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缺陷障碍ADHD 临床表现 1.注意缺陷 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明显注意集中困难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是本症的核心症状。患者常常在听课、做作业或其他活动时注意难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在学习或活动中不能注意到细节,经常因为粗心发生错误。注意维持困难,经常有意回避或不愿意从事需要较长时间持续集中精力的任务,如课堂作业或家庭作业。做事拖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指定的任务。患者平时容易丢三落四,经常遗失玩具、学习用具,忘记日常的活动安排,甚至忘记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2.活动过多 表现为患者经常显得不安宁,手足小动作多,不能安静坐着,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安静的场合擅自离开座位,到处乱跑或攀爬。难以从事安静的活动或游戏,一天忙个不停。 3.行为冲动 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快速地做出行为反应。表现冲动,做事不顾及后果、凭一时兴趣行事,为此常与同伴发生打斗或纠纷,造成不良后果。在别人讲话时插嘴或打断别人的谈话,在老师的问题尚未说完时便迫不及待地抢先回答,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候。 4.学习困难 因为注意障碍和多动影响了患者在课堂上的听课效果、完成作业的速度和质量,致使学业成绩差,常低于其智力所应该达到的学业成绩。 5.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患者的精细动作、协调运动、空间位置觉等发育较差。如翻手、对指运动、系鞋带和扣纽扣都不灵便,左右分辨困难。少数患者伴有语言发育延迟、语言表达能力差、智力偏低等问题。 6.品行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品行障碍的共病率高达30%~58%。品行障碍表现为攻击性行为,如辱骂、打伤同学、破坏物品、虐待他人和动物、性攻击、抢劫等,或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及社会准则的行为,如说谎、逃学、离家出走、纵火、偷盗等。 7.成人ADHD 对儿童ADHD不管治疗与否,其中60%~70%到了成人仍然遗留有症状,部分可达到成人ADHD的诊断标。 治疗 对导致ADHD病因中的环境因素进行早期的产前识别、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然后进行预防和治疗。对幼儿园和小学儿童进行ADHD的早期筛查,在社区和学校队重点人群加强ADHD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家长、老师、基层保健医生对ADHD症状的早期识别水平,及早让患者诊治,提高ADHD的早期识别水平和诊治水平,减少疾病对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治疗上,根据患者及其家庭的特点制定综合性干预方案。药物治疗能够短期缓解部分症状,对于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则更多地依靠非药物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 主要有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两种方式。患者同伴关系不良,对别人有攻击性语言和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差等。行为治疗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及时对患者的行为予以正性或负性强化,使患者学会适当的社交技能,用新的有效的行为来替代不适当的行为模式。认知行为治疗主要解决患者的冲动性问题,让患者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识别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 2.药物治疗 药物能改善注意缺陷,降低活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短期内改善患者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1)中枢兴奋剂 一线治疗药物,目前国内主要是哌甲酯及其控释片。 哌甲酯,商品名利他林。低剂量有助于改善注意力,高剂量能够改善多动、冲动症状,减少行为问题。 中枢兴奋剂仅限于6岁以上患者使用。因有中枢兴奋作用,晚上不宜使用,药物副作用有食欲下降、失眠、头痛、烦躁和易怒等,尚不能确定是否影响生长发育。