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老年性白内障一、什么是老年性白内障?(图)老年性白内障是指随年龄变化出现晶状体混浊的一类型白内障。也称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类型,也是老年人致盲及视力障碍的最主要眼病。二、发病特点1、50岁以上,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升高。2、60岁以上约50%有不同程度白内障,70岁以上有95%有白内障。3、我国目前有超过1000万以上的白内障盲人,急需手术的接近200万。白内障仍为我国首位致盲眼病,随着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每年新增加白内障患者为40万人。三、老年性白内障症状1、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严重的只有眼前手动或光感。2、多为双侧性,发病可有先后。3、畏光。4、色觉改变。5、单眼视物重影,或阴影。6、近视程度增加。四、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分型1、皮质性白内障(图1)2、核性白内障(图2)3、后囊下白内障(图3)五、老年性白内障门诊检查1、视力2、测眼压3、裂隙灯检查:浑浊程度4、眼底检查:有无黄斑病变、眼底出血5、眼科B超6、验光每半年复查一次六、老年性白内障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没有确切效果,处于探索研究阶段。2、手术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七、什么时候需要做白内障手术?1、病人感到工作和生活有困难,阅读不便,视力在0.5以下。2、不要等到“长熟”了再做,因为手术风险大,术后反应重,效果会不好。八、白内障术前应做检查眼部检查:1、视功能检查2、裂隙灯检查、眼压3、眼底检查4、B超5、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6、角膜内皮细胞7、OCT、眼底像全身检查:1、心电图2、血压<180/90mmHg3、血糖<8.3mmol/L4、凝血功能5、肝肾功能 6、血常规7、尿常规九、白内障有哪些手术方法?1、非超声乳化相对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硬核白内障适合,切口6-8mm,术后视力恢复慢。2、微切口、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目前国内外主要手术方式,切口1.8mm-3mm,术后视力恢复快。3、飞秒激光辅助下的白内障手术:手术精确,尤其适合高端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仪器昂贵,尚未普及。十、什么是人工晶状体(IOL)?它有什么作用?种类?1、人工晶状体是应用人工合成材料制成的特殊透镜。(图)2、将人工晶状体替代原来的晶状体,起到聚焦光线作用。(图)3、人工晶状体种类① 硬性人工晶状体:手术切口大,6-8mm,术后散光大 ② 软性(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手术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一般3mm、2.8mm、2.2mm。球面IOL非球面IOL散光型IOL多焦点IOL可调节IOL十一、白内障手术目标:看得清晰,看得舒服,看得持久。单纯复明白内障手术→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发展。十二、白内障术后注意事项1、不要用力挤眼、揉眼、剧烈运动、咳嗽。2、1个月内禁止洗头、洗脸、洗澡,忌辛辣、烟酒。3、一般视远清晰,视近不清。4、术后早期眩光、刺眼、干涩属正常。5、按照医嘱点眼药,定期复查。6、术后三个月验光配镜。7、术后后发障可以行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小结:1、老年性白内障是老年人主要致盲性眼病,可治愈。2、手术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3、掌握好全身情况及手术时机。本文系刘增业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我科最近收治了两个中央动脉阻塞的病人,共同特点是:1 突然视物不见且经治不可逆转。2 年纪较轻, 一个42岁另一个44岁。3 有高血压病且用药后血压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4 有高脂饮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 。 视网膜中央动脉属终末动脉,各分支间没有毛细血管前的吻合支,所以一旦阻塞,造成视网膜的缺血和水肿,进而视细胞迅速死亡,从而导致视力损害。如果阻塞在一个小时内得不到缓解,视力的损害将不可恢复。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高血压病的治疗,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一旦突然发现视物不见,及时到医院救治。 下面是两个病人的眼底图片42岁左眼中央动脉阻塞 视力0.15 右眼 高血压动脉硬化Ⅲ期44岁 右眼中央动脉阻塞 视力指数/眼前 第2图是治疗5天后,视力相同.
