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的吃奶习惯差异非常大。他们吃奶的频率通常比配方奶喂养的婴儿高,通常每24小时吃8~12次(或更多次)。当他们长大一些后,随着胃容量增大和母亲乳汁分泌量增加,一些母乳喂养的婴儿两餐间隔的时间会加长,另一些则继续少食多餐。最适合孩子的哺乳时间表应该由他自己来决定。他肚子饿的时候会有所表示:他从睡梦中醒来,看起来很清醒,同时将手往嘴里送,做出吮吸的动作,还会发出“呜呜”“嘤嘤”的声音,手臂和手乱动,变得更加活跃,而且会用鼻子去蹭你的胸部(即使你穿着衣服他也能闻到乳头在哪里)。最好在孩子啼哭前开始喂奶,因为啼哭是饿过头的迹象。尽可能地通过这些信号而非钟表来决定何时喂奶,这样你能确定他确实是饿了。在吃奶的过程中,他会更有力地吮吸以刺激乳汁分泌。如前文多次提到的,在母亲和新生儿健康允许的情况下,分娩后(1小时内)立刻开始哺乳的话,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最高。尽可能地让新生儿多待在母亲身边(在医院里母婴住在同一个房间),而且母亲迅速对新生儿的饥饿信号做出回应(这种方法称为“按需喂养”)。一天中,新生儿可能在1或2个长达4小时的时段不需要吃奶,但在其他时间需要频繁吃奶。最好将每天的哺乳时间记录下来,确保每24小时最少哺乳8次。晚上,母乳喂养的婴儿通常都要吃奶,而非整夜安眠。因此,至少在前6个月,母亲应该和婴儿睡在一个房间里,这样不仅可以按需喂养,还可以确保安全,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婴儿在4个月大且体重达到约5.4千克前,长时间不间断地睡觉是不正常的。儿科医生可能会对他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只要孩子愿意,你就让他先在一侧乳房吃个够。等他自己停下来一段时间或松开乳头后,给他拍嗝。如果孩子在吃完一侧之后看起来很想睡,那么换另一侧乳房喂奶前可以让他清醒一下,比如换尿布或跟他玩一会儿。由于孩子一开始吃奶时吮吸最有力,所以你应轮换两侧乳房的哺乳顺序。你可以在孩子先吮吸的那一侧衣服上用一枚安全别针或其他东西做标记来提醒自己。你也可以先让孩子吮吸感觉比较胀的那一侧乳房(通常先在一侧喂10~15分钟,之后可以给孩子拍嗝,再换另一侧继续喂)。刚出生的婴儿大多每隔几小时就要吃一次奶,而且不分昼夜。到6~8周大时,很多婴儿可以一觉睡4~5小时。你可以通过调低卧室的灯光亮度、保持温暖舒适的室温和安静的环境来帮助孩子习惯夜间“睡前程序”。夜间喂奶时灯光不要太亮。如果孩子大便或尿湿了,你可以在喂奶前轻手轻脚地迅速更换尿布,喂完奶立刻将他放回去睡觉。接近4个月大时,很多婴儿夜间可以一觉睡至少6小时,但并非所有婴儿都如此。不过,有些婴儿会继续在夜间频繁醒来要求吃奶。你可能还会发现,孩子每天在某些时段吃得更久,而其余时间快就能吃饱。当他松开乳头或在非营养性吮吸中昏昏欲睡时,你就知道他已经吃饱了。有些婴儿希望每天不停地吃奶。如果你的孩子属于这一种,请向儿科医生咨询,他可以帮你介绍哺乳顾问。婴儿出现这种情况有多种原因,越早请人帮你判断,就越容易应对。
一般来说,母乳喂养提倡按需哺乳,奶量能自动调节,宝宝体重不会增长过快。人工喂养的宝宝,经常易喂养过度,体重增长过快。只要宝宝们每个月体重增长在正常范围,符合生长曲线,就说明吃饱了。 母乳喂养宝宝一般是按需喂养,白天每2~3小时喂奶1次,夜间如果睡眠好,可以4~5小时1次。人工喂养宝宝,一般1~2个月时,每天吃奶量约为500~750ml,分8次,每次60~90ml;3~4个月时,每天吃奶量约为700~800ml;5~6个月时,每天吃奶量约为800~1000ml,一般不超过1000ml,不然容易导致肥胖;7~8个月时,每天吃奶量约为800ml,同时添加1-2餐碎末状食物,宝宝在吃奶以前可以加1-2次强化铁的米粉;9~10个月时,每天吃奶的次数可以减少1-2次,但奶量每天做好保证700~800ml;11~12个月时,每天吃奶量约为600~800ml. 母亲提倡母乳喂养至宝宝2岁;1岁后不能继续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应保证喝500ml配方奶。食欲不佳且体格生长不良的宝宝,可适当增加配方奶的摄入量。2~3岁的宝宝每天也应摄入人乳类500ml左右; 总之每个宝宝吃奶量不尽相同,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皮疹多形性,对称性,慢性期则局限而有肥厚,瘙痒剧烈,易反复。可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本病的一般防治原则是,1,尽可能寻找发病原因,如了解患者的工作环境,生活习惯,饮食,情绪等,是否有慢性病,内脏疾病等。