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前UBE技术治疗腰椎硬膜外囊肿患者女74岁双下肢不适3月余双下肢不适影响睡眠,切不能远行治疗后治疗后180天患者系3节段腰椎椎管内硬脊膜外囊肿,跨越间隙多,计划采取ube技术下单边3个约1cm切口完成手术,术中完整取出囊肿
治疗前 UBE技术下腰椎间盘摘除+纤维环缝合 赵** 男 18岁 主诉:左下肢放射性疼痛3月余 诊断:腰45椎间盘突出症 反复保守治疗无效 行“UBE技术下突出髓核摘除+纤维环破裂口缝合术” 治疗后 治疗后7天 术后无需放引流管,术后第二天可下床适当活动
大家好:感谢皖北患者的信任和支持,前不久有个砀山贫困户患者来就诊住院,诊断为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比较担心的是费用报销问题,毕竟几百公里来合肥看病不容易,可以理解。但是我想说的是医生关注的则是安全第一,治疗第二,费用第三。这位患者住院时系统查询到是贫困户,免除缴纳押金就住院了,总共治疗过程在三周不到,间隔一周做了双侧膝关节置换,出院结算个人花费在4千元左右,家人很开心,一个是腿换关节后变直了下地走路了,二是贫困户直接报销政策享受了很大的福利,总费用在12万左右。我也是农村出生,深知农村人看病的不容易,只要看到农村病人,我都会满腔热情去为他们服务。尽量解释清楚。农合病人换关节现在到我们这里可以享受到好的医疗服务,享受好的治疗,比在当地医院花费多不了多少,如膝关节置换在我们科进口关节整个花费只要1万5千元左右,股骨头坏死、颈椎病、腰椎滑脱也可以享受很大比例的报销,我想这对农村病人非常合算。当然新农合的政策有关,它使广大农村患者能够在我院骨科看上病,看得起病。有时在下面会诊病人,虽然手术做好了,但是后期康复我关注不到,会有些患者康复没有那么好,所以还是建议到合肥来。
什么是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of the femoral head,ONFH):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引起患者关节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ONFH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前者主要是由股骨颈骨折等髋部外伤引起,后者主要病因为皮质类固醇的应用、酗酒等。但其确切病理机制仍未明确。参考文献:《股骨头坏死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2012年版认识股骨头坏死塌陷病理变化认识股骨头坏死的病理变化——新月征“判断股骨头坏死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认识股骨头坏死晚期病理变化——骨性关节炎进入修复期后,滑膜细胞增生,形成血管翳样结构,将活的关节软骨表面吸收。负重区塌陷,其表面软骨变软失去正常光泽,纤维变性,甚至碎裂。塌陷区边缘软骨断裂,关节液向股骨头的裂隙中灌注,促使肉芽组织老化,使溶解的死骨碎屑和蛋白分解产物回流入关节腔,关节腔的炎症进一步发展。1鉴别诊断:髋骨性关节炎病因:原发性——不明,与肥胖,高凝血等继发性——创伤、关节发育不良等病史:发病到严重髋关节功能受限10~20年。X线片:负重区囊变, 负重区关节间隙变窄。无死骨、无塌陷。2鉴别诊断:强直性脊柱累及髋关节炎髋关节的病变为AS的继发改变。90%为男性,20~40岁多见。腰骶部疼痛为主。X线:骶髂关节边缘模糊或间隙消失。股骨头: 早期关节间隙均匀狭窄,软骨下虫蚀样小囊变,头面增生变形,但无塌陷HLA-B27常呈阳性。3鉴别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病变全身性疾病X线特征:关节周围骨质疏松关节同心性狭窄可致髋臼内突关节侵蚀,极少修复软骨下硬化或骨赘少见4鉴别诊断: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局限性破坏性纤维组织细胞增生,绒毛状与结节状滑膜侵蚀软骨下骨。临床缓慢进展,轻度疼痛,铁锈色关节液。影像表现:X片关节软骨锯齿状破坏头颈部有线状硬化带关节间隙均匀变窄MRI见T1和T2像关节内肿物中 到低信号,典型者可看到结节状信号。5鉴别诊断:髋关节结核弥散性骨质疏松股骨头和髋臼局限性骨破关节间隙变窄、模糊关节向内侧脱位,很少出现负重区域的关节破坏。结核相关理化检查有助诊断。6鉴别诊断:髋关节感染关节感染相关症状及理化检查关节进行性破坏,向外上方脱位MRI上见髋部大面积水肿改变7鉴别诊断:骨髓水肿综合症发病原因不明髋关节疼痛自限性MRI表现:至少有股骨头受累,可累及股骨颈;没有十分明确的边缘信号带;均质,没有局部的高低信号集中不是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表现X线片预测塌陷风险股骨头前外侧柱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与股骨头坏死预后和疗效正相关。