神经功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这需要既有脊柱外科和骨肿瘤外科丰富、熟练的手术经验,又需要术前严谨的准备、周密的手术方案,骨肿瘤科的医生们当机立断连夜手术,晚间10点开始手术,经过4个多小时的手术,完整切除病灶,完成锥体重建,于凌晨2点左右完成如此复杂、高风险的手术。由于手术及时,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保留,四肢肌力逐步恢复中。脊柱原发肿瘤患者的治疗原则切除病灶,挽救脊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多学科协作。若患者因脊柱肿瘤病理性骨折导致了截瘫,不但会极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会大大增加患者家属的护理难度。同时截瘫的发生,给常规的放化疗增加了难度,饮食营养也会受到影响,从而也会影响到患者的预期寿命。术后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双上肢能够活动,为了以后的放化疗提供了空间和时间。在保障骨肿瘤患儿安全的道路上,上海市一骨肿瘤科一直在努力。
银蛇奖是上海卫生系统青年人才最高荣誉,很多医学大家都是从银蛇奖中走来。上海市卫生系统第十八届“银蛇奖”获奖者名单公布,一批80后医学专家脱颖而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骨肿瘤科主任孙伟获得本届“银蛇奖”二等奖。“银蛇奖”获得者孙伟:骨肿瘤治疗因“温柔的黑科技”而改变
刘畊宏男孩女孩们,运动后足底疼痛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预防呢? 近期在我的足踝外科门诊病人群体中,有很大比例患者主诉足底部疼痛尤其是足跟部。其中青少年群体中主要是运动后、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出现足底的疼痛,而许多中老年病人则表现为清晨起床后的足跟部疼痛,适当活动后部分症状可缓解。 足底筋膜炎是足后跟部疼痛常见的原因,足底筋膜炎又被称为跖筋膜炎,俗称跟痛症。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跖腱膜)足跟连接部位附近的无菌性炎症。 足底筋膜炎疼痛位置主要症状为脚底以及足根部附近的疼痛,单脚多见,各个年龄段皆可发病,而40-60岁发病率较高,女性多于男性。好发因素职业特征性足底筋膜炎的发生有一定职业倾向性,一些运动员、舞蹈演员以及其他需要长时间站立或长距离行走的职业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足底筋膜炎具有职业倾向性 全身性基础疾病 部分基础疾病会也会导致足底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比如: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的下肢静脉曲张等。足部负重异常当足部负重过大或负重异常时,会导致足底筋膜张力异常从而诱发足底筋膜炎,例如:体重严重超标、足根骨骨刺形成、足部畸形(平足、高弓足)、下肢负重或力线异常(严重的膝、髋或脊柱畸形)等。 足底负重异常(肥胖、足跟骨骨刺、足部畸形) 急性型发病时间短,多为2周以内。有明确外伤(高出跳下或反复剧烈弹跳)或偶然运动史(平日无规律运动,偶然进行一次长时间或超负荷运动),疼痛感较为剧烈。此时需要排除是否存在足底筋膜撕裂或断裂,筋膜撕裂与筋膜炎急性期较难分辨,患者均具有足部外伤史,受伤后疼痛较为剧烈,休息无法得到缓解,足底筋膜撕裂常伴有明显肿胀,部分病人可能出现皮肤淤青,皮下淤血等表现,此时建议前往医院进行B超或MRI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足底筋膜损伤。 急性足底筋膜撕裂(足底淤血及核磁共振MRI影像) 慢性型 足底筋膜长期张力过高或张力分布异常造成足底筋膜发生反复微损伤,比如运动员、慢跑及徒步爱好者、需要长期站立或奔跳职业的从业者等。足底筋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肌肉及筋膜疲劳,引起了无菌性炎症。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疼痛,而治疗的宗旨则为放松足底筋膜,祛除筋膜炎症。 