中枢兴奋剂可能诱发或加重患者抽动症状,共病抽动障碍患者不建议使用。长期使用中枢兴奋剂时还必须考虑到物质滥用的问题。 (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代表药物托莫西汀,托莫西汀疗效与哌甲酯相当,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已被列为ADHD的一线治疗药物。特点:每天给药1次,疗效可持续24小时;长期服用,无成瘾性;该药起效时间比中枢兴奋剂缓慢,一般要在开始用药1~2周后才能出现疗效,不适用于需要急性治疗的ADHD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需餐后服药。 3.行为管理和教育 教师和家长需要针对患者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行为管理和心理教育,避免歧视、体罚或其他粗暴的教育方法,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自觉性。当ADHD患儿的父母和校方确定患儿的病情或行为已经影响患儿参加学习的能力时,则患儿可以在学校里接受干预治疗。可以将患儿的座位安排在老师附近,以减少患儿在上课时的注意力分散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全身血管炎性病变,多发生于婴幼儿,可累及中、小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目前已经成为最常见的小儿后天性获得性心脏病之一。 目前静脉输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口服阿司匹林已经成为 KD 的标准治疗方案,但我国约 19.5% 的 KD 患儿对首剂 IVIG 无反应,这些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高于 IVIG 敏感型,导致遗留心脏后遗症。 为此,本篇文章和大家一起学习下 IVIG 无反应型川崎病,希望引起广大儿科医师的重视。 一、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发热 ≥ 5 天,伴下列 5 项临床表现中 4 项者,排除其他疾病后,即可诊断为川崎病: (1)眼结合膜充血,非化脓性 (2)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 (3)四肢变化: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 (4)颈部淋巴结肿大 (5)多形性红斑 注意:如果临床表现不足 4 项,但超声心动图提示有冠状动脉损害,亦可确诊为川崎病。 二、IVIG 无反应型 KD 的定义 又称为 IVIG 非敏感型 KD、IVIG 耐药型 KD、难治性 KD 等,目前国内外无统一定义,多数学者定义为 KD 患儿急性期接受大剂量 IVIG(2g/kg)治疗后 36 h 仍持续发热(T≥38℃),或热退后 2~7d 甚至2周内再次发热,并符合至少一项 KD 的典型临床表现,可考虑为 IVIG 无反应型 KD。9 三、IVIG 无反应型 KD 的评分系统 评分系统可以用来预测及早期识别 IVIG 无反应型 KD,有利于临床医生做出治疗决策,调整初试治疗方案。目前的评分系统主要有 Egami 评分、Kobayashi 评分、Sano 评分及我国闫辉[4]等提出的评分系统。 1. Egami 评分 ≥ 3 分提示 KD 患者 IVIG 无反应高风险,其敏感度为 78%,特异度为 76%。 2. Kobayashi 评分 0~3 分为 IVIG 无反应低危患者,≥4 分为高危患者,>7 分为极高危患者,其敏感度为 86%,特异度为 67%。 3.Sano 评分为 KD 患儿出现 3 项预测指标中至少 2 项预示 IVIG 无反应,“-”表示无反应,其敏感度为 77%,特异度为 86%。 4.闫辉评分 ≥6 分预示 IVIG 无反应,其敏感度为 95.1%,特异度为 80%。 虽然预测 IVIG 无反应型 KD 的评分系统很多,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缺乏一个国际公认的、普遍适用的评分系统。 四、IVIG 无反应型 KD 的治疗 1. 再次 IVIG 治疗:目前主张再次静脉输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2g/kg,可以使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修复冠状动脉损伤疗效欠佳。 2.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能够迅速改善炎性反应,可用于初始 IVIG 无反应型 KD 患儿的补救治疗。目前常用方法为:甲基泼尼松龙 20~30mg/(kg·d),静脉冲击治疗 1~3 天。泼尼松龙 600mg/(m2·d)口服冲击 3 天或泼尼松龙 2mg/(kg·d),6 周内减停。 3.IVIG 联合糖皮质激素:Jibiki[5]等对 6 例 IVIG 无反应型 KD 患儿再次给予 2g/kg 的 IVIG,同时静脉输注 2mg/kg 的泼尼松龙,直至 CRP 水平正常后改为口服泼尼松龙,并逐渐减停,发现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降低,而且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表明了 IVIG 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血浆置换:通过迅速去除血浆中大量炎性因子达到疗效,但目前临床未得到广泛应用。
