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医养生调护糖尿病时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的作用不足(把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代谢紊乱性疾病。临床上分为4型,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5%以上,是慢性病预防与健康管理的重点。中医治疗调护糖尿病已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近30年来,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了不可替代的优势。中医药对糖尿病的治疗调护作用缓慢,但属治本范畴,在血糖下降的同时使体质同步增强,对慢性并发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一.中药方剂治疗:目前经研究确认的具有降血糖的中药包括:人参、黄芪、生地、熟地、枸杞、地骨皮、葛根、黄连、桑白皮、桑葚、天花粉、五倍子、知母、苦瓜、番石榴、苍耳子提取物、长春花生物碱、零陵香、仙人掌、虎杖、玉竹、苍术等。而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除现已广泛使用的六味地黄丸外,八味地黄丸、白虎加人参汤、玉泉丸、玉液汤、桑枝颗粒、消渴丸等降血糖都颇有成效。而糖尿病的中药汤剂治疗,一般分为阴虚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1)阴虚燥热(见于糖尿病的早期):表现为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采用养阴清热治疗。选用一贯煎加味:生地30g、沙参10g、枸杞子10g、麦冬10g、当归10g、川楝子10g、黄连10g、丹参30g、葛根30g。(2)气阴两虚(见于糖尿病的中期):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采用益气养阴治疗。选用生脉散加味:太子参30g、麦冬15g、五味子10g、生地30g、生黄芪30g、苍术10g、玄参15g、丹参30g、葛根30g。(3)阴阳两虚(见于糖尿病病程较长者)表现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采用温阳育阴治疗。选用金匮肾气丸:肉桂10g、附子10g、生地10g、茯苓15g、山萸肉10g、山药10g、丹皮10g、泽泄10g、丹参30g、葛根30g。治疗2月左右,血糖控制满意者则继续用中药,不满意者就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用口服降糖药。二.饮食调护: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孙思邈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饮食治疗的先驱,他曾提出糖尿病患者“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唐·王焘还提出了限制米食、肉食及水果等。他们均强调,不节饮食“纵有金丹亦不可救!” 科学控制饮食是糖尿病饮食疗法成功的关键。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患者要懂得食品营养学,要学会给自己设计食谱和配餐,取百家之长,不断实践与完善,才能真正驾驭糖尿病。1.以清淡素食、粗粮杂面为佳,饮食保持七分饱。适当增吃食物纤维:糖尿病人适当地增加食物纤维的进量,可以降低餐后血糖,改善葡萄糖耐量,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以及降低血脂的作用;同时能减缓糖尿病人的饥饿感;并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及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的发生。下列食物中含纤维量较多,可做为糖尿病人经常选吃的食品,如:绿豆、海带、荞麦面、玉米面、燕麦面、高梁米、菠菜、芹菜、韭菜、豆芽等。2.少吃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如白薯、土豆、藕、胡萝卜、豌豆等;容易使血糖升高的食品有:白糖、冰糖、红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蜜饯、奶糖、巧克力、水果糖、水果罐头、汽水、果酱、冰淇淋、甜糕点、蛋糕以及各种甜饮料、口服液、果汁等,应尽量避免。低糖食物有韭菜、西葫芦、冬瓜、南瓜、青菜、青椒、苦瓜、洋葱,茄子,西红柿等.可适宜多吃。3.坚持低脂饮食,烹调尽量用素油,少吃煎炸食品和甘肥咸食。血脂升高,是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把摄取脂肪提供的热量从40%减少到10%,糖尿病则会得到较好的控制。使血脂升高的食物,常见的有猪油、牛油、羊油、黄油、奶油、肥肉以及胆固醇含量丰富的食物.。4.尽量不饮酒。糖尿病人的肝脏解毒能力较差,饮酒势必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而引起损伤。过量饮酒还容易发生高脂血症和代谢紊乱。此外,饮酒会使胰腺受到刺激而影响其分泌液的成分。同时,酒本是高热量食物,糖尿病人稍失控制,便可引起病情恶化。5.缺钙能促使糖尿病人的病情加重.故应多吃含钙的食物。如海带、排骨、虾皮、芝麻酱、黄豆、牛奶等。6.硒有与胰岛素相同的调节糖代谢的生理活性。含硒食品如鱼、香菇、芝麻、大蒜、芥菜等能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7.