保守治疗急性期 一般处理如外伤造成的足底疼痛,症状开始时应1:、停止活动并进行休息;2、伤后48小时内,对足底疼痛部位进行冰敷(使用冰箱冷冻食材包裹毛巾可作为冰袋),每次10-15分钟,每隔1-2小时进行一次至疼痛缓解;3、适当抬高足部;4、如仍需要行走则建议穿着软底宽松的运动鞋; 急性处理(冰敷、抬高足部) 药物治疗如疼痛较为剧烈无法忍受,可配合口服药物,必要时请及时就医。急性期在排除药物禁忌症(见药物说明书)情况下,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非甾体口服药(西乐葆、洛索洛芬钠、双氯芬酸钠等)及止痛凝胶贴膏。慢性期 一般处理主要改变生活习惯,穿软底舒适的鞋,此时康复尤为关键,需要适当对足底筋膜进行按摩以及拉伸(预防内容中详细介绍),必要时可到医院康复科进行专业的复健。药物治疗 此时非甾体药物的效果就十分有限,药物疗效个体差异大。如果经过休息、药物及理疗效果均不佳,则可考虑进行局部封闭(皮质类固醇激素+麻醉药物)治疗,通常效果良好。 手术治疗绝大多数病人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如尝试各种保守治疗方法1年以上症状无缓解且严重影响生活治疗,才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松解足底筋膜,通过切断或部分切断足底筋膜内侧束进行松解。减轻体重减重能有效降低足底压力,减小足底筋膜张力。 穿着合适鞋子尽可能穿着保护性及缓冲性较好的鞋子,平足症或高弓足患者需要穿着特殊定制的矫形鞋或鞋垫并避免长时间行走或运动。 合适的运动方式如体重较重的人群,尽量进行非负重运动,例如:游泳或自行车运动。 运动前后对足底筋膜拉伸运动前后通过拉伸来缓解足底筋膜的紧张及疲劳(具体拉伸康复方式如下图)。 足底筋膜炎拉伸康复动作
近期许多朋友们居家时间明显增加,而手机、电脑及平板使用时间增加,以及许多人也开始第一次尝试做饭及家务。那么不少人均诉说他们活动后感觉手指、手腕部酸胀甚至疼痛,尤其是大拇指根部及手腕处。有些人休息后能得到缓解了,部分人持续疼痛甚至出现关节僵硬的表现。这种症状多数情况下是发生了腱鞘炎甚至可能为狭窄性腱鞘炎。人体肌腱就好比橡皮筋一般具有弹性,肌腱外层包裹的腱鞘在肌腱过度活动时反复与其摩擦,会造成局部一种炎症反应状态,而狭窄性腱鞘炎则是多种因素(解剖、机械、激素等)造成的特殊状态。腱鞘炎反复或持续发作则可能产生狭窄性腱鞘炎,B超检查往往会提示结构增厚,部分人甚至可能在皮肤下摸到痛性结节,反复炎症造成肌腱增粗,肌腱在鞘管内活动限制。腱鞘炎好发部位肌腱疲劳运动、高频动作、糖尿病、全身炎症性疾病均可能造成。常见的两个部位的腱鞘炎:腕关节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又称为deOuervains病,往往发生在靠近拇指侧的腕关节,关节出现疼痛、活动受限,并且疼痛与拇指活动相关。有上述症状,若在拇指屈曲时,其余四指握住拇指的状态下,使腕关节尺偏时疼痛加剧(具体操作如下图),即称为Finkelsteins阳性,则需要考虑此疾病。Finkelsteins试验手指腱鞘炎(拇短伸肌肌腱/拇长展肌肌腱腱鞘炎)发病初期手指弯曲伸直时,手指关节会产生弹响、疼痛,故又称“扳机指”,急性期关节局部可能存在红肿,关节发热及疼痛等表现。病人常描述手指关节不灵活、肿胀,甚至关节突然绞索,无法伸直或屈曲。保守治疗早期或者症状较轻时,主要采取制动(支具或护具限制活动),急性期冰敷,慢性期可采取局部热敷。在排除药物禁忌症(见药物说明书)情况下,急性期可以口服非甾体消炎止痛药(西乐葆、洛索洛芬钠、双氯芬酸等)。制动支具非急性期可局部外用膏药,尝试放松拉伸相关肌肉(具体部位如下图),拇指及腕关节需要分别按摩放松“拇短伸肌肌腱/拇长展肌肌腹”以及“桡侧腕屈肌肌腹”,通过按摩使得肌腱拉伸,增加延展性及活动性,减少卡压。放松肌腱的肌腹部位如果以上康复治疗无效,则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治疗,康复科理疗或封闭注射(常为激素+麻醉药)治疗,大多数腱鞘炎最终经过次治疗会得到缓解。手术治疗如果以上保守治疗无效,症状长期反复发作,肌腱周围、滑膜增厚甚至局部隆起,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肌腱鞘膜及筋膜。1、第一步:改变生活习惯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过度劳累,定时适度休息,工作及玩游戏要适度,制定休息时间。2、避免关节过度活动在工作及劳动时,避免手指及腕关节等过度弯曲或后伸,避免提拉过重的物品,以及预防运动损伤。3、冬季注意保暖冬季手脚四肢末梢的各关节注意保暖,寒冷不会造成腱鞘炎,但是会让手脚更加容易患上腱鞘炎。冬季户外注意佩戴手套,洗漱使用温水能有效避免。4、注意关节拉伸在活动前及活动后,可以对拇指及手腕关节进行适当拉伸(拉伸动作如下图,每个动作10-15次),如果活动后感觉酸胀可对局部进行热敷。手指及手腕部拉伸动作
