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生母亲或同胞姐妹患乳腺癌,双侧乳腺癌患者和发病年龄较小者,这些妇女发生乳癌的危险性为一般妇女的9倍,可能与遗传因子有关,凡有乳腺癌家族史,发生率较无家族史的要高。使其具有对乳腺癌的易感体质和病变内因。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原因不是很确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做到减少污染、减少接触,尽量远离致癌源,假如乳腺癌发病在绝经前,那么遗传的易感性就明显增强。 病人一侧患乳腺癌,对侧乳腺就比其它人容易患乳腺癌,如病理诊断为小叶原位癌或多灶性癌的,另一侧乳腺癌也就好发。曾患囊性乳腺增生病,尤其是病理证实乳管内有活跃的乳头状瘤者,也易患乳腺癌,比正常人要多二、三倍。月经初潮过早(小于13岁)、闭经过迟(大于55岁),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初潮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而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者危险性增加1倍。大龄未婚、未孕或第一胎足月产在35岁以后的。已婚未育、已育未哺乳者。哺乳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病危险性,而且第一胎生产后哺乳时间越长,发病危险性越低。 因患肺结核或气胸、有多次行X线透胸或胸片检查史者。放射线与乳腺癌的发生具有明确的关系,日本长崎原子弹爆炸时的幸存者中,患乳腺癌的比例明显增加。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接受过胸部放疗的,长大后患乳腺癌的机会也增加。曾患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宫体腺癌者。肥胖患者、尤其绝经后显著肥胖或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者。疫功能低下或有欠缺者。有以上种种因素的更需警惕乳腺癌的发生。
防治乳腺疾病刻不容缓,节后开诊半个月,我科室明确诊断的年轻乳腺癌患者3人:年龄27岁1人、29岁2人。近3年来上海地区统计乳腺癌发病率增长了37%,特别是在30-54岁年龄组中,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 目前,有关乳腺癌的确切病因虽然还未能完全明确,但一般认为与卵巢功能、遗传因素、婚育及哺乳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乳腺癌主要发生于青春期以后的成年妇女,35-55岁为好发年龄,约占全部患者的75%。 女性朋友平时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心理平衡:女性要学会自我调控和驾驭好情绪,理智地对待人际关系、家庭、婚姻等方面出现的感情纠纷及情感危机。只有精神舒畅,才有利于心理平衡和生理平衡。 2.控制身体肥胖:孕产期、绝经期后更应预防肥胖,保持适宜体重,可减少患癌的风险。 3.生活方式合理:戒除烟酒(警惕二手烟)多吃黄绿色蔬菜、瓜果、食用菌、大豆制品;持之以恒地参加运动锻炼和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结婚不超过28岁,生孩子不宜超过30岁,防止多次流产,生孩子后要母乳喂养。 4.和谐有规律的性生活,有助于减少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癌的发生。 5、如果发现乳房或腋窝肿块、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晕湿疹,以及皮肤破溃等,及时到医院就诊,所有成年女性每月进行一次自我检查,30岁以上的女性最好每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和临床体检! 请关爱您的乳房、有了健康才可以享受生活!!
现在正用全新的观念指导乳腺癌的规范化治疗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新理念,取代了乳腺癌是局部疾病的旧观念。局部与全身治疗并重的规范化的综合治疗已成为乳腺癌的最佳治疗模式。乳腺癌的治疗已由“可耐受的最大治疗”转化为“有效的最小治疗”。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在不影响生存率和复发率的前提下: 保乳手术治疗、保腋窝治疗,缩小了手术范围,改变了形体效果,保持了上肢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保乳手术手术治疗仍然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一个多世纪以来乳腺癌的手术经历了由小到大,又到小的转变,上个世纪80年代后,由于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再次认识到治疗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血行转移,同时随着早期诊断水平的提高、全身综合治疗的发展,改变了以往肿瘤治疗原则,更重视在根治肿瘤的同时保存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因而开展了术后整形及保留乳房的治疗方式。