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的进步,形形色色的仪器为临床提供了先进的诊疗方法,选择安全、准确、方便、价廉的检查方法不但是医生之责,也是病人所祈求的。X光片、CT、磁共振是临床上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经常碰到患者咨询这三者的优劣,有的以为越贵越好,要求做CT来替代普通X光片检查或者要求用磁共振代替CT检查。其实三种检查手段各有所长,各有侧重。1、X光检查是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它应用较早、最普遍,价格也相对便宜。主要用于一些疾病的初步检查,便于发现较明显病变的组织和结构,是疾病初筛的首选检查方式。对于有移位骨折、有骨质改变的骨病、关节部位骨性病变、不透光异物存留、心肺器质性疾病、消化系统梗阻等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另外,X光片还能拍摄动力位相,能发现患者在改变体位时才感觉到不适的疾病。X光检查费用低廉,射线投照量小,适合绝大多数患者的常规检查,除孕妇外对身体没什么影响,不用担心。2、CT检查发展很快,它高分辨率、结构细节显示清楚,缺点是空间分辨率不如X光片,且价格也较贵。但在显示横断面方面明显优于X光片,尤其是对密度高的组织显示清晰,对于测量骨性结构之间的距离精确度高。CTA能清晰的显示血管走向及血管病变,对肿瘤的检查灵敏度明显高于普通X光片。多排螺旋CT能进行三维成像,有助于立体显示组织和器官病变。但是,CT扫描限于技术员的专业水平不同及扫描层面间隔限制,不能整体的阅读检查部位的信息,导致有一定的漏诊率。另外,对软组织显像清晰度和分辨率不高。3、磁共振(MRI)检查的优势是可以任意平面成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被检部位的病变情况。磁共振没有X线辐射,对机体的损害很小。主要用于发现软组织疾病,在骨科主要用于发现椎间盘病变、脊髓病变、半月板病变、炎性病变和出血性病变等。早期发现松质骨骨折、炎性疾病和肿瘤等。MRA对血管疾病灵敏度高。但是检查时间较长;体内有非钛质金属患者无法进行磁共振检查;对骨组织的显像精确度不如CT;费用较高。综上所述,根据不同情况(身体、疾病、经济等),考虑拍X光片、做CT或磁共振。一般对不明病因的患者,最好先做X光平片,看看有没有异常;如果未发现明显异常或者发现异常而又不太清楚,再考虑进一步检查,腰椎的疾患,一般就是普通的骨科问题,如脊柱外科,诊断脊柱骨折、脊柱滑脱、脊柱畸形、脊柱失稳等疾病首选X光片,如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最好听取专科医生的建议采用合乎病情的检查手段。总之,三者不可替代,不是越贵的检查就越好,就诊时最好了解一些检查项目的知识,以便能尽早、准确的诊断疾病。
造影剂又称对比剂,是为增强影像效果而注入到人体的药物,使要观察的组织与周围结构形成更好地对比,从而帮助医生诊断疾病。CT检查是广泛使用含碘的造影剂做增强扫描,病灶内碘含量明显增高,X线通过该处的衰减增加,周围组织的对比亦增大,有助于病灶的检出及提高鉴别诊断。目前常用水溶性碘造影剂,分子量低,极少与体内蛋白质结合,从血管经毛细血管壁扩散,均匀分布到各组织,最后通过肾脏排泄。增强CT是将含碘的造影剂以团注的方式注射到静脉后再进行的CT扫描,能提高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对比,有利于病变的检出。造影剂对人体是安全的,检查后患者大量饮水加速造影剂排泄,一般不会产生危害。增强CT扫描检查前患者需禁食4-6小时,可大量饮水,稀释血液达到水化;要求患者无过敏史、哮喘史以及正在治疗中的甲亢;严重肾功不全患者要权衡病情,在肾透析治疗下方可检查;孕妇应尽量避免CT检查。CT虽然有一定的辐射,但是随着扫描技术的提高,射线剂量的控制,不是长时间接触射线的患者不必担心。当然,最好不要在短期内频繁做CT检查。本文系任静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细胞增殖旺盛,在接受放射检查时对电离辐射更为敏感,应予以特别关注,一般情况下应避免做CT检查,尽可能的选择没有放射风险的超声或MRI。