1.什么是骨肿瘤?发生在骨骼系统的肿瘤性病变统称为骨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肿瘤起始于骨骼系统本身,良性者多,病期长,预后佳;恶性者少,病期短,预后差,未经治疗的死亡率可达80~90%。继发性骨肿瘤是指身体其他组织或器官的恶性肿瘤细胞,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偶尔亦有因直接浸润而侵入骨质者)转移至骨组织中,逐渐发展而形成骨组织中的转移瘤,发病率比原发性骨肿瘤高,预后较差。另外有些病变并非实性肿瘤,但其临床、X线或病理表现与骨肿瘤相似称为肿瘤样病变,如孤立性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骨纤维异样增殖症、骨化性肌炎等。2.良性骨肿瘤常见的症状是什么?良性骨肿瘤大多症状不明显,可表现为发病部位的疼痛和肿块,疼痛程度不重,间歇性发作,持续较长时间无明显加重;肿块常为无痛性肿块,一般增长缓慢,但若生长突然加快需考虑恶变可能。有时良性骨肿瘤可因并发病理性骨折而就诊,常表现为轻微外伤下出现发病部位突发的疼痛、畸形及功能障碍。少部分良性骨肿瘤可长期存在而不被发现,常因其他原因检查时意外获得诊断。3.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好发于哪些人群,常见的症状是什么?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常见于骨骼快速生长的青少年,年龄一般为12-18岁之间,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好发部位为膝关节周围和肩关节周围,即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包括骨肉瘤、软骨肉瘤、尤文肉瘤等。常见的症状为发病部分的疼痛、肿块和功能受限。疼痛常为固定位置的、没有明显诱因的、快速进展的静息痛,夜间睡眠及安静状态下明显,休息或制动无法缓解。伴有发病部位质硬、固定、快速生长的包块,包块表面皮肤发热,可有浅表静脉怒张。发病部位关节活动渐进性受限,有时可因出现病理性骨折而表现为疼痛和功能受限突然加重。4.继发性骨肿瘤好发于哪些人群,常见的症状是什么?继发性骨肿瘤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常有明确的其他系统或器官的恶性肿瘤病史,也可以骨骼系统转移为首发症状继而确诊原发病变。常见的容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分别是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肾癌、前列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分别是脊柱、骨盆、四肢长骨和肋骨。常见的症状主要为转移部位的持续性疼痛,程度逐渐加重,无法通过休息或者一般的止痛药物缓解,有时亦可出现转移部位的肿块和病理性骨折,发生于脊柱的病理性骨折可合并有脊髓和神经根的损伤,从而出现截瘫或马尾神经根受压表现。5.原发性骨肿瘤需要做哪些检查?原发性骨肿瘤需要影像学评估、实验室检查及必要时的病理活组织检查。影像学包括常见的X线平片、CT扫描及核磁共振(MRI)扫描,必要时需要全身骨显像(ECT)和PET/CT评估全身情况。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凝血常规检查、生化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查,如碱性磷酸酶(ALP)。病理活组织检查分为穿刺活检、切开活检和切除活检。6.活检是必须的么,穿刺活检与切开活检对比其具有什么优点?