2,避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搔抓,过度洗浴。3,避免易致敏和有刺激的食物,如鱼,虾,酒,咖啡等。4,对患者详细交代防护要点,指导用药,配合医生,治疗。5,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就诊,内服与外用药结合。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痛,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应用普瑞巴林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该药具有镇痛,抗焦虑,抗惊厥作用。初始剂量为每天150毫克,一周内,可根据需要,每天300毫克,2-4周后,可根据需要,每天600毫克。本药服药方便,可空腹或餐后服用。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自行用药。
三、偏瘫的康复治疗之语言疗法 约有22%-32%偏瘫者伴有语言-言语障碍,因此,语言训练必不可少 语言训练人员应先根据患者的语言情况和病变部位诊断出障碍类型,然后运用不同的方法,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途径的刺激引发并强化患者的正确语言反应。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首先应做相关化验检查,除外糖尿病,肿瘤,肾脏疾病等。如果没有上述疾病,生活上应注意,忌口,如辛辣食物,发物,避免热水烫洗,避免搔抓。必要时,建议到医院就诊,对症治疗。
甲状腺肿瘤是一常见疾病,分良性肿瘤和恶肿瘤,占内分泌系统肿瘤90%以上。近来医院健康体检中结节性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增多,"甲状腺结节"是形态的描述,它包括肿瘤.囊肿.和其他疾病引起的甲状腺肿块。甲状腺肿瘤的自我检查是很重要的,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甲状腺的形态,肿大呈蝴蝶状态,多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和部分甲亢患者。圆型肿块发生在甲状腺的某个部位,多见于甲状腺囊肿,腺瘤和癌。2)注意肿块大小,良性肿瘤直径在2厘米内,超过2厘米时应疑为甲状腺癌。3)注意肿块的光滑度和软硬度。4)注意肿块的生长速度。5)注意肿块周围是否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6)注意是否伴百嗓子哑,该症状为恶性肿瘤的一个特点。 在医院检查中B超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一个有经验的B超医生能发现0.3厘米大小的病变。B超能很容易发现甲状腺肿瘤,这方面B超比CT优势。B超能比较容易发现甲状腺肿块的砂粒样钙化,而CT扫描常常显示不出来,而砂粒样钙化是甲状腺癌的一个典型特征。有此特征是需手术治疗的。一般尔言,甲状腺肿瘤呈良性,未超过2厘米,临床可以观察,每半年做一次超声波检查。对甲状腺肿瘤超过2厘米,有压迫气管引起憋气,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压迫神经引起嗓子哑,B超检查肿块有钙化及其他恶变征象的应尽早进行治疗。 甲状腺肿瘤多发生于女性,女性患者要保持情绪稳定,释放压力,多参与社会工作,防止内分泌系统的紊乱。有病早发现,不拖延成大病。
脂溢性皮炎,又称脂溢性湿疹,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丘疹鳞屑性,浅表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头面,躯干部等皮脂腺丰富区。患者,首先,生活规律,少吃脂肪和辛辣食物,少用热水和碱性肥皂洗头,避免搔抓。可口服B族维生素,瘙痒时,抗组胺治疗,有炎症时,抗炎治疗,选择四环素类或红霉素类。局部可选择的药物有康王洗剂,硫磺洗剂,煤焦油洗剂等。