儿童擦腿综合征(情感交叉腿综合征),国外称为是儿童通过擦腿引起兴奋的一种行为障碍,属于心理行为异常的一种。在儿童中并不少见,女孩与幼儿更多见。 这是一种异常的心理行为,儿童通过擦腿引起兴奋的一种行为障碍。发病时间一般为1—5岁,以1—3岁为多见,女孩多于男孩。这些儿童智力正常,发作时神志清醒,多在睡前、醒后发作,在外玩耍时不发作,注意力分散时此行为可停止。女孩喜坐硬物,手按腿或下腹部,双下肢伸直交叉加紧或叠加,手握拳或抓东西使劲;男孩多表现伏卧在床上来回蹭,或与女孩类似表现。还有些婴儿喜欢骑坐在大人腿上、椅角上摩擦外阴。发作时会伴面红、出大汗。女孩发作后外阴充血,分泌物增多或阴唇色素加重;男孩阴茎勃起,尿道口稍充血,有轻度水肿。 常见原因: 1、局部刺激:如烧虫、尿布潮湿或裤子太紧等刺激引起外阴局部发痒,继而摩擦,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 2、心理因素:有的儿童因家庭气氛紧张、缺乏母爱、遭受歧视等感情上得不到满足,又无玩具可玩,通过自身刺激来寻求宣泄,从而产生夹腿动作。 3、其他原因:在大孩子中,黄色录像、黄色书刊的影响,也是导致“夹腿”不良行为的原因 但因发作年龄有的可小至2个月龄,尚未达形成习惯阶段,或按外阴炎或躯蛲虫治疗症状不见好转,而用多巴胺阻滞剂有一定疗效,故推测可能为胆硷系统代谢障碍,引起多巴胺功能亢进。 治疗: 1、提高认识:由于迄今许多医生对本症尚不够了解,因此防治本征的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本征迹象,要冷静对待,不要紧张,对患儿不要责骂、不要惩罚,也不要强行制止其发作。 2、及时转移:当患儿将要发作或正在发作时,家长应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将患儿抱起来走走,或给患儿玩具玩玩,或和患儿“逗逗乐”,或领患儿出去玩耍,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3、按时作息:要养成按时睡眠的好习惯,晚上不要过早上床,早晨不要晚起赖床,以减少“夹腿”发作的机会。 4、去除原因:家长要注意患儿会阴部卫生,去除各种不良刺激;如果患儿有蛲虫、湿疹等,要及时请医生治疗。母亲要多给儿童情感上的温暖,多跟孩子接触,避免让儿童处于孤独、无聊的状态,培养儿童的广泛兴趣,多引导进行户外活动,培养对外界的兴趣转移注意力。 当发现儿童有摩擦动作时,父母先不要着急,应尽快带孩子就医,及时治疗相关疾病,如果是心理因素引起,则应进行心理治疗。尽快明确诊断,对症下药。
1.发热概述发热即体温的异常升高,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是人体在调动免疫系统来对抗感染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临床上常以腋下温度超过37.3°C(或37.5℃)定义为发热,并分为:低热≤38℃,中度发热38. 1~39℃,高热39. 1~41℃,超高热>41℃。发热病程>2周为长期发热。小儿发热常见的是急性发热,即病程多不超过1周。体温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个人的体质不同,体温调节的敏感度也会不同。发热在一定程度上对机体是有利的,但同时增加了机体的消耗以及心脏的负荷,尤其是高热或超高热,还可能导致颅内压的升高、细胞膜受损等病理变化,使患儿出现凝血障碍、循环衰竭、休克、烦躁、头痛、食欲减弱、乏力甚至昏迷、惊厥发作等。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小儿急性发热的病因主要为感染性疾病,绝大多数情况下由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等部位感染引起,其病原体可能是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多种病原体。一般的中低热本身不会烧坏脑袋或者导致患儿死亡,许多疾病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常常伴有短时间的中低热。如果患儿不并发其他系统脏器的损害,发热常常在持续3-5天后自行好转。2.发热时退热药的选用退热药是通过干预体温调定点以及机体散热与产热之间动态平衡过程使患儿体温下降,其只是缓解发热这一症状,不能治疗引起发热的感染本身,即“治标不治本”。使用退热药后患儿体温的下降并非意味着疾病的好转或治愈。腋下温度38.0°C以下的患儿,如果精神状态好,查体无明显心、肺、脑受损的表现,同时玩耍、学习、工作等活动不受影响,可暂不使用退热药。腋下温度38.0-38.5°C的患儿,可参照上述原则处理。