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应该在甜美的睡梦中度过…… 入睡后,身体消耗的物质得到补充,为第二天活动积蓄力量。充足的睡眠使人身心放松。然而全球近15%的成年人饱受失眠的困扰,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的1个月里每3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人正在遭遇不同程度的失眠,近半数严重失眠已经持续10年以上。 每个人生理所需睡眠量按照年龄划分: 新生儿约18—20 h, 儿童12—14 h, 成年人7~9 h, 老年人一般只需5—7 h即可满足。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主要表现为: 1.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 min); 2.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 3.早醒;4.睡眠质量低下; 5.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 h); 6.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 失眠者们除了失眠往往还伴随着精神不振、肥胖、脱发、记忆力减退等诸多困扰。部分失眠者们因为心理排斥或身体对药物副作用反应较大拒绝服用安眠药进行治疗。 对于这一部分患者,心理和行为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最常见的便是认知行为治疗(CBTI)。曾有研究显示,CBTI长期疗效及安全性都优于药物疗法。 1 睡眠卫生教育 睡眠卫生教育主要纠正失眠者在睡眠认知上的偏差,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首先应保持卧室环境舒适、气温适当、通风良好和被褥整洁。 形成规律的就寝及起床时间。 引导失眠者保持有规律的锻炼,推荐轻度锻炼20—30 min/d,并在睡前3 h完成。 睡前热水泡脚,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睡前喝一杯热牛奶可促进睡眠。 2 睡眠限制 睡眠限制是通过缩短卧床时间,增加患者对睡眠的渴望,从而提高睡眠效率。 以患者主观感觉到的睡眠时间为根据,逐步缩短卧床时间。要求患者每天在相同时间卧床和起床,即使没有入睡或睡得很短。一旦睡眠时间固定,逐步增加卧床时间。 3 刺激控制法 刺激控制法是治疗失眠的方法中研究最多、也最有效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 1. 仅在产生睡意时才上床睡觉。 2. 不在床上和卧室中进行除睡觉以外的活动(例如看电视、玩手机等)。 3. 如果上床20 min内不能入睡,则立刻起床到另一个房间,只有当产生睡意时才再回到床上。 4. 无论夜间睡多久,第2天早上按时起床。 5. 避免白天小睡。 刺激控制法主要是纠正患者对睡眠时间和环境因素形成的条件反射,重新建立床、卧室与快速入睡之间的条件反射。 4 松弛疗法 松弛疗法可以降低失眠患者睡眠时的紧张与过度警觉,从而促进患者入睡,减少夜间觉醒,提高睡眠质量。松弛疗法对夜间频繁觉醒的失眠患者尤为适用。 首先,平躺在床上,深深吸进一口气,保持15秒,然后慢慢将气呼出来。 然后,伸出前臂握紧拳头,用力握紧保持15秒,彻底放松双手,体验放松后的感觉,失眠者可能感到沉重、轻松,或者温暖,这些都的放松的标志。 稍作停顿后,重复以上两步,使失眠者达到松弛状态。 5 音乐疗法 睡觉时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可以使市民安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缓解其焦虑情绪和应激反应。同时也可以起到将患者的注意力从难以入眠的压力中分散出来的作用。促使患者处于放松状态从而改善睡眠。 6 时间疗法和光照疗法 时间疗法和光照疗法适用于昼夜节律失调的失眠患者,主要用于调节患者的生物钟。时间疗法即让患者在一段“自由时间”里固定入睡和起床时间,依照患者生活规律安排个性化睡眠时间。 光照疗法即让患者处于光亮环境中,按照既定的觉醒睡眠节律时间和周期进行光照治疗。例如使用光照治疗引导白天安眠,可促使夜班工作者在白天也能拥有高质量睡眠,从而改善其工作时的精神状态。 7 催眠疗法 催眠疗法可以增加患者放松的深度,并通过放松和想象的方法,减少过度担忧以及交感神经兴奋。其中最常用的催眠疗法便是言语暗示加视觉刺激,又称为凝视法。即让被催眠者聚精会神地凝视近前方的某一物体(可以是一光点或一根棒等),数分钟后,施治者便用单调的暗示性语言开始进行暗示。 “你的眼睛开始疲倦了……你已睁不开眼了,闭上眼吧……你的手、腿也开始放松了……全身都已放松了,眼皮发沉,头脑也开始模糊了……你要睡了……睡吧……” 如求治者暗示性高,则很快进入催眠状态;如求治者的眼睛未闭合,应重新暗示,并把凝视物近求治者的眼睛以加强暗示,使两眼皮变得沉重。 在失眠症实际的诊疗中,可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组合多个方法进行多模式治疗。