参考文献:何伟,陈镇秋,张庆文等. 蛙式侧位分型在植骨支撑术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中的意义[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1,2(5):27-33.CT片预测塌陷风险软骨下骨均匀增厚或明显“焊接”现象是延迟塌陷的因素;股骨头坏死灶囊性变出现在靠近硬化带的位置是危险信号;软骨下骨不连续硬化,或没有明显的硬化带行成,骨小梁结构消失,病灶呈均匀中低密度影者,是塌陷危险因素。参考文献:刘朝晖,李子荣,孙伟等. 基于MRI、CT不同层面和位像形态学依据回顾性分析双侧股骨头坏死塌陷的危险因素[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22):49-52.MR预测塌陷风险横贯股骨头低信号带提示高塌陷风险。参考文献:SuganoN,TakaokaK,etalPrognosticati of montraumatic avascul amecrosiof the femora head:significanoelocation and size of the necrotil cesion ClinRrhtop,1994,(303):155-164.骨髓水肿:MRI冠状位脂抑像高信号骨髓水肿可作为病情发展和疗效评定的标准。根据股骨上段水肿范围分四级:0级:无骨髓水肿;1级:骨髓水肿局限于股骨头区;2级:骨髓水肿局限于股骨头及股骨颈区3级:骨髓水肿自股骨头延伸至粗隆下参考文献:何伟,曾勤,张庆文等.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骨髓水肿与疼痛分级及坏死分期相关性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3(3):299-303.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治疗方法众多,效果不一,尚未真正解决股骨头坏死之所以成为骨科疑难病,就在于单一的方法不能治愈所有患者。如何保髋?保髋的适应症?时机?疗效?保髋的三大因素和时机:临床:髋部疼痛;X片:明显的硬化带;CT:软骨下骨皮质断裂;MRI:骨髓水肿。出现上述四项中的(1)和后三项中的一项者尽早手术干预。手术方法的选择手术方法1:钽棒支撑适应症窄,适合改良坏死范围指数<67或改良正位分型C1型以下的ARCOⅠ期及稳定型Ⅱ期。让不稳定变稳定,让稳定更稳定!参考文献:欧志学,何伟,庞智晖等.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评价与分析[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12(4):112-114.手术方法2:打压植骨腓骨支撑术适应症:ARCOII期或III期塌陷<4mm疼痛<6个月硬化带不明显者参考文献:何伟 ,李勇 ,张庆文等.自体或同种异体腓骨联合打压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初步研究[J].中国重建修复外科杂志,2009,23(5): 530-534.异体腓骨支撑:关节镜辅助:辅助前路切开:优势:微创不切开关节,不影响关节稳定性可改善股骨头血运、纠正塌陷、促进修复增加股骨头内的稳定性不干扰其他组织结构不增加保髋失败采用其他保髋手术或行关节置换的手术难度,病灶累及前外侧柱及壁者慎用!累及前外侧:缝匠肌骨瓣股方肌骨瓣阔筋膜张肌骨瓣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联合骨瓣……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大转子骨瓣手术方法3: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大转子骨瓣移植术摘自:赵德伟,田丰德,郭林等. 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生物力学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9,5(27):580-585.优势:血管恒定,血供丰富;骨瓣向头颈部转移时无肌肉遮挡;视野清楚,彻底清除死骨;头内髓腔供血联合骨瓣为修复提供保障;松质骨打压植骨联合游离骨块为前外侧柱提供力学支撑;骨瓣植入提供部分力学支撑有利于股骨头的稳定及关节软骨的修复。外科脱位技术在股骨头坏死保髋中的应用优势:有效保护股骨头主要血供,避免股骨头坏死的加重;全方位显露股骨头颈区域的各种结构,安全有效地进行病灶清除;从大转子部取松质骨,骨量丰富;游离髂骨块为前外侧柱提供力学支撑。关节置换时代对保髋的要求:减少创伤;更快康复;减少对其他部位的干扰;提高保髋成功率;不增加THA手术难度。
