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饮食怎么吃?1、得了糖尿病是不是不能吃甜食?答:蜂蜜、含糖饮料和糖果等尽量少食用,可以尝试代糖制剂,如木糖醇等。2、得了糖尿病能吃水果么?答:如果您的血糖水平很高(大于16.9mmol/L),请不要吃水果。如果控制达标情况下,可以在减少部分主食的前提下,每日分次(不要一次吃完)少量食用猕猴桃、柚子、石榴、西瓜、草莓、梨、苹果等水果,每天不超过200克。3、是不是不能吃细粮了?答;用粗粮代替精加工的主食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延缓血糖升高的幅度,但是不减少主食、或者大量食用粗粮、南瓜等也会升高血糖,因为它们同样含有淀粉。一方面可以粗细搭配,另一方面单纯吃细粮可以增加蔬菜摄入,延缓血糖上升的速度。4、烟酒嗜好怎么处理?答:吸烟会导致血管痉挛和呼吸道疾病高发,尽量戒烟。饮酒只保留礼节性剂量,每周白酒3钱、红酒1两,啤酒1杯。5、淀粉类食物还可以吃么?答:每天必须保证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摄人,因此每天主食总量应大约4两-6两。糖尿病患者使用生酮饮食方案,需要医生评价。6、稀饭可以喝么?答:不建议喝稀饭,稀饭加工过程中,淀粉结构被破坏,稀饭的升糖速度堪比糖水,极易导致餐后高血糖。7、肉可以吃么?答:荤菜要限量,尽量不吃肥肉,可适量食用瘦肉、鱼、虾等优质动物蛋白和豆浆、豆腐等植物蛋白,每天可以吃一个鸡蛋、喝1杯牛奶。8、蔬菜是不是要多吃?答:相比淀粉类食物,单位重量蔬菜热量低;每天蔬菜推荐量为500g。但蔬菜不是吃的越多越好,土豆、山芋、豆制品、南瓜、玉米、花菜等必须适量;青菜、菠菜、芹菜等绿叶蔬菜富含纤维素,可以适当多食用,黄瓜、西红柿等富含水分,也可以适当多吃。
原则:痛风急性发作期,推荐尽早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NSAID(足量、短疗程),对上述药物不耐受、疗效不佳或存在禁忌的患者,推荐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1、秋水仙碱:第一个用于痛风抗炎镇痛治疗的药物,目前仍是痛风急性发作的一线用药。急性痛风发作时,秋水仙碱首剂1mg,1h后追加0.5mg,12h后改为0.5mgqd或bid。2、NSAID:也是痛风急性期一线用药,建议早期足量服用,包括依托考昔、吲哚美辛和双氯芬酸等,痛风急性发作时,选择性COX-2抑制剂(依托考昔)治疗2~5d时疼痛缓解程度与非选择性NSAID(吲哚美辛和双氯芬酸)相当,但胃肠道不良反应和头晕的发生率明显减低。【注意】所有NSAID均可能导致肾脏缺血,诱发和加重急慢性肾功能不全。3、糖皮质激素:在痛风急性发作期镇痛效果与NSAID相似,但能更好地缓解关节活动痛。当痛风急性发作累及多关节、大关节或合并全身症状时,才推荐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建议口服强的松0.5mg/kg·d,3~5d停药。参考文献:《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
当两年多前新冠大流行开始时,国际上的数据就表明新冠病毒感染会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困难、并发症恶化,有案例证明新冠可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患者急性感染COVID-19更易发展为重症,死亡率更高,且糖尿病人群似乎更容易发生长COVID和再次感染。一、糖尿病和急性新冠病毒感染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高水平TNF-α,IL-6和IL-1β等细胞因子,导致胰岛素抵抗和慢性并发症。严重的COVID-19感染,会进一步放大这种炎症反应,一方面会促进胰岛素抵抗和内皮功能障碍,另一方面通过触发气道高反应性,增加呼吸衰竭和心功能衰竭的风险。二、糖尿病和长新冠综合征(COVID-19后综合征)10-40%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可能发生长新冠综合征。这些症状从新冠病毒感染的急性期开始,在康复后3至12个月出现,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功能障碍、健忘症、抑郁、疲劳和焦虑等,尤其是老龄、女性和严重感染等常见。这些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的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善,但神经系统症状似乎持续时间会更长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症状比非糖尿病患者更严重,且更容易罹患常长新冠综合征,目前报道的症状以咳嗽、气促、心悸、疲劳感和微血管并发症加重为主。长新冠综合征具体机制尚未完全确定。三、降糖药物对新冠病毒感染的影响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正在服用抗糖尿病药物,这些药物本身可能会影响SARS-CoV-2易感性和新冠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1、胰岛素增敏剂例:吡格列酮可以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并增加抗炎因子,减轻肺损伤和肺纤维化反应。2、二甲双胍:可逆转小鼠模型的肺纤维化,增加肺泡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降低呼吸机诱发的兔肺损伤。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对新冠病毒感染作用不确定,但可以降低新冠病毒感染后严重程度,降低疾病死亡率。3、二肽基酶抑制剂(格列汀类):具有抗炎作用,减少细胞因子过量产生,已被建议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4、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已被证明可降低糖尿病或非糖尿病合并的心力衰竭。