甲壳胺(几丁聚糖),已经被患有各种疾病的众多消费者所认用。在日本、欧美、中国大陆的部分地区以及香港、台湾等被誉之谓"人体环保剂"、"长寿素",被国际和中国医学界均例为人体必需的"第六生命要素"。并在日本政府的"全民健康计划"中明确规定为必须的"儿童食品添加剂"。 由于国内"糖尿病"患者的不断增多且无法治愈的情况,特将甲壳胺"对"糖尿病"的功效或作用单列提述,供"糖尿病"患者参考,以期待您的尝试并祝愿您能获得期盼的健康长寿。 "糖尿病"是一种血液中的葡萄糖容易堆积过多的疾病。国外给它的别名叫"沉默的杀手"(Silent Killer),特别是"成人型糖尿病",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染患率特别高,在日本,四十岁以上的人口中占10%,即十人当中就有一位"糖尿病"患者。一旦患上"糖尿病",将减少寿命十年之多,且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遍及全身。 "糖尿病"本身亦给人带来非常的痛苦。它让人常常觉得口干想喝水,因多尿而半夜多次醒来。尽管已吃了不少食物仍觉饥饿感,体重减轻、嗜睡等等,总让人觉得周身哪处不对劲。等到能够感觉到某处的明显情况时,"糖尿病"的病情已发展到一定程度了。而可怕的并发症亦随之悄悄地在全身各处发展着。 所谓"糖尿病"并发症,可以上至头顶下至足底--忧虑、自律神经失调,神经障碍(手脚麻痹、知觉麻痹),脑血栓、脑梗阻、白内障、蛀牙、口腔炎、支气管炎、皮肤病、心肌梗塞、肺炎、肺结核、肝硬化、生育异常、流产、肾功能不健全、尿毒症、阳痿、外阴道炎、膀胱炎、尿道炎、坏疽、足病变(水虫等)等等。 在这些并发症中,出现率最高的是视网膜症、肾病和神经障碍,被称为"糖尿病"的"三大并发症"。这三大并发症在"糖尿病"患生后二十年以内,有百分之八十的人一定会得患这些疾病。动脉硬化也包括在里面,这是因为血液中过剩的葡萄糖逐渐腐蚀全身器官及其组织的恶果。 一旦患上"糖尿病",人体的麻烦随其而至,因为免疫功能减弱,容易感染由感冒、肺炎、肺结核所引起的各种感染疾病,而且不易治愈。并可以选择性地破坏细胞,吞噬细胞。抗癌细胞的防御机能将会大大减弱,至使癌细胞活跃、聚集,导致引发癌病患。 引起并发症范围如此广泛的疾病,除了"糖尿病"之外几乎很少见。因为并发症的关系,故有人说一旦得了"糖尿病",寿命至少减去十年。 至于使用"几丁聚糖"改善了"糖尿病"的案例一一呈现,给许多患者带来了健康的希望。"几丁聚糖"在这些"糖尿病"患者应用过程中表现出了至关重要的两个目标: 一、 血糖值下降。 二、 改善引起的并发症、并配合逐渐治愈。 "几丁聚糖"帮助"糖尿病"患者达到上述两个目标,是由以下三个方面的途径完成的: (一) 通过神经系统的刺激达到组织氧的释放。这种多糖体在大量地服用过程中被人体吸收以后,首先通过肠粘膜静脉到达肝脏门静脉系统,强烈地刺激肝脏的迷走神经,依靠完整的神经传导路,通过饥饿中枢,然后再下达,最终使全身副交感神经发生兴奋。 副交感神经兴奋是什么状态?人们在饥饿的情况下突然浑身发热,两手发抖。这种状态,在病理上就是组织氧在释放的表现,处于一种应急状态,来应急体内食物不足,一种给氧活动。对于"糖尿病"人而言,刺激迷走神经,全身副交感神经兴奋,组织氧的释放,带来这么两点好处: (1) 由于"糖尿病"人代谢方式出了问题,正常人是分解,把葡萄糖分解成碳水化合物,是有氧分解,来供给人体所需的能量,维持我们的生命活动。而"糖尿病"人则经常处于无氧酶解状态。因此,帮助"糖尿病"患者在代谢过程中给氧十分重要。改善"糖尿病"人代谢方式,使其向有氧分解转换。组织氧,尤其是肌细胞的氧,促使氧释放,因为肌细胞含氧量较高。 (2) 糖尿病人在无氧酵解过程中产生三类物质,一是乳酸,二是酮类,三是自由基,而造成"糖尿病"人酮症酸中毒。在给氧的情况下,让有机酸在形成的过程中获氧,使它过多地向碳酸去转换,形成碳酸以后,就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水被细胞利用,二氧化碳随着静脉进入肺循环。它的代谢很简单,尽量使这两种物质(乳酸和酮类)产生的量减少,这是组织氧释放的作用。 (二) 纠正酸中毒。这种酸中毒不是医学上一般酸中毒的概念,日本专家在研究几丁聚糖对于"糖尿病"的过程中发现了胰岛的环境问题,胰岛在正常生理环境下,其酸碱度(P H值)应在弱碱(7.35-7.45)状态下,胰岛才处于正常功能,而"糖尿病"人的发病原因就是胰岛分泌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造成糖代谢的功能下降。 如何纠正酸中毒呢?吃些碱性东西,把酸进行中和?不行。向血液中打一些碱性物质也不行。因为血液的P H值受血红素的调控,血液中有很多化学上的缓冲对,在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进行的酸碱度的改变极其困难。目前为止,唯有"几丁聚糖"这种多糖体以游离状态存在,其官能团在没有使用情况下,仍具有活性,进入胰岛周围产生作用,这种"几丁聚糖"之物质具有两个电荷,它可能发生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和有机酸直接结合,更多的是让体液中的水分子发生改变,使它夺去一个正电荷,氢氧根离子浓度明显加强,成碱性改变。