01膝骨关节炎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非常容易劳损。膝骨关节炎主要是膝关节退变和劳损引起的。好发于中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后中老年女性。其主要症状是走路痛、关节僵硬,严重的会出现关节畸形,活动困难等,比如下蹲困难。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过早地出现膝骨关节炎症状,或者确诊了膝骨关节炎,没有合理规范的治疗,没有有效延缓疾病进展,发展到关节畸形,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02为什么膝骨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特别是绝经后女性,这与女性自身的激素代谢水平变化和体型变化有关。女性进入更年期或绝经以后,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而雌激素对关节软骨和骨代谢都有保护作用。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加速关节退变和导致骨质疏松。另外,中年以后,女性容易发胖,体重增加会加重膝关节的负担,加速膝关节结构的磨损和老化,引起退变性关节炎。穿高跟鞋,也是增加女性膝盖负担的一个诱因。03为什么女性膝骨关节炎很多是单侧发病,且多是内侧呢?由于遗传、发育、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女性膝关节是有内翻倾向的,随着退变加重,内侧磨损严重或塌陷,会形成膝内翻畸形。严重的表现为“O”型腿。这类患者往往膝关节外侧保存的相对好一些。膝关节只是一侧间室病变的,传统来讲只是单髁置换不能纠正力线,全膝关节置换可以纠正力线,但一侧间室还可以保留的情况下,进行全膝关节置换,又有些可惜。最近几年针对力线存在问题的膝骨关节炎治疗提出了新的理念,就是对力线有问题,膝关节单髁尚具有部分功能的,采用截骨矫形手术,矫正力线,延缓膝关节置换的时间。04肥胖容易导致膝骨关节炎吗?体重增加是导致膝骨关节炎的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膝骨关节炎主要跟女性激素代谢和生理特点有关。女性活动量小,骨关节强度较男性差一些,特别是绝经之后,激素水平下降,关节退变较快。还有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发育问题。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很多早期都是膝关节内侧疼痛,也就是很多都是膝关节单侧发病。肥胖患者虽然体重较重,但如果体格较强,承重能力就会强一些。在力线良好的情况下,膝关节内外侧同时受压,膝关节双侧承重,这种情况下,骨关节炎进展会慢一些。05膝骨关节炎治疗方法都有哪几类呢?根据膝骨关节炎疾病的进展程度,我们多采用“阶梯”治疗:第一阶梯治疗:主要指非手术治疗,比如减轻负重、理疗、药物,关节穿刺等。第二阶梯治疗:称为保膝手术治疗,比如关节镜手术,膝关节单髁置换,截骨矫形手术。第三阶梯治疗:即全膝关节表面结构置换,属于终极手术治疗。06近几年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有哪些细化和改进?对于膝骨关节炎的三个阶梯治疗方案和指征,大部分医生和患者都接受和形成共识了,在最近几年,很多骨科医生在针对伴有力线问题的患者,如何进行保膝手术方面,形成共识,做了大量工作,并使大量患者收益。对伴有膝关节力线问题的患者治疗,符合条件主张先通过截骨矫形手术处理力线问题,部分患者就可以纠正力线,力线恢复以后,短时间内不一定考虑再行关节置换,特别是对65岁以下伴有力线问题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比较适合。通俗来讲,就是患者走路是歪的,通过手术把力线纠正回来,走路不歪了,走路就不痛了。这种通过截骨矫形手术属于保膝手术,患者接受度较高。而以往多是通过全膝置换纠正力线,而对于年经点的患者,接受度低。07为什么做了截骨手术,还称为“保膝”治疗?通过膝关节截骨矫形手术,纠正膝关节力线,来解除导致关节疼痛的原因,相比“全膝关节置换”来说,保留了全部或部分膝关节结构,因此称为“保膝手术”。