最近的研究发现新型SGLT-2抑制剂的抗炎活性可能有助于降低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细胞因子产生过多和炎症反应。四、新冠病毒感染后,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在印度,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了真菌感染,特别是毛霉菌病感染,一种严重的潜在致命真菌感染。毛霉菌病感染,多发生在新冠病毒感染康复之后,平均时间间隔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15天左右,常见原因为吸入空气/灰尘中的孢子囊孢子感染了鼻咽部。其他原因包括受污染的食物,割伤/磨损皮肤、医疗器械和通气系统感染等。2020年12月中旬,在第一波新冠病毒感染中,印度各地共报告了44例毛霉菌感染病例和9例后续死亡。2021年4月至6月之间的第二波感染,印度共报告了45374例病例,死亡率大约50%,死因2/3与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因1/3与血糖控制不佳或者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印度是世界上糖尿病成人人数第二多的国家,大量的印度患者血糖监测不及时,因此血糖控制不佳很可能是毛霉菌病感染的原因之一。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血糖达到或者超过450–500毫克/分升,胰岛素缺乏导致脂肪代谢分解增强,易于导致DKA。高血糖和酸性内环境,削弱免疫细胞吞噬活性,进一步增加毛霉菌病感染概率。五、 再感染和疫苗突破性感染接种COVID-19疫苗是应对严重的COVID-19的有效措施。最近在苏格兰、以色列进行的观察发现,肥胖、高血压、高血糖等代谢异常患者,以及合并冠心病、慢性肾脏疾病等患者,易于发生疫苗突破性感染或者COVID-19再感染。比孟加拉国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再感染病例至少存在一个合并症,包括肥胖、糖尿病、哮喘、心脏病、肺病和高血压等。六、糖尿病患者应该做什么?已经有报道证实,新冠病毒可以直接损伤胰腺β细胞,诱导糖尿病发生或者糖尿病恶化。新冠病毒感染过程中,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导致糖尿病前期恶化或者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进一步升高;在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感染COVID-19后2个月仍可观察到血糖异常情况。在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期,建议糖尿病患者1、坚持定期监测血糖,确保血糖在合理范围内。2、每季度医院复诊,评价一段时间血糖控制情况;评价血压、血脂和并发症情况,确保代谢指标达标和并发症的稳定或者趋于良好的状态。3、血糖控制欠佳,请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4、新冠感染后,存在不适及时就诊,评价血糖情况、短期调整控糖方案给与对症治疗。5、食欲不佳的老年人,及时调整膳食方案,必要是增加医用膳食制剂。6、感染新冠后,不要急于恢复日常运动强度,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Covid-19已经感染了全球数百万人,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感染Covid19并导致更糟糕的结果。二甲双胍是全球糖尿病治疗的一线用药。在全球新冠大流行的今天,二甲双胍是否仍然可以信赖?感染新冠后,是否还可以继续使用?基于这个想法,找到了一篇2022年3月发表于《药理学前言进展》的一篇综述题目为《糖尿病二甲双胍和新冠:二甲双胍治疗结局、机制和临床使用建议》,分享给大家。Diabetes,MetforminandtheClinicalCourseof Covid-19:Outcomes,MechanismsandSuggestionsontheTherapeuticUseofMetformin.BaileyCJ,GwiltM.FrontPharmacol.2022Mar9;13:784459问题1:当糖尿病患者遭遇新冠感染的后果?答: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较,糖尿病患者感染Covid-19时,死亡风险至少增加一倍;发生Covid-19严重不良结果的风险也显著增加,不良后果包括发生严重的呼吸窘迫、肺炎、接受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接受辅助通气治疗等。问答:两者相互加重。包括下列3个方面1、炎症:肥胖和糖尿病是一种持续放大的慢性炎症反应状态,而新冠感染同样导致人体急性炎症反应;糖尿病合并Covid-19感染的患者的炎症因子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γ等浓度均显著增高。严重的Covid-19感染容易导致炎症和纤维化病变,尤其是在肺、心脏、骨骼肌和肾脏中,会带来持久的不良反应(长新冠)。2、高凝状态:糖尿病和COVID-19均可导致高凝状态,糖尿病患者合并严重COVID-19感染易发血栓性并发症。3、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以合并或者并发冠心病,心力衰竭、中风;可以增加慢性肾脏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严重Covid-19感染可以进一步加重这些问题。问答:血糖控制对Covid-19感染的预后很重要。一项研究将合并心脏代谢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和糖尿病持续时间)的糖尿病患者,采用倾向性评分办法,将血糖控制良好的250名糖尿病患者与血糖控制不佳的250名糖尿病患者密切匹配,表明良好的血糖控制(3.9-10.0mmol/L)与次优血糖控制相比,(1)将Covid-19死亡风险降低约7倍。