随着检查手段及方法的不断更新,诊断的正确率逐渐提高,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肿瘤不具备典型的影像学特点,诊断困难。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正确诊断需要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病理三结合。其中,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关键作用。获取术前病理诊断的方法是活检,即获取少量病变组织送病理科,通过显微镜观察或者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获得病理诊断。活检通常可分为穿刺活检、切开活检与切除活检,其中穿刺活检是目前骨肿瘤专家获取术前病理诊断的主要途径。与切开活检相比,穿刺活检具有简便易行、经济有效、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的优点,无需住院,通常在局部麻醉下及可完成,对局部解剖环境干扰小,造成肿瘤播散的可能性极低。7.穿刺活检需要注意什么?恶性骨肿瘤及软组织肿瘤的保肢手术治疗已成为主要趋势,手术前需要有明确诊断,保肢手术对活检的取材途径、方法有更严格的要求。不正确的活检,往往因取材时造成肿瘤对局部重要结构如血管、神经束的污染,使肿瘤无法彻底切除,从而导致保肢治疗的失败,而不得不行截肢术。位于骨盆、脊柱的肿瘤也需要在术前明确诊断,根据肿瘤的性质决定手术方式。因此穿刺活检前,应对肿瘤的性质、分期及治疗有充分的了解,进行充分的术前计划,并确保取材的针道位于手术切口上,以便能在彻底手术时完整切除。穿刺活检应由经验丰富的骨肿瘤专科医师操作,且最好由主刀医生亲自进行活检操作,以提高穿刺活检准确率,减少并发症,并且有利于确诊后完整切除肿瘤。活检应遵循以下重要原则:①活检前应象制定手术方案一样高度重视,周密计划。因为这是肿瘤治疗的开始,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不正确的活检会给患者带来灾难性的后果。②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像常规手术一样进行严格的皮肤消毒。③确保活检不影响以后手术方案的制定,活检污染区应能被完整切除。④确保有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组织标本供病理医生诊断,如病理医生不能明确诊断,应及时提供详细的临床及影像检查资料。⑤如果医生或医院不具备诊治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条件,应在活检前将患者转到具备诊断及治疗骨肿瘤的医生或医院那里接受正规的治疗。8.化疗的适应症是什么?化疗的禁忌症是什么?适应症:①术前、术后化疗及姑息性化疗;②对化疗相对敏感的恶性骨肿瘤,如骨肉瘤、尤文肉瘤、滑膜肉瘤等;③因肿瘤晚期或解剖部位不能手术或手术困难、但对化疗有一定敏感性的恶性肿瘤;④骨转移瘤视原发肿瘤对化疗敏感性决定是否需要化疗。禁忌症:①白细胞或血小板总数过低;②肝肾功能异常者 ;③心脏病、心功能障碍者,不能选用心脏毒性的阿霉素等药物;④一般状况差,不能耐受化疗者;⑤有未控制的感染灶者。9.什么是辅助化疗? 一部分肿瘤患者的疾病在被发现或在得到诊断时,已经存在微小转移灶,这些转移灶因其微小而目前现有诊断技术所不能查出。正因为如此,对这些患者的局部治疗做得再彻底,由于微小转移灶的存在而影响预后。所以,恶性肿瘤究其本质而言可认为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靠单一用局部治疗手段不能治愈,而应当辅以全身治疗来控制或消灭微小转移病灶。辅助化疗是指化疗作为治疗恶性骨肿瘤综合疗法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手术或放射治疗的疗效,即在手术或根治性放疗后进行的化疗。术后化疗可杀灭可能残留和转移的肿瘤细胞,以减少局部复发和转移,提高远期生存率。术后化疗应早期应用、足量、规范。 10.什么是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指在手术前进行化疗,其作用在于:(1)使肿瘤缩小、边界变清,有利于手术切除,甚至使一些原来难以局部手术切除的肿瘤在化疗后能够得到较为彻底的切除;(2)杀灭潜在的微转移灶和血中的瘤细胞,减少转移的机会;(3)使手术时肿瘤细胞活力减低,不易播散转移;(4)通过术后肿瘤标本检测化疗的敏感性。