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流感季 小儿流感治疗需牢记2016-03-18 15:46来源:丁香园作者:天天 天蓝字体大小-|+持续阴雨天气,又到了流感高发季节。近来发生在深圳的伤医事件中,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患儿诊断是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危重型),肺出血,严重的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流感又向我们敲响警钟,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流感高峰季节,大家要提高对流感的认识,其实「感冒」真的可以死人的。什么是「流感」?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具有感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常有明显的流行病史等特点。临床表现:儿童流感多具有季节性以及群发性,在流感流行季节多见。一般健康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可能表现为轻型流感,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及咽痛、头痛,少部分出现肌痛、呕吐、腹泻。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出现高热惊厥。新生儿流感少见,但易合并肺炎,常有败血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在儿童中,流感病毒引起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病程较普通「感冒」长,而且进展较快。
孩子发烧已经够头痛了,谁知发热过程中又突然浑身抽搐、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吓得爹妈三魂去了七魄!这症状看起来怎么那么像癫痫!孩子发烧抽搐,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宝宝发烧会抽搐 发热可以说是宝宝最常见的体征了。据统计,一般情况下因发烧去医院的孩子占到儿童门诊量的10%—15%,其中还有不少是因为发烧抽搐急诊入院的。 孩子抽搐的原因很多,有热性惊厥、癫痫、电解质紊乱等等,其中,热性惊厥是孩子抽搐最常见的原因。 什么是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又称“抽风”,它并不是简单的指“发热”时出现的“惊厥”(抽搐)。 热性惊厥是指,在婴幼儿时期发病(经常为3个月至6岁之间),体温骤然上升导致大脑出现异常放电活动,引起全身肌肉痉挛性发作的情况。并且,必须是在排除颅内感染或其他明确的原因以后,才能诊断为热性惊厥。 在此之前,不发热时也出现过惊厥的,不能诊断为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和癫痫有关系吗? 不少爸妈看到孩子抽搐抽得厉害,又惊吓又心疼:这看起来怎么那么像癫痫? 虽然热性惊厥与癫痫的症状比较相像,但两者并不是同一个疾病。 热性惊厥可分为单纯性和复杂型。单纯性热惊厥多发见于6个月—3岁的孩子,且往往在发热后24小时内出现,抽搐持续时间一般小于5分钟,并且24小时内不会再发生。惊厥发作后,孩子的脑电图正常,体格及智力发育也正常。 发生热性惊厥的孩子多数是单纯型的,一般预后良好,很少会有什么后遗症。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作几率也会逐渐减少。 惊厥真能变癫痫,但概率很低 复杂型的热性惊厥可发生于6月以内或6岁以上的孩子,低热(
动脉导管未闭 约85%正常婴儿在出生后2个月内动脉导管闭合,成为动脉韧带,愈期不闭合者即成为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动脉导管原本系胎儿时期肺动脉与主动脉间的正常血流通道,由于此时肺呼吸功能障碍,来自右心室的肺动脉血经导管进入降主动脉,而左心室的血液则进入升主动脉,故动脉导管为胚胎时期特殊循环方式所必需。出生后,肺膨胀并承担气体交换功能,肺循环和体循环各司其职,不久导管因废用即自选闭合。如持续不闭合而形成动脉导管未闭。应施行手术,中断其血流。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12%~15%,女性约两倍于男性。约10%的病例并存其他心血管畸形。 1病因及发病机制 遗传是主要的内因。在胎儿期任何影响心脏胚胎发育的因素均可能造成心脏畸形,如孕母患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柯萨奇病毒感染、糖尿病、高钙血症等,孕母接触放射线;孕母服用抗癌药物或甲糖宁等药物。 