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通过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恢复视力。而手术后的饮食往往对患者的恢复起到了莫大的作用。白内障术后吃什么才最好?针对白内障患者术后饮食和护理的问题,作一详细解说。白内障患者在饮食方面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u 为了加快康复速度,白内障患者可以从日常饮食方面摄取对眼睛有益的元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剂作用,它可以吸收进入眼球内的有害光线,预防眼睛的老化,延缓视力减退。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食品有:绿叶蔬菜(例如:菠菜、甘蓝和芥菜等)、南瓜、绿色的豆类(例如豌豆)和椰菜等。u 维生素E具有强抗氧化性,能使生物膜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并能推迟白内障患者细胞的衰老。含维生素E的食品有:有花生米、芝麻、莴苣、黄花菜、瘦肉、乳类、蛋类和深海鱼类等。u 为了防止便秘而引起的眼睛伤口破裂,可以让手术后患者多食易流质或半流质食品,如:粥类食品和奶制品等。温馨提醒,白内障术后一个月内应忌烟酒及辛辣食物,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术后定期复查,是白内障患者应注意的事项。
人的眼睛就好比照相机,眼睛里的视网膜就好比照相机里的底片,黄斑是视网膜的一部分,是视网膜上看东西最敏锐的部分,人们看东西时最中心的视力就是黄斑负责的,因此黄斑这个部位一旦发生疾病就会严重影响视力。专家介绍,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需要牢记以下5项措施。 措施一:戴深色眼镜(建议偏光镜) 科学家通过长期研究发现,太阳光中的短波可见光,即紫光和蓝光,对视网膜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可造成光敏细胞死亡,导致黄斑变性,称为“蓝光伤害现象”。因此,平时出门应戴深色眼镜,以过滤有害光线,但并不是颜色越深越好,以戴灰色、绿色的为最好,这两种颜色不仅能抵御紫外线,而且视物清晰度最好。 措施二:拒绝吸烟 吸烟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会对眼部各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烟草中所含的有害成分主要有尼古丁、焦油、多环芳烃和一氧化碳等。烟雾中还含有多种重金属和有害矿物质,如铝、铅、汞等。尼古丁可使血管收缩,导致眼组织缺血、缺氧。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可使血黏度改变、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易导致血栓形成,可引起眼部血管病变。因此,爱吸烟的老年朋友建议及时戒烟。 措施三:多食蔬菜和水果,补充营养素 大量摄入富含叶黄素、玉米黄素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上述营养素都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可防止自由基对视神经细胞的损害,而叶黄素还有过滤蓝光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改善或延缓眼睛的老化,也可保护黄斑区免受紫光、蓝光的伤害。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指出,每天摄入充足的上述食物,可使患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几率减少43%。此外,每周喝少许红葡萄酒,有促进微循环的作用。 措施四:保持身体健康,控制慢性疾病 防治动脉硬化;监控血压、血糖,防止高血压、高血糖对微血管造成的损害。 措施五:自我观察,定期做眼病体检用一只手遮住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注视远方景物,检查各眼视力是否比以前下降了;或者看有线条栅格的窗框及其他有线条、四方格的器皿,是否有线条变弯、方格变小或变形等。另外,还要注意眼前有无黑影遮挡。一旦发现视力逐渐下降,线条变弯、方格变形或变小,眼前有固定黑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建议老年朋友最好每半年做一次眼部体检。
眼睛受伤怎么办?眼睛受伤在医学上称眼外伤。眼外伤是由于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等因素直接作用与眼部,引起眼的结构和功能损害。眼外伤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如果家庭急救处理不得当,可能会使病人到医院时已失去最佳救治条件,甚至因治疗错误给病人造成更大的损失。 因此,对眼外伤进行及时救治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眼外伤,我们需要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急救。那么,针对不同的眼外伤我们应怎样进行急救呢?眼外伤专家介绍,生活中若眼睛受伤,伤员本人及救助者首先要判明受伤的部位、性质和程度,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化学物灼伤:家庭中常用的各种药水、药膏、清洁剂、酸碱液等,一旦不小心进入眼内或误用点眼,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可用脸盆接自来水或直接把头伸入自来水管下反复眨眼冲洗,尽量将有害物质冲出,然后再去医院进一步处理。