小儿多动症是孩子非常容易患有的一种疾病,但因为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即便是生病了也不能很好的表述出来,所以作为家长就要善于观察。最近几年,我们明显发现小儿多动症尤其高发,这让很多家长非常头疼,那么造成孩子多动症的原因是什么,多动症又会有怎样的症状变现呢? 一、多动症的原因 1、遗传因素 目前研究表明该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度为0.75-0.91,遗传方式尚不清,可能为多基因遗传。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该障碍和多巴胺受体基因的多态性有关。 2、神经生理学因素 该障碍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主要为慢波活动增加。脑电图功率谱分析发现慢波功率增加,α波功率减小、平均频率下降。提示该障碍患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或大脑皮质的觉醒不足。 3、轻微脑损伤 母孕期、围生期及出生后各种原因所致的轻微脑损伤可能是部分患儿发生该障碍的原因,但没有一种脑损伤存在于所有该障碍患儿,也不是所有有此损伤的儿童都患该障碍,而且许多患儿并没有脑损伤的证据。 4、神经解剖学因素 磁共振研究报道该障碍患儿存在胼胝体和尾状核体积的减小,功能核磁研究尚报道该障碍患儿尾状核、额区、前扣带回代谢减少。 5、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如经济过于贫穷、父母感情破裂、教育方式不当等均可增加儿童患该障碍的危险性。 6、其他因素 该障碍可能与锌、铁缺乏、血铅增高有关。可乐、咖啡、食物添加剂可能增加儿童患该障碍的危险性。 二、小儿多动症的症状表现 1、关注缺陷 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明显关注集中困难和关注一直时间短暂,是本症的核心症状。病人常常在听课、做作业或其他活动时关注难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在学习或活动中不能够关注到细节,经常因为粗心发生错误。关注维持困难,经常有意回避或不愿意从事需要较长时间一直集中精力的任务,如课堂作业或家庭作业。 2、活动过多 表现为病人经常显得不安宁,手足小动作多,不能够安静坐着,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安静的场合擅自离开座位,到处乱跑或攀爬。难以从事安静的活动或游戏,一天忙个不停。 3、行为冲动 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快速地做出行为反应。表现冲动,做事不顾及后果、凭一时兴趣行事,为此常与同伴发生打斗或纠纷,造成不良后果。在别人讲话时插嘴或打断别人的谈话,在老师的问题尚未说完时便迫不及待地抢先解答,不能够耐心地排队等候。 4、学习困难 因为关注障碍和多动干扰了病人在课堂上的听课疗效、完成作业的速度和质量,致使学业成绩差,常低于其智力所必然达到的学业成绩。 专家建议,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如果发现孩子有什么异常,如果孩子有活动过多,总是停不下来,学习非常的困难,其实孩子还是很聪明,但是就是不想学习,那么我们一定要重视,必要时应该带孩子到医院做作详细的检查,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或者恶化。学龄前儿童注意力的训练方法注意力的培养要从小开始,尤其学龄前儿童注意力的培养特别重要: (1)充实生活内容:扩大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培养各种兴趣。如让他们参加游戏、泥工、绘画及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劳动,使注意对象变为儿童的行动对象,使之处于积极活动状态,有利于保持注意。家长还可以把孩子带到新鲜的环境中去玩,如到公园让他看一些以前未见过的花草,造型各异的建筑物以及其他引人入胜的景观,或带孩子到动物园去看一些有趣的动物等,利用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去培养注意力。 (2)生活学习规律:从小培养孩子良好学习、活动和生活习惯,克服任性、自私的行为。每天的学习、训练最好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学习和训练时不能做不相关的事情。养成学习、活动和生活规律,可以形成心理活动定向,即每当孩子在习惯的时间和地点坐下时,注意便条件反射似地集中起来。 (3)培养广博兴趣:兴趣是产生和保持注意力的源泉,孩子对事物的兴趣越浓,其稳定、集中的注意力就越容易形成。可采取诱导的方式,如培养儿童的识字兴趣,开始可利用小孩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给小孩买一些有文字提示的图画故事书,让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书,引发孩子的识字兴趣,然后用卡片、积木教孩子拼、认简单的象形字,从而使孩子的注意力在有趣的识字活动中得到培养。 (4)提出任务要求:要使学前儿童明确注意的目的和意义,提出的任务越具体、要求越明确,越容易引起幼儿注意力集中,注意力维持的时间也就越长。训练时,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并注意训练使孩子听、看、想和做能初步做到协调一致。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可以训练孩子带着目的自觉地去集中和转移注意力。 (5)不同训练项目:注意力是在训练中、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根据不同年龄可采用不同的训练形式,如看图识字、学儿歌、写书法、讲故事、做手工、穿针、弹琴、拍皮球、掂乒乓球、跳绳、踢毽子、沿直线走等。训练时间和难度应与年龄相适应,从最短时间开始,要求专心致志,使注意力能保持5~10分钟,并逐渐延长。如开始穿针可用较粗的针,以后逐渐穿细针,规定时间和速度,既可训练注意力,也可使眼手协调功能增强。注意训练时家长最好在场观看,并做好记录,如孩子有进步或成绩提高,应给予鼓励和表扬。 (6)提高观察能力:孩子的观察力越强,注意力越高。首先要培养儿童观察的兴趣,家长应为儿童寻找使之好奇的事物进行观察训练,引导其细心观察,并掌握观察方法。让孩子学会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由表及里地观察事物,在观察过程中,向孩子提出问题,引导他思考,使他逐步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如观察图形里隐藏的东西或找出两幅画的相同点、不同点等等。 (7)培养自控能力:要排除外来干扰,维持长时间的、集中的注意力,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家长可以从帮助孩子控制外部行为做起,要求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一件事,不能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又干那,如不要边吃饭边玩;在看书、绘画时要保持正确姿势、不乱动、不乱摸。还可以让孩子通过某项专门训练,如练琴、书法、绘画来培养自制力。 (8)培养儿童意志:所谓注意力,实际上也是一个人的意志力,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成为主动注意的主人。文章来源:中国多动网长春市心理卫生中心地址:长春市站前西二条街与杭州路交汇处,站前金街西侧(西广市场北门北行80米)预约电话 0431-82703922。长春市第六医院(市心理医院)地址:宽城区亚泰北大街3188号(亚泰北大街与庆丰路交汇)火车站乘坐110路公交车,至宏波路站点下车即是预约咨询电话:0431-81968777心理危机援助热线:89685000(24小时); 89685333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很多人将其称为“情绪感冒”。据统计,全球共有约4亿人患有抑郁症,中国约有9000万人患有抑郁症。那么有哪些原因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呢?其实,人类至今还没有查出抑郁症的明确病因,但是可以得到通过对抑郁症病人进行观察检测的一些具有相对共性的特征描述。生理学因素5-羟色胺转运体又被称为血清素,是一种神经递质。血清素轻度缺乏的人,会注意力集中困难、降低计划和组织能力,总是有压力和厌倦感,如果发展到严重缺乏,则容易发生抑郁、冲动行为、酗酒、自杀、攻击及暴力行为。海马体体积减小海马体是大脑中的情绪与记忆中心。通过核磁共振扫描显示,抑郁症患者脑内海马体神经元减少,海马体体积减小,脑部高信号异常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抑郁症与大脑内的前扣带皮层中调整情绪的区域也有关。在这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可以帮助神经元的形成。与健康人相比,抑郁症患者血浆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急剧减少(减少超过三倍)。雌激素水平研究表明,女性经期前和产后的低雌激素水平与抑郁发作的风险增加有关。钴胺素(维生素B12)与等维生素的缺乏其他研究发现一些与细胞功能有关的物质:细胞因子和必要的营养素可能与抑郁症有关。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症状和病态行为(当免疫系统在抗击感染时的身体反应)很相似。这增大了抑郁症是一种异常病态行为的可能性,这种行为由细胞因子非正常循环所造成。缺乏一些特定的营养,特别是钴胺素和叶酸,也与抑郁症有关。其他营养素,例如铜和镁以及维生素A也与抑郁症有一定的关系。心理学因素负面事件抑郁发作与负面事件之间有直接联系。低自尊心、自暴自弃或者歪曲认知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抑郁症在笃信宗教的人身上更不容易发生,并且更容易消除。