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秋冬季比较高发的二个病又多起来了,流感和支原体肺炎。 一、流感,大家非常熟悉,传染比较迅速,最近有几个班级因发病较多,已采取暂时停课的措施。关于预防,和预防新冠肺炎的措施一样,第一、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打流感疫苗,没有预防接种禁忌症的都需要打,而且要提前打,因为从打针到产生抗体需要一段时间;第二,切断传播途径,正确洗手、戴口罩,少去人多的地方;第三,控制传染源,患儿要在家隔离,不要急着复学。关于治疗,主要就是奥司他韦,其他对症处理,观察有没有并发症。挂抗生素没有用,挂中成药针剂疗效不确切,实在不肯吃奥司他韦,可以挂帕拉米韦。 2、支原体肺炎,现在也比较多,一个班级往往多个小孩中招,经常出现同班同学在同一个病房相遇的现象,就连老师有时也不能幸免。支原体肺炎不是法定传染病,但有一定的传染性,密切接触会传染。支原体肺炎前期的表现和感冒比较类似,主要以咳嗽、发热为主,白细胞不高,但是它的病程一般较长,如果孩子发烧、咳嗽的时间超过1周,而且用了头孢、青霉素等药物都不见效,家长就要注意了(一般感冒发热3-5天不退、干咳就要考虑拍片,拍早了,也不一定能拍到),支原体肺炎引起的咳嗽有特点,通常在发热2~3天后出现,多为阵发的刺激性干咳,或者咳少量黏痰,偶尔痰中带有血丝。预防,就是减少密切接触,正确洗手、戴口罩,目前没有预防针。治疗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少数病例会非常严重,甚至要肺灌洗或上呼吸机。
小孩刚刚开始感冒吃什么药? 现在的家长,是一代焦虑的家长,就怕孩子感冒转成其他不好的病,孩子一流鼻涕,就想早点吃点什么药能把感冒压下去。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第一,一些严重的疾病,开始时的临床表现和感冒差不多,等几天以后,其一些特异表现才表现出来,才能确诊,并不是感冒拖成的,所以感冒3-5天不见好转一定要复诊。 第二,感冒只要开始了,就是一个过程,就像火箭发射上天了,是拽不下来的。目前,只有流感,可以早点吃奥司他韦来改变病程,其余的病毒感冒,只能对症处理,等待自愈,观察有没有并发症的出现,观察是不是有其他一些特殊疾病的开始表现。 焦虑的家长要问了,难道就没有一点点办法了吗?不放心啊! 韩医生建议: 第一,刚刚开始流鼻涕感冒,多喝水最重要。 1、不要吃小儿氨酚黄那敏这类的感冒药,因为里面最主要的成份是对乙酰氨基酚,就是退热药,小孩不发热,一天三顿吃退热药,副作用太大了,当然还有其他成份,不要一看到说明书上写了治疗“感冒流鼻涕、鼻塞、发热”就吃。2、不要吃头孢之类的消炎药,感冒绝大部分是病毒,抗生素没有用,是滥用抗生素。3、更不要随意趁早打一针,这些针剂,不是抗生素就是激素,亦或中成药针剂,副作用很大,而且对小孩臀肌有影响。 第二,中成药可以用一些,目前市面上小儿经常使用的一些中成药基本上都是清热解毒类的中成药,这些药只适用于风热感冒,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而且只能选择一种,否则容易腹泻。区别风热、风寒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看嗓子充血,充血明显的是风热,充血不明显的是风寒。 第三,中药泡脚或泡澡,对于不肯吃药,又担心副作用的小孩来说是比较好的方法,依从性高、而且几乎没有副作用,但必须针对风热、风寒、暑热等类型进行相应的辩证施治。
腹痛是儿科比较常见的症状,也是儿科医生比较头疼的症状。因为小儿对腹痛不像成年人能明确描述腹痛性质,腹痛部位,往往以哭闹为表现形式。儿童常见腹痛有已下几种疾病:1.肠痉挛,由于儿童年龄小,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外界因素刺激,如受凉,引起肠道剧烈收缩,引起腹痛。腹痛发作,一阵一阵的,腹部b超检查是正常的。2.肠系膜淋巴结炎,儿童容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同时病毒、细菌易侵犯肠道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症,腹痛一般以脐周明显,有时右下腹明显,腹部b超检查可明确,要注意与阑尾炎区别。3.肠套叠,一般4岁以内儿童好发,由于儿童肠系膜稳定性差,感冒、腹泻等原因,易导致近端空肠向远端回肠套入,引起肠道缺血坏死。腹痛发作阵发性,如果发病时间长,大便有果酱样出血,予以腹部b超检查,可以明确。4.阑尾炎,不像成人有明显的转移性腹痛,往往表现脐周腹痛,右下腹痛不明显,进展快,容易穿孔,比较容易漏诊误诊。血常规检查白细胞高,可予以腹部CT检查,尽早明确诊断。5.肠胃型感冒,有感冒症状同时腹痛,呕吐,腹泻等表现,以脐周腹痛明显,腹部软,b超检查正常。儿童腹痛有非常多的原因,小儿哭闹明显,家长最好带小儿及时就诊,听从医生建议做相关的检查,明确诊断。
