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情况下需要做甲状腺穿刺 彩超上发现的甲状腺结节,不能排除是恶性的;或者发现的淋巴结不能排除是恶性的 2、是不是只有大于5mm以上的结节才要穿刺? 部分小于5mm也是可以穿刺的,但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才可以 3、穿刺有什么风险? 甲状腺结节穿刺活检是临床上一项较为常见的检查方法,相对直接手术而言是比较安全的,但还是存在一些风险,如局部出血、针道感染等,但发生率较小。 4、甲状腺穿刺会不会引起肿瘤扩散? 甲状腺结节穿刺的安全性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一般不会引起肿瘤扩散,针道转移率只有十万分之一。 5、穿刺怎么穿? 如图,用注射器一样大小的针进行穿刺,抽吸细胞进行检查。 6、穿刺疼不疼,会不会打麻药? 穿刺会打麻药的,和打针一样,轻微疼痛 7、穿刺的准确率有多高? 穿刺的结果是细胞学,准确率高达70%。 8、穿刺后需要注意什么? 穿刺后患者按压进针处皮肤至少30分钟,避免颈部剧烈运动; 门诊观察30分钟,患者离院后,如出现颈部肿胀、持续疼痛等体征应及时就医检查处理,24小时不能洗澡。 9、如何减少甲状腺穿刺的风险? (1)到正规医院,穿刺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穿刺,可以提高诊断率,减少风险。 (2)配合医生进行穿刺,对穿刺不了解会比较害怕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影响到穿刺的顺利进行,建议调整心态,积极的配合医生来完成该项检查。 10、穿刺结果什么时候出来? 一般一周左右。 关注微信二维码,具体的其他问题,可详细咨询
乳腺癌的今天乳腺癌不像在20年前。因为健康意识不断提高、更多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技术的进步,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大大提高。每年大概有200000美国人被诊断出患乳腺癌,他们有了新的希望。 乳腺癌的症状 乳腺癌通常没有什么症状,但女性有时会自己发现乳腺的问题,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主要以下几点:无痛性的肿块,大小或形状产生变化,腋窝肿胀,乳头改变或流出乳液,乳腺疼痛也是乳腺癌的一种症状,但这并不常见。 炎症性乳腺癌的症状 炎症性乳腺癌是一种罕见的、快速增长的肿瘤,通常没有明显的肿块。然而乳腺皮肤变厚、红,像橘子皮。该区可通常会感到发热、起小疙瘩,像皮疹。 乳腺癌和乳腺x光片 乳腺癌发现的越早,治疗越容易。乳腺X射线可以在肿块未长大之前就发现。美国癌症研究所建议女性从40岁开始每年都应该做一次乳腺X射线。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建议50—74岁的女性每两年检查一次,考虑到定期检查的利益关系,每个女人在50岁前都应该与自己医生交谈,哪一种筛查更利于她自己。 乳腺超声和核磁共振(MRI) 除了X射线,医生还会建议我们做乳腺彩超,这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是囊肿、液体囊还是癌症,而MRI和X光一起常用于检查高风险妇女身上。 乳腺的自我检查 一月一次乳腺的自我的检查是曾经很多人建议的,但研究表明,乳腺的自我检查在发现早期的乳腺癌里是一个很小的部分,这样做更多是可以了解乳房和观察它的变化。如果真的要想检查,一定要借用先进仪器和医生的经验。 如果你自己发现一个肿块怎么办? 首先,别怕,乳腺肿块百分之八十不是癌症,往往是无害的囊肿或组织变化而成,这与月经周期有关。但是你应该立即让你的医生知道你发现的问题。如果是癌,发现的早就好,如果确诊后不是,就可以放弃顾虑了。 乳腺活检 确定肿块是不是癌症的金标准就是活检,通常是用一个小针吸取或去整块标本。如果是癌症,那么是什么类型的也要分辨出来,因为不同类型的癌治疗方案不同。 激素敏感型乳腺癌 一些类型乳腺癌是受雌激素或孕激素刺激引起的。活检可以揭示肿瘤是否有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酮(PR阳性)。大约2/3的乳腺癌是激素敏感型的。目前也有一些药物是阻碍促使肿瘤生长的激素的。 HER2阳性乳腺癌 在20%的患者中,乳腺癌细胞中有很多的HER2蛋白受体。这种类型的肿瘤被称为HER2阳性,它往往比其他形式的乳腺癌扩散的更快。要确定是否是肿瘤的HER2阳性是很重要的,因为有特殊治疗这种癌症方法。 乳腺癌的阶段 一旦乳腺癌确诊,下一步是确定肿瘤有多大,癌症已经扩散到了多远。这个过程被称为分期。