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医学科/ 睡眠医学科是医学心理大科下设的重要科室,业务范围主要为: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明确病理基础、器官出现形态学改变或组织改变的躯体疾病;临床各科疾病心身问题的调适及干预;心理生理疾病,包括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暴食障碍、异食癖、排泄障碍、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失眠障碍、嗜睡障碍、睡眠-觉醒障碍、异态睡眠。(一楼诊室3)
临床心理科是医学心理大科下设的最大、最重要的临床科室。业务范围主要有:抑郁障碍,包括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重性抑郁障碍、持续性抑郁障碍、经前期烦躁障碍;焦虑与恐惧相关障碍;强迫及相关障碍;分离障碍;躯体忧虑障碍及疑病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等异常心理的诊断与治疗。
王东明据联合国预测,1990-2020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年增速度为2.5%,同期我国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为3.3%,世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5年的6.6%上升至2020年9.3%,同期我国由6.1%上升至11.5%,无论从增长速度和比重都超过了世界老龄化的速度和比重。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6.98亿人的24%,全世界四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老年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关爱老人,请多关注痴呆症。从本期开始,心理健康专栏将陆续推送有关老年痴呆症的科普知识。关于痴呆症,你应该注意五件事。这不是衰老的自然现象,也不仅仅是记忆丧失的问题。1. 痴呆症不是老化的自然现象我们有时都会忘记一个名字或一张脸。尤其是当我们变老的时候。但是痴呆症是不同的。记忆力问题是痴呆症患者可能经历的一系列症状之一。其他症状包括计划困难、思考问题困难、跟不上谈话节奏,有时情绪或行为也会发生变化。痴呆症不是老化的自然现象,它影响老年人生活。65岁以下的人患痴呆症,这被称为早发性痴呆或早老性痴呆。如果你担心自己的记忆力,或者担心家人的记忆力,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医生预约。有些人可能会表现出类似痴呆症的症状,原因有很多,这些疾病包括抑郁症、维生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脑瘤等。医生可以检查这些,并找出是什么导致你的记忆问题。2. 痴呆症是由大脑疾病引起的阿尔茨海默氏病等疾病会导致神经细胞死亡,破坏大脑的结构和化学成分。是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类型。在不同类型的痴呆症中,大脑的不同部位都会受到损伤。其他类型的痴呆症包括:血管性痴呆(由大脑供血问题引起)、混合性痴呆(通常为阿尔茨海默氏症和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包括皮克氏病)。阿尔茨海默病往往开始缓慢,并逐渐发展。中风后血管性痴呆的进展通常是“阶梯式”的。这意味着症状在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然后突然变得更糟。每位患者都以自己的方式经历痴呆。很多事情都会影响到这一点,包括患者对诊断的态度和他们的躯体健康、他们与朋友和家人的关系,他们得到的治疗和支持,以及他们周围的环境。3.这不仅仅是失去你的记忆当大多数人听到痴呆症这个词时,他们会想到失忆。记忆损害往往从短期记忆开始。患有痴呆症的人可能会重复自己的行为,并且很难回忆起最近发生的事情。但是痴呆症还会影响人们思考、说话、感知事物、感觉和行为的方式。其他常见症状包括:困难集中注意力、计划和思考问题、与熟悉的日常任务作斗争、语言和沟通方面的问题,例如记错词或跟不上对话、判断距离的问题(即使视力很好)。另外,情绪易变化及难以控制情绪,例如,有些人可能会变得异常悲伤、害怕、生气、容易心烦意乱,或者失去自信,变得孤僻。随着时间的推移,痴呆症的症状会逐渐恶化,这种情况发生的速度因人而异。 4. 痴呆症患者仍然可以生活得很好尽管目前还没有治愈痴呆症的方法,但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一种方法。在那一天到来之前,可以提供支持和治疗,帮助缓解症状,管理日常生活。这些可以让痴呆症患者过上积极、有目标的生活,并继续做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有一些药物可以帮助治疗某些类型的痴呆症,并在一段时间内阻止症状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一旦你怀疑有记忆问题就要去看医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他还有许多有助于缓解痴呆症症状的方法包括:认知刺激,包括做字谜游戏或讨论时事;生活故事创作,与护理员或护士分享记忆和经历,创作一本“生活故事书”;尽可能保持活跃——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交上——这可以增强记忆力和自尊,并有助于避免抑郁。我们学一些关于痴呆症的知识,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帮助痴呆症患者保持独立,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5.我们将为所有受痴呆症影响的人提供帮助我们将为全市痴呆症患者及家属提供信息和支持。如果您想咨询任何相关信息,请拨打我们的痴呆症热线0597-3291280(龙岩市第三医院老年科),我们将为所有受痴呆症影响的人提供帮助。