而针对于既往曾有热性惊厥病史或其他危重疾病或伴有明显因发热导致不适的患儿,可放宽退热药使用指征。腋下温度超过38.5°C的患儿常常伴有明显不适,因此推荐使用退热药退热,并预防可能出现的热性惊厥。中低热以及大部分高热、超高热患儿均可以视病情辅以温水浴、冰帽、冰毯等物理降温措施,不推荐使用乙醇擦浴进行物理降温。3.儿科常用退热药物临床应用的儿科退热药物有不同剂型的许多品种,下面就其常用者进行详尽介绍。这些药品中比较安全并为世界各国儿科医生广泛使用的退热药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因此我们推荐儿科医生在需要应用退热药时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以下详细内容请翻阅本公众号:ekcg2014独家编撰的《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想第一至四辑中的相关文章内容(具体请看参考文献)。3.1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为非那西汀的代谢产物,具有镇痛、解热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无影响,亦无抗炎和抗风湿作用。适用于3月龄以上的儿童和成人,3岁以下婴幼儿、酒精中毒、肝病或病毒性肝炎、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肺疾患、G-6-PD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如蚕豆病)等患儿慎用。儿童常规用量:口服,每次10-15mg/kg,必要时4-6h1次,3-12岁小儿每24h不超过5次,疗程不超过5d。直肠给药,每次150-300mg,每天1次。2岁以下遵医嘱。对乙酰氨基酚合理剂量下使用安全性高,偶见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等,少数可出现皮炎、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大剂量使用有时可使患儿出现黄疸、氮质血症等肝肾功能损害。临床常用的口服治感冒的复方药品中,常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对于正在使用这些药物的患儿在应用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时应避免其药量相加超量的问题,必要时换用其他退热药。3.2布洛芬:适用于6月龄以上的儿童和成人,为环氧化酶抑制剂,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等作用,可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儿童的推荐用量为必要时每6至8小时一次,每次5-10mg/kg,每24h最多4次。布洛芬退热作用比较强,退热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因此使用布洛芬退热时需注意患儿是否有脱水、入量不足等,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补液。同时,布洛芬通过肾脏排泄,对于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也要谨慎使用。布洛芬按照推荐剂量使用比较安全,常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不良反应,包括消化不良、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偶见消化道出血、头痛、嗜睡、肝肾功能不全、哮喘、皮疹等。G-6-PD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如蚕豆病)的患儿可以使用布洛芬,但应注意监测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3.3安乃近 为氨基比林与亚硫酸钠的化合物,解热镇痛作用迅速,但不良反应较多,可有肾毒性、腹痛、腹泻、上消化道出血等。长期应用有引起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风险。瑞士于1999年4月29日宣布禁止使用,美国、日本等国药典已不收载。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已建议停用。一般不作为首选退热药。目前市场上除口服片剂外,还有相对安全的10-20%的滴鼻溶液,用量一般为婴儿1-2滴/次.鼻孔,2-5岁:2-3滴/次.鼻孔。3.4阿司匹林 传统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历史悠久,因其胃肠道出血甚或穿孔、水杨酸反应、皮疹或哮喘、瑞氏综合征(尤其是患有流感或水痘等疾病的患儿)等严重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不推荐阿司匹林常规用于小儿退热,建议改用其他类别的退热药物。