医生使用阶段0-4的描述是否肿瘤局限于乳腺,还是侵入邻近的淋巴结,还是已扩散到其他器官,如肺。认识阶段和乳腺癌的类型将帮助你的卫生保健小组制定治疗策略。 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乳腺癌生存率和发现早晚有很大的关系。据美国癌症学会研究Ⅰ型乳腺癌的患者五年生存率达到88%,级别越高,生存率越低,Ⅳ型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15%。 乳腺癌手术 乳腺癌手术的类型有很多种,如:取出周围肿块(肿块切除术或乳房保留手术)、整个乳腺(乳房切除术。)。最好是讨论这些程序的优点和缺点,和你的医生才能决定什么对你来说是正确的。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它可用于乳腺癌术后清除残留的癌细胞在肿瘤部位。它也可以用在治疗癌症已经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副作用是在治疗部位有疲劳、肿胀或晒伤样的感觉。 乳腺癌化疗 化疗用药物在身体的任何地方杀死癌细胞,这些药物通常是IV阶段采用。术后化疗可以降低癌症复发的可能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有助于控制肿瘤的生长。可能的副作用包括脱发,恶心,疲劳,和一个更高的感染风险。 激素治疗乳腺癌 激素疗法对患ER或PR阳性的乳腺癌的妇女来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些肿瘤生长很迅速,因为它们可以与雌激素或孕酮发生反应。激素治疗则能阻断这种效应。这是最常用的乳腺癌手术后阻止癌症复发的方法。它也可以用来减少高风险妇女患癌的概率。 乳腺癌的靶向药物 靶向治疗是针对性的杀死肿瘤细胞。例如,HER2阳性乳腺癌的妇女有太多的HER2蛋白。针对性的治疗,可以阻止这种蛋白质从促进癌细胞的生长。这些药物常用于联合化疗。 治疗后的生活 毫无疑问,癌症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治疗时穿的少了,在日常工作中、社交活动也会遇到较多的麻烦,这可能会导致孤立的感觉。朋友和家人会很好的支持你,他们帮你去帮忙做家务,和你聊天,你并不孤单。许多人也选择加入一个支持小组——无论是本地的还是网络的。 乳房重建 许多有转移乳腺癌患者的选择接受整形手术。重置皮肤,乳头和乳腺组织。做一个乳腺植入或从身体其他地方组织,如肚子。重建可以选择与切除手术同步或术后几个月。 乳腺癌:为什么是我? 乳腺癌最明显的风险因素是性别。男人也会的,但概率约是女性的1/100。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在55岁以上、有家族史、晚婚。但请记住,多达80%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无家族史。 乳腺癌基因 一些妇女有很高的患乳腺癌的风险,因为有相关遗传基因。最常见的乳腺癌基因被称为BRCA1和BRCA2。在这些基因突变的女性里,再其人生的某个阶段患乳腺癌的几率约是80%。还有其他的一些基因也与乳腺癌有关联。 最主要在于你自己对危险因素的控制 超重、运动量太少、每天饮用一种以上的酒精饮料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避孕药和绝经后激素治疗也可以增加你的风险。但这些药物停止后,风险也会消除。在幸存者中发现,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很有益的。而最近的研究表明,体力活动可能有助于降低复发的风险,这个让我们更容易做到去预防乳腺癌。 乳腺癌的研究 医生们继续寻找更为有效和低伤害的乳腺癌治疗方法。这项研究的资金有许多来源,包括全国的各个团体。2500000名的乳腺癌幸存者其中的一大部分人和他们的家庭选择参与walk-a-thons和其他筹款活动。这是我们为乳腺癌预防、抗癌技术的进步作出共同的努力。
患甲状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随着检查器械技术的不断提高,当彩超分辨率达到1mm的时候,60-70%中国人都能检查到甲状腺结节。也就是说3个中国人中就有2个有结节。这样显得甲状腺结节都不像是病了。我们经常听说,谁谁去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还是多发的。谁谁平时好好的,单位体检查出甲状腺有结节,还要开刀。是的,甲状腺结节,就是这么不痛不痒,起病隐匿。越来越多的人患有甲状腺结节,到底要不要紧呢?甲状腺结节中,85-95%是良性结节。在甲状腺恶性结节中,90%以上又都是低度恶性的。1、查甲状腺,彩超好还是CT、磁共振好?甲状腺的影像学检查中,就是彩超最准。CT、磁共振(MRI)都比不上。