日前,一个男性病人因为突然右眼视物不见来诊,右眼视力:光感,左眼视力:0.8.左眼未述眼病史.在做了双眼眼底荧光造影以后.右眼诊断: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左眼诊断: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超过90分钟是很难恢复视力的.而此病人自认为没有病的眼,静脉阻塞至少半年以上,血管已成白线,并有出血和大片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如果不急行激光治疗,产生新生血管后会很快使房角阻塞,引起新生血管性的青光眼,使自认为好眼的眼视功能丧失. 我当天就给他左眼打了激光. 这个病历让我感到很后怕,如果我们医生稍有疏忽,也可能会使病人可治的眼睛,错失治疗时机. 我提醒我们的医生看眼病,一定要看双眼.免得贻误病情. 第一张彩图是右眼中央动脉阻塞 后极部网膜灰白水肿. 视力 光感 第二张彩图是左眼颞上分支静脉阻塞,血管已成白线还有出血 视力 0.8 最后两幅荧光造影图片,显示大片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和荧光素渗漏
视网膜静脉阻塞分为中央静脉阻塞和分支静脉阻塞,分支静脉阻塞是有一支静脉阻塞,也有上和下半侧阻塞。如下面眼底图像所示。图1 中央静脉阻塞图2 上半侧静脉阻塞图3 下半侧静脉阻塞图4 右颞上静脉阻塞图5 左颞下静脉阻塞主要病因为血栓形成、炎症、高粘血症等。相关的血管病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临床表现: 视力明显下降,眼底各象限的视网膜静脉扩张、迂曲,视网膜内出血、水肿。临床分为二型。1缺血型占大多数,视网膜出血、水肿、静脉显著扩张,常见棉绒斑。荧光造影显示广泛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发病3-4个月60%以上出现虹膜新生血管。黄斑囊样水肿和新生血管形成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视力0.1左右.图6 缺血型中央静脉阻塞的荧光造影2非缺血型静脉迂曲扩张较轻,视网膜有点状出血及火焰状出血,可有轻度的视盘水肿和黄斑水肿,视力下降不显著。荧光血管造影: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毛细血管渗漏,少有无灌注区。图7 非缺血型右颞下支静脉阻塞对于缺血型静脉阻塞要密切关注,如果视网膜或虹膜新生血管形成,要即刻行全视网膜光凝术。
糖网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期单纯型Ⅰ 出现微血管瘤和小出血点Ⅱ出现黄白色硬性渗出及出血斑Ⅲ 出现棉绒斑和出血斑增殖型Ⅳ 出现新生血管或玻璃体积血Ⅴ 出现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Ⅵ 出现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并发视网膜脱离单纯型Ⅰ 出现微血管瘤和小出血点Ⅱ出现黄白色硬性渗出及出血斑Ⅲ 出现棉绒斑和出血斑增殖型Ⅳ 出现新生血管或玻璃体积血Ⅴ 出现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Ⅵ 出现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并发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中央动脉来自颈内动脉分支-眼动脉,属终末动脉,无吻合支,阻塞后引起视网膜缺血。原因很多,老年人多和动脉硬化有关,青年人多和栓子阻塞有关。临床表现是视力迅速丧失但无光感者少见,有的病人发作前有振发性黑朦。眼底后极部视网膜混浊水肿,黄斑 区可见樱桃红点,视网膜动脉变细,视网膜出血少见。数周后,视网膜水肿消退,视盘苍白,血管变细呈白线。因视网膜完全缺血90分钟后出现不可逆损害。所以治疗应迅速。采取降眼压措施,压迫眼球,前房穿刺,球后麻醉,药物降压。吸氧。口服扩张血管药如硝酸甘油、亚硝酸异戊脂,阿司匹林等。并作系统检查,寻找病因,以对症治疗。这是中央动脉阻塞10余小时后的眼底图像,颞上和颞下支动脉几乎成为白线,尽管我们做了紧急救治,病人视力仍不能恢复,此病人有高血压病史。 当眼睛突然视力下降时,要立即到医院救治。
角膜是覆盖眼睛前部的清澈组织。人们通常将角膜看作是通往世界的窗口。我院是以器官移植为特色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在选择供体及手术方法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能提供充足优质的角膜供体材料,除满足急症患者外,患者预约等待角膜移植手术的时间也在较短,为角膜病患者带来福音,使失明者早日重见光明。我院眼科以刘增业主任医师带领的角膜移植团队与北京同仁医院、天津市眼科医院等全国知名医院精诚合作,具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开展手术6年来,已完成各种复杂角膜移植手术80余例,包括圆锥角膜、各种角膜炎症及损伤导致的角膜瘢痕或角膜穿孔、先天性角膜发育异常、各种原因导致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等,涉及的手术方式包括:穿透性角膜移植、深板层角膜移植及角膜内皮移植,术后大部分均取得良好效果,为患者带来福音。
