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前 因肺炎发现左侧肺隔离症。该病变贴近纵隔,容易被忽视,不易被发现,容易造成漏诊。 治疗中 术中单肺通气,腔镜微创,发现为不完全肺外型隔离肺,多支异常血管,形成短路。使用闭合器完全切除,无漏气和残留。 治疗后 治疗后7天 患儿6月龄,恢复良好,无症状及并发症,顺利出院。
观察还是手术?我相信是困扰房间隔缺损宝宝家长的首要问题。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宝宝房间隔缺损是哪种类型。 【房间隔缺损】从解剖上分为原发孔型、继发孔型、静脉窦型、冠状窦型、卵圆孔型等类型。 原发孔型、静脉窦型以及冠状窦型临床上比较少见,且极少单独存在,多合并有其他心脏畸形。比如原发孔型多合并房室间隔缺损,静脉窦型多合并肺静脉异位引流,冠状窦型可成为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一部分等,具体手术方法和手术时机需要看合并心脏畸形来具体分析。 卵圆孔型也称为【卵圆孔未闭】,这个是最常见的,平均每4个正常人中就可能有1个人存在卵圆孔未闭。由于构成卵圆孔的原发隔和继发隔之间存在部分重叠,导致经由卵圆孔的心房间分流比同等大小的其他类型的房缺要少得多,而且卵圆孔一般都很小,因此卵圆孔引起的心房间分流对心脏的影响微乎其微,有些学者在房缺的分类中甚至不认为卵圆孔未闭是真正意义上的房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不把单独的卵圆孔未闭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因为相比较其他类型而言它太微不足道了。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比较多见,临床上单独存在的房间隔缺损绝大多数为继发孔缺损,令宝宝家长关注和纠结的大多是这种类型。以下我们简称它为【房缺】。 理论上,因为房缺的存在,心房水平由于左心房压力稍高于右心房,会出现心房水平的左向右分流,导致流经右心房和右心室的血流增多,肺循环血流量增多。患儿会出现气促,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如果我们不加干预,病情会继续进展,肺血管由于血流量持续增多,血管壁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血管壁增厚,肺循环压力升高,形成肺高压,继续进展可导致艾森曼格综合征。 事实上,由于左右心房之间压力比较接近,而且右心顺应性比较高,代偿能力比较大,房缺患儿很少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即便是较大的房缺,也很少有早期出现明显的症状,发展成艾森曼格综合征的也较少见。大多数房缺是因为体检听到心脏杂音或者心脏彩超检查才发现的。 房缺在患儿出生后有一定可能会自行闭合,临床上称之为自愈。有研究认为3个月内发现的小于8mm的房缺约有80%是可以自愈的。这与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是符合的,这对广大患儿和家长来讲是一个好消息。但是作为医生我们如何去判断宝宝的房缺是属于这80%的,还是属于另外那20%,超过8mm的房缺就一定需要手术吗?如果观察,怎么去观察?这里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经验。 1、小于4mm的房缺无论患儿多大,我们的建议都是观察,不考虑手术。尤其1岁以内发现的,在以后的心脏彩超随访中总是能够自愈。超过1岁以后才发现的,大多数也都能够愈合,即便是没有愈合的患儿在随访的超声检查中其房室内径也未见扩大。所以对于这一类患儿我们的意见是,每年进行一次心脏彩超检查,直至闭合。 2、大于8mm的房缺,如果患儿大于1岁,即便没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我们也建议尽早手术,因为这样的患儿心脏彩超检查往往会发现右侧房室已经开始扩张了,心脏处于代偿阶段。如果患儿小于1岁,且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我们尽可能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感染和心力衰竭,在1岁左右时进行手术。如果药物治疗无法控制,或者反复发作,我们也采取尽早手术的方法。若患儿小于1岁,但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且心脏彩超检查右侧房室扩张不明显,我们可以让这部分患儿在1岁时复查心脏彩超来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3、房缺在4-8mm之间,这部分患儿最是让人纠结,对家长和医生均是如此。对于这些患儿,我们的策略是如果患儿没有症状,且心脏彩超检查右侧房室没有扩张,可以继续观察至4岁(因为4岁以后房缺基本不会闭合了),期间间隔6-12个月复查一次心脏彩超。若在观察期间出现症状或者心脏彩超提示右侧房室扩大,则终止观察,建议手术。 4、关于手术方法的选择,是开胸还是封堵需要依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两类方法各有自己的优势。开胸适合范围广,所有的房缺都可以解决,但是创伤相对大,封堵创伤小,但适用范围小,不是所有的房缺都可以封堵。我给广大家长的意见,多听取主治医生的建议,选择自己能接受的方法,安全与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5、找一个专科的医生将你的疑惑与顾虑告诉他,你会得到满意的答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