除非要看周围组织的详细情况,可以再做磁共振。2、甲状腺彩超结果怎么看?彩超看3点:按照权重依次为:边界—钙化—血流。下面来说说报告上常见的几种描述:1)“边界欠清”:良性结节一般边界清楚,恶性的因为有对周围组织有侵袭。边界可以不清晰。但是,炎性的病灶,不是恶性的,因为它可以以有渗出,边界也是不清楚的。2)“点状强回声”:可见于两种情况:一种是胶质,这是良性的标志。一种是钙化,恶性一般都有钙化,并且多为微小钙化;但,有钙化不一定都是恶性的。2)“内部血流紊乱”:血流分为内部血流、外部血流。恶性的多有内部血流紊乱。①边界不清。②微小钙化。③内部血流紊乱。以上这3点,如果一点没有,不用担心,良性可能性很大。有1-2点的,不放心就做个穿刺。3点都有,恶性可能性大。鉴别良恶性结节,除了上面三点之外,还可以看:是否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有无淋巴结转移,短期内是否迅速增大,生长方式(纵向生长的恶性结节可能性偏大),结节大小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超声检查医生的经验以及机器的分辨率可能对超声结果的判断产生很大的影响,而超声结果对判断结节性质又是特别重要的参考,所以建议需要明确鉴别结节性质的可以去大型医院找有经验的超声医生做检查。3、良性结节怎么办? TSH高会使甲状腺结节长大,所以有结节的人要求TSH低,在0.5-1.0之间。TSH与T3、T4有反馈关系,TSH高,可以促进T3、T4水平升高;而T3、T4的升高,又会反馈使得TSH水平降低。有结节的人应该适当降低TSH水平。有什么方法呢?首选食疗。哪些食物缩结节?海产品。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人多吃海产品,而不是如一般人想象长结节了不能吃海货。TSH如果>2.5,则需要吃优甲乐来控制结节。哪些食物会长结节呢?十字花科食物:卷心菜、白萝卜等,因为可以使T3、T4合成受阻,从而升高TSH,所以是长结节的,少吃,但也不是禁忌,毕竟一天你也吃不了太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甲状腺结节患者,只要TpoAb、TgAb、TRAb这些抗体是阴性,无需忌碘;若TpoAb、TgAb、TRAb阳性,则要少吃海带、紫菜类高碘食物。良性结节可以定期复查彩超。由于每次彩超探头切面的不同,结果报告上描述的结节大小有几毫米的偏差是正常的。尽管良性结节可以通过食疗,但目前还没有可以明显缩小结节的措施。也没必要苛求,良性结节只要不明显增大,不痛不痒,不影响甲状腺功能,根本无需太在意。4、说说食物中的碘如果把食盐中的碘算1倍,那么,①海带、紫菜、海苔这一类的海产品是1000倍;②贝壳类、蟹类是100倍;③鱼、虾、鱿鱼、乌贼是10倍;④鸡精是700倍。5、甲状腺癌:甲状腺恶性肿瘤,根据病理类型分为乳头状癌、滤泡性癌、髓样癌、未分化癌、淋巴瘤和转移瘤。其中低度恶性的,包括乳头状癌、滤泡性癌,占到92%左右。三年存活率90%以上。这类低度恶性的肿瘤组织可以摄取碘,即使有转移,不管转移到身体哪个部位,都可以用同位素(放射性碘)杀掉。滤泡状瘤和滤泡状癌用细针穿刺方法是分辨不出来的,只有通过活检才能观察到是否突破包膜从而分辨。而且即使是滤泡状瘤,什么时候会突破包膜也没有办法预测。所以,只要是滤泡性的,不管是瘤还是癌,都建议手术。对于乳头状癌,需不需要手术,一直存有争议。一方认为知道病理结果为恶性,如果不手术很容易有长期心理负担;并且如果出现转移,需要用同位素治疗,治疗之前还是得先手术。所以他们认为只要确定是恶性的就一定要手术。而另一方认为,发现一个甲状腺癌就手术一个,这是过度医疗。因为根据日本一项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5年转移率1%,10年转移率5%,并且发现有转移之后再去做手术,也没观察到有术后再次转移发生。所以手术不需要那么积极,造成过度医疗。而对于手术是全切还是部分切除也是存在争议。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标准治疗流程:手术全切或近全切—放射性碘治疗进行残余病灶清除—左旋T4药物进行10年以上的TSH抑制治疗—1年内全身扫描和Tg检查。术后TSH抑制治疗:有转移的,要求TSH控制在0.1-0.5。没有转移的控制在0.5-1.0。术后除了查甲功,还要随访CEA等肿瘤标志物,至少要查一次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明确手术中很容易受损伤的甲状旁腺有无受到影响,甲状旁腺关系到人体血钙、血磷水平的调节。