补足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鱼、奶、白菜、豆类以及青菜、芥菜、甘蓝、青椒、鲜枣等,有利于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程,对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的病变、肾病有利。8.西瓜、苹果、猕猴桃含糖量比较低,此类水果可以减轻患者的胰腺负担,帮助其吸收到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果胶,平衡饮食。食疗药膳:地骨皮粥(《食医心镜》):【原料】地骨皮30g、 桑白皮15g、 麦冬15g、 面粉100g。【制作】先煎3味药,去渣,取汁,与面粉共煮为稀粥。【用法】渴即食之,不拘时【功效】清肺,生津,止渴。适用于消渴(糖尿病)、多饮、身体消瘦。 笋米粥(民间方)【原料】鲜竹笋1个,大米100g。【制作】将鲜竹笋脱皮切片,与大米同煮成粥。【用法】每日服2次。【功效】可清热,宣肺,利湿。枸杞子粥(《本草纲目》)【原料】枸杞子15~20g, 粳米50g,白糖适量。【制作】将上3味放入砂锅内,加水500g,用文火烧至沸腾,待米开花,汤稠时,停火焖5分钟即成。【用法】每日早晚温服,可长期服用。【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适用于糖尿病以及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等。三.针灸疗法:主穴:关元、气海、胰俞(即胃管下俞)、三焦俞、阳池、足三里、三阴交。配穴:多饮者可加肺俞;多食消瘦者可加中脘、胃俞;多尿者可加俞门、肾俞、中极。方法:①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1~2次,10次为一个疗程。 ②隔姜灸:艾炷如枣核大,每穴灸10壮左右,每日1~2次,10次为1个疗程。四.推拿疗法:①按压天柱、肺俞、厥阴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膀胱俞各30~50次,力度以胀痛为宜。②捏按足部的阴陵泉、三阴交、阳陵泉、足三里和手部的手三里、曲池各50~100次,力度稍重。③掐按手掌心的劳宫穴100次,力度稍重,以胀痛为宜。五.运动疗法:适当的、规律的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可采取多种活动方式,如散步、做健美操、打太极拳、跳老年迪斯科、打乒乓球、游泳、跑步等。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或爱好选择活动方式。要持之以恒。应从进餐后1~1.5小时开始活动,这时是降血糖的最佳时间。老年肥胖病人早晨起床后可轻度活动。调查发现,运动30分钟可使过高的血糖下降12%~16%,多饮、多尿等症状也有所改善。注射胰岛素的老年人,应避免胰岛素作用的高峰时间进行活动,以免发生低血糖。运动时,带点面包或水果糖,以防发生低血糖。夜间也易发生低血糖,因此,也应准备面包和水果糖等。六.心理疗法:糖尿病人除了控制饮食和使用药物外,还必须调整心理平衡,改善病人情绪状态,克服消极情绪,帮助病人合理安排生活。根据对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遗传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表明,糖尿病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且与心理因素有关。据临床与实验的观察结果可以肯定心理社会因素和情绪反应对糖尿病有重要影响。所以,糖尿病人除了控制饮食和使用药物外,还必须调整心理平衡,改善病人情绪状态,克服消极情绪,帮助病人合理安排生活。常用的糖尿病心理治疗方法有3种:(1)支持心理治疗:通过解释,说理、疏导、安慰等,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以帮助病人消除各种消极情绪反应。(2)认知疗法:帮助病人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了解,消除不适当的预测、误解和错误信念。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3)行为疗法:某些行为疗法技术可帮助病人遵从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计划,包括血糖自我监测,行为强化,行为塑造疗法等。七.音乐疗法:音乐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密切关系,音乐对身心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音乐通过调节人的情绪,稳定人的心境帮助患者形成一个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心境。这种健康的心境可以对人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产生良好的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音乐疗法对治疗糖尿病起着特殊作用。因为听音乐养心气,唱歌能正肺气,演奏音乐能调整心气。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快速的生活节奏使现代人都患上了各种各样的心身疾病。音乐疗法这种特殊的精神疗法,能让患者专心致志地投入放松紧张情绪、预防疾病、促进智力和强身健体的目的。适合糖尿病人听的音乐有:中国古典名曲:《渔舟唱晚》,广州民乐:《平湖秋月》以及《银河会》、《牧歌》、《南泥湾》、《茉莉花》、《情深宜长》、《春之歌》、《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广东音乐:《小桃红》、《喜洋洋》、《小夜曲》、《梦幻曲》、《春风得意》等。