小张今年26岁,大学刚毕业,长得英俊帅气,为人和善,因酷似韩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中的男主角,单位的姑娘们都亲切地叫他“张欧巴”。但一表人才的“欧巴”却嫌自己丑陋、情绪低落而于一个月前实施自杀。当时小张的舍友将其送到急诊科缝合后,被转入医学心理科治疗。恢复平静后,小张自述自己是一名办公室职员,出事当天早上被安排了一些接待任务。一想到接待任务,便产生了被“压垮”的感觉。医生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时,小张让医生看他口部周围的皮肤,可见有多处不同的小伤疤。小张说他一直非常关注自己的胡子,尽管已经刮得很干净,但他每天仍然要剃3-4次胡子,甚至还要用镊子拔除胡茬以防胡子的生长。自从去年“接受鼻子的整容”后,他就一直存在着这种情况。他承认经常反复照镜子,梳理自己的头发,认为大街上的人们一直注意着自己的胡子。小张因此感到不安,常常孤独一人回家。因为不想“出现在众人面前”,他也很少出门。曾因“皮肤问题”看过皮肤科医生,并且在过去的5年里做过两次鼻整形手术,但否认既往看过精神科、心理科医生。曾感觉有过抑郁症状,但从未就诊治疗。交谈中小张显得紧张,急于结束谈话,并打断医生的询问想去洗手间。问其原因时,他有些尴尬,承认想检查自己的皮肤且要洗手。交谈时眼神接触不自然,语速慢,语音低。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患者一直把手捂在自己的嘴上,只是说话时轻轻移开。患者称自己的情绪“很糟糕”,情绪不稳定,有时无法控制地放声大哭。思维过程连贯,但常感到街上的人都在注视着自己并谈论自己的皮肤,未查及其他精神病性症状。承认一直有自杀观念,当问到有何计划时,他回答说有“比割腕更好的方法”。入院后经过药物治疗和数次心理治疗,小张情况有了很大好转。他改变了错误的思维方式,减少了消极想法,觉察到各种缺陷存在的现实性。通过治疗他察觉到,自己所在意的瑕疵其实别人并不会注意。同时,医生也让小张观察,别人何时会关注自己的皮肤缺陷问题,使小张明白他所认为的缺陷是无意义的,事实上别人并没有去评价他或者对他的外表感到厌恶而拒绝他。小张的医学诊断为“躯体变形障碍(BDD)共病抑郁”。躯体变形障碍,或称之为畸形恐惧症,表现为过分地在意自己的外貌缺陷。这种过分关注使患者非常苦恼,生活质量下降,社会功能受损。在躯体变形障碍患者中,人体任何一部分都可以成为被关注的内容,但是对于脸部瑕疵的过度专注是最常见的。这些被患者所关注的“缺陷”并不显著,大多是想象出来的。人们对于身体某部分不满意是很平常的,但是,对容貌过于关注,甚至达到一种不可理喻的程度,比如会不停地检查,反复去掩饰或改变这些缺陷,这些想法和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工作、生活、学习,这就可能要看心理医生了。
心理咨询科主要是针对正常人群心理健康需求而设立的医学心理大科下设科室。业务范围包括(1)发展咨询,根据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圆满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2)心理亚健康状态,包括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心理健康咨询。(3)部分心理障碍,包括抑郁障碍、焦虑性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等异常心理的心理治疗。
儿童青少年心理科是按照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针对儿童青少年而设立的医学心理大科下设科室。主要业务范围包括:(1)儿童青少年期心理行为障碍,包括智力发育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儿童交流障碍、特定学习障碍、运动障碍等。(2)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包括婴儿期的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焦虑、过度依赖、语言问题、情绪爆发问题,儿童期的感觉统合问题、情绪问题、退缩行为、入学适应困难、学习技能问题、学习情绪问题,青少年的自我意识问题、与学习相关问题、不良情绪问题、人际(亲子、师生、同伴)关系问题、行为问题、适应发展问题。(二楼诊室12)
医学心理科是在医院发展战略“打心理牌、兴精神业;抓两头、强中间”指导下,根据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人民群众心理健康需求而成立的临床大科。下设临床心理科、心身医学科/睡眠医学科、儿童青少年心理科、心理咨询科、龙岩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含龙岩市心理危机干预大队、龙岩市心理援助热线0597-3291580)。其中,临床心理科、心身医学科/睡眠医学科为龙岩市临床重点专科。