因为它要溶解于酸,要夺去一个氢离子(R-NH2+H++OH),则用这种方法使胰岛周围的环境改善,恢复到弱碱状态,从而增强了胰岛功能,分泌的胰岛素就多了,糖代谢就改善了。 (三) 对受伤的β细胞进行修复。当然不可能全部修复,只是对一般的"糖尿病"人,细胞还没过多地减少,细胞处于水肿状态下,若细胞全部都死亡了,成了全胰岛依赖型了,就极其困难了。 现在日本控制"糖尿病"首选保健食品为"几丁聚糖"--甲壳胺"。 在众多"糖尿病"人使用"甲壳胺"的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有的糖尿病人非常敏感,用了之后尿糖消失,血糖下降。由于糖尿病人感觉灵敏到他小便里有糖没糖都清楚,血糖在什么位置,他也清楚,去医院化验,绝对和他的判断是一致的,服用了几瓶之后,症状很好,能吃能睡,和正常人一样,但到医院一查,血糖仍很高,尿糖也很高,不明白。说不吃了,这个东西不治我的病,一个星期以后,再到医院去查,血糖尿糖都不高了,正常了。这是什么问题?好转反应?医生、专家在进行探讨,发现有两个问题:一是糖尿病人糖代谢发生了变化,其中相当一部分葡萄糖变成了乳酸,乳酸的代谢是可逆的,还可以回变成葡萄糖,否则乳酸往哪跑,糖尿病人在纠正尿糖高的饥饿过程中要消除体内乳酸,乳酸再转换成葡萄糖,在转换成葡萄糖后一部分就被有氧分解掉了,更多的增加血糖后通过小便排出。 实际上,这时的血糖、尿糖增高,是乳酸转换的葡萄糖,而不是体内营养变成糖,或者蛋白质参与糖异生变成的糖。 另外,由于化验的检测手段仍处于简单方式的情况下,对于氨基多糖体结构和葡萄糖的结构很相似,唯一的差别是在第二个碳元素上挂一个氨基,另一个挂羟基,所以它误认为是糖,这种物质是一个游离体,游离到血液里,血糖就高,到了小便里则以为尿糖很高。出现这种情况,不必担心,这种升高如前所述,是体内乳酸转换为糖,或者这种物质和糖很相似,误以为是葡萄糖,所以"糖尿病人"可以安心服用,不用惊慌。 如前所述,"糖尿病"无法治愈,至少目前从医药角度而言仍不能有效治愈。而从"甲壳胺"(几丁聚糖)作为保健食品问世以来,在日本以及欧美等国被普及性地成功应用。由于"几丁聚糖"作为一个新的概念,"甲壳胺"又作为一个新的产品在我国入市,难免对它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况且"甲壳胺"的作用又有如此的广泛。 其实,作为一个病人或者对产品而言作为一个消费者,只有通过对产品或者事物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得到认识。尤其是"糖尿病"人,从医药方面获得治愈的希望渺茫,仍需常年化去大量的费用,并忍受病情的困扰,且随时"等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何不对于自己宝贵的生命而言,接受并尝试一下新的事物。 因为这个新的事物-"甲壳胺",完全有可能帮助您带来健康的希望,找回生活的乐趣,实现您生命的意义! "甲壳胺"--"几丁聚糖"是新兴的保健食品而非药品,因此,没有任何副作用。摘(改)编自:甲壳质、壳醣胺的惊人临床疗效--日本旭丘光志教授几丁质、几丁聚糖与人体健康--解放军第35医院·何德庆教授
1、不管任何原因引起的发热,只要体温超大38.5℃,都应该积极的给予退热药口服;对于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体温达38.0℃就得喝退热药,以防体温太高引起惊厥发作。 2、每次口服完退热药后要少量多次喝水,不要一次喂的太多,不然连药带水会全吐出来的,这样就达不到退热的目的。 3、应该明白口服退热药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孩子的不舒服程度。按照新观点是不能达到预防热性惊厥发作的目的(本人就得还是应该积极一些口服退热药)。 4、目前儿科能用的常用的退热药就只有两种如“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或滴剂”;但对于<6月的不选布 洛芬,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 5、这两种退热药一般在口服后30~45分钟左右才开始起作用,所以不可能口服退热药后在10分钟左右降到正常,这点好多家长知道,所以一定要耐心的等,当然特殊情况应特殊处理。 6、体温过高时应该是衣服或被子越少越好,不然易体温迅速升上而至惊厥发作。 7、口服退热药1~2天不见好,应该积极的到医院诊治,不然易延误病情,而影响治疗。 本文系杨国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