2病理 动脉导管连接肺动脉总干与降主动脉是胎儿期血液循环的主要渠道。出生后一般在数月内因废用而闭塞,如1岁后仍未闭塞,即为动脉导管未闭。未闭动脉导管的长度、直径、形态不同,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同,预后亦各异。 3病理生理 由于在整个心动周期主动脉压总是明显高于肺动脉压,所以通过未闭动脉导管持续有血流从主动脉进入肺动脉,即左向右分流,使肺循环血流量增多,肺动脉及其分支扩张,回流至左心系统的血流量也相应增加,致使左心负荷加重,左心随之增大。由于舒张期主动脉血分流至肺动脉故使周围动脉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 4临床表现 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主动脉至肺动脉分流血量的多少以及是否产生继发肺动脉高压和其程度。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常见的症状有劳累后心悸、气急、乏力,易患呼吸道感染和生长发育迟缓。晚期肺动脉高压严重,产生逆向分流时可出现下半身发绀。动脉导管未闭体检时,典型的体征是胸骨左缘第2肋间听到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有震颤。肺动脉第2音亢进,但常被响亮的杂音所掩盖。分流量较大者,在心尖区尚可听到因二尖瓣相对性狭窄产生的舒张期杂音。测血压示收缩压多在正常范围,而舒张压降低,因而脉压增宽,四肢血管有水冲脉和枪击声。 成人动脉导管未闭者可因分流量大小,有以下几种临床表现形式: 1. 分流量甚小即未闭动脉导管内径较小,临床上可无主观症状,突出的体征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及左锁骨下方可闻及连续性机械样杂音,可伴有震颤,脉压可轻度增大。 2. 中等分流量者患者常有乏力、劳累后心悸、气喘胸闷等症状,心脏听诊杂音性质同上,更为响亮伴有震颤,传导范围广泛;有时可在心尖部闻及由于左室扩大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及(或)狭窄所致的轻度收缩期及(或)舒张期杂音,周围血管征阳性。 3. 分流量大的未闭动脉导管,常伴有继发性严重肺动脉高压者可导致右向左分流。上述典型杂音的舒张期成分减轻或消失,继之收缩期杂音亦可消失而仅可闻及因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此时患者多有青紫,且临床症状严重。 婴幼儿可仅听到收缩期杂音。晚期出现肺动脉高压时,杂音变异较大,可仅有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期杂音亦消失而代之以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 5并发症 可有术中大出血、左喉返神经麻痹、导管再通、假性动脉瘤和乳糜胸等并发症。 6检查 1. 心电图检查 轻者可无明显异常变化,典型表现示电轴左偏、左心室高电压或左心室肥大。肺动脉高压明显者,示左、右心室均肥大。晚期则以右心室肥大为主,并有心肌损害表现。 2. 胸部X线检查 心影增大,早期为左心室增大,晚期时右心室亦增大,分流量较多者左心房亦扩大。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阴影增宽,肺动脉段突出。肺动脉分支增粗,肺野充血。有时透视下可见肺门“舞蹈”征。 3. 超声心动图检查 左心房、左心室增大,肺动脉增宽;如存在肺动脉高压,右心室亦可增大,在主动脉与肺动脉分叉之间可见异常的管道交通;彩色多普勒显示降主动脉至肺动脉的高速双期分流;连续多普勒可测得双期连续高速血流频谱。 4. 升主动脉造影检查 左侧位连续摄片示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部增宽,峡部内缘突出,造影剂经此处分流入肺动脉内,并显示出导管的外形、内径和长度。 5. 右心导管检查或逆行性主动脉造影检查 对经过上述检查尚不能确诊者,可行右心导管检查或逆行性主动脉造影检查。前者可示肺动脉血氧含量高于右心室0.5%容积以上,同时可测定肺动脉压力及阻力情况,如插管通过动脉导管进入降主动脉更可确诊逆行性主动脉造影,可见对比剂经动脉导管进入肺动脉的情况。 7诊断 根据典型杂音、X 线及超声心动图表现,大部分可以作出正确诊断,右心导管可进一步确定病情。 8鉴别诊断 临床上成人期诊断本病需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窦瘤(Valsalva 窦瘤)破裂等可引起连续性杂音的病变鉴别。 1. 高位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脱垂 当高位室间隔缺损较大时往往伴有主动脉瓣脱垂畸形,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并引起相应的体征。临床上在胸骨左缘听到双期杂音,舒张期为泼水样,不向上传导,但有时与连续性杂音相仿,难以区分。