脾: 与胃相表里,主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全身,维持生命,脾胃为营血生化之源,故称为“后天之本”,脾又主运化水湿,对体内水分的输布有重在的影响,脾虚则便溏或水肿,统血,统摄血液于脉管内而不外溢;主肌肉,故有“脾生肉之说”,脾开窍与口,其华在唇,为营养物质的供应站. 1、中医说的脾胃就是脾脏和胃吗? 中医学中所叙述的"脾"与西医学所指的脾虽然名称相同,但在解剖、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等诸方面均不相同,切不可等同视之。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即指脾具有消化吸收饮食中的水谷精微(营养物质)并将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布散至全身的功能,也就是说脾负责对食物中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吸收和运送到全身的各脏腑器官组织,发挥其营养作用。 (2)运化水液,指脾具有对水液吸收、传输和布散的功能,也就是说脾还负责对水分的吸收、运化转输和运送到全身各脏腑器官组织,发挥其濡养、滋润作用。中医所讲述脾胃的功能主要包括西医学的消化系统的全部功能和循环系统的部分功能,所以,脾胃疾病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的功能障碍。 中医脾胃指的是整个消化系统。 2、养脾胃主要养什么? 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保证水谷精微(营养物质)对机体的营养和濡润。 脾胃的主要功能是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保证水谷精微(营养物质)对机体的营养和濡润。所以,日常生活中的脾胃养生保健方法最重要的是注意饮食的调养(参考饮食调养部分)。 3、为什么南方人比北方人容易出现脾胃问题? “脾与长夏相应”,长夏时要特别注意预防湿邪侵害人体。 脾胃在五行学说中均属土,而在阴阳学说中脾为阴土,故脾的阳气易衰,阴气易盛,特性为喜燥而恶湿;胃为阳土,多气多血,特性为喜润而恶燥。湿邪侵犯人体时,最易伤害脾阳,造成脾的运化功能失常。中医认为"脾与长夏相应",长夏为农历六月,因下雨较多以湿气为主。所以,长夏时要特别注意预防湿邪侵害人体。 4、如何运动养脾胃? (1)运动锻炼:体育运动对脾胃的养生保健可包括各种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登山、游泳等等。中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运动方式,坚持锻炼、持之以恒,对脾胃的养生保健很有益处。 (2)保养脾胃的保健操: ①揉隐白穴:盘腿端坐,赤足,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隐白穴(足大趾甲根部内侧),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足隐白穴,手法同前。 ②揉公孙穴: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公孙穴(足内侧,第一跖骨下缘),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足公孙穴,手法同前。 ③揉三阴交穴: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手法同前。 ④揉阴陵泉穴:端坐位,双手扶于双膝,用拇指按压阴陵泉穴(胫骨内髁下缘)旋转按压30次。 ⑤按揉三脘穴:平卧位,将左手掌心放于中脘穴(腹部中线,剑突与脐中间,中脘穴上1寸为上脘穴,下1寸为下脘穴),覆盖上中下三脘穴,右手压于左手背。向左旋转按揉20次,向右旋转按揉20次。 ⑥按揉天枢穴:平卧位,两手放于腹部两侧,中指按压天枢穴(脐旁开2寸处),上下按揉30次。 ⑦推腹:平卧位,将左手掌心按于剑突下,右手压于左手背。自上向下推压至小腹耻骨联合处,推50次。 ⑧揉足三里穴:端坐位,两手拇指按压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旋转按压30次。 ⑨推胃经:两手拇指按于足三里穴处,沿胫骨外侧自上向下推至踝关节处,推30次。 ⑩全身运动:做完以上保健操后,可做下蹲运动10次和扩胸运动10次,以促进全身气血的流通,更有助于脾胃保健操的效果。本保健操有促进脾胃运化,增加食欲和增强体质的作用。 5、养脾胃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 一忌饮食不节,二忌饮食偏嗜,三忌饮食不洁。 饮食调养对脾胃的养生保健最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饮食营养成分的均衡,食物品种的丰富多样,进餐的定时定量有利于脾胃的保养。饮食失宜是造成脾胃损伤的主要原因,中医称为"饮食所伤"。饮食所伤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饮食不节,包括饥饱失常和饮食规律失常;二是饮食偏嗜,包括饮食有偏、寒热失宜、过食肥甘厚味、饮食五味偏嗜及嗜酒无度等;三是饮食不洁。所以,要防止暴饮暴食、过饥过饱、进餐不定时,偏食偏嗜、吸烟酗酒、饮食不讲卫生等不良习惯。 脾胃食疗: (1)山药薏苡仁粥:山药50克,薏苡仁20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有益气健脾,涩肠止泻的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 (2)莲子芡实粥:莲子10克,芡实10克,补骨脂5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有健脾益气,补肾固精的作用,适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形寒肢冷,腰膝酸软,五更泄泻等。 (3)参枣粥:党参10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有健脾益气的作用,适用于体虚气弱,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 (4)茯苓糕:茯苓10克,面粉100克,将茯苓洗净粉碎成细粉,与面粉混合,加入白糖适量,发酵后蒸糕食用。有健脾燥湿、利水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脾虚有湿所致的脘腹满闷、食少纳呆、失眠多梦等。 (5)莲子猪肚汤:莲子20克,猪肚1个,胡椒少许,同煮成汤,去胡椒后食用。有温胃健脾,益气补虚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饮食偏冷即胃痛者。 (6)山楂麦芽粥:山楂10克,麦芽5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有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的作用,适用于肉食或米面食积不化所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7)薏米小豆粥:薏苡仁20克,赤小豆20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有渗湿利水,健脾益气的作用,适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食少纳差,脘腹胀闷,尿少浮肿者。 (8)八宝粥:莲子、芡实、薏米、山药、桂圆、红枣、白扁豆各5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有益气养血,健脾强身的作用,适用于体虚乏力,食少纳呆,气血亏虚者。 6、脾胃病患者如何用中药自疗? 常见养脾胃单方及中成药有: (1)单味药及验方: ①噙化人参,人参切成薄片,放口内含至无参味后嚼碎咽下,每日噙化1~3克。有补元气,益脾肺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脾胃功能减退者。 ②太子参代茶饮:太子参10克,用开水浸泡半小时后饮用。有益气养阴、健脾益肺的作用,适用于病后体虚、脾胃虚弱、乏力自汗、饮食减少者。 ③四君子汤:党参10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有益气补中,健脾养胃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四肢无力、食少纳呆、脘腹胀满、面色萎白等。 ④参枣汤:人参6克,大枣10枚,水煎服。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脾虚血亏所致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失眠多梦等。 ⑤健脾止泻汤:白术12克,山药、茯苓、白扁豆各10克,水煎服。有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的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脾虚清阳不升所致的腹胀泄泻者。 ⑥益脾汤:黄芪10克,人参9克,白术2克,甘草3克,水煎服。有益气补虚健脾的作用,适用于脾虚胃弱所致体倦乏力,食欲不佳,脘腹满闷等。 (2)常用中成药: ①人参健脾丸(由人参、白术、枳实、山楂等组成):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脘闷饱胀、饮食无味、脾虚泄泻等。 ②参苓白术散(由人参、茯苓、白术、莲子等组成):有健脾益气、和胃渗湿的作用,适用于脾胃气虚挟湿所致的面色萎黄,四肢无力,饮食不化,大便溏泄等。 ③开胃健脾丸(由党参、陈皮、白术、砂仁等组成):有补脾健胃、益气和中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食欲不振、面黄肌瘦、大便溏泄等。 ④香砂六君子丸(由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木香、砂仁等组成):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胀满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呕吐泄泻等。 ⑤参术健脾冲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白芍等组成):有健脾和胃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腹胀痞满,神疲乏力等。 ⑥理中丸(由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组成):有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的作用,适用于中焦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食欲不振,肢体倦怠等。
患者提问:疾病:我是一名肝硬化病人病情描述:肝硬化,三年了,口干,用药后有一点改善,右边有时候有一点瘾瘾通希望提供的帮助:肝硬化病情恶化,怎么治疗控制肝硬化所就诊医院科室:江西省南昌市第九医院 肝四科用药情况:药物名称:恩替卡韦服用说明:1片/天,两年零四个月,没有不良反应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张强回复:1.首先控制原发疾病,如肝炎,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定期复查病毒DNA数目、ALT、AST及肝功能指标。2.戒酒戒烟,注意休息,平时清淡、营养饮食、3.可服用中成药鳖龙软肝片等药物。就我认为,病情逆转的可能性不大,但可延缓病情的发展,一定要保持良好地心态,乐观面对!