并有多组局部手术加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报道,其中米兰试验(由米兰国立癌症研究所主持)、NSABPB—6试验和EoRTCl0801试验(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都表明:只要严格掌握指征,规范治疗计划,保乳手术可以达到与根治术相同的生存率,且病人的生活质量有极大的提高。前哨淋巴结活检1992年起临床上逐步开展了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方法,前哨淋巴结是指第一个接受局部淋巴回流的淋巴结,该淋巴结有转移说明区域淋巴结已受累,前哨淋巴结阴性发生跳跃性转移的病人较少,因而可以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来预测腋窝淋巴结有否肿瘤转移,可使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病人免行腋淋巴结清扫。
防治乳腺小叶增生在治疗的同时平时也应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通畅,更不可有长时间情绪抑郁。尤其在经期更应注意。2、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3、合理饮食,注意饮食结构。避免或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尤其在治疗期间。4、要有和谐的性生活,不冷淡以保持体的内激素水平和乳腺组织的生理调节。5、不长期使用含有激素的化妆品,不食用含有激素类的滋补品和使用激素药物。一旦发现乳腺有肿块及经期胀痛及时来院检查。
保乳手术治疗适应症: 1.肿瘤大小:目前大多数医院认为肿瘤在3cm以内。乳房若较大,肿瘤>3cm,甚至≥5cm,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缩小,扩大切除肿瘤并不影响乳房外形,仍可行保乳治疗;若乳房发育过小,应考虑肿瘤大小与乳房大小的比例,保乳手术要求按规定切除肿瘤后,仍能保留较好的乳房外形。 2.肿瘤位置: 肿瘤位周围象限,肿瘤边缘距乳晕边缘≥2cm。 3.病理类型:无特殊要求,但应除外炎性乳癌。 4.能保证完成保乳治疗计划,如术后放疗等。 5.患者有保乳要求。
1、无症状者 专家分析,曾做过注射丰胸(奥美定、英捷尔法勒)女性,已进入5年以上的隐性并发症期。尽管目前无痛、无硬结、无炎症等不适症状,但并不意味着安全。随着时间的推移,奥美定在体内降解,可能产生神经毒性和细胞毒性的物质,诱发不可预知的病理性病变,甚至可能致癌。 专家建议:没有明显症状的奥美定注射丰胸患者,每隔三个月务必到权威公立三甲医院体检一次,确认体内残留物的分量、层次和位置,以及是否已经分解、发生病理性改变。 2、硬结 专家分析,奥美定注射丰胸患者出现硬结、注射物游走,已经说明并发症隐性期症状开始发作。 根据体质的不同,有些患者将伴随着疼痛出现,有些则出现持续性硬结。硬结症状说明,奥美定已经在体内发生了质的变化,周围健康组织已经开始被侵蚀。 专家建议:硬结的出现,说明已经产生包膜,出现或轻或重的炎症。这个阶段,应及早到公立三甲医院做诊断。 诊断包括乳房健康状况、注射物在体内的分布层次、病理性分析是否会致癌等。这个阶段做奥美定取出手术,对人体组织的破坏相对较小。 3、硬化 专家分析,奥美定注射丰胸材料,在体内经过4年的病变,一些组织已经产生了病理性改变,甚至癌变的可能。特别是产生包膜挛缩之后,周围组织受到侵害较为严重,整个乳房都出现了跟石头一样的“硬化”结果。 专家建议:注射丰胸硬化之后,应当及时到公立三甲医院找权威专家进行病理性检查,包括对一些病理性改变的组织进行确诊,看是否恶化,这种情况手术取出越早越好。 经过10年的救治经验,专家发现奥美定可能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取出的注射物颜色、性状也会有不同。有些甚至已经发生病理性改变,说明注射物在不同人体内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为了乳房的健康,注射奥美定丰胸患者应尽早到权威公立三甲医院检查、确诊,并在专家的分析和建议下进行取出、治疗和修复,避免悲剧发生。 注射丰胸(奥美定、英捷尔法勒)隐性期并发症潜在危害 专家透露,在注射丰胸并发症的救治上,临床上确实碰到一些很难解释的现象。比如打进去的都是奥美定,但取出的材料,与注射之前的形状和颜色却不一样,而且不同的患者取出的材料,看上去也不一样。 这是否说明材料已经在体内发生了某种化学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何时发生的变化?是否会诱发乳腺癌? 面对这些问题,专家坦承,目前医学界对此尚无定论,虽然去年至今,已经发现有两例曾经注射过奥美定隆胸的女性,被检测出患有乳腺癌的病例。 专家强调,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奥美定在体内长期留存,这些未可知的化学变化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一旦出现硬块,会影响体内病理性病变的早期发现。 【专家建议】 为了您的健康安全,在乳房未出现胀痛、流脓、硬结、腐蚀、溃烂等注射丰胸并发症症状前,尽早(或每隔3个月)到权威公立三甲医院进行身体检查,确认注射物在体内的位置、层次和分量。在注射丰胸并发症尚未爆发时,注射物仍有可能被完整取出。