目前彩色超声心动图已列入心脏病常规检查。在本病可显示主动脉瓣脱垂畸形以及主动脉血流反流入左心室,同时通过室间隔缺损由左心室向右心室和肺动脉分流。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施行逆行性升主动脉和左心室造影,前者可示升主动脉造影剂反流入左心室,后者则示左心室造影剂通过室间隔缺损分流入右心室和肺动脉。据此不难作出鉴别诊断。 2. 主动脉窦瘤破裂 本病在我国并不罕见。临床表现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与动脉导管未闭相似,可听到性质相同的连续性心杂音,只是部位和传导方向稍有差异。破入右心室者偏下偏外,向心尖传导;破入右心房者偏向右侧传导。如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窦畸形以及其向室腔和肺动脉或房腔分流即可判明,再加上逆行性升主动脉造影更可确立诊断。 3. 冠状动脉瘘 这种冠状动脉畸形并不多见,可听到与动脉导管未闭相同的连续性杂音伴震颤,但部位较低,且偏向内侧。多普勒彩超能显示动脉瘘口所在和其沟通的房室腔。逆行性升主动脉造影更能显示扩大的病变冠状动脉主支、或分支走向和瘘口。 4. 冠状动脉开口异位 右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是比较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心杂音亦为连续性,但较轻,且较表浅。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逆行性升主动脉造影连续摄片显示冠状动脉异常开口和走向以及迂回曲张的侧支循环,当可明确诊断。 9治疗 因本病易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故即使分流量不大亦应及早争取手术或介入治疗。 手术安全成功率高,任何年龄均可进行手术治疗、但对已有明显继发性肺动脉梗阻病变,出现右向左分流者则禁忌手术。 动脉导管未闭诊断确立后,如无禁忌证应择机施行手术,中断导管处血流。目前大多数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可用经心导管介入方法(使用Amplatzer蘑菇伞或弹簧圈封堵)得到根治。对于过于粗大、或早产儿的动脉导管未闭可考虑使用开胸缝扎的方法。 近年来,对早产儿因动脉导管未闭引起呼吸窘迫综合征者,可先采用促导管闭合药物治疗,如效果不佳,可主张手术治疗。 动脉导管闭合手术一般在学龄前施行为宜。如分流量较大、症状较严重,则应提早手术。年龄过大、发生肺动脉高压后,手术危险性增大,且疗效差。患细菌性动脉内膜炎时应暂缓手术;但若药物控制感染不力,仍应争取手术,术后继续药疗,感染常很快得以控制。 10预后 除少数病例已发展至晚期失去手术介入治疗机会外,总体预后良好。本病容易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 动脉导管闭合术中大出血所致的手术死亡率,视导管壁质地、采用闭合导管的手术方式以及手术者技术的高低等而异,一般应在1%以内。导管单纯结扎术或钳闭术有术后导管再通可能,其再通率一般在1%以上,加垫结扎术后复通率低于前二者。动脉导管闭合术的远期效果,视术前有否肺血管继发性病变及其程度。在尚未发生肺血管病变之前接受手术的病人可完全康复,寿命如常人。肺血管病变严重呈不可逆转者,术后肺血管阻力仍高,右心负荷仍重,效果较差。
无标题笔记(13) 更新 : 2015-11-26 阅读数 : 12 0 作者:美国儿科医学会认证医生,刘晓坤博士 在儿童健康体检时,常会有父母来咨询我有关孩子的睡眠问题。久而久之,我发现许多婴幼儿都有不良的睡眠习惯,影响到他们自己和父母的睡眠质量,而使家长头痛不已。以下是我给父母的一些解决方法。 1.建立一个良好的睡前习惯 孩子出生后的头三个月是适应母亲子宫外新环境的过渡期。他还没有能力遵循在固定时间内吃饭睡觉。而且,也不知道什么是白天和黑夜。因此,照顾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他需要时给予喂奶、在他困的时候哄他睡觉。 但是,当孩子3月大时,父母就可以帮助他建立一个好的睡前习惯。这个年龄的孩子,有90%能够在晚上连续睡上6-8小时。而且,当孩子4-6月大时,就不需要再在晚上喂奶了。 以下是几点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l 观察宝宝困倦的早期信号,如:揉眼睛、变得烦躁,易激惹,或变得安静。当然打哈欠时肯定表明他已经困了。 l 当宝宝困倦时,您可以:唱一首催眠曲,给他洗个澡,做一些促进睡眠的按摩,等等。关键在于,每次都应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并采用同一顺序完成。您的孩子最终会将催眠曲,晚间的洗澡和按摩与睡眠联系起来。每晚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您在给宝宝做这些准备时,宝宝就会自动做好身心的准备来迎接睡眠。 