(2)血糖控制良好的组,需要较少治疗措施包括抗真菌药物、抗生素、免疫球蛋白、类固醇、氧气和辅助通气治疗。 答:1、 促进胰岛素抵抗:炎性细胞因子促进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2、 损伤B细胞:胰腺β细胞表达ACE2受体,因此β细胞容易受到Covid-19攻击,减少胰岛素分泌并加剧高血糖状态。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所示,其中Covid-19使血糖平均增加了2.2mmol/L(ChenJ.等人,2020 年)。在部分病例,对血糖的影响可能更大,一名患有控制良好的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HbA1c6.1%)的男性,他患上了严重的Covid-19,需要ICU入院和辅助通气(Jornayvaz等人,2020 年)。在入住ICU后的几天内,他的血糖上升到15mmol/L,尽管接受了50U/小时的速效胰岛素。胰岛素抵抗的这种极端表现无法解释,但可能与细胞因子风暴期间的严重全身炎症有关,这越来越被认为是Covid-19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发病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Chen和Quach,2021 年)。来自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N=10183)中,一项针对接受二甲双胍或未接受二甲双胍的T2D患者的倾向评分匹配队列的研究报告称,在发生疑似/确诊Covid-19[0.85(0.67,1.08)]或确诊Covid-19[0.80(0.49,1.30)]的组间风险比相似[HR(95%CI)](WangJ.等人,2021).来自韩国的一项研究(N=11,892名使用倾向评分与使用或不使用二甲双胍匹配的T2D患者)发现,二甲双胍组感染Covid-19的风险略有但显着降低[OR0.88(0.78,0.99),p=0.039](OhandSong,2021 年)。总体而言,目前研究并未表明二甲双胍对感染Covid-19的风险有重大影响。几项针对门诊人群的回顾性研究表明,与未接受二甲双胍治疗患者相比,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队列中,感染Covid-19患者发生住院或死亡等严重不良后果的风险降低。针对住院患者的研究提示,接受二甲双胍的患者队列的临床结果有所改善,包括死亡率降低、对高强度治疗的需求减少[例如,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或辅助通气],或减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作。二甲双胍存在乳酸酸中毒风险,日常这种风险很低。但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感染COVID-19后,发生酸中毒(包括乳酸酸中毒)的比例高于未使用二甲双胍者。酸中毒风险增加的可能原因是,超过20%的严重Covid-19感染患者肾功能迅速恶化(急性肾功能衰竭),导致血浆二甲双胍的过量累积,但死亡率未受影响(Nadim等人,2020 年)。1、 拮抗高血糖作用2、 拮抗血栓形成:通过减少血小板聚集、减少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的产生和改变纤维蛋白结构来发挥溶栓作用,拮抗 Covid-19感染后促血栓形成作用。3、抗炎:与未接受二甲双胍对照组相比,在二甲双胍治疗的Covid-19患者中炎症标志物的循环水平较低。二甲双胍降低全身炎症标志物水平升高等,从而阻止COVID-19进展为重度糖尿病患者发生与Covid-19感染相关的不良后果的风险显着增加。回顾性数据表明,与未入院时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相比,在因Covid-19感染住院时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减少重症监护需求和降低死亡率方面似乎有更好的结局。因此建议在Covid-19感染不严重时使用二甲双胍。假设患者Covid-19变得更加严重时,如存在低氧血症、急性肾脏疾病、心血管并发症和酸中毒的风险,应该考虑停用二甲双胍。
---摘自《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超重和肥胖是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进一步增加T2DM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体重管理不仅是T2DM治疗的重要环节,还有助于延缓糖尿病前期向T2DM的进展。超重和肥胖的T2DM患者通过合理的体重管理,不仅可以改善血糖控制、减少降糖药物的使用,其中有部分糖尿病患者还可以停用降糖药物,达到糖尿病“缓解”的状态。体重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相关指标,如血压、血脂等,同样具有改善作用。临床证据显示,体重管理可以明显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超重和肥胖糖尿病患者的短期减重目标为3~6个月减轻体重的5%~10%,对于已经实现短期目标的患者,应进一步制定长期(例如1年)综合减重计划。超重和肥胖成人T2DM患者的体重管理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使用具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或减肥药、代谢手术等综合手段。(一)生活方式干预针对超重和肥胖的T2DM患者,体重减轻3%~5%是体重管理的基本要求,亦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更严格的减重目标(例如减去基础体重的5%、7%、15%等)。