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口甘原来是脾瘅
患者熊某,男,70岁,巴中市江北牛背山人,农民。2014年11月就诊,主诉口甜数年,多次查血糖在正常范围内。经四诊后,诊断为脾瘅病,处方:佩兰50克,藿香30克,干姜6克,黄连2克。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先用凉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煮沸即饮之。一月后遇之,言上方一剂后即见效,三剂后口甘若失。按语:早在《内径素问病论》对本病有记载:“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其治疗,《内经》提出“治之以兰,除陈气也。”经典著作中对脾瘅病的认识至今指导着我们。愚处方,本打算只一味佩兰,然家乡有大方风气,无奈又增藿香以充数,再增干姜温化水湿,黄连苦寒健脾。小煮即饮,留芳香之性为用。故可收满意疗效。我家乡巴中,地洼水湿重,雾锁山头山锁雾,大环境如是,人亦易患湿病。治病常用治湿法即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