老年性黄斑变性,亦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为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分为干性(非渗出性)AMD和湿性(渗出性)AMD。患者主要症状为中心暗点或中心视力的完全丧失。在病变早期,患者往往并无明显感觉,然面随着发病时间延长,部分患者会出现单眼或双眼持续性的视力下降。尽管它并不会导致完全失明,但由于对中心视力的破坏,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降低。 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出现单眼或双眼中央视力下降、对光线不敏感及看东西变形时,应及时眼科、急诊科就医,医生通过体格检查、视力检查、散瞳眼部检查、眼底检查及荧光素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 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降低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失明率。
由于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造成机体代谢紊乱,晶状体代谢发生变化,造成了晶状体混浊,导致白内障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发病风险较无糖尿病患者高4至5倍,发病年龄较年龄相关白内障提前20年。 通常糖尿病性白内障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可严重影响视力。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性老年性白内障,前者发病较为少见,主要见于年轻的严重糖尿病病友,双眼起病、发展迅速,可在数日、甚至48小时完全成熟,很少超过几周。后者发病率明显比非糖尿病病友人群高,发病年龄提前,且病程长者发病率更高。 此外,糖尿病患者控制不佳还会产生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青光眼、干眼症等眼部并发症,对眼睛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为了及时发现、早期治疗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病变,无论有无视力改变,均应定期接受眼部检查。
近日,我院眼科顺利开展新技术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让眼疾患者恢复明亮“视界”。 病例介绍 病例一 家住河北省的李奶奶,半年前出现双眼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该患者高龄,且合并频发房颤,前壁心梗。 病例二 李先生于入院前两周出现视网膜脱离,视力严重下降。同时,该患者由于严重的腿部静脉曲张,小腿处皮肤感染破溃,白细胞高于正常上限。 以上两位患者均由于合并症而无法收入专科医院给予手术治疗,辗转就诊于我院眼科科主任刘增业的门诊,完善检查后,李奶奶黄斑裂孔、白内障诊断明确;李先生如不及时救治,眼球会有萎缩失明的风险。为有效解除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刘增业主任将两位患者收入院进一步治疗。 治疗经过 两位患者入院后,心血管内科、麻醉科联合为李奶奶会诊;感染科、血管外科、伤口换药门诊为李先生会诊,将小腿破溃处感染灶充分控制。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底外科胡博杰主任的指导下,刘增业主任手术团队成功为患者实施了玻璃体切割手术,李奶奶黄斑裂孔封闭,术后视力大大提高;李先生视网膜复位,保住了眼球。 术前可见黄斑裂孔 术后裂孔封闭 玻切小课堂 什么是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是一种应用精细和复杂的手术器械,在眼球内部插入照明、切割与灌注三个探头,将位于玻璃体腔中的玻璃体,以及出血和视网膜前的增殖膜、机化物等切除,通过“微小创伤”进行的玻璃体切割手术,是现代眼科领域的一项突破。 该手术是眼科最复杂的四级手术之一,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无需缝合、术后炎症反应轻等特点。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适应症 玻璃体切割术的手术范围除角膜、巩膜外几乎遍及整个眼球。具体而言,其适应症分为眼前段及眼后段。 眼前段适应症 1、软性白内障 2、瞳孔膜 3、眼前段穿孔伤 4、晶体脱位于前房 5、玻璃体角膜接触综合症 6、恶性青光眼 眼后段适应症 1、各种原因导致的玻璃体积血(包括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高血压眼底病变、视网静脉周围炎等所致的玻璃体积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 2、视网膜脱离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3、黄斑前膜、黄斑裂孔 4、眼外伤、眼内异物 5、眼内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