l 当宝宝显出困意时,应在他睡着前就放进婴儿床内,让他自己在婴儿床内慢慢的睡着。这是很好的培养宝宝独立入睡能力的关键。当他在夜晚醒来时就很容易自己再入睡了而不需要父母的帮忙。 l 帮助宝宝建立健康的昼夜节律。在白天,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若是下雨天或阴天,您可以打开室内的灯光让房间更加明亮起来。在晚上,要让宝宝睡在安静、黑暗的房间内。大脑松果体在安静黑暗的夜晚释放褪黑素,在明亮的白天则会抑制它的释放。从而帮助宝宝调节和建立健康飞昼夜节律。 l 婴幼儿每天需要12-14小时的睡眠,这就意味着他们在晚上6-7点时就应该准备睡觉了。许多人认为孩子晚 睡就会起的晚,而且睡得扎实。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如果孩子玩到很晚,过度疲劳,他们反倒越发难以入睡而且易醒,睡不踏实。最终无法获得身体所需的睡眠量了。 2.常见的睡眠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a.我的孩子9个月大了,她一直都睡的很规律,但最近却变了,每次我准备让她睡觉时她就开始哭闹。 这样的问题在这个年龄的孩子中很常见。他们正好刚到达一个非常重要的生长里程碑——物体永久性(object permanence)。他们意识到一个物体即使从视线中消失,也仍然是存在的。当他们被放到床上(与父母分离),他们知道自己的父母还在附近。他们想要父母,于是就开始哭闹。 除了要坚持给孩子建立始终如一的睡眠习惯,家长还可以采用“哭出来(crying it out)”的方法。夜间孩子醒来开始哭时,先让他哭几分钟,然后再走进他的房间,轻拍安抚、轻轻吻他一下然后很快离开。尽量避免:开灯、抱起孩子、摇晃孩子或喂奶。最重要的是:最小化彼此间的互动。您也需要做好自己的思想准备,因为当您走出房间时,孩子很可能会再次哭泣甚至尖叫。重复上述过程,每一次尽量让孩子多哭几分钟再到他睡房里。 研究显示:这种情况下的哭泣对孩子不会有任何长期消极的影响。孩子若是在白天得到父母充分的爱心、呵护和关注,那么父母在晚上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睡眠习惯时所造成的哭闹对宝宝是不会有心理创伤的。 b.我的孩子12个月大了,夜里还是要喝好几次奶,我该怎么办? 大于6个月的孩子,晚上是不需要喂奶了。如果孩子晚上还是要喝奶的话,有两个原因:①他不想改变前几个月的习惯,还是希望像以前一样能在夜晚得到父母的关注。②有时可能是因为他白天玩的很活跃,专注,影响到他的食欲和进食量。 12月龄的孩子刚开始学走路,他发现了一个新奇无比的世界,因而非常兴奋。白天的时候,若是父母没能严格遵守既定的进食时间和规律的话,宝宝很可能会玩心太重而造成进食不足。 若是您在白天给孩子喂食了足够的食物,那么就可以在几天内一点一点的减少直至停止夜间的喂食。“哭出来(crying it out)”仍然是解决此类孩子睡眠问题的一个有效实用的方法。 对于一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在他的床边放上一个他有依恋感的小熊,一条毛毯等等。当孩子夜里醒来时,可以用这些物品来安抚自己有助于再次入睡。 还有些孩子夜里醒来哭闹不是为了喝奶而是为了找父母,处理方法也是一样的。无论年龄大小,我们都会在夜里醒好几次,然后再很快入睡。所以,学会自己独立入睡是孩子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c. 孩子习惯在我的臂弯中睡觉。每次我把她放进婴儿床时,她就会立即醒来并大哭。 宝宝在2-3个月大时,父母应该注意观察宝宝困倦的早期信号,然后开始训练她规律的睡眠习惯。重复前面的一点:在宝宝犯困但还未睡着时,一定要把她放进婴儿床内,这样能培养宝宝自己独立入睡的能力。当她从睡眠中醒来时,她就会比较容易地将自己再一次安静的入睡了。相反,如果父母抱着孩子、摇着孩子入睡,或者唱歌哄着孩子入睡,孩子醒来时,自然要哭着找父母抱着,摇着或唱歌来再次入睡。 d.我的孩子2岁,在睡觉时会出很多汗,我需要担心吗? 晚上睡觉时,孩子比成人更容易出汗。这是因为:夜间出汗一般发生在深度睡眠时,而孩子比成人深度睡眠的时间要长;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孩子的身型娇小,相对来说拥有更密集的汗腺。 有些医学疾病也会引起过度出汗,如:心脏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但这些医学问题还会同时有其他的症状:如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很响的鼾声等。若是您的孩子看起来很健康,没有其他的症状,那么夜间出汗一般不是什么担心的问题。 当然,适宜的室内温度和适宜的衣着和被褥也是影响孩子是否出汗的重要因素。