当遇到外伤后怀疑骨折及颅脑损伤等必须使用放射检查技术时,要对其非检查部位的敏感器官(如甲状腺、乳腺、眼晶体、性腺等)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受照射剂量,进行颅脑CT检查时,可用铅皮或防护围脖对遮蔽甲状腺,腹部检查注意遮蔽睾丸/卵巢,卵巢位置多变,应尽量扩大遮蔽范围。做CT时要求患者保持不动,但是儿童一般难以做到,患儿较小时可由家长配合使其入睡后再进行检查,患儿较大时则应积极鼓励及安慰以减轻其恐惧心理,必要时可用镇静剂,如口服水合氯醛,以免因图像不清而重复检查。准妈妈们在接受诊断性放射检查时常常会担忧辐射会不会造成胎儿的畸形、智力障碍等。妊娠患者必须做CT检查时可选用低辐射剂量扫描,同时在腹部等敏感部位采取防护措施,因此检查前需与工作人员充分沟通,告知妊娠情况,以尽可能减少辐射剂量。在实际临床工作中X线、CT和核医学成像的辐射剂量远低于胎儿的损害剂量。当然对于孕妇还是要首选超声或MRI等无电离辐射的检查,除非外伤后怀疑骨折、颅脑损伤、可疑脑出血、肠梗阻等急症必须选择X线或CT检查。需要注意的是CT或MRI增强扫描的造影剂均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及羊水,所以应谨慎使用。哺乳期妇女增强扫描后可能会有很少量造影剂通过乳液分泌,但对婴儿无明确影响,所以做完增强扫描无需中断母乳喂养。本文系任静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手机从它诞生的那天起,有关手机辐射的各种传言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它对人类健康到底有没有危害呢?手机辐射是手机通过电磁波进行信息传递时的产生的电波。它来源于手机发射的无线信号,主要是由其发射的高频无线电波造成的。检验手机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国际标准是SAR,即头部对手机辐射能量的吸收率,美国标准是1.6瓦/千克,欧洲标准是2.0瓦/千克。按照公布的辐射等级标准,SAR低于0.8瓦/千克时属于第一等级,0.8~1.6瓦/千克区间属于二等级。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任何一种无线电波或多或少会被人体吸收,从而有可能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影响。手机辐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天线、外观设计等因素,在实际使用中,手机辐射的大小还和手机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使用者周围的地理环境、基站的设置情况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讲,手机离基站越近,辐射就会越小,反之就越大。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一直存在争议,目前没有明确研究证明它一定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也不能证明使用手机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一定是手机造成的。争议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机能性障碍,引起头痛,头昏,失眠多梦和脱发等症状。2、 手机辐射会导致基因突变,易患癌症。3、 导致孕妇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4、 手机发出的电磁波对人类精子产生不良影响。5、 长时间使用手机引会发眼部问题。实际上,人类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各种辐射中。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计量全球平均约为2.4豪西弗(mSv)。其中来自宇宙射线的为0.4 mSv,来自地面的伽马射线为0.5 mSv,吸入(主要是室内氡)产生的为1.2 mSv,食入为0.3 mSv。