11.骨肿瘤常用化疗药物有那些? 不同的肿瘤应选择不同的化疗药物和方案。主要依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来选择。骨肉瘤一线化疗方案是以大剂量甲氨喋呤(MTX)、顺铂(DDP)、阿霉素(ADM)、异环磷酰胺(IFO)为主的化疗。而尤文肉瘤则是以长春新碱(VCR)、阿霉素(AMD)、依托泊苷(VP16)和环磷酰胺(CTX)或异环磷酰胺(IFO)和为主的联合化疗。12.化疗的剂量是越大越好吗,化疗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化疗不光杀死肿瘤细胞,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损伤正常细胞,特别是增生活跃的造血干细胞、粘膜上皮细胞等。化疗常见的并发症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严重感染、肝肾功能损害及心脏毒性等;现在所采用的化疗方案都是经过严格临床试验确定的方案,能最大限度的优化化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所以化疗方案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制定,并不是剂量越大越好。 13.骨肿瘤的化疗次数和间隔时间有要求吗?对恶性骨肿瘤的化疗周期是有要求的,如骨肉瘤,一般要求术前化疗3-6次,术后完成12-16次,通常化疗间歇期大约为14-21天,大剂量甲氨蝶呤方案间隔期为5-7天。化疗疗程次数还要根据术前术后患者的肿瘤评估来确定,如术前化疗反应差,可能需要减少化疗次数,术后出现肺转移,可能需要在手术的基础上增加化疗次数。为了保证化疗周期的顺利完成,患者需要克服化疗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导致的食欲不振,积极与疾病斗争。医生会在每一次化疗前检查血像和肝功能,可能需要护肝治疗和提高白细胞治疗,以确保化疗的顺利进行。 14.如何评价化疗效果? 化疗效果的评估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几个方面。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疼痛缓解、肿瘤体积缩小、邻近关节活动增加等方面;实验室检查主要是碱性磷酸酶水平降低;影像学表现包括X线平片显示肿瘤缩小、成骨增加、边界清楚,MRI显示肿瘤边界清楚、水肿消退、坏死增多,ECT和PET/CT显示肿瘤摄取量降低。病理学评估指标主要是肿瘤组织学坏死率,是反应骨肉瘤对化疗敏感与否最为有效的指标。以肿瘤组织坏死率90%为界,肿瘤组织坏死率在90%以上表明化疗反应良好。术前化疗应至少进行两个疗程且正规,这样方可正确地进行肿瘤组织坏死率的评估。术前化疗的肿瘤组织学坏死率也是预测骨肉瘤预后最为重要的指标。坏死率越高,预后越好。15.化疗后肿块没有消失是化疗效果不好吗? 术前化疗后敏感病人在几天后疼痛可有部分或大部分缓解。但骨肉瘤软组织肿块本身体积难以迅速减小,肿瘤完全吸收则更为困难。病理组织学证明骨肉瘤的体积减小主要为瘤体内水肿、炎性反应及新生血管消失所致,以及肿瘤细胞本身的坏死凋亡。如果术前化疗规范,药物剂量强度足够,绝大多数可以控制肿瘤的继续生长。也就是说只要肿瘤体积不再变大而是缩小,同时疼痛有缓解,即是已收到了化疗的效果,并不一定要包块完全消失。16.什么是肿瘤的靶向治疗?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多数化疗药物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产生了全身严重的毒副作用,而且多数化疗药物都存在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靶向治疗的出现为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领域和广阔的前景。