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腿疼。”孩子晚上可怜的说,在孩子成长发育的过程,不少家长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父母想破头也弄不明白为何痛,孩子既没有摔过,跌过,外表也并没有什么异常,经过医院的仔细检查也一切正常,其实这就是平时常听到的“生长痛”,家长不必过分担心。但是也不能太过大意,因为有些疾病症状与生长痛是类似的,家长可能误以为生长痛而没有过多的关注,导致耽误孩子的病情。 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生长痛? 生长痛是儿童生长发育时期特有的一种生理现象,多见于3~12岁生长发育正常的儿童。生长痛主要表现为间歇发作的下肢疼痛。疼痛多为钝痛,也可针刺样痛,甚至剧烈牵拉痛。疼痛的部位多在膝关节,其次是大腿和小腿部位,或小腿骨前方。疼痛呈无规则间歇发作,常在夜间出现,持续数分钟至几小时不等,无游走性,肢体活动不受限。疼痛发作时不伴有发热、皮疹等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三点: 1、多为下肢疼痛生长痛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在膝、小腿和大腿的前面,偶尔会在腹股沟区,疼痛一般在关节以外的地方。典型的是双侧疼痛,也有一侧疼痛的。2、多为肌肉性疼痛生长痛主要是肌肉疼痛,而不是关节或骨骼的疼痛。疼痛的部位也不会有红肿或发热的现象。3、疼痛多发于夜间生长痛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都在晚上发生。但是不要忽略了白天。白天时由于孩子的活动量比较大,就算感到不舒服,孩子也可能因为专注于其他事物而不易察觉。等到夜里身心都已放松下来,准备要好好休息时,"疼痛"的症状就会让孩子感到特别不舒服,甚至难以忍受。有哪些疾病疑似“生长痛”? 有关医学专家提示,对于5至15岁孩子的腿疼,家长要警惕晚发性佝偻病的发生,由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在长身体,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增加,如果缺乏维生素D和钙即可发病。一般的症状为:走路疲乏无力,下肢疼痛,尤以膝关节,踝关节及小腿酸痛为多,有的不定期会“腿抽筋”,个别人还可有足跟疼,到医院检查骨矿密度及矿含量降低,严重时胫、腕骨X射线片有骨质改变,上述这些症状在久立、久行和劳累后加重,但休息后可缓解,同时可伴有睡眠不安和多汗。患此病的孩子应注意补钙,可每天食用250至350毫升的奶和40至50克的黄豆或豆制品。另外,每天服用鱼肝油、补充维生素D400至800单位。大家总以为关节炎只会发生在成人身上。其实,不论年龄大小,都可能患上关节炎。而且,儿童关节炎还不容易识别,容易被忽视,常致误诊误治,使病情加剧。一个5岁的儿童在某医院就诊,诉说腿痛一年,当患儿母亲说孩子关节肿大时,医生仍未予以重视,还以为是孩子生长痛呢。结果,这位患儿的膝关节及指关节均弯曲变形不能伸直,生活不能自理。因此,当儿童出现关节疼痛,继而关节肿大或僵直时,父母和医生都应引起重视。另外,孩子患待上呼吸道感染也可能会有腿疼,在呼吸道感染好转后,腿疼就会随之消失,这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引起膝关节骨膜炎所致。只要好好休息,适当限制活动,适当补充些钙剂和维生素,很快即可痊愈。医生提醒家长们,如发现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腿痛,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查,以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如何安抚孩子的生长痛生长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属于肌肉性疼痛,生长痛现象是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疼痛发作时最有效的处理方法是为孩子作局部按摩、热敷,帮助减轻疼痛程度,使小孩的心理得到关怀和安全感。具体方法如下:宝宝的生长痛该如何安抚?1、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是让宝宝忽略疼痛的有效方法。爸爸妈妈可以用讲故事、做游戏、玩玩具、看卡通片等方法来吸引宝宝。对待病宝宝要比平时更加的温柔体贴,因为家长的鼓励和精神支持,对孩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镇痛良方,有时甚至比药物还有效。2、局部热敷、按摩爸爸妈妈可用热毛巾对宝宝疼痛部位进行按摩或热敷,这样能缓和孩子的紧张情绪,从而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感觉。按摩时,一定要注意揉捏的力度。让宝宝在温柔的抚摸下入睡。3、减少剧烈运动 生长痛不是病,不需要限制宝宝的活动,但如果疼痛比较厉害时,应该注意让宝宝多多休息,让肌肉放松,不要进行剧烈活动。4、补充营养素应该让宝宝多摄取可以促进软骨组织生长的营养素,如牛奶、骨头、核桃、鸡蛋,都含有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而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可以让宝宝多吃一些富含VC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韭菜、菠菜、柑橘、柚子等。
