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患抑郁症,家长还不引起重视吗? 当发现孩子有抑郁症,有的父母开始四处求医或者查阅资料,开始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错误,有的开始向孩子认错检讨,有的不敢再向孩子发脾气,可是,父母的这些改变都是为了“治疗孩子的病”,按照某些孩子的话说“他们都是暂时的改变”“他们都是装模作样”“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也有一些孩子无论药物治疗还是心理干预效果都不好,情绪不稳,不能出门,不能复学,常常出现严重自杀想法,父母只好有一人陪同,日夜监护。 有些孩子,常常会沉浸在网络游戏世界,不愿出门,不愿看医生,更不愿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这些都让父母心急火燎,而又无可奈何。 有的父母不再逼孩子上学,可是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错过上学时机,父母内心又无比着急。 总之,这类青少年抑郁症会让整个家庭陷入困顿和无奈之中。当孩子出现抑郁之后,父母到底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抑郁症不是单纯的“心情不好”,它是一种疾病;患病并不是丢人的事情,但是病需要治疗。 它包含的不仅仅是绝望沮丧悲伤,还有丧失兴趣、疲倦、焦虑、厌食或暴食、失眠或嗜睡等等因素。 生活中有很多看似温顺乖巧的孩子,他们看起来学习优秀令人羡慕,却暗地里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也有很多暴躁爱哭的孩子,他们总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不要觉得孩子性格内向或是闹脾气,置之不理等孩子自己“痊愈”。 殊不知,抑郁就像一个隐形杀手,随时会要了孩子的命。 要知道是什么导致了抑郁症? 1、心理、社会因素。一些研究提示,日常压力对孩子的身体也有看不见的不良影响,不良生活事件,如父母离婚、重病或屡遭不幸,可导致抑郁症。各种重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或长期持续存在,引起不愉快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越强烈,越持久,其致病作用也越大。 所以当家里有大事发生,尤其要关注孩子的情绪,避免孩子长期生活在不愉快的情绪里。 2、遗传因素。调查显示,血缘关系愈近,患病概率越高。与遗传疾病的一般规律相符,一级亲属患病的概率远高于其他亲属,抑郁症往往在家族中集中出现。若父母中有一人患抑郁症,则孩子患该病的机会增加10%~13%,如果孪生子中有一人患抑郁症,那么另一个人在一生中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是70%。 3、个人性格缺陷。抑郁症患者病前大多有自卑,易猜忌,易嫉妒等不良的性格特点。他们在认识和行为上普遍存在着非积极的应对策略,如否认、逃避、认识歪曲,对紧张性生活事件的应付方式往往是带有情绪指向性的,这些人往往是怨天尤人,对别人是愤懑怨恨和谴责。 抑郁症重在预防,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家长首先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特别是青少年抑郁症的特异性表现。 青少年抑郁症的表现和症状 青少年与成年人相比,后者具有主动寻求帮助的能力,而青少年则只能依靠父母、老师或者其他照顾者,请他们辨识问题、获取帮助。如果你需要照顾一个未成年人,学习辨识他们的抑郁症症状以及如何应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 抑郁症表现和症状: 悲伤或者无助 急躁、愤怒、敌意 常常流泪哭泣 远离家人和朋友 对活动失去兴趣 学业表现变差 饮食、睡眠习惯发生变化 不安、激动 觉得毫无价值、羞愧 缺乏激情、动力 疲惫 难以集中精力 毫无原因的疼痛 关于死亡、自杀的想法 抑郁症还是青春期成长的烦恼 青少年会表现出一定的情绪化和行为异常,但是持续的个性、情绪和行为的异常则表示出现深层次的问题。如果你无法确定是抑郁症还是普通的青春期烦恼,你可以考虑症状出现的时间、程度、与平常表现的差异有多大等。荷尔蒙和压力可以解释偶尔的青春期焦虑,但是无法造成持续性的、不停止的嗜睡或者急躁。 青少年自杀倾向的表现 抑郁症严重的青少年经常思考、讨论自杀,做出引人注意的自杀尝试。由于出现越来越多的自杀案例,父母需要严肃对待青少年出现的自杀想法和行为。 