患者提问:疾病:之前便秘,做了肠镜后一天大便2-3次病情描述:之前慢性直肠炎,然后今年4月起内痔疮发作,肠子一直咕咕响,做完肠镜说没问题,但是之前一直便秘,肠镜后排便一天2-3次,且间隔时间短,请问是肠有问题吗希望提供的帮助:我是什么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张强回复:肠镜是什么时候做的?患者提问:上个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张强回复:做完肠镜后就一致是大便2-3次吗?呈水样还是成型?每次解大便前是否有腹痛的情况,同时在排便后出现腹痛减轻?患者提问:成型,没有腹痛患者提问:对,做完以后就是2-3次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张强回复:从你的肠镜检查结果来看是没有很明显的器质性问题,可能还是功能性胃肠病。目前大便2-3次每日,大便成型,没有明显腹痛,那也算正常。并且还改善了你便秘的情况,应该没有很大问题。
艾灸疗法以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经济实惠、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艾灸保健也越发越被重视。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艾灸疗法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拔毒泄热、防病保健的作用,其对于治疗脾胃病或改善脾胃病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①胃脘部疼痛,艾灸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脾虚较重可加用脾俞、胃俞补益脾胃;腹胀明显可加用气海调理气机;伴有恶心呕吐症状的可选用中脘、足三里、内关;泛酸干呕明显可加用公孙;嗳气明显可加用膻中。②腹泻,可选用艾灸天枢、足三里、神阙、三阴交、水分,久泄虚弱可加灸脾俞、胃俞。③便秘可选用上巨虚、中脘、天枢、大肠俞,虚证可加气海、关元温煦下焦助散结。④呃逆,可选用天突、膈俞、内关、足三里。也可强刺激攒竹穴,灸中魁缓解急性期的发作。总之脾胃病的艾灸治疗,也要结合临床辩证,进行相应的选穴,治疗时间上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针对久病者可适当延长灸疗时间。以能产生灸感和达到临床疗效,缓解症状为目的。
1、“水”—用当天烧开后自然冷却的温开水,每天至少要喝8―10杯,或决明子茶、绿茶,并坚持每晚睡前、夜半醒时和晨起后各饮一杯白开水。 2、“软”—人到中年以后,胃肠道功能随之降低,需饮食熟软的食物,这样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及肠道排泄。3、“粗”—常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粗粮)食品、薯类、青菜、白萝卜、芹菜、丝瓜、菠菜、海带、西红柿、苹果、香蕉、梨等,每天可适当选择其中几种食物搭配食用,以刺激肠道蠕动,加快粪便排出。 4、“排”—定时(早晨)排便,不拖延时间,使肠中常清。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及会阴部,保持清洁。 5、“动”—适度运动,每天早晚慢跑、散步,促进胃肠道蠕动。另外,早晚各做一次腹式呼吸。 6、“揉”—每天早晚及午睡后以两手相叠揉腹,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揉100次。可促进腹腔血液循环,助消化、通肠胃,从而促使大便顺畅排泄。
(一)中医体质是指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生活相融合而形成的身心整体素质。体现于人的形态、结构、功能和适应环境能力等方面。中医体质分析运用人体阴阳平衡,五脏相生相克的原理,以藏象及精气津液学说等为理论基础;用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参合的方法,确定被检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类“九分法”中医体质分型学说,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类: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平和质是健康的标志,表现为功能较为协调的体质类型,特征为:身体强壮,面色明润,性格开朗,二便通调,自身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这种体质的人,不易感受外邪,如果后天调养得宜,易获长寿。