专家指出,一些生长发育比同龄人慢几拍的小朋友之所以会身材矮小,病因多种多样。从孩子出生开始,家长就应该准备一本专用的本子,定期测量并记录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如果三岁以下婴儿每年长高少于7厘米、三岁至青春期前每年长高少于5厘米,或者青春期期间每年长高少于7厘米的,可能说明孩子有生长迟缓的问题。家长还可以留意比较孩子和同龄孩子的身高。如果孩子的身高明显比同龄人矮,或者以前处于正常水平,但逐渐滑落到中下水平了,都显示孩子有生长迟缓的可能。如果孩子确实有生长迟缓的问题,如何把握治疗矮小的最佳时机?专家表示,3岁到青春前期是诊治矮小的最佳年龄,家长若发现孩子身材矮小,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生长发育门诊,通过体格检查、血液检测、骨龄检测、遗传学分析和影像学检查等,找到真正原因,接受治疗。
“孩子的身高70-80%由遗传因素决定,20%-30%受后天因素影响,包括营养、运动、睡眠、疾病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主任医师陈少科说,通过增强营养、多运动、保证良好的睡眠,孩子完全可以和时间“抢身高”。公式估算孩子未来身高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大部分家长其实只是对孩子的身高过于敏感,很多孩子与同龄人相比虽然偏矮,却并非矮小症。人的身高70-80%是取决于父母的遗传,陈少科说,家长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式,估算自己的孩子未来可以长多高,分别是:男孩遗传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162.5px,女孩遗传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162.5px。“此时计算出来的数值是一个平均值,大约70%-80%人的身高会在这个平均值左右”,但陈少科说,每个孩子都有5-8厘米的长高空间,如何争取到这宝贵的几厘米,需要家长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段的生长发育知识。那么,什么样的身高算是矮?“生长速度减慢往往是儿童疾病的早期信号之一。”陈少科主任说, “正常儿童不同时期生长速度不同,通常情况下,如果孩子出生时身长小于50厘米,2岁以下儿童每年增长小于7厘米,4岁至青春期儿童每年增长小于5厘米,青春期儿童每年增长小于6厘米,就认为是生长速度减慢,需要及时去找儿科内分泌专业医师诊治。”想长个,要动静有“法 ”对排除了疾病因素的矮小,陈少科传授了一些“长高”的秘诀。“生长激素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促进生长的激素,这种激素可以通过运动使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人长高。”陈少科说,同时,生长激素的分泌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夜间的峰值高。尤其是在晚上9点左右直到凌晨2点是分泌的高峰期,因此,她建议孩子最好在晚上九点左右上床睡觉。“如果孩子每天能坚持9点左右睡觉,肯定会对长个有很大帮助,相反如果一个孩子每天12点睡觉,那么肯定会影响长高”。“另外,多做跳绳、打篮球、打羽毛球等身体向上且四肢运动较多的运动,也有利于长高。”陈少科说,跳绳是最利于长高的运动,通常心跳在120~140次/分,是一种有氧运动,如果每天坚持跳绳1000-2000个,大部分孩子生长速度会明显增加。”小贴士:测骨龄防矮小除了身高,骨龄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真正的发育水平。但骨龄和年龄不一定同步。两者左右相差在一岁以内的为发育正常;大于年龄一岁的为早熟;小于年龄一岁的为晚熟。一般情况下,女性在骨龄14岁左右、男性在骨龄16岁左右时骨骺大多接近闭合,长高的机会就非常小了。越早了解骨骺生长情况,越早干预,效果越好。测量骨龄的方法非常简单,拍摄左手指腕关节X光正位片,到正规医院咨询专科医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