病因误区:乳腺癌是否通过沐浴和性传播 劳森表示,人乳头状瘤病毒可能通过性行为或沐浴传播,病毒或许从生殖器区域通过乳头输送管进入乳房。当然,沐浴也能使人乳头状瘤病毒传播出去。但人乳头状瘤病毒是否导致乳癌,或者乳癌患者是否更容易感染这种病毒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 女性乳腺类疾病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但据相关专家介绍,仍有不少患者对乳腺癌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为此专家特别提醒患者以下说法不可信。 误区一:乳腺癌是不会遗传的,实际上乳腺癌约有10%来自遗传。 误区二:乳腺癌患者在治愈之后,就不必担心再次患病了。虽然早期乳腺癌在治愈5年后进入稳定期,复发可能性不大,但不能排除新发乳腺癌。 误区三:绝经之后就不会患乳腺癌了。实际上妇女在绝经后仍有患乳腺癌的可能。 误区四:男性不会得乳腺癌。其实凡有乳腺组织的部位都可能发生乳腺癌,男性也有乳腺导管上皮组织,也可能癌变。 误区五:生育子女和人工哺乳的女性不利于预防乳腺癌。实际上生育和哺乳,会促进乳房的自我调节,增强乳房的免疫能力。 误区六:小女孩不可能患乳腺癌。目前,国内儿童普遍出现性早熟,因此乳腺癌发病也开始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误区七:乳腺癌与饮食和生活习惯无关。医学专家认为,乳腺癌的产生,与人体对热量的摄入直接相关。建议女性少吃油腻食品,特别是尽量少进食动物脂肪,保持正常体重。
做定期的健康检查能有效预防乳腺癌的发病几率。健康检查包括自我乳房的自检,另外到医院的检查,包括医生的体验和相关的辅助检查,比如说钼靶、B超的检查。这对乳腺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年轻的女性应该保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的饮食、比较乐观的精神、有小孩的妇女人工哺乳等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乳腺癌是非常重要的。 如出现以下乳房胀痛现象,要提早就医做好乳腺癌的防治工作。 孕期乳房胀痛 一些妇女在怀孕后40天左右,由于胎盘、绒毛分泌大量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使乳腺增生,乳房增大,而产生乳房胀痛,重者可持续整个孕期,不需治疗。 产后乳房胀痛 产后3—7天常可出现双乳胀满、硬结、疼痛。这主要是乳腺淋巴潴留,静脉充盈和间质水肿及乳腺导管不畅所致。防治方法:产妇尽早哺乳。有硬结时可在哺乳前热敷并按摩硬结;也可用吸奶器吸引乳汁,促使乳腺导管通畅。 人工流产后乳房胀痛 人工流产后,有些妇女主诉乳房胀痛,并可触及肿块。这是由于妊娠突然中断,体内激素水平急骤下降,使刚刚发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造成乳腺肿块及乳房疼痛。 性生活后乳房胀痛 这与性生活时乳房生理变化有关。性欲淡漠或者性生活不和谐者,因达不到性满足,乳房的充血,胀大就不易消退,或消退不完全,持续性充血会使乳房胀痛。因此,女性应重视良好的性生活,无性高潮或性欲淡漠者应去就医。
主要针对瘢痕疙瘩,女同志胸前及后背部比较爱起瘢痕,尤其是增生性瘢痕疙瘩,突出表明,多伴有痒、痛等症状。手术切除治疗瘢痕疙瘩愈合后多有复发,而且会大于原有瘢痕。所以主张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 针对20个病人注射后随访2年,无反弹,瘢痕平于表面皮肤,与皮肤颜色一致,解除了痒痛的症状。 注射治疗,根据瘢痕的大小而定,一般需要注射3~4次。 注射后不耽误工作,注射时间只需要3分钟。
副乳腺是指正常乳腺以外部位出现的乳腺组织,属于先天性发育异常。它对机体无正常作用(属废退器官),其发病率约1%~6%,常有家族史倾向。这种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见于青春期、生育期女性,男性也可发生。 副乳腺也和正常乳腺一样受内分泌影响,可以发生和正常乳腺一样的疾病,如副乳腺炎、小叶增生、积乳囊肿及良恶性肿瘤。因其发生部位隐蔽,临床多易误诊、误治,所以应引起重视。副乳腺好发于正常乳房的外上方,如腋窝、腋前部,很少发生于正常乳房的下部,如腹壁、腹股沟、外阴部。发生于面、颊、耳、颈、背、手臂、大腿外侧者罕见,所以也称异位乳腺。 副乳腺有哪些症状? 1、周期性腋部胀痛:多数病人感觉经前、妊娠期或哺乳期腋部胀痛,触之痛感加重,平时则感觉不明显。2.局部肿块大小不一,多呈扁平形,触之质软,有条索感。3.多有小乳头及乳头溢液:部分病人见腋窝部或胸部有小乳头,伴或不伴副乳腺发育。如不注意观察,常被误认为是痣。极少数病人见副乳头溢液。 副乳腺是否需要手术? 根据副乳分型的不同,采取的治疗方法也不同。 对乳头、乳晕型副乳,因无腺体组织,不存在继发疾病及癌变,平时不出现任何症状,不影响身体活动又不影响美观,可观察不需治疗。 腺体型副乳或完全型副乳,腋窝部出现随月经周期的胀痛,或局部肿块增大性质待查者,应考虑手术切除,以免继发病变及癌变的发生。 副乳切除术:副乳腺解剖情况不如正常乳腺清晰可辨,所以副乳切除后常有复发可能,故术前要设计手术范围,以便切除范围足够达到完全切除的目的。为了彻底切除副乳,有人用淋巴造影确定副乳的切除范围,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