在大部分青少年自杀案例中,抑郁症或者其他心理紊乱问题是主要起因。如果病人还酗酒、滥用药物,自杀的风险明显增高。由于自杀行为的后果非常严重,出现自杀想法和行为的抑郁症青少年,都必须严加看管。 关注自杀警报 说自己在自杀、或者开玩笑说自己在自杀 说出“我死了更好”、“我希望我永远消失”、“我找不到出路”。 认为死亡具有积极意义,“如果我死了,人们会更加爱我”。 写关于死亡、去世、自杀的故事或者诗歌。 热衷于危险、鲁莽的行为,造成许多的意外伤害。 将自己珍贵的、喜爱的东西赠送他人。 向朋友、家人做最后的告别。 寻找自杀用的武器、药物或者方式。 父母如何帮助抑郁的孩子? 如何与抑郁症青少年沟通 专心听,停止说教。当孩子开始说时,遏制住任何批评和评价的念头。重要的是孩子在述说自己的感受。你最需要做的就是告诉他们,你就在这里陪着他们。 温柔而执着。最初,孩子会不理你,请不要放弃。对于青少年,讨论抑郁症非常艰难。即使他们想说,说出抑郁时的感受也非常痛苦。尊重孩子的舒适感受,你只需要强调你的关心和倾听的意愿。 承认他们的感受。即使你觉得孩子的感受和关注是愚蠢的、不合理的,你也不要要求他们走出来。通常,好心的解释“情况并不糟糕”,可能让孩子觉得你并不是认真的对待他们的感受。你只需要简单的承认他们现在感受到的痛苦和悲伤,孩子就会感觉到你在理解和支持他们。 请他人帮助。如果孩子不愿意向你敞开心扉,你可以求助于学校顾问、老师或者心理健康专业人士。重要的是存在沟通的渠道。 鼓励社交活动 孩子会远离朋友,不参加过去喜爱的活动。离群会让抑郁症变的更糟,所以尽可能的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群体。 多陪伴他们。每天分出时间来陪伴他们。在这段时间,你完全属于孩子。简单的陪伴能够有效减少孩子的抑郁。 鼓励他们参加社交互动。创造链接他人的机会。鼓励他们外出会见朋友,或者邀请朋友来家里。参加一些多个家庭参与的活动,让他们有机会与其他小孩玩耍、交朋友。 让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建议孩子参加自己擅长或者喜欢的活动,例如运动、课余活动俱乐部、绘画、舞蹈或者音乐。由于他们是重新尝试与外部世界接触,所以最初时他们会缺少动力和兴趣,随着感觉越来越好,他们能够重新获取活力。 鼓励他们参加志愿者组织。为他人提供帮助,能够有效抵抗抑郁症,提高孩子的情绪。引导孩子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鼓励他们设定目标和意义。如果父母与孩子一起参加志愿服务,你们会建立好的关系。 保持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与生理健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缺少活动、休息不好、营养不良,抑郁症可能加剧。不幸的是,青少年往往具有很多不良习惯,例如熬夜、喜爱垃圾食品、长时间玩弄手机和电子设备。作为父母,你应该建立一个健康、舒适的家庭氛围,与这些坏行为作斗争。 让孩子运动起来。运动对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所以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让孩子动起来。理想情况是每天最少运动一个小时,但是不要令孩子厌倦、悲伤。外出遛狗、跳舞、远足、骑自行车或者滑滑板。只要他们运动,就对他们有利。 限制上网时间。青少年往往在网络中逃避现实问题,长期待在网络世界中,他们越来越远离人群,更加抑郁。上网时间增多,运动和会见朋友的时间就会减少。这一增一减均可能加重抑郁症。 提供营养,均衡饮食。确保孩子获取足够的营养,不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鼓励他们早睡,保持充足睡眠。青少年比成年人需要更多的睡眠,才能保证头脑清醒,所以每天保持9-10小时睡眠。 照顾好你自己 作为父母,你会发现自己全部的精力都被抑郁症孩子吸引。与此同时,你可能忽略自己和其他家庭成员的需求,但是在这段困难时期,多多照顾自己也非常重要。 总之,你需要多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你无法独自承担所有的事情。拥有自己的支持关系能够使你保持健康、积极,你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 不要阻塞、囤积自己的情绪。 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 不要向家人隐瞒孩子的现状。 不要忽略其他的孩子。 不要相互抱怨,多沟通、理解