认知模式美国心理学家艾伦·贝克(Aaron T. Beck)于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了现在被称为抑郁的认知模式的理论。他主张三个观念引起了抑郁症:一、认知三合一模式——关于自己,关于周围世界,关于自己的未来的消极认知;二、反复的消极认知模式;三、歪曲的信息处理。家庭及亲友关系一项女性抑郁症的调查显示,早年丧失母亲、缺乏值得信任的关系、负责照看更年幼的孩子、失业等因素会增加人们患抑郁症的风险。对于老年人,健康问题、与子女或配偶转换角色(由照顾者变为被照顾者)、重要伙伴的逝世、因朋友的健康问题所造成的社会关系改变等也会导致他们更容易患抑郁症。童年经历精神分析学、存在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也有关于抑郁症本质的理论。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抑郁症可能与人际关系丧失和早年经历有关。现在存在意义和未来愿景的缺失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则把抑郁症与现时存在意义和未来愿景的缺失相联系。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则认为当人们无法满足需求或者自我实现以认识到自己的潜力时,抑郁症可能发作。社会学因素贫穷和社会孤立贫穷和与社会孤立通常会提高患精神问题的风险。儿时遭受虐待(身体、情感、性或者被忽视)会提高今后患抑郁障碍的风险;家庭功能受损,犯罪和使用违禁药物、不和谐的邻里关系等是引发抑郁症的危险因素,而融洽宜人的邻里关系则可以防止抑郁症的发生。但是恶劣的工作条件、费力而没有自主决定权的工作,也可能与抑郁症有关。进化论观点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有些重性抑郁障碍的产生可能是为了促进个体的繁殖的能力。抑郁症的进化论观点和演化心理学认为,基于抑郁症的高遗传性和高流行性,抑郁症的某些部分可能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优越性)。咨询心理学的观点从咨询心理学的角度看,抑郁症是“一套由一个种群进化的、几乎总是由一种观念激活的、造成个体总是过度消极和能力严重降低的情感程序,有时它与罪恶感、羞愧感和孤立感相关”。这套程序可能显示了在人类过去的狩猎时期,因为狩猎能力衰退而被边缘化的老龄猎手,可能以被疏远的成员身份继续在当今社会存在,这种被边缘化而产生的无用感可能提示抑郁症患者需要来自朋友和家人的支持。除此之外,还有服药等其他因素也会导致抑郁症的产生。这次真是受益颇多,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未来人类肯定可以找到抑郁症的真正病因,从而战胜它。
疑病症又称疑病性神经症,主要指患者担心或相信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病人诉躯体症状,反复就医,尽管经反复医学检查显示阴性以及医生给予没有相应疾病的医学解释也不能打消病人的顾虑,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本病多在50岁以前发病,为慢性波动病程,男女均可发生。1病因1.人格基础孤僻、固执、内向、过分关注自身、敏感、自我中心、自恋、兴趣狭窄、胆怯、脆弱、暗示性强的人格特征可成为疑病症发病的人格基础。2.社会环境因素得知自己亲属或朋友死于某种严重疾病,就会怀疑自己也步其后尘。见到别人得肝癌,就会觉得肝区不适。医生的不恰当言论,过多的医学仪器检查,不必要的过分治疗,不必要的手术等等都可能促进疑病观念的产生。3.躯体因素处于青春期或更年期的人容易出现一些躯体感觉上的变化和自主神经不稳定的症状,如心悸、潮热、生殖器官的发育或萎缩等,对这类生理现象的不合理认知会促成疑病观念的产生。4.心理因素有人认为此病起因于知觉和认知异常。患者的认知系统会对一些躯体感觉和变化做出不恰当的解释,导致疑病观念。2临床表现本病的基本特征是持续存在先占观念,认为自己患了某种或多种严重的进行性疾病或目前尚未被认识的躯体疾病。患者表现为过分关心自身健康和身体的任何轻微变化,并做出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相符的疑病性解释。疑病症状可为全身不适、某一部位的疼痛或功能障碍,甚至是具体的疾病。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有的定位清楚,描述清晰如肝脏肿胀感、胃肠扭转的体验、头部充血感、咽喉部堵塞感等,有的则体验到定位不清楚、性质模糊的不适感。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就部位而言,以头、颈、背、胸部居多。躯体不适症状可涉及不同器官,如恶心、反酸、腹泻、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有些患者疑有五官不正,特别是鼻子,耳朵以及乳房形状异样,还有诉体臭或出汗等。常伴有焦虑、忧虑、恐惧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患者对各种阴性检查结果和医生的解释保证不能相信和接受,仍坚持自己的疑病观念,继续到各医院反复要求检查和治疗。