可先制定半年体重管理计划,通过个人或小组形式予以干预方案,关注饮食、体育锻炼和行为等方面。通过低热量饮食,保持每周200~300min中、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以达到每天减少500~750kcal总能量的目标。通过6个月的强化行为生活方式干预达到体重减轻目标的患者,应进一步制定长期(至少1年)的综合减重维持计划,至少每个月由医师或营养师随访1次,持续监测体重,跟踪饮食及运动情况。(二)药物治疗超重和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选择降糖药物时应当综合考虑药物对体重的影响,并尽量减少增加体重的降糖药物,部分患者可考虑应用减重药物。1.具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具有不同程度减重效果的降糖药物包括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对体重指数(BMI)≥27kg/m2的T2DM患者,可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使用GLP‐1RA等药物。2.减重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在饮食、运动、行为疗法基础上辅助体重管理的药物。这类药物也可能对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改善作用,并能延迟糖尿病高危人群发展为T2DM。FDA批准的减重药包括芬特明、奥利司他(脂肪酶抑制剂)、氯卡色林(2C型血清素受体激动剂)、芬特明/托吡酯复方片剂、纳曲酮/安非他酮复方制剂、利拉鲁肽3.0mg(GLP‐1RA),适用于BMI≥27kg/m2且患有一种或多种肥胖相关合并症(如T2DM、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者,其中国内仅批准奥利司他用于肥胖的治疗。药物治疗的前3个月,至少每个月应评估1次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如果前3个月患者体重减轻<5%,或在任何时候存在安全性或耐受性问题,都应考虑停药,选择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参见T2DM患者的代谢手术章节。二、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手术肥胖的成人T2DM患者尽量采取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血糖仍然控制不佳者可考虑代谢手术治疗。代谢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肥胖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其中部分患者的糖尿病可达到“缓解”状态。来自国内的研究结果显示,手术1年后糖尿病缓解率可达73.5%。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和降糖药物治疗相比,代谢手术能更有效地减轻体重和降低血糖,同时改善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降低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降低肥胖相关肿瘤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一)代谢手术的多学科协作建议代谢手术在由内分泌科、普外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共同组成的多学科协作团队中进行。为了获得更好的手术获益,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加强围手术期及远期并发症的预防,预防术后宏量及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或不均衡。代谢手术的综合管理应由内分泌科和外科医师共同完成。T2DM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及围手术期处理可能涉及多个不同的临床学科,所以建议手术应在二级医院及以上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开展。术者应为有执业资质、经验丰富的胃肠外科医师,并接受过系统培训,掌握各种术式的治疗原理和操作准则。(二)代谢手术的适应证年龄在18~60岁,一般状况较好,手术风险较低,经生活方式干预和各种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T2DM[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或伴发疾病,并符合以下条件,可考虑代谢手术治疗。1.可选适应证:BMI≥32.5kg/m2,有或无合并症的T2DM,可行代谢手术。2.慎选适应证:27.5kg/m2≤BMI<32.5kg/m2且有T2DM,尤其存在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时,可慎重选择代谢手术。3.暂不推荐:BMI≤27.5kg/m2,暂不推荐手术治疗。25.0kg/m2≤BMI<27.5kg/m2的T2DM患者,合并有中心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且至少有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中的2项代谢综合征组分,手术可在患者知情同意下,严格按研究方案进行。这些手术的性质应被视为临床研究,事先应有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由于目前临床获益证据不足,暂不推荐作为临床常规治疗方法。