过去认为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癌变率大约在2%~4%左右。天津人民医院对8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的术后随访:80例患者术后随访5~15年,其中1例在术后9年发生对侧乳腺癌而其他病例无癌发生;河北省人民医院报道18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术后病检无1例有癌变。这两组的结果似乎说明囊性增生与乳癌并无多少联系。但天津肿瘤医院对236个乳腺癌标本进行大切片发现:61.9%的乳癌患者合并有乳腺囊性增生病,这与国外报道的发病率相近。这似乎又证明了乳腺囊性增生病与乳癌的关系密切。但也有学者认为:由于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发病率高,而乳腺癌的发病率也较高,二者可能是并存的关系,而并非是乳腺囊性增生发展转变为癌症,无证据说明二者是因果关系。据笔者所在科室对微创(Mammotome)手术的近千例多发囊肿的病检结果来看,没有发现恶性肿瘤的情况。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本着对患者负责的精神注意以下几点:不易过分夸大乳腺囊性病变的危险性,以免造成患者精神上的压力;对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患者,特别是年龄在40岁以上,大龄未婚未育妇女、有癌症家族史等患乳腺癌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向本人详细讲明病情,嘱患者注意自我监护、自我检查以配合医生诊治;对于彩超显示乳腺囊实性肿块的患者,应尽可能早作肿块切除病检以决定是否作进一步治疗。
王女士(化名)今年60岁了,她发现乳头乳晕瘙痒、蜕皮并且持续1年了,擦了很多药都不管用。于是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做了一个彩超,没有发现任何肿块,就忽略了乳房的问题。今年由于瘙痒不止,而且乳房乳头乳晕变得更厚更红了,于是到我院进行治疗。尽管彩超上未发现明显的肿块,但是根据临床经验,我们对乳头乳晕的皮肤进行了楔形切取并活检。活检的结果竟然是:Paget,s病(佩吉特病)————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 佩吉特病的特点:v 1928年Pautrier发表理论,确定了该疾病的恶性本质v 发病率高峰60-70岁,发病率占乳腺癌的1.4-13%v 常伴有深部的浸润癌或者导管原位癌v MRI检查对乳腺深部的乳腺癌敏感性高v 皮肤的全层活检为主要的确诊方式v 乳房全切加前哨淋巴结活检为适当的手术方式之一,部分患者可以考虑行保留乳房的v 单纯的佩吉特病15年乳腺癌特异生存为88%,伴有导管原位癌者为94%,伴有浸润性导管癌者为61%
乳腺癌的诊断常常通过组织学活检来确认,而一旦得知自己身患此病,许多患者会不可避免地经历自我怀疑、忧虑和恐惧的心理波动。正如俗语所说,“谈癌色变”,这种对癌症的恐惧可能导致患者在后续的治疗选择上犹豫不决,甚至拖延手术时间。据《公共卫生前沿》杂志的一篇文章揭示,教育水平高、自我感觉差、对医疗建议的依从性低以及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患者,在确诊后更有可能延迟手术时间。搜图乳腺癌莫要慌 那么,究竟能拖延多久呢?让我们从最新的国际期刊研究中寻找答案。2023年,《乳腺癌》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汇总了31,306例乳腺癌患者的数据,研究发现,如果乳腺癌的根治性手术推迟超过60天,患者的特异性死亡率将激增45%。此外,该研究还发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结果:与真空辅助乳房活检相比,空心针穿刺可能会增加乳腺癌的特异性死亡率,尽管其中的机制颇为复杂。2022年的《BMC外科手术》期刊也触及了这一问题,其作者认为,如果手术延期超过8周,患者的生存率将急剧下滑。而在2021年的一篇《乳腺杂志》文章中,研究人员在新冠流行的背景下,对31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了诊断后手术延期与肿瘤增长之间的关系评估。他们发现,与手术后间隔60天以内的患者相比,手术后61-120天的患者有12%的肿瘤出现增长,而手术后超过120天的患者则有17%的肿瘤出现增长。此外,研究还发现luminalB型乳腺癌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luminalA型乳腺癌。这些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确诊乳腺癌后,如果超过两个月再进行手术,患者的预后将明显变差。然而,这仅仅是一个统计学的时间点,那么在两个月内就一定安全吗?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因此,我们仍然强烈建议在确诊后尽早开始治疗,不要因为情绪上的波动而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毕竟,生命的宝贵在于珍惜每一个可以挽回的时刻。