由于患者的注意力大部分或全部都集中于健康问题,以至于明显影响到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3诊断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以疑病症状为主要临床征象,表现为下述的至少一项。(1)对身体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2)对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做出疑病性解释。(3)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充分根据,但不是妄想。3.反复就医或反复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或医生的合理解释不能打消顾虑。4.排除强迫症、抑郁症、偏执性精神病等诊断,疑病症状不只限于惊恐发作。4鉴别诊断1.器质性疾病 一些全身系统的疾病多发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疾病等。因此在诊断疑病症前需进行全面检查以排除相关躯体疾病。2.抑郁症最常伴有疑病症状,重性抑郁患者常有一些生物学方面的症状,如早醒,晨重夜轻的昼夜节律改变,体重减轻及精神运动迟滞,自罪自责等症状可资鉴别。隐匿性抑郁症应特别注意与疑病症相鉴别,隐匿性抑郁症以躯体症状掩盖了抑郁症的本质,但往往经过抗抑郁治疗常能获得显著的疗效,而疑病症则较困难。3.躯体化障碍 疑病症患者关注的重点是障碍本身及其将来的后果,其先占观念仅涉及一种或两种躯体疾病。而躯体化障碍患者更关注具体的躯体不适症状,且其主诉常常变换,涉及的系统也较多。4.焦虑和惊恐障碍 焦虑时的躯体症状有时被病人解释为严重躯体疾病的征象,但这些障碍的患者通常能接受医生给出的医学解释并感到放心,也不会确信自己患有某种躯体疾病。5.精神分裂症 早期有疑病症状,但其内容多为离奇、不固定,常有思维障碍和感知觉障碍,病人并不积极求治,可以鉴别。5治疗在排除躯体疾病、诊断明确之后,应该建议患者停止各种不必要的检查。疑病症的治疗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1.心理治疗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开始要耐心细致的听取患者的诉述,让他们出示各种检查结果,持同情关心的态度。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患者信赖医生的基础上引导患者认识其疾病的本质不是躯体疾病,而是一种心理障碍。在认可接纳患者确实存在明显躯体不适感的基础上,对疾病的性质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避免纠缠于讨论症状本身。另外,环境的转移,生活方式的改变,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可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引导患者做另一种有趣的事情,也可获得一定的改善。森田疗法对消除疑病可有一定作用。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可提供新的信息,帮助患者改变对症状的看法,从使患者能认识到引起这些躯体症状的真正原因。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针对患者的抑郁、焦虑等情绪症状,可使用抗焦虑与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苯二氮卓类药物等。对于确实难以治疗的病例可选用小剂量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喹硫平、利培酮等以提高疗效。 最近在出心理咨询门诊的时候经常遇到一些病人,自觉有一些身体上的不舒服的感觉,如身体的某个部位像过电的感觉,如:麻木、刺痛、烧灼感,有的人出现疼痛、打嗝,恶心,心前区不适的感觉;还有一些人,身体有点不舒服的感觉,就觉得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疾病,反复就医,虽然经反复化验检查、做CT、核磁等检查均未见异常,医生反复解释没有问题也不能打消病人的顾虑,甚至埋怨医生态度不好或水平太差。仍四处求医,反复检查,这些病人一般都去医大、市医院等综合医院就诊,不认为自己心理方面出了问题,最后经人介绍转到我们心理医院就诊。这样不但延误了治疗,而且病人长期得不到就治,造成痛苦。病例:一女性患者,53岁,因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大,过度疲劳8个月,一日玩,突然感到“一股热气从胸部往上冲,直达头顶”,顿时感到头痛、心慌,手脚发麻,当时患者认为可能是脑出血或心脏病,到某医院就诊,体格检查、心电、胸透等检查均无异常,患者仍不放心,几天后上述表现仍然存在,而且感到胸痛,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或者癌症,再次前往医院就诊,在患者反复要求下做钡餐透视,脑电图,CT,核磁等检查,仍然没有异常发现。