患儿表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变稀,有些夹有粘液,血丝。病因有些有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有些饮食不当引起的,还有受凉引起的。大便常规检查,白细胞偶见或无,一般予以调节肠胃的药。大便常规示白细胞多的,才予以抗生素治疗。中医一般给予神阙穴贴敷,最后注意合理饮食,不要吃太油腻的,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寒凉的食物。
今天只谈病毒性感冒怎么治疗,接我发的上篇“感冒是怎样一个过程”,不管什么病毒感冒都是一个过程,要5-7天,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目前的医疗水平只能做到改善舒适度、减少病毒量(不是杀死病毒)、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改善舒适度 其实就是对症处理,发高热及时吃退热药,不是高热就不用吃(有高热惊厥的可以早点吃退热药),发热是人体抑制病毒复制的主要手段,过度退热是不好的,用激素退热得不偿失,全世界通用的副作用比较小的退热药就是布诺芬和对乙酰氨基芬,没有比这两个副作用更小的退热药了,所谓滴鼻、灌肠、贴膏药、祖传药都是激素和安乃近,千万不要用;头痛可以冷敷或贴退热贴(没有治疗作用,只能缓解舒适度);食欲不佳可以清淡饮食,多喝水;呕吐腹泻可以多喝水,吃双岐杆菌;流鼻涕鼻塞可以吃含缩血管药的感冒药(本人不喜欢用,因为只是缓解,过程还是一样,毕竟有点副作用,多喝水就行了);咳嗽早期不用管,也是一个过程,多喝水,到感冒后期有并发症了才要处理。 减少病毒量,其实就是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不是杀死病毒,目前医疗水平不能杀病毒,这类药一定要用得早,要在病毒复制的早期应用,等你发热了其实病毒已经复制2-3天了,目前抗病毒药物很少而且副作用都比较大,不像抗生素这么多,常用的有几个,1、奥司他韦,只对流感有用,对普通感冒没有用;2、阿糖腺甘只对疱疹病毒水痘病毒有用,对感冒病毒没有用,副作用比较大;3、利巴韦林(病毒唑),是广谱抗病毒药,这个药因为副作用最近经常上头条,口服、肌注或静滴利巴韦林副作用比较大,但是局部喷雾副作用就很小了,因为局部喷雾的量只有全身用药量的1/60;4、清热解毒的中药,也是最近网络大咖经常否定的,因为没有循证医学证据,这也是中医药的死穴,我个人的观点,1.不要过度崇洋媚外,全盘否定中药。2.不要过度迷信中药,客观分析,尤其不要用含马兜铃和重金属盐成份的中药;3.中药注射剂,国家正在组织安全性、有效性的再评价,需要几年时间,我个人的意见是如果你发现医生自己的小孩感冒也在用你就用。 发现并治疗感冒并发症,病毒感冒会引起心肌炎、肺炎、脑炎、肝炎、肾炎、中耳炎、鼻窦炎、关节炎等等,但概率非常低,极个别有生命危险。这个是由感染的病毒类型和肌体免疫力决定的,早点使用抗病毒药物可能有帮助,但是抗病毒药物副作用比较大又该怎么办,某些大咖叫你只喝水吃退热药(只要学医的都知道的),你敢吗?最终决定权是家长,医生只有建议权。我个人的观点是,在目前医学条件不能你一感冒就检测是什么病毒的情况下,感冒初期吃点清热解毒的中药、喷点利巴韦林、多喝水、高热吃退热药还是很安全的,考虑是流感的及早吃奥司他韦,如果精神状态不好,3-5天仍然高热去医院就诊,由医生判断有没有并发症,决定要不要采取进一步措施。
1、看舌苔舌苔白而厚腻,嘴唇鲜红内热重,舌苔上布满小红点(俗称草莓舌)或者有舌苔剥落(我们称地图舌)2、看睡眠睡觉不踏实,翻来覆去,趴睡多,蹬被子,出汗严重爱哭闹,有时磨牙。3、看大便排便困难,大便干臭,或羊屎便;或者前干后软,腹泻;小月龄有奶瓣且味道酸臭4、看眼睑发红:积食初期:发青:积食已久:发紫:积食严重5、摸手脚心手心和脚心发烫,预示内积化热积滞时间久可能会出现发热。