我国儿科已基本不将此类药物用于退热,只用于一些特殊的疾病如川崎病、风湿热、幼年关节炎等的治疗。其用量根据不同疾病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小剂量常为3-5mg/kg.d,必要时可增大剂量至80-100mg/kg.d,但需严密监测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3.5赖氨匹林 是阿司匹林与赖氨酸的复盐,其作用机制与阿司匹林相同。它保持了阿司匹林的药效,但改变了阿司匹林在水中的溶解度,可用于静脉或肌注给药,减轻或避免了胃肠反应的发生,解热作用强、起效快、作用缓和,可作为儿科退热的常用药物。对于高热易惊厥和不能口服给药的患儿,可以注射给药是其优势,能快速降低体温。此药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如上呼吸道感染、风湿病、血液肿瘤病引起的发热等。因水溶液不稳定,溶解后应立即使用,在体内迅速达到治疗浓度,发挥最佳疗效。但长期应用可能诱发瑞氏综合征可能,甚至诱发过敏性休克和哮喘重度发作。用于静脉注射退热,剂量一般为10-20mg/kg,24小时不得多于4次,间隔时间不得少于4h。3.6双氯芬酸 为一种新型的强效消炎镇痛药,它通过抑制前列腺合成而发挥其药理作用,具有抗风湿、消炎、镇痛及解热作用,镇痛、消炎及解热作用比吲哚美辛强2到2.5倍,比阿司匹林强26到50倍,药效强,不良反应少,剂量小,个体差异小,用于各种炎症所致的发热。儿童剂量:口服0.5-2mg/kg.d,分2-3次,最大剂量为3mg/kg.d。肌内注射:1-1.5mg/kg.次,1/d。目前此药在国内尚未获得儿科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更有观点认为14岁以下儿童应禁用。 3.7尼美舒利 :是意大利于1985年研制成功上市的新型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解热药,药理作用是抑制环氧化酶活性,阻断前列腺素类物质的生物合成、白细胞的介质释放和多形核白细胞的氧化反应有关,从而起到退热、抗炎作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作用可持续6到8小时,但其在儿童治疗应用中可引起严重的肝功能衰竭甚至致死可能。1999年葡萄牙禁止该药用于儿科。美国FDA对此药特别加以黑框提示。2011年2月我国媒体报道多起致死病例后称其为“夺命退热药”。2011年5月国家药监局发出通知,限制尼美舒利的应用,“禁止其口服制剂应用于12岁以下儿童”。目前部分儿科药典或药物手册已经不再收录此药。在有效而更安全的其他退热药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尼美舒利不易作为退热药首选。3.8萘普生:解热镇痛抗炎药,解热作用为阿司匹林的22倍,主要用于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幼年型关节炎、滑囊炎等、运动系统的慢性变性疾病及轻、中度疼痛的治疗,临床少用于退热。有活动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和有其他消化道疾病及有溃疡、出血、穿孔等严重消化道疾病史患儿以及2岁以下婴幼儿禁用。儿童剂量每次5~10 mg/kg,每日2次。3.9吲哚美辛:为吲哚乙酸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消炎、镇痛及解热作用,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溃疡、穿孔、出血等)、造血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再障、溶贫等)、肾功能损害(血尿、尿素氮升高、高钾血症,严重时可致肾小管坏死、肾衰竭等)、高血糖等不良反应,主要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癌性疼痛、腱鞘炎、胆绞痛、偏头痛等疾病的治疗。吲哚美辛儿童慎用,口服剂量:1.5-2.5mg/kg.d,分3-4次。吲哚美辛可用于早产儿动脉未闭,具体用量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请参考新生儿相关专家共识。3.10亚冬眠疗法:重症脑炎、高热持续不退、严重脓毒症患儿必要时可选用冬非合剂(即氯丙嗪+异丙嗪)一并静注+环境降温。常用做法为:首次0. 5~1 mg/kg静脉推注,待患儿沉睡后,加冰袋降温,对躁动的患儿可加镇静剂,注意补足液体,监测血压、脉率、呼吸等稳定。必要时可半小时后等量再用一次。维持期间视体温控制情况,酌情复用,并逐渐延长间隔时间至停药,一般不应超过48小时。3.11:中成药:常用退热的中成药也有很多种,可参考本公众号:ekcg2014 独家编撰的《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第三辑P44《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医诊疗指南》。 4、临床小儿退热药的应用原则小于3个月的婴儿不推荐使用退热药,可使用物理降温或作用缓和的中药来退热。