小媚(化名)到心理门诊咨询并非是她的“性的问题”,而是源于夫妻关系紧张。她抱怨夫妻之间经常吵架,因此痛苦而求助于心理医生。她想和丈夫离婚,但又觉得丈夫平时对自己不错,又没做错什么事,只是做了她“不喜欢做的事”。当医生问什么事时,她低头不语,表情十分紧张,恐惧、无助、绝望的泪水,直在眼眶打转。她几次到门口观望,查看陪同来的小姑子是否在门口,似乎担心她会知道些什么。医生给予了适当保证,并给她做了放松训练,二十分钟后,她平静下来后,她将埋藏在内心深处的事情告诉了医生。这一切缘起我读初二的时候,那年我只有13岁,由于离家比较远,我就在学校寄宿。记得那晚,半梦半醒之时,觉得有绒软的东西触碰了我的嘴唇,并被人摸了会阴部。我还以为自己在做梦,可疼痛在加重,使我意识到并不是做梦,还感觉到有“硬东西”触摸我,我怕极了,不敢叫喊,只是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敢动……。也不知过了多久,我实在忍不住那种恐惧感,大声地哭喊起来,把全宿舍甚至隔壁宿舍的同学都惊醒了。这件事惊动了学校,学校立即报了案。经过医生检查,我的处女膜没破,这事就慢慢地不了了之。说实话,强暴,是令一个女孩感到最羞耻,最不敢面对的事情。我把这件事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也不愿意去回忆,也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我丈夫和他家里人。在以后的几年里,为了使自己不去想这些事,我几乎把所有的经历都投入学习中,我也顺利地考入了大学,这件事也慢慢淡出了我的视野。不幸之事的发生在我谈婚论嫁的时候。当我看到丈夫“硬东西”时,“触景生情”式的回忆让我痛苦不堪。性生活带来的疼痛对我来说是一种身体折磨。而最让我感到难过的是无法满足丈夫合理的需求。我深深地陷入自责的漩涡中。我爱我丈夫,但我害怕过性生活。我也知道,一个人的情感和欲望是要有地方宣泄的,但我又有什么办法呢?为了“补偿”丈夫,我甚至我允许他出去寻花问柳……小媚(化名)的医学诊断是“非器质性阴道痉挛症”。非器质性阴道痉挛症(vaginismus)是一种性心理及性生理障碍综合征,又称性交恐惧症,系指在预感或事实上向阴道插入阴茎或一种替代物时,围绕阴道外1/3的肌肉强烈收缩,引起性生活困难或疼痛。大多数阴道痉挛患者均为心理性原因所致。多发生在年青、家庭教育严格的女性,一些患者在童年或成年时有过严重的性创伤史。小媚(化名)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现已过上了幸福生活。当今是和谐社会的大时代,寻求心理帮助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对于有难以启齿“性问题”,不是去压抑它,而是应该去疏导它。为了自己的“性福生活”,寻求心理学的帮助并不丢脸。当然,性问题如果有器质性因素,那就得到综合性医院就诊了。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他们持续存在身体不适,这些身体不适给患者造成了痛苦,使患者过度关注,反复就医,并引起个人、家庭、社交、职业及其他重要领域的功能损害。但是,临床各科检查并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而患者对疾病的关注程度明显超过躯体疾病本身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患者为此耿耿于怀,即使医学检查没问题、医生也进行详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因而四处求医。赖女士,50岁起开始月经不规律,伴有潮热、急躁等症状。开始按更年期治疗。10年过去了,她的更年期还没有更完,其实在开始更年期1年后,就彻底停经了。然而,她仍旧辗转就诊于中西医各大医院,出现了更多身体不适,腰疼、腿软、气短、经常腹胀、腹泻、口干、口苦……,有时按胃炎治疗,有时按肠炎治疗,因心慌气短还全面检查心脏情况,但除了血脂偏高,没有哪个诊断能最终确立。为此,她不得不提前5年退休,但退休后她却把精力几乎都用到看病、打听偏方、试用各种保健品上。无论什么治疗,往往开始有些效果,不出一个礼拜,又无效了,人也变得容易抱怨。她自认为是多年操劳得病的结果,抱怨丈夫不够关心,孩子们不孝顺……终于,有医生将她转诊到临床心理科。在那里,她进行了情绪问题测评,她否认有泛化的不良情绪,称就是身体不好,更没有绝望、自杀……“要是没有这些病我还想出去旅游呢!”兴致蛮高。在医生面前,她摆事实、讲道理,懂得不比医生少。对于身体健康这一“核心利益”,她非常关切。子女反映,她一旦有新的不适,在家就紧张得不行,急于上医院看病;到医生那里,她表面上和和气气,好像不是过分紧张。但医生开具的药物,她非把药物说明书反复研究,对其中的不良反应尤其敏感,她还学会了上网查询相关医疗信息。指挥着老伴儿协助她挂号就诊,要求儿女轮流陪伴帮助。除了实在不靠谱的电线杆上的“名医”,凡是正规点儿的医疗机构,家人都协助她去就诊过,就差请“神仙”祛邪了。家人不让她病急乱投医或滥用保健品,她则埋怨家人看中钱财不重视她的健康。在儿女们看来,她是跟医院“亲”,几乎成了看病“专业户”。赖女士的医学诊断为“躯体症状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经过系统的心理评估与治疗,并辅助药物治疗,赖女士的情况有了很大好转。医学远非完美,但无论患者的躯体症状是否能在现有的医学框架内得到有效地解释与帮助,围绕患病,多数患者及其家庭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都可以转归为务实、接受和有分寸的求医行为。这是人适应能力的体现。躯体症状障碍,恰恰是上述常态的对立面。心病还得心药医,医生与她探讨了疾病性质和影响因素,还和她讨论了她的生活、应对方式……在与此类疾患“斗争”的过程中,患者才是真正的“司令官”,医生及其家庭等帮助者至多是个“参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