T1期的肿瘤细分为T1a、T1b和T1c三个阶段。在目前的医学共识中,T1b和T1c阶段的患者确实需要接受化疗及靶向治疗的双重保障。然而,对于T1a期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情况则更为复杂。这些肿瘤往往体积较小,直径不超过5毫米,通常预后较好。但问题在于,化疗和靶向治疗均具有一定的毒性,特别是靶向治疗对心脏的毒性不容小觑。因此,是否对T1a期患者进行化疗及靶向治疗,成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在寻求医学证据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迄今为止,尚无专门针对T1a、Her-2阳性乳腺癌的前瞻性研究。现有的针对小肿瘤(小于2厘米)的前瞻性研究仅有三项,包括BCIRG-006(AC-T对比TCbH)、2013美国肿瘤学研究(TCH方案,7年DFS93.3%)和APT研究(wPH方案,3年DFS100%)。然而,除了BCIRG-006之外,其余两项研究均为单臂研究,缺乏对照组,即未与未进行靶向和化疗的患者进行对比。而且,在这些研究中,纳入的T1a期患者均未超过20%。BCIRG-006研究中虽然涉及了早期肿瘤,但并未单独分析T1a期的情况。因此,所有现有的指南推荐均未能达到1类推荐的标准,目前仅能提供2类推荐。与此同时,回顾性研究或真实世界研究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但这些数据存在不足,结论也不尽统一。这主要是因为T1a期肿瘤的预后通常较好,短期内很难观察到DFS(无病生存期)和OS(总生存期)的显著差异。医生在面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高侵袭性时,往往会选择性地进行治疗。指南建议针对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进行抗Her-2的靶向治疗和化疗,但这种治疗策略是否过度,尤其是对于心脏风险较高的患者,是否能获得更高的纯获益,仍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因此,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谨慎权衡利弊,确保患者能够在最小风险下获得最大的治疗效益。
导管原位癌(DCIS)是一种最早期的乳腺癌,又号称0期乳腺癌,由于没有突破基底膜,目前认为,这种癌不会出现转移,因此,可以完全治愈。但导管原位癌的患者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选择问题,做保乳手术还是全切手术?理论上而言,这么早期的乳腺癌应该可以考虑保乳,因为很多I期,II期的乳腺癌都能保乳,0期的保乳不是更安全吗!那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虽然,在NCCN指南及中国抗癌协会指南中导管原位癌并没有列入保乳的禁忌症中,但是在各类指南中,原位癌要求的切缘均在2mm以上,而浸润癌仅仅要求墨染切缘无肿瘤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原位癌的切缘要比浸润癌高。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再来看几个数据,《欧洲外科肿瘤杂志》的一篇最新的报道,作者分析了1712名导管原位癌的患者,分成肿瘤整形保乳手术、标准保乳术、保留皮肤的乳房切除术三个组,发现三者的局部复发率分别是14.3%、11.2%和6.8%。三者的10年总体无病生存(DFS)分别为80.5%、82.4%、90.4%。10年的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93.0%,93.3%,96.6%。可以发现,无论是复发率还是无病生存率,乳房的全切都要优于各种保乳手术。再看2021年肿瘤外科学年鉴的一篇文章报道,导管原位癌保乳手术的再切除率为31.6%,这与另一篇2017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外科杂志的文章所记录的再切除率相似,为37.3%。然而,同时浸润性导管癌的再切除率仅为13.4%。这也就是说,导管原位癌保乳的再切除率是浸润癌的3倍左右。那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数据呢?