矮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身材矮小虽然并不致命,却影响矮小儿童的一生,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2007年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90%的矮小儿童有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成年后不具备正常劳动能力,面临升学、就业、婚恋等方面的沉重压力。 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幸福生活只能发生在童话故事里,在现实生活中,身材矮小带来的问题却太多太多。家长认知误区多,矮小孩子要早发现早治疗 对于孩子生长发育和长高问题,社会和家长存在很多误区。这也是导致儿童矮小症治疗率偏低的原因之一。 超过半数家长不知道0-3岁就需要观察儿童身高; 1/3以上的家长没有科学测量儿童身高的习惯; 3成家长误认为只要营养跟上了,身高就能追赶上; 70%以上的家长对矮小症缺乏足够的了解,不认为矮小是一种疾病,在发现孩子矮小后固守“晚长”“二十三窜一窜”这样的错误观念盲目等待。 目前临床上一般用标准差法或百分位法来判断身材矮小,即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种族正常儿童身高的2个标准差或3个百分位,就可诊断为矮小症。建议家长每3个月给孩子量一次身高,如果在班级站队总是排在前三名,或比同龄孩子个头矮5-10厘米,家长就应该引起注意。研究表明孩子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儿童骨生长的潜力及时间空间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生长效果越好。而且矮小儿童年龄越小、体重越轻,所用生长激素药物剂量越小,花费越少。这就要求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孩子生长缓慢的信号: ●儿童的生长速度3岁前小于7厘米/年 ●3岁到青春期小于5厘米/年 ●青春期小于6厘米/年到了青春期后,骨骼发育成熟,骨骺线闭合,身高就不再生长了,再用任何方法也无法使孩子继续长高。由于错过了给孩子治疗的最佳时机,很多家长只能遗憾终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生长速率高于正常值,也应警惕性早熟问题。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定期随诊生长发育门诊,关于发育的问题要咨询专业的生长发育医生。
疱疹性咽峡炎---人民医院 王孟问:什么原因引起的?一组肠道病毒问:疱疹性咽颊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肠道病毒分很多种,什么埃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等。大家都知道手足口病,其实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类病毒造成的,绝对不是一种,是一类病毒。问:严重了就是手足口病吗?对,手足口,手脚也有疱了,光嗓子就是疱疹性咽颊炎,他们是一类病毒造成的。为什么会突然发高烧?病毒来得快,反应强烈问:为什么会一下子就发高烧?因为这种病毒来得快,反应强烈,一定时间后会自然消失,所以我们管这种病叫自愈性疾病,一来就会高烧,39、40度,恨不得上午还好着呢,下午孩子就开始蔫,蹭就发高烧了。问:病程是如何发展的?从病毒增生到自然消退整个的病程就是病毒复制期,病毒复制期一般3—5天。什么叫3—5天复制期,就是它在增生增生。但是后期就不再增生,不再增生之后停滞,到最后自然在体内衰败,好了。所以我们说病毒感染没有什么药可用,你不可能快速的杀死他。有人说我用了药病几天就好了,其实不用药,那么多天,也该好了,所以我们一直说,疱疹性咽颊炎或者手足口病,主要不是杀病毒,而是在病毒感染时期控制体温,包括局部的症状。比如嗓子刚开始是水疱,是水疱的时候还不觉得疼,所以高烧的时候,孩子可能不觉得特别疼,一退烧了还能吃点喝点。但是等到所谓的不烧了,孩子反而不吃不喝了,有的还流着口水,哭哭咧咧的,为什么?疱破了,破了之后就是溃疡期了。我们一看,溃疡期了,学得快好了。说快好的那几天,实际对孩子来说是最难受的几天,因为他不能吃不能喝了,所以是这么一个过程。由开始的疱疹,就是水疱期,高烧阶段,到后来的水疱破了,溃疡期,一般体温是低烧或者退了,到最后完全好。所以这样一来病的恢复时间就要两周。3—5天复制期,到溃疡,逐渐再好,到痊愈基本上是两周的时间。所以整个的病程是两周。在两周中有人说,为了好得快一些,是不是可以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先说病毒本身不是抗生素能够杀掉的,而且现在也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药物真能杀死病毒,包括病毒唑和一些抗病毒药物其实真的不能杀,不好意思,真的不能杀。这样一来我们就需要很好的保护孩子。问:抗生素能预防感染?一点儿道理都没有抗生素预防感染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因为抗生素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只有杀菌的作用。