最新的研究数据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儿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为32.6%。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发生于儿童期,多在6-15岁,并可持续至成年,与儿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密切相关。因此,需要我们了解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知识,正确防控,以防患于未然。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有何症状?大部分儿童感染Hp后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其胃黏膜的炎症持续存在。溃疡引起常见的症状有: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嗳气早饱、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反酸、口臭、大便呈深色或黑色、疲倦感加重等。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如何治疗?并不是所有的孩子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都需要根除治疗,治疗因人而异。若采用药物治疗,一般需连续2周服用至少3种药物,包括减少胃酸分泌的药物、铋剂和抗生素,以达到帮助溃疡愈合,防止溃疡复发和降低溃疡加重或癌变风险的目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经口传播的疾病,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提高防范意识以减少传染源。
对食物过敏可有多系统表现,其中以皮肤系统(31.74%)、呼吸系统(29.96%)及消化系统(12.58%)受累最为明显,具体包括以下方面:呼吸系统:慢性咳嗽、鼻炎、哮喘、肺炎、咽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消化系统:厌食、慢性腹泻、反复腹痛、便秘、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消化道溃疡等;皮肤系统:湿疹、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红斑、瘙痒、口腔溃疡等;血液系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贫血等;神经系统: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磨牙、多动症、抽动障碍、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焦虑、抑郁等;生长发育:消瘦、矮小、皮肤毛发无光泽等。
儿童阑尾炎特点:1 儿童阑尾炎经常与感冒同时发生,或者继发于感冒 2 儿童阑尾炎的腹痛因为小孩小,一般都说不清楚,不会像大人一样能明确指出在哪个地方痛,但总是感觉到不舒服。3 24小时后,腹痛会逐渐的向右下腹部转移,右下腹疼痛是个固定部位的疼痛。4 阑尾炎时有些孩子精神状态不好,脸色也不好看,有的甚至会出现有恶心,呕吐,腹泻,发热寒战5 检查可发现白细胞明显升高。特别注意小儿阑尾炎穿孔的发生率高于成人。这与小儿腹膜发育特点有关。一旦发生阑尾周围脓肿或者化脓性阑尾炎时,容易导致阑尾穿孔,腹膜炎。所以家长要了解儿童阑尾炎的特点,重视孩子的腹痛,及早带孩子到医院诊治。
常有宝妈为孩子的便秘操碎了心。怎么办?现科普一下。1 要养成好的习惯。定时间,一般在进食后半小时后可以让孩子蹲大便5—10分钟,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2饮食种类的调整,要多吃粗纤维类的蔬菜,水果,多喝水,适当吃些粗粮,如红薯;3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4多运动,每天一个小时以上,促进肠道蠕动;5 可以穴位贴敷中药;6 可以使用药物缓解便秘,如开塞露,双歧杆菌。7 也有宝宝吃了钙剂,容易便秘,应停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