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怀疑或已知患有骨骼疾病,例如肿瘤、风湿性疾病、感染、外伤、代谢性骨病等,可能需要进行骨显像(也叫做骨扫描)。检查简介:骨显像,顾名思义,是使骨骼显影的一种检查,可以显示全身或局部,可以进行平面或者断层显像。检查科室:核医学科。检查流程:检查前:挂号(核医学科或其他首诊科室)→开具骨显像申请单→预约(门诊楼地下二层核医学科)检查当日:分诊→注射99mTc-MDP→等候3小时以上→排尿→进行扫描→离开取结果:下一个工作日注意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女性进行骨显像需慎重。哺乳期女性如果进行骨显像,需要停止哺乳4小时以上。骨扫描无需空腹,正常饮食即可。骨扫描均需要静脉注射显像剂,充分按压,避免渗血。注射显像剂后,根据自身情况尽量多饮水。注射显像剂后,排尿需擦拭干净尿道口,避免尿液沾污衣裤,如果不慎沾污衣裤,请及时更换,或告知我科室技术人员。注射显像剂后,需要等待3小时以上进行扫描。一般来说全身平面扫描时间约为15分钟左右,如果加做局部或者断层显像,另外需要5-15分钟左右,请合理安排时间,耐心等待。扫描之前,需要去除金属物品(项链、手镯、钥匙、手机、皮带扣等)。扫描过程中,保持固定姿势,不要移动身体。检查当日请携带外院检查、化验、病历等资料,备用。
PET/CT检查流程检查前:挂号→开具申请单→预约检查当日:分诊→测血糖→注射18F-FDG→等候60分钟→排尿、饮水→ PET/CT扫描→图像合格可以离开检查后:2个工作日后取结果PET/CT检查注意事项检查前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注射18F-FDG前后避免说话、咀嚼、吸烟等,减少肌肉生理性摄取18F-FDG。检查当日禁食、禁饮含糖饮料4小时以上。避免4小时内输注肠外营养、含糖液体。如果空腹血糖太高(>11mmol/L),建议改日检查。检查当日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引起棕色脂肪摄取18F-FDG。检查当日请携带外院病历资料(CT、MRI、病理结果等)。PET/CT扫描要求能够配合仰卧制动,并保持平稳呼吸。疼痛不能耐受者,应给予镇痛剂。幽闭恐惧症者可能无法耐受PET/CT检查,应该量力而行。具有帕金森病、躁狂症等神经精神疾病患者,需要通过药物控制。危重患者需要临床大夫谨慎评估、必要时在严格监护下进行检查。注射18F-FDG后,适量饮水;无需憋尿,每次排尿后务必擦拭干净尿道口(特别是男性),避免尿液沾污衣裤。如果不慎沾污衣裤,请如实告知。尿失禁者请提前穿好纸尿裤。进入检查室后,取出身上的首饰、皮带、手机、钥匙、硬币、等物品。如需评估心脏或其邻近病变,需在PET/CT检查前24小时内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以减少心肌生理性摄取18F-FDG。关于孕妇、哺乳期女性:对于已经或可能怀孕的女性,需要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进行PET/CT检查。在注射18F-FDG后12小时内,母亲避免直接哺乳婴儿,减少婴儿辐射。由于放射性药物衰变迅速,请按时前来检查。如需取消检查,务必在前一日告知我们,否则药费损失由受检者承担。如出现PET/CT机器故障或放射性药物供应延迟,我们将及时电话通知您,请务必保持电话畅通,希望患者及家属能够谅解。
18F-FDGPET/CT能够用于大部分淋巴瘤的诊断、初始分期;疗效评估,包括中期及治疗后评估;指导放疗、移植前评估,复发、侵袭性转化监测,预后评价等等。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不同类型淋巴瘤FDG代谢程度不同,PET/CT主要用于高代谢淋巴瘤的评估。霍奇金淋巴瘤(H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外周T细胞淋巴瘤、高级别滤泡性淋巴瘤(FL)、伯基特淋巴瘤(BL)、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艾滋病相关的B细胞淋巴瘤等I类推荐。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套细胞淋巴瘤(MCL)、低级别FL、非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结内边缘区淋巴瘤IIa类推荐。胃MALT淋巴瘤、脾边缘区淋巴瘤代谢相对较低,选做PET/CT。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FDG代谢不高,不建议PET/CT。