这可能与导管原位癌的生物学特征有关,Holland等发现,导管原位癌有呈节段性分布的特点,我们从临床的钼靶和乳头溢液的临床病理特征中也能发现,导管原位癌常常沿着导管走行,由于导管分支纵横交错,生长方向难以确定,且导管原位癌病灶较小,肉眼及影像学检查也难以准确分析其范围,包括精准的磁共振(MRI)也难以准确评估其范围,这就导致了上述的结果。那么,终极选择来了,导管原位癌还能不能选择保乳?可以这么说,导管原位癌保乳并不是禁忌症,但是导管原位癌保乳需非常谨慎,尤其是影像学上呈现沿导管走行的病灶。而乳房切除是一种治愈导管原位癌的有效方法,可显著降低复发率。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微创理念的深入,经腋下的腔镜乳房切除联合假体重建逐渐成为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乳房正面无切口,仅通过腋窝的切口可完成乳房切除及乳房重建。 参考文献1.SkjervenHK,MyklebustEM,KorvaldC,StubberudK,HovdaT,PorojnicuAC,KaaresenR,HofvindS,SchlictingE,SahlbergKK.Long-termfollow-upofcomplexoncoplasticbreast-conservingsurgery,standardbreastconservationandskin-sparingmastectomyinDCIS-aregister-basedstudy.EurJSurgOncol.2024Feb;50(2):107938.doi:10.1016/j.ejso.2023.107938.Epub2023Dec28.PMID:38199004.2.LambLR,MercaldoS,OseniTO,BahlM.PredictorsofReexcisionfollowingBreast-ConservingSurgeryforDuctalCarcinomaInSitu.AnnSurgOncol.2021Mar;28(3):1390-1397.doi:10.1245/s10434-020-09101-5.Epub2020Sep10.PMID:32914389.3.BartramA,GilbertF,ThompsonA,MannGB,AgrawalA.BreastMRIinDCISsizeestimation,breast-conserving surgeryandoncoplasticbreastsurgery.CancerTreatRev.2021Mar;94:102158.doi:10.1016/j.ctrv.2021.102158.Epub2021Feb2.PMID:33610127.
1、化疗时感觉恶心、但又吐不出来怎么办?化疗时有的病人会自觉恶心,但又吐不出来,这时可找医生给止吐药物治疗。除药物治疗外还有一些辅助手段可以减轻症状,如喝有味道的水或饮料,吃水果。可以闻一些有味的水果,如桔子、橙子等。同房间病人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应尽量避开,输完液后也可以走出房间,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如听轻音乐、看看电视剧等。回家后可以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分散一下注意力。还可以按照中医疗法,按揉内关穴,对胃起到保养作用。吃东西的时候可以少吃多餐,尽量吃一些好消化的东西。2、化疗时出现恶心、呕吐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在化疗前给病人打上止吐药。但依然有部分病人会出现呕吐的情况。应观察呕吐的量、颜色及次数。出现呕吐时应该采取侧卧位,以免发生呕吐物进入气管引起呛咳。及时漱口,清洁口腔。有假牙要取下后漱口。还可以参考有恶心、无呕吐的其他方法缓解症状。将上述情况告知医生,必要时升级止吐药的类别或频率。3、化疗后大便干燥怎么办?首先应向你的主治医生、护士反应干燥,或者2-3天未排便等情况。按医生医嘱给予的药物治疗以外,还可以非药物性干预,如调节饮食,多吃一些粗粮和粗纤维的食物,比如玉米面、小米、芹菜、韭菜等。要多吃一些水果,特别是香蕉等达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多喝水,适当参加运动。还可以进行腹部按摩,由右向左顺时针按摩,以增加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此外,可以用开塞露塞肛,或者口服便乃通茶等通便的药物。4、化疗药物会掉头发吗?掉头发以后是不是不长了?有些化疗药物是可以引起脱发的。早些时候使用过冰帽预防脱发,但是效果不明显,现在很少使用此方法。