患者对检查结果还是不放心,几个月来奔波于多家医院,就诊时拿出记录自己种种身体不适的笔记本,和一些医学书籍,对号入座,医生反复解释没有疾病,也不能相信,反复做彩超、心电、胃镜、血尿常规,肝功等检查,结果也都正常,最后到我院就诊,诊断疑病症,经过药物治疗、一些仪器的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系统的治疗后病情缓解出院。这个病人得病8个月才来就诊,有的患者得病2-3年才得到救治,给病人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家属陪同就诊常说,我们给他在医大做的全身检查,什么事都没有,甚至有的家属偷着和医生说他就是装病,但对患者来说真是很痛苦,影响工作,影响生活质量。实际上我们治疗可能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解决患者的痛苦。但必须注意,这些患者一定要证实确实没有躯体疾病,或者说有些患者身体虽然有点小毛病,但这点小毛病不会造成患者那么严重的程度。所以咱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发现问题积极救治,但不要过度关注,有点问题就觉得自己得了重病,整天躺在床上咳声叹气,小病变成大病了,自己痛苦,家里人也跟着操心。希望大家每天都有好心情,每天都能快快乐乐的生活。
①“要听话”,可能伤了独立;②“就你跟大家不一样”,抹煞个性;③“别整天琢磨没用的东西”,会伤想象力;④“少管闲事”,伤了公德心;⑤“看看别人,再看看你,怎么那么没用”,会伤自尊。每朵花都有花期,做个不那么着急的家长,给孩子的成长一点时间。
因有很多患者及家属,关心此问题,故转载此文章,对朋友们有所帮助!2014年6月17日2014年美国临床精神病理学年会上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针对妊娠期女性暴露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评估结果得知,她们后代的重度畸形风险其实非常低,与那些不暴露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妊娠期妇女相比,其后代重度畸形风险几乎一致。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国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妊娠国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妊娠登记处进行了此次研究。麻省总医院,女性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Lee S. Cohen博士说道,“这次评估虽然只是得到了一个初步的结果,但是至关重要。”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对五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双重阻断,在治疗剂量下部产生椎体外系副作用和血清催乳素升高的一类抗精神病药物。常见药物包括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氯氮平、阿立哌唑等。直到最近,我们才从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计划怀孕或者是在妊娠期频繁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女性中,得到这些寥寥无几的数据,证实了这些药物在生殖系统方面的安全性。“这是第一个系统性跟踪随访妊娠期女性服用这类药物的前瞻性数据,重要的是,同其他精神病药物相比,这类分子不会产生重度畸形信号,例如,丙戊酸钠,这种抗精神病药物可以造成神经管缺陷,有10%的致畸风险。”导致胎儿畸形的因素有3类:1.环境因素包括药物、化学物质、毒品等环境中可接触的物质。环境因素致畸与其剂量效应、临界作用以及个体敏感性吸收、代谢、胎盘转运、接触程度等有关。2.遗传因素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及性染色体异常均可导致胎儿畸形。有些缺陷与性别有关,如幽门梗阻,母亲患此病其子代发病危险性(20%)比父亲患此病时危险性(5%)高。3.综合因素多基因遗传加之环境因素常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缺陷、唇裂、腭裂及幽门梗阻等胎儿畸形,多发生于女性胎儿。Cohen博士提供的数据,来自211名在早期妊娠暴露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平均年龄32岁;71%已婚;91%白种人)和79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但是未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女性(平均年龄33岁;90%已婚;97%白种人)。我们获取了所有的医疗记录,包括产科,阵痛和分娩,以及儿科(从出生到6个月),并且由畸形学家审核畸形情况。在200胎活产胎儿的暴露组中,存在3胎重度畸形胎儿(1.5%,95%置信区间[CI], 0.31% - 4.30%)。