08如果患者通过截骨矫形纠正了膝关节力线,是不是将来就不用做膝关节置换手术了?可以说对于年龄大一点的,65岁左右的,如果术后几年不痛,或疼痛通过关节镜或其他保守治疗能够好转,就不一定需要再进行置换手术。该类截骨矫形手术操作不影响将来关节置换。患者将来出现明显膝关节置换指征,还可以再进行关节置换。09截骨矫形手术、关节镜手术、单髁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等这些手术各有什么指征?膝关节疼痛患者需要先到医院明确一下是哪一类关节炎,需要与风湿关节炎、滑膜炎、膝关节感染等疾病鉴别诊断,还要完善双下肢站立位全长片检查,通过测量评估一下膝关节力线,只靠肉眼观察是不够的。如果膝关节力线有问题,有明确手术矫正指征,就需要纠正力线,而力线好的大多可以通过关节穿刺,关节镜治疗有效。力线差的,只通过关节穿刺或关节镜等保守治疗,可能只能维持短期疗效。力线好的,单侧间室终末期病变可以考虑单髁置换,单髁置换也是保膝手术,将来还可以选择全膝置换。对于伴有膝关节活动受限的终末期患者,双侧间室都病变严重者,建议早期进行全膝置换。10对于膝骨关节炎的预防有什么建议?年轻人要加强锻炼,储存更多的身体资本,随着年龄增长,可以逐步减少锻炼强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锻炼方式,不伤膝的锻炼方式推荐散步、游泳(避免过度用力蹬腿)、低阻力自行车进行骑行,从而加强下肢力量。身体锻炼一定是持续的、规律的、规范的,不是一时的,中老年人要控制体重、减少膝关节的负担,上下楼梯不宜逞强,可适当扶梯和控制速度。中老年女性绝经期前注意饮食补充植物雌激素。绝经后要适当口预防服骨质疏松药物。饮食:蛋白质(牛奶、鸡蛋),钙质(鱼虾、海带、紫菜、木耳),植物雌激素(豆制品,葛根),胶原蛋白(猪蹄、牛筋)避免阴冷、潮湿、注意保暖,保持心情舒畅,多旅游和户外活动。因为雌激素分泌受运动、心情等很多因素影响。11对于骨关节炎的防治,患者有什么常见的误区吗?误区1:有的患者怕疼痛或不愿意拄拐没面子,干脆闭门不出,甚至卧床;有的过度活动锻炼;这两者都是不适宜的。拄拐出门活动是值得提倡的,因为活动减少,久坐久卧,容易导致机能下降、血栓形成。要避免活动量过大过急,在寒冷季节晨练不要过早,以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得不偿失。误区2:大量补钙宣传使很多人对补钙情有独钟。正常合理饮食下,成年人可以通过饮食补充就可以获得足够的钙剂。不必特意口服补钙药物。而对于绝经后女性,可以口服部分钙剂,但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有限,需要加服促进钙吸收的药物。但不可随意加大补钙药物剂量。误区3:有些疗骨关节炎患者,乱用药,希望通过药物速战速决。有的忌讳药品,再痛也忍着,不吃药。有的惧怕穿刺治疗、封闭注射,担心副作用。长期口服药物或局部注射药物,难免会有都有一定副作用,口服止痛药,尽量选择对胃肠反应较小的药物。对于较重的关节疼痛,特别是急性疼痛,适当止痛还是必要的,因为疼痛加重炎症反应。在局部穿刺或封闭治疗适当应用止痛和消肿药物也是支持的。误区4:有些患者坚决不做手术。其实膝关节置换手术和保膝手术,都开展比较成熟,两类手术适用于不同指征和时期,根据疾病的发展需要和个人情况可以适度选择。在广大农村地区,对于疾病认识手术认知还较少,很多患者甚至不愿意听医生建议。对于伴有膝关节功能受限的患者,早期手术,获益更大。12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膝关节无力,上下楼有响声,关节绞索,走急了会突然痛一下等情况,都要去医院检查治疗吗?膝骨关节组成结构比较复杂,经常会出现不同结构部位的损伤或症状。膝关节软骨、半月板、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前外侧韧带、后外侧复合体等结构也是逐步退变和劳损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常常合并上述结构组织损伤。在没有明确的受伤情况下,下楼疼痛、听见响声、猛然活动时局部疼痛,都提示膝关节内半月板甚至软骨有一定损伤,上楼梯没劲提不动膝盖,提示前交叉韧带劳损或损伤,上下楼梯都痛,不排除软骨炎和髌骨软化可能。提醒大家平时注意膝关节的这些小症状,在早期进行检查和明确诊断。13很多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还留有疼痛,有的却是效果很好,主要原因是什么?膝关节镜手术是常规手术,单纯的半月板损伤,滑膜炎,治疗后缓解效果明显,有些患者合并软骨损伤甚至软骨缺损,以及前外侧韧带,后外侧复合体损伤的患者,往往术后留有疼痛。对于软骨损伤缺损的患者,主要靠减轻负重,药物治疗,支具保护等,治疗无效者可以考虑软骨移植手术。而合并局部韧带损伤的患者多可以通过局部封闭注射或韧带重建手术缓解。每个人情况不同,疗效是不一样的,疾病和治疗都是个体化的。而膝关节作为人体最常用,最易劳损的负重关节,注意多加保护,加强保养。不能都寄希望于一劳永逸,很多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期望值太高。