我们体内有没有细菌?我们体内到处都有细菌,口腔内、耳朵里、鼻子里、肠道里头都是细菌,但是这些细菌我们叫正常细菌,我们和细菌是共存的,并不是说细菌一进来就是敌人,就是坏蛋,我们就要把它赶走。这时候你要是给孩子用抗生素,就会导致整个菌群紊乱,菌群紊乱以后,一是可能导致抗生素相关的腹泻,拉肚子,再就是可能会导致霉菌的感染。有时候看到的溃疡,就是所谓的小儿鹅口疮,就是因为抗生素把细菌压得太厉害了,没有有益菌钳制霉菌,使霉菌得以滋生,无形中用了抗生素延长了病程,加重了病情。问:用抗生素会好得更快?正确的护理更有效果病程延长不是说病毒感染加重了,是又一层的损伤开始了。所以这时候应该怎么样预防感染?这时候口腔里有创面,孩子又不吃不喝,这时候肯定有细菌,细菌停留在这里就可能会繁殖,因为黏膜一破,无形中渗出来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对细菌来说也是营养,所以这时候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喝凉水?哪怕忍着喝两、三口水,一会儿喝一点,一会儿喝点,凉的,凉点不是好咽吗?而且本身凉水还有点镇痛的作用,所以鼓励喝点凉水,逐渐的,把创面冲刷干净,不感染了,好的会更快。有的家长会问说邻居的孩子比我们早得的,为什么好得比我们晚?就是因为我们少用药了,我们不用抗生素了,我们正确的护理了,所以好得更快。这是我们对待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的原则。手足口病本身比疱疹性咽颊炎会厉害,程度会重。但是绝大部分,绝绝绝大部分就是一个病毒感染的过程。真正说到脑子里了,有没有可能?肯定有,包括感冒还可能会死人呢。但是我们发现的很多重症病例,最关键的是因为早期没有很好的控制病程,比如说发烧的问题,比如我说的漱口的问题。孩子最后真正转化成了细菌感染,甚至严重的成了脑膜炎。如果早期象我说的那样加强护理,就可以预防。有人会说你看没用抗生素就这样了,用了就没事了,其实当初用抗生素更麻烦,问题在哪儿?如果抗生素把细菌杀死了还好,一旦抗生素杀不死细菌,就会产生耐药菌。问:孩子发烧了马上去医院?24小时以后再考虑现在耐药菌太多太多了,有时候家长说,你看我这孩子到医院看病反而严重了,因为孩子到医院接触的细菌都是耐药菌,你如果知道,在家里能控制住孩子的病情不去医院,很可能病程会短一点。所以能在家控制的病,就在家控制,不要上医院。到医院很可能交叉感染,整个病程会延长,孩子的痛苦会更大。你到医院去目的是什么?如果仅仅是退烧,那在家就可以完成退烧。如果发烧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什么新的问题,你觉得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或者你不理解,可以带孩子到医院去,那样你的目的性很强。疱疹性咽颊炎早期就是发烧,刚发烧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是疱疹性咽颊炎。只有3—24小时以后嗓子红了,起疱了才能确诊,总有这么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建议家长,开始出现发烧症状的24小时尽可能自己护理,24小时以后如果再不放心,或者再有问题再到医院来,医生也可以给你一个相对准确的检查,包括取血检查,或者物理检查。问:高烧表示有细菌感染?往往高烧更代表病毒感染问:孩子高烧是不是就一定表示有细菌感染?高烧不一定代表细菌感染,往往高烧更代表病毒感染,病毒来得快,反应强烈,所以不要以发烧程度的高低判断病情的轻重。有家长说,给我们上抗生素吧,我说现在没必要。现在38度了没必要,那38.5度有必要吗?39度有必要吗?39.5度有没有必要?上不上抗生素不是以体温的高低作为标准,家长基本上都认为体温高就重,体温低就轻,其实不是这样的。问:白细胞高一定是细菌感染?要看总数,还要看分类查血的时候,发现白细胞总数高了,白细胞包括什么?淋巴、中性、单核、嗜酸、嗜碱这几类细胞,白细胞总数高并不意味着就是细菌感染。所以我们除了要看白细胞总数,还要看下面的分类。分类一般要看淋巴细胞占的百分比,中性粒细胞占的百分比,还要看其他的几类占的百分比。比如,化验结果白细胞13,中性细胞占了80%,是不是就考虑细菌感染?这个时候其实需要做个涂片,人工查看一下结果。目前医院里所有的检测血液的机器都不是专门为孩子做的,是以大人的检测标准值来查看结果的,经常淋巴细胞会被机器误认为是粒细胞,因为粒细胞相对偏大,淋巴细胞相对偏小。一般中性细胞超过75%就需要做人工涂片,结果会发现很多都与机器的检测结果有很大的差距。如果要的是中性细胞占了80%,白细胞不应该才13,很可能是18、20。问:烧退了就不会传染了吗?完全恢复以后才不传染问:疱疹性咽颊炎潜伏期有多长时间?潜伏期大概有3—5天。问:传染期呢?按理说从潜伏期开始,一直到完全恢复。为什么呢?因为疱破了以后,虽然有抗体了,但是很可能还会扩散给其他人,所以大概两周时间。问:通过什么途径传播?飞沫,唾液呀,口腔接触的这些东西。问:得过以后就不会再得?会有重复,但机率不是太高问:疱疹性咽颊炎会重复得吗?