立即冲洗至关重要,切忌不作任何冲洗,盲目寻找医院,耽误了时间,使化学物质存留眼内,随着时间的延长,损伤不断迅速加重。眼球破裂伤:此种眼外伤多由钝器击打、挤压所伤。眼部被钝器撞击后,局部产生肿胀及疼痛。若无皮肤开放的伤口,可用冷毛巾冷敷,以消肿及减轻疼痛。若眼部外伤引起眼睑裂伤或出血,可用清洁的纱布包扎,然后送医院诊治。眼球穿通伤:眼球穿通伤多由尖锐物体所伤,症状表现为热泪流出及视物模糊。因此,当确认眼外伤后,首先是护住受伤的眼球,但千万不要再揉压眼睛,哪怕是很小的压力,都可导致眼内组织自伤口处脱出于眼外,加重眼部的损害。其次将伤者的健眼用手遮住,以此判断一下受伤眼能否看清物体,并迅速转送医院。眼内异物伤:眼内有微粒时,绝不可揉擦眼睛。可将上眼皮向前举高并往下拉,拉过下眼皮,而让眼睫毛刷出上眼皮内的微粒;或闭眼或眨眼几次,让微粒随眼泪流出;也可使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冲洗。若微粒仍然存在,要闭住眼睛,尽快送医院眼科处理。最后提醒广大家长,眼外伤是常见的、严重的致盲原因之一,而儿童发生眼外伤的几率很高,家长平常一定要做好孩子的预防工作从而减少伤害的发生,要加强对儿童的教育,使他们懂得自我保护和爱惜眼睛。
玻璃体切割联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其原理是用惰性气体或硅油比重比水轻,以此作为玻璃体腔内填充物,保证气体或硅油上浮顶压视网膜,起到促进视网膜复位及封闭裂孔的作用。玻璃体切割术的应用有几大优势。 优势一:玻璃体切割术在局麻下进行,其创伤小,安全性高,手术适应症范围广。 优势二:随着社会的进步,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性黄斑病变不断增多,同时近视眼患者和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不断增加。玻切手术可以极大地改善了这类患者的症状,避免了更多由该病导致的失明或眼球萎缩的发生。 优势三:通过切除混浊或机化玻璃体、脓液和积血,既可清除细菌和毒素,又能恢复玻璃体腔内的屈光间质透明性。 优势四:直视下准确取出异物,避免盲目性,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低到最低点。 优势五:能提高玻璃体腔内异物取出率,可同时取出多个、多种异物,尤其是非磁性异物、包裹异物、视网膜嵌顿异物等。 优势六:能直接准确获取玻璃体病灶标本,提高病原学检查阳性率。 优势七:可同时进行外伤性白内障、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填充硅油等手术,这样减少了手术次数,避免多次手术对患眼眼内结构损伤,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最大限度恢复患眼视功能。
多数视网膜脱离患者在成功接受手术治疗后,以为就“一劳永逸”了,以后再也不会发生视网膜脱离了,却没有意识到,手术后仍然需要定期检查眼底,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新裂孔或视网膜变性。 眼底病专家介绍,视网膜脱离术后的初期需要多静养,但不用绝对卧床;根据手术方式按照医嘱采取不同的体位和头位,内路视网膜复位手术如行硅油或气体填充,术后需采取面向下的俯卧位或头低位,而外路视网膜复位手术则为仰卧位或正常体位。 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睡眠充足;2、避免用眼过度及用力揉眼;3、多食蔬菜及水果;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促进复原;4、忌烟酒及辛辣、坚硬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5、避免屏气用力、咳嗽、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及头部振动,尤其要避免眼部受外伤;6、少低头并避免在低头时用力;7、运动要适量,不要过度消耗体力,不要跳水和潜水;8、勿揉擦动过手术的眼睛,以免引起术眼感染发炎;9、按照医生的医嘱,在术后3~6个月进行验光配镜,以进一步改善视力。
斜视,就是常说的“对对眼”、“斗鸡眼”。人的眼球壁附着有六条肌肉,这些肌肉受神经支配,相互牵拉配合,以协调眼球的动作,使眼球向各个方向转动。婴儿的眼球发育还没有成熟,直径很短,缺乏用双眼注视物体的能力,这样就会出现暂时性的两眼斜视。先天性的斜视目前还没有办法可以预防,但后天的斜视多是由抚养方法不当引起的,因此,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就可以避免孩子出现斜视。经常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经常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有时向左有时向右,可以使光线投射的方向经常改变,就能使宝宝的眼球不再经常只转向一侧,从而避免斜视。玩具多角度悬挂在宝宝的小床上悬挂的彩色玩具不能挂得太近,应该在40厘米以上,而且应该在多个方向悬挂,避免孩子长时间只注意一个点而发生斜视。增加宝宝眼球转动的频率将婴儿放在摇篮内的时间不能太长,父母应该不时将孩子抱起来,走动走动,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从而增加眼球的转动,增强眼肌和神经的协调能力,避免产生斜视。很多家长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斜视只是影响孩子的外貌,等他长大以后自然就会变好。这其实是错误的。斜视可引起其他眼病,如弱视,孩子的正常视觉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无法拥有立体视觉功能,以后孩子在就学择业上会受到很多限制。因此,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患有斜视,应该及早诊治,否则会给孩子留下终生遗憾。