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骨肿瘤,源自胚胎时期残留脊索组织,好发于中轴骨两端(骶骨、颅底)。颈椎脊索瘤少见,难以与转移瘤及其他原发性骨病变相鉴别。关于颈椎脊索瘤的FDGPET/CT表现既往鲜有报道。通过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1例行18F-FDGPET/CT检查的脊索瘤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我们发现颈椎脊索瘤多位于C2椎体,并易累及邻近脊椎或颅底骨质,FDG代谢高于邻近脊椎及肌肉,平均SUVmax5.16,且多数代谢不均匀,CT呈溶骨性破坏。参考文献:宋乐,陈志波,张卫方.颈椎原发性脊索瘤的PET/CT征象.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21,29(5):479-483.欢迎讨论交流
全身骨显像是大部分骨转移瘤诊断的首选检查。典型骨转移瘤骨显像表现为中轴骨多发无规律分布的放射性浓聚灶。全身骨显像所见多发放射性浓聚灶并非全部都是转移瘤。本病例为骨髓瘤,全身骨显像亦呈多发放射性浓聚灶,与转移瘤鉴别困难。欢迎讨论交流
活检病理报告结果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良性:约占活检结果70%,其中恶性病变概率不到3%,建议活检后18个月内复查超声。2.恶性:约占3-7%,准确率高达97-99%。最常见的是乳头状癌。大部分需要手术切除。3.可疑恶性:恶性概率为60-75%。存在不良征象,但是不足以诊断恶性,一般需要手术。4.意义不明的非典型或滤泡性病变:恶性概率5-15%,可以再次活检或者做基因检测。5.滤泡性肿瘤或可疑滤泡性肿瘤:恶性概率15-30%,通常需要手术切除至少结节侧甲状腺。6.无法诊断:活检细胞太少,无法诊断。建议再次活检,如果仍然无法诊断,可以再次活检、随访观察或手术切除。总之,对于恶性或者可疑恶性结节建议手术切除,对于良性或者无法诊断者需要6-12个月复查。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黑便、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压积降低,血尿素氮增加)不特异、有滞后。消化道出血显像可以判断有无活动性出血,确定出血部位,估计出血量。有助于消化道出血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欢迎讨论交流
低碘饮食(每天摄入小于50微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不吃碘盐、海产品、豆制品等食物不用含碘药物或维生素不做增强CT检查含碘较高的食物:碘盐海产品(海鱼、寿司、贝类、海带或海藻)含有以下成分的食物:卡拉胶、琼脂,海藻酸钠,海苔,食用色素的红色染料蛋黄、全鸡蛋和含有鸡蛋的食物黑糖酱油、豆浆、豆腐等豆制品(虽然不含碘,但是食入过多会影响甲状腺吸收碘)含碘较高的药物:含碘维生素,胺碘酮,祛痰药,外用消毒剂,CT对比剂低碘饮食期间避免食用、适量食用和放心食用的食物:参考资料来源:美国甲状腺协会https://www.thyroid.org,北京核医学分会治疗学组(作者:刘延晴)
通过分析7例骨样骨瘤及成骨细胞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之后的影像学资料,发现骨显像能够判断射频消融治疗后病变骨代谢的活性,有助于临床决策。射频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不代表病变已经消失,即临床治愈不等于影像学治愈。骨显像轻度浓聚提示病变影像学治愈,而显著浓聚提示病变尚存活性,有进展的可能,尤其是成骨细胞瘤患者,需要长期随访,若增大,及时予以治疗。骨样骨瘤和成骨细胞瘤病理学表现类似,往往通过大小鉴别二者,通常认为1.5cm以上者是成骨细胞瘤。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大小未必是鉴别二者的最佳指标,随访逐渐增大者更倾向于成骨细胞瘤。图1骨样骨瘤射频消融治疗后3个月骨显像轻度放射性浓聚,尽管CT仍见病灶残留,但12个月后消失,提示骨显像能够早期预示影像学治愈。图2成骨细胞瘤射频消融治疗9个月后骨显像仍见放射性浓聚,预示病变残留,经CT随访病灶增大证实。参考文献:宋乐,姜亮,韩嵩博,等.99Tcm-MDP骨显像评估脊柱骨样骨瘤及成骨细胞瘤射频消融效果.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20,28(4):281-284,289.
1、清晨服用,早餐前60分钟最佳2、清晨服用,早餐前30分钟,但早餐尽量避免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豆制品和浓咖啡3、睡前服用(晚饭3小时后)以上服用时间均可尽可能避免与以下药物同时服用:降脂药物:消胆胺贫血用药:硫酸亚铁溃疡用药:硫糖铝和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骨质疏松用药:碳酸钙、雷诺昔芬肥胖用药:奥利司他本文系宋乐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