例举一些我们每天接触到的辐射以及对应计量,请看表一:类别辐射计量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0.25 mSv /年戴夜光表0.02 mSv /年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0.01 mSv /年每天抽20支烟0.5—1 mSv /年一次X光检查0.1 mSv /次一次CT检查2 mSv—10 mSv/次当辐射计量低于100 mSv时,医学上观察不到明显的组织损伤。虽然不能明确手机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使用手机的方法来降低它的辐射。那如何避免手机带来的辐射呢?1、手机放在胸前,腰间或腹部旁,可能会影响使用者的心肺、内分泌系统和生育机能,所以最好将手机放在一边,外出时最好放在提包里。2、手机刚接通机信号时辐射最大,所以在信号刚接通的瞬间最好把手机放在离头部远一点的地方,几秒后再通话。3、手机在通话状态时对人体的辐射是待机状态的2倍,尽量不要长时间用手机聊天。4、通话中,建议左右耳交替使用或者插上耳机。5、睡觉时,手机放在离身体较远的地方或关机。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手机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推动着人类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只要我们合理应用,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尽量减少手机使用时间,就可以一定程度上远离手机辐射。
1、颅脑与脊髓 MRI对脑肿瘤、脑炎性病变、脑白质病变、脑梗塞、脑先天性异常等的诊断比CT更为敏感,可发现早期病变,定位也更加准确。对颅底及脑干的病变因无伪影可显示得更清楚。MRI可不用造影剂显示脑血管,发现有无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MRI还可直接显示一些颅神经,可发现发生在这些神经上的早期病变。MRI可直接显示脊髓的全貌,因而对脊髓肿瘤或椎管内肿瘤、脊髓白质病变、脊髓空洞、脊髓损伤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椎间盘病变,MRI可显示其变性、突出或膨出。显示椎管狭窄也较好。对于颈、胸椎,CT常显示不满意,而MRI显示清楚。另外,MRI对显示椎体转移性肿瘤也十分敏感。2、头颈部 MRI对眼耳鼻咽喉部的肿瘤性病变显示好,如鼻咽癌对颅底、颅神经的侵犯,MRI显示比CT更清晰更准确。MRI还可做颈部的血管造影,显示血管异常。对颈部的肿块,MRI也可显示其范围及其特征,以帮助定性。
很多人来医院检查拍片时,总会问我:“医生,做这个辐射是不是很大啊?”“我正在备孕,拍这个片子会有什么影响吗?” 其实,大家完全不必谈辐射色变。如果我告诉你,我们自在娘胎起就生活在辐射中,会不会害怕?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吓一跳。但这些辐射并不都是有害的。即便有影响,偶尔照一次两次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生活中的辐射有哪几类? 人类接受到照射的辐射源,主要是天然和人工两类。 天然辐射:是人类正常生活条件下受到电离辐射的最主要来源。天然辐射源又分外照射与内照射。外照射主要有宇宙辐射、地表辐射,以及建筑材料中的原生放射性核素;而人类通过饮水、摄食和呼吸摄入放射性核素,形成内照射。不同地区受到的天然辐射剂量是不一样的,在我国西藏地区的天然辐射剂量就比东南沿海及台湾地区低。天然辐射对人的照射剂量(准确称:当量剂量)年平均值约为2mSv。而我国规定公众中个人的年照射安全剂量全身<5mSv 。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我们生活在正常剂量以下,是非常安全的。 人工辐射源:包含有工业用放射源、医疗用放射源、核试验、核动力等。今天我们主要谈谈医疗用放射源,因为它是人工辐射源的主要来源,也与我们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注意:上面说的辐射都是电离辐射,可能改变DNA结构,因而对人体影响较大。