肿瘤靶向治疗是利用具有一定特异性的载体,药物或其他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物质选择性地运送到肿瘤部位,把治疗作用或药物效应尽量限定在特定的靶细胞、组织或器官内,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而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的一种方法。靶向治疗是今后肿瘤治疗的一大方向,一些药物已应用于临床。 17.化疗效果不好怎么办? 有些学者的研究证明对术前化疗病理组织学反应不佳者修改术后化疗方案不能改善其预后,并且在术前难以确定患者对化疗的肿瘤组织学反应情况。因此,为增加总的有效率,应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更具有杀伤力的术前化疗,最有效的药物、最好的方案都应术前应用,不宜留于术后,以提高肿瘤的化疗效果。在术后化疗的制定中,肿瘤坏死率起指导作用。当肿瘤坏死率为三级或四级时,即坏死率大90%时,可继续应用术前化疗方案,若肿瘤坏死率为一级或二级时,即坏死率小于90%时,需要更改化疗方案,采用二线方案或者试用新药。18.化疗效果好可以不做手术吗?术前不化疗直接手术行吗? 手术仍是骨肿瘤治疗的主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切除肿瘤以减少或消除其在局部演变和发展中的危害作用,而化疗增加了保肢手术的可能性和安全性,通常情况下,经过术前大剂量化疗肿瘤内会出现明显坏死,虽然肿瘤体积缩小大多不明显,但手术边界更加清晰,有利于局部彻底切除肿瘤和根除可能存在的远处转移灶,可见化疗的目的在于局部控制肿瘤和消灭微转移灶,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因此手术和化疗都是骨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不同角度起重要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9.甲氨喋呤的主要作用和毒副作用有那些? 甲氨喋呤(MTX)是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瘤组织是代谢旺盛的组织,所以需要大量营养作为其生物合成的原料,MTX的化学机构很像这些代谢物质,可以被细胞摄取,然后阻碍细胞的正常代谢,抑制肿瘤生长,并促使其死亡。应用大剂量MTX后可产生骨髓抑制、肝肾功能障碍等一系列毒性作用,同时MTX还可以引起严重的粘膜反应,如口腔炎,溃疡性胃炎,出血性肠炎等,为了解除这些毒性作用,在应用大剂量MTX后使用甲基四氢叶酸钙解救,阻止毒性反应,保护正常细胞。20.异环磷酰胺的主要作用和毒副作用有那些? 异环磷酰胺(IFO)属于烷化剂类抗肿瘤药,它可以和肿瘤细胞内的蛋白质以及核酸相结合,从而影响细胞的能量代谢和呼吸,导致细胞死亡。适用于各种软组织肉瘤和骨肉瘤、骨转移癌。IFO的毒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泌尿系和肾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消化道反应、脱发等,最突出的是出血性膀胱炎,因此必须同时给予尿路保护剂美斯钠,以防止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 21.阿霉素的主要作用和毒副作用有那些? 阿霉素(ADM)的主要作用是嵌入DNA双螺旋中,并与DNA结合,使DNA模板发生变化,从而阻碍了DNA和RNA的合成,导致细胞死亡。ADM抗瘤谱广,疗效明显。主要的毒副作用有:骨髓抑制,心脏毒性等,ADM的心脏毒性有累积剂量现象,一般累积剂量需控制在550mg/m2以内,必要时会加入新药联合化疗以减少ADM的累积剂量。右丙亚胺可以用于减少ADM引起的心脏毒性。22.顺铂的主要毒作用和副作用有那些? 顺氯氨铂(DDP)又称顺铂,是金属铂的络合物,它可以与DNA链相互作用,使DNA模板不能被正常复制,从而阻碍DNA和RNA的合成,抑制癌细胞的分裂。DDP对许多肿瘤如骨肉瘤、软组织肉瘤、恶性淋巴瘤以及卵巢癌、乳腺癌等都有较好疗效,但是毒副反应也很明显,如胃肠道反应、肾毒性、骨髓抑制、过敏反应以及神经毒性和耳毒性等。因此大剂量DDP化疗时应采取水化、利尿以减轻肾毒性,同时密切监测血清电解质及肝肾功能的变化。DDP的胃肠道反应较重,需要较强的中枢性止吐药物对抗。23.脂质体阿霉素有什么特点? 