一、磺脲类药物 1.作用机制:磺脲类药物属于胰岛素促泌剂,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磺脲类药物可使HbA1c 降低1.0%~1.5%。此类药物需在餐前服用 2.常用药物:主要为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 3.不良反应:可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磺脲类药物还可导致体重增加。 二、格列奈类药物 1.作用机制:为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此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时相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也有一定的降空腹血糖作用,可使HbA1c 降低0.5%~1.5% 。此类药物需在餐前即刻服用, 2.常用药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 3.不良反应:低血糖和体重增加,但低血糖的风险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
度拉糖肽是新型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每周一次注射。 一、作用机制 1.强大的降糖作用:作用于GLP-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能够延缓胃排空,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减少进食量。具有降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药理作用。 2.肾脏保护作用:能使复合肾脏终点风险降低约15%,显著降低新发大量蛋白尿及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 3.心脑血管保护作用:显著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12%,其中非致死性卒中风险显著降低24%。 4.减重作用:平均体重减轻2-3Kg. 二、适应症 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可与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 三、使用注意事项 1、本品的推荐起始剂量为0.75mg每周一次,剂量可增加至1.5mg每周一次。最大推荐剂量为1.5mg每周一次。 2、单独使用度拉糖肽时,不需要进行血糖自我监测。 3、皮下注射给药,部位可选择腹部、大腿或上臂。不能静脉或肌肉注射。 4、可在一天中任意时间注射,和进餐与否无关。 5、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恶心(12.9%和21.2%)、腹泻(10.7%和13.7%)和呕吐(6.9%和11.5%)。这些事件一般为轻度或中度,多数胃肠道不良事件报告于首次给药后的第2-3天,且在随后的给药中下降,发生率在治疗的前2周达到峰值,在接下来的4周内迅速下降,之后维持相对稳定。
1. 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是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糖(指尖血糖)。2. 诊断标准如下:(1)有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体重减轻),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 2 小时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2)没有糖尿病症状,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应择期再重复检测一次,仍达到以上标准,可诊断为糖尿病。(3)没有糖尿病症状,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行75g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可诊断为糖尿病。(4)糖化血红蛋白≥6.5%,可诊断为糖尿病。
1.产后血糖评价推荐所有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后 6 ~ 12 周进行产后筛查,以识别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受损 ;对于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者应进行治疗,前两者可以调整生活方式与药物干预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妊娠糖尿病而产后筛查结果正常的妇女,推荐产后至少每3年评估1次血糖状态,需要时减重并运动 。2.新生儿处理:(1)新生儿出生后易发生低血糖,严密监测其血糖变化可及时发现低血糖。建议新生儿出生后30分钟内行末梢血糖检测。(2)新生儿均按高危儿处理,注意保暖和吸氧等。(3)提早喂糖水、开奶,必要时以10%葡萄糖液缓慢静脉滴 注。(4)常规检查血红蛋白、血钾、血钙及镁、胆红 素。(5)密切注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
痛风的治疗急性期治疗:以止痛为目的给予秋水仙碱、非甾体消炎药(扶他林、西乐葆等)和糖皮质激素等止痛药物,早期、足量使用,见效后逐渐减量。急性期不用降尿酸药物,防止体内尿酸水平波动,延长发作时间和转移性发作;如果患者既往使用降尿酸药物,不建议停用。慢性期治疗:以降尿酸为目的1.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别嘌呤醇,小剂量开始,注意过敏反应!2.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注意肝功能3.碱化尿液:碳酸氢钠,维持尿液PH 6.2-6.9注意事项:痛风应该长期坚持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