而很多人说的手机、电脑、wifi、微波炉的辐射,其实是非电离辐射,只有一点加热的热效应,对人体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还有医院的B超、核磁共振这些检查,分别利用的是超声波和磁场,跟辐射没有半毛钱关系,大家尽可放心。)在医用放射源中,我们着重聊聊平时大家接触最多的X拍片、CT检查。 现如今,X线类放射检查在医院检查中已经广泛普及,其简单、快捷、直观的特点也广被接受。但另一方面,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对这各项检查心生抵触,认为这是“医院为了盈利,多开检查,属于过度医疗”——其实这真的有点冤枉医院了。人是一个整体,各个组织器官都紧密相连,往往某一部位的病变累及其他器官也是常有的事。所以医生都是从整体出发,对各个可能的病变部位进行详细排查,再到局部协同治疗。比如胸部拍片,一般住院病人胸部拍片列为常规检查是必要的。这是一项排除检查,即排除肺部是否有病变存在。很多患者看似没有任何症状,却能通过胸片发现大隐患。 怎样避免重做放射检查?怎样防护?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常遇到一些患者因为个人主观原因导致检查达不到诊断要求而需要重做的情况(比如姿势不对)。这种情况应该如何避免呢? 建议大家在检查时注意以下几点:1.尽可能配合医生的摆位要求;因为每个部位的检查都有其特定的体位,只有达到其要求才能拍出合格的片子。在您做放射检查请将所有的金银首饰以及高密度材质的首饰都取下,且穿的衣服不要有铁等高密度装饰,像有的女性胸衣上有铁扣、铁环,衣服扣子也有非塑料的硬物,衣服口袋里有硬币等。这些在拍片中会照成遮挡,在做CT时会产生伪影,因此达不到诊断要求,只能要求重做。2.以前做过的影像资料要保存好,在复查中可供医生对比诊断,也可为医生选择最佳检查方式提供参考。3.在其他人做检查时,请不要待在检查室,应该远离X线源,且越远越好,因为距离越远X线衰减越快。尤其是在体检的时候中招者甚多,那都是好奇惹的祸——想看看真实的“透视眼”是什么样,想看看同事、朋友的情况怎么样,那“好奇”就得害你吃辐射了。4.婴幼儿、孕妇要谨慎,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做;如果一定要做就得做好防护措施,非照射部位要用铅裙、铅围脖或铅帽遮挡好。孕妇在做非腹部盆腔检查时一定要用铅裙保护好胎儿。参考文献 :[1]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
1.磁共振设备周围(5米内),具有强大磁场,严禁病人和陪伴家属将所有铁磁性的物品及电子产品靠近、带入检查室。这些物品包括:所有通讯类物品;各种磁性存储介质类物品;手表、强心卡及其配贴;掌上电脑、计算器等各种电子用品;钥匙、打火机、金属硬币、刀具、钢笔、针、钉、镙丝等铁磁性制品;发夹、发卡、眼镜、假眼、金属饰品、不明材质的物品;易燃易爆品、腐蚀性或化学物品、药膏、膏药、潮湿渗漏液体的用品等。病床、轮椅等不准进入磁体间。2.体内安装、携带以下物品及装置的患者(包括陪伴家属),被视为磁共振检查的禁忌,不能进入磁体间,否则有生命危险。包括:不兼容磁共振的心脏起搏器、除颤器、人工心脏瓣膜、动脉瘤术后金属夹、植入体内的药物灌注装置、植入体内的任何电子装置、神经刺激器、骨骼生长刺激器、其它任何类型的生物刺激器、血管内栓塞钢圈、滤器、下腔静脉滤器、心电记录监护器、金属缝合线、体内有子弹,碎弹片或铁砂粒等、骨折手术后固定钢板、钢钉、镙丝、人工假肢或关节、阴茎假体、助听器、人工耳蜗、中耳移植物、眼内金属异物、义眼、活动假牙,牙托及头面部有植入物等。3.有幽闭恐惧症、怀孕期者,需生命支持及抢救的危重患者无法行磁共振检查。有各种手术史(特别是器官移植、心肾手术史)患者及家属需于检查前特别声明,以策安全。4.对具有固定假牙、纹身、节育器、纹眼线、留存在体内的钛合金物体(如脊柱钛合金固定装置)等患者应于检查前通知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可否进行磁共振检查。5.做颈、胸、腰、腹、髋等部位磁共振检查的病人,应先除去有铁钩、铁扣和拉链的衣裤、内衣、化纤织物、皮带等物品及装饰物品,应身穿纯棉质料的衣裤进行检查为宜;腹部检查患者检查前三天内禁服含金属离子类药物,检查前12小时空腹,禁食水摄入。6.磁共振检查属无损性检查,对人体无辐射伤害。但检查时机器噪音较大,此为正常现象,请患者和家属做好心理准备,不要慌乱,保持绝对静止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