得过一次以后会不会有了免疫性?引起这种病的是一组病毒,不是一种病毒,所以会有重复。这次感染的是这种病毒,下次可能是另外一种。但是,人体对这组病毒会有交叉免疫,所以反复得的机会不是太多,但绝对不是说不会反复得。问:抗病毒药物有利于病情治疗?副作用更可怕问:很多地方的大夫会开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病毒唑里边就有利巴韦林的成分。抗病毒药物对细胞的分化都有抑制作用,通过抑制来治疗。为什么不鼓励杀病毒?因为抗病毒药物杀病毒抑制病毒复制的同时也会抑制正常细胞,正常的细胞一旦被抑制,出了问题,就会变成癌症,所以肯定的是,除非是特殊的病毒,抑制它真的是为了救命,否则不主张用抗病毒的药物。问:抗病毒的药还是尽量不用?对,什么利巴韦林、阿昔洛维,因为抗病毒药物会致畸致癌致突变,这是所谓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比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的副作用还要可怕。问:中成药有利于病情恢复?主要是补水和退烧问:疱疹性咽颊炎这种病,医生会开中成药吗?王孟:我是不会的 很少开中成药,回家多喝水。喝点水,吃点含片,局部疼痛减轻,主要是补液和退烧。
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反复发作常困扰着患者,常常影响生活、工作、学习,增加生活负担。引起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原因很多,而螨虫是其中最常见的过敏原。瑞安市人民医院儿童医院采用尘螨变应原制剂进行脱敏治疗过敏性鼻炎和(或)过敏性哮喘开展啦。脱敏治疗(又称特异性免疫治疗)是迄今为止临床上唯一可以改变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自然进程的对因治疗方法,经过此治疗后,80%的患者能减轻甚至完全缓解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兼具预防和治疗双重意义,疗效持久,副作用少。脱敏治疗的主要原理是:利用主要致敏蛋白(尘螨变应原)制成不同浓度的脱敏制剂,在一段时间反复进行皮下注射,剂量由小到大,浓度由低到高,逐渐调整患者体内的免疫机制,造成患者对过敏原(尘螨)的敏感性下降(免疫耐受),孩子以后再接触该过敏原(尘螨),就不出现过敏症状或者症状明显减轻。脱敏治疗的疗程分为起始疗程和维持疗程。脱敏治疗的起始疗程为15周,从维持剂量的1/5000作为第一次注射剂量(20SQ)开始首次治疗,以每周一次、剂量加倍的方式进行剂量递增,大约15周左右达到维持剂量(100,000SQ);以后以间隔6-8周(即1.5个月左右)的方式进行维持剂量的注射,整体的治疗需要进行3年左右,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推荐为3-5年。脱敏治疗的疗效在完成起始治疗时(约15周)可以显现,并且随维持治疗的进行而更加明显。其初始的疗效主要表现在患者的过敏症状减轻,常规对症的抗过敏药物用量减少,在过敏高发季节减少症状的发作频率;其长期治疗还可以使约80%的患者不再需要抗过敏药物治疗,减少过敏性鼻炎发展为过敏性哮喘,减少对其他物质发生过敏的机会。国际上的研究表明,完成3年的脱敏治疗其疗效可以保持10年之久。由于患者本身是过敏体质,在脱敏治疗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过敏相关的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的局部反应,过敏症状加重(鼻炎,结膜炎,轻度哮喘)等,但发生率很低,严重程度因人而异,通常症状轻微,且一般经对症处理即可缓解。极少数(1/100,000)可能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因此脱敏治疗必须在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疗单位内进行,在注射后的30分钟内需要接受医护人员的观察,以便能够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瑞安市人民医院儿童医院开展脱敏治疗在每周一下午进行脱敏治疗,适用于5周岁以上的有屋尘螨过敏史的轻中度过敏性哮喘及/或过敏性鼻炎的患者的脱敏治疗。未控制的中重度哮喘,需要积极对症治疗,建议在哮喘控制1-3月后开始脱敏治疗,同时配合哮喘控制药物,比如吸入激素和/或支气管扩张剂。不适合皮下脱敏治疗的情况:1、出现严重的免疫病理状态或者恶性肿瘤时,不应开始免疫治疗; 2、冠心病,严重的动脉高压以及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时,不应使用免疫疗法;3、缺乏依从性和严重心理失调;4、年龄小于5周岁的患儿;5、FEV1<80%预计值的患者,免疫疗法的临床效果可能较差,并产生更多的副作用;6、严重的特异性皮炎在开始免疫治疗之前,应当先治疗原发病。