化疗药物所致的脱发对病人并没有不良影响,主要是由于脱发产生自身形象的改变。所以我们在病人化疗前,一般会建议病人剪短头发,减少梳理的次数,延缓脱发时间。一般在停药后1~3个月头发会重新长出来,而且重新长出的头发柔顺,自然弯曲,很漂亮。化疗病人可以在化疗期间戴帽子,化疗结束后佩戴假发,度过脱发期。5、化疗后手指、脚趾出现麻木怎么办?化疗病人在使用化疗药物后可出现手指、脚趾麻木和感觉异常现象,如“紫杉醇”可以引起外周神经感觉异常。主要影响痛觉和温度觉。出现此症状后可以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还可以用温水泡手脚以缓解麻木现象。适当做手足按摩、针灸治疗,加快康复过程。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接触过热的物品;如打开水、拿热水杯等,可以蓄留指甲,由指甲先触到。以免因为手指接触物品反应慢而发生烫伤和不良事情。避免接触锐器;如作针线活(十字绣)以免扎伤。6、化疗后出现口腔黏膜炎,有什么方法能减轻症状?有很多种化疗药物可以引起口腔黏膜炎(口腔溃疡)。保持口腔清洁、润滑和控制疼痛是很重要的。除有效的医疗干预还应采取预防措施,改善化疗病人的生活质量。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用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水每日多次漱口(避免使用市场销售的漱口液,因为其酒精含量高,刺激口腔黏膜),饭前饭后都要漱口;2、保持口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保持房间的湿度;3、保持口腔和牙齿清洁;饭后及睡前用软毛牙刷或海绵牙刷(去掉假牙),最好不使用含氟牙膏;4、避免进食粗糙、尖锐、辛辣、酸性食物;5、避免过冷、过热的食物(如热咖啡、冰激凌)。7、化疗后白细胞、血小板降低了怎么办?应该注意些什么?使用化疗药物后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是化疗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根据骨髓抑制的程度给予升血的药物治疗。白细胞降低时应减少会客和外出,因此时病人的免疫力较低,容易发生感染。不要接触感冒的人,避免交叉感染,也避免锐器划破皮肤,避免引起感染。在病房或者外出尽量戴口罩。早晨要进行房间通风。血小板下降容易发生出血,所以要注意进软食以免造成口腔损伤。保持大便通畅。少活动、慢活动、避免磕碰。随时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及出血倾向。出现头痛、恶心症状应及时找医生处理。8、化疗后出现手脚脱皮、有破溃怎么办?多种化疗药物可以导致多处皮肤反应,如口服卡培他滨可以出现手脚脱皮、红肿或破溃等现象,医学上称为手足综合征。如何避免以上症状发生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手足部的摩擦,避免接触高温物品,穿合脚的鞋,使用能减震的鞋垫,在家里可以穿拖鞋,坐著或躺著的时候将手和脚放在较高的位置。避免双手和双脚的摩擦及受压,减少手脚接触热水的次数,同时避免手足冻伤。可以涂保湿润肤霜,比如尿素冷霜,保持皮肤湿润。有助于预防感染的发生,使病灶早日痊愈。另外还要注意不要抓挠皮肤,避免皮肤感染。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出现水泡时要请医务人员处理。出现脱皮时不要用手撕,可以用消毒的剪刀剪去掀起的部分。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或抗生素治疗,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维生素B6。9、化疗后拉肚子怎么办?如果因为化疗药物引起的腹泻症状,要遵照医生的医嘱给予止泻及补液等药物治疗。其次应该注意观察记录排便的次数和性质。要重视腹泻程度和其他症状,如发热或寒战、口渴、脉搏快、眩晕和严重腹痛等。及时通知医生,以免发生不良后果。腹泻次数较多者会持续对皮肤产生刺激,导致局部皮肤破溃。所以每次排便后用清水和肥皂清洗肛门和骶尾部,用软毛巾擦干。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局部还可以涂氧化锌软膏。穿松软的棉质内衣。饮食要注意对胃肠道刺激小的食物。不宜吃粗粮、含油量高的坚果、含酒精或咖啡因饮料、牛奶及奶制品。吃少渣食物、增加大便固形的食物如米饭、馒头、苹果酱、浓缩果汁、温茶及葡萄糖饮料。因为糖可以帮助将钠和水分重新吸收到体内。少量多餐,忌生冷食品。如果腹泻严重,需要在主管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泻剂。10、化疗后全身酸痛怎么办?