当体温低于38.5℃时,患儿一般情况良好,既往无热性惊厥等病史时,一般不用退热药,可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来退热。当体温高于38.5℃时,可采用安全退热药来治疗,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应避免急骤退热,并警惕可能出现的脱水,必要时静脉补液。超高热(>41℃)时,会使脑细胞出现永久性损害,甚至出现其它严重并发症,如肺水肿、脑水肿、肝功能衰竭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故应采用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迅速降温。持续高热不退的患儿可两种退热药物交替使用,可以考虑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交替使用。比如说对乙酰氨基酚用了2小时后热没退下来,而对乙酰氨基酚最小给药间隔是4小时,这时只能用布洛芬来交替。两药交替使用的时间间隔最少2小时。交替使用时,两药各自每天最多使用次数仍然是4次。需要注意的是,当一日只需服用两、三次退热药就能退热时,建议选择单一药品,因为每增加一种药品,药物副作用就会增加。因此用一种退热药就能控制发热时,不要交替使用两种。退热时要多喝水,必要时静脉补液,汗液的蒸发利于带走体内热量。绝大部分发热患儿如无局部皮肤感染等禁忌症,均可采取物理降温的手段协助退热,包括温水浴或湿热毛巾擦拭全身,不要使用酒精擦拭,尤其是儿童,酒精容易透过儿童稚嫩的皮肤导致酒精中毒。 糖皮质激素不是退热药,不能将其作为退热药盲目使用。 5、小儿退热药应用应注意的事项(1)小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因此小儿退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采取药物退热。(2)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的表现形式,对于所有发热患儿均应积极查找病因,治疗原发疾病。(3)掌握各种解热镇痛药的有效成份,药物作用特点,不良反应,禁忌证,配伍禁忌等,防止因用药不当产生机体损害。(4)根据小儿退热药的特点,合理掌握小儿退热药的使用间隔。(5)应按时按量服用,不要随意加大用药剂量或缩短给药间隔。(6)退热期间,应嘱患儿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以免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循环障碍等。(7)一般选用一种退热药,疗效确实不理想时再考虑联合。每次用药后约一小时后复查体温,判断退热效果。(8)合理掌握使用疗程,一般时间不超过3天,退热即止。(9)用退热药期间应注意药物的毒副反应,如血象变化、胃肠反应、肝肾功能损害、有无皮疹等。(10)重症脑炎、高热持续不退、严重脓毒症患儿必要时可选用冬非合剂(即氯丙嗪+异丙嗪)一并静注+环境降温。综上所述,退热只是缓解小儿发热症状,在退热的同时更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因小儿本身生理发育不完善,在选择退热药时应慎之又慎,全面考虑,选择安全有效的退热药,不应急于退热、滥用解热药尤其是糖皮质激素。
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新生儿窒息是出生后最常见的紧急情况,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 病因有什么呢:母体因素、胎盘和脐带因素、分娩因素、胎儿因素。 常见症状如下: 1.胎儿娩出后,面部与全身皮肤青紫色或皮肤苍白,口唇暗紫。 2.呼吸浅表,不规律或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 3.心跳规则,心率80~120次/分钟或心跳不规则,心率〈80次/分钟,且弱。 4.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肌肉张力好或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肌肉张力松弛。 5.喉反射存在或消失。 如何诊断呢? 通常对新生儿使用Apgar评分,判断窒息程度。 1.轻度窒息 (1)新生儿面部与全身皮肤青紫。 (2)呼吸浅表或不规律。 (3)心跳规则,强而有力,心率80~120次/分钟。 (4)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肌肉张力好。 (5)喉反射存在。 (6)具备以上表现为轻度窒息,Apgar评分4~7分。 2.重度窒息 (1)皮肤苍白,口唇暗紫。 (2)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 (3)心跳不规则,心率<80次/分钟,且弱。 (4)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肌肉张力松弛。 (5)喉反射消失。 (6)具备以上表现为重度窒息,Apgar评分0~3分。 如何治疗呢? 按ABCDE方案复苏:1.尽量吸净呼吸道黏液。2.建立呼吸,增加通气。3.维持正常循环,保证足够心搏出量。4.药物治疗。5.评价。前三项最为重要。