足跟痛是由多种慢性疾患所致跟部蹠面(即脚后跟)疼痛,其与劳损和退化有密切关系,临床表现主要为足跟蹠面疼痛、肿胀和压痛,走路时加重。本病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肥胖者,男性发生率高,一侧或两则同时发病。引起跟骨痛的原因?1足底跖腱膜炎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筋膜附近处可有骨质增生,形成骨嵴。在侧位X射线照片上显示为骨刺。后者常被认为是足跟痛的原因,但临床研究证明它与足跟痛的因果关系很难肯定,跖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有足跟痛。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垫高足跟,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前足跖屈,缓解跖筋膜的张力,都可使症状减轻。足底跖腱膜是足底维持正常足弓、缓冲震荡、加强弹跳力作用的腱性组织。长时间的行走、过度的负重,都会引起跖腱膜的劳损,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症状。2跟骨骨刺多见于老年患者,当有足跟痛时,经过拍摄X光片,可以发现跟骨结节处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隆起的骨刺,容易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其足跟疼痛的程度与局部炎症反应的轻重有关,而与骨刺大小无直接关系。3足底脂肪垫萎缩老年人的足跟痛较为复杂,除了以上两种可能的原因外,老年时,跟垫弹力下降,足底脂肪垫萎缩,其缓冲震荡、防止摩擦的作用减弱,跟骨在无衬垫的情况下承担体重,严重时可形成瘢痕及钙质沉积,引起足跟痛。常发生在老年人,跟垫是跟骨下方由纤维组织为间隔,以脂肪组织及弹力纤维形成的弹性衬垫。青年时期,跟垫弹力强,可以吸收振荡。老年时,跟垫弹力下降,跟骨在无衬垫的情况下承担体重,严重时可形成瘢痕及钙质沉积,引起足跟痛。跟垫痛与跖筋膜炎不同,在整个足跟下方都有压痛。治疗方法为使用海绵跟垫或局部药物注射。4距骨下关节炎常发生在跟骨骨折后,是一种创伤性关节炎。X射线照片上前跗窦处,负重时疼痛加重。常发生在跟骨骨折后,是一种创伤性关节炎。X射线照片上前跗窦处,负重时疼痛加重。若保守治疗失效,则应进行跟距关节融合术。陈旧性跟骨骨折或少见的跟骨肿瘤或结核也是足跟痛的原因。足跟以外的疾患引起跟痛症者,有类风湿性脊椎炎,压迫骶神经根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小腿的胫神经挤压等。5跟骨骨突炎常发生于8~12岁的男孩,病变与小腿胫骨结节骨突炎相似,是在发育过程中,未愈合的骨骺受肌腱牵拉引起的症状,疼痛在跟腱附着点下方,可双侧同时发病。跑步与足尖站立可使症状加重。骨骺愈合后症状自然消失。一般作对症处理,可使患儿减轻活动,也可用跟垫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6跟骨后滑囊炎最易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治疗方法宜改善鞋型。若滑囊肿胀不消,可以穿刺吸引,并可注入氢化可的松。足跟痛的鉴别诊断1、足掌痛:强直性脊柱炎常见症状包括足跟痛、足掌痛、肋间肌痛等。2、外踝前下方肿胀和疼痛 :踝关节急性韧带损伤大多有明确的外伤史。临床上可发现患者的外踝前下方肿胀和疼痛、局部出现压痛、皮下产生瘀斑,关节活动受限及跛行等。3、足趾痛:痛风性足趾痛多发生于中年男性。常急性起病。以趾、踝等关节红肿热痛起病者居多。预防跟骨痛应注意?一、尽量避免穿着软的薄底布鞋。二、在足跟部应用厚的软垫保护,也可以应用中空的跟痛垫来空置骨刺部位,以减轻局部摩擦、损伤。三、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四、温水泡脚,有条件时辅以理疗,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五、当有持续性疼痛时,应该口服一些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六、如果疼痛剧烈,严重影响行走时,局部封闭治疗是疗效最快的治疗方法。足跟痛怎么锻炼?