抽动症预防方法 1.从孩子个性特点入手:抽动的孩子往往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些观点看法,他的很多压力、负面情绪出不来,就可能以身体抽动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尤其要关注到孩子的压力,孩子情绪的表达,还有语言的表达,给孩子多一些表达自己观点想法的机会。 2.从家庭养育环境着手:如果家长过于焦虑,管教方式过于苛刻的话,这也是一个危险因素。父母工作都比较忙,可能会让把孩子寄养在上一辈人的家里或者是亲友的家里,有这样的寄养式的孩子是一个危险因素。此外,管教过严,孩子学习压力过大,也是目前学龄儿童常见的一些问题,尤其是现在家长对升学学习方面的过度焦虑,会使孩子这个心里压力、负面情绪出不去;还有就是不良的家庭环境也是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 此外还有不少的诱因可以诱发孩子抽动的症状,比如说过于紧张,过于有压力,或者是包括感冒发烧,都可能会引发抽动。
厌学的一种!很多孩子突然不愿上学,家长着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好好的孩子怎么会突然不愿上学了? 以为是厌学,其实是抑郁了...... 去年一年,我也有过厌学情绪,讨厌这个学校,讨厌所学的科目,讨厌班上的同学,寝室的人,每天都不想上课,每天在学校都和爸妈打电话要求回家,面对父母的劝阻,威逼利诱,目的就是让我上学,有一次,妈妈吵着骂着,觉得简直要崩溃了,在班里多待一秒都觉得难受,拿着书包就回家,彻底不上学,十一点半,回不了家,在学校附近路灯下痛哭。路灯都熄灭了,又怕,不知道该到哪里去。太怕了,又不敢回家,偷偷在网吧待了一晚上,第二天被爸妈找回,回家。 回家后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拉上窗帘,拿着手机玩游戏或者浏览网页,不愿意和父母说话,也不愿意跟别人说自己的感受,爸妈看到焦虑不安,发脾气。一句“我们都是为了你”,这句话像毒药一样,每每都会把我的万千委屈都硬生生堵回去,也让我对爸妈充满了愧疚,每天晚上整夜整夜的睡不着,即使睡着也是不停做梦,梦见一切重新开始,梦见自己学习很差,爸妈批评,和爸妈吵架,闹着要退学,妈妈不同意,我就大吼大叫,哭地不能自已,然后痛苦地醒来,就开始哭。 最后实在受不了,跟一个关系不错的同学聊了聊,原来同学也有过我的痛苦,她建议我找医生看看,说我可能“抑郁”了,开始父母不认为我有病,拒绝接受看医生,我的痛苦越来越重,想到了自杀,自残,拿着刀片在手臂上一刀一刀割下去,每割下去没有一点疼痛,却让我有痛快的感觉,这种痛快让我上瘾,终于有一天父母看到胳膊上满满的刀痕,真的怕了,带我到医院找心理医生…心里一直在想,觉得自己再这么钻牛角,那就只有把自己逼死了,可是我还不想死,我还要活,那就只能回头了。心里似乎瞬间给自己按下了“accept”的按钮。 多年回过头来看,我当时可能是接近抑郁症的边缘了,抑郁让我厌学了,还好在那个时刻有人愿意跟我谈谈,有医生给我调整药物,让我感受到了支持的力量,让我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咖啡]#抽动症孩子需要心理支持# 当孩子出现挤眉弄眼这些抽动的症状的时候,他内心里会感觉到非常的自卑,他不愿意出头露面,社会交往会比较退缩,越退缩越自卑,他的症状就越严重。如果这个时候家长还是这种唠叨,没完没了指责,会让孩子的痛苦雪上加霜,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要给孩子支持,减少限制指责。 多跟孩子去沟通,尤其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去跟孩子一起去面对这种疾病,让孩子心理上的压力能够减少;家长要在孩子遇到一些有压力的时候,比如说要面对考试了,或者是面对去当众演讲了,家长就是需要给孩子多一些的鼓励,多一些的支持。然后尽量减少给孩子挑毛病,在给孩子的心理支持上要多做一些工作。
儿童强迫症出现预示精神分裂的进一步发展,据文献和研究数据统计,60%的孩子强迫症会演变为精神分裂症,对强迫症孩子早发现早治疗,预后也比较好。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缺乏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没有识别和及时就医。甚至有的强迫症儿童青少年家长对药物治疗很抵触,不愿意孩子吃药,讳医忌医。其实对强迫症的治疗,采用系统治疗最有效果,也就是药物治疗+心理咨询=最佳效果。 强迫症患者的就医,去本地的精神卫生中心或心理卫生中心或专门的精神病院,去精神科或心理科就医。而不是一般医院的神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