水痘疫苗即预防水痘感染的疫苗。我国的疫苗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计划性免疫疫苗,是国家认为需在某一时间里必须接种的疫苗,可强行接种,如百日破疫苗、乙肝疫苗等;另一类是非国家计划性免疫疫苗,即无需强行接种的疫苗,适用于不会对机体造成太多损害的、一过性的疾病类型。水痘疫苗就是非国家计划免疫性疫苗,可选择性接种。需要注意的是,健康人在没有感冒、发烧及免疫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可接种,否则请勿接种。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健康,则国健康!作为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儿童的健康已不仅仅是一个小家庭关注的焦点了。家长给孩子补充营养的意识在一天天增强,但正确的补充孩子真正需要的营养素,仍是每个家长所欠缺的必修课。 什么是佝偻病呢?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目前仍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因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失常,导致长骨干骺端和骨组织矿化不全,以致骨骼发生病变。维生素D缺乏还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对小儿的健康危害较大。
过敏性紫癜(见图1)又称亨-舒综合症(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较常见的小血管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病因有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所致的过敏等,但过敏原因往往难以确定。儿童及青少年较多见,起病前1~3周往往有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史。 过敏性紫癜表现为皮肤瘀点,多出现于下肢关节周围及臀部,紫癜呈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大小不等、颜色深浅不一,可融合成片,一般在数日内逐渐消退,但可反复发作;病人可有胃肠道症状,如腹部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等;可有关节、肢体肿痛;肾脏症状,如蛋白尿、血尿等,多见于儿童。治疗包括尽力找出过敏原因并加以避免;使用抗过敏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扑尔敏、顺尔宁等及糖皮质激素等。
以前觉得该病发病率低,未做宣传,以致很多家长跑到北京就医。早在2011年我于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师从魏珉教授学习后,儿科就不断接收川崎病患儿,治愈率100%。此病来势凶猛,发展迅速,且不典型病例居多,早期诊断及治疗,直接关系到预后及患儿将来的生活质量。
如何处理早生齿? 原创: 张嫦娥 昨天 新生儿长牙是乳牙萌出异常的一种现象。牙齿萌出时间,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很难对某个体明确牙齿的萌出时间。但可以根据正常牙齿萌出的平均年龄,确定一个时间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可认为异常。 牙齿萌出过早又称牙齿早萌,是指牙齿萌出的时间超前于正常萌出的时间,而且萌出牙齿的牙根发育尚不足根长的1/3。 乳牙萌出的时间一般为4~10个月,乳牙早萌指在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3个月内即有乳牙萌出, 最常见于下颌乳中切牙。 乳牙早萌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称诞生牙,另一种称新生期牙。诞生牙是指婴儿出生时口腔内已有的牙齿,新生期牙是指出生后不久萌出的牙齿。 乳牙早萌的原因不清,一种说法是由于牙胚距口腔粘膜很近,早萌出。也有人认为可能与种族特性有关,如美国黑人比白人的婴儿乳牙早萌的发生率高。 诞生牙和新生期牙多见于下颌中切牙,偶见于上颌切牙及第一乳磨牙。诞生牙多数是正常牙,也可为多生牙。早萌的乳牙多数没有牙根,或牙根发育很少,且只与粘骨膜联结而无牙槽骨支持,极度松动,釉质、牙本质菲薄,并钙化不良。 早萌乳牙极度松动,为避免影响吮乳或自行脱落吸入呼吸道,应及时拔除。但也有的口腔科医生说不松动不要拔,松动了再去看口腔科医生。如果一直不松动,到了四到五个月应该见牙科医生,因为牙齿的萌发多在六月龄。还需要知道牙位,是否需做X光或拔掉由口腔科医生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