足跟痛怎么办?专家特别指出,足跟痛患者应避免长期站立和长期行走,足跟部应用厚的软垫保护,避免穿着薄底布鞋,多用温水泡脚,有条件时辅以理疗。1小腿的拉伸小腿伸展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站在大约1到2英尺高度的墙上。1、将双臂伸展,靠在墙上2、将一只脚放在肩膀下面,一只脚放在身后3、将脚背平放在地上,并感觉到脚跟背部(跟腱)的伸展4、坚持10-15秒钟,然后重复要通过这个伸展练习达到锻炼效果,需要将膝盖背部向下指向地面,同时将脚保持在平放的放置。2阶梯式锻炼要进行阶梯式伸展锻炼,需要找一处楼梯进行这些动作。1、一只脚向后伸展,并用另一只脚向前跨越一步2、身体顺着楼梯倾斜,但需要保持后脚平坦稳定放置3、感觉到脚后跟的伸展,然后尝试放松身体,让身体进一步与楼梯角度同步3足部伸展此种足部伸展方式是一种坐姿状态下的锻炼。1、身体保持前倾状态,用双手抓住双脚。如果锻炼者的身体灵活度不够,可以将腿部适当弯曲,然后再抓住双脚2、将脚趾向胫骨方向牵拉,左右脚接替进行3、感受脚底部的伸展牵拉在进行这个拉伸锻炼的时候,每次坚持10-15秒,同时感受脚弓的伸展和牵拉,每侧足部至少重复3次或以上。4脚跟的伸展脚跟的锻炼可以通过向前抓住双脚来完成,如果足部缺少足够的灵活性,用毛巾或绷带包裹你的脚趾拉向身体的方向。1、握住毛巾的两端,并将脚趾和周围的区域进行环绕2、将脚趾向上伸直,使膝关节保持直线3、牵拉毛巾,将脚趾拉向身体的方向这种牵拉的动作将有效锻炼和伸展腿的背侧位置和脚底软组织的功能。5借助墙壁的锻炼身体保持倚在墙上的姿势,将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的前面。保持前面的腿的膝盖呈一条直线,将脚趾放在尽可能高的位置。后侧膝盖可适当弯曲,身体保持倾斜,感受甚至过程中前方膝关节的弯曲和牵拉感。6足底筋膜的康复之足部冰敷这一步是对脚进行冰敷处理,以达到康复和锻炼足底筋膜的目的。1、用塑料水瓶或冷冻果汁容器装水2、将水瓶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3、冷冻后,将瓶子放在脚下10至15分钟4、使用完毕后重新冻放回冰箱冰冻以供下次使用
什么是腱鞘炎 腱鞘炎是指慢性劳损或炎症造成肌腱和腱鞘水肿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按发病部位分类,如手部,手腕部腱鞘炎。按受累及组织分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手部屈肌腱鞘炎、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鞘炎等。临床表现1、局部的肿胀:发病肌腱会有条索状隆起,程度不一。2、疼痛:大多数不能明确指出疼痛的部位,主诉关节“别扭”,运动时关节内酸胀或发不出力的感觉。有时感到条带状疼痛。3、功能障碍:发生于上肢手腕部的腱鞘炎多影响运动时发力,如击球时会出现动作变形,打字时没有办法准确按下按键,发生于足踝部的腱鞘炎在运动步伐时会感到疼痛而影响动作。病因病理早期发生充血、水肿等无菌性反应,反复创伤可发生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肥厚与粘连等改变。腱鞘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中老年人是多发人群 , 特别是女性患者居多,肌腱劳损的职业如打字员、货物搬运或需要长时间电脑操作的行业等。一般治疗局部制动在腱鞘炎急性发作期,限制患指活动,用夹板指套制动很有效,可以减少进一步劳损,有利于减轻局部损伤性炎症。充分休息3周左右,特别注意要减少引起疾病的手工劳动。使用药物控制,局部热疗。封闭治疗醋酸氢化可的松、醋酸曲安奈德或醋酸强的松龙注入腱鞘内进行局部封闭对早期腱鞘炎效果甚好。腱鞘内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或确炎舒松等类固醇药物, 每周1次为, 减少注射时疼痛, 可与1%普鲁卡因或盐酸利多卡因混合后注射。一般注射4 ~ 6 次即可愈合。物理治疗1.电疗法: 间动电流疗法: 使用小圆电极, 选择疏密波或间升波, 电流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每部位5 ~ 10m in, 1 次/d, 5 ~ 10次为一疗程。2.蜡疗法: 采用浸蜡法或蜡盘法, 20 ~ 30m in /次, 1 次/d, l0~ 15 次。3.超声波疗法: 水下法, 声头距离病变部位2 ~ 3 cm, 功率0. 3~0. 6w / cm2, 治疗时间3- 5m in, 1 次/d, 8~ 12次为一疗程。4.传统中药治疗:中药外敷治疗腱鞘炎,如舒筋贴。药物可选用舒筋活血药物,如红花、三七、麝香、七厘散等,一般药物配合手法推拿效果更佳。