本文系徐旭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一、维生素D的作用 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维持人体内钙元素的代谢平衡以及骨骼形成。 维生素D缺乏会引起佝偻病。 二、儿童的维生素D从哪儿来? 人体维生素D 的主要来源是由阳光照射皮肤而产生,适当地晒太阳有助于宝宝维生素D的合成。 有些妈妈会问那该晒多久的太阳呢? 目前尚无办法可以确定获得足量维生素D所需要的阳光照射精确时间。 1 、皮肤中的胆固醇经过紫外线的照射后可以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而玻璃能阻断紫外线,所以隔着玻璃晒太阳是没有用的; 2 、早上十点左右的阳光照着比较舒服,紫外线也不是很强烈,此时可以让孩子照太阳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 3 、考虑到紫外线对儿童皮肤的损伤,目前不建议6个月以下婴儿在阳光下直晒暴晒; 4 、到了夏天了,儿童、青少年参加户外活动时也应注意防晒。 天然食物(包括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较少,强化维生素D的配方奶或食品能提供维生素D。 美国儿科学会推荐:为了预防佝偻病和维生索D 缺乏,健康婴儿、儿童和青少年至少需要摄入维生素D 400U/天。 三、儿童该如何补充维生素D? 母乳喂养或部分母乳喂养婴儿 从出生数天内就开始补充维生素D,2周~2岁每天补充 400 U/天 非母乳喂养婴儿 如果宝宝每日摄入维生素D强化配方奶不足1000 ml,应该补充维生素D 400 U/天 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多胎婴儿 出生早期应加大维生素D补充剂量,可给予维生素D 800—1000 U/天,3个月后改为400 U/天;或选择特殊配方的早产儿配方奶,以及母乳强化剂等 儿童、青少年 如果没有每日摄入足量的的维生素D强化配方奶、牛奶或其他强化食品,那么应该补充维生素D 400 U/天 长期临床经验证实,补充维生素D 400 U/天是比较安全的剂量,并能有效预防儿童维生素D缺乏及佝偻病。 四、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因素 1 、缺乏阳光照射,以及未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是造成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 2 、皮肤颜色深、衣物遮盖、高楼遮挡、居住在北方高纬度地区、冬季阳光强度弱; 3 、母亲妊娠期维生素D缺乏、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多胎等,致使胎儿期维生素D储存不足,则造成婴儿出生早期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 4 、母乳维生素D含量低,纯母乳喂养而未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的婴儿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 5 、经常腹泻的宝宝,肠道维生素D吸收不良而造成缺乏。 五、维生素D中毒 美国医学会建议:婴儿维生素D的可耐受最大摄入量为1000 U/天;而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为2000 U/天; 补充:近期美国医学会通过对成人维生素D补充的系统性回顾研究,提议成人维生素D的可耐受最大摄入量上调到10000 U/天。 当使用大剂量或长期使用高剂量维生素D补充剂时,应监测血清25-(OH)D和血钙水平。 看完这篇文章,你应该知道维生素D有多重要了吧~~晒晒太阳就能补维D,真是太实惠啦~
当手足口病患儿具有以下特征,尤其是3岁以下的患儿,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 1、持续高热不退。 2、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3、呼吸、心率增快。 4、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患儿可出现全身出冷汗,手脚冰凉,皮肤花纹。 5、高血压 不管年龄大小均可表现为呕吐。此外,儿童可诉说有头痛、视物模糊,小婴儿可出现前囟张力增高等表现。 6、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所以,每一名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均需要行血常规检查。 7、高血糖 可有多尿、口渴、多饮等表现。 若出现以上7种表现或其它危急情况,提示重症手足口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