葡萄膜炎的危害,易引发并发症葡萄膜炎的存在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带来比较严重的影响,危害视力,如不及早检查治疗还会引发以下并发症,可能会致盲。1、角膜水肿:这是由于炎症累及角膜内皮细胞,破坏角膜的水化作用所致。角膜带状混浊,多见于儿童的前葡萄膜炎,更多见于伴有青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慢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2、虹膜前、后粘连:严重者瞳孔缘全后粘连,引起瞳孔闭锁和虹膜膨隆,瞳孔区被机化膜遮盖,形成瞳孔膜闭。虹膜膨隆或前房角渗出物机化,使虹膜根部向前房角牵引可发生虹膜前粘连。以上情况都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3、继发性青光眼:由于瞳孔闭锁,后房的房水无法经瞳孔区进入前房,引起后房压力升高,眼压急剧上升;同时也可以有虹膜周边前粘连,堵塞房角,使滤过功能减退,导致眼压升高;急性期前房水粘稠度增高,渗出物堵塞前房角,引起眼压升高。4、并发性白内障:由于长期炎症刺激,影响晶体的营养及代谢,而引起晶体后囊及后皮质发生混浊。多见于慢性前葡萄膜炎和中间葡萄膜炎。5、玻璃体混浊:严重的虹膜睫状体炎或后葡萄膜炎,常有玻璃体点状、条状或团块状混浊,位于玻璃体后部,随眼球转动而飘动,重者影响视力。6、脉络膜脱离:为渗出性,随炎症消退而消失。此外,葡萄膜炎还易引发视网膜及黄斑水肿、变性、视神经改变、屈光不正、眼球萎缩等症状。专家提醒:严防葡萄膜炎的危害,及早正确诊治是关键。葡萄膜炎患者的情况千差万别,因此不能对所有患者都采用一种治疗方案,有的需要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有的需要注射治疗,有的更适合手术,而有的只点眼药就可以了。
中华医学会权威眼底专家介绍,根据眼睛玻璃体混浊的病因,玻璃体混浊一般分为生理性玻璃体混浊和病理性玻璃体混浊。生理性玻璃体混浊是由于玻璃体中胚胎残余细胞或血细胞行经视网膜血管时,投影在视细胞层所致,对视力无影响。由于残余细胞很小,用检眼镜不易查见混浊物,不属眼病。而病理性玻璃体混浊常伴随着多种眼底并发症的出现,需及时治疗。其治疗方法有:1、药物治疗。首先应检查及针对病因做治疗。如为炎症性者宜治病原,必要时局部或全身加用皮质类固醇;对于早期血栓可试用抗凝疗法。但要定时检查凝血酶原时间,警惕全身出血。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各种酶制剂(透明质酸酶、链激酶、尿激酶等)治疗眼内比较陈旧的出血。但对浓厚的陈旧性玻璃体混浊和血块的效果也不满意,而且要时刻警惕周身出血和全身发热及肝肾功能不良反应。所以目前对此种混浊物有时仍需手术。为了加强体质和促进吸收,全身也常使用碘剂,钙剂。2、物理治疗。包括超短波、超声波和碘化钠电离子透入等早已应用。近年来使用激光治疗,有的病例有效,但要很好地掌握适应症并做进一步观察。3、手术治疗。对于为时较久,比较浓厚,应用内科疗法不能吸收的,特别是已形成机化膜有牵引视网膜倾向者,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但对于病情不稳定容易再出血者,如糖尿病性等,应行玻璃体切除术。
一、鼻泪管支架植入术适应症: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鼻泪管狭窄、泪囊粘液性囊肿、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再阻塞、激光或其他方式术后效果不好等。手术优点:① 是一种新型介入手术,微创,痛苦小、出血少,不改变原有解剖结构。② 不做皮肤切口,术后面部不留任何瘢痕。③ 与普通泪道置管术相比疗效肯定、复发率低,与泪囊鼻腔吻合术相比成功率相当。④ 安全省时,不需住院。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适应症:慢性泪囊炎、急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再阻塞等。手术优点:① 微创手术② 不做皮肤切口,术后面部不留瘢痕③ 不损伤内眦韧带及眦静脉等④ 泪囊急性炎症时可行鼻腔内引流术⑤ 手术成功率与外切法鼻腔泪囊吻合术相当(79%~98%)三、泪囊鼻腔吻合术泪囊鼻腔吻合术为传统的手术方式,疗效确切治愈率高,缺点是手术损伤大,出血较多,面部有切口遗留瘢痕。
干眼症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眼表疾病,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轻者可以造成眼部不适,严重者可以致盲。干眼症有什么症状?眼干涩感、眼异物感、视疲劳、眼烧灼感、畏光、视物模糊等。干眼症如何治疗?1、泪液成分的替代治疗:人工泪液(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2、保存泪液:常为泪小点栓子植入,安全、可逆、有效,并可与其他方法联合应用。3、促进泪液分泌:口服药物,但有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且需长期服用,费用高。4、其他:如与感染因素有关,可以联合应用抗生素、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环孢素A等。5、泪小点栓子植入:泪小点栓子植入:采用进口材料,适用于各种干眼症,尤其是泪液分泌减少,及使用人工泪液,症状不能完全缓解的干眼症患者。