中药熏洗治疗,用桂枝、紫苏叶、麻黄、红花、伸筋草、透骨草、鲜桑枝。加水煎煮,煮沸后再煎15-20分钟,然后蒋上药液倒入盆内,先熏后浸洗,每次30分钟,1日2次为宜。前面的都不管用时,使用最后的大招了手术治疗注意要点剥离或切除狭窄腱鞘,使腱鞘不再挤压肌腱,能达到根治的目的。对病程较长,反复发作,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才考虑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手术损伤相对较大, 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是拇指桡侧的皮神经受损, 出现拇指桡侧的麻木。经验丰富的医师才考虑作小切口手术。
今年6月初的一天早晨,在门诊的时候碰到一个小伙子,一进门就急匆匆地向我求救:医生医生,我的右脚趾头翘不起来了!一查体,我发现这个小伙子的右踝关节主动背伸力减弱,右足轻度下垂,右足踇趾无法向足背翘起,右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麻木。接着询问病史,小伙子否认外伤史,说自己头天晚上都在宿舍看书哪也没去。仔细询问后我发现了问题:原来小伙子看书时,喜欢翘着二郎腿,正好把右腿压在左腿上!头天晚上在宿舍连续约三个小时看书,一直都习惯地翘着二郎腿,睡觉休息时感觉腿都发麻了,当时以为是坐的时间长了引起的,没在意,哪知道过了一夜还是没有缓解,反而发现脚踝和脚趾都翘不起来了,这才感觉不对劲,就急匆匆和同学一起来了医院。根据病史及查体,并做了肌电图检查,诊断为右腓总神经损伤。予以超短波、红外线、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等物理因子治疗。红外线治疗超短波治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十次治疗结束后,小伙子高高兴兴地跑来告诉我,说自己右足趾头已经能正常翘起了。查体后发现,确实没有异常神经症状,右踝关节及足趾活动也基本正常。腓总神经损伤是我们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疾病,神经组织较为脆弱,一旦受压,有可能引起神经内水肿,纤维瘢痕形成,造成神经功能障碍,严重的甚至会留下终生的残疾!像小伙子这样因为翘“二郎腿”等原因造成神经受压,从而引起的腓总神经损伤的案例也很常见,好在这位小伙子发现及时,神经损伤并不严重,而且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才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在这里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坐姿,即“坐如钟站如松”,避免长时间“翘二郎腿”、“盘腿坐”等不良姿势,一旦出现小腿麻木、感觉减退、脚踝不能上翘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及时接受治疗!
骨刺学术名词为骨疣 ( Bone Spur ),不是一个医学上确当的名词,因为它既非完全由骨构成,也不尖锐如刺.医学上的正确名称应该是骨疣.骨刺形成的必要条件是过度的活动或不恰当的活动。因此骨刺的形成是人体退变的一种表现,任何人都有可能有骨刺,骨刺本身并不疼痛,当其压迫或刺激局部组织才会疼痛。大多数骨刺都不需要特殊治疗。
跟痛症是最常见的足部疾患,疼痛多位于足底跟部稍内侧。疼痛原因多为足跟骨刺及足底筋膜炎在跟骨内侧结节的退变。 严重的疼痛发生在早上刚下地走路时,或者开始活动时,活动开始后,疼痛科明显减轻,多数跟痛症的患者通过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足底筋膜的拉伸,理疗,冲击波治疗,封闭治疗等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或者消失。 大概有5%到10%的患者,通过保守治疗无法治愈,同时通过保守治疗无法消除骨刺,导致疼痛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此类病人只能通过手术治疗,目前有两种手术方式,第一种为开放手术,第二种为关节镜微创手术,微创手术的优势为切口小,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少,病人满意度高。 目前我院关节外科常规开展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足跟痛,取得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