脂质体阿霉素是一种聚乙二醇脂质体包裹的阿霉素,可以延长在体内的循环时间,药物包裹在脂质体中,药物的分子从脂质体中释放,通过肿瘤新生血管,进入肿瘤细胞产生靶向杀伤肿瘤的作用,脂质体阿霉素可减少抗肿瘤有效成分非特异性地分配到正常组织,降低游离药物的血浆峰值水平,从而减少毒性反应。具有血液循环时间长,易通过肿瘤新生血管的特性,因此其抗瘤活性提高,而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发生率相对较低。和普通阿霉素相比,脂质体阿霉素最大的优点就是对心脏的安全性相对较高。24.四肢恶性骨肿瘤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哪些?保肢手术的条件有哪些?四肢长骨恶性骨肿瘤的手术方式可分为保肢手术和截肢手术,保肢手术按照不同的重建方式可分为:肿瘤型假体重建、可延长假体重建、自体瘤骨灭活再植、大段异体骨人工假体复合物(APC)重建等,截肢手术又包括关节离断术、传统的截肢手术、改良截肢手术和旋转成形手术。保肢手术的主要条件包括:肿瘤未侵犯重要的血管和神经;能够在肿瘤外将肿瘤完整切除,获得良好的外科边界;进行保肢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不应比截肢术高;局部的软组织条件可,预计保留的肢体功能比假肢好;肿瘤对化疗敏感。25.恶性骨肿瘤手术以后随访包括哪些方面?每一位恶性骨肿瘤的患者均应该终身随访,随访是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复发、转移灶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功能锻炼、康复指导、加速术后社会心理学康复的重要过程。随访需要患者和家属的密切配合,通常在门诊进行,包括详细的问诊、仔细的体格检查和相关的辅助检查,辅助检查通常需要接受患病部位的X线片、胸部CT和全身骨显像,必要时可能需要四肢淋巴结彩超、内脏彩超或CT以及PET/CT检查。随访间隔通常为术后2年内每3个月一次,术后3-5年每6个月一次,术后5年以后每年一次。
患者,男性,13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膝关节外侧疼痛不适,持续无法缓解,逐渐影响行走。外院行X线及MRI检查提示右腓骨上端干骺环形异常信号,右侧腓骨小头骨髓水肿,恶性肿瘤不能除外。无慢性病史,无药敏史。 行PET检查提示:右腓骨上端外缘皮质区可见一略向外隆起类圆形不均匀低密度灶,边缘尚清,大小约8mm×7mm×15mm,FDG摄取增高,SUVmax=5.2,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考虑骨原发肿瘤性病变,骨样骨瘤可能大,请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追问病史,患者自诉2周前有不慎跌倒病史,可能是导致局部病理性骨折及水肿带的原因。综合以上资料,团队考虑为良性病变可能大,明确病理十分重要,但是切开或穿刺活检皆有损伤腓总神经风险,与家属沟通后予长腿石膏固定患肢,观察2-3周。患者回家后遵医嘱执行,2周后拆除石膏,局部疼痛无明显改善,遂定手术方案治疗。术中暴露腓总神经,完整刮除病灶。术后病理提示为骨母细胞瘤。术后两周患者疼痛完全消失,膝关节支具一月后去除,逐步行走,目前已完全恢复行走。
文章刊载于国际著名医学杂志JAMA,本文可以称得上是Paxlovid和molnupiravir的科普贴,向读者提供了两种口服药的使用时间、方式、效果、禁忌、不适用人群等信息,指出两种药物应在新冠症状出现后5天内使用,患有严重肾脏或肝脏疾病的人群不可使用,不可与胺碘酮、秋水仙碱和他汀类药物一起服用。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肿瘤科团队参与了临港二号方舱早期筹建及管理、医疗工作。在本次开舱收治后,医护团队发现有8位学龄儿童,虽然来到方舱,但是他们并没有落下学习,看着孩子小小的身子只能趴在床头柜上写作业,舱内的队员们默默的上了心。医院总领队王悍、副总领队、骨肿瘤科学科带头人蔡郑东了解具体情况后,要求了解群众需求,尽快解决问题。医疗一组组长左冬青、护理一组组长王妹等医护队员快速行动,上午就清理出两间备用舱室,改造为“学习室”,并安放桌椅,可容纳8位同学同时在舱内学习。在有限的条件下,为方舱内的儿童提供了关爱,解决了实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