在非暴露组,包含84胎活产胎儿,存在1胎重度畸形胎儿(1.2%,95%置信区间CI, 0.03% - 6.53%)。Cohen 指出,“置信区间的范围仍然相当大,所以我们要把范围缩小,这样我们才会对整个评估有信心。但是,就在美国临床病理学会会议之前,我们遇到了我们的科学咨询委员会,我们一致认为,由于病人对这些药物的生殖系统安全性所知甚少,所以即使有相对较少的重度畸形病例,我们也应该报告我们的发现。”Cohen博士强调,国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妊娠登记处有非常系统化的方法。他说“我们已经浏览了所有的医疗记录,并且由畸形学家确认了重度畸形结果,以保证确实是真的畸形。我认为,患者至少可以适度的对这些不是致畸剂的药物放松警惕,我们希望,我们将能够完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重度畸形的风险评估,而且可以更明确的告知孕产妇药物的致畸性,并且是单个分子的致畸性。”振奋人心的消息医景医疗新闻邀请了匹兹堡大学医学院教授,Holly A. Swartz博士评论国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妊娠登记处的结果。Swartz博士并未参与此次研究。国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妊娠登记处此注册机构始建于2008年,可用网是http://www.womensmentalhealth.org/pregnancyregistry,免费电话是1-866-961-2388。“多亏了Cohen博士和他的团队,我们才对妊娠期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致畸风险有了很好的评估。至少,当我们考虑重度畸形的风险时,致畸概率非常低” Swartz博士说。“尽管这只是实验的期中分析,随着研究人员在国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妊娠登记处继续登记孕产妇的信息,其他信息也将会出现,对于患者和研究人员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应用 《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明确写明抗精神药以单一用药为原则,如果以达到治疗剂量仍无效者,考虑换药仍以单一治疗为主,这也是多数专家的共识,在临床工作中应当遵循。但对符合难治性精神风裂症标准,单一治疗疗效一直不好,则可考虑联合用药。 如何做到安全有效联合用药?以下供参考:一般主张抵效价的药物与高效价的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应用,不主张低效价药物与低效价药物合用,也不赞成高效价药物与高效价药物联合应用。低效价药物指抗精神病治疗量大于等于每天100毫克,如氯丙嗪,氯氮平。高效价要物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量小于每天100毫克。如利培酮,阿立哌唑,奋乃静,氟哌啶醇,奥氮平等等,低效价的抗精神病药物与高效价的抗精神病药物联用疗效相加,不良反应分担,患者容易耐受。
孤僻、少语、不愿与人接触,甚至与父母也不能沟通 生活懒散、不知料理家务及个人卫生。 常常独自呆于一处,自言自语,无故发笑有时又哭泣,情感活动不协调。 多疑、怀疑家人或邻居或同志坏他对他不怀好意有被监视感。多表现紧张恐惧。 常说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话。 听见有声音与自己对话 对生活、学习的要求减退、兴趣减少,对家人的关心置之不理,对家人的感情也淡漠。感到自己心中没有秘密,都被别人知道了。 常常做一些幼稚、愚蠢、怪异的动作。活动减少、退缩、回避他人。
本人在临床咨询过程中看到许多来访者在家属、朋友等陪同下,或驱车或乘火车、长途汽车,一路辛苦只为与医生能面谈30分钟,企盼解决问题。事实并非那么简单,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是很耗时的一项工作。不可能一次解决来访者想要解决的问题。故希望外地的来访者以电话咨询方式咨询,如有必要来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或检查我再告知您。目前电话咨询很受来访者的欢迎,它经济、方便、更利于保护隐私,很适合我国目前国情。
一.抑郁症是脑的疾病,抗抑郁药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二.抗抑郁药不是镇静药,不是安眠药,不会成瘾。 三.新型抗抑郁药不良反应很少,多数不影响治疗,如有较重的或特殊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治疗医生。 四.抗抑郁药需要达到一定的治疗剂量,才能取得效果。请务必按医嘱按时按量服用。 五.抗抑郁药需要一定的疗程,才能发挥其治疗做用一般需要二周左右才显效。其最佳治疗作用至6~8周时方呈现。 六.要巩固疗效,预防复发,需服用更长时间。七.不要自行减药或停药,任何治疗方案的改变,都应和治疗医师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