一部分患者在使用紫杉类药物后升白针后会出现全身酸痛,骨头疼痛等。这些反应都是短暂的,一般是轻度到中度的,可以跟医生反应,用一些非麻醉类的镇痛药是可以有效控制症状的,不必要自己扛着。11、乳腺癌化疗时要“忌口”吗?很多家属和病人都提出在化疗期间是否有忌口。在西医治疗中认为不需要,想吃啥就吃啥。常言道:五谷杂粮不可偏,粗细调膳保平安。但饮食也要因人、因病、因治疗方法而定,应该注意调节饮食结构。一般而言肿瘤化疗病人主要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为主,主张食谱的多样化,以补充化疗对身体的消耗。但是一般不要食用含雌激素的食物或药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扫描二维码进行询问。
三阴性乳腺癌由于缺乏有效的靶点,相对其他类型的乳腺癌,预后相对较差。这也刺激了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科学研究。除了我们第一期讲述的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强化治疗,还有免疫治疗,下面我们就详细讲述,希望对患友朋友们有帮助。最重要的是告诉大家乳腺癌并不可怕,三阴性乳腺癌也不可怕,生活只是被暂时按下了暂停键,我们的研究越来越成熟,有效的新药越来越多,必将按下重启键........ PD-1/PD-L1抑制剂是目前唯一在乳腺癌中被批准用于临床的免疫治疗药物。PD-1/PD-L1是一组重要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其中PD-1在免疫细胞中广泛表达,而PD-L1除表达于免疫细胞外还广泛表达于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其中包括乳腺癌。PD-1与PD-L1结合后,可吸附并激活酪氨酸磷酸酶,最终使PD-1胞浆内段的酪氨酸磷酸化(P),妨碍后序T细胞信号通路如激活,最终抑制T细胞的正常细胞循环、新陈代谢等,达到免疫抑制的作用。通俗来讲,就是T细胞是一种自身的防御细胞,用来抵御肿瘤细胞的。但是当免疫细胞中PD-1与肿瘤细胞中的PD-L1结合以后,就抑制了T细胞的作用,导致机体失去了防御状态。因此我们使用PD-1/PD-L1抑制剂来抵消这种作用,从而使机体的防御状态重新获得,免疫细胞又可以去杀死肿瘤细胞了。 因此,在2019年3月,atezolizumab(一种PD-L1抑制剂)获得了美国食品管理局的加速批准与白蛋白-紫杉醇联合用药用于不能切除的局部晚期三阴性肿瘤表达PD-L1的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目前还有一种常用于乳腺癌的PD-1抑制剂是pembrolizumab 。 目前关于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主要有用于新辅助/辅助强化的KEYNOTE-522 (n=1174)研究,病理完全缓解率为64.8%(PDL1组) VS 51.2% (对照组);其中表达PD-L1(+)的对比是: 68.9% VS 54.9% 。而PD-L1不表达组即PD-L1(?): 45.3% VS 30.3%。也就是说,组织是否表达PD-L1,其实并不影响 PD-L1抑制剂的使用,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见到了一道曙光。 并且在晚期乳腺癌中,更是大放异彩,首先在KEYNOTE119研究中pembrolizumab 单药的效果表现良好。最近的IMpassion-130研究,中位的PFS(无进展生存时间)延长了2.5个月,OS(总生存时间)延长了将近10个月,在这项研究中纳入了65个日本人,亚组结果和总结果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这个结果也适合亚洲人种、中国人。还有KEYNOTE355的研究。在肿瘤表达PD-L1的局部复发、不能手术或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与单纯化疗相比,PFS(无进展生存时间)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 免疫治疗给三阴性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并且目前还有十几项关于PD-1/PD-L1抑制剂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必将给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带来更多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