体质特征:为面色红润,发稠密而有光泽,目光有神,唇色红精力充沛,体格健壮,性格开朗,随和,对自然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养生指导:均衡膳食、多吃杂粮、水果,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规律作息,劳逸结合,可参加适度运动。平和质人,春宜食升而不散,温而不热之物,如芹菜,菠菜等;夏宜食清热解暑之蔬果,如西瓜、冬瓜等;秋宜食濡润滋阴之品,如沙参、甘草等;冬宜温补,如羊肉、狗肉。2.气虚质:体质特征:易气促、疲乏,喜静,语低,以感冒,虚汗多;常感无力,性格内向,不耐受寒邪、风邪、暑邪;养生指导:起居宜有规律,不要过于劳作,以免伤正气,可多做柔软运动,如散步等;平时可多食益气健脾之物,如粳米,小米、土豆等,尽量少吃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3.阳虚质:体质特征:常感肢冷,喜暖,性格内向,大便糖稀,小便清长,量多,性格多沉静内向,多发寒症,易感湿邪;养生指导:注意空气疏通、保暖,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适当进行舒缓运动,可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等穴位,可多用灸法,平时多与别人交流、沟通,可多食牛、羊、鱼肉等甘温益气之品,少吃黄瓜、冬瓜等寒凉食物。4.阴虚质:体质特征:身热性燥,尤以手脚心热甚,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外向好动、活泼,易患咳嗽、糖尿病、闭经等疾病;养生指导:居住宜静、避免熬夜和激烈运动,戒烟酒,可做间断性身体锻炼。平时宜控制情绪,保持冷静,可多吃黑豆、黑芝麻、鸭蛋、豆腐等食物;少吃性温燥烈食物。5.痰湿质:体质特征:汗多且黏腻,肢体酸困沉重,痰多,体胖,性格温和,易患糖尿病、中风、以及三高症等,对潮湿环境适应能力差;养生指导:居住环境宜干燥,应长期坚持运动锻炼,保持心境平和,节制大悲大喜;饮食应以清淡为原则。6.湿热质:体质特征:常见面色油光,口苦口臭,大便粘滞,小便黄热,性燥易怒;对湿热环境难以适应。养生指导:应避免住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宜干燥,通风,可以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饮食以清淡为原则,可多食赤小豆、绿豆等,少食羊肉、狗肉等辛温助热的食物。7.气郁质:体质特征:常见情绪低沉,易紧张,善恐,胁胀,容易健忘失眠;性格内向不定,忧郁脆弱,易患失眠、神经官能症等;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养生指导:居住环境宜安静,应尽量增加户外运动,可坚持较大量的运动。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可多食小麦、高粱、萝卜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之品。8.血瘀质:体质特征:常见皮肤瘀斑伴干燥,面色晦暗,牙龈易出血,瘦人居多,性情急躁,健忘,易患出血、中风、冠心病等,不耐受风邪、寒邪;养生指导:保持足够的睡眠,但不可过于安逸,以免气机郁滞而致血行不畅,可进行有助于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和保健按摩,及时消除不良情绪,保持心情愉快。可常食黑豆、黄豆、萝卜、山楂、三七、丹参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尽量少吃滋腻肥厚之物。9.特禀质:体质特征:多为过敏体质,常鼻塞流涕,打喷嚏,易起荨麻疹。养生指导:可根据个体实际情况制定保健食谱,避免食用过敏食物,减少发作机会,少食荞麦、蚕豆、牛肉、鹅肉、鲤鱼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